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社区发展及其及其规划哲学的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社区发展及其规划哲学的变迁
陈蔚镇,刘尚
摘要:在西方国家的城市发展和规划体系中,“社区”这一概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小尺度基本空间单元。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现象背后的规划哲学转变进行剖析,以寻求对中国城镇化的借鉴意义。德国从二战之后的大规模建设逐渐转向小尺度的社区更新,其在社区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首先由于社区这一概念本身存在疑义,因此本文对其定义进行了空间学和社区学视角的审视。在此基础上对德国城市发展史中社区的角色转变过程背后的动因进行了剖析。同时,以“社会城市“项目为案例剖析了德国的社区发展框架,并与中国的社区发展项目进行了对比。此外,通过对社区发展的优缺点对比,获得对其更为全面的认识。最后提出了应对目前社区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对策以及适合中国的社区发展框架。
关键词: 社区城市更新规划尺度规划哲学人口趋势“社会城市”
1.社区发展简介
1.1社区及社区发展的定义
在近些年的西方国家中,不管是以管理者还是学者的视角出发,社区这一概念都在变得愈发重要。但时至今日,社区这一概念本身并没有一个正式的或者法律的定义。因而在探讨社区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之前,对于社区概念本身的辨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提到社区,国内普遍将其简单理解为城市中的居住区或者小区,这与我国行政体系中的居委会密不可分。而国外有关社区的定义与国内的理解有很大差别。
尽管国外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对于社区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一个普遍的共识在于这个概念涉及空间和社会学两个维度。早期有关社区的定义多数关注空间维度:“带有实体和象征意义边界的场所”[1]; “一个带有共同认知的边界的,步行尺度的场所和人群”[2]。
随着对社区研究的深入,社会学维度逐渐上升到与空间学同等重要的地位。这种关注社会学的趋势可以在Warren和Hallman对于社区的定义中窥见端倪:“一个居住在相近地理空间单元内的社会群体”[3];“较大城市区域中的限定区域,人们在此居住和进行社会交往”
[4]。本文将社区定义为“具有一定空间范围的,承载着具备共同利益或关注点的人群的社会交往活动的场所”。
而社区发展是指以已建成的社区为单位进行的城市更新过程,有别于现代主义的城市发展哲学,社区发展更注重社会环境的改善,而非单纯的物质环境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其摒弃了大尺度的规划思维,从大拆大建走向人性化的小尺度及渐进式的更新和发展。德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社会各方共同推进社区发展,而国内的社区发展的开端则是在90年代,由民政部牵头,在全国21个城市开展的社区建设实验。
1.2社区发展的动因(德国)
社区在德国的城市发展史中角色的变化过程反映了相应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背后的规划哲学转变,也是诸多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中也可以窥见城市发展从大尺度转向小尺度的历史必然性。
经济结构转型使很多失业工人面临被边缘化的境地。他们所居住的社区中犯罪率也开始上扬。而糟糕的就业机会和社会地位让这些社区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一代看不到出路。更为棘手的是,每个社区所面临的问题还各不相同。与此同时,受限于有限的机构,人力,资源,在之前的行政体系下没有办法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特别是在惯用的大尺度规划思路指导下。在这种情况下,社区本身就成为了解决自身问题最合理的空间单元。
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和环境问题为德国民众敲响了警钟,这也是社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外因。公众和政府开始反思以往高度依赖小汽车的规划和发展哲学,最终转向了以社区为导向的更加可持续的小尺度规划发展思路。
与此同时,公众对于规划过程的参与意愿是推动社区走向历史舞台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外因。一方面受限于有限的机构和人力,传统的行政体系在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协商过程中,往往呈现出一种低效率的状态。另一方面,在一些大尺度的重大城市发展项目中,一些式微的利益相关者往往得不到应得的权益保障。这都使得传统的规划和发展思路无法适应公众参与这一的需求。而如果以社区为发展的单元,沟通和协调就可以以更加高效、平等和透明的姿态在社区内开展。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都可以得到有效保障,而不管势力和资本如何。
此外,居民的贫富隔离也是一个重要的外因。随着相对富裕的人搬出问题社区,负担不起新家的穷人只能选择留下,最终导致了贫富人口在空间和社会上的隔离,这无异雪上加霜。
这些社区居民的社会资本只能长期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并缺乏改善的机会。而依赖社会救助并非长久之计,这个时候一系列由社区内部出现的互助组织和项目成为帮助居民改善其劳动市场地位和生活状况的重要途径。
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是一个持续推动社区发展的外因。一方面衰减的人口意味着房产市场需求的萎缩。以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显然不再是明智之举,而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的小尺度社区发展和更新则很好的契合了这一市场环境;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对于规划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考虑到其有限的活动性和社会交际,老年群体更倾向于(或只能)在原有的社区内享受规划手段的关怀,而非搬迁到大规模兴建的老年社区去。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社区内部的发展来改善老年群体的生活状况成了一个非常合理的途径;除了衰减和老龄化,移民比例逐渐提高是德国人口结构的另一特点。相应地,促进移民社会融合成了摆在城市规划面前的一个新的挑战。语言课程、劳工培训、移民互助等一系列移民导向的项目无疑会给行政机构带来巨大的负担,也很难在原有的城市发展框架下展开。而社区可以很好地承担起推动者一系列项目的职责,为城市管理者分担压力。
由过度郊区化所带来的中心城区衰败从另一方面推动了社区发展。随着服务业的繁荣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中心城区的区位和象征价值重新突显出来。但破败的基础设施意味着巨大的更新成本,以社区为单元的谨慎更新和发展成为了德国政府的明智选择。
二战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大型房产项目的失败是推动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外因:由于特殊时期的巨大需求,很多问题在大规模快速建设的过程中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70年代这些问题开始集中显现,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缺失,建筑质量低下等等宣告了这一大尺度发展思路的失败。考虑到有限的资源和经费,全盘推倒重建只能是重蹈覆辙。通过对需求和优先权的考虑,实施分步骤和有序的社区更新成为解决大型房地产项目遗留问题的最优途径。
在德国的城市发展领域,还有一个概念叫作“大尺度项目”,这类项目需要在特定时间内完成某些既定规划目标。这类项目聚焦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但也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大尺度项目在改善城市形象和拉动投资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样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大幅度超支就是其中一个主要问题,例如汉堡港口新城项目中赫尔佐格设计的音乐厅,最初的预算仅为7700万欧元,到2015年1月已飙升到7.89亿欧元,超支10倍有余。而预计完工时间也由最初的2012年延迟到了2017年。诸如此类的问题也促进了城市管理者将关注点从好大喜功的大尺度项目转向务实的社区更新。
通过对德国社区发展的动因回顾,可以发现将社区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空间单元这一做法是特定历史环境下对相应社会环境的应对,因而具有其历史必然性。这对于我国社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