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 南北朝时期一种重 要的官吏选拔制度。 又名九品官人法。
汉武帝任人唯亲是出了名的,卫青:皇后卫子夫同 父异母的弟弟,霍去病:皇后和卫青大将军的外甥。为 了重用卫青,他不惜打击李广等老将,每次出征,他们 的装备和士兵都优于其他将领。此外在作战任务上,把 重要的,出彩的任务交给他们,而把诱敌,掩护之类的 苦差留给老将们,卫、霍的成功是踩在老将们的肩膀上 取得的。
资料一: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是唐人赵嘏(gǔ)的诗,见 《唐摭言》卷一引,形象地刻画出进士登第的难度。正因其难,一旦登第就 名闻士林,被比作登龙门,意味着可以在仕途上飞黄腾达了。所以当时张瑰 兄弟八人,七人进士出身,一人制举(由皇帝特旨召试)出身,兄弟集会时不 要制举出身的坐在一起。足见进士科在各科之中,是最为人所看重的。以后 各朝沿袭科举制,实际就是沿袭进士科。 资料二: 贞观年间是进士科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贞观末年,唐太宗扩大进士 科,提高了进士的进身之阶,对于唐朝前中期科举制的兴盛,无疑起了推动 作用。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为读书人提供了做官的途径.
加强思想控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 举 。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除了。
张之洞
袁世凯
三、监察与谏议
“谏”是古代下对上的一种进言 形式,意为直言规劝,使之改正 错误;“纳谏”即指受谏者采纳 忠言。古代中国,盛世数出,但 观盛世之形成,可以认为它与统 治者的思想开明、善于纳谏、广 开言路等很有关系。
A.行政管理
C.监察官吏
B.访贫问苦
D.缉捕侦查
7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 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的意义在于 ( )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高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2)性质:既是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斗争,也 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3)结果:一方面,战争造成了社会的极大混乱,严重 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破坏、阻滞了 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 控制,有力地维护了安定统一的政治局面。
不同点 产生方式
权力大小
性质
中国 皇帝任命 仅备顾问对
(2)演变 ①北宋: 枢密院 分割宰相的军事权;三司分割宰相的财 政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 ②元朝:把三省合并为“ 中书省 ”,六部归其管制。
(3)影响:决策、审议、 执行 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 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 影响。
2.选官制度 (1)隋唐以前:西周实行“ 世禄世卿 ”制度;战国、秦、
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
制 分外,其余运往京师或指定地点,
钱谷 由中央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的 物质基础
评价
改变了唐末五代 以来藩镇割据的 分裂局面,中央 集权的强化 造成 “冗官”、 “冗兵”、“冗费” 的国家 财政 危机
2.皇权的不断加强 (1)明朝废除丞相
①废丞相:明太祖裁撤 中书省 ,皇帝自掌六部,直 接管理国家政事,皇权专制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②设内阁:明太祖设 殿阁大学士 , 明成祖 正式设 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商讨并逐步拥有 票拟 权。
选拔标准。 (2)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
要依据。
3.实质:将知识分子纳入皇帝的控制范围中来。 4.积极作用 (1)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从地方豪门世家大族
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 政局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 业的发展和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隋唐三省六部制形成的原因讲解
一、三省六部制形成的过程所谓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指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六部制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尚书,本是秦汉九卿之一的少府属下的一个小机构,主管收发和保管文书,到西汉武帝继位后,参用宦官为中书谒者,掌上书之职,武帝用其收纳章奏,到了西汉成帝时,建立了尚书台,执掌图书秘籍、章奏等事宜。
到了东汉武帝时,尚书渐次超越收发文件的职能,扩大到“出纳王命,辅政四海,权尊势重,责之所归。
”[2]至曹魏时,尚书台脱离了少府的机构,成为完全的独立机构。
其长官成为皇帝之下的握有重权的最高长官,被称为宰相,仆射则相当于副相,尚书属下各曹则则成为主管全国事务的行政机构,西晋时尚书台则成为“朝政之本”,南朝刘宋时,孝武帝曾领召称:尚书,百官之元本,庶政之枢机。
这就是隋唐三省中的尚书省之源流。
中书官名,起于西汉,初由宦官担任,汉武帝在后宫游宴时,使阉宦“典事尚书”,称为中书谒者,简称“中书”,署令和仆射;成帝时,废仆射,改中书谒者为中书者令,让世人担任,均属少府管辖。
东汉时,不置中谒者令。
曹操为魏王时,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魏文帝曹丕继位后,将原来的秘书令改为中书省,设中书监、令为其长官。
因中书省接近皇帝,执掌机密,地位日渐显赫,逐渐取代尚书台的重要地位,而成为国家的机枢机构。
如西晋时,荀彧由中书监迁尚书令,实则明升暗降,因此当时有人相贺时,他说:“夺我凤凰池,诸君贺我耶!”[5]及至南朝,中书监、令成为清流美职,中书舍人地位渐高,往往全权负责中书监事。
北周改中书为内史,隋承袭之,唐复设为中书省,此即为中书省之源流。
门下省的主官是侍中,侍中即侍于宫中。
作为皇帝顾问机构的门下省,是由皇帝的文武侍从们中衍生出来的。
