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备课-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复习学案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教案

一、教案名称: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教案二、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基本概念。
2. 使学生掌握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科学理论。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四、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化学进化论、原始地球环境、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2. 生物的进化: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生物进化的规律、生物分类与进化树。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基本概念、理论。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生物进化的证据和规律。
3. 演示法:展示化石、进化树等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4. 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进化树模型,加深对生物进化的理解。
教案内容因篇幅限制无法一次性完整展示,请您提供具体的教学时长或其他具体要求,以便我继续为您编写后续章节教案。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早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起源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生命的起源:讲解化学进化论、原始地球环境以及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概念和理论。
3. 讲解生物的进化:讲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生物进化的规律以及生物分类与进化树的内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生物进化的证据和规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制作进化树模型,加深对生物进化的理解。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制作进化树模型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系统的生物学教材。
2. 图片:收集与生命起源和进化相关的图片,如化石、进化树等。
3. 模型:准备进化树模型制作材料,供学生实践操作。
4.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初二上册生物第一章教案: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初二上册生物第一章教案: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一、生命的定义和特征生命是广义的概念,常常是指某些物质所具有的与非生命物质不同的属性和现象。
这些属性和现象包括繁殖、维持自身结构与功能、适应环境、感知信息、学习和进化等等特征。
二、生命的起源1.生命的形成方式据目前的研究成果,细胞是生命的基础单位,那么生命的起源也是从它开始的。
细胞起源本身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三种形成方式:(1)生命起源于简单有机物的化学反应之中,如酸中生成的悬浮粒子;(2)生命起源于化石中存在的古细胞遗存而形成的;(3)生命起源于基因库系统,即生物信息的存储库,通过特定的方法将基因库转化为细胞。
2.生命起源的条件在这个宽泛的概念内,形成条件也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说,生命的起源有以下必须的几个前提条件:(1)水:水是构成细胞分子的必备元素之一,长、高的生命物质都需要水分存在。
(2)能源:生命活动需要感受或利用或者分解能源,不完全燃烧的热能和光能可被利用为生命物质的合成。
(3)有机物:例如糖、脂质、核酸和蛋白质等,这些有机物是构成生命物质的基础。
(4)空气:空气中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是生物进行呼吸等活动的必须因素。
三、生命的演化1.早期生命的进化早期生命物质,只有通过自我复制,才能够进一步繁殖生命物质。
其中早期的生命没有性繁殖,这意味着每一次复制内容都一样。
这就是单细胞生物像细菌那样通过裂变进行繁殖的原因。
2.生物的进化(1)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进化:在上个阶段的基础上,生命物质进化出了越来越复杂的形态。
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发展出真核生物,并成为更加复杂化的多细胞生物。
(2)生命的适应和进化:生命本身是可以自适应的。
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生命物质也会演化来适应这个环境。
生命的丰富性也反映了其自身的多样性和生存优势的差异。
综合来看,我们也证明了生命的无限可能性与快速进化的能力。
通过这次初二上册生物第一章教案: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生命的无限价值和生命物质的深远重要性。
济南版生物八下 第五单元 第一章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复习课课件

尺骨
指骨 腕骨 尺骨 桡骨
指骨 肱骨
肱骨
尺骨
桡骨 腕骨
指骨
肱骨 桡骨
腕骨
尺骨
指骨 腕骨 桡骨
肱骨
肱骨
尺骨
指骨
桡骨 腕骨
• 同源器官:在外形和功能上差异很大, 但在解剖结构上却具有类似性,有相 同来源的器官。
的 苔 藓 植 物
腔 肠 动 物
蕨 类 植 物
多 细 胞 藻 类
动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单细胞动物
原始无脊椎动物
原始脊椎动物
原始单细胞动物 线形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
原始鱼类 原始两栖类 原始爬行类
原始鸟类 原始哺乳类
植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苔藓植物
原始单细胞藻类
原始蕨类植物 原始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蛋白质、核酸等)
原始生命产生在原始海洋中
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环境的实验装置 闪电
原始的海洋
原始 大气
加热
模拟降雨
1.在原始的地球表面,第一形成的生命的
基础物质是( A )
A.有机小分子物质 B.有机大分子物质 C.小分子无机物 D.原始生命
2.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等人第一模拟原 始地球的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连
续进行火花放电,合成了( C )
A.核酸 B.蛋白质 C.氨基酸 D.葡萄糖
3.原始生命的起源过程中,从无机小分子 物质(氨、氢、甲烷、水蒸气)生成简
单的有机物的场所是( A )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岩石 D.黏土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复习课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物
生
活
痕
迹
化石证据
晚期地层
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
发掘的生物化石结越 简单 ,
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
结构越 复杂 。
古老地层
解剖学证据 来源相同,结构和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差别很 大的器官。
鳍 翼手
翼
同源器官
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 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 而来的。能反映出生物之间 有一定的 亲缘 关系
1.化石 2.解剖学 3.分子生 物学
进化趋势、主要历程
一、生命的起源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四阶段
第三阶段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1.与现在地球上的大气层相比,原始大气有什么特点? 没有氧气 2.原始大气中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哪里? 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及紫外线、闪电等
