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展开计算方法
钣金件展开计算方法

统一展开计算方法,做到展开的快速准确.
二.适用范围:
君雄钣金部
三.展开计算原理:
1.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称为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
2.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1) V折30°
(2)反折压平
故在作展开图折弯线时,须按30°折弯线画,如图所示:
N折:
1.当N折加工方式为垫片反折压平,则按L=A+B+K计算, K值依附件一中参数取值.
当2. N折以其它方式加工时,展开算法参见“一般折弯(R 4 (R≠0 ,θ≠90°)”.
3.3.如果折弯处为直边(H段),则按两次折弯成形计算: L=A+B+H+2K (K=90∘展开系数)
2. H>2T,请示后再按指示处理.
抽孔与抽牙孔:
抽孔尺寸计算原理为体积不变原理,即抽孔前后材料体积不变;一般抽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参数见右图(设预冲孔径为X,并加上修正系数–0.1):
1.若抽孔为抽牙孔(抽孔后攻牙),则S取值原则如下:
(1) T≦0.5时,取S=100%T
(2) 0.5<T<0.8时,取S=70%T
5.0
2.4
M4
T=0.6
2.1
3.6
4.4
1.8
T=0.8
4.6
2.0
(完整版)钣金展开计算方法

上式中取:λ=T/3
K=λ*π/2
=T/3*π/2
=0.5T
3 R≠0 θ=90°
L=(A-T-R)+(B-T-R)+(R+λ)*π/2
当R ≧5T时 λ=T/2
1T≦ R <5T λ=T/3
0 < R <t λ=t 4<="" p=""></t λ=t>
(实际展开时除使用尺寸计算方法外,也可在确定中性层位置后,通过偏移再实际测量长度的方法.以下相同)
D/2={(r+T/3)2
+2(r+T/3)*(h+T/3)
-0.86*(Rd-2T/3)*[(r+T/3)
+0.16*(Rd-2T/3)]}1/2
12卷圆压平
图(a): 展开长度
L=A+B-0.4T
图(b): 压线位置尺寸 A-0.2T
图(c): 90°折弯处尺寸为A+0.2T
图(d): 卷圆压平后的产品形状
4 R=0 θ≠90°
λ=T/3
L=[A-T*tan(a/2)]+[B
-T*tan(a/2)]+T/3*a
(a单位为rad,以下相同)
5 R≠0 θ≠90°
L=[A-(T+R)* tan(a/2)]+[B
-(T+R)*tan(a/2)]+(R+λ)*a
当R ≧5T时 λ=T/2
1T≦ R <5T λ=T/3
以下Hmax取值原则供参考.
当R≧4MM时:
材料厚度T=1.2~1.4取Hmax =4T
钣金展开计算方法

图(a):?展开长度
L=A+B-0.4T
图(b):?压线位置尺寸?A-0.2T
图(c): 90°折弯处尺寸为A+1.0T
图(d):?侧冲压平后的产品形状
14?综合计算如图:
L=料内+料内+补偿量
=A+B+C+D
+中性层弧长(AA+BB+CC)
(中性层弧长均按?“中性层到板料内侧距离λ=T/3”来计算)
?0.8
?1.0
?1.2
?1.5
?2.0
?2.5
?3.0
?4.0
?冷板
?1.5
?1.8
?2.1
?2.5
?3.2
?4.0
?4.7
?6.2
?铝板
?—
?1.5
?1.9
?2.3
?3.1
?3.8
?4.4
?6.1
注意:折弯系数不是绝对的,各加工工厂的钣金工艺工程师会根据所用GB材料以及加工机器而略有微弱变化。
在R≠0, θ=90°时;的折弯系数列表:(单位:mm)
1.8
#6-32
1.2
1.5
1.5(1.8)
1.8
说明:
1以上攻牙形式均为无屑式.
2抽牙高度:一般均取H=3P,P为螺纹距离(牙距).
3.内径:M3?Φ2.75? M3.50?Φ3.20? M?4?Φ3.65??#?6-32?Φ3.10
在R≠0, θ=90°时;的折弯系数列表:(单位:mm)
?板材↓/板厚→
钣金展开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
? ? 展开的基本公式:
? ? 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
钣金折弯展开计算方法

