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精症精浆生精细胞研究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精症精浆生精细胞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无精症精液脱落细胞形态特征。方法:观察分析89例无精症患者的精液其生精细胞的形态种类,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89例无精症的精液中,25例有生精细胞。其中17例主要是精子细胞占68%,5例是次级精母细胞占20%,2例是初级精母细胞占8%,1例精原细占4%胞。结论:观察精液生精细胞的形态及分类,对非梗阻性无精症的诊断有价值,建议临床常规开展精液的脱落细胞检查。
【关键词】无精症;精液;脱落细胞;生精细胞。
【中图分类号】r 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037- 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发展,男科学的发展很快,人们对于男性不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男性生育能力逐年下降[1],不育的患者逐年增多;无精症是男性不育症的主要原因之一[2].也是目前男性不育的最大难题。无精子症的病因很多,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是睾丸本身功能障碍,称为原发性无精子症,包括睾丸生精障碍和生精过程障碍,无精症是由睾丸生精功能障碍引起,而不是由输精管道梗阻所致,其输精管道通畅,;第二是睾丸生精功能正常,是输精管道阻塞,使产生的精子无法排出体外称为阻塞性无精
子症,[3]。无精症的病因研究进行的很多,但从精液脱落细胞的角度进行探讨很少,尚未见有报道。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 病例来源:89例无精症患者均为本院不育症门诊患者,均经3次留取标本,精液离心沉淀镜检均无精子,方可入围。年龄19 岁至37岁(平均28 岁),两例经染色体检查及临床体征确诊为克氏综合征,未婚,余87例均已婚。
1.1.2 标本采集精液检查:患者禁欲3 d-7 d后,采用手淫法留精液。
1.2方法:精浆生精细胞检查室温液化30分。取全部精液放入试管中,离心,弃上清,取离心的沉淀物用ph7.4,0.01m的pbs洗三遍,用沉淀物作生精细胞检查,取沉淀物涂片自然干燥,用95%的酒精固定或直接用瑞氏、姬姆萨染色法染色,油镜观察[4]。
2 结果
89例无精症的精液中,25例有生精细胞。其中17例主要是精子细胞占68%,5例是次级精母细胞占20%,2例是初级精母细胞占8%,1例精原细胞占4%。
3 讨论
近五年来,我们一直在从事精液脱落细胞的研究,首先从方法上建立了一套适合我们实验室的方法,包括瑞氏、姬氏和正甲苯胺蓝过氧化酶的方法,并已实施在日常的工作中。还具有成熟技术及试剂。
生精细胞分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四种。对无精症患者精液进行生精细胞检测主要用以区分原发性
无精子症和阻塞性无精子症,亦可判断生精过程障碍病人的生精细胞阻滞阶段,用以推断其可能病因。精液生精细胞检查是离心沉淀、染色后的精液细胞,应用光学显微镜辨认,主要对未成熟生精细胞
的形态、比例来判断精子生成能力[5][6],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无创伤、无后遗症、操作简便的方法,对判断输精管道梗阻与否,判断睾丸生精功能的检测方法,对男性不育特别无精症诊断中可作为取代有创伤性睾丸细针穿刺的方法[7]。
如果在无精症的精液中完全无生精细胞或支持细胞可初步考虑
为梗阻性无精子症[8]。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睾丸中无成熟的精子,只有不同类型、不同比例的未成熟生精细胞或支持细胞,说明无精症是由睾丸生精功能障碍引起,而不是由输精管道梗阻所致,其输
精管道通畅,考虑为非梗阻性无精症;
随着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大规模基因组功能分析的不断发展,使我们有机会来不断发现男性不育的遗传病因,更准确地理解它们对正常睾丸功能的影响,必将涌现出更多的有效治疗遗传异常的男性不育的手段。但由于精子发生的局部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十分复杂,目前还不能体外复制该条件,而且需要仪器设备复杂贵重,使很多研究项目难以完成[9]。
观察精液生精细胞的形态及分类,对非梗阻性无精症的诊断有价值,建议临床常规开展精液的脱落细胞检查。
参考文献:
[1]熊承良. 人类精子学[m] . 第1 版.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2 :2662268.
[2]谷翊群,陈振文,于和鸣,等,译. 人类精液及精子2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m] . 第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3]黄宇烽,印洪林,主编. 精液细胞学与超微结构图谱[m] .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 :15.
[4]黄宇烽,主编. 实用精液细胞学彩色图谱[m]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 ,38 ,120.
[5]熊承良,吴明章,刘继红,等. 人类精子学[m] .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66.
[6]五一飞主编. 人类生殖生物学. 第1 版[m].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92293.
[7]郭应禄,辛钟成,主编. 男子生殖医学. 第1 版[m].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1492143.
[8] 马春红.男性不育症的病因探讨[j].医学信息(中旬
刊),2010年02期.
[9] 马合苏提,蒲春林,靳宏勇等.新疆210例无精子症患者睾丸针吸细胞学检查及病因分析[j].新疆医学。, 2011年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