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及其环境效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藏高原整体开始强烈隆起,横断山系开始隆 起,昆仑山强烈抬升。隆升速率达到1~2mm.a-1, 隆升高度达1000m。
构造变形效应: 阿尔金断裂由逆冲转变为左旋走滑,对南来 的挤压起到了阻挡和转换作用,使南来挤压力转 变为北东向水平力,青藏高原开始向东滑移挤出, 川滇地区强烈活动,泥河湾盆地、榆社盆地、三 门峡盆地形成。
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
青藏高原——当代地球科学的热点
青藏高原——戈壁沙漠——黄土高原是一个成因 上彼此相关的耦合系统。 黄河的起源,华北平原与黄海、渤海的充填以至 北太平洋海底的粉尘堆积都是这一耦合系统的进一步 延伸。 青藏高原周缘强烈地壳活动,冻土、沙漠土和黄 土的形成,气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地质灾害区域性 和周期性的衍生也是这一耦合系统的动态变化表现。 青藏高原的隆起则是这一长串耦合系统的起动力。
• 我国西北地区呈干旱趋势,使我国地貌类 型发生重大变革,在原本应该富饶的西北 腹地成为干旱区(造就了荒漠地貌类型) 另一个方面,青藏高原隆升使得东南季风 能再温压场的控制下到达长江中下游的广 阔地区,使其原本应处在副热带高压控制 下的中国南方荒漠区成为鱼米之乡;最后, 青藏高原隆升改变了了我国内陆大气环流 状况,对黄土高原第四纪风成黄土沉积过 程具有重要影响。
地壳挤压缩短作用仍存在,但由南向北逐渐变小; 近东西向断裂仍左旋走滑或右旋走滑,如鲜水河—— 小江断裂带现今左旋走滑速率达10 ~ 15 mm.a-1 ,控 制了有史以来17次7级以上地震的发生;红河断裂左旋 走滑速率为7~ 8 mm.a-1 ;祁连山北缘断裂带左旋走 滑速率为5~ 7 mm.a-1 ,控制了祁连山北缘地区全部 强震和大震的发生;六盘山构造带左旋走滑达5~ 6 mm.a-1 ,控制了南北构造带北段的全部强震和大震 的发生。
青藏高原的隆升与我国现在地貌 轮廓形成的关系
青藏高原隆升跟我国现在的地貌有密不 可分的关系,首先,青藏高原隆升造就了我 国的三级阶梯(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西 起昆仑山山脉,经祁连山山脉向东南到横断 山脉东缘。 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由东北向西南依次 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锋山。), 从西到东呈下降趋势,这也是地应力的一个 反应;再次,青藏高原隆升使得印度洋季风 不能穿过青藏高原而到达西北地区,使得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第八幕
4.中北部的金沙江——鲜水河、昆仑 山南缘及祁连山北缘断裂带均由压扭转变 为左旋走滑; 5.在六盘山和龙门山形成强烈的具左 旋性质的挤压推覆构造。 整个青藏高原转变为以伸展变形和向 东挤出的运动体制。
第九幕 青藏高原隆持续隆升,2~7mm.a-1。
构造变形效应:
鄂尔多斯地体因青藏高原的向东运动而旋转并隆 升,影响到华北块体内部的变形。
产生东西向走滑和南北向扭曲。
第三幕
青藏高原第一阶段褶皱冲断抬升,地壳硬 化程度大大增强,岩体的剥露速度突然加速 【(0.07±0.025)mm.a-1→> 2mm.a-1 】。
构造变形效应:
红河、澜沧江等断裂大规模左旋走滑, 拉分盆地形成,以此种方式吸收了两大板块 汇聚时所产生的应变。
第四幕 两大板块继续碰撞挤压,欧亚板块由变形缩 短转变为造山运动。 构造变形效应:
构造地体整体升降,垂直消化印度板块俯冲 应力。
第五幕
两板块继续碰撞,进入青藏高原主要隆升 时期之一。
构造变形效应:
青藏高原主边界断裂开始活动,大规模逆 掩推覆。
第六幕 青藏高原进一步隆升,近1000m。 构造变形效应:
在喜马拉雅山等地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和断 裂谷地,开始了新的成湖时期。
第七幕
② 青 藏 运 动
④ 共 和 运 动
0.15Ma前后 0.05Ma前后 0.01Ma~现今
第一幕 印度与欧亚两大板块碰撞,青藏高原开始隆 升,形成冈底斯山脉及相关盆地。
构造变形效应: 南北向挤压缩短及向北推移,喜马拉雅地区缩 短700km,姜塘地区缩短429km。
第二幕 两大板块继续碰撞,并叠加了来自西方阿拉 伯板块的俯冲作用,青藏高原缓慢抬升。 构造变形效应:
第八幕 青藏高原隆升加强,祁连山隆起,第一级阶梯状地 貌形成。隆升速率:2~7mm.a-1,隆升高度达到1500~ 2000m。
构造变形效应:
青藏高原此时开始由加厚缩短、逆冲推覆为主的塑性 变形转变为刚性块体的滑移挤出,断裂带性质全面转变: 1.青藏中南部SN向地堑和裂谷开始形成; 2.阿尔金断裂带左旋走滑增大; 3.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喀拉昆仑——嘉黎及红河等 三条断裂带全部由压扭转为右旋走滑。
第十二幕
昆仑山再度强烈隆起,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强烈 隆升。
构造变形效应:
近东西向断层持续走滑,青藏地体继续向东挤出。 ;沙漠黄土扩大,塔克拉玛干沙漠扩大加厚,与今 天相当。
第十三幕
青藏高原急剧隆升,接近或达到现代 高度。
构造变形效应:
1、金沙江、鲜水河、昆仑山南麓、祁连山北
缘、阿尔金等断裂带左旋走滑量达到最大。 2、黄土高原再度隆起,气候急剧变干,高原 盐湖、沙漠和黄土大规模向南向东扩展,塔里 木盆地全沙漠化,柴达木盆地消失
青藏高原隆升共分为四大阶段,十五个隆升幕, 经历了四次构造运动
① 喜 马 拉 雅 运 动
45Ma前后 35 Ma前后 21Ma前后 17Ma前后 13Ma前后 8Ma~7Ma间 3.6Ma~3.4Ma 2.6Ma~2.5Ma 1.7Ma~1.5Ma
③ 昆 仑 ︱ 黄 河 运 动
1.2Ma~1.1Ma 0.9Ma~0.8Ma 0.6Ma~0.5Ma
第十幕
青藏高原加速隆升,昆仑山再度隆起。 隆升速度:10~30mm.a-1,高原上升至 3000m,局部达5000m以上。
构造变形效应:
发生在高原东部和黄河流域的构造运 动十分引人注目,各主要断裂仍以走滑运 动为主。
第十一幕
1、青藏高原持续上升,平均高度达 3000m以上。 2、沙漠和戈壁不断扩大,湖泊收缩,发 育盐类沉积和雅丹地形,塔克拉玛干沙漠、 巴丹吉林及腾格里等沙漠形成; 3、黄土高原再度隆起,昆仑山北坡黄 土堆积,黄土向东南扩展并首次越过秦岭 和太行山。
第十四幕
青藏高原隆升,但幅度较小。 环境变化效应:
黄河第二级阶地形成,侧蚀作用强烈,阶地 面宽;气候温暖湿润,黄土堆积速率明显降低; 32000~16000a间为末次盛冰期,青藏高原多年冻 土下界比现在降低1400m。
第十五幕
第十五幕:0.01Ma~现今
青藏高原仍持续上升,上升速率:6~ 9mm.a-1。 构造变形效应: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震中分布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