钣金折弯展开计算方法
钣金折弯展开计算方法是通过数学计算和几何原理来确定钣金
在折弯过程中的展开长度和折弯角度。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1. 确定钣金的初始尺寸和形状,包括长度、宽度和厚度等参数。
2. 根据折弯的形式和要求,确定折弯的位置和角度。
3. 计算折弯后的展开长度。
展开长度是指钣金在折弯后展开时的实际长度。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展开长度:
展开长度 = 弯曲弧长× 弯曲角度 / 360
弯曲弧长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弯曲弧长 = 弯曲半径× 弯曲角度× 2π / 360
弯曲半径是指折弯处的圆弧的半径,可以通过钣金的厚度和折弯角度来确定。
4. 确定折弯后的平面展开图形。
根据折弯位置和角度,可以通过几何原理和数学计算来确定折弯后的平面展开图形。
以上是一种常用的钣金折弯展开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钣金形状和折弯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钣金展开计算方法

附表
1.直边段差展开系数一览表
N折展开系数一览表
• 一般折弯 3 (R=0, θ≠90°): L=A+B+K’
1. 当T<0.3 时, K’=0 2. 当T>=0.3时, K’= (θ / 90) * K
注: K为90∘时的补偿量.
• 一般折弯4 (R≠0 , θ≠90°):
L=A+B+K (K值取中性层弧长) 1. 当T<1.5 时, λ=0.5T 2. 当T>=1.5时, λ=0.4T
T>0.3时, K=0.25T 4. 对于软铁材SPCC 当 0.3<T<1.5时 K=0.4T 当T≧1.5时 K=0.35T 5. 对于其它有色金属材料 (如Al﹑Cu等): 当 T>0.3时, K=0.5T
• 一般折弯2 (R≠0, θ=90°): L=A+B+K (K值取中性层弧长) 1. 当T<1.5时, λ=0.5T 2. 当T≧1.5时, λ=0.4T 注: 当用折刀加工时: 1. 当R≦2.0时, 按R=0处理. 2. 当2.0<R<3.0时, 按R=3.0处理. 3. 当R≧3.0时, 按原值处理.
二 展开计算方法
• 展开计算的基本公式: 展开长度 (L)= 料内(A) + 料内(B) + 补偿量(K)
• 一般折弯1 (R=0, θ=90°): L=A+B+K
1. 当0<T≦0.3时, K=0 2. 对于铁材 (如SGCC﹑SECC﹑SPTE等): (1) 当0.3<T<1.5时, K=0.4T (2) 当1.5≦T<2.5时, K=0.35T (3) 当 T≧2.5时, K=0.3T 3.对于SUS
钣金展开计算公式大全

钣金展开计算公式大全
1. 矩形零件的展开计算公式:
长方形展开长度 = 原料长度 + 2 弯曲圆弧压缩量。
长方形展开宽度 = 原料宽度 + 弯曲线圆弧长度 + 弯曲线直线长度。
2. 圆柱形零件的展开计算公式:
圆周展开长度 = 弧长公式,L = π D(D为圆柱直径)。
圆周展开宽度 = 圆周展开长度 / 2。
3. 圆锥形零件的展开计算公式:
圆锥展开长度= π D tan(α)(D为圆锥底部直径,α为锥角)。
圆锥展开宽度 = 圆锥母线长度。
4. 不规则形状零件的展开计算公式:
可使用数学软件进行建模计算,或者通过测量得到各部分的尺寸,然后进行展开计算。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钣金展开计算公式,钣金加工中展开计算需要根据具体的零件形状和加工要求来确定使用哪种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弹性变形、加工工艺等因素,以确保展开后的尺寸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钣金展开计算方法

