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理论知识大全
艺术生主修知识点总结
![艺术生主修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3c4e2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6.png)
艺术生主修知识点总结艺术生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主修艺术的学生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培训,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艺术家。
本文将对艺术生主修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多个方面。
一、美术1. 基本绘画技能绘画是美术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包括素描、水彩、油画等多种绘画技巧。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掌握各种绘画材料和技法,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2. 艺术史知识了解各个时期的艺术流派和代表作品,掌握艺术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人物,对于提高美术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非常重要。
3. 创作理论和方法学习艺术创作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构图、色彩、表现手法等,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创作能力。
4. 材料与工艺学习各种绘画和雕塑材料的使用方法,包括铅笔、彩色铅笔、水彩、油画颜料等,掌握各种绘画和雕塑工艺的技巧。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习艺术作品的展示和评价标准,包括作品选题、构图、表现手法、色彩运用等方面的要求,提高自己的作品质量和展示能力。
二、音乐1. 基本乐理知识学习乐谱、音高、音符、节奏等基本乐理知识,掌握乐理分析和写作的基本技巧。
2. 乐器演奏学习一种或多种乐器的演奏技能,包括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吉他、管乐等,掌握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和表演方法。
3. 音乐史与作品欣赏了解各个时期的音乐发展和代表作品,掌握音乐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人物,提高音乐生的音乐修养和欣赏能力。
4. 音乐创作与编曲学习音乐创作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和声、曲式、编曲等,培养音乐生的创作能力和表现技巧。
5. 演出与指导学习音乐演出和指导的技能,包括指挥、合唱、独奏等方面的表演和指导技巧。
三、舞蹈1. 身体训练学习各种舞蹈动作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包括柔韧性、力量、协调性等方面的训练。
2. 舞蹈基本功学习各种舞蹈基本功的技巧和表现方法,包括舞姿、步法、转体、跳跃等方面的训练和练习。
3. 舞蹈史与作品欣赏了解各个时期的舞蹈发展和代表作品,掌握舞蹈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人物,提高舞蹈生的舞蹈修养和欣赏能力。
大二艺术学概论知识点归纳
![大二艺术学概论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c8d967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5.png)
大二艺术学概论知识点归纳艺术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研究艺术的本质、表现形式和作用。
大二艺术学概论是艺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对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艺术史及不同艺术门类的介绍,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艺术领域的知识和概念。
本文将对大二艺术学概论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1. 艺术的定义与特征艺术的定义是一个复杂而又广泛的问题,不同的学者对艺术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
然而,总体而言,艺术可以被理解为人类创造出的具有审美功能并能够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有意义的作品。
艺术的特征包括创造性、表现性、审美性和传递性。
2. 艺术分类与门类艺术可以分为多个门类,包括绘画、雕塑、音乐、戏剧、舞蹈、建筑等。
每个门类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
此外,艺术还可以按照风格、时代、地域等进行分类。
3. 艺术史与艺术家艺术史研究的是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各个时期和地区的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
艺术家是创造艺术作品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技巧和才华创造出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
4. 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艺术作品的创作受到社会背景、文化传统和时代变化的影响。
同时,艺术也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能够传达社会情感、表达社会意识和塑造社会价值观。
5. 艺术欣赏与评论艺术欣赏是指对艺术作品进行感知、理解和评价的过程。
艺术评论则是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个人的见解和评价。
艺术欣赏和评论有助于培养对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6. 艺术理论与批评艺术理论研究的是艺术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对艺术的本质、创作方法和审美价值进行探讨。
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批判,通过分析和评论来提升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水平。
7. 艺术教育与艺术市场艺术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为其提供专业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培训。
艺术市场是指以艺术品为交易对象的市场,艺术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对艺术家的创作和艺术机构的运作都具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大二艺术学概论涵盖了艺术的定义、分类、艺术史、艺术家、艺术与社会、艺术欣赏与评论、艺术理论与批评以及艺术教育与艺术市场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复试面试艺术理论知识
![复试面试艺术理论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54d78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e.png)
复试面试-艺术理论知识1. 简介在复试面试中,艺术理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这一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艺术的理论基础、历史背景和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艺术理论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展示考生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思考能力,还能够体现其对艺术历史和文化的广度和深度的了解。
2. 艺术理论的基本概念在复试面试中,考官可能会提问一些与艺术理论相关的基本概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艺术理论基本概念:2.1 艺术艺术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情感和美感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它可以通过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来实现,是一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现象。
