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水成像在胰胆道系统病变中的应用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胆道梗阻中的应用分析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胆道梗阻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胆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至我院治疗的胆道梗阻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36例胆道梗阻患者经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检查均能明确显示胆道的梗阻性扩张,对梗阻部位均能进行准确的定位诊断。
结论:在给予胆道梗阻患者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检查的同时联合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可有效提高对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的正确率,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弥散加权成像;胆道梗阻;应用分析胆道梗阻指胆管排出道任意一段由于胆管腔内发生病变、管壁外浸润造成压迫以及管壁自身疾病等一系列病变,最终将导致胆汁排泄不畅或者完全堵塞的一种发生于胆管的机械性梗阻,是一种外科急腹症中病死率相对较高的疾病,常继发于胆道蛔虫症以及胆管结石,有时胆管肿瘤以及胆管狭窄等病变亦可继发本病[ ]。
多种影像学的诊断方法均可用于本病的诊断,且各有着优缺点。
随着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临床上持续应用,为诊断胆道类疾病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无创且安全的手段,对胆道梗阻定位诊断的正确率可高达100%,定性诊断的正确率亦远高于其他方法。
但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用于胆管炎性狭窄和胆管肿瘤的鉴别仍是一大难点[ ]。
因此,此次研究应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胆道梗阻患者进行扫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至我院治疗的胆道梗阻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2.1 3.7)岁,有26例患者为胆道结石,9例患者为胰头癌及壶腹部癌,2例患者为肝门部癌,3例患者为肝门部单管良性狭窄。
MRI 联合磁共振胰胆管重 T2WI 水成像在高位胆道恶性梗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MRI 联合磁共振胰胆管重 T2WI 水成像在高位胆道恶性梗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马永胜【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6(025)009【摘要】目的:探讨 MRI 平扫加增强及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水超重 T2 WI 成像在高位胆道恶性梗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来杞县中医院肝胆外科、肿瘤科及内科等科室进行诊治的高位胆道恶性梗阻疾病患者23例,均采取 MRI 平扫加增强成像和磁共振胰胆管水超重 T2 WI 成像联合检查成像方式进行检查,分析在高位胆道恶性梗阻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结果23例患者经 MRI 平扫或增强检查方式和磁共振胰胆水超重 T2 WI 成像方式相结合检查,胆道系统均能良好显示,左右肝管均能全部显示,胆囊部分显示,肝总管、胆总管均能良好显示。
23例患者中,15例梗阻以上胆道重度度扩张,8例梗阻以上胆道轻度扩张。
23例患者中,5例为肝门梗阻,其中左肝管梗阻2例,右肝管梗阻3例;13例为胆总管末端梗阻。
高位胆道恶性梗阻疾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5%(22/23),其中1例胆管炎伴随小结石患者被误诊为壶腹癌。
结论磁共振胰胆管重 T2 WI 水成像检查提供的是胆道系统内部的病变,而 MRI平扫及加增强检查则能够很好地提供患者胆道系统外的病变信息,两者联合使用能显著提高高位胆道恶性梗阻疾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总页数】2页(P1702-1703)【作者】马永胜【作者单位】杞县中医院河南开封 47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相关文献】1.探讨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高位胆道恶性梗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J], 齐玉晓2.低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在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J], 陈立光;李吉昌;史浩;姚健3.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在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J], 韩波4.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联合CT成像在部分老年高危患者胆道结石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J], 沈玉彩; 徐尉华; 李成相; 梁祝红5.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联合动态增强MR在鉴别胆道良恶性梗阻中的价值 [J], 王秀玲;李卫华;莫庆;征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在胰胆道系统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在胰胆道系统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在胰胆道系统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经临床手术病理诊断明确的316例胰胆管疾病患者,术前所有患者均应用mrcp 胆管水成像技术进行扫描检查。
结果 316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检查,而且患者的肝内外胆管和胰管结构显示清晰,各类病变部位和病变的性质均显示清晰,诊断结果:胆管囊肿32例,占10.1%,壶腹癌24例,占7.6%,胰头癌32例,占10.1%,胆总管癌24例,占7.6%,肝门胆管癌24例,占7.6%,病变包括胆管结石158例,占57.0%。
