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管坏死的症状,急性肾小管坏死治疗【专业知识】
急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
急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急性肾衰竭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期内(数小时或数日)急剧下降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尿素氮和肌酐迅速升高,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及尿毒症症状。
一、病因(一)肾前性急性肾衰竭本质:肾血流量减少引起1.急性血容量不足呕吐腹泻、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中暑及大量出汗未及时补充、大面积烧伤、腹膜炎、坏死性胰腺炎、过度利尿等。
本质:肾血流量减少引起2.心血管疾病由于心排血量严重不足导致肾灌注不足见于:(1)充血性心力衰竭。
(2)急性心肌梗死:尤其合并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更易合并急性肾衰竭。
(3)心包填塞:此时体循环淤血严重影响心排血量。
(4)肾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
(5)大面积肺梗死。
(6)严重心律失常。
3.末梢血管扩张或感染中毒此时有效循环血量重新分布,见于血压降低过快过猛或感染中毒性休克。
4.肾血管阻力增加见于大手术后及麻醉时;肝肾综合征;前列腺素抑制剂引起前列腺素分泌减少。
(二)肾性急性肾衰竭1.急性肾小管坏死★——最常见如急性挤压伤★:大腿挤压伤导致肌肉缺血坏死,大量肌红蛋白入血,在肾小管内形成管型,堵塞肾小管,发生肾衰竭。
各种休克、急性溶血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2.急性肾毒性物质(1)抗生素(2)造影剂:包括各种含碘造影剂。
(3)重金属盐类:如汞、铅、铀、金、铂、铬、砷、磷等。
本质:肾脏本身疾病引起(4)工业毒物:如氰化物、甲醇、四氯化碳、甘油、杀虫剂、除草剂等。
(5)生物毒:如蛇毒、蜂毒、斑蝥毒、鱼胆毒等。
(6)其他:环孢素、大剂量静点甘露醇等。
3.肾小球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血清病等。
4.急性间质性肾炎如肾脏感染性疾病、肾脏毒性物质、X线长时间照射及各种药物中毒引起肾间质损害。
5.肾血管性疾病如肾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腹主动脉瘤、肾静脉血栓形成等。
(三)肾后性急性肾衰竭1.输尿管结石双侧输尿管结石或一侧结石对侧反射性痉挛。
急性肾小管坏死危害及预防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 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建议使用药物,严格遵守用药时间和 剂量。
定期复查:根据病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病情变化 和治疗效果。
定期检测血糖和血压水平 合理使用降压和降糖药物
遵循医生建议的饮食和运动计 划
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等不良习 惯
避免滥用药物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药物过敏或不良 反应
严格按医嘱用药
尿量减少 氮质血症 高钾血症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肾脏疾病史、手术史等。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观察指标是否异常。 影像学检查:进行肾脏超声、CT等检查,观察肾脏形态是否正常。 肾活检:进行肾脏组织活检,观察肾脏组织是否有急性肾小管坏死病变。
01 急 性 肾 小 管 坏 死 对 肾 脏 的 损 害 02 急 性 肾 小 管 坏 死 对 其 他 器 官 的 影 响 03 急 性 肾 小 管 坏 死 的 预 防 措 施 04 急 性 肾 小 管 坏 死 的 症 状 及 诊 断 05 急 性 肾 小 管 坏 死 的 治 疗 及 护 理 06 如 何 降 低 急 性 肾 小 管 坏 死 的 风 险
长期影响下可引起慢性胃炎、 胃溃疡等慢性疾病
严重急性肾小管坏死可引起 中毒性肝炎、肝衰竭等严重
后果
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首先要预防尿路感染。 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 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避免高盐、高脂、高糖等不良饮食习惯。
急性肾小管坏死危害及预防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水代谢紊乱
急性肾小管坏死会导致水 代谢紊乱,引起水肿、高 血压等症状。
电解质紊乱
急性肾小管坏死会导致电 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 、高钾等,影响心脏功能 和神经传导。
酸碱平衡紊乱
急性肾小管坏死会导致酸 碱平衡紊乱,引起代谢性 酸中毒或碱中毒,影响机 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全身各系统并发症
2023-11-18
急性肾小管坏死危害及预防
目录
• 急性肾小管坏死概述 • 急性肾小管坏死对机体的危害 • 急性肾小管坏死的预防 • 急性肾小管坏死诊断与治疗 • 急性肾小管坏死预防与控制的未来展望
01
急性肾小管坏死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ATN)是指由于各种原 因导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急性坏死, 进而引起肾功能受损的一组临床综合 征。
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发病机制
肾血流动力学改变
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肾血流动力 学改变包括肾脏血流灌注不足、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导致肾小 管上皮细胞缺血缺氧,进而发生
坏死。
炎症反应
急性肾小管坏死常伴有炎症反应 ,包括炎症细胞浸润、炎症介质 释放等,进一步加重肾小管上皮
细胞的损伤。
细胞凋亡与坏死
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肾小管上皮 细胞发生凋亡与坏死,导致肾功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急性肾小管坏死可能导致心血 管系统并发症,如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等。
呼吸系统并发症
急性肾小管坏死可能导致呼吸 系统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呼 吸衰竭等。
消化系统并发症
急性肾小管坏死可能导致消化 系统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 肝性脑病等。
血液系统并发症
《基础医学教程》4-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
功能性和器质性ARF鉴别 鉴别 功能性和器质性
指标
尿比重 尿渗透压 尿钠 FENa 尿常规
功能性ARF 功能性
>1.020 >500mmol/L <20mmol/L >40 <1 ( -)
器质性ARF 器质性
<1.015 <350mmol/L >40mmol/L <20 >2 (+)
尿肌酐/血肌酐 尿肌酐 血肌酐
GFR↓ 少尿,无尿 少尿,
急肾衰 机 体 的 变 化
(Alterations in body of ARF )
一.少尿型 (oliguric type) ARF: 少尿型 : 经过:少尿期→ 经过:少尿期→多尿期 →恢复期.
