国家保护区划与保护管理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桐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区划
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管理条例》规定,经过对桐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估,将评估范围内的建筑划分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一般传统建筑、风貌协调的现代建筑和不协调的现代建筑五类。根据历史文化街区的评定标准,街区历史价值、风貌特色的分析,以及建筑风貌的评估,划定了五处历史文化街区,分别为: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操江巷历史文化街区、胜利街历史文化街区和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
1、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
(1)保护区划
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龙眠河以东,同安北路以西,沿河北路以南,龙眠中路以北。规划划定紫线面积10.31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2.18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8.13公顷。
(2)保护管理规定
功能定位:
以居住和商业功能并重的居住--商业混合型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上东大街是桐城东部入城的重要通道,商业十分兴盛。建国后修建的公园路,龙眠路、和平路成为城市主干道,吸引了商业发展,东大街的商业逐渐衰落,但目前东大街仍然有一定数量的私人店铺,主要服务于周边居民,经营状况尚好。因此可以依托现状,结合街区公共设施建设,复兴东大街原有的功能与特色,延续街区生活,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核心保护范围:
保护街区内的历史建筑——施家大屋,禁止拆除重建,加强修缮加固。
一般传统建筑应加强日常维护和维修。质量差的一般传统建筑应采取小规模
渐进式的方法分批进行修缮,修缮时应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式、色彩、材质。
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新建建筑物,对风貌不协调的建筑需予以改造,其高度、体量、色彩、外观形式应该与区内传统建筑相协调。
保护街区内的东大街等历史街巷的尺度轮廓,不得拓宽。保护沿街建筑与街巷宽度之间的比例,沿街建筑的檐口和屋脊高度、立面形式要保持传统风貌。
东大街两侧建筑功能应以传统民居和传统商业建筑为主,鼓励发展传统商铺和手工作坊,逐步振兴原有的商业功能。目前东大街有一定数量的个体商贩,经营的商品主要以食品以及日用百货为主,经营状况良好,因此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为小商品经济的振兴创造条件。
建设控制地带:
保持建设控制地带内传统风貌的完整性,对于风貌协调的现代建筑尽量予以保留,逐步改造或拆除与传统风貌极不协调的现代建筑。新建、改建的建筑高度、体量、色彩、材质、立面风格应与传统建筑相协调,一般应采取院落式布局和坡屋顶,延续街区肌理。
保留孙家巷、南物资巷、倪墩西巷、倪墩北巷、东南巷、东北巷、滨河巷等小巷作为街区和外部联系的通道。
保护街区内原有的树木、古井等历史环境要素。
在街区内合理设置公共空间,配置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小品和适当规模的公共娱乐设施,创造居民休闲的良好空间。
结合正在进行的龙眠河整治规划,改善街区环境,建设活动应符合街区保护与整治要求,不得破坏街区传统风貌。
更新区内的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应逐步将原有电线杆、天线等影响传统风貌的设施改为地下敷设,增加消防栓,增加环卫设施。
注意发展产业在街区内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引导,使得保护和发展相协调。
2、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
(1)保护区划
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公园路以东,桐城中学东南,龙眠河以西,文庙以北。规划划定紫线面积14.87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4.77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10.10公顷。
(2)保护管理规定
功能定位:
以居住和商业功能并重的居住—商业混合型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上这一片区是世家大族的聚居地,现存有许多保存较好的世家大屋和名人故居。同时北大街东侧通过紫来桥与东大街相连,是自东祚门进入桐城后的主要道路,街上也有一些自东大街延伸进来的商业。目前由于桐城中学的存在,北大街西段依托学校而发展起来的小型商业和服务业比较兴旺。可以依托现有优势,一方面复兴北大街原有的历史功能与价值特色,另一方面发展服务于桐城中学的商业和文化产业,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核心地段:
保护街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禁止拆除重建,加强修缮加固,同时要考虑其展示与利用。
一般传统建筑应加强日常维护和维修。质量差的一般传统建筑应采取小规模渐进式的方法分批进行修缮,修缮时应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式、色彩、材质。
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新建建筑物,对风貌不协调的建筑需予以改造,其高度、体量、色彩、外观形式应该与区内传统建筑相协调。
保护街区内的北大街、北后街、寺巷等历史街巷的尺度轮廓,不得拓宽。保护沿街建筑与街巷宽度之间的比例,沿街建筑的檐口和屋脊高度、立面形式要保持传统风貌。
北大街两侧建筑功能应以传统民居和传统商业建筑为主,鼓励发展传统商铺和手工作坊,发展服务于学校的零售、餐饮、文化等商业服务业,为街区带来活
力。
建设控制地带:
保持建设控制地带内传统风貌的完整性,对于风貌协调的现代建筑尽量予以保留,逐步改造或拆除与传统风貌极不协调的现代建筑。新建、改建的建筑高度、体量、色彩、材质、立面风格应与传统建筑相协调,一般应采取院落式布局和坡屋顶,延续街区肌理。
保护街区内原有的树木、古井等历史环境要素。
在街区内合理设置公共空间,可将街区内部分已拆除建筑留下的空地改造成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或绿地,配置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小品和适当规模的公共娱乐设施,创造居民休闲的良好空间。
结合正在进行的龙眠河整治规划,改善街区环境。街区东侧龙眠河沿岸地带(紫来街两侧)已开辟的空地可以作为沿河绿地,并通过景观设计标识古城墙和东祚门位置。
更新区内的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应逐步将原有电线杆、天线等影响传统风貌的设施改为地下敷设,增加消防栓,增加环卫设施。
注意发展产业在街区内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引导,使得保护和发展相协调。
3、操江巷历史文化街区
(1)保护区划
操江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西后街以西,环城西路以东,龙眠中路以北,西大街以南。规划划定紫线面积6.13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1.11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5.02公顷。
(2)保护管理规定
功能定位:
以居住功能为主,商业为辅的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上这一片区主要为世家大屋和祠堂的聚集地,商业功能较弱。建国后在西大街北侧修建了桐城人民医院,周边依托医院发展起了一些相关的产业,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