展开的计算法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 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 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展开的基本公式:
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
钣金展开计算方法

钣金展开计算方法钣金展开计算是钣金工艺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钣金产品制作的关键步骤之一、钣金展开计算的目的是根据钣金产品的三维图纸,确定其展开长度和表面形状,以便进行钣金零件的切割和加工。
钣金展开计算主要包括平展面展开和曲面展开两种方法。
平展面展开是指将平面图形进行展开,形成展开图。
平展面展开计算方法主要适用于钣金产品的各种平面零件,如箱体、支架等。
(1)定积法展开计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钣金产品的部分各种平面形状,如圆筒、弯管等。
定积法展开计算需要确定钣金材料的长度、重量、宽度等参数。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根据钣金产品的图纸,确定钣金的外径、内径、高度等参数。
2)计算钣金的周长和截面积,得到钣金的长度和重量。
3)根据钣金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出钣金的展开图纸。
4)根据展开图纸进行钣金零件的切割和加工。
(2)图形展开计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钣金产品的各种复杂平面形状,如弯曲的盖板、折弯的箱体等。
图形展开计算需要根据钣金产品的图纸,利用图形的几何关系和三角函数等知识进行计算。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根据钣金产品的图纸,将图纸投影到平面上。
2)根据图纸上的线段长度和角度,利用几何关系和三角函数等知识,推导出展开图形的边长和角度。
3)根据展开图形的边长和角度,计算出展开图纸。
4)根据展开图纸进行钣金零件的切割和加工。
曲面展开是指将曲面图形进行展开,形成展开图。
曲面展开计算方法主要适用于钣金产品的各种曲面零件,如球体、圆锥体等。
曲面展开计算方法较为复杂,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数学知识进行计算。
常用的曲面展开计算方法有拉伸展开法、分割展开法和均分展开法等。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根据钣金产品的图纸,将曲面投影到平面上。
2)根据曲面的曲率半径和展开的高度,进行拉伸和分割。
3)利用数学知识,计算出展开图形的边长和曲率。
4)根据展开图形进行钣金零件的切割和加工。
(完整版)钣金展开计算方法

当R≧4MM时:
材料厚度T=1.2~1.4取Hmax =4T
材料厚度T=0.8~1.0取Hmax =5T
材料厚度T=0.7~0.8取Hmax =6T
材料厚度T≦0.6取Hmax =8T
当R<4MM时,请示上级.
10压缩抽形1 (Rd≦1.5T)
原则:直边部分按弯曲展开,圆角部分按拉伸展开,然后用三点切圆(PA-P-PB)的方式作一段与两直边和直径为D的圆相切的圆弧.
0 < R <t λ=t 4<="" p=""></t λ=t>
6 Z折1.
计算方法请示上级,以下几点原则仅供参考:
(1)当C≧5时,一般分两次成型,按两个90°折弯计算.(要考虑到折弯冲子的强度)
L=A-T+C+B+2K
(2)当3T<c<5时:</c<5时
L=A-T+C+B+K
(3)当C≦3T时<一次成型>:
1.8
#6-32
1.2
1.5
1.5(1.8)
1.8
说明:
1以上攻牙形式均为无屑式.
2抽牙高度:一般均取H=3P,P为螺纹距离(牙距).
3.内径:M3 Φ2.75 M3.50 Φ3.20 M 4 Φ3.65 # 6-32 Φ3.10
在R≠0, θ=90°时;的折弯系数列表:(单位:mm)
板材↓/板厚→
D/2={(r+T/3)2
+2(r+T/3)*(h+T/3)
-0.86*(Rd-2T/3)*[(r+T/3)
钣金展开计算方法

