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芦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话芦苇
摘要:有关芦苇的生活生产应用知识、历史记载等都被引为芦苇审美文化中集体观念价值取向,这些语义符号经历代人们共同的积聚,最终成为一个语言符号的大汇合。
关键词:芦苇象征意义文化符号语境意义
有关芦苇文化符号象征意义还反映在历史形成的重要典故、故事传说、民谚俗语和比喻说法等方面,这些都是流传至今的具有哲理或情感内蕴故事以及不断延伸的文学创作共同凝聚出来的结果。在人们不断传承、使用和引申的过程中,它们自身的内涵也在不断加强,甚至成为了固定的表达符号,传达特定的语境意义。随着文学创作的深入,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不断发展而加深。
一、重要典故
在我国古籍中,就记载了一些关于芦苇的故事,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为后人沿用,逐渐形成了常用典故。
(1)行苇:用为仁慈的典实,多用于称颂朝廷。出自《诗经·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或肆之筵,或授之几。”“行”,是指道路。“行苇”,就是路边河岸边的芦苇。诗从芦苇起兴,路边芦丛发嫩芽,苇心紧裹初成形,叶子柔嫩润泽,使人不忍心任牛羊去践踏它。路边成墩成团的芦苇比喻新分封到各地的王族兄弟。仁者之心,施及草木,那么兄弟之间更应相亲相爱。
(2)芦中人,后专指伍子胥。语出《吴越春秋·王镣使公子光
传》:“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故事的背景是:楚国亡丞伍子胥在去吴国途中,走到一江边,江边一渔父见其面有饥色,于是为其取得饭食,伍子胥心有疑虑便藏于芦苇丛中,等渔父回来找不到他,便以“芦中人”呼叫他。后人就以“芦中人”指代伍子胥。
(3)芦衣:用芦花代棉絮的冬衣。语出《太平御览》卷八一九引《孝子传》:“闵子骞幼时为后母所苦,冬月以芦花衣之以代絮。其父后知之,欲出后母。子骞跪曰:‘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父遂止。”闵子骞是春秋时儒士,也是著名的孝子。名损,为孔子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冉伯牛并称,为人能以德报怨,坚持孝义,以维护家庭的稳固。孔子曾称赞他:“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以后遂以“芦衣”为孝子的典故,而“着芦衣”则成为继父母虐待非亲生子女的代名词。
二、故事传说
凡是原始社会人们想达到而没有能力达到的,想解释而无法解释的,便企图借助想象来实现。在这样自发的想象力下,我们也读到十分生动有趣的故事。
(1)芦灰止水。语出《淮南子·览冥》:“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兾州,积芦灰以止淫水。”高诱注:“芦,苇也,生于水,故积聚其灰以止淫水,平地出水为淫水。”后世遂以“芦灰”为止水之意。
关于“芦灰”,本篇目前面还记载有:“夫物类之相应,玄妙深微,知不能论,辩不能解。故东风至而酒湛溢,蚕咡丝而商弦绝,或感之也。画随灰而月运阙,鲸鱼死而彗星出,或动之也。”高诱注:“运,读连围之围也,运者,军也。将有军事相围守,则月运出也。以芦草灰随牖下月光中环画,画缺其一面,则月运亦阙于上也。”这里是说用芦苇灰在月光照射的地面上画圆留缺,则月晕也会随之缺损,用来说明事物之间是相互感应的。但是具体怎么做,文中并未详细说明。