在秦汉时期,侍中本无官署,是来往于殿内奏事的小官。
东汉时设立侍中寺,成为正式的皇帝顾问处,门下组织雏形初具。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 新课标
3.(2011 年广东五校第二次联考)《剑桥中国史》中写道: “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 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 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 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 改变。”材料反映了( ( )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
5.加强对官吏的检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以下具 有监察职能的官职和机构是( ①御史大夫 A.①②③ ②刺史 ) ④按察使司 D.②③④
③丞相
B.①②④
C.①③④
解析:丞相掌管全国政务,其余三项均具有监察职能。 答案:B
问题一:如何正确认识三省六部制? 【引思】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正确认识三省六部制,可从它的职责与分 工、特点及历史作用等方面入手。
解析:B 项完善中央监察机制与三省六部制无关,A、C、 D 三项均反映了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故本题选 B 项。 答案:B
2.(2011 年广东潮州揭阳两市联考)西汉时期,文人司马相 如由于很有名望,被汉武帝直接任命为政府官员。这一制度是 ( ) A.世袭制 C.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D.科举制
解析:两汉察举制是根据才德为标准选拔人才的。 答案:B
2.谏议制度 . (1)含义: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 (2)表现 ①隋唐三省六部制中的 门下省就负责谏议和封驳。 ②宋代出现独立的谏官机构—— 谏院 。 (3)评价 ①积极: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 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②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约束 皇权 ,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 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新邵三中:邓丑生三省:从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中央政权体系,分别为: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
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
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别为: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户部:负责财政、国库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
具体审判另有大理寺负责。
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
谓三司审。
工部:负责工程建设中书省长官在隋朝称为内史令,唐朝称为中书令,副职称中书侍郎。
门下省长官在隋朝称为纳言,唐朝改叫侍中,门下侍郎副之。
尚书省长官称为尚书令,尚书仆射副之。
但由于唐太宗在即帝位前曾担任这个职务,因此在唐朝此后的时期,这个官职轻易不授,而以尚书仆射为尚书省长官。
唯安史之乱后,郭子仪有大功于唐室,无官以宠之,遂授尚书令。
另朱温篡逆前亦自称之。
中书省内设中书舍人若干,掌草拟诏命。
门下省内设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拾遗等官,掌规谏。
尚书省下设左右丞,分管六部。
六部的长官都称为尚书。
三省之中,尚书令、仆射位高,为人臣之极而无实权。
实际行使相权的是中书、门下两省大臣。
1、秦朝秦朝在少府下设尚书,主管典籍,为后世尚书省的发端。
2、汉朝汉武帝夺外朝(以丞相为主的正式的政府机关)权,设立以大将军为首的内朝,专门处理军国大事。
以原属少府的尚书以及中书谒者来转达表章,沟通内外朝,为后世尚书省的发端。
东汉时设置尚书台,统领百官政事,长官称尚书令。
但是此时的尚书台在体制上仍然属于少府序列,官品低微,所以另派大将军、大司马、太傅以录尚书事的名义秉政。
东汉末设侍中寺,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
置侍中、散骑常侍等官,多以卓有学识的士人充任,为一时清选。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4)
第四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贯穿中国古代史的第二条线索: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隋唐时期)
①三省为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
②尚书省下设六部。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完整的相权又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
2、发展(宋朝)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
①中枢门下——负责行政
②枢密院——负责军事
③三司(盐铁、度支、户部)——负责财政
3、三省六部制的废除(元朝)
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二、明朝皇权的加强
1、明朝初年,沿袭元制,设中书省。
2、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①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
(专制皇权达到新的高度)
②由于事务繁忙,皇帝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
3、明成祖时期
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此后内阁地位逐渐上升。
注意:“票拟”和“批红”
三、清朝专制皇权的加强
1、清朝初年:承袭明制,设立内阁。
重要的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军机处的设立
