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了解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的健康宣教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 视网膜病变(ARPE) 是一种罕见的眼科疾病。
发病原因
01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类 似疾病史
02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在高 温、高湿、强光等环境中
03
感染因素:病毒、细菌等 感染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04
免疫因素:自身免疫系统 异常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主要症状
视物模糊: 视力下降, 视物不清
家庭成员的关心与理解: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 关心和理解,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家庭环境的改善: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 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家庭护理:家庭成员应学会基本的护理知识, 帮助患者进行日常护理。
家庭心理支持: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谢谢
01
闪光感:眼 前出现闪光 或亮点
03
02பைடு நூலகம்
视野缺损: 视野中出现 暗点或暗影
04
色觉异常: 对颜色的辨 别能力下降
_
2
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
01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02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
03
跑等
戒烟限酒:戒烟有助于降低患急性区域性隐匿性
激光治疗:使用激光进行局部 02 治疗,改善视网膜病变
手术治疗:根据病情需要进行 03 手术治疗,如玻璃体切割术等
康复训练:进行视觉康复训练, 04 提高视力和视觉功能
_
4
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普及
D
疾病的预防和自我管理方法
C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B 疾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A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的定义和症状
视网膜病

视网膜病[单项选择题]1、血-视网膜内屏障界面是指()A.视网膜外界膜B.视网膜内界膜C.Bruch膜D.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E.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视网膜组织学分层及其各层功能的理解与掌握。
视网膜组织学上共分为十层,其中内界膜虽然在最内层,但它并非内屏障,而是神经胶质细胞的基底膜,若理解或记忆有误,仅凭字面意思猜测,可能会错误地选B,因此视网膜内界膜是个很强的干扰选项。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在最外层,Bruch膜属于脉络膜,它们均参与形成血视网膜外屏障,只有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的紧密连接才是真正的血视网膜内屏障。
[单项选择题]2、下列关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治疗方法,禁忌采用的是()A.活血化瘀,改善眼底微循环的药物治疗B.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C.密切观察,不给任何干预D.荧光血管造影指导下的视网膜激光光凝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设计该考题目的有二:第一,强调激素的正确使用,防止滥用激素;其次,指出这类疾病虽然千人一病,治疗却必须因人而异。
皮质激素可能影响该病患者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从而加重病情,因此主张禁用。
该病具有自愈趋向,对于一些经济困难或抗拒药物的患者可以考虑密切观察;尽管活血化瘀,改善眼底微循环的药物对于该病的直接疗效尚有争议,但它的确能给一些治疗愿望强烈的患者带来良好的心理安慰;荧光血管造影显示渗漏点明显远离黄斑中心凹的患者,激光光凝可以帮助封闭渗漏点以加快渗漏液吸收。
总之,不同患者不同治疗方法,除外激素,以上其余各法总有其适应证,因此答案只有选B。
[单项选择题]3、眼底检查发现有白色棉絮斑(软性渗出)说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到()A.Ⅱ期B.Ⅲ期C.Ⅳ期D.Ⅴ期E.Ⅵ期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1985年我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分期:Ⅰ期视网膜有微血管瘤并小出血点;Ⅱ期除外微血管瘤并小出血点,特征是视网膜病灶区域出现硬性渗出;Ⅲ期特征是视网膜病灶区域出现软性渗出,棉绒斑;Ⅳ期出现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标志性体征新生血管,同时可能伴有玻璃体积血;Ⅴ期出现新生血管及纤维血管膜;Ⅵ期指已经发生了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病人的护理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患者求助时
患者在感到不适或有疑虑时,应提供及时的护理 支持。
护理人员的及时反应能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个性化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 划。
个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多学科合作
与眼科医生、心理医生等多学科团队合作, 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 膜病变病人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 2. 为什么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4.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5. 护理的预期效果是什么?
什么是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 网膜病变?
什么是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定义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影响视网 膜和脉络膜的疾病,通常导致视力模糊和视觉扭 曲。
多学科协作能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支持。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定期培训
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其专业知识 和技能。
持续的教育能够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获 得最佳护理。
护理的预期效果是什么?
护理的预期效果是什么?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有效的护理,帮助患者改善视力,提升生活 质量。
良好的护理可以增强患者的信心和独立性。
病因通常与压力、心理因素以及激素水平变化有 关。
什么是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中心视力模糊或出现 暗点等症状。
早期发现症状有助于及时治疗,减轻视力损伤。
什么是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影响人群
该病主要影响年轻至中年人,尤其是男性。
了解易感人群有助于进行早期筛查和干预。
Coats病是怎么回事-

Coats病是怎么回事?