少 尿 期(oliguric phase)
1 ,泌尿功能障碍 : (1) 尿量 :少尿 尿量↓:少尿(oligurea),无尿 ,无尿(anerea). . (2) 尿质的改变 :功能性 功能性(functional)ARF 功能性 与器质性(organic)ARF有别 有别. 与器质性 有别
急肾衰防治病生基础 急肾衰防治病生基础 防治
(Plinciples of treatment of ARF) 病因学防治. 一, 病因学防治. 补液: 二 ,补液: 功能性ARF :充分扩容 ; 功能性 器质性ARF : 严格控制输入量. 严格控制输入量. 器质性 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 三 ,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 四,维持水电酸碱平衡 . 透析疗法(dialysis treatment). 五 ,透析疗法 .
《基础医学教程》 06护理学专业(高升本) 基础医学教程》 护理学专业(高升本) (Besic Medicine Course for Nursing)
内科学—泌尿系统试题及答案
内科学(4)—泌尿系统;题型:单选题(共619题0分)1. 肾小球“三高学说”是指(0分)A:肾小球的高压力、高毒素、高滤过B:肾小球的高灌注、高压力、高分解C: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高灌注、高压力、高滤过D:肾小球的高代谢、高压力、高分解E:肾小球的高灌注、高分解、高滤过正确答案:C解析:肾小球“三高学说”是指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高灌注、高压力、高滤过2. 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必须摄入足够热量,每日至少给予热量是(0分)A:188.3kJ/kg(45kcal/kg)B:146.4kJ/kg(35kcal/kg)C:104.6kJ/kg(25kcal/kg)D:125.5kJ/kg(30kcal/kg)E:167.4kJ/kg(40kcal/kg)正确答案:D解析:每日热量一般为125.52~146.44kJ/kg,至少125.52kJ/kg。
3. 48岁女性患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肾衰作血液透析已2年,近来感走路不便,下肢骨头酸痛,疑并发肾性骨营养不良症。
若要早确诊,首选的检查方法是(0分)A:骨活检B:血清钙磷测定C:X线骨相D:骨龄检查E:1,25(OH)2-D3测定正确答案:A解析: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可引起骨痛、行走不便和自发性骨折。
但在透析前有症状者不及10%,然而,骨X线片有约35%发现异常,而骨活体组织检查约90%可发现异常,故早期诊断要依靠骨活检。
4. 女性,18岁,突然发冷、发热、腰痛,尿频、尿痛、尿急,肾区叩击痛1d,尿镜检:白细胞成堆,肾功能正常,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85。
此时的治疗方案为(0分)A:单剂治疗B:系统联合治疗C:以上选项都不是D:2周疗法E:行药敏试验给予敏感药物治疗正确答案:B解析:急性肾盂肾炎常累及肾间质,有发生菌血症的危险性,应选用在尿液及血液中均有较高浓度的抗菌药物,首先应予以胃肠外给药(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在退热72小时后,再改用口服抗菌药物(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等)共完成2周疗程。
急性肾小管坏死---PPT精品课件
达峰值
多
尿
是肾功能开始恢复的标志,但肾功能
期
并不能立即恢复
通常持续1-3周
恢复早期变异较大,可毫无症状,或 感体质虚弱、乏力、消瘦
当血尿素氮和肌酐明显下降时,尿量
逐渐恢复正常
恢
肾小球滤过功能(3-6个月)较肾小管 浓缩功能(可维持1年以上)恢复较快
复 期
少数患者可最终遗留不同程度的肾脏 结构和功能缺陷
03 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代谢失常
①水过多 ②代谢性酸中毒 ③高钾血症 ④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 ⑤低钠血症和低氯血症 ⑥高镁血症
04 全身并发症
①心血管系统:高血压;急性肺水肿和心力衰竭,是少尿期常见死亡原因;心律失常和心包炎,多表现为 心包摩擦音和胸痛,罕见大量心包积液
②消化系统:为ATN最早期表现。见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严重者发生消化道出血,或 合并胆道疾病
02 尿液检查
PRO多为+~+,以小分子蛋白为主 尿沉渣: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和颗粒管型,少许红、白细胞 尿比重降低且较固定,<1.015 尿渗透浓度低于350mmol/L,尿与血渗透浓度比低于1.1 尿钠含量增高,多在20-60mmol/L 肾衰指数和滤过钠分数>1
03 影像学检查
尿
或
无
3 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常
尿
期
4 全身并发症
01 尿量减少
少尿或无尿型
• 尿量骤减或逐渐减少
少尿—每日尿量维持少于400ml 无尿—每日尿量维持少于100ml
• ATN患者罕见完全无尿,持续无尿者 预后较差
• 持续时间一般1-3周,长至4-6周,但 不超过8-12周
内科主治医师肾内科学(专业知识)-试卷4
内科主治医师肾内科学(专业知识)-试卷4(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肾性骨营养不良早期诊断依据(分数:2.00)A.骨活检√B.骨骼X线检查C.骨痛症状D.血钙、磷水平E.肾功能检查解析:解析:肾性骨营养不良发生率很高,早期诊断不易,骨活检非脱钙骨病理检查是本病早期诊断依据,可明确诊断并区分病理类型。
2.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常常是(分数:2.00)A.纳差、恶心等消化道症状√B.皮肤瘙痒C.双下肢感觉异常D.下肢浮肿E.心悸、气促、不能平卧等心功能不全解析:解析:因小分子毒物早期就从胃肠道排出。
3.延缓肾功能恶化最主要的措施是(分数:2.00)A.卧床休息B.高热量、低盐饮食C.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D.利尿E.高质量、低蛋白饮食,足够热量,低盐√解析:4.尿毒症患者发生手足抽搐的情况是(分数:2.00)A.静脉点滴肾衰氨基酸时B.输血时C.静点碱性药物纠正酸中毒时√D.口服碳酸氢钠时E.静脉滴入青霉素时解析:解析:因为静脉点滴碱性药物纠正酸中毒可引起低血钙,从而发生手足抽搐。
