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任著成《医林改错》
王清任《医林改错》
王清任《医林改错》医林改错清·王清任自序余著《医林改错》一书,非治病全书,乃记脏腑之书也。
其中当尚有不实不尽之处,后人倘遇机会,亲见脏腑,精查增补,抑又幸矣!记脏腑后,兼记数症,不过示人以规矩,令人知外感内伤,伤人何物;有余不足,是何形状。
至篇中文义多粗浅者,因业医者学问有浅深也;前后语句多复重者,恐心粗者前后不互证也。
如半身不遂内有四十种气亏之症,小儿抽风门有二十种气亏之症,如遇杂症,必于六十种内互考参观,庶免谬误。
望阅是书者,须详审意。
玉田王清任书。
上卷医林改错脏腑记叙古人日:既不能为良相,愿为良医。
以良医易而良相难。
余日:不然。
治国良相,世代皆有;著书良医,无一全人。
其所以无全人者,因前人创著医书,脏腑错误,后人遵行立论,病本先失,病本既失,纵有绣虎雕龙之笔,裁云补月之能,病情与脏腑,绝不相符,此医道无全人之由来也。
夫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
尝阅古人脏腑论及所绘之图,立言处处自相矛盾。
如古人论脾胃,脾属土,土主静而不宜动,脾动则不安,既云牌动不安,何得下文又言脾闻声则动,动则磨胃化食,脾不动,则食不化,论脾之动静,其错误如是;其论肺,虚如蜂窠,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既云下无透窍,何得又云肺中有二十四孔,行列分布,以行诸脏之气,论肺之孔窍,其错误又如是;其论肾,有两枚,即腰子,两肾为肾,中间动气为命门,既云中间动气为命门,何得又云左肾为肾,右肾为命门,两肾一体,如何两立其名,有何凭据,若以中间动气为命门,藏动气者,又何物也,其论肾错误又如是;其论肝,左右有两经,即血管,从两胁肋起,上贯头目,下由少腹环绕阴器,至足大趾而止,既云肝左右有两经,何得又云肝居于左,左胁属肝,论肝分左右,其错误又如是;其论心,为君主之富,神明出焉,意藏于心,意是心之机,意之所专曰志,志之动变思,以思谋远曰虑,用虑处物曰智,五者皆藏于心,既藏于心,何得又云牌藏意智,肾主伎巧,肝主谋虑,胆主决断,据所论,处处皆有灵机,究竟未说明生灵机者何物,藏灵机者何所,若用灵机,外有何神情,其论心如此含混。
【可保立苏汤】《医林改错》王清任
【可保立苏汤】《医林改错》王清任论抽风不是风夫抽风一症,今人治之不效者,非个人错治,乃古方误人。
古人不止论病立方误人,立病名曰抽风,风之一字,尤其误人。
又因此症多半由伤寒、瘟病,或痘疹、吐泄等症,病久而抽,则名曰慢惊风。
慢惊风三字,相连立名,更为可笑,不但文义不通,亦未细察病源。
若真是风,风之中人,必由皮肤入经络,亦必有由表入里之症可查。
既查无外感之表症,古人何得着书立方,总言是风?其所以言风者,因见其病发作之时,项背反张,两目天吊,口噤不开,口流涎沫,咽喉痰声,昏沉不省人事,以为中风无疑。
殊不知项背反张,四肢抽搐,手足握固,乃气虚不固肢体也;两目天吊,口噤不开,乃气虚不上升也;口流涎沫,乃气应不固津液也;咽喉往来痰声,非痰也,乃气虚不归原也,如不明此理,试看高年人,久病寿终时,或项强身重,或露睛天吊,或牙紧流涎,或痰声拽锯,或冷汗淋漓,一派气脱之症,明明显露。
以抽风之两目吊、口味流涎,痰声拽锯,互相参看,则抽风之症,气虚无疑。
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
以一气虚血瘀之症,反用散风清火之方,安得不错?服散风药,无风服之则散气;服清火药,无火服之则血凝。
再服攻伐克消之方,气散血亡,岂能望主!溯本穷源,非死于医,乃死于著书者之手。
每见业小儿科阅历多者,绝不误人,因抽风古方不效,见抽风则弃而不治。
亦有高手,看小儿现在之症,知将来必抽风,虽无方调治,亦必告知病家:此病恐将来抽风。
何以知其将来必抽风?凡将欲抽风之前,必先见抽风之症,如见顶门下陷、昏睡露睛、口中摇舌、不能啼哭、哭无眼泪、鼻孔煽动、咽喉痰声、头低不抬、口噤无声、四肢冰冷、口吐白沫、胸高如碗、喘急气促、面色青白、汗出如水、不能裹乳、大便绿色、腹内空呜、下泄上嗽、肌肉跳动,俱是抽风之兆,前二十症不必全见,但见一、二症,则知将来必抽。
其中有可治者,有不可治者,并所用之方,皆开列于后。
若露睛天吊、不食不哭、痰呜气喘,病虽沉重,乃可抬之症;若天庭灰色、肾子上缩、或脉微细、或脉全无,外形虽轻,乃不治之症。
《医林改错》之五大逐瘀汤--异同点
《医林改错》之五大逐瘀汤--异同点王清任,清代医学家,直隶玉田(今属河北)人。
年青时即精心学医,并于北京开一药铺行医,医术精深,颇噪于一时。
因其精究岐黄,于古书中对人体构造与实际情况不符,颇有微词,并敢于提出修正批评,其革新精神甚得好评。
尝谓“著书不明脏腑,岂非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故精心观察人体之构造,并绘制图形,纠正前人错误,写成《医林改错》,其中创制的五大逐瘀汤已成为调理气血的名方,广泛应用于临床。
血府逐瘀汤组成: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9g,川芎、桔梗各4.5g,赤芍、枳壳、甘草各6g,柴胡3g.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
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通窍活血汤组成:赤芍、川芎各3g,桃仁(研泥)、红花各9g,老葱(切碎)3根,鲜姜(切碎)9g,红枣(去核)7个,麝香(绢包五厘)0.16g,黄酒250g.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通窍。
主治:瘀阻头面证。
头痛昏晕,或耳聋,脱发,面色青紫,或酒渣鼻,或白癜风,以及妇女干血痨,小儿疳积见肌肉消瘦、腹大青筋、潮热等。
膈下逐瘀汤组成:五灵脂(炒)、川芎、丹皮、赤芍、乌药各6g,当归、桃仁(研泥)、红花、甘草各9g,延胡索3g,香附、枳壳各4.5g.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瘀血阻滞膈下证。
膈下瘀血蓄积;或腹中胁下有痞块;或肚腹疼痛,痛处不移;或卧则腹坠似有物者。
少腹逐瘀汤组成:小茴香(炒)1.5g,干姜(炒)、官桂、延胡索各3g,没药、川芎、赤芍、五灵脂(炒)各6g,当归、蒲黄各9g.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寒凝血瘀证。
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少腹作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瘀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等症。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通气散加减专治耳鸣耳聋】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通气散加减专治耳鸣耳聋】清朝名医王清任专门针对耳鸣耳聋的方子叫通气散。
这个方子就是以通为主,并不是补肾,而是通过疏通耳窍,疏通气机来调理耳鸣耳聋。
通气散加减:香附12克、川芎12克、柴胡12克、石菖蒲6克、白芍9克、黄芩6克、白术9克、茯苓12克、陈皮6克、熟地20克、龙骨9克、牡蛎9克、蔓荆子6克。
方子前面三味药就是清朝名医王清任专门治疗耳鸣耳聋的方子通气散:香附、川芎、柴胡。
王清任三十岁就创立了这个方子,这个方子用了一辈子,效果很好,他在书里说,长达二十多年耳鸣的人用了这个方子都治好了。
这三味药以通为主,专门疏通耳窍的气机,让耳窍更加宽阔通畅。
为什么耳窍堵了会耳鸣呢?经常吹笛子的人应该知道,笛子上有很多小孔,当气流从这些小孔出来就会发出响声。
这个孔不能大,大了就吹不出响声了。