Coats病又称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它是一种视网膜小血管异常而导致的先天性眼病,多发生于青少年男性,12岁以下占绝大多数;通常单眼发病,主要由于视网膜小血管的异常扩张,血管内皮细胞的破坏,使血视网膜屏障功能丧失,引起血液外溢形成大块的渗出和出血。
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瞳孔区出现白色反光,眼底检查:眼底呈现大块状的白色或黄色渗出大量胆固醇结晶沉着和出血,血管畸形扩张,呈球形、卷曲形等,局部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多呈球型,未脱离处有血管瘤,血管交通支,药物治疗无疗效,早期发现可用激光治疗或视网膜冷冻治疗,使异常血管闭塞,减少渗出,病变区萎缩瘢痕化,可保留部分视力。
本病为先天性,发展较慢,病程较长,每个病人情况各不同。
完整word版眼科高级职称答辩题及参考答案

1、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法,术中并发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1)适应症:(1)青光眼同时有白内障并且显著影响视力者;(2)对于早请青光眼或仅局部点一种药物即可将眼压控制在正常的闭角型青光眼,可选择虹膜周边切除术联合白内障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3)青光眼药物控制不良,同时伴有未成熟期白内障,视力下降到0.3以下或患者有明显的自觉视物不清,并要求白内障手术者;(4)曾行青光眼手术而眼压仍失控,且晶状体已有明显混浊,估计再次手术可能会有因晶状体混浊加重而引起视力下降者;(5)对于已经是晚期的青光眼同时患有白内障,即使呈管状视野,也应尽量同时联合白内障手术并植入晶体;(6)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7)晶状体源性青光眼;(8)开角型青光眼同时有白内障者。
(2)手术方法:a)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b)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非吸收性青光眼引流器(或透明质酸钠生物胶)联合白内障手术;c)房角分离前房形成联合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d)虹膜周边切除联合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e)眼内引流阀植入术联合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f)青光眼术后滤过泡修补联合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
(3)术中合并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a)角膜内皮损伤:前房内始终存有粘弹剂,以保护角膜内皮细胞;b)角膜后弹力层脱离:主要见于:手术器械反复出入前房;或角巩膜缘切口的内口不够大。
因此角巩膜切口不宜过小,若发现有后弹力膜脱离,应在缝合伤口后,想前房内注入消毒空气;c)截囊失败:瞳孔不易散大时,有粘连的虹膜,应彻底分离粘连部位后再进行截囊;若有残留较大的前囊膜片,担心贴附到内皮导致内皮混浊水肿,可在晶体注吸干净后,注入粘弹剂到前房,用撕囊镊撕下或者用囊膜剪剪除;虹膜根部离断:主要见于浅前房的患者,在截囊时截囊针伸入前房而将虹膜勾伤;d)在剪开角巩膜缘的同时或者在角巩膜全层剪开时,角膜剪插入眼内的位置不合适,损伤虹膜根部。
眼科Coats病诊疗技术

眼科Coats病诊疗技术Coats病又称为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externa1exudativeretinopathy)或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retIna1te1angiectasis)o1908年由Coats首次报道。
本病不很常见,但也并非十分罕见。
多见于男性青少年,12岁以下占97.2%,女性较少。
少数发生于成年人,甚至老年人。
通常侵犯单眼,偶为双侧,左右眼无差异。
Coats曾将本病眼底镜下特征描述为:(1)眼底有大量黄白色或白色渗出。
(2)眼底有成簇的胆固醇结晶沉着或/和出血。
(3)血管异常,呈梭形、球形扩张,或呈纽结状、花圈状、扭曲状卷曲。
(4)某些病例最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继发性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
(5)本病青年男性多见,一般全身健康,无其他病灶。
以往曾将本病分为三种类型:第I型为不伴有血管异常的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第II型为伴有血管异常和出血的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第III型出现动静脉交通和血管瘤。
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是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第三种类型乃是另一类独立血管性疾病,应更名为VonHippe1病,故不再归属于Coats病一类。
1912年1eber报告了发生于成年人的多发性粟粒状动脉瘤病(mu1tip1emi1Iaryaneurysms),其特点是视网膜有微动脉瘤和环状渗出。
目前大多数作者趋向于1eber的病例属于Coats病成人型。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本病病因尚不清楚。
多数作者认为儿童和青少年CoatS病系因先天视网膜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
据推测可能是由于视网膜小血管先天性发育异常,致使局部血管内皮细胞屏障作用丧失,血浆内成分自血管内大量渗出并蓄积于视网膜神经上皮下,导致视网膜组织大面积损害。
成年患者的成因则更为复杂,除有先天性血管异常因素外,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如检测发现有的患者血中胆固醇偏高、曾有葡萄膜炎史,推测炎症可能为其诱因。
也有人发现本病患者类固醇物质分泌量超过正常,糖耐量曲线延长,显示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故认为内分泌失调和代谢障碍可能在成人型CoatS病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内科学_各论_疾病: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_课件模板

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症状_外层渗出性 视网膜病变有什么症状
早期无自觉症状,由于多为单眼,又 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故常不为患者自 己发觉,直至视力显著下降或瞳孔出现黄 白色反射,或眼球外斜始引起注意。眼底 典型的改变为视网膜渗出和血管异常。早 期视盘正常,黄斑可正常或受侵犯。病变 开始
