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诗的语言》
鉴赏诗歌语言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E.以宾语面貌出现状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23/38
(二)炼字
1.抓住动词 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词 往往能够使全诗语言生动形象,更具 动感,它经常是一首诗歌中诗眼。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 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 阻隔;阻拦。 ②直饶: 纵使。分付: 交付。 (1) 简析“隔”字双重意蕴。(3分)
33/38
隔, 隔断、阻隔之意。诗人身 处江西, 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 见江东。同时, 也是本身被阻 隔, 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 增强于江东留恋之情。
24/38
2.抓住形容词(抓住它从声光 色形等方面点出形象特点,传 达出作者情感。)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王 维《使至塞上》)
25/38
3.注意数词和副词(注意其表达 动作情态和人物心里改变注意表 现景物某种状态程度。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齐己《早 梅》)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 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桑柘废来犹纳税, 田园荒后尚征 苗”(杜荀鹤《山中寡妇》)
21/38
A.主语后置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B.宾语前置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 风流酷似, 卧龙诸葛。
C.主、宾换位 秋色渐将晚, 霜信报黄花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22/38
D.定语位置 a. 定语挪前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诗的鉴赏》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诗的鉴赏》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学情分析:高三学生对于古典诗词已有一定的积累,一些常见的技巧与手法在基础年级都已有学习了解。
比如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等等。
虚实结合相对来说见得不多,也没有做过系统的讲解,学生对这种手法的概念也不是很清楚。
在一轮复习的初始阶段,我们把高考中的重难点古典诗词鉴赏率先讲解,而其中的一些难度相对大的技巧手法也尽可能做详细的分析讲解,以期在高三备考阶段迅速突破难关,提升分数。
重点难点:1、结合作品分析虚写和实写的内容及其作用。
2、掌握分析方法和答题思路,形成完整答案。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意手绘请大家看以下几幅图片,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将生活中的小物件与简笔画结合在一起,使虚与实完美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创意手绘,表现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情趣。
其实虚实结合的手法在中国传统的艺术中都有运用,比如绘画、书法、建筑、文学等。
今天我们就看一看虚实结合在古典诗词中是如何运用的。
活动2【讲授】概念讲解古代诗歌历来追求"虚"与"实"的完美结合。
虚实结合是古代诗歌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
说说你们对诗歌中虚实的认识。
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境,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
所谓"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融合。
活动3【讲授】链接课本深入理解例1:读柳永的《雨霖铃》,试分析诗歌中的虚实手法。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诗的意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诗的意象》教学目标:1.了解、体味诗歌的三个特点:物我统一性、真假统一性、人我统一性。
2.能自选或自写一首符合特点之一的诗歌。
3.老师自荐诗歌。
学情分析:日常学习过程中,除了课本上出现的作品,学生们很少阅读诗歌,缺乏对诗歌的整体认识,兴趣不是太高,高考诗歌部分失分较多。
鉴于此,本课力求通过学生特别熟悉的内容,让他们自己总结诗歌的特点;通过分析诗歌,自创诗歌提升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体味诗歌的三个特点:物我统一性、真假统一性、人我统一性。
2.能自选或自写一首符合特点之一的诗歌。
3.老师自荐诗歌。
难点学生能自选或自写一首符合特点之一的诗歌。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吟咏性情形诸意象导语问题:你能说出哪几句或哪几首古今诗歌?你知道的诗歌中有哪些意象?过程(一)特点一要求1.大声读下面的诗歌。
2.记住题目、作者、意象(诗中的事物)。
3.比赛:抽号比赛看哪组哪号记得多。
4.问题:这些诗最终目的是在写物还是在写人?如果写物,写了它什么特点?如果写人,写了人什么特点?格式:《》这首诗最终是在写——,因为——。
5.总结特点之一:诗歌具有物我统一性,往往是通过具体的客观事物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
物我统一性。
特点二要求1.大声朗读下面诗歌。
2.记住印象题目、深刻的句子及运用的表现手法。
3.比赛:看谁记得多。
4.问题:运用表现手法的句子描绘的情景能不能实现?如果不能,那为什么还能被历代人接受、悦纳,并久传不衰?到底是什么深层的事理在起作用?格式:我认为《》这首诗——句子写的情景不能实现,但是它却说出了——深层道理,所以该句能流传下来。
