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合集下载

生命的起源与早期进化过程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生命的起源与早期进化过程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生命的起源与早期进化过程例题和知识点总结生命,这一宇宙中最神奇而又复杂的现象,其起源和早期进化过程一直是科学界探索的重要课题。

在这一领域,有许多关键的知识点和经典的例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

一、生命的起源关于生命的起源,目前主要有几种假说。

其中,“化学起源说”被广泛接受。

这一假说认为,在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逐渐合成有机小分子,进而形成生物大分子,最终诞生了原始生命。

原始地球的环境极为恶劣,充满了高温、高压、紫外线辐射等。

然而,正是这样的环境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条件。

例如,大气中的甲烷、氨气、氢气等在雷电等能量的作用下,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小分子。

例题:原始地球大气中不包含以下哪种气体?()A 甲烷B 氧气C 氨气D 氢气答案:B解释:原始地球大气中没有氧气,氧气是后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逐渐产生的。

二、从有机小分子到生物大分子有机小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聚合形成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

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和复杂的反应。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

核酸则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承载着遗传信息。

例题:以下哪种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A 甘氨酸B 鸟氨酸C 丙氨酸D 赖氨酸答案:B解释:鸟氨酸不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氨基酸,其他选项甘氨酸、丙氨酸、赖氨酸都是常见的氨基酸。

三、原始生命的诞生当生物大分子具备了一定的复杂性和功能性后,原始生命便有可能诞生。

一个关键的标志是形成了能够自我复制和维持内部环境稳定的系统。

原始生命可能诞生于海洋中的“热液喷口”等特殊环境,那里有丰富的化学物质和能量来源。

例题:原始生命最可能诞生的场所是()A 陆地B 海洋C 大气D 火山答案:B解释:海洋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和丰富的物质,更有利于原始生命的形成。

四、早期进化过程1、原核生物的出现原始生命首先进化出了原核生物,如细菌。

课时18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考点梳理)

课时18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考点梳理)

课时18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米勒的化学起源学说:原始地球上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__有机物__。

2.科学家推测:(1)原始大气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

原始大气中没有__氧气__。

(2)自然条件:__高温__、紫外线以及__雷电__等。

(3)原始生命的形成过程:原始大气在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许多简单的__有机物__。

地球温度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形成降雨,汇集到__原始的海洋__中,其中的__有机物__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漫长的岁月,形成原始生命。

3.米勒实验识图要点:(1)密封实验装置内循环流动的气体模拟的是原始地球中的__原始大气__。

(2)火花放电模拟的是原始地球中的紫外线、闪电、高温等条件。

(3)反应后的气体和水蒸气形成的液体相当于__原始海洋__。

(4)米勒实验的结论:在原始地球上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形成__有机__小分子物质。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1.研究方法:主要运用__比较__法。

2.证据: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__化石__是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3.化石分布规律:(1)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__简单__、越低等、__水生__生物化石越多。

(2)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__复杂__、越高等、__陆生__生物化石越多。

(3)在古老的地层中没有__高等__动物的化石;在晚近的地层中__有__(填“有”或“没有”)低等动物的化石。

4.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5.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原始的鱼类→古代的__两栖类__→古代的爬行类→鸟类和__哺乳类__。

6.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__简单__到__复杂__;由__低等__到__高等__;由__水生__到__陆生__。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1.自然选择学说的建立者、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____达尔文__。

2.自然选择学说的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__生存__,不适应者被__淘汰__。

生命的永恒知识点总结

生命的永恒知识点总结

生命的永恒知识点总结一、生命的起源和演化1. 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起源是一个广泛而又深奥的话题,科学界对此仍有许多未知之处。

但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生命可能起源于地球上的原始海洋中,最早的生命形态可能是一些原核生物或许多孢子。

通过长期的演化和自然选择,生命逐渐发展成了多样性的形态,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等。

2. 生命的演化生命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

从最初的原始生物到如今的高等生物,这一过程充满了适应与变异。

地球上生命的多样性不断演化,不同环境中的生物也不断适应着其所处的生存条件。

3. 生命的共同特征尽管生命形态多样,但所有生命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

生命的起源可能相似,而生命的基础结构和遗传信息也具有共同性。

从细胞到遗传物质,从新陈代谢到生长繁殖,这些都是所有生命体的共同基础。

二、生命的本质和意义1. 生命的本质生命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它包括了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等一系列活动。