这耳窍就好比这个笛子的孔,之所以会耳鸣,就是耳窍这个通道变小了,变得像笛子的孔一样小了,所以当大量气流往耳窍走时就会耳鸣。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耳窍通过的气流是有定数的,是不会有耳鸣的,现在突然气流增多了,比如生气,怒则气上,这些气突然一起冲向耳窍,造成拥堵,所以耳鸣。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气流不多,但耳窍堵了,不通畅了,所以也会耳鸣,这种耳鸣就是慢性的,与肾虚耳鸣非常类似。
如何疏通耳窍呢?第一步就要疏通气机。
王清任的通气散三味药都是疏通气机的,引气归元,让气不要堵在耳窍。
香附是气药第一,可以理顺全身气机,川芎是血中气药,上行头面,可以把头面七窍的瘀血化掉,柴胡舒肝理气,肝主一身气机。
加入石菖蒲是因为石菖蒲是开窍药,可以直接开心窍,开头面七窍,窍就是一个门,石菖蒲等于把耳窍这个门打开,把多余的气全部放出去。
石菖蒲这味药你闻一闻就觉得心旷神怡,神清气爽,鼻子通了,眼睛亮了,耳朵顺了。
所以,石菖蒲是一味让人变聪明的药,什么叫聪明,耳聪目明就叫聪明。
加入白芍与黄芩,是因为白芍可以柔肝,这种耳鸣的人性子急,容易激动,一激动耳鸣就加重,白芍可以让性子缓和下来。
《医林改错》五祛瘀活血方之临床应用
《医林改错》五祛瘀活血方之临床应用《医林改错》是清代富有革新思想的著名医家王清任的代表著作,该书以特有的瘀血学说而闻名遐迩。
其中一部分主要内容就是关于瘀血症的证治。
王清任认为,气和血是人体的重要物质,主张:“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
气有虚实……血有亏瘀”,在这一思想主导下,结合古人的理论和其自己的实践经验,广泛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突出地表现在丰富和发展了补气活血和祛瘀活血等治疗法则,把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等治疗方法结合使用,在古方的基础上,创制了三十多首方剂,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全书列方33首,其中除2首外用方外,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方剂有22首,至今仍被临床广泛使用。
《医林改错》所述祛瘀活血法中,立“通窍活血汤”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瘀之症,立“血府逐瘀汤”治血府血瘀之症,立“膈下逐瘀汤”治肚腹血瘀之症,还有“少腹逐瘀汤”和“身痛逐瘀汤”等,各方都用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等,它们均具有较强的活血逐瘀、止痛作用。
此五方至今仍临床应用甚广,而在组方和功效、主治上又有所侧重和不同。
1 通窍活血汤方由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鲜姜、红枣、麝香组成。
方中桃仁、红花能活血通经,祛除瘀滞,是一切血瘀症通用的基本药物,也是王清任在各活血化瘀方中的必用药;赤芍能通顺血脉,行血中之瘀滞,与桃仁、红花配伍用于瘀滞重者最为相宜,但方中用量仅只一钱,说明王清任用之重在辅佐活血,使血活而瘀自破除,且赤芍味苦微寒,借以缓和方中其他药物的辛温之性;川芎辛温香窜,功能行气活血,乃血中之气药,与桃仁、红花、赤芍配伍使用,加强行血散瘀的作用,与麝香合用,可以增强通窍之力,所以朱丹溪认为它有“通阴阳气血”之功;方中麝香性味辛温馨香,能开诸窍,通经络,兼以活血散瘀,尤其与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等相配,更能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所以王清任强调指出“此方麝香最要紧”;葱姜辛散,能通达上下、表里之血脉,故为通旭活血之品;姜枣配合,可以补脾益胃,缓和方中其他辛香过烈之性;大枣甘缓,能益血止血;酒乃辛散之品,善通血脉,如汪昂所说:“用为响导,可行一身之表,行药至极高之分。
《医林改错》的学术价值
《医林改错》的学术价值马培锋【摘要】《医林改错》为清代医家王清任基于对死尸解剖结构的认识,发现古典医籍对人体脏腑结构描述多有错误,为纠正古书对脏腑描述的错误而作的一部医书.通过对尸体的观察认识到瘀血在人体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并依据瘀血所在部位的不同,创立诸多有效活血化瘀方剂,在治疗中风病方面,由于对气血关系的深刻认识,肯定了气的主导作用,创立了以补气为主,兼顾活血化瘀的补阳还五汤,由于其多年行医,临床经验丰富,观察到诸多临床有效方剂,并记录下来,为后世提供了简验之方.【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8(016)007【总页数】3页(P65-66,82)【关键词】王清任;医林改错;补气活血化瘀;补阳还五汤;逐瘀汤【作者】马培锋【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河北沧州 061001【正文语种】中文王清任[1],字勋臣,清代直隶省(今河北)玉田县鸦鸿桥河东村人。
生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殁于道光十一年(1831),《医林改错》成书于道光庚寅年(1830)[2],是在其去世前一年完成,然其一生手笔不止此一书,由殁后“由妻子扶灵棺回乡,著述散失殆尽”[1]可知,但确为其仅留的一本著作。
王清任武痒出身(相当于武秀才)[1],出钱买了一千总官衔。
后来投身医林,于北京开一中药铺,名“知一堂”,寓意于《庄子》“知一万毕”的精神。
后因“自恨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遂出入于义冢,“就群儿之露脏者细视之,……,连视十日,大约看全不下三十人。
始知医书中所绘脏腑形图,与人之脏腑全不相合,即件数多寡亦不相符,惟胸中膈膜一片,其薄如纸,最关紧要。
”通过对死尸脏腑位置仔细地研究、观察,终于“余于脏腑一事,访验四十二年,方得的确,绘成全图”。
1 在错误的认知理论基础之上得出有效正确的活血化瘀诸方正如作者在自叙中所言“余著医林改错一书,非治病全书,乃治脏腑之书也。
《医林改错》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医林改错》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医林改错》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人体解剖及临床治疗著作。
”《医林改错》,倡导存疑求真精神;_逐瘀妙方,开创活血化瘀法门”
