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汶川地震新闻报道中,有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电视镜头,一个男孩在获救时,躺在担架上向救助人员提出喝可乐的要求;一个女中学生获救之后回忆,她跟同学被压在废墟下面时,曾相约一旦活着出去,要一块儿大吃一顿。可见,人在因遭受饥饿而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候,对食物的渴求是无比迫切的。我认为,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也应该是喜欢美食的。大地震发生之际,为了表示对生命的热爱,我这里贴一篇旧作,来一次关于美食的精神会餐。
美食家苏东坡
丁启阵
毫无疑问,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超一流的美食家。我们所说的美食家,不是说他一生糟蹋过多少龙肝凤胆、山珍海味,赴过几回满汉全席的宴会。主要是说他能够真正懂得食物的价值,了解每一种食物的妙处,粗茶淡饭也能品尝出无限的滋味。当然,也要吃得够广,够杂。吃喝之后,更不能打几个饱嗝,然后就无所事事,只等着排泄。还得吟诗作赋,用语言把食物的妙处、吃喝时的美好体验一一表现出来——就像苏东坡那样。
苏轼一生辗转南北,仕途颇为不顺。他也不像屈原、杜甫那样执著地忧国忧民,他要表现他的潇洒旷达。很自然,在人生道路遭遇挫折的时候,他就会把相当多的兴趣转移到日常生活的品味上,饮食享受因此就成了他人生的一大重要内容。当然,家乡蜀地物产丰饶,也造就了苏轼讲究吃喝的一张馋嘴。他自己就曾总结说:“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沙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初到黄州》)这里边当然有牢骚,但是,饮食兴趣却也不是凭空杜撰的。这一类的话,苏轼说过很多。请看:“但有鱼与稻,生理已自毕。”(《过淮》)“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我生亦何须?一饱万想灭。”(《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塔,戏作一诗为谢》“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馀。”(《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三馀指冬季、夜晚、雨天)于苏轼,常常是失之官职,得之食物。在流徙之地吃到新鲜的地方特产,也成了一种仕途失意的补偿和安慰。被贬官黄州,他吃到新鲜的稻米饭,便写诗道:“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东坡八首》其四)仕途顺利吃官仓陈米,仕途蹭蹬却反而吃到新鲜稻米。苏轼这种大失小得都要感到庆幸、都要高兴一番的精神,实在值得大大提倡。
我认为,苏轼对饮食如此重视,跟那时候物质生活比较艰苦、他曾经挨饿,也有一定的关系。虽然一直做着太守一类的地方官,但是,食物也不总是很丰富的。到颍州上任没多久,发现公款没有了,厨房里一片萧索。吃了一顿饱饭,也并没有消除空虚感,“梦饮本来空,真饱竟亦虚”(《到颍未几,公帑已竭,斋厨索然,戏作》)。在密州、黄州时,也都曾经受到过饥饿的威胁。在密州,有一天为了求得一饱,堂堂太守的他竟然跟同僚刘廷式一起,“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后杞菊赋》)。难怪他会吟出“饥人忽梦饭甑溢,梦中一饱百忧失”这样寒酸的诗句(《次韵孔毅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饥饿中的苏轼,也会来一下精神会餐。在北方冬天没有什么东西可吃,他忽然就想起了春天的美味佳肴:“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茵陈甘菊不负渠,鲙缕堆盘纤手抹。”他更想起了家乡冬天仍然生长的各种蔬菜,想起了香菇葛根,想起了苦笋江豚。简直就要流出口水,恨不得明年就回到老家去(《春菜》)。这真是:饿人知食美。
毕竟是一方的父母官,饥饿时候到底是有限的,苏轼还是有机会品尝到了各地的美味佳肴。“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金齑玉脍饭炊雪,海螯江柱初脱泉”(《和蒋夔寄茶》)。苏东坡的口福,不是一般的人所可比拟的。
苏东坡在《老饕赋》一文里,给我们描写了他理想的一桌宴席:“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菜肴计有:猪脖子肉、秋蟹、蜜饯、羔羊、蛤蜊、糟蟹,都是很容易办到的东西。可见,苏轼的美食不是铺张浪费型的,而是经济适用型的。
鱼不但孟子喜欢,苏轼也喜欢。苏轼喜欢的鱼有黄鱼、鮆鱼、鲈鱼,甚至还有河豚。吃黄鱼最痛快的时期,是他年轻时在湖北某处叫沙头店的地方,“早岁尝为荆渚客,黄鱼屡食沙头店”(《渼陂鱼》)。鮆鱼是江南水产,唐人张志和说“桃花流水鳜鱼肥”,苏轼却说“桃花流水鮆鱼肥”(《和文与可洋川园池·寒芦港》)。吃鲈鱼当然跟晋人张翰(季鹰)有点关系,自从张翰为了家乡的鲈鱼莼菜而弃官不做,从洛阳跑回江东老家,吃鲈鱼就成了一种名士排场。苏轼吃鱼,吃煮熟的鱼,当然也吃生鱼。“更有鲈鱼堪切鲙,儿辈莫叫知”([乌夜啼]《寄远》);在惠州有一次买到非常便宜的鲈鱼,拿回去让人“运肘风生看斫鲙,随刀雪落惊飞缕”(《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四首》其三)。所谓“鲙”,跟今天所说的“刺身”(生鱼)是一样的意思,不过跟今天日本韩国切厚片的吃法不一样,中国唐宋时期流行吃如雪的薄片。其实,吃生鱼片本是中国传统。中国丢弃的一些做法,总在今天的日本韩国得到保留,被他们称为传统;然后回到中国,又成为时尚。苏轼吃鱼不少,写吃鱼的诗词也不少,最成功的当为有关河豚的一篇。《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前两句中的物全是景物,竹、桃花、鸭都不是用来吃的;后两句中的物,都既是景物也是食物。景是美景,足以赏心悦目;物是美味食物,足以一快朵颐——常言道:冒死吃河豚。有纯景之物(竹、桃花),有似食物却是景物之物(鸭),有兼有景物与食物之物(蒌蒿、芦芽、河豚),真假相掺、虚实相间——在这一点上,这首诗的技术难度比张志和的那首《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要大一些。这是一首不言吃而写尽口腹之乐的诗,极尽风流蕴藉之能事。
苏东坡中年发福,是个大腹便便的胖子。他有胖子的共同爱好:吃肉。没有肉吃的时候,他就惦记吃肉。在儋州听说弟弟苏辙瘦了,想到儋州难得吃到肉,就想象着自己也可能变成瘦子,“相看会作两癯仙,还乡定可骑黄鹤”(《闻子由瘦》)。东坡先生太悲观了,瘦身哪有那么容易的。“芋魁倘可饱,无肉亦奚伤?”(《和陶〈拟古九首〉其四》),也应该反过来理解成东坡先生在那里抱怨没有肉吃。因为孔子曾经在听到古代宫廷音乐《韶》之后,说自己三月不知肉味,由此大家都知道孔子是非常喜欢吃肉的,也由此文人就都愿意说自己喜欢吃肉。苏东坡最有名的吃肉故事,当然是发明“东坡肉”了。有一种说法,苏轼在黄州发明了“东坡肉”的名菜,他还将具体做法写成了一首诗,《食肉歌》,如下:
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熟时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