5.总结诗歌特点之二:诗歌具有假定性和真实性的统一体,虽然描绘的情境不真实,但是能表达出现实生活中的实质规律,既合“情”又合“理”,所以人们能口耳相传、欣然悦纳,传播开来。
真假统一性。
特点三问题1.诗词作者通过一定的手法使物我统一,从而表达一定的情感。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的语言》李彤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短歌行》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李彤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
2、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
3、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1、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2、熟背全诗。
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
2、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把握诗歌情感主线(一)酒是一个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
能不能提出一些酒的例子,学过的诗文里?可以互相讨论。
一壶浊酒喜相逢——酒是喜浊酒一杯家万里——思乡举杯浇愁愁更愁——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作者此时心情的孤单。
可以这样说,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具。
我一直认为,酒也是一种文化,因为很多东西来源于酒,归根于酒,当你举杯的时候你会想起家乡,父母,事业,家庭,欢乐,悲伤……看样子,酒常与某种情感相连,那么曹操的《短歌行》借酒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二)曹操“对酒当歌”,抒发了什么情感呢?从诗中寻找线索(找诗眼)。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可以说,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那么诗人为何而忧?让我们弄清这个问题。
二、分析诗人的情感 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之“忧”这首诗第一句就颇有气势。
对酒当歌,应该唱歌,但诗人却想到了人生的长短,\”人生几何\”,分明是感叹人生短暂,短得就像朝露。
我们说过,酒代表各种感情,这首诗是从什么开始的?明确:忧。
忧人生之短。
而且短得就像朝露。
板书:人生短暂师:诗人举起酒杯的时候,照理应该高兴,可诗人满腹忧愁,用什么来解忧呢? | 生:酒。
师:对。
民间有“借酒浇愁”的说法。
可是酒真能解忧吗?当然不能。
李白说过:“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代诗人罗隐也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公开课诗歌语言鉴赏优质课件
公开课诗歌语言鉴赏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语文》诗歌语言鉴赏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对古典诗词语言的深入理解和品鉴。
重点分析唐诗、宋词中的语言特色,通过对诗歌中关键字、句的解读,使学生领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语言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诗歌中关键字、句的深入解读,以及诗歌意境的把握。
教学重点:诗歌语言鉴赏的方法,以及如何从语言、情感、形象等方面进行品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课外诗词鉴赏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古典诗词朗诵,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介绍诗歌语言鉴赏的基本方法,包括关注关键字、句,了解诗人生平,联系时代背景等。
3. 实践分析:选取一首唐诗和一首宋词进行详细解读,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步骤,逐步学会鉴赏诗歌。
a. 分析唐诗《登高》中的关键字、句,品味其意境。
b. 解读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情感表达和形象描绘。
4.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进行鉴赏,并分享心得。
5. 例题讲解:针对诗歌语言鉴赏的题型,进行讲解和示范。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诗歌语言鉴赏的基本方法2. 唐诗《登高》解读3. 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解读4. 课堂互动:学生分享心得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从课外选取一首古典诗词进行鉴赏,不少于500字。
答案要求:包括诗歌背景、关键字句解读、意境分析等。
2. 作业提交时间:下周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一些课外诗词鉴赏资料,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提高鉴赏能力。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诗歌赏析指导》
优质课⼀等奖⾼中语⽂选修《诗歌赏析指导》优质课⼀等奖⾼中语⽂选修《诗歌赏析指导》教学活动:活动1【导⼊】古代诗词情感突破》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者的不同之处。
