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外国诗两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5单元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案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5单元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诗歌意境的把握:《外国诗二首》中的诗歌意境深远,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分析,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举例:《飞鸟集》中“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及生命的无常。
(2)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学习两首诗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比喻、象征等手法,提高学生对诗歌艺术表现力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外国诗二首》这节课后,我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首先,我觉得在引导学生鉴赏外国诗歌方面,我做得还不错。通过对比分析泰戈尔的《飞鸟集》和《吉檀迦利》,学生们对外国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以后,我可以尝试用更多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这些概念,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此外,在课堂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由于他们对这个话题兴趣不大或者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以后的课堂上多鼓励学生,提高他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最后,我觉得在课后,我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和答疑工作。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提出疑问,及时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课堂知识。
举例:理解《飞鸟集》中“夏天的飞鸟”这一意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2)诗歌表现手法的运用: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如比喻、象征等可能不够熟悉,需要教师详细讲解并举例说明。
举例:《吉檀迦利》中的象征手法,如“你是我最遥远的星球”,教师可以解释象征手法在此处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背后的深层含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外国诗二首》分别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

普希金的诗歌表达了人在逆境中要保持信念,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雪莱的诗歌则以西风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平等、正义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这两首诗都是外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诗歌鉴赏能力,但面对国外的文学作品,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领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歌,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诗歌的象征意义2.诗人的生平背景3.诗歌的思想感情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美。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教学法:以情促知,以知传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两首诗歌,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尝试解读诗歌的象征意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普希金和雪莱的生平照片,简要介绍他们的生平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这两位诗人。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朗读两首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如普希金的“生活欺骗了你”和雪莱的“西风”。

2024年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024年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024年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作品,涉及教材的第四章《外国诗歌赏鉴》第一节《现代诗》。

具体内容包括两首获奖诗作:《远方的你》和《孤独的船》,通过对这两首诗歌的深入解读,让学生感受现代外国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两首获奖诗作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及其所反映的社会背景。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现代外国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学会运用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两首获奖诗作的深层含义及其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现代外国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两首获奖诗作的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现代外国诗歌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阅读《远方的你》,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

(2)阅读《孤独的船》,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探讨诗人如何运用象征手法表达情感。

3. 例题讲解:以一首现代外国诗歌为例,讲解如何鉴赏诗歌,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分析一首陌生的现代外国诗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两首获奖诗作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现代外国诗歌鉴赏2. 两首获奖诗作:《远方的你》、《孤独的船》3. 诗歌鉴赏方法: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象征手法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现代外国诗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鉴赏文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更多现代外国诗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组织诗歌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理解并掌握两首获奖诗作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及其所反映的社会背景。

19.外国诗两首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19.外国诗两首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目标导学三:再读诗歌,体会哲理 品:品味、揣摩诗中作者表达的情 感、蕴含的哲理和表现的手法。 1.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明确: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 来理解。表明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 杀。 2.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 不予抗争吗? 明确: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 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足以与之抗争, 只能等待。
目标导学二:分析学习象征手法 1.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表面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际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 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这是一种象征手法。 2.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 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明确: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 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 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 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 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这首诗是写人生之路的。人生之路有很多,但却只能选择一条。 当踏上这条道路以后,可能会发现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于是就对未 选择的路产生向往,也是对美好人生的向往,这便是诗人表达的意思。 他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很无奈,既要勇于选择,更要慎重对待。
三、互动交流 合作探究 目标导学一:预习交流,积累词汇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瞬(shùn)息 怀恋(liàn) 荒草萋 萋(qī) 伫(zhù)立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的范围。 (涉足) (2)幽静、寂寞。(幽寂) (3)长时间站着。(伫立) (4)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萋萋) (5)弄脏,这里指踩下足迹。(污染)

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高中语文》第19课,主要内容包括外国诗二首:《飞鸟集》选段和《草叶集》选段。

详细内容涉及《飞鸟集》选段的意境赏析、主题探讨,以及《草叶集》选段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外国诗歌的基本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通过对比分析,理解并领会两首诗歌的意境和主题,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意境的把握和主题思想的提炼。

2. 教学重点:对比分析两首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外国著名诗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诗歌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外国诗人及其作品。