3.有机小分子物质产生于 原始大气,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 是 原始海洋 。
注: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学考链接
例2 (2017·济南)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 )
A.原始海洋
B.原始大气
C.原始森林
D.原始陆地
例3 (2018·济南)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人类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国科学工作者人工合成了核酸,证明了无机物相互作用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中华龙鸟既有鸟类特征又有爬行类特征,由此可以推断爬行类和鸟类之间的进化关系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越是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结构越简单 D.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用农药消灭害虫,开始效果显著,但长期使用效果越来越差,其主要原因 是农药使这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吗?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学案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学案)授课人:刘慧授课班级:1、2、3、4 编号:1学习目标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关注和兴趣。
2、观察米勒的模拟实验,预测产生的有机小分子类别。
3、交流生命起源研究史上几种重要学术或假说的主要观点和证据。
4、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生物起源于非生物。
学习重点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米勒的模拟实验。
学习难点探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可能性;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学法指导1、看图和讨论法:通过课本上示意图,让学生能够生动、形象的理解课本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2、分析和思考法:通过分析课本中的有关知识思考有关的思考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及不明白的地方。
学习过程自学提纲一、基础知识1、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括、、、、、,与现在的大气层相比没有。
2、根据原始生命化学进化过程示意图分析,从原始大气的无机物到原始生命,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经历了哪几个过程?3、原始大气中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于。
4、在米勒模拟实验中,向密闭的实验装置中通入的气体代表。
实验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现象。
5、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成功的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
1981年,又利用简单的有机物,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重要物质。
二、分析讨论1、为什么说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2、米勒的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哪个阶段?延伸·拓展1.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合成比较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和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场所依次是A.原始海洋.陆地 B.原始大气.原始海洋C.原始海洋.原始海洋 D.原始大气.原始大气2.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进行的模拟实验说明原始地球()A. 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B. 不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C. 能形成无机物D. 能形成生命3.下列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A.现在地球上生物的种类与原始地球上的一样B.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C.原始生命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D.环境的变化与生物进化无关4.生物化学分析得知,人体体液中的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等无机盐离子的比例跟海水中相应无机盐离子的比例接近。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教案

一、教案名称: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教案二、学科领域:生物三、课时安排:每章2课时,共10课时四、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科学理论。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命的起源1.1 生命的定义1.2 生命的起源理论1.3 生命的起源过程2. 第二章:生物的进化2.1 生物进化的概念2.2 生物进化的证据2.3 生物进化的过程3. 第三章:化石与生物进化3.1 化石的概念和形成3.2 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3.3 化石与生物进化的关系4. 第四章:遗传与变异4.1 遗传的概念和机制4.2 变异的概念和类型4.3 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5. 第五章:生物的分类和进化树5.1 生物分类的概念和方法5.2 生物分类的等级和系统5.3 生物进化树的制作和解读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基本概念、理论、过程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化石案例,理解化石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4. 实践操作法:制作生物进化树,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
3. 生物进化树制作: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相关章节。
2. 课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教案PPT。
3. 化石标本:展示化石案例,增强学生对化石的认识。
4. 生物进化树模板:用于学生制作生物进化树。
九、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
2. 讲解与讨论:讲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理论、过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 案例分析:分析化石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化石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4. 实践操作:学生制作生物进化树,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总结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命的起源复习学案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八年级生物下册《生命的发源》复习教案八年级生物下册《生命的发源》复习教案(一)、创建情境,激趣导入播放歌曲:《存亡不离》,生命是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那么,地球上最先的生命是如何形成的呢?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命的世界,一起学习《生命的发源》关于生命的发源,自古到现在,科学家们都做了各样英勇的设想,请大家来看看,你比较赞成哪一种:(幻灯片)此中,被学者们广泛接受的是:化学进化学说。
(幻灯片)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生命发源的化学进化及其实验研究。
