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地质作》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和重结晶作用,使其粒雪变成粒状冰 。
粒雪冰进一步受压,排出气泡,就变成浅
蓝色的冰川冰 。冰川冰在上部冰雪压力和
本身的重力作用下而运动(冰川) a
15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运动
冰川冰在常压下是一种脆性物体,
但是冰川下部的冰川冰在上覆冰雪
的压力作用下可变成塑性体。大陆
冰川主要受侧向压力的作用使其从 冰层厚的地方(中心部位)向冰层 薄的地方(边缘部分)流动。山岳冰
的冰川称大陆冰
冰川(冰盖)。
a
7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全球冰川面积
共1500多万平方
公里,其中南极
和格陵兰的冰体 占1465平方公里。
格 陵 墓
这种大面积的分 布庄高纬度地区
兰 岛 冰
的冰川称大陆冰

冰川(冰盖)。
a
8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另一部分
冰川零星分布
在中、低纬度
的高山和高原
上气温在零度
以下的地带;
为山岳冰川 。
a
14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形成
在两极或低纬度的高山地区,降水主
要以雪的形式降落,长年累月就聚集而形
成终年积雪区的雪原,雪原的下部界线称
为雪线。刚降落的雪称新雪,其形状多为
六角形,充满空气,密度非常小,新雪通
过圆化后变成圆的、较致密的颗粒称粒雪 。
粒雪在上层雪的重压下发生缓慢的沉降压
在中、低纬度
的高山和高原
上气温在零度
以下的地带;
这部分冰川称
为山岳冰川 。
a
12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另一部分
冰川零星分布
在中、低纬度
的高山和高原
上气温在零度
以下的地带;
这部分冰川称
为山岳冰川 。
a
13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另一部分
冰川零星分布
在中、低纬度
的高山和高原
上气温在零度
以下的地带;
这部分冰川称
a
19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剥蚀作用
山岳冰川剥蚀地貌 鳍脊
角峰
冰斗
a
冰川谷
20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剥蚀作用
山岳冰川剥蚀地貌
a
冰川谷
21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剥蚀作用
山岳冰川剥蚀地貌
a
冰川谷 22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剥蚀作用
山岳冰川剥蚀地貌
a
鳍脊
23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剥蚀作用
普通地质学及地貌
主讲人:陶晓风 李亚林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教研室
a
1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形成和运动 冰川的作用剥蚀作用 冰川的堆积作用
a
2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陆地上的水体分为液
体和固体,所有河流、湖 泊及地下水的总量仅占陆 地淡水总量15%,其余85 %的水以固态的形式构成 冰体。这些陆地上的冰体, 在由于地面坡度和冰体厚 差异所产生的侧压力的作 用下,能产生缓慢地运动。 陆地上终年缓慢流动着的 冰体为冰川。
这部分冰川称
为山岳冰川 。
a
9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另一部分
冰川零星分布
在中、低纬度
的高山和高原
上气温在零度
以下的地带;
这部分冰川称
为山岳冰川 。
a
10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另一部分
冰川零星分布
在中、低纬度
的高山和高原
上气温在零度
以下的地带;
这部分冰川称
为山岳冰川 。
a
11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另一部分
冰川零星分布
a
36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堆积作用
冰碛物 的特征:①纯碎屑堆积;②分选极差无层理;③磨圆度差;
④冰漂砾表面常有冰擦痕; ⑤冰碛物中常保存有喜冷的植物胞 子花粉及化石。
冰碛物a
冰擦痕 37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堆积作用
山岳冰川堆积作用
山岳冰川不断将其所携带的物质搬运
到冰川末端,在那里由于冰川冰消融而堆
a
3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全球冰川面积
共1500多万平方
公里,其中南极
和格陵兰的冰体
占1465平方公里。
这种大面积的分
布庄高纬度地区
的冰川称大陆冰
冰川(冰盖)。
南极a 冰川
4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全球冰川面积
共1500多万平方
公里,其中南极
和格陵兰的冰体
占1465平方公里。
这种大面积的分
布庄高纬度地区
的冰川称大陆冰
a
31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搬运作用
冰川的载运
a
32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搬运作用
冰川的载运
a
33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搬运作用
冰川的载运
a
34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搬运作用
冰川的推运
a
35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堆积作用
山岳冰川从高处往雪线以下运动,大陆 冰川从高纬度向低纬度运动,由于气温逐 渐升高,冰川冰逐渐消融,冰川内部的碎 屑物就会在冰州的末端或边缘堆积起来。 这些冰川的堆积物称冰碛物 。
17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剥蚀作用
冰川在运动过程中,施加于冰床上的强大压力和剪切力,会对冰床 产生巨大的破坏。这种作用称为刨蚀作用 。刨蚀作用是一种机械作 用,破坏力十分巨大,其作用的方式有两种:拔蚀作用 和锉蚀作用
a
18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剥蚀作用
山岳冰川剥蚀地貌
山岳冰川剥蚀地貌的形成过程
积下来形成终碛。终碛常呈弧形的垅岗状
地形,称终终碛垅。山岳冰川两侧冰运物
最多,在冰川后退过程中,两侧大量冰运
物不断地堆积在冰蚀谷的两测,形成侧碛。
山岳冰川剥蚀地貌
a
角峰 24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剥蚀作用
山岳冰川剥蚀地貌
a
25 角峰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剥蚀作用
山岳冰川剥蚀地貌
a
26 角峰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剥蚀作用
山岳冰川剥蚀地貌
a
27 冰斗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剥蚀作用
大陆冰川剥蚀地貌
由于磨擦形成的擦痕
a
28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冰盖)。
a
5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全球冰川面积
共1500多万平方
公里,其中南极
和格陵兰的冰体
占1465平方公里。
这种大面积的分
布庄高纬度地区
的冰川称大陆冰
冰川(冰盖)。
a
6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全球冰川面积
共1500多万平方
公里,其中南极
和格陵兰的冰体
占1465平方公里。
这种大Leabharlann Baidu积的分
布庄高纬度地区
冰川的剥蚀作用
大陆冰川剥蚀地貌
a
29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剥蚀作用
大陆冰川剥蚀地貌
一万八千年前的北美洲
a
30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搬运作用
冰川在运动过程中, 可将冰川内部及冰川前缘 的碎屑物搬运到它处。其 搬运特点是:搬运力巨大; 机械搬运;搬运过程不损 失能量;无分选;无磨圆。 搬运的方式:载运和推运
川受重力作用从冰床高处向低处流
动。冰川的运动速度一般极其缓慢,
日平均不过几厘米,快的也不过数
米,肉眼很难观察到 。其运动方
式分为基面滑动和塑性运动 。 a
16
第七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运动
由于冰川不同
部位的运动速度不
同,底部和两侧基
岩因摩擦而运动慢;
上部和中间运动快,
这种差异将导致冰
川表面发生冰裂缝。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