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表现手法之用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的第四联用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羊公碑”是百姓为纪念晋代羊祜而为之立的感恩碑, 寓有羊公的丰功伟绩。“泪沾襟”是说人们读完羊公的政绩后 无不为之落泪。最后两句诗人借羊公的典故,不仅追悼古代贤 明的政治家,更有感叹自己不能像羊祜那样有一番作为,令功 绩长留人间,心中满怀失落与悲伤。
•本诗运用了谁的典故?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借用陶渊明 的诗句,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 露出归隐田园的情志。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本词上片用了什么典故?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王维《渭城曲》(写《阳关三叠》 《阳关曲》也对)。突出作者于漂泊天涯时与 故人刚刚相逢又匆匆别离的无奈与悲伤的心情。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微山亭赋韵 江 总①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请分析尾联两处用典有什么作用? 【答案】借隐士接舆生动地刻画出裴迪隐士(狂士)形象, 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赞美之情,用陶渊明隐居进而含蓄地表 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前人曾评论骆宾王“少年落魄,薄宦沉沦”,结合前人论述,分析本 诗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反用典故 有的词人取典故所述之人事而反其意用之, 如辛弃疾的《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极 力鼓励李入蜀做一番事业,首句化用李白《蜀道 难》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其概括 为“蜀道登天”。本来,李白在《蜀道难》中要 突出的是蜀道的高危艰险,辛弃疾在《满江红》 中却强调通过艰苦的攀登可以上达青天,这就是 典型的反用典故了。
用典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采用明用、暗用、 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
1、明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如果能使读者从字面一看便知使 用了某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这种现象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 的,如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 唐?”这是明用《史记· 冯唐列传》中的故事,东坡居士在这 里明用这个典故,意在以魏尚自况,希望有一个象冯唐那样识 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己召回,委 以重任。这是古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的反映。在皖南事变后, 周恩来愤笔疾书“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里明显化用了曹 植《七步诗》里的句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2、暗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有时表面上看用典处 似乎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细察则不知为用典, 这就是暗用典故。例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的末 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 面看来好象是写“出猎”,描写猎人弯弓射狼的情 况。其实这是暗用了《楚辞· 东君》“举长矢兮射 天狼”的典故。天狼,是星名,古代用以代表贪残 掠夺,作者在此代指辽和西夏统治者;“射天狼” 则表明自己御敌保国的决心。
3、正用典故 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蓬莱文 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以典代人,通过文章既 以赞李云,也以自赞。“蓬莱”,为海中神山名,传说 仙府中难得的典籍,均藏于此。《后汉书·窦章传》言: “是时学者称东观(后汉政府的藏书机构)为老氏藏室, 道家蓬莱山。”这首诗中的“蓬莱”,是借指校书郎李 云。“建安骨”为建安风骨之简称。东汉末建安时期, 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诗歌,风格清新刚健, 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小谢”,指谢眺;区别于“大 谢”(谢灵运)。李白非常推崇谢眺,这里有自比的意思。 这两句中,上句称赞李云文章得建安风骨,清新刚健; 下句谓自己的诗歌应像谢眺那样清新隽永。
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 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例如: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 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 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 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 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 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答题步骤与提示 •首先找出用典的地方 •其次对诗中用典的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第三是结合诗歌的中心思想分析诗人 用典的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答案】“为拂绿琴埃”暗用俞伯牙、钟子期有关知音
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有何作用? 的的典故。作者希望风拂去琴上尘埃就是希望朋友到来 听自己重新弹琴。巧用典故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陆通,字接舆,楚人也。好养性,躬耕以为食。楚昭王时,通见楚政 无常,乃佯狂不仕,故时人谓之楚狂。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 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 而!”
用典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事,另一类是引 用前人诗句。
1、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 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 等,属于借古抒怀。例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 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 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 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 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 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 心。
【答案】本诗用了荆轲刺秦王前,燕太子丹于易 水为其送别的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对荆轲的不 畏强暴、视死如归的精神赞美,也抒发了自己不 为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慨。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途中逢管倅 赵彦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