【编者按】 铿锵中医行”学术沙龙第二十二讲以 ‘医林改错“,倡导存疑求真精神;逐瘀妙方,开创活血化瘀法门”为议题,于2016年7月27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举行㊂‘医林改错“作为倡导 气血论”的代表性书籍,其中的活血化瘀诸方为中医现代临床大开法门,但也有人讽其 越改越错”,如何认识与评价‘医林改错“的学术地位?学习王清任的治学思想?针对此议题,本次邀请临床各医家进行了热烈的分析和讨论㊂㊃铿锵中医行㊃作者单位: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赵进喜),中医内科教研室(肖永华),急诊科(梁腾霄),肾病科(孙瑞茜㊁刘鑫源);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张昱);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赵志付);慈方中医馆(贾海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内科(王暴魁)作者简介:赵进喜(1965-),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㊂研究方向:中医治疗肾病㊁内分泌代谢病㊂E⁃mail:zhaojinxi @‘医林改错“,倡导存疑求真精神;逐瘀妙方,开创活血化瘀法门赵进喜 张昱 赵志付 贾海忠 王暴魁 肖永华 梁腾霄 孙瑞茜 刘鑫源【摘要】 ‘医林改错“为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反映了王清任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其倡导的气血理论”与 活血化瘀”诸方为中医现代临床大开法门,促进了学术的繁荣进步,推开了 活血化瘀”时代的大门,对医学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㊂对待‘医林改错“,应注意取其精华,领会求实精神,以提高临床疗效㊂【关键词】 王清任; 医林改错; 活血化瘀; 方剂【中图分类号】 R2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10.019 王清任为清代著名医学家,阅读古人所作脏腑论及相关绘图,觉前人立言错误,于是历经辛苦,著‘医林改错“一书,‘医林改错“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极高地位,但是历年来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有人尊其为稀世之宝,有人讽其 越改越错”,如今应如何认识王清任及‘医林改错“的学术地位?如何学习他的治学精神?如何于众多争议中合理的学习㊁应用㊁发掘其宝贵的临床价值?本期 铿锵中医行”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研究室组织专家,就此进行了讨论㊂谨总结报告如下㊂1摇功在千秋,成活血化瘀之奠基赵进喜教授:‘医林改错“为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虽非鸿篇巨著,但因其敢于叩问阙疑,创制新说,又联系实际,多立效方,能为中医临床别开法门,故影响深远㊂王清任认为,业医诊病,当明脏腑,诊病要诀,在知气血,气有虚实,血有亏瘀,气通血活,何病不除?因而振明 活血化瘀”大法,于种种疑难重症中实践应用,深得其要㊂在现代临床, 活血化瘀”可谓整个时代最富有特色的治法,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治法,无论在心脑血管病㊁肾脏病㊁肿瘤㊁肺纤维化等多种内科疾病治疗中,还是在妇科㊁男科㊁皮肤科等各科疾病的治疗中,都特别重视 活血化瘀”治法㊂众多院士㊁国医大师也因重视 瘀血”这一病理因素而著名,一般的活血药如丹参㊁川芎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活血化瘀的要求,又转用活血力度更强的虫类药如水蛭㊁虻虫㊁土鳖虫㊂这都说明活血化瘀治法在当今非常普遍,完全可以称之为本时代第一特色,而王勋臣则无愧为这一时代的启明星㊂虽然说从‘黄帝内经“就有 凝血” 留血” 脉不通” 血凝泣” 着血” 菀陈”等种种命名㊂‘伤寒杂病论“也有 蓄血”及 干血”之称㊂‘金匮要略“则专立 瘀血”病脉证治,并立抵当汤㊁下瘀血汤㊁桂枝茯苓丸㊁大黄虫丸等方剂,但真正重视活血化瘀并将其运用入化者,王清任实为嚆矢㊂从前西医抢救休克都用缩血管的办法,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认识到休克抢救的重点应当是改善微循环,而在‘医林改错“中早有活血解毒汤㊁回阳救逆汤用于治疗霍乱,在1830年就已经理解到在抢救病人时,重度感染㊁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初期仅清热解毒是不够的,后期仅回阳救逆是不够的,都需要结合活血化瘀㊂西医在百年以后才提出改善微循环,才强调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这已经充分说明王清任思想非常超前,认识非常深刻,在整个医学史,除仲景外,鲜有其匹㊂贾海忠教授:‘医林改错“全书不过四万字左右㊂本书从方叙开始到最后,可以说并无一句废话,如果将看书比作淘金,看‘医林改错“就仿佛直接去金矿里淘金㊂因为本书所载33方,方方好用,首首确效㊂学生时代,老师告诉我们: ‘医林改错“,越改越错!”现在反思此言,可谓深受其害㊂等我真正潜心研究‘医林改错“并在临床逐一验证之后,才深味其中之妙,现在临床用药有相当大比例的方剂都出自‘医林改错“㊂‘医林改错“辨治血瘀证非常详尽,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全有对应方剂,而且疗效毋庸置疑,可以之为纲,以其余诸种辨证方法为目,纲举目张,临床疗效会好很多㊂而其方之所以会如此神验,是因为王清任本人是一位兼具求真精神与怀疑精神的大师,所传之方,并非图取虚名,恃才立论,揣度而立,而皆是亲治其证,屡验其方,万无一失,方传与后人,故能屡试不爽㊂张昱教授:虽然‘医林改错“很薄,但内容极其丰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地位远远超过与他同时的医学著作㊂梁启超在其‘中国三百年学术史“中,对清代医学仅用 不具举”三个宇一笔带过,却唯独强调说: 唯有一人不可不特笔重记者,曰王清任,所著书曰‘医林改错“”, 诚中国医界极大胆之革命”者㊂通过梁启超这句很高的评价,可见王清任确是出类拔萃㊂就血瘀证的发现㊁治疗㊁重视而言,王清任可谓集大成者,在‘黄帝内经“‘伤寒论“中虽然都有活血化瘀的论述,但到王清任,活血化瘀治法第一次光大起来,实为前贤之勋臣㊂2 立足实际,倡导存疑求真精神赵志付教授:王清任的精神是不畏艰辛㊁实践求真的精神㊂鉴于历史的原因,古人在脏腑图论皆有矛盾之处,王清任以 古人所以错论脏腑,皆由未尝亲见”,故而不避污秽,审证亲验㊂如在滦州稻地镇行医时, 彼处小儿正染瘟疹痢症,十死八九”,于是他 每日清晨赴其义冢,就群儿之露脏者细视之”㊂在奉天及北京行医时常观察剐刑犯人的脏腑结构,并登门请教行刑者以及见多识广者㊂他还多次对动物进行解剖,将所见的人体脏腑结构与古书记载进行对照比较㊂前后 访验四十二年,方得的确,绘成全图”,从而纠正了前人在脏腑解剖上的不少错误㊂中国医学在解剖研究上有诸多不足,王清任能亲绘脏腑图形,使中医学解剖前进了一大步,虽然比现代解剖学相差甚远,但在那个时代他就是第一㊂故有人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提出中国十大名医,王清任均在其中㊂张昱教授:王清任的治学精神有两点,第一个就是立足临床㊁重视实践的务实精神㊂他注重以实践来检验古方㊁古论,如其在‘半身不遂论叙“所言: 吾治疗半身不遂一症,先尊‘灵枢“‘素问“㊁仲景之论,治之无功;既遵河间㊁东垣㊁丹溪之论,投药罔效,辗转踌躇,几至束手㊂”然后方悟: 古人立方之本,效与不效,原有两途㊂其方效者,必是亲治其症,屡验之方;其不效者,多半病由议论,方从揣度㊂”转而亲自细心研究,审气血之荣枯,辨经络之通滞,别立新方,并用临床去检验㊂张元素曾言: 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其实与王清任思想有不谋而合之处,古今气候不同,人的体质有别,疾病谱也在改变,古方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㊂第二点就是他质疑旧论㊁求索真理的创新精神㊂一切科学都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发展前进的,中医学也是这样,对古人的经验,我们首先应该全面传承,然后,也应当在实践中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如此才能发展中医㊂具体到王清任倡导脏腑解剖,实证考察,他提出了 