内科学疾病部分: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眼底
内科学疾病部分: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症状及病史:
血管荧光造影可见病变区动、静脉较大的 分支扩张迂曲;毛细血管床闭锁;其周围毛 细血管或末梢小血管上有微血管瘤;动静 脉有时出现短路,造影早期,视网膜下出 血处背景荧光被掩盖,大片渗出斑片显假 荧光,造影晚期则有渗漏及组织着色。
内科学疾病部分: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内科学疾病部分: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病因:
组织学检查都能发现血管的改变。毛细血 管扩张和小动脉、小静脉损害,血管壁有 玻璃样变,内皮细胞下有黏多糖物质沉积, 致管壁增厚、管腔变窄、血流缓慢、血管 闭塞。由于血管壁屏障受损,导致动脉瘤 和微血管瘤形成,致浆液渗出和出血,出 现大块状渗出。
内科学疾病部分: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简介:
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external exudative retinopathy)或外层出血性视 网膜病变(external hemorrhagic retinopathy)又称为Coats病,视网膜毛细 血管扩张症(retinal telangiectasis)。 大多见于男性青少
内科学疾病部分: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

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补充眼部
所需营养
避免长时间暴露 在阳光下,佩戴
墨镜保护眼睛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眼科检 查,监测病情变
化
及时发现并治疗 其他眼部疾病, 降低并发症风险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合理饮 食、充足睡眠等
避免长时间使用 电子产品,减少
眼部疲劳
谢谢
01
02
03
04
3
预后及预防
预后情况
01
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
在治疗后视力可恢复正
常
02
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
能复发,需定期复查
03
并发症:部分患者可能
出现视网膜脱离等并发
症
04
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用
眼,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眼科检 查,早期发现病
变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过度
03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04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心理护理
保持乐观 积极的心 态,避免 焦虑和紧 张
鼓励患者 与家人、 朋友交流, 分享感受 和经验
提供心理 支持和安 慰,帮助 患者应对 疾病带来 的压力
引导患者 正确认识 疾病,积 极配合治 疗,提高 治疗效果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 外层视网膜病变
目录
01. 治疗方法 02. 护理措施 03. 预后及预防
1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 药物:如阿柏西普、雷珠单抗等, 可抑制血管生成,减轻水肿和渗出。
02
皮质类固醇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可减轻炎症反应,减轻水肿和渗出。
03
什么是眼视网膜病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什么是眼视网膜病变导语:眼视网膜病变是一种眼部疾病,相信大家对这种疾病还不是很了解,那么什么是眼视网膜病变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眼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知眼视网膜病变是一种眼部疾病,相信大家对这种疾病还不是很了解,那么什么是眼视网膜病变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眼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知识,仅供大家参考。
想要了解什么是眼视网膜病变的朋友不妨接着往下看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下吧!眼视网膜病变又称Rieger中心性视网膜炎、青年性出血性黄斑病变。
本病为发生于黄斑部及其周围的弧立的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灶,伴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及出血。
临床上并不少见,一般为单眼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下。
眼视网膜病变的原因不明。
目前认为是黄斑部视网膜下有新生血管长入所致,它来源于脉络膜。
病理改变为肉芽肿性炎症。
眼视网膜病变的症状为中心视力减退,有中心暗点,视物变形。
玻璃体无炎性改变。
眼底在黄斑部有黄灰色渗出性病灶及出血,圆形或椭圆形,边界不清,微隆起,大小为1/4~3/2视盘直径(PD)。
以1PD 以下为多见。
病灶边缘处有弧形或环形出血,偶有呈放射形排列的点状出血。
病灶外周有一色素紊乱带。
病变大多以中央凹为中心,半径为1PD的范围内。
病程末期,黄斑区形成黄白色瘢痕。
视网膜病变通常作为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出现。
眼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激光光凝是目前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有效方法。
在活动期,病灶位于黄斑中心1/4PD以外者,可行激光治疗。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已经对眼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知识有。