结论磁共振水成像技术检查胰胆管系统疾病具有图像解剖结构显示清晰,诊断明确等优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胰胆管系统疾病;mr胆管水成像;临床应用胰胆管系统疾病(pancreatic biliary duct system diseases)临床比较常见[1-3],随着医学检查技术的飞速发展,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也得到迅速发展[4-5],为探讨磁共振水成像在胰胆道系统病变中的应用,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本文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316例胰胆管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诊治的316例胰胆管疾病患者,其中男性205例,占64.9%,女性111例,占35.1%,男女之比为1.85:1,年龄6-77岁,平均52.3岁。
疾病类型胆管囊肿32例,占10.1%,壶腹癌24例,占7.6%,胰头癌32例,占10.1%,胆总管癌24例,占7.6%,肝门胆管癌24例,占7.6%,病变包括胆管结石158例,占57.0%。
1.2 方法应用1.5t的phillips磁共振机进行检查,选用腹部线圈,呼吸门控技术,常规仰卧位,平静呼吸,腹带加压,所有患者检查前空腹8-12小时;采用常规自旋回波脉冲序列(se)横轴位t1w1和快速自旋回波脉冲序列(tse)横轴位t2w1扫描,扫描范围自双侧膈顶至胰腺下部,连续无间隔扫描,mrcp检查以常规冠状位图像定位,快速自旋回波脉冲序列轴位t2w1薄层扫描,所得原始图像以最大强度投影法重建图像进行观察。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

非创伤性检查 没有严重并发症,病人耐受性高 成功率高 生理状态下检查,没有因注药压力产生胆管
被动扩张现象
适应症广,手术前后均可使用
优缺点(MRCP vs. ERCP)
MRCP的不足之处
空间分辨率低 不能显示微细结构 没有治疗作用
MRCP是近年来MR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新进 展之一,为胰胆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丰富的形 态学信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尤其对阻塞性黄疸 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已经显 示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随着成像技术的日益完善, MRCP有望进一步取代诊断性的直接胰胆管造影。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MRCP)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影像学检查已是诊断诸多胰腺疾病首选的和主 要的方法。随着CT、MR、ERCP和超声技术的发
展,胰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通过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综合各项成像技术,
大部分胰腺疾病都可获得比较明确的诊断。
胰腺超声显示胰腺周围血管
已行胆囊切除术者胆总管>10mm
主胰管内径≥3mm
MRCP可以显示完整的胆树图
胆道梗阻
胆管结石
表现为胆管腔内圆形或椭圆形无信号或 低信号区,周围绕以高信号的胆汁。
胆道梗阻
胆管结石
表现为胆管腔内圆形或椭圆形无信号或低信号区 嵌顿性结石梗阻端呈边缘光滑的平直形或倒杯口
状,但这并非特征表现。
胆道梗阻
胰腺分裂
解剖变异
先天性胆管闭锁
可有肝内外胆管均闭锁或肝外胆管闭锁,肝外胆管闭 锁显示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或不扩张,肝外胆管一段 或全程闭锁,交接点呈圆钝形,闭锁部位低者可见胆 囊显影。
解剖变异
先天性胆管扩张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

3
降低医疗成本
通过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检查 和手术,降低医疗成本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感谢观看
THANKS
多模态成像技术
将MRCP与其他成像技术(如超声、CT等)相结合,实现多模态成 像,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
临床研究和发展方向
新型对比剂研究
01
研发新型对比剂,提高MRCP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动态成像技术
02
研究和发展动态成像技术,实现实时监测和评估胰胆管系统的
功能和动态变化。
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学
03
原理
MRCP基于重T2加权脉冲序列, 通过采集重T2加权信号,能够清 晰地显示胰胆管系统的形态和结 构。
mrcp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无创、无辐射、无痛、无需使用造影剂、可重复性强。
局限性
对小的病变或早期病变可能显示不佳,对胰胆管内功能性改变无法评估。
mrcp的应用范围
诊断胰胆管系统疾病
随访观察
MRCP可以清晰地显示胰胆管系统的 形态和结构,对于胰胆管结石、炎症、 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对于已经接受治疗的患者,MRCP可 以用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评估病情 变化。
术前评估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胰胆管疾病患者, MRCP可以用于术前评估,帮助医生 制定手术计划。
02
mrcp检查前的准备
患者准备
患者应提前了解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的相关知识,消除紧张情绪。
患者应穿着舒适、宽松的衣服,以便于检查时的操作。
结合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组学数据,实现胰胆管疾病的
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学。
对医疗行业的影响和价值
1 2