第一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出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知识目标:描述生命发源的过程;能力目标:经过观察米勒的模拟实验装置,能展望其产生的有机小分子的类型感情目标:指引学生破除对生命的神奇感,形成生物进化的看法,建立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关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门问题要点:描述生命发源的过程难点:观察米勒的模拟实验装置二、自主学习:(8 分钟)(一)、出示自学指导:学习目标的完成主要靠大家仔细的自学,为了使大家顺利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依据自学指导的提示进行自主学习:自学指导 : 仔细默读课本 3―5页的内容,将自主学习的内容增补完好,8 分钟后,分小组展现答案,比一比,谁的自学能力强,自学效率高。
大家有信心学好这节课吗?(鼓劲)(二)、自主学习:(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学生仔细看书)生命发源的化学进化:1. 原始大气层中主要有哪些气体?,,氨,,硫化氢,等。
2. 依据生命发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地球上本来没有生命,生命是由逐渐演变而来的。
3、条件:高温、、。
4、场所:5、过程:(要点)a、原始大气中的物质在紫外线、闪电等条件的激发下,形成了一些物质(主若是氨基酸、核苷酸等),随汇入原始海洋。
b、有机小分子物质经长久累积并互相作用形成较复杂的物质,如原始的、核酸等。
c、物质逐渐齐集并在表面形成了与四周海水分开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的系统,且不停完美,一旦他们能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便意味着原始生命出生了。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生命的起源1.1 教学目标了解生命的起源的各种理论掌握地球的早期环境理解生命的起源对生命进化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地球的早期环境生命的化学进化论生命的起源理论1.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生命起源的影片分组讨论不同生命起源理论的优缺点学生进行实验,模拟生命的起源过程1.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第二章: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2.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历程掌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理解生物进化理论对现代生物学的意义2.2 教学内容生物进化理论的历史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2.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影片分组讨论自然选择理论的证据学生进行模拟进化实验2.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第三章:生命的多样性3.1 教学目标了解生命的多样性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3.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生物分类的实践活动分组讨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学生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模拟活动3.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第四章:生命的进化历程4.1 教学目标了解生命的进化历程掌握生物进化的证据理解生物进化的意义4.2 教学内容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基因、生物地理分布生命的进化历程: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生物进化的意义4.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化石收集的实践活动分组讨论生物进化的证据学生进行生物进化历程的模拟活动4.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第五章:人类的起源与进化5.1 教学目标了解人类的起源掌握人类进化的证据理解人类进化的意义5.2 教学内容人类的起源:与其他灵长类的关系人类进化的证据:化石、基因、工具使用人类进化的意义5.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人类起源与进化相关影片的观看分组讨论人类进化的证据学生进行人类进化意义的模拟活动5.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第六章:生物进化的分子基础6.1 教学目标理解生物分子进化的重要性掌握生物分子进化的基本原理了解生物分子进化的证据6.2 教学内容生物分子的进化分子钟原理生物分子进化的证据:蛋白质和DNA序列比较6.3 教学活动分析生物分子进化案例分组讨论分子钟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学生进行生物分子进化模拟实验6.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第七章:生物进化的遗传机制7.1 教学目标理解生物进化的遗传机制掌握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了解基因流和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7.2 教学内容自然选择与遗传漂变基因流与基因突变生物进化的现代综合理论7.3 教学活动分析自然选择与遗传漂变的实例分组讨论基因流和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的影响学生进行生物进化遗传机制的模拟实验7.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第八章:生物进化的地理分布8.1 教学目标理解生物进化的地理分布模式掌握生物地理分布与生物进化的关系了解生物入侵对生物地理分布的影响8.2 教学内容生物地理分布的模式:如物种多样性梯度、生物区域性分布生物地理分布与生物进化的关系生物入侵与生物地理分布的变化8.3 教学活动分析生物地理分布案例分组讨论生物地理分布与生物进化的联系学生进行生物入侵对生物地理分布影响的模拟实验8.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第九章:生物进化的化石记录9.1 教学目标理解化石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重要性掌握化石形成的过程了解化石记录对生物进化历史的揭示9.2 教学内容化石的形成与保存化石记录与生物进化历史的关联化石寻宝活动:解读化石信息9.3 教学活动参观化石博物馆或进行化石采集活动分组讨论化石记录对生物进化研究的贡献学生进行化石分析与解释的模拟活动9.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第十章:生物进化的未来展望10.1 教学目标理解生物进化研究的最新进展掌握生物进化在生物科技中的应用了解生物进化在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中的意义10.2 教学内容生物进化研究的最新发现生物进化在生物科技中的应用:如基因编辑、基因驱动生物进化与生态系统变化10.3 教学活动分析生物进化在生物科技中的应用案例分组讨论生物进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学生进行生物进化未来展望的思维导图创作10.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学生思维导图的创作质量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生命的起源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对生命起源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第1节《生命的起源》教案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第1节《生命的起源》教案济南版第1节《生命的起源》一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乐于探究.基于此,在教学中一方面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注意科学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二)能力目标:1.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整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三)情感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来的,生命是物质的,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宇宙观的教育。
