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文学简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伊格尔远征记》被普希金称为“具有古文献精神,我国古代文学荒漠中的一座丰碑”。

马克思说:“这部史诗的要点是号召大公们在入侵的一帮蒙古武士的面前真正团结起来”。

2、古典主义和感伤主义是十八世纪俄罗斯文学过渡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

古典主义17世纪起源于法国,在政治上拥护皇权,思想上崇尚理性,形式上要求和谐完美,语言清晰明确,体裁界限分明,分为高级体和低级体,同时讲求“三一律”,即时间、地点、情节一律,代表人物有罗蒙诺索夫、康吉米尔、杰尔查文。

感伤主义代表人物有卡拉姆辛(感伤个人之怀)、拉吉舍夫(感伤大众之怀)。

3、《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是俄罗斯第一个贵族革命者拉吉舍夫的代表作,揭示了专制农奴制的黑暗,展现人民受苦受难的图景,引发对人权、法制的思考;抨击专制制度。

4、浪漫主义:主观性极强的文学形式,也是抒情的文学形式,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强烈的感情;推捧创作自由,突破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从民间故事中吸取营养。

5、茹可夫斯基,被别林斯基称为“俄罗斯文学的哥伦布,为俄罗斯文学发现了新大陆。

”他将心理描写导入诗歌,在风景描写中引用声、色、影、光、味的立体图像。

6、《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艺术特色:“奥涅金诗行”,全诗每一节都是十四行,“三个四、一个二”,即abab、ccdd、effe、gg的形式,每节诗的最后两行是对全节内容的总结,大量运用了抑扬格,使作品充满了音乐美;大量的抒情插笔;俄国贵族生活环境和乡村自然景色的描写。

7、“自然派”:是开创于果戈理的一个文学流派,1842年果戈理逝世后,以屠格涅夫、赫尔岑为代表的一大批青年俄国作家继承了他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在作品中揭露社会的黑暗,表现小人物的命运,讲述平凡的故事等等。

1845—1846年间,涅克拉索夫(Некрасов)将多位青年作家的若干作品汇集为两本文集:《彼得堡风貌素描》(《Физиология Петербурга》)及《彼得堡文集》(《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сборник》),标志着“自然派”(Натуральная школа)的形成。

别林斯基肯定了这些青年作家的创作热情,肯定他们对下层人民的人道主义态度,并骄傲地用“自然派”来称呼四十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派别,从此这个称号便流行开来。

自然派队伍到五十年代继续壮大,掀起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个现实主义的创作高潮。

8、“果戈理”时期:整个19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俄罗斯文学史上被称为“果戈理时期”。

9、分析欣赏《帆》、《祖国》:《帆》表达了孤独、苦闷、犹豫、渴望斗争、渴求风暴的心理状态,可以说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先进人士心境的写照;《祖国》没有赞美帝王将相,而是通过对乡村白桦林、三套车的描写来表达对祖国的纯朴的爱。

10、“童僧”形象浅谈:在异地他乡向往祖国,苦闷、渴望自由斗争,哪怕是必然失败的斗争,也决不放弃。

11、奥涅金、毕巧林的形象比较:两人均是俄罗斯文学中五大“多余人”形象之一,具有“多余人”这一形象的共同特点:他们不满社会现实,不愿与反动腐朽的统治集团同流合污,渴望有所作为,但又无力超越阶级局限性。

他们的不同在于:在三十年代尼古拉统治下,毕巧林更看不到前途,更痛苦、消沉、愤世嫉俗,更蔑视一切生活道德规范,经历着更为沉痛的人格的分裂,更充满了内心幻灭的悲哀,也更体现了三十年代俄罗斯优秀知识分子的悲剧。

●12、试论“Шинель”(《外套》)中“荒诞无稽的结局”:小人物生的时候受尽凌辱,只有到那个世界才能扬眉吐气,只有到来世才能反抗,这是小说“荒诞无稽的结局”中所隐藏的作者的人道主义的思想,也体
现了他世界观的局限,说明批判现实主义无法为人们指出一条光明的大道。