钣金展开计算方法钣金展开计算是钣金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钣金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在进行钣金展开计算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厚度、弯曲角度、展开长度等因素,以确保最终加工出的零件能够符合设计要求。
下面将介绍钣金展开计算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理论基础。
钣金展开计算的理论基础是平面展开理论,即将三维曲面展开成二维平面。
在进行展开计算时,需要根据设计图纸上的三维形状,推导出相应的展开图纸,以便进行后续的加工和制作。
2. 展开计算步骤。
(1)确定展开图纸的起点和方向。
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曲面形状,确定展开图纸的起点和展开方向,通常选择曲面的最长边作为展开的起点,并沿着曲面的延伸方向进行展开。
(2)测量展开长度。
使用测量工具(如卷尺、游标卡尺等)测量展开长度,即展开后的平面图纸的长度。
在测量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厚度和弯曲角度,以确保展开后的图纸能够准确地覆盖到设计要求的范围内。
(3)绘制展开图纸。
根据测量得到的展开长度,在平面图纸上绘制出展开后的形状,包括边界线、弯曲线等。
在绘制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厚度和弯曲角度,以确保展开图纸与设计要求一致。
3. 注意事项。
(1)展开计算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弹性变形和厚度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计算时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正,以确保展开后的图纸能够准确地反映设计要求。
(2)在进行展开计算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拉伸和收缩,以及弯曲线的影响,因此在测量和绘制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正,以确保展开图纸与设计要求一致。
总结。
钣金展开计算是钣金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钣金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在进行展开计算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厚度、弯曲角度、展开长度等因素,以确保最终加工出的零件能够符合设计要求。
希望以上介绍的钣金展开计算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钣金展开长度计算公式

钣金展开长度计算公式
钣金的展开长度和钣金的厚度、折弯半径、折弯角度,以及钣金材料属性(通过Y和K因子来表示)有关系。
首先介绍Y因子和K因子:
1)K因子为钣金内侧边到折弯中线距离和钣金厚度的比值,如图1中K因子的方程式:K=A/T。
图1
2)Y因子是根据折弯中线相对于钣金厚度计算出来的比值,此教程由软件自学网首发,Y因子公式:Y=K*(π/2)。
Proe中Y因子默认为0.5。
钣金展开计算公式:
如图2中钣金的展开长度 L=L1+L2+L3
L2=(π/2*R+Y*T)θ/90
其中π=3.1415,R为钣金内侧折弯半径,T为钣金厚度,θ为折弯角度(单位度)
图2
常用材料Y因子和K因子数值:
材料:软黄铜、铜,Y因子:0.55,K因子:0.35。
材料:硬黄铜、铜、软钢、铝,Y因子:0.64,K因子:0.41。
材料:硬铜、青铜、冷轧钢、弹簧钢,Y因子:0.71,K因子:0.45。
钣金展开计算方法

1.0
1.2
1.5
2.0
2.5
3.0
4.0
冷板
1.5
1.8
2.1
2.5
3.2
4.0
4.7
6.2
铝板
—
1.5
1.9
2.3
3.1
3.8
4.4
6.1
注意:折弯系数不是绝对的,各加工工厂的钣金工艺工程师会根据所用GB材料以及加工机器而略有微弱变化。
在R≠0, θ=90°时;的折弯系数列表:(单位:mm)
1.8
#6-32
1.2
1.5
1.5(1.8)
1.8
说明:
1以上攻牙形式均为无屑式.
2抽牙高度:一般均取H=3P,P为螺纹距离(牙距).
3.内径:M3 Φ2.75 M3.50 Φ3.20 M 4 Φ3.65 # 6-32 Φ3.10
在R≠0, θ=90°时;的折弯系数列表:(单位:mm)
板材↓/板厚→
钣金展开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
展开的基本公式:
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
1 R=0,折弯角θ=90°(T<1.2,不含1.2mm)
L=(A-T)+(B-T)+K
=A+B-2T+0.4T
上式中取:λ=T/4
K=λ*π/2
=T/4*π/2
=0.4T
2 R=0, θ=90° (T≧1.2,含1.2mm)
L=(A-T)+(B-T)+K
板材↓/板厚→
0.8
1.0
1.2
1.5
2.0
2.5
3.0
4.0
冷板
1.5
钣金展开计算法