(2)教师简要介绍两首诗歌的作者和背景。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飞鸟集》选段,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分析主题。

a. 学生自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

b. 教师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2)学习《草叶集》选段,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a. 学生自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b. 教师通过对比分析,讲解诗歌的艺术特色。

c. 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深入理解诗歌。

3. 例题讲解:针对两首诗歌的特点,设计相关题目,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歌创作和赏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外国诗二首2. 板书内容:(1)飞鸟集选段:意境、主题(2)草叶集选段: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再别康桥》徐志摩(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一首诗,要求体现外国诗歌的特点。

2. 答案:(1)赏析见仁见智,无固定答案。

(2)创作诗歌,要求结构清晰,意境优美,体现外国诗歌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外国诗歌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

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19外国诗两首《未选择的路》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19外国诗两首《未选择的路》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象征意义。《未选择的路》是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一首著名诗歌,它通过描绘两条道路的选择,反映了人生道路决策的复杂性。这首诗对于我们理解选择的意义和后果具有重要启示。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诗中的象征元素和哲理,理解诗人在面临选择时的心理活动和决策过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未选择的路》的基本意思、象征意义和哲理内涵。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选择重要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明智地做出选择。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探讨“而我选择了那条走得少的路,结果带来了很大的不同”这一句,引导学生理解人生选择对人生道路的影响。
(3)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讨论人生道路选择的问题时,学生可能难以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举例:提出问题:“如果你面临这样的选择,你会如何决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独立思考。
(4)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诗歌内涵,学会独立学习。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举例: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未选择的路》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做出重要选择的情况?”(如:选择参加哪个兴趣班、在朋友冲突中如何站位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选择的重要性和影响。

《外国诗两首》优质公开课赛教获奖教案教学设计[转]

《外国诗两首》优质公开课赛教获奖教案教学设计[转]

《外国诗两首》优质公开课赛教获奖教案教学设计[转] 《外国诗两首》教案【转】知识目标1.了解莱蒙托夫、休斯的经历及其创作。

2.领略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

能力目标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2.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3.体会诗歌或平实中见真情,或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1.了解诗歌的深厚文化背景。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诗人简历及写作背景,诵读、研讨、理解诗歌内容。

一、导语:同学们,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是民众。

更是诗人的永恒歌唱。

在我国诗歌长河中是这样,在外国优秀的作品中也不乏其例。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外国诗两首》,去聆听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和美国诗人休斯的吟唱。

二、导学1.了解作者:密哈依尔·莱蒙托夫(1814~1841)十九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

十四岁开始写诗,1837年他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文坛。

由于反抗专制统治,因此屡遭流放和入狱,最后死于预谋的决斗,年仅二十七岁。

莱蒙托夫在短短十三年的创作生涯里,一共写下了四百多首抒情诗,名篇有《帆》《浮云》《祖国》,长诗二十余部,以《恶魔》《童僧》为代表,还有剧本《假面舞会》和杰出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等。

诗人继承了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诗人的传统,把热爱祖国和歌颂自由作为诗歌创作的基本主题,其风格沉郁中有刚劲,手法上既能出色地运用浪漫主义,又擅长现实主义的描写。

《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

1839年俄国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柯夫发表一首《祖国》,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把祖国美好的大地和勤劳的人民视为祖国概念的真正内涵,表现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与共的强烈愿望。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案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外国诗歌的基本特点。外国诗歌在形式、主题和表现手法上与中国诗歌有所不同,它们体现了各异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这些特点对于我们理解外国文化和诗歌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夜莺颂》和《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两首具体的诗歌案例。它们分别展示了外国诗歌在表达自由、梦想和人生意义等方面的独特风格。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程度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疑问。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我决定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文阅读:学习《外国诗二首》——《夜莺颂》和《麦田里的守望者》。
2.诗歌背景了解:介绍雪莱和弗罗斯特这两位外国诗人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3.诗歌内容分析:详细解读两首诗歌的主题、意境、修辞手法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歌的主题、意境和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会通过例句分析、对比等方式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诗歌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2.朗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诗歌朗读体验。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五、教学反思

2024年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024年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024年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作品,具体包括教材的第四章《外国诗歌鉴赏》中的两首诗歌:《当我死时》和《人生》。