2.2 艺术审美艺术审美是指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行评判和欣赏的过程。
它涉及到艺术作品的美感、情感和审美规律等方面。
2.3 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指艺术作品在形式、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征和风格。
不同的时期、地区和文化背景都会产生不同的艺术风格。
2.4 艺术流派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时期、地区或特定群体中形成的艺术创作风格和倾向。
不同的艺术流派代表了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趋势。
3. 艺术理论的历史背景了解艺术理论的历史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艺术作品。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艺术理论历史背景:3.1 古希腊艺术理论古希腊艺术理论是西方艺术理论的重要起源之一。
古希腊人强调艺术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提出了模仿自然、追求完美的观念。
3.2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理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理论强调人文主义和个体的重要性,追求人的完美和自由,提倡以人为中心的艺术创作。
3.3 启蒙时期艺术理论启蒙时期的艺术理论主张理性和科学,追求客观真理和普世价值。
艺术被视为道德教育和社会改革的工具。
3.4 现代艺术理论现代艺术理论强调艺术的自由和创新,拒绝传统的艺术规范和审美观念。
艺术被看作是对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4. 艺术理论的发展趋势艺术理论在不断发展与演变中,以下是一些当前艺术理论的发展趋势:4.1 跨学科研究艺术理论正越来越多地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如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高三美术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三美术必修一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0121b8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b.png)
高三美术必修一知识点大全1.艺术史知识
-古代艺术发展历程
-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
-著名艺术家非盈利组织会计作品
-艺术流派和风格的演变
2.艺术理论与表现技巧
-绘画基本都技法和材料发挥
-色彩理论和配色原则
-透视原理、比例和构图的应用
-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的运用
3.传统绘画与创新表现
-中国悠久的传统绘画的特点和技法
-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和技巧
-西方绘画的风格与表现
-创新绘画形式的探索和实践
4.雕塑与立体三维艺术
-雕塑的材料和工艺特点
-雕塑的造型原则和表现手法
-空间感的表现与塑造
-古代和现代三维立体艺术的发展趋势
5.艺术鉴赏与批评
-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方法
-艺术严厉批评的理论和实践
-艺术创作与观念的关系
-艺术市场与收藏过的知识
6.美术与人文关系
-艺术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
-艺术与科技、环境的关联
-艺术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以上是高三美术必修一知识点的大体内容,我希望对你的学习
所帮助。
假如必须更具体一点的内容或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醒我。
美术知识大全
![美术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0ce16a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5.png)
美术知识大全美术知识大全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视觉艺术表现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
1. 色彩理论:色彩是美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主要的色彩理论包括三原色(红、绿、蓝)和三个次要色彩(橙、紫、黄)。
同时,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也会影响色彩的效果。
2. 透视学:透视是描绘三维物体在二维画面上的方法。
通过近大远小和消失点的运用,可以创造出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
3. 人物绘画:人物绘画是美术中常见的题材之一。
绘画人物需要掌握人体比例、骨骼结构和肌肉群的知识。
同时,了解不同身体姿势的表达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4. 静物绘画:静物绘画是描绘不动物体的艺术形式。
通过对光影、形态和纹理的捕捉,可以创造出富有生动感和艺术感的作品。
5. 风景绘画:风景绘画是描绘自然景观的艺术形式。
掌握一些常见的元素,如天空、地面、植物和水体,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表现自然景观的美。
6. 抽象艺术:抽象艺术是一种通过形状、色彩和纹理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它不依赖于现实世界的视觉认知,而是注重表现主观的内心体验。
7. 素描:素描是一种以线条和阴影为主要手段的绘画技法。
它可以表现物体的外轮廓和形态,并且是学习美术基础的重要步骤。
8. 水彩画:水彩画是以水溶性颜料为材料的绘画技法。
它常用于描绘风景和人物,具有柔和、清新的效果。
9. 油画:油画是以油性颜料为材料的绘画技法。
它常用于描绘肖像和风景,具有丰富的色彩和质感。
10. 彩色铅笔画:彩色铅笔画是运用彩色铅笔绘制的一种绘画技法。
它适合绘制小型作品,有很好的色彩表现力。
以上是关于美术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美术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更多的艺术知识和技巧。
创作属于每个人,无论是艺术家还是非专业人士,都可以通过美术来表达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和想法。
艺术学理论面试基础知识
![艺术学理论面试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cbc02a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15.png)
艺术学理论面试基础知识一、引言艺术学理论是研究艺术和美学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艺术形式和概念。
在艺术学理论的面试中,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艺术学理论面试中常见的基础知识,帮助大家为面试做好准备。
二、艺术的定义和分类艺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形式、结构、声音或其他媒介传达情感、观念或意义。
艺术可以分为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等不同的艺术形式。
每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和表达手法。
三、美学与审美美学是研究美和审美的学科,它探讨了艺术和美的本质、特征以及对人们的影响。
审美是人们对艺术和美的主观感受和评价。
在艺术学理论面试中,对美学和审美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四、艺术创作和艺术家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将创意和想法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过程。
艺术家是创造艺术作品的人,他们通过不同的技巧和媒介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和情感。
在面试中,对艺术创作和艺术家的理解是必备的知识点。
五、艺术风格和艺术运动艺术风格是指艺术作品中的特定表现方式和特征,它与时代、地域、艺术家的观点等因素密切相关。
艺术运动是指一系列艺术家在特定时期和地域中共同追求特定艺术风格的现象。
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运动将有助于理解艺术的发展和演变。
六、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形式、内容和背景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