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㊂著书不明脏腑,岂非痴人说梦,看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这在那个时代是一种很超前的思维㊁很先进的思想㊂传统中医看病就是宏观辨证,讲究推演,但我们如果仅停留在宏观,不去接触微观,就很难进步㊂所以,王清任在那个时代能提出这样大胆而超前的认识,是为中医的发展另辟蹊径,别开法门,让中医进入结构研究的领域㊂如果王清任后世的中医能延续其思想,进一步发展和拓宽,那中医现在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气象了㊂3 逐瘀妙方,可启发临床思维张昱教授:黄芪赤风汤(黄芪㊁赤芍㊁防风)是我临床常用的治疗肾病蛋白尿的基础方剂,是我学习借鉴王清任临证经验的成果㊂王清任用黄芪赤风汤防治疗瘫腿和痫症,并言: 此方治诸病皆效者,能使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气活血通,何患疾病不除”㊂当我开始从事肾脏病临床工作之初,重温‘医林改错“,再次看到这个方子时,就马上联想到肾病,本方益气㊁活血㊁祛风,与肾脏病 虚㊁瘀㊁风”的病机完全契合,尤其是其中黄芪一味,非常切用㊂中医肾脏病经常表现为泡沫尿,水谷精微泄露以后又会伴有明显的疲倦乏力,蛋白尿可以认为是风入肾络,激荡产生的泡沫,疲倦乏力则是气虚症状,近年来 祛风法”已经是中医治疗蛋白尿的重要手段,黄芪本身祛风益气㊁利水消肿,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可以治疗蛋白尿,确实是良好的选择㊂王清任善用大量黄芪,堪称古代医家善用黄芪之第一人,‘医林改错“全书载方33首,用黄芪命名或以黄芪为君药的方剂就10首,四两㊁八两这样的超大剂量应用黄芪在‘医林改错“中不止一处,除了黄芪赤风汤外,还有补阳还五汤㊁黄芪桃红汤㊁黄芪甘草汤㊁开骨散等㊂有鉴于此,我们在临床中也经常重用黄芪,随证加减,并依据病情,逐渐增加剂量,常用60g㊁90g㊁150g甚至200g,药专力宏,充分发挥其大补元气的作用㊂当然,在应用过程中,当重视配伍应用,常加陈皮以制约黄芪大量壅中滞气,或加麦冬制约极量黄芪产生的温燥伤阴㊂此外,王清任所述血瘀证的辨证要点,也很有可取之处㊂一般而言血瘀证的典型症状就是舌质黯,有瘀斑㊁瘀点,或者有刺痛㊁固定不移,还有脉涩等㊂但是王清任发现了另外很多可以提示血瘀的非典型症状,这对我们临床是有启示的㊂总结为三点,一是起病急骤,无表里证,症状时发时止,这很像冠心病㊁不稳定型心绞痛,特点就是时发时止,没有表证;二是凡病证单一,无表里证,长期不愈,百治不效,可以考虑瘀血作乱,这很像现代所说久病入络㊁久病多瘀,临床如肾脏病,缠绵棘手,久治效果不佳,可以从瘀血论治;最后还有病因难明的怪病,像灯笼病㊁饮水呛咳㊁夜寐多梦㊁出气臭㊁哭笑詈骂㊁不避亲疏,这些病因不明确的也可以考虑瘀血,所谓怪病多瘀”㊂这些论述在对瘀血的诊断上,留给我们很有益的思路㊂王暴魁教授:关于黄芪,黄芪对肾脏病确实有用,无论是中医的肾还是西医的肾,在临床上比如腰酸㊁不孕症㊁腿软㊁记忆力下降㊁耳鸣㊁性功能下降等都可以应用,甚至没有任何肾虚征象也可以用它,通过健脾补肺等后天养先天去解释,黄芪可以补元气㊁补五脏,可以说无所不补,‘本经“谓 黄芪,味甘微温,生山谷,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㊂黄芪虽然比较热,但舌红少苔㊁舌红苔黄腻也照样可以用,佐用清热利湿㊁清热燥湿㊁清热解毒㊁苦温燥湿的药去其热性即可,肺热加黄芩,胃热可以加黄连㊁石膏㊁金银花,甚至加知母㊁黄柏㊂可保立苏汤中黄芪用了一两五钱,而且是给4岁的孩子用,即45g黄芪给4岁孩子用,这个量已经很大了㊂我也因大剂量用黄芪受到很多老前辈的抨击,其实我不是故弄玄虚㊁标新立异,而是确实需要大剂量㊂赵进喜教授:我曾治过一个患有精神病的女患者,她自述总觉得脸和鼻子特别疼,我先用桂枝茯苓丸,疗效不佳,随后换用癫狂梦醒汤原方,患者脸疼鼻子疼的症状很快就都没有了,当时感觉到此方很妙㊂补阳还五汤常用治脑血管病,以黄芪为主药,我也常用此方治疗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㊁周围血管病变,或配合四妙勇安汤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竟有神效,有患者好几个脚趾坏疽,治疗几个月之后全都长好了,这种验案也很多,都受益于补阳还五汤㊂所以我也特别推崇历代医家的成方,成方是一些经验方,是在实践中证明确实有疗效,所以应当重视学习㊁应用㊂贾海忠教授:曾有一位同事,擅治褥疮,用的方子是木耳配白糖,效果很好,但是从来没说过方子出处,后来我才知道是出自本书㊂这个方子的原理就是木耳疏松易收缩,吸水性强,能将糜烂肉芽中的大量水分吸收,使之干萎㊂白糖为高渗糖,可使细菌脱水变性坏死,高糖使pH值下降,酸性环境可抑制细菌的生长,高渗环境也可使肉芽水肿得以消除,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收敛,因而效果很好㊂除此,‘医林改错“还有32首方㊂血府逐瘀汤共有19个适用症包括头疼㊁胸痛㊁胸不任物㊁胸任重物 肝气病㊁干呕㊁晚发一阵热㊂乍一看让人眼花缭乱,王清任不讲理,也没有分析?但可以告诉大家的是,这19个适应症,我全部用过,疗效极好㊂其实,仔细体会这19个适应症的时候会发现,这些描述实际上是神经功能紊乱㊂所以说平日临床,只要见到大脑神经功能紊乱的病,这就是基础方,大家尽可一试,效果一用便知㊂膈下逐瘀汤的6个适应症我也全用过,疗效极好,尤其是久泻㊁五更泻,还有卧则腹坠,表现为腹中似有物,左卧向左边坠,右卧向右边坠,用上就好㊂通窍活血汤的主治包括头发脱落㊁眼疼白珠红㊁糟鼻子㊁耳聋年久㊁白癜风㊁紫癜风㊁紫印脸 男子劳病㊁交节病作㊁小儿十九疳,仔细一看就知并非治疗耳鼻诸窍病变的,它的主要适应症以皮肤疾病为主,其实这就是治疗皮肤瘀血的方子,治疗脱发也很好用,交节病作就是节气交替时候就发病,往往就是过敏性疾病,过敏性哮喘㊁过敏性鼻炎这一类病,我曾验证,确实有效,但并非最有效,当他法无效时可加上它,通窍活血汤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麝香了,我会用白芷类芳香药来代替它,也能有一定的效果㊂少腹逐瘀汤,我用的是比较多的,妇科常见疾病几乎都可以用此方,如下腹部的肿块㊁崩漏㊁不孕,疗效非常好㊂第一次用这个方子是给我的邻居,她一胎是女孩,想生个二胎,怎么都怀不上,少腹逐瘀汤的方歌里写的就是 种子安胎第一方”,我就按照王清任的用法用了,从月经第一天开始用,用五天后停用,下次来了再用五付,王清任说不过四月,必存胎,确实是这样!