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赵引黄灌溉现代化管理发展战略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赵引黄灌溉现代化管理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SWOT分析,列出北赵引黄灌溉现代化管理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进行结果分析,最后在提出北赵引黄灌溉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战略。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北赵引黄灌区摆脱困境、谋求发展提供思路,供决策层参考,也可为其它大型灌区灌溉现代化管理提供借鉴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北赵引黄灌溉现代化管理发展战略

北赵引黄灌溉工程是山西省投资最大的大型灌溉工程之一。建设北赵引黄工程,使旱地农田变为水浇地,可以促进农民群众增产增收,惠及千家万户。制定合适的战略规划,实现北赵引黄工程现代化管理,成为紧迫的现实问题。

1 北赵引黄灌溉发展

北赵引黄灌区涉及万荣、临猗和河津3县市,工程从河津市禹门口引水,流经50km到万荣荣河镇庙前村,通过庙前一级站提水上塬,解决万荣、临猗两县12个乡镇121个行政村18.3万农村人口和51.05万亩耕地的用水问题。

北赵引黄灌区自2008年10月开工,经过3年多的建设,主体已完建并具备运行条件。灌区包括三级五站、10公里的压力管道、90公里干渠、100公里支渠、50公里输电线路。2011年6月11日,该工程启动以来,峨嵋岭台地51万亩旱塬农田开始享受灌溉之利,每年预计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10亿元以上。该工程对于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灌溉现代化管理发展战略SWOT分析

2.1 优势因素分析

(1)人力资源具备发展潜力。北赵引黄管理局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定编定岗主要包括行政职能科室、水经营实体、服务机构三大部分,人员编制462人。北赵引黄建管局现有员工198人,平均年龄30岁。各类专业人才齐备,有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0多人,助理工程师50人,技术工人80人,工人44人。灌区自建设以来,以吸纳高等专业院校技术人才以工程类专业为主,约占专业人才总数的65%。

(2)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北赵引黄建管理局已建立基本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现代企业制度。首先,按照灌溉管理及生产运行的需要和分工协作的原则,制订了水管单位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技术责任制。其次,在进行灌区生产建设与灌溉管理中,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规范。另外,在其它方面也建立和健全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在灌溉管理中,有供水管理制

度、调度工作制度、配水人员工作制度、工程设施管理制度、工程安全管理制度、洪涝管理工作考核制度等。

2.2 劣势因素分析

(1)“重建轻管”是关键问题。目前,农田水利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管理面临两难选择,既属于公益性的非营利,又属于受益者收费的经营性质。因为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经营与管理还处于十分粗放的阶段,“重视建设,轻视管理”的现象突出。

(2)政府非营利性组织性质对灌溉管理影响。中国很早就采用“专业管理与农民群众民主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对大中型灌区进行管理。但是存在政府管理权力相对集中,农民参与程度较浅,农民用水管理组织法律地位不明确和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等问题。由于政府的大包大揽,容易使用水户缺乏主人翁意识,造成水利设施长期有人用无人管的局面,灌区自上而下的规划设计与管理形式容易忽略田间基层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真正意愿,造成设计与实际相脱节。

(3)农田水利基础薄弱。目前,农民的灌溉方式总体仍显落后,导致农民水利灌溉效率普遍较低。现有灌溉设备普遍存在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节水灌溉发展相对滞后,一些地方还存在大水漫灌现象,水资源不足与灌溉用水浪费并存。

2.3 机会因素分析

(1)农田水利灌溉市场开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大幅增加中央及地方对水利建设的财政投入,各级财政成立了专项资金用于水利设施建设。同时提取10%的土地出让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确保2011年至2020年的十年间全国水利年均投入为2010年的2倍。按此规模进行测算,这十年内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2)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较快。在灌溉现代化管理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逐步推广。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逐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装备的综合集成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大有可为。

(3)灌区信息化步伐继续加快。灌区信息化是灌区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要实现灌溉管理的现代化,就要十分注意利用具有先进意义的实现手段和途径,实现灌溉管理所需要的水情、农作物、工情等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分析的现代化和自动化。一定要抓住机遇,加快灌区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为实现灌溉现代化管理做出应有的贡献。

2.4 威胁因素分析

(1)灌区末级渠系不配套。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人增地

减水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求平衡的任务更加艰巨,农田水利建设滞后问题愈加凸显,尤其是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严重滞后于骨干工程建设的状况愈演愈烈,灌区末级渠系不配套成为瓶颈问题。

(2)公益性组织运营管理中营销的难点。公益性组织的产品和服务比较单一,强调社会效益,因此公益性部门的营销比私人部门营销更高超的技巧。公益性组织既要满足自身运营费用的需要,也要照顾目标群体的利益,还要符合整体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自然等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公益性组织大多因为其提供的服务要享受资助和政府免税,需要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所承受的政治压力有时要大于市场压力。另外,公益性组织缺少竞争和进取精神,所以创新活动经常得不到支持。

(3)不合理收费和用水问题。历史上农民用水由乡(镇)政府包办,客观上能够实现统一供水,但问题诸多。如搭车收费、挤占和挪用水费、加重了农民用水负担,灌区水价不到位;水资源严重浪费,灌区上游有时用水过多,而下游无水可灌,造成灌区上下游之间、不同的行政区域之间用水矛盾多,主管部门协调供用水方面的工作任务繁重;末级渠道“管理”缺位,年久失修,灌溉效益衰减;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4)体制机制建设滞后问题。大中型灌区、泵站等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尚未落实到位。农建支渠及斗渠存在产权不清楚、管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和经费无渠道等问题。水费实际收取率较低,影响工程正常运行维护。一些乡镇水利站被撤并,抗旱服务队、水利科技推广队伍、灌溉试验站等专业服务组织建设相对滞后,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缺乏必要扶持。

3 灌溉现代化管理发展战略规划

3.1 搞好灌溉文化建设

灌区文化建设在灌溉现代化管理实践中已经成为一种生产力,一种新的管理方式。灌区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是核心价值观念和员工行为方式的总和。北赵引黄灌区文化的精神元素在实践中凝练为: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3.2 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目标就是发挥好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人力使用成本,提高管理整体效率。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灌区现代化管理一项重要的内容,“严格定编定岗、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员工执行力、建立激励机制、教育培训员工、用制度规范管理行为”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对于北赵引黄灌区建立和保持一个有效率、有活力的员工队伍,促进灌区良性、可持续性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3 建立多元化灌溉管理体系

农民是灌区水市场消费的主体,享有用水消费合法权益。灌区现代化管理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