这涉及到对艺术元素、主题、符号和象征的解读,以及对艺术家意图和时代背景的理解。
在面试中,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能够展示你对艺术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七、艺术史和艺术理论艺术史是研究艺术发展和演变的学科,它关注不同时期和地区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
艺术理论是对艺术现象和实践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研究。
在面试中,对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的了解将展示你对艺术的广度和深度。
八、总结以上是艺术学理论面试基础知识的简要介绍。
在面试中,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将有助于回答问题和展示你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除了基础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自己的思考和观点的阐述,展示你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个人风格。
教资艺术知识点总结
![教资艺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f497bc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c.png)
教资艺术知识点总结艺术是人类精神世界的表达和展示,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涵盖了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建筑以及文学等各种形式,对人们的审美情感、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教育领域,艺术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审美情趣以及增强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了解艺术的知识点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艺术的各个方面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了解。
一、绘画绘画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以线条、色彩和形状为工具,通过对形态的变化和整合来表达思想、情感和审美。
绘画可以根据不同的技法和风格进行分类:素描、水彩画、油画、版画等。
在绘画的过程中,艺术家需要掌握色彩的搭配、构图的布局以及形象的表现等技巧。
同时,绘画也与社会和文化密切相关,反映出不同时代、地域和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意识。
在教育中,绘画被视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绘画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审美能力。
二、雕塑雕塑是以物质为基础,以空间为载体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通过对三维空间的塑造和组合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
雕塑作品可以根据材料和形式进行分类,例如石雕、青铜雕塑、陶瓷雕塑等。
与绘画类似,雕塑也需要艺术家掌握丰富的造型技巧和表现力,同时也需要对材料的特性和工艺方法有深刻的了解。
雕塑作为一种空间艺术,常常与建筑和环境相结合,通过对公共空间和城市景观进行雕塑艺术的设计,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在教育中,雕塑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手工技能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从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三、音乐音乐是通过声音的组合和节奏来表达情感、思想和审美的艺术形式,它在世界各地拥有丰富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
音乐作品可以根据声音的性质和演奏方式进行分类,例如交响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
音乐也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艺术形式,它需要艺术家精湛的表演技巧和音乐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对人类情感和生活有深刻的认识。
艺术学基础知识
![艺术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ff2b62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7f.png)
艺术学基础知识艺术学基础知识是指对艺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历史与实践进行总结和整理后形成的一套规范化的知识体系。
艺术学基础知识是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所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必要基础,是艺术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分析、认识、运用艺术的基础。
艺术学基础知识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技法、艺术审美等综合性知识,其中艺术理论是艺术学基础知识的核心,艺术理论的内容涵盖了艺术的审美理论、艺术创作理论、艺术技法理论、艺术发展趋势理论等多个方面,此外,还应涵盖艺术发展史、艺术作品的分类及特点、艺术形式的演变及发展、艺术表现形式的变化及其作用等内容。
艺术学基础知识是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的依据,因此,艺术学基础知识不仅要求艺术家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求他们有足够的实践能力,以便更好地利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来实践艺术创作。
其中,艺术审美是艺术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评价和理解,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性内容,也是艺术家最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它要求艺术家有较强的审美能力,能够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艺术作品,并从中汲取创作灵感。
此外,艺术学基础知识还包括对艺术创作技巧、艺术组织、艺术表现、艺术技法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其中艺术组织主要指的是艺术家如何结构化和表现出艺术作品的主题,从而使作品更加流畅、更加生动。
艺术表现指的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艺术作品的内涵,其中的艺术技法涵盖了绘画、雕塑、文学、音乐、戏剧等众多不同的艺术形式,是艺术家在实践艺术创作时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艺术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学基础知识是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所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必要基础,是艺术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分析、认识、运用艺术的基础。
因此,艺术家们应该努力学习和积累艺术学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利用艺术知识和技能,创造出更优秀的艺术作品。
艺考文艺知识点总结
![艺考文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73ada2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9.png)
艺考文艺知识点总结一、绘画1. 色彩知识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色彩的搭配,色彩心理学等2. 素描知识铅笔、炭笔等素描工具的使用,线条、明暗的处理,透视、比例等素描基础知识3. 油画知识油画常用的画布、颜料、画笔、画架等材料,油画的层次感、质地感的表现技巧。
4. 水彩知识水彩颜料、画纸、绘画技巧,水彩的湿画湿法、干画湿法等技法。