5.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平时血压稍高,近两天血压达200/110mmHg,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分数:2.00)A.加强利尿B.稳定患者情绪,卧床休息C.积极应用降压药物,争取在1一2小时内将血压降到140/80 mmHgD.稳定患者情绪,应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缓慢下降到原来水平√E.口服降压药物使血压在次日开始逐渐下降解析:解析:稳定患者情绪,应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缓慢下降到原来水平,利于降压,又利于保护肾功能。
6.慢性血液透析患者,最理想的血管通路是(分数:2.00)A.直接动静脉穿刺B.移植血管内瘘C.动静脉外瘘D.中心静脉插管E.自体动静脉内瘘√解析:解析:理想的血液透析长期血管通路的要求:血流量要达到100一300 ml/min以保证有效透析;可反复使用、操作简便、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小;安全,不易发生血栓、感染、破裂、出血等合并症,对患者心脏负担轻。
内科学中级考点速记完整版
内科学中级一、呼吸系统阻塞性肺气肿一、临床表现:症状:在咳嗽、咳痰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体征: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
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听诊心音遥远,呼吸音普遍减弱,呼气延长;二、实验室检查:1.X线: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活动减弱,膈降低且变平,两肺野的透亮度增加。
2.呼吸功能检查:FEV1/FVC%<60% ,最大通气量低于预计值的80%,残气量占肺总量的百分比增加。
三、并发症:1.自发性气胸2.肺部急性感染3.慢性肺心病四、诊断:1.气肿型:隐袭起病,病程漫长,常发生过度通气,呈喘息外貌2.支气管炎型: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导致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3.混合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一、病因:1.支气管、肺疾病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3.肺血管疾病二、发病机理:1.肺动脉高压的形成:(1)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缺氧、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痉挛。
(2)解剖学因素:肺小动脉血管炎甚至完全闭塞,肺泡内压增高,压迫肺泡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网毁损,肺血管收缩与肺血管的重构。
(3)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缺氧使醛固酮增加、肾小动脉收缩,导致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多。
2.心脏病变和心衰3.其它重要器官的损害三、临床表现:1.肺心功能代偿期:慢阻肺的表现。
肺气肿征,呼吸音减弱,心浊音界不易叩出,心音遥远,P2亢进,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剑突下心脏搏动,颈静脉充盈,肝上界及下缘明显下移。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呼衰心衰四、实验室检查:1.X线:右下肺动脉干扩张,横径≧15mm,横径与气管横径之比≧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右心室肥大征2.心电图:电轴右偏,重度顺时针向转位,RV1+SV5>=1.05mv,肺性p波,RBBB,低电压图形五、并发症:1.肺性脑病2.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3.心律失常4.休克5.消化道出血6.DIC六、治疗:(一)急性加重期:1.控制感染2.通畅呼吸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3.控制心衰:(1)利尿剂:作用轻,剂量小(2)正性肌力药:剂量小,作用快,排泄快。
肾内科试题
肾内科题集一、填空题1、病理情况下,滤过膜的___(面积)和___(通透性)可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肾小球的滤过。
2、正常人双侧肾脏血流量约为___(1L/min),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___(血细胞)和___(大分子蛋白质)外,几乎所有的血浆成分均可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进入___(肾小囊),形成原尿。
3、肾小球滤过率受___(滤过膜的通透性)、___(滤过面积)、___(有效滤过压)及___(肾血流量)的影响。
4、肾小管的功能有___(重吸收功能)、___(分泌和排泄功能)___(浓缩和稀释功能)。
5、肾脏分泌的血管活性激素主要有___(肾素)、___(前列腺素)、___(激肽释放酶)。
6、留取尿培养标本,应注意在___(应用抗生素之前)或停用抗生素___(5天之后)留取尿标本。
7、检查肾小球滤过功能最常用的指标是___(内生肌酐清除率)。
8、检查远端小管功能常采用___(尿浓缩稀释试验)和___(尿渗透压测定)。
9、肾活组织检查的并发症主要有___(损伤)、___(出血)、___(感染)。
10、低蛋白血症所致水肿者,若无氮质潴留,可给予___()的优质蛋白质;有氮质血症者,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一般给予___(0. g/kg.d)的优质蛋白。
11、慢性肾衰竭病人需根据GFR来调节蛋白质摄入量,___(GFR<50ml/min)时应限制蛋白摄入量。
12、尿路感染者每天摄水量不应低于___(2000ml),保证每天尿量在___(1500ml)以上。
13、急性肾小球肾炎并发症有___(心力衰竭)、___(高血压脑病)、___(急性肾衰竭)。