详细内容涉及对两首诗歌的深入解读,分析其文学特点、思想内涵以及艺术表现手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首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并领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外国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的文学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

教学重点:诗歌情感表达的理解,以及诗歌内涵的挖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外国诗歌朗诵,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介绍两首诗歌的作者、背景及创作特点。

(2)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两首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

3. 诗歌解读:(1)分析《当我死时》的文学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如象征、隐喻等。

(2)解读《人生》中的哲理,探讨诗人的人生观。

4. 例题讲解:(1)以《当我死时》为例,分析诗中的象征意义。

(2)以《人生》为例,阐述诗人的哲学思考。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模仿诗人的写作手法,创作一首短诗。

(2)分组讨论,分析两首诗歌的情感表达,进行课堂分享。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诗歌鉴赏的方法。

(2)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外国诗歌鉴赏——《当我死时》与《人生》2. 板书内容:(1)诗歌作者及背景(2)诗歌文学特点与艺术表现手法(3)诗歌情感表达与内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当我死时》中的象征手法。

(2)谈谈你对《人生》中诗人人生观的理解。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外国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优质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优质教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本单元其中一个教学目标,就是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感受作品的异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本课学的两首诗,都是对人生的思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抒胸臆,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后者用了很多具体的形象(比如树林、路、荒草、落叶等)来阐释哲理,可以让学生讨论这两种写法,自己更喜欢哪一种,挑一首喜欢的背诵。

【知识与能力目标】1. 熟练朗读诗歌,能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哲理;2.能理解诗歌所使用的象征的写作手法;3.对比两首诗写法异同(直抒胸臆,借助具体形象);4.能结合自身的经历体验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感觉出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两首诗的动人之处并归结两首诗的不同特征;2.让学生了解一点诗歌中的象征的手法,提高欣赏诗歌的水平,并注意区别比喻与象征在诗中的不同表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对于“路”这一概念,要引导学生从人生之路的角度去理解,并让学生初步理解象征这一手法;2.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诗歌,能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哲理。

【教学难点】对比两首诗写法异同(直抒胸臆,借助具体形象);能结合自身的经历体验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布置预习,熟读诗歌。

本课主要教学环节包括“初读诗歌——悟读诗歌——品读诗歌——展读诗歌”,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同学具体学情穿插安排各种形式的诗歌诵读。

一、读诗方法导入这堂课我们要讲《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我们还要讲一个欣赏诗歌的方法。

无论你上这堂课之前喜不喜欢读诗,上完这堂课之后,再给你一首诗,给你一定的时间,你就能读得比别人透彻,看得比别人深。

信不信?“知人论世”。

二、初读诗歌,建立印象请同学们初步自由朗读这首诗歌。

教师介绍:普希金出身极高贵,又有才华,中学读的是俄国最好的贵族学校。

15岁的时候写了一首诗,轰动全校,人家叫他“俄罗斯诗坛的新秀”;18岁毕业就进了外交部,20岁的时候,又写了一部长诗,又轰动全国。

【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19 外国诗二首》教案

【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19 外国诗二首》教案

【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19 外国诗二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19 外国诗二首》这一课的内容包括了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致大海》和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

这两首诗都是19世纪欧洲文学的代表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学特色,感受到诗歌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对诗歌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与此同时,他们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两首诗歌。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两首诗歌,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和作品背景,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中的美,培养热爱文学、热爱诗歌的情感,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诗歌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诗歌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2.针对重难点,需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通过分析、讨论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解决问题。

2.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采用讲解法,教师对诗歌的语言、技巧、主题等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诗歌的原文和相关注释、译文等资料。

2.准备与诗歌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辅助教学材料。

3.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诗歌原文、注释、译文、问题讨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诗歌原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同时,教师对诗歌的背景进行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诗人及其作品。

2024年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精彩教案】

2024年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精彩教案】

2024年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作品,涉及教材的第三章《外国诗歌赏鉴》中的第五节《抒情诗的意蕴与艺术》。

具体内容包括两首获奖诗歌:《远方的你》和《孤独的树》,通过对这两首诗歌的深入分析,使学生了解外国诗歌的抒情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两首获奖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外国诗歌。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两首诗歌的抒情意蕴和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课外诗歌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外国经典诗歌朗诵,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两首获奖诗歌的作者和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主题。