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妇女都应手即效,月经周期正常,或者是月经有血块的非常好用㊂身痛逐瘀汤也值得说一下,用于治疗痹症,最好是顽痹,怎么辨证都不好的时候,身痛逐瘀汤是一张非常好用的方子,我在八里庄社区出诊时,有一位脊髓炎的病人,积年不愈,疼痛难忍,用身痛逐淤汤,仅三服药就不怎么疼了,曾给很多痹症的病人用过,疗效确实非常好,是我用过所有痹症方子里最值得认可的,运用时候一定要注意原方剂量,需要根据寒热虚实来进行加减㊂癫狂梦醒汤也是一张非常好的方子,对于精神分裂症非常好用,我用它治疗了很多怪病,比如说迷魂症,病人说他能看到他自己的魂儿在他的对面,然后还能跟它交流,这个症状我从未听说,当时想到了癫狂梦醒汤,用上去就是有效,效果还很不错,还有一个癔病的病人,用上也是非常好,严重的癔病见效比较慢,但比其他方法有效㊂后面还有几个小方子,如黄芪防风汤治疗脱肛,非常好用㊂黄芪甘草汤治疗老年人排尿时候玉茎痛如刀割,就是尿道炎㊁前列腺炎,效果很好㊂另外,还有个保元化滞汤,用滑石治疗痢疾,疗效也是非常好,效果可与蒙脱石散相比,很好用㊂王暴魁教授:用少腹逐瘀汤治疗不育,是我用过所有方子中效果最好的㊂王清任认为在月经开始的第一天服用,连服5天,连续4个月一般都可以怀孕㊂患者可以有瘀血的表现,也可以没有瘀血的表现,对月经周期正常的患者效果非常好㊂我30年共治疗过9例,成功7例,成功率很高㊂肖永华副教授:讲两个医案,印证各位的观点㊂第一个医案是血府逐瘀汤案㊂有一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前后治疗近6年㊂最开始应用焦树德教授的补肾通督㊁温阳止痛类方,有效;病情㊁证候变化时,换用四藤一仙汤,有效㊂近半年,患者关节疼痛复作,前方均无效,治疗遇到了 瓶颈”㊂偶然读印会河教授的‘中医内科新论“看到一则应用身痛逐瘀汤加乌梢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医案,启发了思路㊂依样使用,几周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令人印象深刻㊂另外一个医案是补阳还五汤案㊂1年前在新加坡讲学期间曾遇到一位40余岁印度患者,诊断为2型糖尿病㊁糖尿病足部坏疽㊂患者每天应用胰岛素近50IU治疗,住院治疗半月,血糖控制尚可,但右足第一趾溃烂近2月,无法愈合㊂无奈出院后,每日自行前往门诊进行清洁换药㊂就诊见:患者消瘦明显,轮椅推入诊室,疲倦乏力,无力行走㊂畏寒,纳呆,面色苍白少华㊂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㊂足部溃烂处无明显疼痛,自觉麻木㊁冷感㊂创面约3.5×2.0cm2,色黄白,可见少量渗液,周围皮肤苍白,皮温降低㊂考虑患者有典型的气虚表现,故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生黄芪按照原方用量㊂一周以后复诊,患者明显感觉体力增加,畏寒减,食欲好转㊂查看创面,开始紧缩变小,局部色泽由苍白转淡红,渗出减少㊂守方加减治疗4周㊂等我返回北京,患者通过微信发来照片,溃疡面已经全部愈合㊂疗效之佳,出人意料㊂4 取其精华,重视临床实用价值赵进喜教授:学问之成立在信,而学问之进步在疑㊂非善疑者,不能得真信也㊂王清任很伟大,但是若迷信‘医林改错“,妄图用它解决所有临床问题则是不现实的㊂所以学习经典著作或各家医著,都应有 怀疑的态度”㊂王清任就能做到不迷信,尽管‘黄帝内经“里也有解剖记载,诸如 胃大一尺五寸㊁心重十二两㊁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等㊂而王清任还要亲自去解剖,实际上这就是敢于怀疑古书㊁怀疑经典㊁怀疑贤人㊁怀疑权威的精神,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重视的㊂ 信”非常重要,是做学问必要的前提与基础,但是 善疑”也是学好经典著作㊁学好历代医家经典的重要方面㊂王清任所言也并非皆是真理,但我们要学习的是其中的精义所在,而不是光批评哪里不对㊂梁腾霄副主任医师:王清任已经认识到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发现了古人认识的一些局限, 原错”经他改完之后变成了一个 次错”,即尽管比原错好了一点,但是还是个错,可就算是个错,也还是离真理更近了一步,也给了我们很多思想的启发㊂学习本书首先不能抱有成见,学完得用一用,体会了之后才会有自己的思考,变成自己的东西,到此为止,我们才有可能对初学‘医林改错“时的感悟进行提升,并修正之前认识当中的部分错误㊂认识出哪些内容是原著的真正精华,哪些内容是受作者当时环境㊁认识的局限所限制而阐述的内容,照此过程学习,我们才能在认识层面上更上升一步,学术也才能不断循环上升㊂贾海忠教授:‘医林改错“是很有价值的,需要认真学习,但是大家也不要太迷信它,以此为治病全书,因为王清任自我评价说 余著医林改错一书,非治病全书,乃记脏腑之书也”㊂实际上,本书最后那篇批评别人的文章实际上也可用以批评他自己,他说: 辨方效经错之源㊁论血化为汗之误”,意为古人很多的方子是有效的,但是它的理论是错的㊂王清任的气血理论就是典型的 方效经错”,他的方子是很有效的,但他把人的动脉系统叫气管,把静脉系统才叫血管,这有违客观规律,但不必因为 经错”我们就否定了他的贡献,我们要学习的是别人的优点㊂5 结语王清任及‘医林改错“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极高地位,他大胆创新,敢于质疑,成就不仅超越了同时代的医家,也对现代医学有深刻影响,他立足实践,亲治其症,故有屡验之方,在如今的临床实践中,应用其方常有奇效,为临床辨证㊁处方㊁用药开拓了思路㊂学习‘医林改错“既要学其长处,取其精华,也要敢于怀疑,拒绝迷信,如此才能使其宝贵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与发挥㊂赵进喜教授简介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工作站指导老师㊂师从中医内科学家王永炎院士㊁肾病糖尿病专家吕仁和教授和肾脏病理专家魏民教授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内分泌重点学科带头人㊂国家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吕仁和教授学术继承人㊂张昱教授简介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副主任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㊁博士生导师㊂师从国医大师王绵之教授㊁病理专家黄启福教授和临床病理学专家翁维良教授,现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肾病分会常委㊁中国中药协会药物临床疗效评价委员会常委等职㊂赵志付教授简介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师㊁教授㊁博士生导师㊂历任中国中医心身医学研究会理事长㊁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心身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㊁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㊁北京中医药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㊂他率先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创建了中医心身医学科㊂贾海忠教授简介原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主任医师㊁教授,硕。
王清任《医林改错》研究
王清任《医林改错》研究《医林改错》研究——从错误中汲取医疗知识与经验摘要医疗领域的实践经验往往伴随着漏诊、误诊、药物副作用等错误问题的发生。
然而,这些错误在一定程度上为医生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知识与经验,成为医学领域常常被引导的学习资源。
本文以王清任的医学论著《医林改错》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所述的错误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探索从错误中汲取医疗知识与经验的可能性与方法。
文章首先从错误案例的意义与分类角度进行介绍,随后分类讨论了医疗实践中的常见错误类型,包括诊断错误、治疗错误、手术错误、药物错误等,并结合具体案例展示了错误背后的原因与教训。