钣金展开计算法
钣金展开计算法是指一种能够准确计算钣金工件复杂形状的方法,是钣金加工中非常重要和有用的数学运算法则。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不规则图形进行展开,就可以准确计算不规则图形所占面积。
1、建立三角形网格:在需要计算的不规则图形上,经过三角剖分,把不规则
图形分解为多个基本三角形拼接小块,其中包括端点、边缘、定点等;
2、优化展开:在钣金加工中,需要把不规则的图形展开二维平面,这时候就
要考虑展开的优化问题,即把最细小的三角形拼接小块变为一个连续的矩形面板展开出来,以节省原钣金件厚度和面积;
3、计算展开角度:利用三角函数和距离计算方法,计算每个三角形分块所需
要展开的角度以及展开之后矩形面板的尺寸;
4、确定初始位置:在三角形网格分解之后,确定每个三角形分块所在的初始
位置,一般是从面板的中心位置出发;
5、计算面积:将每个三角形分块展开后即可统计总的展开面积,用来比较选
择出最合理及最合适的复杂形状;
6、编程处理:利用计算机自动编程进行三角形钣金展开计算,可以实现快速
精准的展开计算,提高钣金加工效率。
使用钣金展开计算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钣金展开计算法是钣金加工中常用的一种数学运算法,其有效解决了复杂形状的计算问题,提高了钣金加工的精度及效率,使钣金加工制造更加高效和精确。
钣金展开计算公式讲解

钣金展开计算公式讲解钣金加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式,它可以将金属板料通过弯曲、切割、焊接等方式加工成各种形状的零件。
在钣金加工过程中,展开计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帮助工程师准确地计算出金属板料在加工前的展开尺寸,从而为后续的加工工艺提供准确的参数。
钣金展开计算公式是根据钣金零件的形状和尺寸来确定的,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一些常见的钣金展开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1. 简单直线展开计算公式。
对于一些简单的直线形状的钣金零件,其展开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进行:展开长度 = 原始长度 + 弯曲长度增量。
其中,原始长度是指钣金零件在未加工前的长度,而弯曲长度增量则是根据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弯曲角度来确定的。
这个公式适用于一些简单的直线形状的零件,比如长方形、正方形等。
2. 圆弧形展开计算公式。
对于一些圆弧形状的钣金零件,其展开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进行:展开长度 = 弧长×弯曲长度增量。
其中,弧长是指圆弧的长度,而弯曲长度增量则是根据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弯曲角度来确定的。
这个公式适用于一些圆弧形状的零件,比如弯曲的管道、圆形的罩体等。
3. 不规则形状展开计算公式。
对于一些不规则形状的钣金零件,其展开计算就比较复杂了,需要通过数学方法来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将不规则形状分割成若干个简单的直线和圆弧形状,然后分别计算它们的展开长度,最后将它们相加得到整个零件的展开长度。
除了以上介绍的展开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特殊形状的钣金零件可能需要使用其他的展开计算方法,比如通过软件模拟、数值计算等方法来进行计算。
总的来说,展开计算公式是根据钣金零件的形状和尺寸来确定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在实际的钣金加工过程中,展开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对于加工质量和效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准确的展开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加工前的材料尺寸,从而避免浪费和误差;另一方面,准确的展开计算也可以为后续的弯曲、切割等加工工艺提供准确的参数,从而保证零件的精度和质量。
钣金展开详细计算方法