(1)时间:清雍正年间
(2)职责:可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政务,但由于军机处官员品级不高,只能跪奏笔录
(3)影响:①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②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隋唐三省六部制形成的原因
隋唐三省六部制形成的原因一、三省六部制形成的过程所谓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指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六部制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尚书,本是秦汉九卿之一的少府属下的一个小机构,主管收发和保管文书,到西汉武帝继位后,参用宦官为中书谒者,掌上书之职,武帝用其收纳章奏,到了西汉成帝时,建立了尚书台,执掌图书秘籍、章奏等事宜。
到了东汉武帝时,尚书渐次超越收发文件的职能,扩大到“出纳王命,辅政四海,权尊势重,责之所归。
”至曹魏时,尚书台脱离了少府的机构,成为完全的独立机构。
其长官成为皇帝之下的握有重权的最高长官,被称为宰相,仆射则相当于副相,尚书属下各曹则则成为主管全国事务的行政机构,西晋时尚书台则成为“朝政之本”,南朝刘宋时,孝武帝曾领召称:尚书,百官之元本,庶政之枢机。
这就是隋唐三省中的尚书省之源流。
中书官名,起于西汉,初由宦官担任,汉武帝在后宫游宴时,使阉宦“典事尚书”,称为中书谒者,简称“中书”,署令和仆射;成帝时,废仆射,改中书谒者为中书者令,让世人担任,均属少府管辖。
东汉时,不置中谒者令。
曹操为魏王时,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魏文帝曹丕继位后,将原来的秘书令改为中书省,设中书监、令为其长官。
因中书省接近皇帝,执掌机密,地位日渐显赫,逐渐取代尚书台的重要地位,而成为国家的机枢机构。
如西晋时,荀由中书监迁尚书令,实则明升暗降,因此当时有人相贺时,他说:“夺我凤凰池,诸君贺我耶!”及至南朝,中书监、令成为清流美职,中书舍人地位渐高,往往全权负责中书监事。
北周改中书为内史,隋承袭之,唐复设为中书省,此即为中书省之源流。
门下省的主官是侍中,侍中即侍于宫中。
作为皇帝顾问机构的门下省,是由皇帝的文武侍从们中衍生出来的。
在秦汉时期,侍中本无官署,是来往于殿内奏事的小官。
东汉时设立侍中寺,成为正式的皇帝顾问处,门下组织雏形初具。
三省六部制的发展分解
门下省长官在隋朝称为纳言,唐朝改叫侍中,门下侍郎副 之。
尚书省长官称为尚书令,尚书仆射副之。但由于唐太宗在 即帝位前曾担当这个职务,因此在唐朝此后的时期,这个 官职轻易不授,而以尚书仆射为尚书省长官。唯安史之乱 后,郭子仪有大功于唐室,无官以宠之,遂授尚书令。另 朱温篡逆前亦自称之。
中书省内设中书舍人假设干,掌草拟诏命。
门下省内设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拾遗 等官,掌规谏。
尚书省下设左右丞,分管六部。六部的长官都称为尚书。 三省之中,尚书令、仆射位高,为人臣之极而无实权。实 际行使相权的是中书、门下两省大臣。
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异同
相像性:如都是通过分权实现权力之间的监视与牵 制;
实质不同: 三权分立的目的在于限制君主专制, 三省六部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7、元: 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 军、监察三权,尚书省时置时废、门下省不复置, 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 8、明: 明初不设中书令,仍以中书省统六部,长官称左右 丞相。太祖洪武十三年,诛胡惟庸,废中书省与丞 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至此,三省六部制的三 省彻底废止。 9、清: 清沿明制,以六部尚书任天下事,其上先后有议政 王大臣会议、上书房、军机处。
5、唐: 唐代三省制的特点是在建立不久就向二省、一省转变。这种变化的 动因在于皇权对于相权的掌握、以及提高行政效率。 首先、为了掌握相权,皇帝渐渐使用一些资格较轻的官员参预朝政, 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但是由于没有宰相崇高的体制,所以便于掌 握。 渐渐的,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宰相职务已经变 成了一个崇高的虚衔,而真正的宰相却成为一种临时性质的职务, 这符合从汉代开头的相权不断下降的规律。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 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 〔《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主要有“平章事”和“同中书门下 三品”等。 唐太宗贞观八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 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之名始于 此。唐高宗永淳元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 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长兴四年为避讳〔慕容 延钊父名章〕,曾改为“同中书门下二品”,由于尚书仆射是职事 官从二品。贞观十七年,萧瑀、李绩并“同中书门下三品”,由于 侍中、中书令是正三品,“同中书门下三品”之名始于此。 ,
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发展及变化
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发展及变化作者:张婧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第22期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基本的官僚机构形式,其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期,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及隋代的丰富和完善,到唐代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制,更加法律化和制度化。
本文重点分析和阐述了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发展及变化,探讨该制度对于建设我国现代社会主义行政机构的现实作用。