13、“Хлестаковщина”:首见于《钦差大臣》,是骗子、虚伪透顶、爱慕虚荣、对人对己均不实事求是的性格及这类人的代名词。

14、《死魂灵》的五地主:
马尼洛夫Манилов。

一副君子像。

温文尔雅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空虚的灵魂。

他无头脑、无才干,无所事事,想入非非,干任何事情都半途而废。

由此生发出Маниловщина,即马尼洛夫性格,形容那些不尚实际,耽于幻想的人,成为无所作为的空想者的代名词,成为进取精神的反义词,成为阻碍历史前进阻力的代名词。

柯罗博奇卡Коробочка。

孤陋寡闻的守财奴、女地主。

她实实在在地管理着自己的家财,也只顾敛财,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恶少诺兹德廖夫Ноздрѐв。

放荡成性,无恶不作者的代表。

就连诡计多端的乞乞科夫也不能在他身上赚到半点便宜,代表了社会的破坏力量。

Собака Собакевич。

十分精明能干的地主典型。

他壮得像只狗熊,平常省吃俭用,在宴会上却勇往直前。

人生准则是唯我,绝不吃亏,当听到乞乞科夫来收买死魂灵时,一点也不惊奇,并且意识到这是一件对双方都有利的买卖,决不可轻易放弃,他讨价还价的能力甚至令老奸巨猾的的乞乞科夫也感到吃惊。

萨巴卡维奇是那些敲骨吸髓、盗用公款和犯罪的人的典型。

普留什金Плюшкин世界文学中典型的吝啬鬼形象。

他人生的目的就是敛财,家财万贯,也舍不得吃穿,贪婪、吝啬构成一体。

农奴都快要饿死了,他不管,甚至拒绝女儿的继承权。

智能的低下使他将Чичиков奉若神明,视作救星,甚至破例地拿出长毛的饼干和变质的果子酒来款待他。

乞乞科夫形象的典型意义:唯利是图,精明狡猾,对不同的地主用不同的手段,注定是得利的天才。

他的父亲从小便告诉他,有钱能使鬼推磨。

家庭教育和经历都告诉他,要升官发财,就要见风使舵。

这一形象体现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俄国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时贪婪的资本积累者的特征。

15、Маниловшина:即马尼洛夫性格,形容那些不尚实际,耽于幻想的人,成为无所作为的空想者的代名词,成为进取精神的反义词,成为阻碍历史前进阻力的代名词。

16、“Смех сквозь слѐзы”:即“含泪的笑”,是果戈理创作的最大特点和过人之处,将原本可悲的事和可笑的事连起来写,在大笑中发人深省,在大笑中撕下社会的虚伪面具,并做出无情的批判。

17、试述《猎人笔记》的基本主题和作家对这一主题的解释:
基本主题是反农奴制倾向,作者的解释是:讲述农奴与地主的生活及其生活之间的关系。

(Жизнь среди крестьян и помечков и их взяимоотншения)
18、Образ Рудина(罗亭形象):罗亭是四十年代的多余人形象,小说对他的态度也是矛盾的。

他始终是一个半途而废的人,然而他与毕巧林、奥涅金的多余是不同的。

他关心社会,自觉地反对农奴制。

19、屠格涅夫笔下的拉夫列茨基:拉夫列茨基的一生是一出三四十年代俄国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悲剧。