2.通过介绍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在多次讨论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
在教学中,及时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来回答,引起他们思维的碰撞。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设计,有关多媒体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你知道生命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吗?关于生命的起源,同学们可能听说过许多不同的传说,大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这也是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知识点一: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教师:1、关于生命起源你知道哪些假说?你有哪些证据?学生:1、神创论:上帝创造万物,最后创造人(圣经故事);女娲造人(我国)。
2、宇宙发生说:(宇生论)人们发现陨石中含有构成生命的元素,因此有人说生命是从天外飞来的。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学案:7.3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课题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总节数
课型复习课主备人上课时间12月6日
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过程。
2、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3、掌握生物进化的原因。
重点难点
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知识梳理
任务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和。
2.科学的推测需要有严密的,还需要丰富的和。
3.对原始生命起源的推测:→→。
任务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1.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2.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
3.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动物:。
植物: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到;由
到;由到;
任务三:生物的进化
1.的自然选择学说指出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过度,使得生
物之间出现了斗争(动力),又因为在生物钟普遍存在着和
的特性,最终出现了生存的结果。
自然选择学说: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斗争,生存下
来,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教师导学
第二部分学习反馈【预习导学】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中考链接】
(习题见学生的学案教
学
反
思。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教案

一、教案名称: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基本概念。
2. 使学生掌握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主要历程。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基本概念、主要历程。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认识。
3. 展示法: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五、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a. 生命的定义b. 生命的起源理论c. 生命的起源过程2. 生物的进化:a. 生物进化的概念b. 生物进化的证据c. 生物进化的过程3. 生物分类与进化树:a. 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b. 进化树的概念c. 展示进化树,使学生了解各类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4. 生物的适应与自然选择:a. 适应的概念b. 自然选择的原则c. 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5. 人类起源与进化:a. 人类的起源b. 人类的发展历程c. 人类的文明进步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重要性。
2. 讲解生命的起源:介绍生命的定义、起源理论及过程。
3. 讲解生物的进化:介绍生物进化的概念、证据及过程。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分享自己的认识。
第二课时:1. 讲解生物分类与进化树:介绍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进化树的概念,展示进化树。
2. 讲解生物的适应与自然选择:介绍适应的概念、自然选择的原则及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 讲解人类起源与进化:介绍人类的起源、发展历程及文明进步。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生物分类、适应与自然选择以及人类起源与进化的相关问题,分享自己的认识。
七、作业布置:1. 结合课堂内容,让学生绘制一张进化树的示意图。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访谈或小测验,了解学生对生命起源和进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复习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二.【知识归纳】 一)概念回顾1.原始大气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没有游离的 。
2.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 、 或 。
3.同源器官: 相同, 相似,而 不同的器官。
4.自然选择是在生存斗争中, 的过程5.人工选择:二)总结规律三)识图析图 1. 生命的起源无机物→ 有机小分子物质→( )→独立的体系→原始生命 ( ) ( ) 蛋白质、核酸 原始生命米勒实验装置模拟有机小分子物质随原始海洋的过程查漏补缺 (你认为本节课还有哪些知识点需要补充,请补充完整)四.巩固与提高1.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1)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填‚遗传‛或‚变异‛)现象。
假设桦尺蛾的体色受一对基因控制,深色由显性基因控制(用B 表示),浅色由隐性基因控制(用b 表示),那么深色蛾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2)工业污染区____________(填‚深‛或‘‘浅’’)色桦尺蛾所占比例高,非工业污染区 _____________(填‚深‛或‚浅‛)色桦尺蛾所占比例高。
(3)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牛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
根据达尔文理 论,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选择正确的选项并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的结果。
A .烟熏B .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C .自然选择(4)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_______、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类型的发育叫做___________发育。
(5)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用__________的方法治理这种林业害虫,既经济又环保。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教案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基本概念。
2. 使学生掌握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化学进化论、原始地球环境、生命分子的形成。