生命也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自我修复与自我更新的能力。

所有这些过程都构成了生命的本质。

2. 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它涉及到对人生、宇宙与人类存在的思考。

生命的意义可能是多元而又多样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借着对生命的思考,我们也可以审视自身的生命,找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三、生命的能力和适应1. 生命的复杂性生命的复杂性体现在其灵活而又多样的表现。

生命具有自组织、自调节和自适应的能力,这使得生命体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存条件。

生物体结构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性也为生命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2. 生命的适应性生命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着外部环境的变化。

自然选择、基因突变、进化等都是生命体积极适应环境的表现。

生命体能够适应并改变环境,也是地球上多样性生物如此丰富的原因之一。

3. 生命的创造性生命体不仅具有适应性,同时也有创造性。

生物体能够积极地改变和影响自身的生存环境,这也影响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化。

四大知识点 生命起源 生命进化

四大知识点 生命起源 生命进化

知识点一:生命起源1、化学起源学说:@无机小分子(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术勒实验:原朴:原始大气成分(没有氧气)火花放电:模拟原始地球闪电获得证据:装置中发现原来并不存在的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海洋中形成)原始地球尽管不能形成原始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2、外太空学说3、热泉生态系统学说知识点二:生物进化1、直接证据(埋藏在地层中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2、进化规律: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在新近形成的地层中可找到低等的、简单的生物化石;但在古老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高等的、复杂的生物化石。

3、进化趋势:水生陆生、低等高等、简单复杂4、进化历程:单细胞植物原始生命单细胞动物知识点三:生物进化学说一自然选择学说1、达尔文-----<<物种起源>>-自然选择学说2、自然选择学说内容: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3、详解:@过度繁殖@生存斗争(生物进化的外在因素)@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素材)@适者生存4、变异具有不定向性,而自然选择却是定向选择适宜环境的变异保留下来。

例:害虫在遗传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异类型(体现变异的不定向性)由于喷洒衣药,产生抗药性的变异类型适应了环境被保留下来,不能抵抗农药的其他类型被淘汰掉。

是农药选择具有抗药性的害虫存活。

5、生物不能向寿适应环境的方向去变异,是环境选择适应环境的生物个体保留下来,并遗传给后代,所以生物进化发展了。

6、可遗传的有利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知识点二:急枚1、急救电话:1 20 (必须说清楚:地址)2、心肺复苏:煤气中毒、触电、溺水等呼吸和心跳都停止的情况。

@胸外心脏按压:原理:改变胸腔内的压力和容积,将心脏内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组织器官。

维持生命对血液的最低需求。

@人工呼吸:原理:利用口对口吹气,病人的胸廓随吹气而起伏,并且吹气后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证明人工呼吸有效。

生命的起源与早期进化过程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生命的起源与早期进化过程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生命的起源与早期进化过程例题和知识点总结生命的起源与早期进化是生物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不仅关乎我们对自身存在的理解,也有助于揭示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例题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生命起源的学说目前,关于生命起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1、神创论这一学说认为生命是由神创造的。

然而,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神创论缺乏实证依据,无法被科学方法所验证。

例题:以下哪种说法不符合科学对生命起源的认识?()A 生命是由神创造的B 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的化学进化C 生命可能来自外太空答案:A知识点:神创论是一种基于宗教信仰而非科学证据的观点,科学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解释自然现象。

2、自然发生论该学说认为生命可以从非生命物质中自然产生。

例如,腐肉生蛆、枯草化萤等。

但后来的科学实验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例题: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否定了哪种生命起源学说?()A 神创论B 自然发生论C 化学起源说答案:B知识点:巴斯德的实验证明,在没有微生物进入的情况下,肉汤不会腐败变质,从而否定了自然发生论。

3、宇生说宇生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可能来自外太空。

一些科学家认为,在宇宙中存在着有机分子,它们可能通过陨石、彗星等天体撞击地球而带来了生命的“种子”。

例题:支持宇生说的证据之一是()A 在陨石中发现了氨基酸B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现在海洋C 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答案:A知识点:陨石中发现的氨基酸等有机分子为宇生说提供了一定的证据,但宇生说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4、化学起源说这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生命起源学说。

化学起源说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逐渐形成了有机小分子,进而形成有机大分子,最终演变成原始生命。

例题: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先形成的有机小分子是()A 氨基酸B 核苷酸C 脂肪酸答案:A知识点:在原始地球的还原性大气中,通过闪电、高温等作用,无机小分子合成了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2024年中考生物5年中考3年复习资料(全国通用版):专题3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