(6分)(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6分)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II) 9.这⾸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I)9.两⾸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感情?(6分) (2016年浙江卷)21.赏析第⼀⾸中的画线句。
(3分)(2016年上海卷) 15.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5分)(2016年江苏卷) 11.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从以上内容你可得出诗歌情感考查点的哪些信息?A.⼏乎都对诗歌的情感进⾏考查。
B.题型:主观题。
C.有的是直接考查,有的是间接考查(结合其它考查点设题)。
D.赋分⼀般是5分左右。
3、考点梳理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表达技巧; 简要评价作者的思想情感。
4、提出复习⽬标:关注考纲、关注考情、关注学情。
5、如何推断出诗歌中的情感?标题显情感注解点情感作者⼈⽣经历推情感情语(关键词语)明情感(关键词:愁、悲、恨、孤、客、别、思、乡……)意象寓情感典故含情感6.总结情感推断⽅法。
7.古代诗词常见情感忧国忧民的情怀建功⽴业的渴望怀才不遇的苦闷壮志难酬的愤慨昔盛今衰的感慨恬淡闲适的喜爱仕途失意的⽆奈思亲思乡的情感依依惜别的离情孤寂悲凉的⼼境羁旅漂泊的愁思⽥园⽣活的向往8.如何解答古代诗歌中的情感题?例1:(湖南卷)阅读下⾯的宋词,完成题⽬。
(8分)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际柴扉。
溶溶漾漾⽩鸥飞,两忘机。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的语言》段赵可欣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望海潮》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 1. 精读优秀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 根据诗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 结合所阅读的作品,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品味语言,学习赏析词句的方法。
2.通过课内学习和课外链接,学习词中点染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品味语言,学习赏析词句的方法。
2. 难点:学习词中点染的表现手法,并尝试运用到写作中去。
四、教材分析:本文选自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为宋词。
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
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通过对本单元所选的宋词珍品的研习探究和欣赏,我们将感悟到其中的艺术妙趣,得到审美愉悦,丰富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
这对我们将来更全面了解宋词宝库中的各种珍宝,将起到启发和向导的作用。
五、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一第一单元里已初步接触到词的相关知识。
在必修三第二单元的学习中了解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但基本上还停留在对某一具体的诗词|的理解上,未能经过归纳总结而上升为鉴赏评价的能力。
《望海潮》是必修四第二单元的第一课,这一课对学生领悟并掌握宋词鉴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望海潮》是柳永歌颂城市繁华富庶的代表作。
这首词意象多,情感充沛,共一百零七字,属于长调慢词,难于理解的词句较多,对于学生来讲,鉴赏有一定难度。
六、教学安排:1课时七、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诵读法、讨论法、提问法、讲授法八、教学过程:(一)导入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云……此词流播,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的语言》罗玲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一、导入诗歌鉴赏题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这种题有很多种考法,比如炼字题,比如赏析诗句,比如情感题,比如诗论评析题等等。
今天,我们就其中一种诗论评析题做讲解。
子曰:温故而知新。
我们就从学过的虞美人走进今天的诗歌鉴赏课。
大家看到ppt,一起读一下,回顾一下。
二、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所写,那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回答明确;亡国之恨。
对故国的怀念,物是人非之感。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就在一夜之间没有了。
法国缪塞尔曾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李煜的虞美人可以说是不朽的篇章。
以血泪书写。
三、这首词的最后两句被称为千古名句,请同学们试做赏析。
(一两位同学)同学们赏析得很好。
三、近代唐圭璋对这首词最后两句做过评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评论:近代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末以问答语,吐露心中万斛愁恨,令人不堪卒读。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诗词论评析题。
一般是古代名家或近代名家对某首诗发表意见、看法,或褒或贬或分析。
四、那现在大家拿出纸和笔来做一做这道题。
我们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做。
五、诗歌鉴赏题6分,如果你是老师,你怎么评判?两位同学答的都不是特别完整,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首先有没有同学来告诉我,这段评论是什么意思?用你自己的话来阐述一下。