最后,文章结合当前医学教育的特点与挑战,探讨了加强医疗错误管理与推进医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医学知识;医疗错误;错误管理;医生职业发展AbstractThe practice experience in medical field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problems such as missed diagnosis, misdiagnosis, and drug side effects. However, these mistakes provide irreplaceabl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for doctors to learn from, and become commonly used learning resources inthe medical field. This paper takes Wang Qingren's medical treatise "Yi Lin Gai Cuo"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and summarizes the error cases described in the book, and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and methods of learning medical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from mistakes. The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and classification of error cases, and then discusses the common types of medical errors in diagnosis, treatment, surgery, drug use, etc., anddemonstrates the reasons and lessons behind the errors with specific cases. Finally,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llenges of current medical education, the paper explor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strengthening medical error management and promoting docto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Keywords: medical knowledge; medical error; error management; docto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一、错误案例的意义与分类医生在医学实践中难免会犯错误,这些错误可能导致不良后果,但同时也成为获取经验教训的重要资源。
王清任
王清任王清任(1768-1831),又名全任,字勋臣,清·河北玉田县人。
是我国医学史上富有创新精神的医学实践家,非常重视人体解剖学,亲自观察尸体结构,并绘图以示;临证亦颇有卓见,创造了不少补气行气、活血化瘀的方剂。
著有《医林改错》一书。
王清任自幼习武,是武庠生。
青年时曾考取武秀才,系武科举出身。
后捐资得千总衔(下级军官)。
由于他性情磊落,耿直不违,在任职千总期间,目睹和经历了晚清官场的腐败,特别是为他自己空有一身武艺,到头来还得花钱纳粟买个小官做而烦恼,逐渐形成了“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愿望,改习岐黄,以医为业了。
据说,当年的玉田县知县,要把鸦鸿桥收为“官桥官渡”,老百姓过桥渡船都要收费。
王清任为了维护当地百姓利益,毅然为民请愿,坚决反对收费,结果得罪了县太爷。
县官怀恨在心,曾唆使经王清任治过病而没治好或死亡患者的家属去县衙告状,企图陷害王清任,迫使王清任只好远离故乡,在外地及北京行医。
并在后来于北京开设药铺“知一堂”,渐渐“名噪京师”,终成一代名医。
王清任在二十岁时已精通古代医籍,对古书中有关脏腑的记载产生怀疑,在行医的过程中深感解剖知识的重要,“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否则“本源一错,万虑皆失。
”他在研究“著书不明脏腑,了古代的一些脏腑书籍和图形后,发现里面存在着不少矛盾,于是感慨地说: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从此,开始了对人体结构的观察研究。
王清任30岁时,正是河北滦州稻地镇行医,时值瘟疫大流行,小儿尸裹甚多,王清任路过墓地,见到被狗拖咬的尸体内脏外露,他不嫌臭秽,每天清晨都去观看小儿尸体,连续10天观察了30多具,发现与古书所描绘的脏腑图形有不符之处。
此后他在奉天和北京三次去刑场偷偷观察刑尸及其内脏,以了解人脏腑结构。
有时,王清任没有尸体供解剖研究,就解剖家畜,他也是我国解剖史上第一个做动物解剖实验的医学家,为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1830年,王清任将42年间实地所见绘制成《亲见改正脏腑图》,连同他的临床心得及其它有关的医学论述,著成《医林改错》。
王清任《医林改错》临床发微
王清任《医林改错》临床发微摘要】王清任但对气血理论的发挥和临床实践经验记述及所创之方,确具真知灼见,厥功甚伟。
笔者于临证之际,运用其方,屡获效验。
本文举益气活血法治疗胸痹心痛,糖尿病合并前列腺增生;活血逐瘀法治疗顽固性失眠,肝内胆管多发结石;解毒活血法治疗黄褐斑,酒精性肝硬化。
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王清任益气活血法活血逐瘀法解毒活血法临床应用医案王清任,字勋臣,生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卒于清•道光十一年,享年64年。
《医林改错》一书是其唯一著作。
王清任为人勤奋诚笃,为学孜孜不倦,文武全能,医理精通;他胆识过人,寻尸解剖,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终身立志于“医林改错,疗疾救人”。
经过数十年的奋斗,终于在人体解剖、气血理论、临床医学等方面,均有开拓性建树。
虽然限于当时的条件,其在脏腑解剖、医学理论上尚存在不少讹误,但对气血理论的发挥和临床实践经验记述及所创之方,确具真知灼见,厥功甚伟。
正如其“自序”中所说“余著《医林改错》一书,非治病全书,乃记脏腑之书也。
其中当尚有不实不尽之处,后人倘遇机会,亲见脏腑,精查增补,抑又幸矣!”并强调指出:“医家立言著书……必须亲治其症,屡验方法,万无一失,方可传于后人。
”笔者于临证之际,运用其方,屡获效验,试举案以示一二:1 益气活血法人之所有,无非气血,血之于气,关系密切,血非气不行,气非血不载,《张氏医通》中云:“盖气与血,两相维附,气不得血,则散而无统,血不得气,则凝而不流。
”因此在治疗上有“善治血者,不求之用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
”然历代医家多注重“气滞血瘀”一途,而于“气虚血瘀”终未能透达其义,虽仲景有黄芪桂枝五物汤之立,喻昌亦有“营卫气弱,自致津凝血滞也”之论,但总未能探本穷源,深达其机。
王氏在《内经》“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的启迪下,突出强调了元气的作用,指出“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若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