3. 诗歌鉴赏:a. 学生自读两首诗歌,感受诗歌的抒情氛围。

b.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思想。

c. 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4. 例题讲解:针对两首诗歌的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诗歌鉴赏练习。

六、板书设计1. 两首获奖诗歌的、作者和背景。

2. 诗歌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

3.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分析两首获奖诗歌的抒情手法。

b. 比较两首诗歌的主题差异,并结合诗歌背景进行阐述。

2. 答案:a. 抒情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

b. 主题差异:一首表现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另一首表现对孤独境遇的感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阅读更多外国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并尝试进行诗歌创作。

19 外国诗两首 教案

19  外国诗两首  教案

19 外国诗两首教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外国诗两首地写作背景;背诵这两首诗。

(二)理解两首诗以说理而见长地特点。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地欣赏能力。

(三)感受诗人真诚博大地情怀和坚强乐观地思想情感。

二、教学课时2课时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导入新课 由丹麦作家安徒生地童话故事丑小鸭地遭遇引出话题。

然后,启发:同学们,当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地时候,你是一味埋怨命运不公,还是勇敢地与命运抗争?让我们看看俄国诗人普希金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地。

(板书课题、作者:《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二)简介作者 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地普希金。

在同学们介绍地基础上,教师归纳: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地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却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地斗争。

他地思想与诗歌,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地恐慌与仇恨,先后两次遭反动政府地流放,但他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地阴谋策划下与别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他地文学创作不仅为他自己,而且也为整个俄罗斯文学赢得世界声誉。

特别是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19世纪地文坛。

他地著名诗篇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致西伯利亚地囚徒》。

他还写了大量地小说、散文和剧本。

《别尔金小说集》是俄国短篇小说地典范,其中,《驿站长》是俄国文学中描写小公务员或其他城市底层人们地"小人物"形象地第一篇杰作;中篇小说《上尉地女儿》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地形象,开创了俄国文学歌颂农民起义英雄地先例;其他作品还有叙事诗《青铜骑士》、童话《渔夫和金鱼地故事》和小说《黑桃皇后》。

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他最著名地作品。

(三)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 (1)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诗歌(或用录音机播送课前录制地配乐朗诵带),有音像效果营造诗美地气氛,把学生带入特定地情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和人生哲理。
2.朗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诗歌朗读体验。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体验的感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和人生哲理”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外国诗两首》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自然美、思考人生哲理。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和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通过对这两首外国诗歌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感受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同时,学会分析诗歌的意象、手法和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如下:
1.雪莱的《西风颂》: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手法,理解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向往。
2.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学习诗人的人生哲理。

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1)

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1)

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高中语文》选修模块“外国诗歌赏鉴”中的第19课“外国诗二首”,包括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雪莱的《西风颂》两首诗歌。

详细内容涉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以及《西风颂》中对自然力量的赞美和对革命的隐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领会两首诗歌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对外国诗歌的鉴赏能力,学会分析诗歌的意象、韵律和情感。

3.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两首诗歌的意象、韵律和情感,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通过对两首诗歌的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两首诗歌的作者背景,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课堂讲解:a. 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分析诗歌的韵律、意象,解读诗人的人生哲理。

b. 雪莱的《西风颂》: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理解诗人对自由和革命的向往。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 例题讲解:分析两首诗歌的修辞手法,并进行仿写练习。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对两首诗歌的鉴赏分析,互相交流心得。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a. 韵律特点b. 意象分析c. 人生哲理2. 黑板右侧:《西风颂》——雪莱a. 象征意义b. 革命隐喻c. 自由追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分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意象,谈谈你对人生哲理的理解。

b. 从《西风颂》中选取一个象征意象,阐述其意义和作用。

2. 答案:a.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意象如“迷雾”、“黑暗”等,象征着人生困境。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告诉我们,面对困境要坚定信念,勇敢面对。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课堂同步教学设计《19外国诗二首》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课堂同步教学设计《19外国诗二首》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课堂同步教学设计《19 外国诗二首》一. 教材分析《19 外国诗二首》这一课是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的语文课程,主要内容是两首外国诗歌的学习。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歌,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同时锻炼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一些中国的古代诗歌,对诗歌的基本形式和韵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外国诗歌,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两首外国诗歌,掌握诗歌的基本形式和韵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兴趣,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背诵两首外国诗歌,掌握诗歌的基本形式和韵律。