0.8
1.0
1.2
1.5
2.0
2.5
3.0
4.0
冷板
1.5
1.8
2.1
2.5
3.2
4.0
4.7
6.2
铝板
—
1.5
1.9
2.3
3.1
3.8
4.4
6.1
注意:折弯系数不是绝对的,各加工工厂的钣金工艺工程师会根据所用GB材料以及加工机器而略有微弱变化。
备注:
a标注公差的尺寸设计值:取上下极限尺寸的中间值作为设计标准值.
b孔径设计值:一般圆孔直径小数点取一位(以配合冲头加工方便性),例:3.81取3.9.有特殊公差时除外,例:Φ3.80+0.050取Φ3.84.
c 产品图中未作特别标注的圆角,一般按R=0展开.
附件一:常见抽牙孔孔径一览表
料厚
类型
0.6
0 < R <t λ=t 4<="" p=""></t λ=t>
6 Z折1.
计算方法请示上级,以下几点原则仅供参考:
(1)当C≧5时,一般分两次成型,按两个90°折弯计算.(要考虑到折弯冲子的强度)
L=A-T+C+B+2K
(2)当3T<c<5时:</c<5时
L=A-T+C+B+K
(3)当C≦3T时<一次成型>:
∴ AB={H*EF+(π/4-1)*EF2}/T
∴预冲孔孔径=D – 2AB
T≧0.8时,取EF=60%T.
在料厚T<0.8时,EF的取值请示上级.
铆工钣金展开下料计算公式

铆工钣金展开下料计算公式钣金加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它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
在钣金加工中,展开下料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铆工钣金展开下料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1. 钣金展开下料计算公式。
在钣金加工中,展开下料计算是指根据零件的三维图纸,计算出展开后的平面尺寸,以便进行下料和加工。
展开下料计算的公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展开长度计算:展开长度=(外圆周+内圆周)/2。
其中,外圆周和内圆周分别是零件的外圆周和内圆周的长度。
2)展开宽度计算:展开宽度=Π×直径。
3)展开面积计算:展开面积=长度×宽度。
2. 钣金展开下料计算的应用。
展开下料计算是钣金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零件的加工精度和成本。
正确的展开下料计算可以减少浪费,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加工成本。
因此,展开下料计算的应用非常广泛。
1)在钣金加工中,展开下料计算可以应用于各种零件的加工。
无论是简单的平面零件还是复杂的曲面零件,都需要进行展开下料计算,以便进行下料和折弯加工。
2)展开下料计算还可以应用于钣金模具的设计和制造。
在模具设计中,需要根据零件的展开尺寸来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尺寸,以确保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质量。
3)在钣金加工中,展开下料计算还可以应用于零件的装配和焊接。
通过展开下料计算,可以准确计算出零件的平面尺寸,以便进行装配和焊接。
3. 展开下料计算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展开下料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测量零件的尺寸。
展开下料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零件的加工精度,因此在进行展开下料计算时,需要准确测量零件的尺寸,并考虑到材料的厚度和弹性变形。
2)考虑到材料的弹性变形。
在进行展开下料计算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弹性变形,以确保展开后的尺寸与实际加工尺寸一致。
3)选择合适的下料方式。
在进行展开下料计算时,需要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下料方式,以确保加工精度和效率。
钣金件展开计算方法及工艺处理