5. 西洋美术史了解西方绘画的发展历程,熟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代表作品,并能对作品做出评价和分析。
6. 中国绘画史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明白不同时代、不同画派的发展历程及其作品的特点。
7. 绘画理论包括色彩理论、形体结构理论、比例构图理论等。
8. 绘画技法包含写意、工笔、写实等技法,还有油画、水彩、素描等不同媒材的技法。
二、音乐1. 乐理知识音高、音程、音符、节奏型、调式、和声等基本乐理知识,以及简谱的认识和应用。
2. 节奏知识包含节拍、拍子、节奏的种类、乐器演奏中的节奏处理等知识。
3. 和声知识和声的基本组成、和声的种类、和声的功能、和声写作等。
4. 音乐理论包括音乐形式、音乐结构、作曲技巧、音乐分析等理论性知识。
5. 乐器知识了解不同种类的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技巧,如钢琴、小提琴、长笛、古筝等。
6. 音乐历史了解古典音乐、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知晓不同音乐时期的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7. 音乐剧了解音乐剧的发展历史、音乐剧的构成、音乐剧演唱技巧等。
8. 作曲技巧音乐创作基本理论,包括曲式、和声、配器等知识。
三、舞蹈1. 芭蕾舞基础包括舞蹈动作、舞蹈技巧、肢体表达等。
2. 中国舞蹈基础印象中国舞、云南民族舞、京剧舞蹈、民间舞等中国舞蹈基础知识。
3. 现代舞知识现代舞的特点、动作、表现方式、舞蹈创作等知识。
4. 舞蹈编导舞蹈编导技巧、舞蹈编排知识、舞蹈创作理论等。
5. 舞蹈音乐知识了解舞蹈音乐的基本构成、节奏、节拍、音乐的表达功能等。
6. 舞蹈史掌握世界舞蹈发展历史、不同流派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大全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557d94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1.png)
前 言 PREFACE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课程,是阐述艺术的基本 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科学体系。是高校艺术 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对艺术史论专业的学生来说,则是 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名词解释
【艺术流派】 ➢ 定性: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
名词解释
【无意识】 ➢ 定性:无意识也称潜意识,就是未被意识到的、潜在的心理活动,即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一种隐蔽的心
理活动。 ➢ 类型:误差无意识、病患无意识、梦幻无意识、本能无意识、习惯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 含义:误差无意识指在言论和行动中本不应该产生误差而在无意识中发生了误差;病患无意识包含着高烧
会较多,后者在科学思维过程中出现的机会较多。 ➢ 4.产生条件:灵感的产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在长期努力学习和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首先,
是要形成比较稳固的艺术心理定势,包括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审美观、科学文化知识信息量.社会 生活经验信息量、创作经验信息量、艺术个性心理强度等诸要索的有机组合。其次,大脑皮质中必须建 立解决艺术创作问题的优势兴奋中心,这个兴奋中心是在四处寻找急需用来解决关键问题的材料的。最 后,艺术灵感的爆发除了前面所说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接通信息这个重要原因以外,还有无意识的记忆被 唤回到意识中来,即暂时遗忘或长时间遗忘被忽然回忆起来的原因
感谢您的观看
适用于年终总结/工作计划/述职报告/策划方案等
病患、相思病患和各种不同的精神病患等病患无意识;本能无意识是本能、冷热反应等本能心理;习惯无意识指在意识的驱使和指导下,对于某 种心理活动或动作经过严格的规范和长期反复练习,最后达到高度熟练、高度自动化的习惯无意识的表 现状态;集体无意识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著名理论。他将无意识分为处于表层的个体无意识 和处于深层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包括两大要素,其一为本能,即为延续种族和维持生存的性欲和 营养本能:其二为原始意象,它是人类自原始时代积蓄的印象。
艺术设计学理论知识
![艺术设计学理论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82aa42076c66137ef06190d.png)
艺术设计讲义第一讲艺术设计的定义20世纪美国设计师罗维创立艺术设计中的流线型风格。
飞机、汽车、舰艇等美国艺术设计师德雷福斯1937年设计的现代电话机原型环绕我们生活的美也包括造物的美。
造物世界是艺术设计的世界……一、艺术设计观念的历史发展艺术设计(design),并不是对象的全部设计,而只是对象的艺术方面的设计。
艺术设计是现代工业批量生产的条件下,把产品的功能、使用时的舒适和外观的美有机地、和谐的结合起来的设计。
作为一种职业,它在20世纪初期诞生和形成。
其理论的基本问题是生产和艺术、效用和美的关系问题。
(一)中国艺术设计观念的形成1、春秋时代的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涉及到艺术设计的观念。
《老子》、《论语》、《大学》2、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手工艺技术的著作,是我国古代技术史最重要的文献。
在我国器物制作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1、它总结了我国古代的器物制作经验,制定了器物制作的基本原则。
2、它包含着丰富的艺术设计观念。
以车为例,它关于车轮、车厢、车盖和其他部件的制作原则都充分体现了形式遵循功能的观念。
车轮的制作要使使用者感到舒适,用现代术语说,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因素。
木车的制作还要考虑到文化象征意义。
3、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集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于一身,“天工开物”史“天然界靠人工技巧开发出有用之物”这四个字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造物思想。
4清朝康熙年间李渔《闲情偶寄•器玩部》中的艺术设计观念。
他把器物看做感情的寄托。
他善于通过排列布置,使无情之物变为有情之物。
这样看待器物,就是造物在手而臻化境矣。
(二)西方艺术设计观念的1、古希腊人理解的艺术包括音乐、绘画、雕塑、手工业、农业、医药、骑射、烹调等。
艺术和技术是不同的然而相互补充的活动。
2、苏格拉底产生了美和效用的关系问题,苏格拉底把美和效用联系起来,认为没必定是有用的,衡量美的标准就是效用,有用就美。
有害就丑。
3、柏拉图区分了绝对美和相对美。
艺术概论知识点归纳大一
![艺术概论知识点归纳大一](https://img.taocdn.com/s3/m/f4c4085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f.png)
艺术概论知识点归纳大一艺术概论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的学科。
通过学习艺术概论,学生可以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发展历史、理论基础和创作方法。
以下是对大一学生在艺术概论课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1. 艺术的定义和分类- 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表达形式,具有审美和情感体验的特点。
- 艺术的分类:包括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剧艺术等。
2. 艺术史概览- 古代艺术:早期的石器艺术、远古文明中的壁画和雕塑、古埃及艺术等。
- 文艺复兴:14世纪至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重新发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风格。
- 现代艺术: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3. 艺术元素和艺术原理- 艺术元素:包括线条、形状、色彩、纹理、空间、值和运动等。
- 艺术原理:平衡、对比、重复、节奏、比例、重点、构图和透视等。
4. 视觉艺术- 绘画:素描、水彩画、油画、版画等不同绘画媒介和技法。
- 雕塑:塑像、浮雕、立体构造等不同雕塑形式和技巧。
- 建筑:建筑设计原理、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5. 音乐艺术- 音乐基本概念:音符、节拍、音阶、调式、旋律和和声等。
- 音乐风格:古典音乐、爵士乐、摇滚乐、流行音乐等不同的音乐流派和风格。