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永磁型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永磁型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闫荣【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11(024)008【摘要】目的用MR水成像(water imaging)技术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胰胆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检查病人54例,其中正常志愿者1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27例,恶性胆管梗阻7例,胆总管囊肿2例,胆囊术后胆管扩张3例,胆管炎性狭窄2例,慢性胰腺炎1例。
MRCP选择性应用单次激发超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XL)(二维)。
结果采用单次激发超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XL)序列所得MRCP图像清晰显示正常胆管树,胆道梗阻患者均能显示梗阻部位及程度。
结论利用开放式低场强磁共振进行MRCP检查具有无创、安全、快速、简单易行等特点,能够明确有无梗阻及梗阻程度,明确梗阻部位及判断梗阻原因。
SSFSE-MRCP检查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快速,对胰胆管病变的定位诊断准确,结合常规MRI平扫、MRI增强扫描使用,对肝外胆管结石和恶性胆管梗阻及其他胰胆管病变的定性诊断有较高准确性及诊断价值。
【总页数】3页(P5355-5357)【作者】闫荣【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MRI室甘肃陇南 746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临床应用的对比研究 [J], 白东;张健;闫兆鹏2.永磁型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J], 闫荣3.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技术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J], 舒大翔;万能;4.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技术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J], 舒大翔;万能5.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临床应用的比较 [J], 刘明;万元春;杨位轩;杜乃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发表时间:2016-01-26T11:30:18.86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作者:曾成阳[导读] 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胆道系统疾病在临床疾病中是常见的一种,检查方式有多种,如超声检查、PTC检查、ERCP检查。
曾成阳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 628000【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5年6月使用磁共振检查胰胆64例患者的胰胆管水成像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64例患者中58例患者的检查与临床诊断相一致,诊断符合率为90.6%。
结论: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检查的图像清晰,操作简单,无创伤,能够准确定位、定性,为临床医生诊断胰胆疾病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临床应用价值胆道系统疾病在临床疾病中是常见的一种,检查方式有多种,如超声检查、PTC检查、ERCP检查,但超声检查对胆道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诊断,而PTC和ERCP检查是创伤性检查,受到了多种因素限制,因此,在对胆道系统疾病的检查上,需要探寻新的方向[1]。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是随着磁共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开辟了胰胆管系统疾病的诊断新的途径[2]。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是无创式检查技术,能够对胰胆管系统的解剖形态和病理情况进行观察,在不使用造影剂的情况下,展示胰胆管的组织结构在自然状态下的表现,多方位成像,因此,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丰富的形态学信息[3]。
本研究对我院2015年1月-2015年6月使用磁共振检查胰胆64例患者的胰胆管水成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临床应用价值的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6月使用磁共振检查胰胆64例患者的胰胆管水成像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6例,女性28例,年龄在38-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4±5.9)岁。
磁共振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原理和技术
原理: 利用水的长T2特性,采用T2权重很重的 T2WI序列,即长TE,使其它组织的横向磁 化矢量几乎完全衰减,而仍保持较大的横 向磁化矢量,采集而成的图像即水成像。 经过重建技术即可显示含水腔隙的形态。
常用序列
FSE T2WI 单次激发FSE T2WI 飞利浦使用的Balance-FFE(内耳)
胆总管下段肿瘤
壶腹区肿瘤
胰腺炎
胰腺炎2
胰腺炎并假性囊肿
MRU
尿路水成像可观察尿路形态进而了解尿路 梗阻的原因 常用于泌尿系结石、肿瘤、变异、畸形等 疾病的检查
输尿管结石
肾囊肿Leabharlann 肾积水 肾萎缩巨输尿管
肾积水、双肾盂
内耳水成像
MRM
臂丛
总结
优点 水成像技术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技术,可代替部分 造影检查 可以整体观察含液性腔隙的形态和功能状态 缺点 不易发现小病灶,需和T1T2等常规序列结合使用 对病灶的定性存在困难,需进行动态增强容积扫 描等明确病灶性质 受感兴趣器官外液性信号影像,伪影较多且不易 消除
应用
MRCP(胆胰管水成像) MRU(尿路水成像) 淋巴液成像(内耳水成像) 脑脊液成像(如MRM,臂丛成像等) 肠管水成像(需保留灌肠)
MRCP
适用于胆道结石、胆道肿瘤或肿瘤样变、 胆道炎症、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胆胰 管变异或畸形及其它原因所致的胆胰管扩 张。
胆囊结石
胆总管下端结石
合理应用水成像技术需要临床和医技共同 探讨,对个体化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选用, 使水成像技术更好的为临床疾病的诊疗发 挥更大的作用
谢谢大家,欢迎指正!