coats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coats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Coats1908年由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引起GeorgeCoats首先描述,它是以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视网膜内黄白色渗出以及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为特点的眼底病。
本病须与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鉴别过去,我院病理科几乎每年都有Coats病误诊为RB然而,在过去的20年里,没有错误的摘除,这应该归功于我们该归功于我们的对待Coats病与RB理解的加深和图像诊断的发展。
与此同时,过去的晚期Coats无所作为的观点也被抛弃了。
一些晚期病例接受了玻璃体手术。
虽然术后视力改善有限,但眼球得以保存,避免了发展成新血管青光眼或眼球萎缩的不幸后果。
本病是一种视网膜血管异常,血管内皮细胞屏障丧失,导致大量血浆渗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导致视网膜广泛分离的视网膜病变。
但这种视网膜血管异常是先天性还是后天性,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最终结论。
本病的组织学检查多为晚期病例。
Trpathi及Ashton(1971)电子显微镜检查了一个早期典型病例的组织标本,发现血管内皮细胞有空泡和变性。
严重者内皮细胞层完全消失,管壁仅由血浆和纤维层组成,周围有神经胶。
在后期病例的光镜下,视网膜被广泛分离;视网膜变性、萎缩缩和结构被完全破坏;视网膜深层有不同大小的囊腔,囊腔和分离的视网膜下充满出血和蛋白质渗出物;还有不同数量的泡沫细胞和胆固醇结晶,如仙化斑块、色素游离和不同数量。
视网膜血管扩张、管壁增厚和玻璃变性,PAS染色表明血管内皮下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增生变性。
血管阻塞,也可以看到内皮细胞脱落,甚至全部消失,血液溢出,血管只有轮廓。
视网膜的内外层都有新的血管。
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大单核细胞和其他炎性细胞。
玻璃中有蛋白质渗出物、少量淋巴细胞和大单核细胞。
出血和胆固醇结晶间隙也可以在一些标本中看到。
明显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在脉络膜和视网膜粘附处以及机化结缔组织团块附近。
结缔组织团块位于视网膜脉络膜之间,大小不同。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科普宣传PPT

公众如何参与?
支持研究
参与相关的研究和临床试验,有助于推动该病的 治疗进展。
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咨询医生了解参与研究的机会 。
公众如何参与?
社区支持
建立患者支持小组,提供情感支持和信息交流。
支持小组可以帮助患者分享经验,减轻心理负担 。
谢谢观看
早期筛查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筛查 对高风险人群至关重要。
建议有家族病史的人进行定期眼科检查,以 便及早发现问题。
何时应就医?
何时应就医?
症状出现
一旦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应及时就 医。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改善预后,防止视力进一步 恶化。
何时应就医?
定期检查
即使没有症状,家族史显著的个体也应定期进行 眼科检查。
该病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病,影响视力并 可能导致失明。
什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病因
该病的主要病因是基因突变,导致视网膜的血管 异常和渗出。
常见的基因突变包括VEGF和VMD2等。
什么是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或夜盲等症 状。
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个体而异,有些患者可能在早 期就出现明显的视力问题。
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
治疗方案
目前暂无根治方法,治疗主要集中在控制症 状和防止病情恶化。
可能的治疗包括激光治疗或注射抗VEGF药物 。
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 预后
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 视力结果。
患者应定期随访,以监测病情变化。
公众如何参与?
公众如何参与?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护理查房PPT课件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患者反馈
通过询问患者的感受和症状变化,评估护理的有 效性。
患者的主观感受是评估护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视力变化
定期监测患者的视力变化,作为护理干预效果的 量化指标。
视力的改善或稳定通常意味着护理干预的成功。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心理状态评估
通过心理评估工具,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变 化。
视力变化是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
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用药管理
根据医生的嘱咐,合理安排患者的用药,避 免漏服或误服。
药物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
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心理支持
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面对疾 病带来的心理负担。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的整体康复。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 膜病变护理查房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 2. 谁是护理团队的关键成员? 3.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4. 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5.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什么是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 网膜病变?