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王权集中制下权利划分的基本行政制度,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及工部,这一制度的雏形形成于三国时期,在经历了西汉、魏晋南北朝、隋代的丰富和完善,直至唐朝,三省六部制发展到顶峰,并沿袭至封建的最后一个王朝,其蕴含的思想机制对现代国家权力机构和行政机构的建立仍有启发性,值得深入学习和借鉴。
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发展唐朝(公元618年一公元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其在唐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职责分工更加明确,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及尚书省,是国家的主要行政机构,六部主要包括礼部、吏部、户部、兵部、刑部及工部,负责国家的基本运转。
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以将三省看做是命名传达部门,六部看做是执行机构,其职能的相辅相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既保证了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又实现了国家的有效治理。
唐代三省的职能及特征发展。
中书省由魏曹丕始设,是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掌握行政大权,它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其基本官员设置包含中书令和中书侍郎,门下又设有中书舍人、起居舍人等文职官员共六人,主要负责日常奏折的草批和文书的制定。
发展至唐朝,中书省的权力更加明确和集中,主要具有以下职责:中书省是朝廷政策、文书的草拟机构,主要负责将皇帝的旨意制作成官方文书;承担着皇帝与下级及各地方机构间的交流媒介作用,中书省还需要将草拟批阅好的各级官府的奏折文书传达给皇帝批阅;此外中书省还有权参与朝廷各项重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三省六部
• 子部:指记录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 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 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 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 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 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 都归入子部。 • 集部:凡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 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 属于一人所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 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 • • • • •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别为: 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 户部:负责财政、国库 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 兵部:负责军事 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具体审判另有大理 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 审。谓三司审。 • 工部:负责工程建设
•Leabharlann 中书省长官在隋朝称为内史令,唐朝称为中书 令,副职称中书侍郎。门下省长官在隋朝称为纳言, 唐朝改叫侍中,门下侍郎副之。尚书省长官称为尚 书令,尚书仆射副之。但由于唐太宗在即帝位前曾 担任这个职务,因此在唐朝此后的时期,这个官职 轻易不授,而以尚书仆射为尚书省长官。唯安史之 乱后,郭子仪有大功于唐室,无官以宠之,遂授尚 书令。另朱温篡逆前亦自称之。中书省内设中书舍 人若干,掌草拟诏命。门下省内设给事中、散骑常 侍、谏议大夫、起居郎、拾遗等官,掌规谏。尚书 省下设左右丞,分管六部。六部的长官都称为尚书。 • 三省之中,尚书令、仆射位高,为人臣之极而 无实权。实际行使相权的是中书、门下两省大臣。
•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南宋诗人辛 弃疾创作作品。这首词约作于淳熙十五年 (1188)。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上饶带湖。 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 下笔数千言立就。”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 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 人。1188年,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一 时传为词坛佳话。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
三省六部制
情景再现
唐宣宗认为大将李燧(sui)德才 兼备,任命他为岭南节度使。在皇 帝任命诏书已经发下后,门下省给 事中萧放认为这个任命不合适。唐 宣宗听了理由后也觉得这个任命不 当,便当场叫人骑快马去追回诏书。
三、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及其意 义
1、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完整的相权被 分割,三省相互牵制,避免了权臣独揽 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2、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3、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 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决策、审议、 执行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 三省互相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 了深远影响。
三省六部制在宋、元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呈现了什么时代特点?