2.难点: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阅读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认真研读教材,熟悉教学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诗歌的基本形式和韵律,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中国古代诗歌,激发他们对外国诗歌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两首外国诗歌,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美。

然后,教师逐句解析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形式。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选取一些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翻译和讨论。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朗读和解析。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解答他们的疑问。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两首诗歌的异同,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创作。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外国诗二首》选入了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和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致大海》。

这两首诗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西风颂》通过对西风的描绘,赞美了西风带来的破坏力和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力量的赞美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而《致大海》则通过对大海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反抗压迫的决心。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外国诗歌,对于诗歌的基本形式和鉴赏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的学生在诗歌鉴赏能力上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同时,学生对于雪莱和普希金这样的外国诗人可能比较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补充介绍。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

2.能够理解两首诗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3.能够分析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4.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方法,进行创作和欣赏。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西风颂》中“驱散了凛冽的冬天,/ 吹走了沉重的夜幕”和《致大海》中“海啊,/ 你是自由的元素”等诗句的理解。

2.分析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体验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3.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诗歌文本、翻译、作者介绍等。

2.教师准备相关的辅导资料和参考书籍。

3.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和整理学习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两首诗的标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诗?诗与我们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两首诗的文本,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和形式。

同时,教师对诗歌的作者进行简单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

3.朗读与背诵(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两首诗,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部编最新版七下第19课《外国诗两首》教案

部编最新版七下第19课《外国诗两首》教案
本节课将围绕这两首诗歌,带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分析诗歌的主题、意象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并结合实际生活,启发学生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主题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情趣和品味。
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从诗歌中反思人生选择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19课《外国诗两首》。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做出重要选择的情况?”(如选课、参加社团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诗歌中的选择与人生奥秘。
举例:《城市》中,“他们走了那么远的路,却离自己越来越远”,这里的难点在于理解“走了那么远的路”如何同时指代字面意义的行走和人生的追求,以及这种表达方式的精妙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对比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色,确保学生能够透彻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诗歌创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诗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歌意象、主题和表现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外国诗两首【导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中直抒胸臆与象征手法的运用,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4.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的各种重大选择。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导入1: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一帆风顺。

可现实生活总喜欢和我们开各种不大不小的玩笑,将我们推入一个又一个迷魂阵中。

假如有一天,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仔细聆听这位伟大诗人的谆谆教诲吧!导入2:同学们,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可我们却只能选择一条。

那么,面对人生的岔路口,我们将如何做出选择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未选择的路》,或许对你能有所启示。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忧郁..(yōu yù)诱.人(yòu)瞬.息(shùn)涉.足(shè)幽寂.(jì)延绵.(mián) 荒草萋.萋(qī) 伫.立(zhù)(2)词义忧郁:忧伤,愁闷。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瞬息:形容一眨眼一呼吸的时间。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延绵:延续不断。

幽寂:幽静,寂寞。

2.作者名片普希金(1799-1837),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19世纪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是“生活的百科全书”。

他的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等充分反映了渴望自由、反对沙皇专制的思想。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

他的诗富有象征和哲理,同时又有浓厚的乡土色彩。

一生中共出了10多部诗集,其中主要的有《波士顿以北》《山间》《新罕布什尔》《西流的小溪》《见证树》以及《林地空间》等。

3.背景链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诗人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

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学法指导:怎样把握诗歌的意象意象,简单来说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具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通俗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解答此类题的一般步骤:1.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评议再现画面。

2.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式:这首诗用××手法(或词语)描绘出了一幅……画面,将……(情感等)表现得……《未选择的路》这首诗的内容与诗人的经历有关。

弗罗斯特读高中时就开始写诗,17岁发表了处女作,但此后很少发表,20年中仅在小刊物上发表6篇。

他抱着当诗人的梦想打算去英国发展。

那么是继续留在家乡,还是去英国?是当一名农场主,还是当诗人?他面临着两种选择,“不能同时去涉足”。

况且当时诗人的境遇并不好,但他毅然选择了诗歌。

1912年,他变卖农场去了英国,在伦敦附近住下。

最终他成功了,191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少年的意志》,从此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