从小受到极好的斯巴达式的教育,严重脱离社会。

他与美貌的妻子出国,原想避开俄国社会,却因为妻子的不忠而回国。

他以自己的才华点燃了Лиза的爱情,当听说妻子在国外已死去的消息,他便开始了与Лиза的恋情。

就在快要成婚时,妻子却回来了。

此时Лиза要求他回到妻子身边去挽救自己的婚姻,自己却去当修女,扔下Ловецкий一个人独自过后半生。

Ловецкий可以说是有一个具有多余人特征的形象,作者也清醒的认识到:Ловецкий是一个虽然活着,却早已退出人生舞台的人。

20、《前夜》(《О кануне》)中Еленп形象的典型意义:第一个奋不顾身参加社会活动的勇敢的妇女形象,是俄罗斯文学女性画廊中的第一个行动者。

21、屠格涅夫的Тайный психолог:即“隐蔽心理学家”。

作者应该同时是一个心理学家,但是隐蔽的心理学家。

他应该了解和感受到现象的源泉,但应该仅仅只将现象本身表现出来——通过……往往借助于写人的外貌来写内心,通过动作、眼神、微笑与面部表情来表现,略去心理活动的过程,注重心理活动的结果与开头。

Поэт должен быть психологом, но тайным:он должен знать и чувствовать корин являний, но представляет только самые являния—в их ращвете и увядании
22、巴扎罗夫形象的塑造和作家本人对巴扎罗夫的态度:
屠格涅夫对巴扎罗夫的态度是矛盾的,在《父与子》中,既嘲讽父派,又同情批评子方。

称巴扎罗夫是虚无主义者(лигилизм),他对现存封建制度一概否定,甚至否定艺术和爱情,去有经常出没于贵族舞会,并且还爱上了女贵族,是一个只管破,不管立的人;他来自人民,接近人民,以与人民有血缘关系而自豪,但他与人民间互补了解,存在着隔膜;巴扎罗夫是个爱劳动,勇于实践的人。

屠格涅夫安排他的早死,也是因为自己本身反对革命,新人永远成不了革命者,由此也产生了小说结尾时双方的鲜明对比。

23、《穷人》(《бедный люди》)的创作意义:
《穷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成名作,曾被列入《彼得堡文集》,被别林斯基称为俄罗斯社会小说的第一次尝试。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Девушкин 这又一经典小人物形象。

24、四十年代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对作家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四十年代末,年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在追随空想社会主义,被沙皇逮捕入狱,取消了贵族权利和头衔,受到审讯。

但他且忠贞于理想,被判死刑。

但这是沙皇政府为了摧跨革命者的意志而安排的假死刑,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随即被改判流放,此后度过了四年的地狱般的监狱生活,被禁止写作,之后流放西伯利亚充军,到57年才恢复贵族头衔。

这件事使作家的身心受到极大摧残,对作家的世界观的形成造成巨大影响,从此他不再相信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上向右转化。

25、《死屋手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部描写罪犯与刑罚、摧残的作品,是作家从自己监狱生活的所见所感出发创作的作品
26、《白痴》中的娜斯塔西娅:一个高傲的女子,一个被扭曲的灵魂,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妇女的典型。

27、《罪与罚》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分析手法:与屠格涅夫的тайный психолог不同,既不在于心理描写的过程,又不在于其结果,而在于人物的心理差异、斗争和人物心理变态,喜欢用自白来加以表现,善于描写双重人格和性格分裂。

心理分析手法是作者对俄文学的巨大贡献。

28、Толстовщина(толстовство) 托尔斯泰主义:不以暴力抗恶、道德的自我完善。

29、Диолекдика души 心灵辩证法:这是车尔尼血夫斯基对托尔斯泰早期三部曲作品的评论之一。

关于心灵辩证法共有三种说法。

一是心灵史说,即记录下一个人心灵的完整历史;一是辩证说,即描写人心理的新与旧的代替、对立共存;还有就是过程说,即描写人物心理全过程。

30、托尔斯泰早期创作的三大主题:贵族地主生活,战争,抨击西欧资本主义文明。

31、《战争与和平》中的三个贵族青年形象:Андрей、Пьер、Наташа.
Андрей出身名门,才华过人,行动积极,孤傲不逊,喜欢思考、自我分析,致力于社会问题和人生目的的探索。