提示:①总的来看,历代的制度改革使中国 古代的政治制度不断走向成熟;③中央官制的改 革中,也体现了相权的不断被削弱和皇权的不断 加强。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
主讲人:田海平
一、三省六部制的形成
秦代的丞相作为中枢机构中最高行政长官,位高权 重。 汉武帝时,任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为 尚书令组成宫中决策班子---中朝,与丞相制衡。东 汉逐渐形成尚书台,取代三公权利。 魏晋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又新立中书省、门 下省,单各自执掌权力分配未定型。萌芽时期 隋朝在南北朝政治制度基础上加以改革,以尚书省、 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确立时期
•
四、三省六部制的演变(一) 宋的二府三司制
皇帝 行政 军事
财政
三司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中 书 门 下
枢 密 院
1) 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 力。2)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出现“冗官”局面。
演变(二)元朝的中枢权力体系: 一省制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综述
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
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确立 ①确立:唐朝设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 ,三省的长官 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 ②作用: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
(2)清朝设立军机处 ①设立: 雍正 年间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可参与军机 要务,但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受笔录。 ②影响:简化政务手续提高了 行政效率 ;标志着专
制皇权达到了顶峰。
选官制度
时段
标准
世卿世禄
军功爵制
西周
战国时期
血缘
军功
察举征辟
九品中正制
汉武帝时期
东汉末年、魏晋
孝廉
门第
科举制
隋唐时期
才学
(1)相同点: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唐朝三省长官都是
(1)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
选拔标准。 (2)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 要依据。
3.实质:将知识分子纳入皇帝的控制范围中来。 4.积极作用
(1)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从地方豪门世家大族
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 政局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 业的发展和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2.选官制度
(1)隋唐以前:西周实行“ 世禄世卿 ”制度;战国、秦、 汉初按军功授爵;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和 征辟制 ; 魏晋南北朝实行按照门第高低选官的九品中正制。
(2)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 ①形成:隋炀帝时设 进士科 ,以试策取士。 ②完善:唐代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 ③影响:扩大了统治的 社会基础 ,促进了官僚体制的
三省六部制演变
三省六部制概念: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
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三省:从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中央政权体系,分别为: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
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
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六部: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别为: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户部:负责财政、国库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
具体审判另有大理寺负责。
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
谓三司审。
工部:负责工程建设中书省长官在隋朝称为内史令,唐朝称为中书令,副职称中书侍郎。
门下省长官在隋朝称为纳言,唐朝改叫侍中,门下侍郎副之。
尚书省长官称为尚书令,尚书仆射副之。
但由于唐太宗在即帝位前曾担任这个职务,因此在唐朝此后的时期,这个官职轻易不授,而以尚书仆射为尚书省长官。
唯安史之乱后,郭子仪有大功于唐室,无官以宠之,遂授尚书令。
另朱温篡逆前亦自称之。
中书省内设中书舍人若干,掌草拟诏命。
门下省内设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拾遗等官,掌规谏。
尚书省下设左右丞,分管六部。
六部的长官都称为尚书。
三省之中,尚书令、仆射位高,为人臣之极而无实权。
实际行使相权的是中书、门下两省大臣。
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异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社会的三权分立政治体制有一定的相似性,如都是通过分权实现权力之间的监督与牵制;但其实质是根本不同的,三权分立的目的在于限制君主专制,而三省六部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分散相权,加强皇权专制。
三省制的产生与演变综述
• 总结 三省制的萌芽与形成是与君主专制的加强息息 相关的,汉武帝为了削弱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 的权力,设置内朝,尚书权力得到发展。东汉 时三公成为虚职,尚书台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渐渐侵夺九卿职责。魏晋时,由于尚书台已取 代三公九卿成为主要的外朝机构,于是设置中 书省以限制尚书台的权力。后来中书省权力膨 胀,又设置门下省以限制中书省的权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的产生 与演变
陈仕锋
一、三省制的萌芽
• 秦汉时期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秦朝建立以后,设置了以三公九卿制为核心的中央官制。不过秦朝实 际上是皇帝下丞相行政总负责制。汉承秦制。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 中书的由来 中书即中尚书,是设在后宫的尚书,产生 于汉武帝时期,由宦者担任。汉成帝时撤 销。东汉也不设中书。(汉武帝时以宦官 担任中书,称中书令,置令与仆射为其长, 掌传宣诏命等。) 司马迁受腐刑后曾任中书令。汉元帝时石 显为中书令,权势甚大。
• 尚书权力的变化 一直到西汉末,尚书还“通掌图书、秘记、 章奏之事及封奏,宣示内外而已,其任犹 轻”。 东汉“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盖政令之所 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 汉光武帝时设尚书台。尚书逐渐超越一般 收发文件的职能,拥有了出令(草拟诏令) 权。