明确:斛字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判断的?斛:第一种解法:放在数词之后,量词。
第二种解法:角表示酒的计量单位,斗,也是计量单位,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仍是计量单位。
这就是构字法中的会意字。
汉字组成方式有六种,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
第三种解法:成语法,万斛泉源,文思敏捷。
板书:理解评析语言的方式:构字法,成语法介绍了这两种方式,那“不堪卒读”什么意思?不堪卒读:第一种解法:联想迁移,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不堪重负,堪,能够,不能够读完第二种解法:组词,堪称,能够称为卒:士兵,死,结束,完。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诗的鉴赏》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诗的鉴赏》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诗的鉴赏》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学情分析:高三学生对于古典诗词已有一定的积累,一些常见的技巧与手法在基础年级都已有研究了解,比如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等等。
虚实结合相对来说见得不多,也没有做过系统的讲解,学生对这种手法的概念也不是很清楚。
在一轮复的初始阶段,我们将高考中的重难点古典诗词鉴赏率先讲解,而其中的一些难度相对大的技巧手法也尽可能做详细的分析讲解,以期在高三备考阶段迅速突破难关,提升分数。
重点难点:1.结合作品分析虚写和实写的内容及其作用。
2.掌握分析方法和答题思路,形成完整答案。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意手绘请大家看以下几幅图片,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将生活中的小物件与简笔画结合在一起,使虚与实完美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创意手绘,表现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情趣。
其实,虚实结合的手法在中国传统的艺术中都有运用,比如绘画、书法、建筑、文学等。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虚实结合在古典诗词中是如何运用的。
活动2【讲授】概念讲解古代诗歌历来追求“虚”与“实”的完美结合。
虚实结合是古代诗歌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
请谈谈你们对诗歌中虚实的认识。
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境,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捕捉到的部分。
所谓“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融合。
活动3【讲授】链接课本深入理解例1:读XXX的《雨霖铃》,试分析诗歌中的虚实手法。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XXX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XXX,XXX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本节课旨在让高中生掌握诗歌鉴赏中的“虚实结合”表现手法,培养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诗歌鉴赏语言公开课课件
诗歌鉴赏语言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单元,具体内容包括第三章《诗歌的意境与语言》的第一节《诗歌的语言》。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诗歌语言的特性、修辞手法以及如何通过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如凝练、含蓄、跳跃等;2. 使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3. 培养学生通过诗歌语言感受诗人情感,体会诗歌意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诗歌语言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重点:诗歌语言的特征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诗歌鉴赏资料、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首优美的诗歌《春晓》,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1)诗歌语言的特性:凝练、含蓄、跳跃等;(2)诗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仗等;(3)如何通过诗歌语言感受意境: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以《静夜思》为例,讲解如何鉴赏诗歌语言。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一首诗歌《登鹳雀楼》,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语言的特点和修辞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诗歌语言的特性;2. 常见修辞手法;3. 感受诗歌意境的方法;4. 例题:《静夜思》。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诗歌语言特点,写出不少于300字的鉴赏文章。
答案示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韩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如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此诗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生动地描绘了早春的景象。