14、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特点为肾小球囊腔内广泛___(新月体)形成。
15、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最常见的是___(高胆固醇血症)。
16、肾病综合征饮食热量供给不少于___(126~147kJ/kg.d)。
17、肾病综合征的预后取决于肾小球疾病的___(病理类型)、___(有无并发症)、___(是否复发)及___(用药的疗效)。
急性肾损伤
急性 肾小 管坏 死
急性间质性肾炎
过敏性:药物、食物 感染:细菌、病毒 肿瘤浸润:淋巴瘤、 白血病、类肉瘤等
血管性
肾动脉:血栓、粥样 硬化、主动脉夹 层、大动脉炎 肾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受压
小球性
心排量降低
心脏疾病 肺动脉高压、肺栓塞 正压机械通气
肾 毒 性
肾 缺 血
炎症:AGN、 RPGN、 血管炎 微血管病:溶血尿 毒症综合征等 血管痉挛: 恶性高血压 先兆子痫
33
(三)影像学检查
尿路超声 对排除尿路梗阻和慢性肾衰竭很有帮助 KUB IVP CT、MRI 放射性核素检查 肾血管造影
34
(四)肾活检
重要的诊断手段
在排除了肾前性 及肾后性原因后, 没有明确致病原 因的肾性ARF, 都有肾活检指征。
35
诊
AKI诊断标准:
断
• 肾功能的突然减退(48h内)。 • 表现为血肌酐升高≥ 0.3 mg/dl (≥ 26.5 µ mol/L) ,或血肌酐较基础值升高≥50%; • 或尿量减少,<0.5ml/(kg•h)持续时间>6h
肾小管上皮细胞片状和灶 性坏死,从基底膜上脱 落,肾小管管腔管型堵塞 管型由 肾小管上皮细胞及其片、 Tamm-Horsfall蛋白 和色素组成。 肾小管基底膜 完整性存在,肾小管上皮 细胞及其片、可迅速再生 否则不能再生 肾毒性:损伤近曲小管,肾小管基膜完整。 肾缺血:损伤髓襻升段,远端小管,基膜断裂。
30
多尿的可能机制
⑴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恢复 ⑵受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开始修复,肾小
管内阻塞的滤过液从小管细胞反漏基本停止
⑶渗透性利尿
⑷肾间质水肿消退,肾小管阻塞解除
31
急性肾小管坏死【知识科普】
急性肾小管坏死(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为急性肾衰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各种病因所引起的肾组织缺血及/或中毒性损害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坏死,因而肾小球滤过率(GFR)急剧降低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一般表现为进行性氮质血症、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和相关的一系列症状,中重度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患者不仅肾衰竭严重,而且常常合并一种或多种并发症,有时可危及生命,需要及时积极治疗和抢救。
二病因急性肾小管坏死的病因主要有急性肾缺血、急性肾毒性损害、血管内溶血、某些感染引等。
有时肾缺血、肾毒性损害等因素可同时存在。
急性肾缺血是ATN最常见的类型。
大中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后大量出血、各种原因休克与休克纠正后、体外循环心脏复苏、同种肾移植恢复肾血液循环和心脏复苏等都属于肾缺血再灌注的病况,故一般说来缺血型急肾衰较其他类型ATN更为严重。
肾毒性损害主要为外源性肾毒性,如药物、重金属和化学毒物及生物毒等。
引起ATN的常见药物为造影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和丁胺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磺胺类药物、二性霉素等。
重金属类肾毒物如汞、镉、砷、铀、铬、锂、铋、铅和铂等。
工业毒物如氰化物、四氯化碳、甲醇、甲苯和氯仿等。
生物毒素有青鱼胆、蛇咬伤、毒蕈、蜂毒等。
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引起ATN。
挤压、创伤和非创伤横纹肌裂解,引起大量肌红蛋白沉积肾小管,造成肾脏损害。
三临床表现典型的ATN分为少尿期、多尿期和肾功能恢复期三个阶段。
非少尿性ARF可无明显的少尿期和多尿期。
少尿性ARF的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时间的长短也不尽相同。
1.少尿期每日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
ATN时很少出现绝对无尿。
如果出现绝对无尿,则多为完全性尿路梗阻、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和急性肾皮质坏死。
少尿期的持续时间由2~3天至2~4周。
少尿期一般不超过1个月;如果超过1个月,则多说明ATN极为严重,肾功能难以恢复,或引起ATN 的病因更为复杂。
急性肾损伤
代谢性酸中毒 氮质血症
恢复期
尿量:经数天至2周后,24小时尿量 >400ml以上,提示进入恢复期。
各系统表现: 维持期各系统症状逐渐缓解、消失。
水、电解质紊乱 脱水 ;
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 氯血症、低钙血症等。
氮质血症:
多尿初期血肌酐、尿素氮仍增高,以后 逐渐降低,恢复正常水平。
失常、少数出现心包炎。 呼吸系统:气促、胸闷、呼吸急促、肺部出现
啰音、少数出现胸腔积液。 血液系统:出血倾向、出血严重者可贫血。
尿液改变: 比重<1.018或尿渗透<400mOsm/Kg.H2O; 可有蛋白尿、血尿、管型; 尿钠>30mmol/L。
水、电解质紊乱
水潴留:水肿
电解质紊乱:高钾血 症、低钠血症、高磷血 症、低钙血症、高镁血 症、低氯血症。
肾活检:
ARF患者除外肾前性因素、外科及梗阻性因素, 具有下列情况者.
适应症
(1)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不清;
(2)可能由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肾病、血 管炎所致的肾功能衰竭;
(3)病情迁延,持续时间>4周;
(4)需了解肾脏病变,判断预后;
(5)病程较短,根据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难于确 定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慢性肾功能衰竭者.