钣金件展开计算方法及工艺处理钣金件是由薄板材料制成的各种零部件,常用于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
展开计算方法和工艺处理是制作钣金件的重要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一、钣金件展开计算方法:钣金件的展开计算是指将三维的零部件展开成二维的平面图纸。
常用的展开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直线展开法:适用于直线边和直线边的切换。
首先根据三维图件绘制出展开前的原型图,然后根据图纸给出的尺寸和角度确定展开后的几何形状。
最后跟据展开前和展开后的几何形状,按比例缩放展开图。
2.迭代法:适用于弧形边和直线边的切换。
首先根据三维图件绘制出展开前的原型图,然后根据图纸给出的尺寸和角度确定展开后的几何形状。
然后将展开后的图形对折,与原始形状进行相应的修改,使其与展开图完全一致。
最后跟据展开前和展开后的几何形状,按比例缩放展开图。
3.利用数学方法计算: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展开。
通过将钣金件切割成各个小块,并对每个小块进行展开计算,最后将所有小块的展开图拼接在一起,得出最终的展开图。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专业的数学软件进行计算,对计算机操作水平要求较高。
二、钣金件的工艺处理:钣金件的工艺处理是指制作钣金件时的一系列加工工艺,包括材料选择、剪切、冲孔、折弯、焊接、表面处理等。
1.材料选择:根据钣金件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常见的有不锈钢、铝板、铜板等。
2.剪切:将原材料按照尺寸要求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常见的剪切方法有机械剪切和激光切割。
3.冲孔:将钣金件上需要开孔的位置进行冲孔加工,常用的冲孔设备有冲床和数控冲床。
4.折弯:将已经剪切和冲孔的钣金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折弯加工,常用的折弯设备有折弯机和数控折弯机。
5.焊接:对于需要焊接的钣金件,根据不同的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常见的有氩弧焊、激光焊等。
6.表面处理:对于需要表面处理的钣金件,包括除油、除锈、喷涂等工艺,以保护钣金件的表面免受腐蚀和氧化。
以上就是钣金件展开计算方法及工艺处理的相关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2
1.2
1.5
1.5(1.8)
1.8
说明:
1以上攻牙形式均为无屑式.
2抽牙高度:一般均取H=3P,P为螺纹距离(牙距).
3.径:M3 Φ2.75 M3.50 Φ3.20 M 4 Φ3.65 # 6-32 Φ3.10
在R≠0, θ=90°时;的折弯系数列表:(单位:mm)
板材↓/板厚→
0.8
以下Hmax取值原则供参考.
当R≧4MM时:
材料厚度T=1.2~1.4取Hmax =4T
材料厚度T=0.8~1.0取Hmax =5T
材料厚度T=0.7~0.8取Hmax =6T
材料厚度T≦0.6取Hmax =8T
当R<4MM时,请示上级.
10压缩抽形1 (Rd≦1.5T)
原则:直边部分按弯曲展开,圆角部分按拉伸展开,然后用三点切圆(PA-P-PB)的方式作一段与两直边和直径为D的圆相切的圆弧.
4 R=0 θ≠90°
λ=T/3
L=[A-T*tan(a/2)]+[B
-T*tan(a/2)]+T/3*a
(a单位为rad,以下相同)
5 R≠0 θ≠90°
L=[A-(T+R)* tan(a/2)]+[B
-(T+R)*tan(a/2)]+(R+λ)*a
当R ≧5T时 λ=T/2
1T≦ R <5T λ=T/3
=A+B-2T+0.5T
上式中取:λ=T/3
K=λ*π/2
=T/3*π/2
=0.5T
3 R≠0 θ=90°
L=(A-T-R)+(B-T-R)+(R+λ)*π/2
当R ≧5T时 λ=T/2
1T≦ R <5T λ=T/3
0 < R <t λ=t 4<="" p=""></t λ=t>
(实际展开时除使用尺寸计算方法外,也可在确定中性层位置后,通过偏移再实际测量长度的方法.以下相同)