”明确提出:“元气亏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
试析《医林改错》的气血论
试析《医林改错》的气血论
于鸿玲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
【年(卷),期】1985(000)002
【摘要】王清任,字勖臣(公元1768-1831),是我国清代具有革新精神的杰出医学家,著有《医林改错》一书。
全书记载了他对脏腑解剖四十二年的研究成果,创立了以通窍活血汤等方剂为主的活血化瘀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气血理论,为我国解剖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本文仅就《医林改错》中有关气血的学术观点,试作如下归纳、剖析,为继承和发扬王清任的学术思想做一点滴工作。
【总页数】3页(P7-9)
【作者】于鸿玲
【作者单位】河北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5
【相关文献】
1.《医林改错》气血论治浅析 [J], 章熙振;顾保群
2.《医林改错》气血理论初探 [J], 王新;荀淑娟
3.气血舒服散治疗晚期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气血两虚证36例 [J], 夏小健;张进科;
黄蓓;徐萍
4.试析气血阴阳失调是脏腑病机之本 [J], 王美娟
5.气血双补抗癌方对气血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癌性疲乏患者IL-6、MMP-9、ALB 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J], 靳松;戴朝明;张济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代解剖学与王清任《医林改错》
清代解剖学与王清任《医林改错》作者:李申来源:《全国新书目》2018年第03期王清任和吴瑭同时,稍晚于叶桂。
他最主要的贡献,是在解剖学。
中国传统医学,也非常想要弄清人体的结构。
为此,汉代王莽和宋代的国家,都曾解剖过被判死刑的犯人。
然而古代社会,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对解剖人体设置了种种限制,使这项工作难以普遍进行。
因此,医学赖以治疗的解剖学知识,长期存在着许多错误。
到了清代,王清任决心来纠正这些错误,于是著成《医林改错》一书。
在序言中,王清任明确表示,自己的著作不是治病的书,而是“记脏腑之书”。
他说自己的书中可能会有“不实不尽之处”,盼望后人有机会加以改正。
序言之后,是《脏腑记叙》。
其中他把认识脏腑称为“病本”,也就是治疗的根本。
假如失去了这个病本,纵有“繍虎雕龙之笔,裁云补月之能”,也作不了一个好医生。
王清任的这段话,非常重要。
长期以来,学界,不仅是医学界,不少人认为中医的脏腑理论仅是一种功能性理论,而不是实际的脏腑。
并认为这是中医的优点。
现在王清任说了,中医,如果弄错了脏腑,也是当不了好医生的。
王清任的话,比现代的中医医生,特别是比现代的非医生的学者,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而中医的脏腑学说之所以会成为一种功能的符号,归根到底,是由于古代无法、或者有法而没有弄清楚人体结构究竟如何。
这是中醫的缺陷,不是中医的特点,更不是中医的光荣。
由于从古以来都弄不清人体脏腑的情况,所以王清任认为,“治国良相,世代皆有;而著书良医,无一全人。
”因为他们书中的脏腑情况,都有很多错误。
用今天的话说,这是打击面过宽的言论。
在解剖学上的王清任,和病因学上的吴有性一样,当他们怀着满腔义愤、甚至是悲愤来批评医学中的错误的时候,难以遏制自己的情绪。
而由于他们言词激烈,所以他们的书,也很少受到欢迎。
这是科学的悲剧!王清任认为:“夫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
”但是他看古人关于脏腑的言论以及绘图,发现不仅错误太多,而且“立言处处自相矛盾”。
《《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方剂的配伍特点研究》
《《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方剂的配伍特点研究》《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方剂配伍特点研究一、引言《医林改错》为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所著,该书对于中医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书中提出了一种活血化瘀的治疗思路,在众多方剂中体现了中医对血液循环、经络病机及脏腑功能的深刻理解。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医林改错》中活血化瘀方剂的配伍特点,以期为中医临床提供参考。
二、概述《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方剂《医林改错》一书中收录了诸多活血化瘀方剂,其方剂大多以药物加减为基础,遵循一定的配伍规律,从而达到改善气血瘀阻,消除淤血,缓解病痛的目的。
方剂选用的药物涵盖了多种中药材,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这些药物在中医理论中均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三、配伍特点研究(一)药物配伍原则《医林改错》中的活血化瘀方剂在药物配伍上遵循了中医的基本原则,如君臣佐使原则。
即以一种或几种主要药物为君药,针对主要病机进行治疗;再辅以其他药物为臣药、佐药和使药,协助君药发挥疗效。
这种配伍方式使各药物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形成一种协调、互补的效果。
(二)剂量比例与君臣佐使的关系《医林改错》中强调药物的剂量比例对疗效的影响。
在活血化瘀方剂中,各药物的剂量比例需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君药的剂量通常较大,臣药、佐药和使药的剂量则根据病情和君药的剂量进行调整。
这种配伍方式能够保证药物间的协同作用,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三)药材性质与功效的发挥《医林改错》中的活血化瘀方剂选用的药材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效。
如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的作用,川芎具有行气活血的作用,桃仁、红花等具有祛瘀止痛的作用。
在配伍时,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功效进行组合,能够使药物发挥最佳疗效。
例如,对于气血瘀阻较重的患者,可选用川芎等行气活血的药物为主;对于血虚明显的患者,则可选用当归等补血的药物为主。
四、结论通过对《医林改错》中活血化瘀方剂的配伍特点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遵循了中医的基本原则,如君臣佐使原则和药物剂量比例的调整等。
医林改错简介
医林改错简介王清任(1768—1831),字勋臣,清玉田人,武庠生,纳粟得千总衔。
二十岁左右始习医,后久居京师,以医为业,并开了一间「知一堂药铺」,名噪京师。