诗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将春雨比喻为酥油,形象地表现了春雨的细腻、滋润。
而“草色遥看近却无”,则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春草的朦胧美。
两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运用了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赞美了早春的美丽景色。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的语言》孙伟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1 寻得轻舟渡迷津——诗歌与散文、小说语言比较鉴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走近诗歌文本,探究诗歌语言鉴赏的一般方法。
2、通过学生阅读诗歌文本的方法归纳,明确诗歌语言鉴赏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文心。
二、教学重点:学生通过三首诗歌文本的阅读,探究诗歌语言鉴赏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难点:通过学生阅读诗歌文本方法的归纳,了解诗歌语言鉴赏终极目标是培养自己的诗心、文心。
四、课型:阅读指导课五、教学过程:【课前预习案】 1.走近文本的方法:默读、朗读。
2.文本的一般结构:标题、作者、正文(分段)、备注。
3.走进文本的方法:细读法、圈划关键词法、批注法。
3.班级班刊|4.诗歌语言鉴赏的目标是:现实目标(器),即,高考;终极目标(道),即,文心。
5.可以选择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或默读、朗读的方法走近文本。
【课内探究案】一、导入:二、整体感知:(一)初读———默读朗读,走近文本。
| 1.《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略)| | 2 |2.《虞美人·听雨》(宋·蒋捷)(略) 3. 《没有人要的孩子》(王璟)(略) 1.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读、默读、朗读:(读准轻重读出节奏读出情感)感悟朗读。
(读准字音)二)二读赏析———合作讨论,走进文本。
| 小组讨论:说出美句,探知方法。
三、三读明情——走出诗歌,归纳方法。
1.归纳诗歌语言鉴赏的一般方法:(关注画面、情感(情语)、细节描写、修辞、事件、时间、人物) 2.诗歌语言鉴赏的内容及目标 1)内容:①课内外名著;②《读者》、《诗刊》、《散文选刊》等杂志;③班刊《初尘诗刊》;④自己创作的作品 2)目标:①现实目标(器):高考成绩;②终极目标(道):文心,即对爱文心、爱心、善心、勇敢的心、达观的心、智慧的心【课后巩固案】四、作业布置: 1.阅读下面语段,运用本节学到的方法赏析。
《青草地》(节选)阿拉丹·淖尔这是秋天的草原,八个家草地上天高气爽、青草肥美,丰满的阳光照耀着草地、照耀着我的羊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诗的语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陌生化”概念及语言“陌生化”的主要类型。
2、过程与方法:逐步了解我国诗歌语言陌生化的创作特点并运用方法试着鉴赏和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之美。
学情分析:
该课程具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力、理解力和创作力。
七中文科班学生语文基础较好,也具备一定的能力素养,故大胆尝试。
重点难点:
逐步了解我国诗歌语言陌生化的创作特点并运用方法试着鉴赏和创作。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诗歌语言“陌生化”
(一)介绍“陌生化”概念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的一个重要理念。
艺术鉴赏是一个不断深入的体验过程,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就能一步一步逐渐达到审美目的。
这样,诗歌创作就必须“陌生化”。
“陌生化”,是指在诗歌艺术上超越惯性、俗常、重复、老旧,以意象、形式和语言的新异与独特,使人们从对生活的漠然和麻木中惊醒,从而对诗的艺术乃至对世界获得全新的认知和感悟。
(二)语言“陌生化”的主要类型
1.名词并置或倒装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诗句由名词组成,写早行情景,历历在目,脍炙人口。
2.词语反常搭配
(1)主谓反常搭配
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洛夫)
“夏”与“荷”、“秋”与“蝉”反常搭配,既点时间推移,又蕴含着“夏荷”与“秋蝉”之形象。
(2)动宾反常搭配
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千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纺”与“疲惫的歌”动宾反常搭配,显得新颖别致。
(3)修饰成分与中心语反常搭配
窗外/被秋风吹得很瘦很瘦的虫鸣/戚戚地咬着我的心(王一飞) 用“很瘦很瘦”修饰“虫鸣”,富有质感。
3.词语交互错位
文人放下锄头/农人放下眼镜(陈黎《在一个被地震所惊吓的城市》)
“文人”与“农人”交互错位,形象地表达了“被连续地震所惊吓”后的人们手忙脚乱的情状。
4.前后情境错位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三)通过三道练习题再次熟悉和巩固诗歌语言“陌生化”的理论及类型。
(四)从语言陌生化角度讨论鉴赏《边界望乡》
(五)课堂小结
(六)运用语言“陌生化”的理论,试着自己创作一两首小诗,可以选取生活中熟悉的人、事和场景任意入诗。
(七)学生作品展示
三、教学反思
诗歌讲过了就真的讲完了吗?诗的不尽韵味在我们的体验中不断发酵,历久弥醇。
读诗使人聪慧,每一次读诗都会给你带来新的发现,哪怕是一首很久以前读过的诗,也会因为你的经历你的参与而呈现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面貌。
愿同学们真正热爱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