肾间质:可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
肾小球: 一般无显著改变
肾小管:
上皮细胞变薄、变性、肿胀和 坏死;管腔内有脱落的上皮细 胞、管型和炎性渗出物;
肾间质:
可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 开始期 维持期(少尿、无尿期) 恢复期
开始期:
主要表现为原发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常 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休 克等。
肾小管坏死诊断详述
肾小管坏死诊断详述*导读:肾小管坏死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ATN临床表现包括原发疾病、急肾衰引起代谢紊乱和并发症等三方面。
ATN病因不一,起始表现也不同,一般起病多较急骤,全身症状明显。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的共同规律,一般分为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
(一)少尿或无尿期1、尿量减少尿量骤减或逐渐减少,每日尿量维持少于400ml者称为少尿,少于50ml者称为无尿。
ATN患者罕见完全无尿,持续无尿者预后较差,并应除外肾外梗阻和双侧肾皮质坏死。
由于致病原因不同,病情轻重不一少尿持续时间不一致。
一般为1~3周,但少数病例少尿可持续3个月以上。
一般认为肾中毒者持续时间短而缺血性者持续时间较长。
若少尿持续8~12周以上应重新考虑ATN的诊断有可能存在肾皮质坏死原有肾疾患或肾乳头坏死等。
对少尿期延长者应注意体液潴留充血性心力衰竭、高钾血症、高血压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非少尿型ATN,指患者在进行性氮质血症期内每日尿量维持在500ml以上甚至1000~2000ml。
非少尿型的发生率近年来有增加趋势,高达30%~60%其原因与人们对这一类型认识的提高肾毒性抗生素广泛应用和利尿剂如呋塞米、甘露醇等的早期应用等有关尿量不减少的原因有三种解释:①各肾单位受损程度不一,小部分肾单位的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功能存在,而相应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显著障碍;②所有肾单位的受损程度虽相同,但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在比例上远较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程度为重;③肾髓质深部形成高渗状态的能力降低,致使髓袢滤液中水分重吸收减少非少尿型的常见病因为肾毒性药物的长期应用、腹部大手术和心脏直视手术后、以及移植肾缺氧性损害等。
一般认为,非少尿型虽较少尿型病情轻住院日数短,需透析治疗百分比低,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少,但高钾血症发生率与少尿型引起者相近非少尿型的病死率仍可高达26%。
故在治疗上仍不能忽视任何环节。
2、进行性氮质血症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引起少尿或无尿,致使排出氮质和其他代谢废物减少血浆肌酐和尿素不氮升高其升高速度与体内蛋白分解状态有关。
急性肾衰竭ppt课件
(acute renal failure, ARF)
肾内科
1
急性肾衰竭
概述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2
概述
定义 急性肾衰竭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
在短时间内(几小时至几天)内突然下 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3
分类
广义急性肾衰竭: ①肾前性 ②肾性 ③肾后性 狭义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小管坏死
11
临床表现
(一) 起始期
遭受导致ATN的病因:低血压、缺血、脓毒 血症和肾毒素等,但尚未发生明显的肾实质损伤
此阶段ARF是可以预防的
12
(二) 维持期
典型为7~14天,也可短至几天,长至 4~6周出现少尿,尿量在400ml/d以下
13
少尿的发生机制
肾缺血 肾小管阻塞 肾小管原尿返流
尿液弥散至间质 肾小管阻塞 毛细血管受压
39
(九)多尿期的治疗
多尿期开始数日内,肾功能尚未恢复,仍需 按少尿期原则处理;尿量明显增多以后,需注意 水、电解质失调的监测,及时纠正水钠缺失和低 钾血症
40
(十)恢复期的治疗 主要是加强病人的调养,定期监测
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41
谢 谢!
42
(acute tubular necrosis, ATN)
4
病因
1、肾前性急性肾衰: 肾脏血液灌注急剧减少,肾脏本身无器质性病变 常见原因: (1)血容量不足 (2)心输出量减少(充血性心衰) (3)肝肾综合征 (4)血管床容量的扩张(过敏性休克)
5
如肾脏灌注不足持续存在,则 可导致肾小管坏死,发展为器 质性肾功能衰竭
8
发病机制 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发病机制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定义
TOXIC 0
1959–1972(n=2300) 1967–1978(n=638) 1979–1991(n=1295)
年龄与ARF病因的关系
Very elderly
Elderly
Young
39%
30% 20% 11% n=103
48%
29% 11% 12% n=256
56%
21% 7% 17% n=389
EPIDEMIOLOGY OF ACUTE RENAL FAILURE
Incidence Investigator,year
(Pmp/y)
county(city)
study Period
study Population
(study Length)
(millions)
Eliahou et al.,1973[4] 52
少尿型ARF与非少尿型ARF的区别
少尿型
型
病因 中毒
多为肾缺血
BUN最高值(mg/dl) 4.75
110 4.75
Scr最高值
8.6 0.5
尿钠(mMol/L)
>40
20-30
肾小球滤过率(ml/min) 1
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
29%
感染
42%
代谢性酸中毒
45%
非少尿
多为肾 64.5 4 0.8
4 19% 20% 20%
肾实质性疾病
肾性ARF
35-40%
泌尿系统急性梗阻 肾后性ARF
5%
肾前性ARF(病因)
低血容量、出血、胃肠道、皮肤及肾 脏丢失液体过多。
心输出量下降、心力衰竭、心包填塞 、 血管床开放。
肾后性ARF(病因)
肾内科简答题