1.0
1.2
1.5
2.0
2.5
3.0
4.0
冷板
1.5
1.8
2.1
2.5
3.2
4.0
4.7
6.2
铝板
—
1.5
1.9
2.3
3.1
3.8
4.4
6.1
注意:折弯系数不是绝对的,各加工工厂的钣金工艺工程师会根据所用GB材料以及加工机器而略有微弱变化。
在R≠0, θ=90°时;的折弯系数列表:(单位:mm)
板材↓/板厚→
备注:
a标注公差的尺寸设计值:取上下极限尺寸的中间值作为设计标准值.
b孔径设计值:一般圆孔直径小数点取一位(以配合冲头加工方便性),例:3.81取3.9.有特殊公差时除外,例:Φ3.80+0.050取Φ3.84.
c 产品图中未作特别标注的圆角,一般按R=0展开.
附件一:常见抽牙孔孔径一览表
料厚
类型
0.6
0 < R <t λ=t 4<="" p=""></t λ=t>
6 Z折1.
计算方法请示上级,以下几点原则仅供参考:
(1)当C≧5时,一般分两次成型,按两个90°折弯计算.(要考虑到折弯冲子的强度)
L=A-T+C+B+2K
(2)当3T<c<5时:</c<5时
L=A-T+C+B+K
(3)当C≦3T时<一次成型>:
0.8
1.0
1.2
1.5
2.0
2.5
3.0
4.0
冷板
5
1.8
2.1
2.5
3.2
4.0
4.7
6.2
铝板
—
1.5
1.9
2.3
3.1
3.8
4.4
6.1
注意:折弯系数不是绝对的,各加工工厂的钣金工艺工程师会根据所用GB材料以及加工机器而略有微弱变化。
当Rd≦1.5T时,求D值计算公式如下:
D/2=[(r+T/3)2+2(r+T/3)*(h
+T/3)]1/2
11压缩抽形2 (Rd>1.5T)
原则:直边部分按弯曲展开,圆角部分按拉伸展开,然后用三点切圆(PA-P-PB)的方式作一段与两直边和直径为D的圆相切的圆弧.
当Rd>1.5T时:
l按相应折弯公式计算.
13侧冲压平
图(a): 展开长度
L=A+B-0.4T
图(b): 压线位置尺寸 A-0.2T
图(c): 90°折弯处尺寸为A+1.0T
图(d): 侧冲压平后的产品形状
14 综合计算如图:
L=料+料+补偿量
=A+B+C+D
+中性层弧长(AA+BB+CC)
(中性层弧长均按 “中性层到板料侧距离λ=T/3”来计算)
0.8
1.0
1.2
M3
3.5
3.7
4.0
4.2
M3.5
3.9
4.2
4.4
4.7
M4
4.4
4.6
4.9
5.1
#6-32
3.8
4.1
4.3
4.6
附件二:常见预冲孔孔径一览表
料厚
类型
0.6
0.8
1.0
1.2
M3
1.2
1.5
1.5(1.8)
1.8
M3.5
1.2
1.5
1.5(1.8)
1.8
M4
1.2
1.5
1.5(1.8)
L=A-T+C+B+K/2
7 Z折2.
C≦3T时<一次成型>:
L=A-T+C+B+D+K
8 抽芽
抽芽孔尺寸计算原理为体积不变原理,即抽孔前后材料体积不变;ABCD四边形面积=GFEA所围成的面积.
一般抽孔高度不深取H=3P(P为螺纹距离),R=EF见图
∵ T*AB=(H -EF)*EF+π*(EF)2/4
∴ AB={H*EF+(π/4-1)*EF2}/T
∴预冲孔孔径=D – 2AB
T≧0.8时,取EF=60%T.
在料厚T<0.8时,EF的取值请示上级.
9 方形抽孔
方形抽孔,当抽孔高度较高时(H>Hmax),直边部展开与弯曲一致, 圆角处展开按保留抽高为H=Hmax的大小套弯曲公式展开,连接处用45度线及圆角均匀过渡, 当抽孔高度不高时(H≦Hmax)直边部展开与弯曲一致,圆角处展开保留与直边一样的偏移值.
钣金展开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
展开的基本公式:
展开长度=料+料+补偿量
1 R=0,折弯角θ=90°(T<1.2,不含1.2mm)
L=(A-T)+(B-T)+K
=A+B-2T+0.4T
上式中取:λ=T/4
K=λ*π/2
=T/4*π/2
=0.4T
2 R=0, θ=90° (T≧1.2,含1.2mm)
L=(A-T)+(B-T)+K
D/2={(r+T/3)2
+2(r+T/3)*(h+T/3)
-0.86*(Rd-2T/3)*[(r+T/3)
+0.16*(Rd-2T/3)]}1/2
12卷圆压平
图(a): 展开长度
L=A+B-0.4T
图(b): 压线位置尺寸 A-0.2T
图(c): 90°折弯处尺寸为A+0.2T
图(d): 卷圆压平后的产品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