起初他渴望着功名,幻想着救民于水火。

当他在战场上负伤后,顿悟人生之渺小,意志消沉下去,在彼尔的启发下才又重燃斗志,在1812年战争中血染沙场。

在生命的最后几天,他对生与死的问题作了深入思考,领悟到人生的意义在于爱:爱是死的对立物,爱是生命。

作者用博爱主义作为这个优秀贵族阶级代表的归宿。

Пьер是Андрей公爵的朋友,也是精神探索型的人物。

他朴实善良,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肠,多年的国外教育使他具有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但他和安德烈的探索侧重点不同:安德烈追求的是行动的理想,是切实可行的东西;彼尔则主要是探寻一种道德理想,追求一种精神上能得到满足的生活。

他作过了更为复杂的道路,信仰过雅各宾派,崇拜过拿破仑,醉心过博爱主义的“共济会”,办过慈善事业,搞过农事改革,但均以失败告终。

最后,他接受了博爱主义,走上了十二月党人的道路。

作者为他安排的最后归宿也不同于安德烈,安德烈接受博爱主义后,英年早逝;彼尔则把博爱主义运用于实践,以它来反抗令人不满的现实。

Наташа是作者笔下最为迷人的女性形象之一。

少年时代的她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洋溢着令人振奋的青春气息,与上流社会的贵族小姐形成鲜明对照,但这也使她吃了不少苦头。

与安德烈公爵订婚后,曾一度受到花花公子安那托尔的诱惑,险些与之私奔,安德烈回国后,解除婚约,想服毒自杀,却被卫国战争的炮声唤醒了她身上的美好品质。

最后她和彼尔结婚,完全沉湎于家庭生活的幸福之中,成了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

这也是托尔斯泰“妇女的归宿不在学校、不在会议室,而在卧室里”妇女观的体现。

32、《安娜·卡列尼娜》的艺术结构:小说由两条平行而又彼此交织的线索构成。

一条是安娜抛弃丈夫和儿子,投入情人Вронский的怀抱,最后被情人冷落而卧轨自杀;另一条是列文和吉提经过一波三折的爱情终于成为眷属。

这两条看似无关的平行线索有着天衣无缝的内在结构,即这两条线索反映的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统一历史进程的两个方面的不同表现:安娜一线,动摇了贵族的旧的道德伦理观念;列文和吉提一线则动摇了整个社会的旧的经济基础。

33、安娜悲剧的原因和作者本人对安娜的态度:
其原因在于,上流社会假卡列宁之手,对安娜的爱情予以严酷的惩罚,无情的将她推向悲剧的道路;上流社会假手Вронский,戏弄了安娜的真挚的情感,进一步把安娜逼向悲剧的结局;贵族社会的罪恶还在于,它在安娜的心灵上打上了深深的阶级烙印,使她在这场力量悬殊的斗争中失败后,缺乏内在的精神力量,
使她不能自拔,又不能找到强大的可以依靠的力量与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相抗衡。

因此,上流社会是造成安娜悲剧的真正原因。

作者对安娜的态度是矛盾的、双重的:既同情又谴责。

一方面同情安娜的不幸,另一方面又谴责安娜因个人的爱情而毁了家庭和自己,忘记了妇女的使命去追求所谓个性的自由与解放,于是我们看到了安娜虽然得到了爱情的幸福,却始终背负着罪人的十字架。

应当说,这是作家的一种思想局限和矛盾的反映。

34、《复活》中聂赫留多夫和玛斯洛娃“复活”的性质及过程:
聂赫留多夫是“忏悔式的复活”,经历了从开始对罪恶的认识,进而到对整个统治阶级的认识,再到最后彻底醒悟的过程。

玛斯洛娃则是“宽恕”的复活。

当聂赫留多夫第一次探监时,她依然是一副妓女像,但是这已经迫使她开始回忆往昔;第二次探监时,聂赫留多夫表示要赎罪,要同她结婚时,她内心继续多年的仇恨一下子爆发出来,但是这已经说明她在复活了;第三次探监时,她已同前两次判若两人,声音里已经能听到一些美好重大的东西。

直到在西伯利亚,同政治犯接触之后,受到他们高尚品质的影响,她的纯洁的道德感失而复归了,终于又回到了那个少女时代的喀秋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