他是第一位对传统医学体系提出严厉纠正的中国医生,并被清末西医德贞(Dudgeon)誉为:「近代中国解剖家」。
他的著作《医林改错》于1830年(道光十年)在北京刊行后,造成不小的震撼。
据统计,该书自1830至1950年竟再版了40次,为古代任何一家之言的医学著作所不及,影响一代医学思潮甚巨。
对于他的评论历来不绝,褒贬不一,各有所重。
近代医家刘钟衡(约生于十九世纪末)谓:「王清任先生《医林改错》一书,以独见之智力,辟古人之非,惊喜交集,半生疑窦,一旦豁然。
」刘自述他在1884年到上海购买西医书数种,其中看过合信氏之《全体新论》后,发现其中描绘之「骨肉脏腑,半与前书脗合。
」所以他给王清任的评价是:「西医于骨肉脏腑逐层剖验,形真体晰,中华向无此条」,而「千载而后,阐发余蕴,实王先生《改错》一书,为之嚆矢也。
」可见后来被称为中西医汇通的医家们,在当时也受王书甚多的启发;而王书与西医之说有类似之处,它们都对传统中医做出批评,皆对当时的医家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王清任的主要著作为《医林改错》,这是一部几百年来令医学界争论不休的书。
书中主要阐述了两个方面的观点。
其一便是“改错”,王清任认为,我国古代医书中对人体脏腑的位置、大小和重量的描述并不确切,他曾在瘟疫流行的灾区观察未掩埋的儿童尸体300多例,逐一进行了解剖和观察,绘制了大量的脏腑图。
他认为前世许多医书的讲法不正确,须改正,故书名便为《医林改错》;另一主要内容主要表明了他对人体气血的一个特殊的认识。
他认为气与血皆为人体生命的源泉,但同时也是致病因素。
不论外感内伤,对于人体的损伤,皆伤于气血而非脏腑。
气有虚实:实为邪实,虚为正虚;血有亏瘀,亏为失血,瘀为阻滞。
他认为瘀血是由于正气虚,推动无力造成的,故血瘀证皆属虚中夹实。
《医林改错》版本简识
《医林改错》版本简识
温长路;刘玉玮;温武兵
【期刊名称】《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16)6
【摘要】《医林改错》初刻于清·道光十年庚寅年间(公元1830年),由位于京都(北京)隆福寺胡同的三槐堂书铺完成。
成书的次年(1831年),作者王清任在京病故。
据《医林改错》末篇王清任与其胞侄王作砺谈医论道中所说“侄作砺来京,因闲谈问余,彼时是书业已刻成,故书于卷末,以记之”的话推断,作者生前亲眼看到过这个刻本无疑。
也就是说,三槐堂本的内容应该说总体上是准确的,作为《医林改错》初刻本的地位是确定的。
【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温长路;刘玉玮;温武兵
【作者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100029;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北京,100700;北京市公安医院,北京,10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92
【相关文献】
1.《医林改错》治瘀22方用药简析 [J], 孙秀芳;殷尧瑾
2."正体字、副体字"和"简体字、繁体字"——从"识正书简"和"识繁写简"看汉字规
范 [J], 彭泽润
3.清华简《系年》与赵盾史事新识——兼谈《系年》版本源流问题 [J], 吕庙军;孙瑛
4.汉字“识繁写简”“正繁便简”之我见 [J], 王兆阳
5.《医林改错》瘀血影响津液输布所致病证浅识 [J], 陈珏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脑髓说”谈补阳还五汤
从“脑髓说”谈补阳还五汤摘要: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敢于质疑古典医籍对人体脏腑结构描述,通过对死尸解剖结构的探索,丰富了“脑髓说”,为“内风说”奠定了基础,创立了以补气为主,兼顾活血化瘀的补阳还五汤,为中风病诊治开拓了思路。
现将《医林改错》中有关的“脑髓说”、“内风说”、补阳还五汤三个方面阐述其学术价值。
关键词:医林改错;脑髓说;内风说;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是王清任即四十余年临床经验总结,其立论新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深受医界推崇。
其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脑髓说,为内风说充实了理论根据,开创性运用补气活血方,独创补阳还五汤,泽被后世。
1.脑髓说1.1脑髓说的历史沿革《内经》把脑归为“奇恒之腑”,深藏于头部,又名髓海,与肾密切相关。
《内经·海论》说:“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有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怠安卧。
”首先提出了”脑髓说“,指出了脑髓的功能特点。
《内经》包含古代中国医学对脑髓的初步认识,建构了我国古代脑髓学说的萌芽。
《本草纲目》流传至西方后,被誉为“中国的科学百科全书”。
李时珍长期亲身实践,系统研究,多年观察猩猩、狒狒的习性与生理、心理活动的特点,认为其“习性与人的习性极为相近”。
通过对“中风等脑病“的反思,反证“泥丸之言,神灵所集”和“脑是元神之府”的新命题。
可见,已经认识到脑是主宰人体精神活动的中枢器官,为发展完备“脑髓说”迈进了一大步[1]。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明代中医金正希(明安徽休宁人)写道:“人的记忆皆在脑中”。
这是对“脑为元神之府”的进一步佐证[2]。
1.2王清任的脑髓说王清任在临床辨病论治中,发现古代典籍所记载的脏腑结构及功能与临床实践不符,尤其是心、肾、脾、胃、肝等等。
他举脾胃为例:“古人论脾胃,脾属土,土主静而不主动,脾动则不安。
即云脾动不安,何得下文又言,脾闻声则动,动则磨胃化石,脾不动则食不化。
论脾之动静,其错误如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王清任著成《医林改错》
作者:
来源:《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2018年第47期
王清任是我国清代著名医学家,其心得之作是《医林改错》。
书中既有他从事解剖实践和医学活动的笔记式记录,又有他临床实践和诊疗经验的病案式总结,还有他谈医论道和评古论今的书评式叙述。
这本凝结了他一生从事临床医学研究的著作,在医学领域里把祖国医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王清任在研究《黄帝内经》时,发现书中存在不少错误——我国古代医书中对人体脏腑的位置、大小和重量描述得并不准确。
于是他决心修正。
修正过程中,没有解剖用的尸体成为困扰王清任的一大难题。
当时,他曾在瘟疫流行的灾区观察未掩埋的尸体300多具,对其逐一进行了解剖和观察,并绘制了大量的脏腑图。
终于,王清任修正了《黄帝内经》中的相关錯误,写成《医林改错》一书,并附上了25幅人体结构图。
【拓展延伸】
实践出真知,真知促实践。
认识来源于实践,所以我们要勇于实践,获取真知。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要勇于实践,善于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在快速变化的当今社会,要勇于实践,更新认识,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有时比较抽象,要想透彻地认识一种事物或明白一个道理,还必须亲自尝试,亲身体验,所谓“听过不如见过,见过不如做过”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