(2)一苇渡江。“一苇渡江”是达摩祖师的宗教故事。南朝梁普通元年(520),达摩经海路抵达广州,梁武帝邀请他到金陵(今江苏南京)论佛事,因话不投机,遂渡江去北魏洛阳。传说达摩渡过长江时,并不是坐船,而是在江岸上折了一根芦苇,立在苇上渡江的。《毛诗注疏》曰:“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筏然,非一根苇也。”认为“一苇”是“一大束芦苇”,这样的解释是比较科学的。达摩“一苇渡江”后,在江北长芦寺停留过,今天长芦禅寺中还设有一苇堂,以纪念达摩苇渡后参拜长芦寺。不少绘画、雕刻等类型的艺术品都以此传说作为创作题材。
(3)李全忠芦生三节。《北梦琐言》是五代著名学者孙光宪撰写的一部史料性笔记小说,书中包含诸多文人士大夫言行与政治史实。本书卷一三《李全忠芦生三节》记载:“唐乾符末,范阳人李全忠,少通《春秋》,好鬼谷子之学。曾为棣州司马,忽有芦一枝,生于所居之室,盈尺三节焉。心以为异,以告别驾张建章。建章积
书千卷,博古之士也,乃曰:‘昔者蒲洪以池中蒲生九节为瑞,乃姓蒲,后子孙昌盛。芦者茅也,合生陂泽之间,而生于室,非其常也,君后必有分茅之贵。三节者,传节钺三人,公可志之。全忠后事李可举,为戎校,诸将逐可举而立全忠,累加至检校太尉,临戎甚有威政。”芦苇本生长在池塘沼泽地中,故事中在屋内长出三段芦节的芦草被看做是意见不寻常的事,更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征兆,暗示着以后李全忠能建树功名。在民间信仰中,不少生命力旺盛的野草如桃、菖蒲、蓬蒿等都颇具一定的灵异色彩,这似乎是人类潜意识中一种普遍的映射,当然这与草类文化长期的历史积淀也有着一定的联系。
(4)芦汀渔叟。《花史左编》记载了“芦蓼二花”这样一个故事:“青浦周士亨、江有年相友善。一日九月中,偕往渭塘舟次塘东,紧泊一楼下,其楼不甚髙,楼上二女,一白面,一红颜,倚窗笑语。两生仰视漫赋,一诗曰:‘夙有烟霞癖,倏然兴不群。秋声飞过雁,水面洞行云。逸思乘时发,诗名到处闻。扁舟涉方社,更喜挹清芬。’盖其诗直写心怀。初不谓二女也,楼上乃大声曰:舟中有诗,楼上岂无诗乎?遂朗吟一韻,两生侧耳听之,一女吟曰:‘湖天秋色物凋殘,花吐黄芽叶未干。夜月一滩霜皎皎,西风两岸雪漫漫。为毡却羡渔翁乐,充絮谁怜孝子单。忘在孤舟丛里宿,晓来误作玉涛看。一女吟曰:‘金风棱棱泽国秋,马兰花发满汀洲。富春山下连渔屋,采石江头映酒楼。夜月光?银露浴,夕阳阴暗锦鳞浮。王孙醉起应声怪,铺着黄丝毯不收。’吟毕,共笑,乃以莲
房藕梢俯掷两生舟。两生共起上岸,太呼,欲登楼寻之,恍惚间,不闻女声,楼亦不见。两生大骇,返舟四顾,但见芦花、白蓼、花红耳。士亨遂更号‘芦汀渔叟’,有年更号‘蓼塘居士’,以识其异云。”在古代,木魅花精之类的传说很多,人们将草木加以神话写出许多离奇、充满想象力的传说故事。到了小说家蒲松龄的手里,更是达到了集大成的境界,《聊斋志异》中各类花精女妖编织出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作为艺术世界的花精木魅,她们有花草一般的美丽容颜,又有花草一样通人性、解人情的美好心灵,在她们身上,自然物性与人间真情完全合而为一,所以她们不可怕,反倒惹人喜爱。
三、民谚俗语
随着文学的发展,人们从熟悉的文学作品中提炼出了精辟的言语表达特有的含义。根据芦苇的自然生物属性和特征总结出的一些道理,又形成常用通俗的谚语。
(1)葭思:“蒹葭之思”的省略语,表达对人思念的套语,也可以表达对生活中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出自《诗经》中的名篇《秦风·蒹葭》。《蒹葭》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诗歌作品,主人公在诗中表达了对“在水一方”的“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相思之情。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诗经》中众多爱情诗中的佳篇之一。
(2)上不得芦苇。“芦苇”是制席的原料,用作“席”的代名词。“上不得芦苇”即“上不得席面”,是说不善于在正式场合应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