《肾内科》简答题1、简述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易)答: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1)尿蛋白大于3.5g/d;2)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3)水肿;4)血脂升高。
其中1)2)为诊断所必需。
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有哪些?(中)答: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包括:1)微小病变型肾病;2)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4)膜性肾病;5)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3、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有哪些?(易)答:①感染:与蛋白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关;②血栓:由于血液浓缩,高脂血症,蛋白质从尿中丢失及肝代偿合成蛋白增加,引起机体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失调以及血小板功能亢进,应用利尿剂和糖皮质激素等。
③急性肾衰竭:由于有效血容量不足至肾血流量下降,肾间质高度水肿压迫肾小管和大量管型阻塞肾小管引起;④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4、简述肾小管酸中毒的分型。
(中)答:根据病变部位及发病机制的不同,肾小管酸中毒分为如下4型:I型:低血钾型远端肾小管酸中毒,AG正常的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伴有低钾血症,尿中可滴定酸或(和)NH4+减少,尿pH>6.0;II型:近端肾小管酸中毒,AG正常的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伴有低钾血症,尿中HCO3增多;III型:肾功能不全型肾小管酸中毒;IV型:高血钾型远端肾小管酸中毒,AG正常的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及高钾血症,酸中毒及高钾血症严重,与肾功能不全程度不成比例。
5、简述产生蛋白尿的原因。
(难)答:①功能性蛋白尿:是一良性过程,因高热、剧烈运动、急性疾病、直立体位而发生的蛋白尿。
体位性蛋白尿常见于青春发育期青少年,于直立和脊柱前凸姿势时出现蛋白尿,卧位时蛋白尿消失,一般小于1g/d。
②肾小球性蛋白尿:主要由于肾小球基底膜异常,少数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的改变所引起。
当病变使滤过膜孔径异常增大或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严重破坏时,血管中各种分子量的蛋白质无选择性的滤出,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如病变较轻,则仅有白蛋白滤过增多,称为选择性蛋白尿。
急性肾小管坏死
饮食和营养
碳水化合物、脂肪为主 蛋白质限制为0.8g/(kg·d) 尽可能减少钠、钾、氯的摄入量
高钾血症
l0%葡萄糖酸钙 20ml 稀释后 iv 5%碳酸氢钠 100ml iv 50%葡萄50ml+胰岛素10U iv 口服离子交换树脂 紧急情况透析
代谢性酸中毒
当HCO3-<15mmol/L,可予 5%碳酸氢 钠100~250ml静滴 严重酸中毒,应立即透析
此期患者常遭受一些可导致ATN的病因, 如:低血压、缺血、脓毒血病和肾毒素等,但 尚未发生明显的肾实质损伤。
在此阶段急性肾衰竭是可以预防的。
(二)进展期和维持期
典型为7~14天,但也可短至几天,长至4~ 6周。
患者可出现少尿,尿量在400ml/d以下。临 床上出现一系列尿毒症表现,主要是尿毒症毒素 潴留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所致。
肾小管性AKI 如急性肾小管坏死(ATN)
肾间质性AKI 如急性间质性肾炎 肾小球性AKI 如急进性肾炎或重症急性肾炎 肾血管性AKI 包括肾脏小血管炎如显微镜下多血管炎、韦格内肉 芽肿及肾脏微血管病如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
ATN病 因
一、肾缺血:循环血容量严重不足 体液丢失
心搏出量急剧减少 泵衰竭 血管过度扩张 降压药 麻醉过量。
44.2μmol/L ③ 血清钾≥5.5mmol/L ④ 血pH 值<7.35 ⑤ 血碳酸氢根<20mmol/L
(二)尿液检查
① 尿蛋白+~++ ② 尿沉渣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和颗粒管型及
少许红、白细胞 ③ 尿比重降低,多<1.012 ④ 尿渗透浓度<250mmol/L ⑤ 尿钠增高,20~60mmol/L
恢复期的治疗
泌尿系统经典考题
考试总时间:120分所用时间:00:00:00练习试卷总分: 100.00 答题时间:120 分钟Ⅰ.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1.内生肌配清除率<5ml/分时不应作哪项检查[A] 肾图[B] 腹部X线平片C√静脉肾益造影[D] A型超声[E] B超2.慢性肾盂肾炎早期的肾功能障碍主要是[A] 血肌酐升高[B] BUN升高C√尿浓缩功能减退[D] 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E] 血非蛋白氮升高3.急性肾盂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除发热、膀胱刺激症外尚有[A] 浮肿、尿中白细胞增多[B] 高血压、浮肿、尿中白细胞增多[C] 浮肿、蛋白尿D√肾区叩击痛、尿中白细胞增多[E] 蛋白尿4.女性,25岁。
面部及下肢浮肿5天,尿少,无前驱感染史,过去无明显浮肿史。
体检:贫血貌,面部及双下肢浮肿,血压18.7/12kPa(140/90mmHg),心率90次/分,心肺(-),血红蛋白80g/L(8.0g/dl),尿常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透明管型(+),尿蛋白5g/24h,血BUN15mmol/L(42.1mg/dl)血Scr400μmol/L(4.6mg/dl)。