• 门下省的设置 门下即禁中黄门之下。(所谓禁中,指帝王所居宫内,
也作“禁内”。黄门,宫门多油漆成黄色,故称黄门。) 门下在汉代并非正式机构,而是指皇帝的文武侍从如侍中、 常侍、给事中、诸吏等。其中侍中最为重要,东汉时即设 侍中,秩比二千石,属于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 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 汉灵帝熹平六年(177年)置侍中寺,以侍中与给事黄门侍郎 为长官,掌门下诸大夫、郎。 汉献帝时置侍中、给事黄门郎各6人,以省尚书事(评审 尚书章奏)为主要职掌,门下机构正式形成。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2)消极影响 ①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展,特殊是明末清初以 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进展。 ②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 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学问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 技创新的进展和文化进步。
[史料研习] 材料 1: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①我朝阁臣, 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 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2)演化 ①北宋: 枢密院 分割宰相的军事权;三司分割宰相的财
政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 ②元朝:把三省合并为“ 中书省 ”,六部归其管制。
(3)影响:决策、审议、 执行 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 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
影响。
2.选官制度 (1)隋唐以前:西周实行“ 世禄世卿 ”制度;战国、秦、 汉初按军功授爵;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和 征辟;制魏晋 南北朝实行依据门第凹凸选官的九品中正制。
[答案] D
[史观解读] 从政治文明史传承中看古代政治制度
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进展 取得的成果。它包含了政治制度的演进;政治价值观、政 治信念和政治情感的更新变化。从政治文明的演进中,把 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进展,如中心官制,选官、监察、 地方官制的演化,以史为鉴,对该局部内容的把握,对于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有历史借 鉴作用。
(2)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 ①形成:隋炀帝时设 进士,科以试策取士。 ②完善:唐代中心统一分科、定期进展。 ③影响:扩大了统治的 社会根底,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 一步成熟。
3.监察与谏议
时期
表现
评价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
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三省从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中央政权体系,分别为: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
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
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六部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别为: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户部:负责财政、国库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
具体审判另有大理寺负责。
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
谓三司审。
工部:负责工程建设中书省长官在隋朝称为内史令,唐朝称为中书令,副职称中书侍郎。
门下省长官在隋朝称为纳言,唐朝改叫侍中,门下侍郎副之。
尚书省长官称为尚书令,尚书仆射副之。
但由于唐太宗在即帝位前曾担任这个职务,因此在唐朝此后的时期,这个官职轻易不授,而以尚书仆射为尚书省长官。
唯安史之乱后,郭子仪有大功于唐室,无官以宠之,遂授尚书令。
另朱温篡逆前亦自称之。
中书省内设中书舍人若干,掌草拟诏命。
门下省内设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拾遗等官,掌规谏。
尚书省下设左右丞,分管六部。
六部的长官都称为尚书。
三省之中,尚书令、仆射位高,为人臣之极而无实权。
实际行使相权的是中书、门下两省大臣。
特点①分工明确②效率高③互相牵制④分散相权,集中皇权意义及影响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精品】2020高考历史一轮教案: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含答案)
第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考点1|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中央集权的加强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确立——隋唐①职责: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②特点:分工明确,互为补充,相互牵制。
③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加强了皇权;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2)发展:宋代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但相权已被分割。
设枢密院管理军政,设三司管理财政,宰相只保留行政权。
(3)废除: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
唐朝中书省与元朝中书省的区别唐朝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议,再经皇帝决断,其职能只能参与决策。
元朝的中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
2.选官制度(1)发展概况(2)科举制度①产生和发展:隋文帝时开始分科取士,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唐代形成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②作用: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促进官僚体制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3.监察与谏议制度(1)监察制度①目的: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
②历程①目的:监督皇帝的言行和决策。
②演变⎩⎪⎨⎪⎧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中的门下省负责谏议和 封驳。
