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问题

考试科目:区域经济学

班级:09国贸

姓名:

学号:

摘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分析目前我国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升级的对策,对促进我国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近30年,广东省的经济模式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产业结构的升级更显得更为重要。结合目前国际大环境和广东的产业结构特点以及升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进广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探求其思路与途径。

关键词:产业结构结构升级结构偏差途径广东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经济总量的增长也是惊人的。但是广东的产业结构有硬伤,广东经济模式的发展也渐渐遇到瓶颈,在过去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中,主要是以模仿国外早期的经济模式,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在严格的意义上讲,广东更多的是一个制造车间,而不是一个工厂,因为我们并没有拥有对的产品出口的定价的决定权和设计权。

而受到人民币的升值和物质价格的上涨以及《新劳动法》等的影响,大量的中小企业面临破产倒闭,劳动密集型产业赖以生存的根基受到剥削,转型升级已是广东企业期待面临解决的问题。虽然广东已经慢慢形成产业升级的雏形,但还是有些问题阻碍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发展。

一、广东传统产业发展的特点

1、产品优势明显,国内占有率高,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食品饮料,服装鞋帽,家电

用气等产量有明显的优势,但这些企业大多以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为主。

2、产业集聚度较高,产业集群模式专业镇化,但集群发展层次较低。集群企业行业技

术门槛较低,而且组织形式相似,技术相同,几乎没有创新型的集群。

3、产业结构以轻型、外向型为主,多处于劳动密集型加工阶段。传统产业大部分是轻

工业,市场对外的依存度高,以加工贸易为主,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落后,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建设落后,走出了一条典型的以外源性经济为先导的发展道路。一方面,生产规模和出口量的快速扩张,成为了全国大一的工业大省和出口大省: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发展后经不足,盈利能力偏低等一些问题。

4、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珠三角地区三产比重不升反降。重视出口贸易,外资的引进,

第二、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扩大。从广东工业化的进程来看,广东应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后期,应是第二产业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占支配地位,但广东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出现“背离”现象。

5、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问题严重,制约可持续发展。

二、结构升级的进程与成效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强相关性。发展中的经济体进入起飞阶段后, 长时期的较快增长都是以经济结构的快速转换为基础的。可以说, 工业化过程既是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过程, 也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过程。

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相一致, 广东的产业结构水平也不断提升。主要表现为:

1、支柱产业带动效应明显。九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汽车、医药、造纸) 形成并加速发展, 成为广东结构优化的一大亮点。

2、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增强。。“十五”期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从7.1%提高到9.3%,提高了2.2个百分点;对广东省生产总值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1.1%,年均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4个百分点。

3、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上规模的企业增多、大企业带动作用更明显、规模效应更突出。

4、重化趋势明显加快。随着广东近些年着力部署的一大批重工业项目进入密集投产周期,今年以来广东重工业生产呈现持续加速态势,带动全省工业经济持续强劲回升。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广东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向好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853.46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同比提高15.6个百分点,较上年底提高7.6个百分点,较好地延续了上年底回升向好的态势。而相较而言,全省重工业生产持续加速,成为领跑工业复苏格局的重要支点。

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广东重工业生产增幅与轻工业差距有扩大趋势。1-3月,全省轻、重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553.40亿元和2300.06亿元,增长14.1%和18.9%,增幅同比上升13.0个和18.1个百分点。相较之下,全省重工业增速高出轻工业4.8个百分点。截至今年3月末,广东轻重工业比重由上年底的40.7:59.3调整为40.3:59.7,重工业占广东工业经济的比重已逼近六成。

三、升级转型中的偏差和问题

尽管广东的产业结构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升级转型中所面临的问题不可小视。在众多的问题中, 结构偏差、区域差距与投资冲动应该是广东产业结构优化的最为关键的难题。

1、结构偏差: 与国际经验的比较

结构偏差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伴随着经济增长(通常用GDP水平表达) , 产业结构的构成呈现不协调的状态; 二是随着结构的转型升级, 不同结构呈现不匹配的情形。应该说广东的结构偏差在这两个方面都较为明显。

广东的产业结构水平则存在明显偏差:。第一, 产值结构滞后于GDP水平。处于工业化的中期, 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结构水平,不仅与GDP所处的工业化后期存在差距, 而且与发达国家的结构差高达4416。第二, 产值结构于就业结构显著偏差。就业结构的转型显著滞后于产值结构, 结构差高达5712。第三, 产业层次低。与结构偏差相关联的是产业层次低。传统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较高, 高端服务业发展滞后。

因此, 从目前广东的产值结构来看,处于工业化阶段的中期阶段; 就业结构更是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两类结构的显著偏差, 就业结构的变动明显滞后于产值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方面表明广东产业的结构效益低下, 另一方面表明广东的发展面临工业化升级与城市化推进的双重压力。

2、区域差距: 用集中指数衡量。

一是各区域GDP总量占全省比例极不平衡。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分别占全省GDP的75.2%、9.5%、6.8%和8.5%,珠三角占全省GDP的75.2%,而其他三个区域不到四分之一。2006年,区域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珠三角占全省GDP的将近80%。2006年,珠三角占全省GDP的比例比2000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其他三个区域占全省GDP的比例则分别由2000年的9.5%、8.5%、6.8%下降到2006年的6.7%、7.6%、6.2%。

二是各区域人均GDP分化加大。2006年,人均GDP珠三角为47094元,东翼11325元、西翼13637元和山区10717元。东西两翼和山区三地人均GDP差距较小,而三地与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