- 作曲家和作品:贝多芬、巴赫、莫扎特等著名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6. 舞蹈艺术- 舞蹈风格和流派:古典舞、现代舞、爵士舞、民族舞等不同的舞蹈形式和风格。
- 舞蹈动作和技巧:转、跳、旋、跃、翻滚等不同舞蹈动作和技巧。
7. 戏剧艺术- 戏剧元素:剧本、角色、舞台设计、灯光和音响等。
- 戏剧流派:悲剧、喜剧、歌剧、话剧等不同的戏剧流派和形式。
8. 艺术理论- 传统艺术理论:从古至今的艺术理论和批评方法。
- 现代艺术理论: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形式主义等不同的理论取向。
通过对上述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大一的学生可以为以后更深入的艺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美术理论知识点
![美术理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d233c8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9.png)
美术理论知识点美术理论是指研究美术创作和美术作品的理论体系,是对艺术创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概念、规律和原则进行系统总结和理论阐释的学科。
在美术教育中,学习美术理论知识是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键的美术理论知识点。
一、色彩理论色彩是美术作品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对色彩的运用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表现效果。
在色彩理论中,有色相、明度和色度等概念。
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种类,如红、黄、蓝等;明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色度指的是色彩的鲜艳程度。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色彩的巧妙运用来表达情感、传达信息。
二、构图原理构图是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构成因素,是指艺术家在作品中对物体的分布、组合和关系的安排。
良好的构图可以使作品更加有层次感和美感。
常见的构图原理包括对称构图、三分构图、黄金分割构图等。
艺术家在创作中可以根据主题和表现手法选择适合的构图原理。
三、透视原理透视是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方法,是美术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
通过透视,艺术家可以使作品更具立体感和空间感。
透视原理包括线性透视、大气透视等。
艺术家需要掌握透视原理,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作品中的景深和透视关系。
四、光影效果光影效果是指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所产生的明暗对比效果。
光影效果对于立体感和真实感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艺术家需要通过对光影效果的把握,来表现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纹理。
常见的光影效果包括明暗对比、光源位置、反射光等。
五、情感表达情感表达是美术作品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念。
在创作中,艺术家可以通过色彩、构图、透视等手法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绪。
不同主题和风格的作品表现出的情感也各有不同,艺术家需要根据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来选择合适的情感表达方式。
总结:美术理论知识点涵盖了色彩理论、构图原理、透视原理、光影效果和情感表达等内容,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艺术创作水平和审美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理论知识点,艺术家可以更好地创作出具有深度和内涵的优秀作品。
高中音乐知识点大全
![高中音乐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c85011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5.png)
高中音乐知识点大全音乐是一门美妙的艺术,它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传达情感和思想。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将接触到更深入和专业的音乐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带来高中音乐的知识点大全,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音乐这门艺术形式。
1. 音乐基础知识1.1 音乐的定义和本质音乐是由一系列有机结合的音符和声音所组成的艺术形式。
它能够通过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触发联想来影响听众。
1.2 音符和音阶音符是音乐的基本元素,它通过不同的形状和位置代表不同的音高和持续时间。
而音阶则是音符按顺序排列的一组音级。
1.3 节拍和节奏节拍是音乐中的基本脉动,它给音乐以稳定的节奏感。
而节奏则是在节拍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有规律的时间组织。
1.4 主旋律和和声主旋律是一首音乐中最引人注目和易于记忆的旋律线索。
而和声则是主旋律的伴奏和补充,使音乐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1.5 调性和调式调性是音乐的基本音色,它以某个参照音为基础形成。
而调式则是在特定的调性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音程模式进行音乐创作。
2. 音乐理论2.1 音乐符号音乐符号是音乐记谱法的基础,包括五线谱、四线谱、谱号、音符形状等。
了解音乐符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演奏乐谱。
2.2 节奏记号节奏记号用来表示音乐中的不同拍子和节奏类型,例如常见的4/4、3/4、6/8等。
2.3 调式和调性记号调性记号用来表示音乐的调性,例如C大调、G小调等。
调式记号则表示标准的音阶模式,例如自然大调、和声小调等。
2.4 音程和和弦音程指的是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它有助于形成和谐和旋律。
而和弦则是由多个音符同时演奏而形成的和声结构。
2.5 音乐结构和形式音乐结构指的是音乐作品的组织方式,包括前奏、主部、副部、发展和结尾等。
而音乐形式则是在特定的结构下,对音乐进行编排和创作。
3. 音乐历史与流派3.1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指起源于欧洲的音乐传统,它流传至今已有几个世纪。
著名作曲家包括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
3.2 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指在大众中广泛流行的音乐风格。
高中音乐必考知识点大全
![高中音乐必考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a15444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13.png)
高中音乐必考知识点大全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高中音乐课程中。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高中音乐必考知识点大全,帮助您更好地准备音乐考试。
1. 音乐基础知识音乐的基础知识对于学习和理解音乐至关重要。
包括音乐的起源、发展、分类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主要的音乐元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声、节拍等。
2. 乐理知识乐理是音乐的基础理论,是学习音乐的必备知识点。
包括音名、音符、音程、调式、节拍、音阶等方面的知识。
3. 音乐史了解音乐的发展历史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演变和风格特点。
包括古希腊罗马音乐、文艺复兴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现代音乐等。
4. 乐器知识音乐中各种乐器的特点、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也是高中音乐考试的重要内容。
包括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等。