2.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分类、生物进化的原因。
3. 地球生命的起源和发展:原始生命、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命的起源过程、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原因、地球生命的起源和发展。
2. 教学难点: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论、生物进化的分子生物学证据。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理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进化的实例。
3. 讨论法:分组讨论生命的起源和进化问题。
4. 实验法:进行生物进化相关的实验。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生物学》2. 课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相关图片、视频。
3. 实验器材:生物进化实验所需器材。
4. 分组讨论材料:生命起源和进化相关问题。
教案示例:【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地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问题。
【新课讲解】1. 生命的起源:讲解化学进化论、原始地球环境、生命分子的形成过程。
2. 生物进化:讲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遗传学)、生物分类、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等)。
3. 地球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讲解原始生命、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过程。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生物进化的实例,如恐龙化石,引导学生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原因。
【分组讨论】教师提出生命起源和进化相关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实验操作】学生进行生物进化相关的实验,如模拟原始地球环境的实验,观察实验结果。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生命起源和进化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
2. 生物分类学:生物分类的等级、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教案经典范文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教案经典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教案经典范文一、重点知识归纳1、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的,第二步是由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第三步是伴随原始地球上自然条件的演变,地球上的有机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逐渐积累,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后演变成具有能够生长、生殖、遗传的原始生命,原始生命进一步形成单细胞生物,地球上的生物从此生机勃勃,不断进化发展。
2、首先在实验室模拟大气成分,利用火花放电形成简单有机物的科学家是米勒3、米勒的实验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
米勒的实验过程总结:(1)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2)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甲烷、氮、二氧化碳、氨、氢(3)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4)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5)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容器中产生了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6)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的4、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
5、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6、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同时科学家还通过比较解剖、细胞研究等方法找到了生物进化的其他证据。
7、1861年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1986年,在我国辽宁省又发现辽西鸟和孔子鸟等化石,进一步显示了鸟类可能起源了古代的爬行类。
8、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大约经历了5000万年,其进化趋势是:体型由小趋大,四肢越来越长,多趾足逐渐变成中趾发达并着地。
9、植物进化历程:最早的植物是海洋中原始的单细胞藻类,它们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多细胞藻类、原始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等。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复习课

C、条件反射造成的
D、自然选择的结果
8、有些岛屿常刮大风,那里的植物一般都很矮小,
A 有很多是贴地蔓生的,这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异常的自然现象
D、植物发生的突然变化
8.某治疗感冒病的药物疗效很高,几年后
疗效逐渐降低,其根本原因是( C )
具有同源器官的 生物之间存在着 一定的亲缘关系 ,它们是有共同 的祖先进化而来
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 ,白质分子的相似性 就越多;亲缘关系越 远的生物,蛋白质分 子的差就越大。
从简单到复杂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生
从低等到高等
物
进 化
从水生到陆生
的
历
程
植物
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动物
继续
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
原始生命
的观点,现代雄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 B)
A.代代经常使用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保卫自己的需要
D.繁衍后代的需要
11、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一12个,而现在的许多种产蛋鸡每年可
产卵200~300个,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B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 生存环境不同
D.食物不同的结果
原始藻类
原始苔藓和蕨类
原始生命
单细胞动物
原始种子植物 原始无脊椎动物
古代鱼类 古代两栖类
原始爬行类
原始鸟类和哺乳类
遗传和变异
生物进化的原因
环境的改变
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
(自然界中的生物是自然选 择的结果,所以它们都能 适应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生物济南版八下第五单元 第一章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学案

生物济南版八下第五单元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学案一、复习目标:1、描述生命起源过程;识记生物进化的证据;2、概述生物进化的历程,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二、自主复习ⅰ参考以下问题,自主复习本章内容。
1、化学进化学说内容2、米勒实验3、化石及化石分布规律4、同源器官5、生物进化总趋势6、生物进化主要历程7、生物进化的原因(内因、外因)8、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9、比较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异同ⅱ合作复习、拓展延伸刚开始使用蚊香的时候,杀蚊子的效果很好,可到后来,效果不明显,请你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分析此现象。
(合作学习、组内讨论)ⅲ知识总结ⅳ特别提醒特别提醒一:1.蕨类植物不是由苔藓植物进化而来,而是由藻类植物进化而来。