什么是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定义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一种遗传性眼 病,主要影响视网膜和玻璃体。
该病通常表现为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严 重时可导致失明。
什么是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病因
该疾病通常与家族遗传因素有关,可能涉及多个 基因的突变。
了解病因有助于进行科学的早期筛查和干预。
什么是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流行病学
在特定人群中,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的发病率较高。
谁是护理团队的关键成员? 心理咨询师
病案及编码系列培训 结业考核

病案及编码系列培训结业考核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1. 患者因人工晶体混浊,来院行人工晶体置换,主要诊断编码应选择 [单选题] *T85.903 人工晶体障碍(正确答案)Z96.101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T85.201 人工晶体夹持H26.901 晶体混浊2. 患者由于钉子崩伤继发性青光眼,损伤中毒外部原因可能在哪个编码段 [单选题] *V01-V99W01-W99(正确答案)X00-X99Y00-Y983. 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不佳来院治疗,检查发现前房残留晶状体核块及皮质,临床诊断“晶状体核块及皮质残留”,疾病主要诊断应编码为 [单选题] *H59.800x013玻璃体内晶状体皮质残留H59.900眼和附器的操作后疾患(正确答案)Z96.101人工晶体植入术后4. 医生为某患者下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黄斑裂孔填塞术后。
其中黄斑裂孔填塞术后的的疾病编码为 [单选题] *Z98.800x704眼术后(正确答案)14.3901黄斑裂孔填塞术H35.303黄斑裂孔5. 无地方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住院病历装订排序可遵照哪个规范执行 [单选题]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版)(正确答案)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病案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6. 住院患者诊断为病毒性角膜溃疡,行羊膜覆盖术,该患者的手术编码为 [单选题] *10.4403羊膜移植结膜修补术11.6400x002羊膜移植的角膜成形术(正确答案)11.3203翼状胬肉切除伴羊膜植片移植术10.4201结膜穹窿羊膜移植重建术7. 患者左眼上睑皮下见一大小约5*5mm包块,质中等,活动度可,无内、外翻,睫毛排列整齐,医生诊断为:左眼眼睑肿物。
经过评估,医生为患者行手术为眼睑肿物切除术:垂直睑缘做竖形切口,钝性分离睑结膜至暴露出包块,包块质软,呈灰白色,自包块四周边缘钝性向下分离,将肿物完全剥除,间断缝合睑结膜切口。
该患者的手术编码为: [单选题] *08.2300x001 眼睑病损板层切除术08.2000x006眼睑病损切除术(正确答案)08.2201睑板腺病损切除术08.2500眼睑病损破坏术8. 患者自述1个月前白内障术后,近期无故出现右眼视力逐渐下降,视物模糊,检查发现患者:瞳孔区可见人工晶体光学面,一个襻脱入前房,诊断为人工晶体夹持。
眼科常见综合症分析

眼科常见综合症第一节结膜一、莱特尔综合症【病因】莱特尔综合症(Reiter syndrone)又称尿道炎-关节炎-结膜炎综合症,病因不明,可能是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1眼部表现(1)眼部典型表现双侧非特异性结膜炎。
(2)其他可有虹膜炎角膜炎视神经视网膜炎等。
2全身表现(1)尿道炎,有尿道刺激征状。
(2)全身多发性关节炎,具有对称性易复发的特点。
(3)皮肤红斑或脓包疮。
二、干燥性角膜结膜炎【病因与病理】干燥性角膜结膜炎病因不明。
病理检查示腮腺淋巴细胞浸润,泪腺组织被结缔样组织代替。
【临床表现】1 眼部表现(1)泪腺分泌减少为其特征,眼持续性干燥,灼热。
(2)虎红染色阳性,希尔默试验阳性。
(3)结膜上皮角化,晚期有角膜血管翳及角膜混浊。
2全身表现(1)皮肤黏膜干燥。
(2)吞咽困难,胃液胃酸分泌减少(3)关节炎关节肿胀。
(4)慢性或复发性肺部感染。
三、史约-综合症【病因]】史-约综合症(Stevens-Johnson syndrome),又称口腔-粘膜-皮肤-眼综合症,病因不明。
【临床表现】1 眼部表现(1)眼部典型表现卡他性或假膜性大疱性结膜炎化脓性。
(2)其他可有角膜溃疡穿孔,前房积脓及化脓性全眼球炎。
2 全身表现(1)全身皮肤黏膜发生水疱及斑丘疹(2)急性呼吸道感染。
第二节角膜一非梅毒性角膜基质炎【病因】非梅毒性角膜基质炎(Cogan 1 syndrome)病因不明。
【临床表现】1眼部表现(1)双眼大多同时发病,刺激症状明显。
(2)角膜基质炎,呈颗粒状或斑点样浸润。
(3)梅毒血清反应阴性。
2全身表现(1)前庭听觉症状,如恶心呕吐耳鸣。
(2)惊厥发作。
(3)血沉加快,血细胞增加。
二角膜营养不良综合症角膜营养不良综合症(Buckler syndrome)分为三型:1 型是角膜颗粒状营养不良,2型是角膜斑点状营养不良症,3型是角膜格子状营养不良症。
【病因】病因不明。