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明清时期:已经没有专门的谏议机构。
(3)评价①作用: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局限: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4.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宋初集权措施(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①背景: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但诸侯国与中央矛盾激化,导致“七国之乱”。
②措施:汉武帝时,实行“推恩令”,强干弱枝,监察地方。
酎金夺爵和刺史制度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①背景:唐代“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林立的局面,后演化成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分析] (1)材料1作者从正面评价了科举制的积极作用。[①划线部 分的关键信息:科举制的实行,用客观标准挑选人才,使 之参与政治。]
(2)材料2作者从公正客观的角度对科举制进行了全面评价。
[②划线部分的关键信息:科举制既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又扼杀了创造力,培养了顺从性。] (3)两则材料主要印证了要点一中科举制的历史影响。科举 制选拔了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素质,也为 今天中国选拔人才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教训。
机构—— 谏院 失误
时期
表现 中央:既设有都察 院,设立监察御史 又设有六科给事中
评价 ①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
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
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②有利于整顿吏治,打击 地方割据 势力,维护中央集权, 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
明清 与六部相对应
Hale Waihona Puke 地方:省级机构专门设有负责司法、 监察的 按察使司
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代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
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不同点:唐朝通过分工合作加强了三省六部制的职能, 宋朝三省六部有名无实;唐朝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宋朝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1)原因 ①中央集权措施不得力。 ②最高统治者昏庸无道,政治腐败。 ③地方割据势力恶性膨胀。 ④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尖锐。
是非,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宋 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A君权“不受制约”提法错误;
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B排除;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
向皇帝负责,C项也不对。
[答案]
D
[史观解读] 从政治文明史传承中看古代政治制度
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发展
取得的成果。它包含了政治制度的演进;政治价值观、政 治信念和政治情感的更新变化。从政治文明的演进中,把 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如中央官制,选官、监察、 地方官制的演变,以史为鉴,对该部分内容的掌握,对于
1.特点 (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行省制度、选官制度体现了继
承,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体现了发展。
(2)专制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丞相、八股取士和 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 (3)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 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2.影响 (1)积极影响: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在当时的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解析]
从所给材料的意思来看,很显然是选择A。 导
致了“重文轻武”现象出现的是宋朝时的政策,排除B; 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中的八股取士成为束缚人们思想
的工具,而不是指科举制度,排除C;科举制度选拔出来
的官员也有很多是贪官污吏,因此,D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排除D。 [答案] A
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
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进步。
[史料研习] 材料 1: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①我朝阁臣, 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 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神宗实录》卷 材料 2: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②画成依样旧葫芦, 要把葫芦仔细看。” ——简明《中国古代史》
1. 列举从汉朝到元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
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确立 ①确立:唐朝设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 ,三省的长官 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 ②作用: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
[史料研习] 材料 1:中国因此制度(科举制),政府乃经由全国各地所选 拔之贤才共同组织,此乃①一种直接民权,乃一种由社会 直接参加政府之权。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 2: 这并不意味着, 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 相反, 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②为 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 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有历史借
鉴作用。