5. 声乐知识声乐是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声乐的技巧和唱法对于学习和欣赏音乐至关重要。
包括发声技巧、声音的塑造、声乐表演等。
6. 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培养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名曲和作曲家将帮助您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
7. 作曲与创作作曲与创作是音乐的创造性过程,也是高中音乐考试的一部分。
了解作曲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了解一些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和风格将有助于提升您的作曲和创作能力。
8. 音乐理论音乐理论是音乐研究的基础,也是考试中需要掌握的内容之一。
包括调性、和声、复调、节奏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一些音乐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9. 乐团与合唱乐团和合唱是音乐表演的重要形式,了解乐团和合唱的结构、演奏方式和发展历程将有助于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10. 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的重要环节,了解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有助于您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通过学习和掌握以上音乐知识点,您将能够更好地准备高中音乐考试,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能力。
希望本文提供的高中音乐必考知识点大全能给您带来帮助,祝您在音乐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美术生必懂知识点总结大全
![美术生必懂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b41d36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19.png)
美术生必懂知识点总结大全美术生必懂知识点总结大全美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门类,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和技巧。
作为美术生,掌握一定的知识点对于提升美术水平和创作能力至关重要。
下面是美术生必懂的知识点总结大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线条和造型1. 线条的分类:直线、曲线、断线、虚线等。
理解不同线条的特点和表现力,能够运用合适的线条来构图。
2. 造型的基本要素:形状、大小、比例、空间关系等。
良好的造型能够营造出美感和艺术效果。
3. 线条和造型的表现技巧:轻重、强弱、暗淡、明亮等。
通过掌握线条和造型的表现技巧,能够展现出主题和情感。
二、色彩理论1. 基本色彩:红、黄、蓝。
理解基本色彩的特性和相互关系是进行色彩创作的基础。
2. 冷暖色调:冷色调给人以凉爽、冷静、遥远的感觉,暖色调给人以温暖、活泼、亲近的感觉。
掌握冷暖色调的运用能够丰富作品的表现力。
3. 色彩搭配原则:对比、相似、平衡、重复等。
良好的色彩搭配能够使作品更加和谐、统一。
4. 色彩的情感表达:不同的色彩能够诱发不同的情感和联想。
要了解不同色彩的情感含义,运用适当的色彩来表达主题和感情。
三、透视学1. 一点透视:将物体看作在平面上垂直于视线的情况下的透视法。
掌握一点透视法,能够画出放尺寸的正立体图。
2. 二点透视:将物体看作在平面上不垂直于视线的情况下的透视法。
二点透视法能够画出物体的长宽高等比例变化。
3. 三点透视:将物体看作在空间内的斜面情况下的透视法。
掌握三点透视法,能够创作出动态和复杂的画面。
四、人体结构与绘画1. 人体比例:头占身体的多少,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等。
掌握人体比例,能够更好地描绘人体的真实性和动态感。
2. 人体解剖学:了解人体骨骼、肌肉等结构,能够画出更有立体感的人物形象。
3. 人物造型与表情:通过掌握不同人物的造型特点和面部表情,能够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和传达情感。
五、素描技法1. 线描:用线条勾勒物体的轮廓和细节。
通过掌握线条的粗细、强弱、轻重等,能够表达出物体的阴影和纹理。
播音与主持艺术基础学习知识必背理论
![播音与主持艺术基础学习知识必背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dc9eb88eff9aef8951e0689.png)
播音与主持艺术基础必背理论1、播音的性质:播音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
播音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播音是指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所进行的传播信息的创造性的活动。
播音是广播电视传播过程中关键的一环,是广播电视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播音与主持既包含自然属性,又包含社会属性,既包括新闻性,又具有言语传播和艺术的属性等等。
这众多属性,同时发挥作用,构成了播音的性质。
2、播音和主持在广播电视节目传播中的地位:播音和主持在广播电视节目传播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播音主持处于广播电视的最前沿;其次,播音与主持又是广播电视的“中介之序”;最后,播音与主持又是“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3、播音与主持工作在广播电视传播中的作用:播音与主持工作在广播电视传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1、传递信息,体现态度,揭示语义内涵,表明思想实质,具有了解和认识社会的作用;2、传达感情,形象具体生动,吸引感染受众,具有鼓舞、教育、激励作用;3、规范美化语言,建设语言文明,具有语言表达的审美示范作用。
4、播音与主持的语言特点:1、规范性;2、庄重性;3、鼓动性;4、时代感;5、分寸感;6、亲切感。
5、播音主持的正确创作道路: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可以概括为:站在无产阶级的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准确及时地、高效率地、高质量地完成理解稿件--具体感受--形之与声--及予受众的过程,以积极自如的话筒前状态进行有声语言的再创造,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体裁风格与声音形式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出稿件的精神实质,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
6、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包含的内容: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包含播音创作的原则、播音创作的源泉、播音创作的新闻属性、播音创作的自身特点、播音创作的标准和任务。
艺术知识点概述
![艺术知识点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f3a5d4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9.png)
艺术知识点概述艺术是一门广泛涵盖多个领域的创造性表达形式,它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形式。
通过艺术,人们能够表达思想、情感和经验,同时也能够欣赏和体验他人的创造性表达。
本文将概述一些艺术的知识点,包括艺术的不同形式、艺术史、著名艺术家以及现代艺术的趋势。
一、绘画艺术绘画艺术是通过绘图工具和各种材料来创造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
绘画可以分为写实主义、抽象主义和表现主义等不同风格。
其中,著名的绘画流派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绘画、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等。
凡高、达·芬奇等艺术家在绘画领域有着重要地位。
二、音乐艺术音乐艺术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和创造美的一种形式。
音乐可以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多种类型。
著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有贝多芬、莫扎特和巴赫等。
另外,流行音乐领域有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如披头士乐队、迈克尔·杰克逊等。
三、舞蹈艺术舞蹈艺术是通过身体的动作、姿势和舞蹈音乐来表达情感和创造美的一种形式。
舞蹈可以分为古典舞、现代舞、爵士舞等不同类型。