1型和3型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型是隐性遗传。
coats病2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特鲁多医生
历史背景
1908年,Coats描述了一种常发生于年轻男性的单侧视网膜血管异常和渗 出性疾病,称为Coats病。
1912年,Leber报道了一种称为Leber粟粒性血管瘤的疾病,特点是常发生 于男性、单侧发病、多发性视网膜血管瘤,并伴有视网膜变性。
直到1955年,Reese阐述了两种疾病的相似之处,指出他们代表着同一 种疾病。他认为此疾病的根本问题是视网膜的毛细血管扩张,这种视网膜毛 细血管扩张导致了进行性渗出和视网膜脱离。Reese建议采用coats病来描述 这种血管扩张和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定义
Coats病又名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曾称 为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1]
CT 软组织窗示左侧眼球体积缩小,晶状体及 玻璃体内见多发点状钙化灶,玻璃体内尚见斑 片状密度增高影(白箭)
MRI 表现也可分为3 个诊断要点: ①病变可充满玻璃体、或呈扁平的“V”形附于视网膜区 ②病变主体大多呈等T1 等T2 信号,依据渗出物的蛋白质多少,又可表现为T1 低信号或 略高信号
③病变边缘与视网膜区相连,表现为视网膜区增厚,视网膜区可见短T2 信号
.CRB1基因: CRBl基因突变可以导致一种特殊类型的视网膜色素变性 命名为视网膜色素变眭RPl2。
.FZD4基因:FZD基因家族的一员,其所编码的七次跨膜蛋白frizzled4wnt信号传导通路的受体FZD4基因突变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 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 etinopathy,FEVR)有关。
Coats病的诊断与治疗

喉科杂志 2007年 7旦箜 !整星
Coats病 的诊 断 与 治 疗
205
· 专 家 笔 谈 ·
王 文 吉
Coats病 即外 层 渗 出 性 视 网膜 病 变 ,于 1908年 由 眼视 力完 全丧 失 ,而且 由于难 以缓 解 的眼球 剧 痛 ,最后 George Coats首 先描 述 ,它 是 以 视 网膜 毛细 血 管 扩 张 , 只能 考 虑 以摘 除 眼球来解 除症状 。虹膜新 生 血管 反 复
用 ,血浆 可从 血管渗 漏进 入组织 ;不 久后 液 体被 吸 收 , 量 出血 的后 果 。
脂 蛋 白沉积 于视 网膜 内形 成 黄 白色 点状 渗 出 ,还 可 积
除临 床特征 外 ,荧 光 血 管 造 影 对 Coats病 的诊 断
存 于 视网膜 下 导致 渗 出性 视 网膜 脱 离 。 开始 时 ,视 网 也很有 帮 助 。 造 影 能 更 清 晰 地 显 示 出扩 张 的 毛细 血
RB)鉴 别 。过 去 ,我 院病 理 科 几 乎 每年 都 会有 将 Coats 也 可发 生在 后极 ,产 生 的黄 白色 渗 出 堆 积在 黄 斑 区引 病误诊 为 RB而 作 眼球 摘 除 的病 例 ,但 近 2O多 年 来 , 起 视力 下降 ;绝大 多数 病 例 的 黄 斑 渗 出来 自周 边 异 常
张 。异 常血管 可分散 分布 ,但 常聚集 成簇 状 ,以颞 侧 与 见 变化 是在 视 网膜 下 出现粗 大 的增 殖条 索 。例 如有 一
上 方最 多 ,后极 极少 ;严 重时 4个象 限均 可 发生 。扩 张 病 例在 玻璃 体手 术 时从视 网膜 切 开处取 出大量 视 网膜
的毛细血 管缺 乏正 常 内皮 细胞 的 紧密连 接及 其屏 障作 下 增殖 条索 与棕 色 泥 沙 样 物 ,可 能 是 过 去 视 网膜 下 大
Coats病的病理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Tel: 029-82245172 85263940 Email: IJ0.2000@
-文献综述-
Coats病的病理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王欣1,崔彦2
引用:王欣,崔彦.Coats病的病理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国际眼
0引言 Coats病是以视网膜毛细血管异常扩张和视网膜内层
及外层渗出为特征,现代医学又称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或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大多见于男性青少年,女 性较少,亦可发生于成年人。该病多为单侧发病,双侧患 病率为0〜10%[1],最近Stanga等[2]使用光学相干断层血 管造影(OCTA)显示了该病双侧血管异常。该病病程缓 慢,呈进行性,早期不易察觉,晚期可并发虹膜睫状体炎、 继发性青光眼、渗出性视网膜脱离[3],严重影响患者视力 及生活质量。 1 Coats病的历史沿革