[命题预测] 3.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 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 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 国军政要务。
问题: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 示例完成空格。
(2)性质:既是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斗争,也 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3)结果:一方面,战争造成了社会的极大混乱,严重 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破坏、阻滞了
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
控制,有力地维护了安定统一的政治局面。
不同点
中国
英国
产生方式
权力大小 性质
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 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 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 )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理解。根据
材料提供的信息是注重门第高低,而不看中才能,所以
应排除A、 B和D。
答案:C
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分割相权有利于 加强皇权 。
(2)演变 ①北宋: 枢密院 分割宰相的军事权;三司分割宰相的财
政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
②元朝:把三省合并为“ 中书省 ”,六部归其管制。 (3)影响:决策、审议、 执行 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 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 影响。
[考题范例]
[例2] (2010·广东高考)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
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 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 )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解析]
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
纂的文学总集《文选》,《文选》中选录了自先秦到齐
梁时期的许多诗文作品。本题可以用排除法解答:首先
自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 儒学就没丧失过独尊地位,故A不符合史实;其次是唐宋 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高潮时期,故C项社会上书 籍极为匮乏不符合史实;第三,唐朝人喜欢南朝文化太
过牵强,应排除。唐太宗时期,实行进士科考诗文策论,
进一步成熟。
3.监察与谏议 时期 表现 评价
秦朝 御使大夫 掌管监察 ①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
中央:设御史府; 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 汉代 地方:设 刺史 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隋唐 门下省负责谏议和 ②有利于整顿吏治,打击 封驳 地方割据 势力,维护中央集
宋代
出现了独立的谏官 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
解析:第(1)问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 问要根据相关史实进行概括归纳。从“中朝”、“内阁 ”“军机处”的设置可看出皇帝往往选用易于掌握,品 秩较低的身边人作为顾问形成决策机构,从“三省六部 制”来看,往往采取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
答案:(1)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内阁制度 或内阁。 (2)答案1:归纳出两种方式、准确指出其作用。一种是起 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
皇帝任命
仅备顾问对 皇帝负责 君主专制
议会产生
行政权力对 议会负责 民主政治
1.原因
(1)从根本上说是秦汉以来经济和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 (2)世家大族垄断仕途,且具有很强的割据一方的政治经济 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封建国家的巩固稳定。 2.趋势
(1)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
权更迭频繁。
②北宋解决 措施 收 表现及作用 编练禁军,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 评价 改变了唐末五代 以来藩镇割据的 分裂局面,中央 集权的强化
精兵 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将的权力,所有州郡直属中央,设 实权 置 通判 ,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 制 分外,其余运往京师或指定地点, 的 物质基础 钱谷 由中央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削
[学会分析]
(1)材料1反映了明朝内阁的职权。[①划线部分的关键信
息:内阁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仅相当于 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 (2)材料2形象地勾画出了军机处的职能。[②划线部分的 关键信息: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旨意处理
军国大事。]
(3)两则材料印证了要点二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达 到顶峰,为今天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教训,以此 可以作为命题的切入点。
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1.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1)王国问题
①问题根源:汉初实行 郡国并行 制,导致汉景帝时期 出现“七国之乱”。 ②问题解决:汉武帝实行 推恩令 ,强干弱枝,监察地 方。
(2)藩镇问题 ①问题根源:唐中后期的“ 安史之乱 ”后,节度使权
力膨胀,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后出现五代十国,政
[考题范例]
[例1] (2010·全国卷Ⅱ)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
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 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 )
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
选拔标准。 (2)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 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