2024年中考生物5年中考3年复习资料(全国通用版):专题3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

返回目录



例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D )

①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给金鱼喂食 ②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 ③蚯蚓走迷宫 ④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 ⑤刚出生的小
袋鼠爬到育儿袋中吃奶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解析 ①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给金鱼喂食,这是把金鱼当作自己的雏鸟来哺育的一种本能活动,属于先天 性行为;④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是生来就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⑤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育儿袋中吃奶,这是刚出生就 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②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③蚯蚓走迷宫等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 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D符合题意。
2.动物为人类提供食品,动物在仿生学、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返回目录
方法技巧


方法 辨别动物行动的方法
清 单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从生理功能或现象看,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3.社会行为是营群体生活的、具备一些基本特征(有一定的组织、明确的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的动物所具有的行为。
3.人类进化的重要阶段
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返回目录
考点2 动物的行为
一、根据行为获得途径分类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动物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比较 ⑴区别
比较项目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时间 生来就有
⑴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中考生物-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中考生物-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中考生物-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原始生命的形成过程(1)原始地球为生命提供的三大条件①物质条件:原始大气,其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气、甲烷等。

这些成分来自火山喷发喷出的气体。

原始大气的特点是没有氧气。

②能量条件:紫外线、雷电、高温。

③环境条件:原始海洋,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2)原始生命进化的场所:A阶段在原始大气中,B、C、D阶段在原始海洋中。

(3)原始生命的形成过程①无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如图中A过程。

②有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大分子,如图中B过程。

③有机大分子形成独立的多分子体系,如图中C过程。

④独立的多分子体系演变成原始生命,如图中D过程。

(4)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能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2.米勒实验(1)密闭实验装置内循环流动的气体模拟的是原始地球中的原始大气。

(2)火花放电模拟的是原始地球中的闪电。

(3)反应后的气体和水蒸气形成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

(4)米勒实验的结论:在原始地球上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1)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比较法的几种应用①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进化顺序的方法。

②比较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判断生物间的进化关系。

③比较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的差异性,从而判断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2.化石——生物进化的证据(1)概念: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

(2)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低等、越简单,水生生物越多;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高等、越复杂,陆生生物的种类越多。

3.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1.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1)桦尺蛾体色的不同是变异的结果。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过程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过程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过程例题和知识点总结生命,这一宇宙中最神奇而又复杂的现象,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们探索的热门课题。

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又是如何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进化发展的?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些例题来深入了解生命的起源与进化过程,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生命起源的学说在探讨生命的起源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几种主要的学说。

1、神创论这是一种古老的观点,认为生命是由超自然的力量,如神创造的。

然而,这种观点缺乏科学证据的支持。

2、自然发生论认为生命可以从非生命物质中自然产生。

例如,腐肉生蛆、腐草化萤。

但后来的科学实验,如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证明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3、宇生说认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或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来自于宇宙中的其他星球或星际尘埃。

4、化学起源说目前被大多数科学家广泛接受的生命起源学说。

该学说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逐渐形成了简单的有机物,进而形成了生命。

例题 1:以下哪种学说认为生命来自于宇宙中的其他星球?()A 神创论B 自然发生论C 宇生说D 化学起源说答案:C知识点:宇生说主张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或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来源于宇宙中的其他天体。

二、原始地球的环境了解原始地球的环境对于理解生命的起源至关重要。

原始地球的大气中没有氧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氨、氢、水蒸气等。

当时的地球表面温度极高,经常有火山喷发、闪电等剧烈的能量释放现象。

例题 2:原始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不包括()A 氧气B 甲烷C 氨D 水蒸气答案:A知识点:原始地球大气中没有氧气,氧气是后来通过光合作用逐渐产生并积累的。

三、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在原始地球的环境中,无机物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可以逐渐转化为有机物。

例如,米勒实验模拟了原始地球的环境,通过对甲烷、氨、氢、水蒸气等进行放电处理,最终得到了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例题 3:米勒实验证明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A 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B 有机物可以转化为无机物C 生命可以自然发生D 原始地球有氧气答案:A知识点:米勒实验为化学起源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无机物能够转变为有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的起源与进化
基础知识巩固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
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原始大气成分来自于火山喷发,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构成。

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4.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

5.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充入烧瓶中,通过火花放电,制成了一些有机物。

(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

(2)产物(证据):氨基酸。

(3)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

6. 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条件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

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7.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8.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的。

9.原始地球条件: 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10.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11. 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