2.哺乳动物不是由鸟类进化而来,而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
3.生物的进化过程不包括由体型小到体型大。
特别提醒二:1.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先发生变异,环境后进行选择。
2.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和变异是基础,过度繁殖是前提,生存斗争是动力,适者生存是结果。
3.生物的进化是由生物的遗传变异(内因)和环境变化(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基础自测(理解、巩固、记忆):选择题1、(2013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济宁市在荷花上大做文章,南有微山万亩荷花的壮丽景观,北有汶上莲花的争奇斗艳.据不完全统计,仅济宁市内栽培荷花就有四十余种.你认为品种繁多的主要原因是()A.各县气候条件稍有差异的结果B.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的结果C.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2、(2015莱芜)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在此书中,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阐明了自己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观点的是()A.生物普遍具有过度繁殖能力B.生物与生物间存在着生存斗争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生物的变异都能得到积累和加强3、(2015临沂)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致使很多病毒细菌具有一定的抗药性。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起源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导学案教学目标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3.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思维品质。
知识回顾:1、大约400多万年前,地球上没有人类,人类的原始祖先是__________。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1、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_________年前形成的。
2、原始生命的起源的假设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神创论、宇宙发生说、化学起源说其中用实验方法证明生命化学起源说的美国青年学者是。
3、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与现在的大气相比,原始大气中没有________。
4、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很多简单的_ ,地球的温度下降,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形成降雨,汇集到中,其中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漫长的岁月,形成_。
5、总结生命起源时间:地球形成以后的年左右物质基础:能量条件/自然条件:、、等过程:原始大气→→场所:结论:原始生命起源于物质其它观点:生命来自其他星球合作探究(根据课文47-50页的内容,小组合作完成。
)任务一:1、你认为原始地球上有生命存在么?说出你的理由。
2、原始大气来源哪里?3、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与现在大气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任务二:1. 米勒将甲烷、氨气、氢气、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这个装置模拟2. 装有沸水的容器模拟3. 火花放电模拟,为有机物的形成提供能量。
4. 通过对冷却水进行取样分析,发现里面有_______,米勒的模拟试验说明了什么?5、通过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推测出原始生命是在哪里形成的?6、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由此可以作出什么推测?7、根据米勒等科学家的实验结果,尝试总结表述出原始生命的形成过程。
前瞻备课-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复习学案

第五单元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化学进化过程。
2、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3、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4、举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
5、举例说出人与猿的相似点,概述人类起源于古猿。
6、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化石图片,推测每种化石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及生物进化趋势.2、观察米勒的模拟实验,预测产生的小分子物质。
3、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些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1、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生物起源于非生物。
2、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促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3。
学习达尔文严禁的科学态度以及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二、复习重点:1、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氧气,而现在的大气成分中有氧气.2、米勒实验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合成了许多种氨基酸。
从而可以推测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实现的.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4、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5、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有: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遗传变异、自然选择。
三、复习难点:化学进化过程和自然选择的过程。
四、知识通览:A、生命的起源1、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
2、生命起源的过程a、原始大气中的物质在闪电等条件的激发下,形成一些物质,随降雨汇入。
b、有机小分子物质经长期相互作用形成较复杂的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聚集并在外表形成,经不断完善后实现原始的和,原始生命诞生了(原始生命起源的标志).c、结论:原始生命起源于 .3、实验探究a、米勒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到阶段。
b、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的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证明了生命起源过程的到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化学进化过程。
2、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3、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4、举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
5、举例说出人与猿的相似点,概述人类起源于古猿。
6、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化石图片,推测每种化石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及生物进化趋势。
2、观察米勒的模拟实验,预测产生的小分子物质。
3、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些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
1、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生物起源于非生物。