该患者最好首先采用哪项治疗措施[A] 大剂量速尿[B] 输入新鲜血[C] 透析疗法D√双肾B超,必要时行肾活检[E] 消炎痛5.急性肾衰多尿期的特征是[A] 贫血[B] 水钠潴留[C] 血肌酐上升D√低钾血症[E] 代谢性酸中毒6.微小病变的发病机制可能是[A] 免疫复合物沉积[B] 抗基膜抗体形成C√抑制型T细胞功能紊乱[D] C3型肾炎[E] 肾小球微血栓形成7.不能引起肾病综合征的疾病是[A] 过敏性紫癜肾炎[B]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C√急性肾盂肾炎[D]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E] 糖尿病肾病8.非选择性蛋白尿的存在,主要说明[A] 肾小管有严重病变B√肾小球滤过膜孔异常增大[C] 肾小球及肾小管联合病变[D] 为肾小球滤过膜静电屏障改变的结果[E] 以上都不是9.泌尿系感染常发生在下列因素中[A] 长期应用青霉素[B] 长期应用VitE[C] 长期应用利尿剂D√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E] 长期应用降压药10.尿毒症病人以碳酸氢钠静脉滴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时发生手足搐搦的机制是[A] 高血钠症继发脑水肿[B] 低血钾症[C] 血钙总量降低[D] 血中结合钙降低E√血中游离钙降低11.女,31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管坏死的症状,急性肾小管坏死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mecrosis,ATN)是急肾衰最常见的类型,约占75%~80%。
它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肾缺血及/或肾毒性损害导致肾功能急骤、进行性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疾病病因一、病因【病因学】急性肾小管坏死的主要病因传统上分为急性肾缺血和急性肾毒性损害等两大类。
但血管内溶血和某些感染引起者亦不少见。
有时肾缺血和肾毒性因素可同时存在。
一、急性肾缺血急性肾缺血是ATN最常见的类型,它部分是由于前述肾前性因素持续作用和发展,造成较长时间肾缺血、缺氧而引起ATN。
胸、腹部大手术中或手术后大量出血或输血,各种原因休克与休克纠正后,体外循环心脏复跳,同种肾移植恢复肾血液循环和心脏复苏等都属于肾缺血再灌注的病况,故一般说来缺血型急肾衰较其他类型ATN为严重,肾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也较长。
二、急性肾毒性损害肾毒性损害主要为外源性肾毒性,如药物、重金属和化学毒物及生物毒等。
1.药物肾毒性损害目前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分别占总急肾衰发病率的11%和内科病因急肾衰的17.1%。
引起ATN的常见药物为氨基糖甙类抗菌素如庆大霉素、卡那和丁胺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妥布霉素,磺胺类药物,二性霉素,环孢菌素A和顺帕等。
2.毒物肾毒性损害⑴重金属类肾毒物:如汞、镉、砷、铀、铬、锂、铋、铅和铂等;⑵工业毒物:如氰化物、四氯化碳、甲醇、甲苯、乙烯二醇和氯仿等;⑶杀菌消毒剂:如甲酚、间苯二酚、甲醛等;⑷杀虫剂及除草剂:如有机磷、百草等,这类毒物中毒应注意早期采取清除体内毒物的措施。
3.生物毒素有青鱼胆、蛇咬伤、毒蕈、蜂毒等。
这类毒素中毒常易引起多脏器衰竭,常同时损害肺、肾、肝及心功能等,在急救时应注意维持各主要脏器功能。
4.造影剂肾损伤原有肾功能损害、糖尿病、老年患者、血容量不足、高尿酸血症和多发性骨髓瘤等情况存在时易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
三、传染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引起ATN。
其中以出血热最为常见,占急肾衰总发病率的18.6%和内科病因的29%。
出血热的病理基础是全身小血管出血性损害,重型者死亡率甚高,应强调早期诊断及早期施行透析治疗。
四、急性溶血及血管内溶血不相配合的异型输血,各种体外循环造成的红细胞破坏,免疫性疾病引起溶血贫血危象、各种原因血红蛋白尿、疟疾流行区的黑尿热、恶性疟疾及抗疟药物如伯氨喹啉及奎宁等引起的溶血。
挤压、创伤和非创伤横纹肌裂解引起大量肌红蛋白沉积肾小管,造成与溶血相似的肾脏损害。
【发病机理】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发病机理是多环节的。
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和急性肾小管损害等为主要因素。
兹将各种学说要点分述如下:一、肾血流动力学改变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在ATN早期已起主导作用,且常常是始动因素。
在出血性休克或严重血容量不足时,由于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全身血液重新分配,肾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可明显减少,肾灌注压力降低和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明显收缩,造成肾皮质缺血和ATN的发生。
有时在大出血引起急性缺血性ATN的早期,虽经迅速补充血容量,肾血流量恢复,但肾小球滤过率,GFR 仍不恢复,说明在ATN早期,就存在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肾血流分布异常。
这些肾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病理生理基础考虑与下列各因素有关。
1.肾神经的作用肾交感神经纤维广泛分布于肾血管及肾小球旁体。
肾上腺素能活性增强引起肾血管收缩,导致肾血流量与GFR降低。
在缺血型ATN时刺激肾神经后所引起肾血管收缩程度远超过对正常动物的刺激,说明ATN时血管对肾神经刺激的敏感性增加,但此种增强反应可被钙通道阻断剂所抑制,提示肾神经刺激所出现的肾血管收缩是与肾血管平滑肌钙活性改变有关。
但临床上观察到在无神经支配的肾脏,如同种异体肾移植恢复肾血供后发生缺血型ATN的发生率可高达30%,又不支持肾神经在ATN的发生中的主导作用。
2.肾组织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的作用肾组织内有完整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缺血性ATN时,肾血循环径路改变多认为与肾组织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导致入球小动脉强烈收缩有关。
但抑制肾素活性和拮抗血管紧张素Ⅱ仍可发生ATN,说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并非是ATN决定性因素。
3.肾内前列腺素的作用肾内前列腺素特别是前列腺环素PGI2在肾皮质合成,有显著扩张血管作用,它可增加肾血流量和GFR,并有利钠和对抗抗利尿激素对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起到利尿的作用。
已证实在ATN时血中及肾组织内PGI2明显减少;现已证明肾内PGI2有防止缺血性ATN的发生,前列腺素拮抗剂消炎痛则可加速缺血性肾损害。
此外在肾缺血时,肾皮质合成血栓素增加,亦促使肾血管收缩。
但目前尚无证据说明前列腺素在ATN中起到主导作用。
4.内皮细胞源性收缩及舒张因子在ATN中的作用多年来不少学者强调血管内皮源性收缩因子病理性分泌增多以及血管内皮源性舒张因子如氧化氮(NO)释放障碍对ATN血流动力学改变起重要作用。