本病最早于1908年由George提出,一种常发生于年 轻男性的单侧视网膜血管异常及渗出性疾病,称为Coats 病⑷。1912年,Leber报道了 一种常发生于男性、单侧发 病、多发性视网膜血管瘤,并伴有视网膜变性的疾病,称为 Leber粟粒状血管瘤样疾病[5]。这两种疾病有许多相似之 处,但一直被认为是两种疾病。直到1955年,Reese⑷指 出他们代表着同一种疾病,同时建议采用Coats病来定 义这种毛细血管扩张和渗出性视网膜病变。2000年, Shields等[5]指出Coats病特点为特发性视网膜毛细血管 扩张,伴视网膜内和(或)视网膜下渗出,但无明显视网 膜牵拉。 2 Coats病的病因病机 2.1 Coats病西医病因及病理机制 Coats病的发病机制 并不明确,有学者认为成人Coats病与高血压、糖尿病和 高脂血症有关[7]o现代医学对其病因病理机制的研究主 要有三方面:视网膜的解剖结构,细胞因子及相关基因 表达。 2.1.1视网膜解剖结构的改变 对于Coats病患者视网膜 解剖结构改变有两种观点: 一是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和功 能失调,导致血浆渗入血管壁,血管壁呈腊肠样变[8];二是 视网膜血管周细胞和内皮细胞异常,致异常视网膜血管和 动脉瘤形成,视网膜相应血管闭塞、缺血,渗出物渗漏到视 网膜下,最后继发视网膜囊样病变或视网膜脱离[9]。
【疾病名】先天性白内障【英文名】congenital cataract 【缩写】 【别名 ...

【疾病名】先天性白内障【英文名】congenital cataract【缩写】【别名】先天性内障【ICD号】H26.8【概述】先天性白内障是严重影响婴幼儿视力发育的常见眼病。
先天性白内障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智力低下、惊厥或脑麻痹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很可能与妊娠最后3个月期间子宫缺氧或胎盘功能障碍有关。
由于病因比较复杂,先天性白内障在形态、混浊部位、混浊程度以及发病年龄方面有较大差异。
【流行病学】22%~30%的婴幼儿盲目与先天性白内障有关。
每250个新生儿中即有1个(0.4%)是某种类型的白内障。
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先天性白内障的患病率约为0.05%(1∶1918),低于国外报道的0.4%。
无性别差异。
【病因】与遗传、环境因素等相关。
先天性白内障病例中约30%有遗传因素,还有30%与胎生期母体罹患风疹或内分泌失调有关。
35%~50%的先天性白内障为散发病例,一般病因不明。
【发病机制】确定先天性白内障病因的最基本的方法,先是要明确白内障是健康患儿的孤立病症,还是全身或眼部病变的一部分。
在一些病例,通过了解家族史和个人史,结合完整的全身和眼部检查一般可找到病因并做出正确诊断。
前极性白内障、后晶状体圆锥一般不合并全身异常;有双侧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的患儿,应与Norrie病、13-三体相鉴别。
母体怀孕最初3个月的疾病史、用药史、X线暴露史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先天性白内障中有30%~50%具有遗传性,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最为多见。
我国的统计资料表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占73%,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占23%,尚未见伴性遗传的报道。
在血缘配婚比率高的地区或国家,隐性遗传也并非少见。
由于本病有不同的类型,遗传基因位点的差异和遗传异质性,给遗传规律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20世纪50年代即开始研究先天性白内障的基因位点,发现至少有12个致病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的不同位点。
有一种类型的白内障(后极型)的致病基因位于16号染色体与亲血色球蛋白(h a p toglo b in)连锁;还有一种类型的胚胎核白内障的致病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另有一种类型的胚胎核白内障的致病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了解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是什么?在临床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以男性青少年为主要发病群体的眼部疾病,发病时一般都是单眼发病,极少时会出现双眼同时病发。
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是什么:
1.病因学
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视网膜血管异常,血管内皮细胞屏障作用丧失,以致血浆大量渗出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导致视网膜广泛脱离的视网膜病变。
但这种视网膜血管异常是先天性的还是后天性的,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到目前为止,尚无定论。
2.病理改变
文献中,有关本病的组织学检查,大多为晚期病例。
Trpathi及Ashton(1971)曾对一例早期典型病例的组织标本进行了电子显微镜检查,观察到血管内皮细胞有空泡、变性,严重者内皮细胞层完全消失,管壁仅由血浆及纤维层构成,外围有神经胶质。
晚期病例的光镜下检查,视网膜广泛脱离;视网膜变性、萎缩、结构全被破坏;视网膜深层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囊腔内及脱离的视网膜下充满出血及蛋白性渗出液;有的还有仙化斑块、色素游离、数量不等的泡沫细胞和胆固醇结晶。
视网膜血管扩张、管壁增厚、玻璃样变性,PAS染色显示血管内皮下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增生变性。
血管闭塞,亦可见到内皮细胞脱落,甚至全部消失,血液外溢,血管仅有轮廓。