著名的古典舞剧包括《天鹅湖》和《吉赛尔》等。
在现代舞领域,有许多出色的编舞家和舞蹈团体,如玛莎·格雷厄姆和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等。
四、戏剧艺术戏剧艺术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表达情感和创造故事的一种形式。
戏剧包括话剧、音乐剧、戏曲等不同类型。
著名的戏剧作家有莎士比亚、切赫诺夫等。
音乐剧方面,百老汇和西区剧院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有着众多经典作品如《猫》和《悲惨世界》。
五、艺术史艺术史是研究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和演变的一门学科。
通过研究艺术史,我们可以了解艺术作品的背后的背景和社会意义。
艺术史可以分为古代艺术、中世纪艺术、现代艺术等不同时期。
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六、现代艺术的趋势在当代,艺术呈现出多样化和交叉融合的趋势。
新媒体艺术、环境艺术和概念艺术等新的艺术形式不断涌现。
一些艺术家通过数字技术和科学的手段创造作品,同时也关注当代社会和环境问题。
美术笔试知识点总结大全
![美术笔试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cb213a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f.png)
美术笔试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色彩1. 色彩基础知识色彩是指由反射光、透射光、折射光和吸收光所产生的视觉效果。
在绘画中,色彩是传达情感和表达主题的重要因素。
2. 色彩的构成色彩由色相、明度和纯度三个要素构成。
色相表示颜色的名称,如红色、黄色等;明度表示颜色的明暗程度,纯度表示颜色的鲜艳程度。
3. 色彩的搭配色彩的搭配是指如何将不同的颜色组合在一起,使其相互协调、和谐。
常见的色彩搭配方式包括对比色、互补色、类比色等。
4. 色彩的运用在绘画中,色彩的运用可以通过调色、渐变、叠加等方式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二、构图1. 构图基础知识构图是指画面的布局和组织方式,包括主体的选择、位置、大小、形状等。
2. 构图的原则构图的原则包括对称、平衡、重心、节奏、透视、对比等,这些原则在绘画中可以帮助艺术家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3. 构图的技巧艺术家可以通过对角线、黄金分割、对比等方式来构建画面的组织结构,从而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三、素描1. 素描基础知识素描是通过简单的线条、阴影和明暗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对于绘画技巧的掌握至关重要。
2. 素描的技法素描的技法包括轮廓线、透视、明暗对比、虚实等,艺术家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法来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3. 素描的训练艺术家需要通过大量的素描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表现力和技巧,素描训练是绘画技能的基础。
四、油画1. 油画基础知识油画是一种以油画颜料为材料制作的绘画形式,它具有色彩鲜艳、质感丰富、保存时间长等特点。
2. 油画的技法油画的技法包括上色、过渡、厚描、干刷等,这些技法可以帮助艺术家创造出不同的油画效果。
3. 油画的创作在油画创作中,艺术家可以通过调色、多层绘制、刀法等方式来表现出不同的色彩和质感,从而创作出富有表现力的作品。
五、水彩1. 水彩基础知识水彩是一种以水溶性颜料为材料制作的绘画形式,它具有色彩清新、透明、轻盈等特点。
2. 水彩的技法水彩的技法包括湿画、干画、渐变、使用水笔等,这些技法可以帮助艺术家表现出水彩的独特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直觉: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
2.知觉:是指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的把握。
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基本特征,是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
3.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4.典型定义: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典型的核心是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5.艺术语言: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
6.抽象思维:用概念来判断、推理和论证的一种思维形式。
7.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就是指人们常说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
由于文学总是以语言为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作为艺术媒介和基本材料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8.艺术文化学:主要是一门以整个人类文化为参照系来探讨艺术问题,研究艺术现象的综合性学科。
艺术文化处于普通文化学和普通艺术学的交叉领域,他重点研究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中所具有的地位、作用,以及艺术与其他文化现象。
9.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
它与其他艺术的区别就在与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精神上域”。
10.魏晋六朝时期出现的“六朝三杰”是指东晋的顾恺之、南朝宋的陆探徽和梁的张僧繇。
“元代四大家”是指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11.雕塑艺术定义:是立体的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它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的艺术品,在三度空间里用物质材料创造出实体形象。
12.舞蹈艺术: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
13.戏剧艺术: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戏曲、歌剧、舞剧乃至音乐剧。
狭义上讲,戏剧主要指话剧。
戏剧是在舞台上由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众表演的一门综合艺术。
戏剧作为二度创作的艺术,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作为舞台演出基础的戏剧文学和演员创造舞台形象的表演艺术。
14.戏剧性,就是戏剧艺术通过演员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冲突来展开剧情、刻画人物,借以吸引观众,实现其艺术效果和审美作用。
构成戏剧性的中心环节是戏剧动作和戏剧冲突,或者说是行动中的人物的冲突。
15.戏曲艺术:作为戏剧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的总称。
它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它将表现审美意境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属于一种表现性的综合艺术。
16.京剧四大名旦指的是梅兰芳,程砚秋,荀小云、荀慧生。
17.京剧:又称“皮黄”。
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
它形成于北京,时间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
18.程式化:是指戏曲演员的角色行当、表演动作和音乐唱腔等,都有一些特殊的固定规则。
首先,戏曲演员的角色行当就具有程式化的特点。
其次,戏曲演员的表演动作也具有程式化的特点。
19.虚拟性:是指戏曲充分吸收了我国古典美学注重写意性的特点,通过“虚实相生”、“以形写神”,使演员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戏曲舞台有限的时空,更加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与表现思想感情。
20.电影艺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
它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
21.主人公,是指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剧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或叫中心人物。
22.诗歌:是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