当写这首诗时,他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诗人了。

正如诗中所说:“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步骤二整体感知深层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交流点拨】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因为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交流点拨】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会到来。

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但只是暂时的,当事过境迁,往事将成为亲切的怀恋。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作者用“欺骗”这个词是否恰当?为什么不用“伤害”或其他的词?这样用的效果是怎样的?【交流点拨】恰当。

“欺骗”一词原义是指用虚假的言语或行动来掩盖事实的真相,使人上当。

此处作者用了“欺骗”一词其实是一种拟人的写法,把生活中碰到的悲伤与痛苦说成是生活“欺骗”了你,这样写使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更贴切,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

没有把痛苦等说成是“伤害”其实是一种乐观思想的表现。

“伤害”是指在人的心里有了伤痕,难以愈合。

作者此处只是把生活中的不如意,轻描淡写成一种“欺骗”,发现了这种欺骗时要勇敢面对,重新振作即可,不要总在伤心的往事中徘徊,而忽略了眼前和未来的美好。

另外,年轻人总是对未来抱着太理想的态度,所以在碰到事情不如想象中美好时往往会有心理落差,觉得生活“欺骗”了他,所以此处的“欺骗”也可理解为个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一种距离,以及这种距离给人造成的心理落差和情感失落。

4.细读课文,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1)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交流点拨】可以从多角度理解。

一方面,它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它暗示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每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人生,即使是痛苦的体验。

(2)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交流点拨】在遭遇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应该怎样做,而不能气馁。

(3)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交流点拨】心里总要存在着美好的想象、美好的愿望,表现了作者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5.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交流点拨】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一种面对厄运时积极乐观的崇高境界。

这也是这首诗能够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所在。

未选择的路1.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交流点拨】第一节,写诗人站在道路岔口,感到尴尬与无奈,陷入沉思——一经选择便无从回头。

第二节,写诗人选择了一条极富挑战性的道路。

第三节,写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却留恋那条未被选择的路。

第四节,写诗人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顾,或许会为未选择的路而心生惆怅之情。

2.朗读《未选择的路》,说说“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你从中悟出什么人生哲理。

【交流点拨】含义:诗人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

哲理: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在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一旦做出选择,就应该勇往直前地走下去,直到取得成功。

3.诗人为什么把诗题定为“未选择的路”?【交流点拨】诗人写作的重点是未选择的路。

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与不可逆转性。

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

诗人重在对未选择的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4.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交流点拨】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

所以,人生的选择很无奈,既要勇于抉择,更要慎重对待。

步骤三精读课文比较异同1.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两首诗有什么不同?【交流点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比较乐观积极,《未选择的路》则有些忧郁惆怅。

2.这两首诗可能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交流点拨】两首诗都饱含哲理与人情味。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让人笑对人生;而《未选择的路》则以其深沉的感叹,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激发人们对人生选择的思索。

步骤四总结课文探究写法《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语言精炼,内涵深刻。

这首诗没有具体鲜明的形象,但诗歌语言精炼,短短几句,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行文以劝告的口吻,以说理的形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语气娓娓道来,语气亲切委婉,热诚坦率,似乎是诗人在和你交谈,如“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而那过去了的,将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着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

《未选择的路》运用象征。

诗人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然之路比喻人生之路,表现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具有深刻的象征性和哲理性。

含蓄清新。

别具匠心的艺术风格再现优美的自然风光,并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深化了这首诗的含义,给人以丰富的启迪。

诗人将哲理隐含在优美的意境和浓郁的抒情中,并传递给读者。

板书设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如何面对: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沉着镇静,相信未来乐观追求交代原因:一切都将会过去,过去将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心向未来人生真谛:积极乐观怀揣梦想坚信未来挫折是丰富人生的宝贵财富未选择的路选择道路:伫立路口,思索选择做出决定:选择荒路决定一生,留恋未选选择之后:满腹怅惘多年之后:回顾叹息无法回头人哲理:人生的路只能选择一次,必须慎重意象:路,树林的路----象征---人生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