2、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促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
3.学习达尔文严禁的科学态度以及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复习重点:
1、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氧气,而现在的大气成分中有氧气。
2、米勒实验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闪电),合成了许多种氨基酸。
从而可以推测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4、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5、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有: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遗传变异、自然选择。
三、复习难点:化学进化过程和自然选择的过程。
四、知识通览:
A、生命的起源
1、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
2、生命起源的过程
a、原始大气中的物质在闪电等条件的激发下,形成一些物质,随降雨汇入。
b、有机小分子物质经长期相互作用形成较复杂的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聚集并在外表形成,经不断完善后实现原始的和,原始生命诞生了(原始生命起源的标志)。
c、结论:原始生命起源于。
3、实验探究
a、米勒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到阶段。
b、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的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
胰岛素,这证明了生命起源过程的到阶段。
B、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证据
a、是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是有一定顺序的。
b、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化石结构越,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化石结构越
2、解剖学证据
a、同源器官
b、发现的意义:能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说明凡是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
a、分子生物学,例如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b、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意义):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
C、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a、植物进化的历程:。
b、动物进化的历程(脊椎动物)
D、生物进化的原因
1、自然选择学说(生活在自然界的动植物)
a、达尔文
b、内容:。
c、应用:解释长颈鹿进化、生物与环境的适应、害虫抗药性等
2、人工选择学说(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
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和,不断选择和培育的过程。
五、基础自测(理解、巩固、记忆):
1、关于生命的起源,写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②生命起源于陆地,③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氨气、沼气等,④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外星球”这一声明起源的推测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可,理由是()
A、米勒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推测
B、原始地球环境不可能形成有机物
C、星际空间的陨石中发现了有机物
D、在其他星球已经发现了原始生命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表述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形体小的生物早于形体大的生物
B、水生生物早于陆生生物
C、单细胞生物早于多细胞生物
D、低等生物早于高等生物
4、对古代长颈鹿进化成现代长颈鹿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古代长颈鹿有颈长和颈短的变异
B、古长颈鹿繁殖的后代较多
C、大自然保留了颈长的变异
D、长颈鹿自己选择颈长的个体保留下来
5、分析下面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A、B、C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
分析图可得出: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由低等到,由到陆生。
⑵、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如不同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的环境相似,形成,这是的结果。
六、能力提升、直击中考:
1、下图表示植物的进化历程,据图回答问题:
⑴在图中方格内填上合适的生物类群
⑵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为原始的种子植物,试分析现代蕨类植物是由哪类原始植物进化而来的?
(3)由图可知,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是有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
(4)由图可知,哺乳类的近亲是,他们都是由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而来。
(5)原始生命由于的不同逐渐进化成原始藻类植物和原始单细胞动物。
2、下图是米勒涉及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A烧瓶内诸如的气体模拟的成分。
⑵火花放电模拟的是,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
⑶实验中,要将B瓶内的水煮沸,模拟的是。
⑷连续火花放电后,从活塞处取样,C烧瓶内的样品中含有的有机物主要是。
⑸你认为米勒作出的假设是。
⑹你认为米勒提出的问题是。
⑺通过实验,米勒得出的结论是。
七、课外分层作业
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代谢类型可能是( )
A.自养需氧型B.自养厌氧型C.异养需氧型D.异养厌氧型2.下列生物已脱离水的限制的是( )
A.原始的鱼类B.原始的两栖类C.原始的爬行类D.原始的腔肠动物3.下面能揭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规律的证据,最可靠的是()
A.各类化石在地层里按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
B.所有高等生物的胚胎发育都从一个受精卵开始
C.7种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发育比较
D.对同源器官的研究
4、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细菌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
B.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抗药性细菌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青霉素的质量下降,杀菌能力低
5、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猎豹和羚羊的进化过程。
(1)古代的猎豹和羚羊的种群中都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
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性,它为猎豹和羚羊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
(2)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跑得快的猎豹能够得到食物就容易;跑得慢的猎豹得不到食物,就会被自然_______________
(3)同样,跑得快的羚羊不会被猎豹追上,而跑得慢的羚羊就成了猎豹的食物,因此猎豹和羚羊在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相互 _作用。
(4)现存的猎豹和羚羊都是跑得很快的,这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