23.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中最凝练、最优美、最富有音乐感的语言。
24.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不受拘束的文学样式,能够迅速地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真实的反映社会生活。
25.小说:是一种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
它的特点是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用虚构的方式来再现生活。
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26.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
艺术家应当具备艺术的天赋和才能,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和技巧,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的修养,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满足人们特殊的精神需要即审美需要。
27.灵感思维:指在创作活动中,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的一种额数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艺术才能,是指艺术家创造形象的能力,它是先天禀赋和后天训练培养向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创造力。
28.“四功五法”是戏曲表演艺术的四个基本要素和五种主要技术方法。
“四功”是指唱(唱腔)、念(念白)、做(动作)、打(武打)。
“五法”是指口(发声)、眼(眼神)、手(手势)、身(腰身)、步(台步)。
29.艺术家的文化修养包括深刻的思想修养、深厚的艺术修养,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方面广博知识。
30.艺术体验活动: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
它是艺术创作的起始阶段,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
31.艺术传达活动:术传达活动作为创作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指艺术家接主义idngde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成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
32.艺术风格定义:是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33.艺术流派定义:在中外艺术一定了历史时期里,有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体、创作方法、表现风格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34.艺术形象:术形象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艺术形象总是具体可感的,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将艺术家头脑中主客观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为艺术作品中的艺术想象。
又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文学形象,艺术形象构成内容美。
35.3.艺术意蕴:指深藏刚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样性,模糊性,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受、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36.和知觉合称为感知,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在艺术鉴赏中二者通常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共同发挥作用的。
艺术鉴赏活动的真正开始,应当是从感知艺术作品算起。
37.格式塔心理:认为任何事物的形状一旦被人所感知,都是被知觉进行了积极的组织或建构的结果。
38.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39.鉴赏中的审美体验:为整个审美活动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达到艺术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调动再创造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起丰富的情感,设身处地地生活到艺术作品之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把外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转化为鉴赏者自身的生命活动。
40.接受美学: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于德国。
尧斯、伊塞尔41.召唤结构:强调文本的空白,期待接受者的补充。
每个人的心理文化图示结构不一样。
第二文本的创造,艺术文本的无限开放性。
42.期待视野:独特的文化心理图示。
包括定向期待视野和创新期待视野。
43.移情:德利普斯“美感不在对象,而在主体的生命灌注”44.形象思维:灵感——顿悟式突如其来的状态45.集体无意识:潜在性,生理进化,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心理积淀。
46.思格尔:“理想性格”人物的丰富性,坚定性,明确性。
47.典型:高度真实,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
凝聚创作主体真挚情感。
48.自律性:自我的约束自我的规范。
艺术有自身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发展规律。
艺术作为人类活动而引发人们的审美感情。
有超功利的直接性。
在当下他律性淹没自律性。
49.形象性特征:不单是具象,可视可听都包括。
借助艺术通感。
音到形,诗到画。
和科学性概念理性把握世界不同50.定义:作为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审美升华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的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51.顿悟:它是审美升华阶段时常发生的现象。
顿悟中有直觉,但这种直觉已经在想象、联想、情感等多种心理因数的基础上渗透进了理性的色彩;顿悟中有理解,顿悟中得理解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它是将感性和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与思维、直觉与理解融汇在一起,是审美升华阶段一种更加深刻的理解。
52.共鸣:也是审美升华阶段时常发生的一种现象。
所谓共鸣,是指在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深深地被艺术作品所感动、所吸引,以至于达到忘我的境界,由此达到鉴赏主体与艺术形象之间契合一致,物我统一,物我两忘。
53.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54.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德国古典美学开山鼻祖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康德的这种意志自由论成为后来的唯意志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
55.“模仿说”或“再现说”。
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成为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艺术的这种“模仿”功能,使艺术比它所“模仿”的现实世界更加真实。
56.形象性: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性。
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57.美育:“审美教育”,由18 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
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使人认识美育。
58.艺术教育:狭义被理解为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正是如此,戏剧学院培养出编剧、导演和演员,音乐学院培养出作曲家、歌唱演员和器乐演奏员等。
广义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