他们发现ATN早期肾血流量减少,不是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的作用所致,而是肾缺血、缺氧时,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较多内皮素(实验中发现低浓度内皮素可使肾血管强烈并持续收缩,肾小血管阻力增加,导致GFR下降或停止。
肾小球毛细血管和系膜细胞、真小血管有高密集的内皮素受体。
实验性肾血管内持续注射内皮素也可引起肾血管明显收缩),后者引起肾入球和出球小动脉收缩阻力升高,且以入球小动脉阻力增加更为明显,故肾血流和GFR平行下降。
但有时患者血清内皮素浓度增加十多倍,临床上不发生ATN。
正常血管内皮尚能释放舒张因子,协同调节血流量以维持血循环,对肾脏则有增加血流量、降低入球与出球小动脉阻力的作用。
ATN早期血管内皮舒张因子的释放即有障碍,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增多亦影响舒张因子的释放。
在此情况下对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较为突出。
目前认为内皮细胞收缩与舒张因子调节失衡可能对某些类型ATN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5.肾髓质瘀血在缺血型ATN模型中尚观察到肾髓质外区和皮质内区受损最为明显,且肾髓质瘀血程度与ATN损害程度明显相关。
髓质瘀血缺氧首先影响袢升支粗段肾小管细胞血供,由于袢升支粗段是一高耗能区,对缺氧异常敏感,缺氧的小管细胞对主动重吸收氯化钠能力降低。
袢升支粗段损伤可使T-H糖蛋白易在粗段中沉积,引起远端小管腔阻塞及管腔液外溢。
故认为缺血性ATN时髓质瘀血也是重要发病因素。
二、肾缺血-再灌注细胞损伤机理肾组织在急性缺血、缺氧后恢复血供,如休克纠正后、大出血输血后、体外循环或心脏复苏恢复后、移植肾血循环恢复后,产生大量氧自由基。
缺氧时能量分解多于合成,三磷酸腺苷分解产物次黄嘌呤聚集,在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下产生大量黄嘌呤,继而氧自由基产生增多。
肾组织细胞膜富含脂类物质,如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后者与自由基有高度亲和作用,产生多种脂质过氧化物。
后者可使细胞膜上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与蛋白质比例失调,致使细胞膜上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与蛋白质比例失调,致使细胞膜液体流动性和通透性发生改变,从而使功能障碍,各种酶活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增加,渗出增多导致细胞和间质水肿等。
自由基等损伤细胞膜又使大量细胞外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内钙离子增多,细胞死亡。
此外,肾缺血时皮质线粒体功能明显降低,也使三磷酸腺苷合成减少,使细胞膜上依赖三磷酸腺苷能量的离子转运功能降低,细胞内钙离子聚积,后者又刺激线粒体对钙离子的摄取增加,线粒体内钙含量过高而导致细胞死亡。
用钙离子拮抗剂可预防细胞内钙浓度增加,从而预防ATN的发生。
三、急性肾小管损害学说严重挤压伤和急性毒物中毒,如氯化汞、砷等引起的ATN病理变化中以肾小管细胞脱落、坏死等急性损害及肾间质水肿等为主要改变,而肾小球和肾血管改变相对较轻或缺如,说明ATN主要发病机理是由于肾小管原发性损害引起GFR降低或停止。
1975年Thurar等认为ATN时GFR下降是由于肾小管急性损害引起小管-小球反馈机理所致。
近几年不少学者又提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粘附因子和多肽生长因子在ATN发生、发展和肾小管修复中的重要作用。
1.肾小管阻塞学说毒素等可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其病变均匀分布,以近端小管为主。
坏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脱落上皮细胞和微绒毛碎屑、细胞管型或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阻塞肾小管,导致阻塞部近端小管腔内压升高,继使肾小球囊内压力升高,当后者压力与胶体渗透压之和接近或等于肾小球毛细管内压时,遂引起肾小球滤过停止。
实验证明肾缺血或肾毒性引起亚致死性肾小管损伤中,主要表现为近端小管刷状缘脱落、细胞肿胀和空泡变性等。
肾小管上皮细胞(TEC)从基膜上脱落,使肾小管基膜上出现缺损/剥脱区。
但脱落的TEC多数形态完整并有存活能力。
同样有兔缺血性和中毒性肾损害模型中,尿液中TEC数也明显增多。
说明ATN时TEC会发生脱落,且有相当数量的TEC并未死亡。
研究表明TEC从基膜上脱落,是由于肾小管细胞粘附力发生改变。
已知肾小管上皮细胞粘附分子家族中以整合素对ATN的发生影响最大。
整合素能介导细胞与细胞和细胞与基质的粘附,并维持肾小管结构的完整性。
在TEC损伤中细胞粘附性的变化表现在:①细胞骨架的改变,尤其是肌动蛋白微丝成份对TEC与细胞、细胞与基质间的粘附具有重要作用,在肾小管上皮损伤时,细胞骨架成份发生改变,导致TEC从基膜上脱落。
②整合素的变化,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明显的整合素重分布异常,特别在小管结构未受损伤区域,小管上皮失去整合素的极性分布,提示再灌注可引起细胞粘附性改变,整合素在损伤细胞表面的过度表达可能增高小管腔中细胞与细胞的粘附,促进阻塞小管腔的细胞团块形成。
③基质蛋白的变化,1991年Lin和Walker报告实验动物钳夹肾蒂后30~40分钟,免疫荧光半定量分析可见层粘蛋白有一度性降低,缺血性损伤后3~4天皮质和皮髓质交界处层粘蛋白增加,胶粘蛋白(tenasein)和纤维连接蛋白在缺血后1~2天开始增加,第5天达高峰,Ⅳ型胶原染色无变化。
这些研究表明缺血性损伤早期有基质成分的明显改变,这些改变会影响TEC的粘附性,可能与TEC的脱落和损伤后的修复有关。
总之,对TEC粘附机制以及疾病状态下TEC粘附性改变的研究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一旦这些作用过程被阐明,必将对ATN 发病机理的研究发生重大影响。
对上皮细胞脱落机制的理解有助于从根本上探寻防止脱落和增强修复的方法,维护上皮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减轻病理损伤。
2.返漏学说指肾小管上皮损伤后坏死、脱落,肾小管壁出现缺损和剥脱区,小管管腔可与肾间质直接相通,致使小管腔中原尿液返流扩散到肾间质,引起肾间质水肿,压迫肾单位,加重肾缺血,使GFR更降低。
但Donohoe等在实验性ATN中观察到仅在严重肾小管坏死时才遇到肾小管原液有反漏现象。
其他实验也证明肾血流量与GFR下降可先于肾小管液回漏,说明后者不是ATN起病始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