(但是从大分子有机物到原始生命的过渡还没有被实验验证)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证据
(1)采用比较化石的研究方法;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2)采用比较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方法,通过对始祖鸟与现代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比较,说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3)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的差异性来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表明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马次之,果蝇和向日葵则较远。

三.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四、生物进化的原因
1.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2.过程: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3.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典型习题
1.科学进行推测时不能()
A.有确凿的证据B.凭空想像
C.有严密的逻辑推理D.有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2.原始大气中不含()
A.氢气B.氧气C.硫化氢D.二氧化碳
3.对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方法中,最重要的是
A.比较B.想像C.猜测D.幻想
4.一般说来,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不是()
A.由陆生到水生B.由水生到陆生
C.由简单到复杂D.由低等到高等
5.科学家发现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有差异: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大一些,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则更大。

这说明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马B.果蝇C.向日葵D.黑猩猩
6. 据始祖鸟身体结构跟爬行类、鸟类动物都有相同之处,经逻辑推理可得出如下结论() A.爬行类进化成鸟类B.鸟类进化成爬行类
C.爬行类与鸟类有亲缘关系D.生命起源于无机物
7.通过对各种生物化石的研究可以证实
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②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一次出现的
③现在的各种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化而来的
④生物的进化顺序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 (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天天的妈妈用某种杀虫剂消灭蚊子,开始使用时效果还不错,但长期使用后,发现效果越来越差。

造成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蚊子是活化石,适应能力特别强
B 能抵抗杀虫剂的蚊子存活下来,且大量繁殖
C 杀虫剂性能不稳定
D 杀虫剂造成蚊子基因变异,使之产生抗药性9.右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A.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B.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C.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
D.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10.近年,在台湾首次出现的“超级”细菌,已经让包括青霉素在内的许
多抗生素对其失去作用,由“超级”细菌引发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

这种悲剧的产生是由于 ( )
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降低
B.抗生素引发了人体的过敏反应
C.滥用抗生素导致的结果
D.“超级”细菌已经变成病毒
11.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
A.环境变化的结果 B.生存竞争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12.下列关于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主要区别中不正确
...的是
A.人工选择速度较快
B.人工选择的结果是促进生物进化
C.自然选择进行十分缓慢
D.自然选择是各种环境起作用
13.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现象(填“遗传”或“变异”)。

假设深色由显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浅色由隐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那么深色蛾的基因组成可能是或。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

根据达尔文理论,
保护色的形成是()的结果。

A.长期烟熏 B.长期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 C.长期自然选择
(3)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类型叫做
完全变态发育。

(4)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

用方法控制这种林业害虫,既经济又
环保。

14.如右图表示在A、B、C三个不同岩层中都发现了生物化石,请分析回答:
(1)在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简单、低等。

(2)在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复杂、高等。

(3)通过对不同年代的地层里埋藏的生物化石的研究,可以说明生物的进化趋势是。

15、图7—3—4是植物进化历程的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1)
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
另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叶绿体的A____________。

(2)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B______________和C_____________,但是,B 和C 的生殖离不开水,后来,一部分C 进化成为原始的____________,包括D__________和E___________,D 和E 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了陆地生活。

(3)从植物进化的历程来看,植物进化的趋势是:由_________到_________,由_________ 到__________,由_________到__________。

16、右图7—3—1是美国学者米勒设
计的一个模拟装置。

抽真空后将CH 4、
NH 3、H 2以(a)处泵入玻璃仪器内,再把
B 中的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
玻璃管内流动,然后在A 内放电7天,经
(b)冷却后,产物沉积在c 中,产物含有包
括氨基酸在内的多种有机物。

请回答:
(1)A 内为模拟______________中发生___________现象。

(2)B 、C 的液体相当于_____________。

(3)这个实验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分析下面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请回答(8分)
(1)图中A 、B 、C 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 、 、 。

分析上图可得出: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 ,由低等
到 ,由 到陆生。

加热 图7-3-1
(2)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如不同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形成,这是的结果。

参考答案
1.B
2.B
3.A
4.A
5.D
6.C
7.A
8.B
9.B 10.C 11.C 12.B
13.(1)变异 BB或Bb (2)C (3)蛹(4)生物防治
14.(1)C (2)A (3)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5.(1)藻类植物(2)苔藓植物、蕨类植物(3)水生、陆生、简单、复杂、低等、高等
16、(1)原始大气、闪电(2)原始海洋(3)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是完全可能的
17.(1)哺乳类被子植物两栖类复杂高等水生
(2)保护色自然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