视网膜内外层均有新生血管。
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大单核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
玻璃体内有蛋白性渗出液及少量淋巴细胞、大单核细胞,部分标本中还可见到出血和胆固醇结晶空隙。
脉络膜与视网膜粘连处和机化结缔组织团块附近有明显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结缔组织团块位于视网膜脉络膜间,大小不等。
视网膜色素上皮增生,进入结缔组织团块中。
部分病例可有钙化或骨化。
有时还可见到胆固醇结晶空隙及异物巨细胞反应。
3.临床表现
患者全身体格检查无异常。
病眼在黄斑部未受损害之前,视力不受影响。
亦无其他不适。
眼球前节阴性。
屈光间质清晰,视盘正常或略有充血。
视网膜大片渗出斑块多见于眼底后极部,亦可发生于任何其他部位。
面积大小不一,单块或多块,形态不规则,呈白色或黄白色,隆起于视网膜血管下方,偶尔亦可遮盖部分血管,隆起度相当悬殊,从不明显到十余个D不等。
渗出斑块周围常见暗红色出血,并有散在或形成环状的深层白色斑点。
斑块表面,可见有发亮的小点,有时还有色素沉着。
视网膜动静脉均有明显损害,表现为一、二级分枝充盈扩张,二或三级以后小分支管径变细,周围有白鞘,管腔呈梭形或球形扩张,或作纽结状,并可有新生血管和血管相互间吻合等,血管异常是视网膜下大征渗出及出血等的基础。
微循环障碍视网膜出现区域性或广泛的灰白色水肿,黄斑部可有星芒状斑。
在缓慢而冗长的病程经过中,上述种种改变新旧交替出现,病变时轻时重,
终于发展到整个视网膜脱离,脱离半球形,呈灰暗的浅棕色或浅绿色。
有些视网膜下大量出血的病例,出血进入玻璃体,机化后形成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是什么?想必各位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其病症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另外,了解更多天津近视眼手术的常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什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什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滋生出的一种并发性眼部疾病,因此此病症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且治疗不当还会导致患者的眼睛失明。
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什么: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糖升高,体内代谢紊乱,引起全身微循环障碍。
眼底视网膜血管容易受损,即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引起盲目的主要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大约有75%不重视血糖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15年内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达50%以上。
糖尿病造成机体损害的病理原因是高血糖对微小血管的损伤,它使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与周细胞受损,从而导致毛细血管失去正常的屏障功能,出现渗漏现象,造成周围组织水肿、出血,继而毛细血管的闭塞引起视网膜缺血,血供与营养缺乏,导致组织坏死及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释放及因之而产生的新生血管,从而将引起视网膜大量出血与玻璃体的大量积血,产生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年龄愈大,病程愈长,眼底发病率愈高。
年轻人较老年人患者危险性更大,预后常不良。
若糖尿病能得到及时控制,不仅发生机会少,同时对视网膜损害也较轻,否则视网膜病变逐渐加重,发生反复出血,导致视网膜增殖性改变,甚至视网膜脱离,或并发白内障。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于糖尿病引起,除全身症状以多饮、多食、多尿及尿糖、血糖升高为特征外,并有双眼视网膜出现鲜红色毛细血管瘤,火焰状出血,后期有灰白色渗出,鲜红色新生血管形成,易发生玻璃体红色积血为主要特征的眼底改变。
早期眼底病变不影响黄斑部时,视力不受影响,患者无自觉症状,有时患者感觉视力减退,或眼前有黑影飞动或飘动。
若病变发展3到5年或血糖控制不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眼底出血、渗出、水肿、血管瘤。
如眼底黄斑受累,可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视野中心暗点,中心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等症状。
如果视网膜反复出血进入玻璃体,患者自觉眼前有黑影飘动。
当血管或新生血管大量出血到玻璃体腔,将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什么?想必各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其病症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