磁共振水成像在胰胆管疾病应用技术论文

磁共振水成像在胰胆管疾病中的应用技术[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胰胆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重t2加权多次激发对100例临床拟诊胰胆管病变的患者进行mrcp检查,并经手术病理或其他影像学或临床资料证实。
mrcp较清晰地显示各种胰胆管疾病的部位和形态。
结果 mrcp检查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0%,诊断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85%,阳性预测值为85%。
结论 mrcp是一种简单、安全、无创的影像学技术,是诊断胰胆管疾病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 胰胆管疾病;磁共振;水成像;胆道梗阻[中图分类号] r445.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316-01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共搜集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100例临床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和拟诊胆胰疾病的患者,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且图像资料质量满意。
其中男44例,女56例,年龄为16—84岁,平均56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
恶性梗阻28例,其中胰头癌9例,壶腹癌6例,胆管癌1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直接侵犯3例;良性梗阻62例,其中胆总管结石30例,胆囊切除术后狭窄8例,胆囊炎或结石2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硬化性胆管炎3例。
正常10例。
1.2 检查方法成像设备:检查采用siemens avanto 1.5t超导型磁共振仪,体部相控阵线圈进行成像。
患者仰卧位,行常规腹部mr平扫,横轴位t1wl,横轴位和冠状位t2wi,必要时加扫横轴位t1wl抑脂序列。
以肝门水平横轴位为定位像,应用半傅立叶多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序列行mrcp成像,后用最大强度投影(mip)技术对源图像进行后处理。
1.3 检查前准备 (1)训练患者的呼吸,尽量使呼吸幅度一致并采用胸式呼吸;(2)调整扫描参数,既满足图像质量的要求,又要尽量缩短扫描时间;(3)使用相控阵线圈,加呼吸门控,流动补偿,预饱和技术,努力使图像质量更佳;(4)胃肠道准备,为了使胰胆管及胆囊显示良好,应常规禁食禁食6~8 h,可避免胃肠道的水显示高信号与胰胆管感兴趣区域影像重叠,影响诊断。
超导3.0T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的临床应用

手术 的 4 例 。临 床 主 要 症 状 和 体 征 为 上 腹 部 痛 伴 进 行 性 黄 1
疸 、 腹部包块 , 上 畏寒 、 热 、 腹 部 绞 痛 或 胆 囊 炎 、 结 石 等 发 上 胆 反 复发 作史 。 1 2 方 法 .
呈 中等 或稍 长 T1稍 长 T2 号 改 变 , 界 欠 清 。 管 癌 一 般 、 信 边 胆
病 病 例 检 查 。 现将 其 成 像 技 术 及临 床 应 用 结 果 报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lm, 均 为 1 4m。 c 平 .c
3 讨论
1 1 一般 资料 .
19 9 1年 德 国 学 者 Wal r等 首 先 将 MR 胆 管 水 成 像 用 le n
本 组 回顾 性 分 析 我 科 室 收 集 的 具有 完整 病 例 的 5 病 8例
使用 G E公 司 的 30 . T超 导 MR 机 进行 扫 描 , 查 前 禁 I 检 食 、 6 。 用 体 现 圈 , 规 仰 卧 位 , 用 呼 吸 门控 技 术 , 水 h选 常 采 检查 前 训 练 患 者 根 据 指 令 呼 吸 的方 法且 加腹 带 , 减 小 伪 影 。所 以 有 患 者 均 先 行 腹 部 普 通 磁 共 振 扫 描 然 后 进 行 MR P 扫 描 。 C 普 通 扫 描 : 用 常 规 自旋 回 波 脉 冲序 列 ( E 横 轴 位 TI 采 S) WI (R T T / E:2 0 2 6 ) 加 脂 肪 抑 制 的快 速 自旋 回波 脉 冲 序 0 /. 1 和 列 ( S 横 轴 位 T2 ( R/ E一 6 6 . 7 17 4 ) 描 , T E) WIT T 66 6 / 0. 4 扫 扫
磁共振水成像在胆管、胰管系统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磁共振水成像在胆管、胰管系统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探讨目的探讨胆胰管水成像对胆胰系统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60例疑有胆胰系统疾病患者,使用GEHDX1.5T超导型扫描仪,腹部线圈,加呼吸门控并使用预饱和技术,行常规上腹部屏气系列扫描,二维及三维磁共振水成像(MRCP)扫描。
结果60例病例在MRCP图像上均清楚、三维立体显示出病变形态、位置,所有患者均得到临床资料、手术及病理证实。
结论磁共振胆胰管水成像图像清晰,对胆道结石、胆道系统病变、胆道先天发育异常等疾病有着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效果优于CT、超声检查。
标签:超导磁共振;水成像;胆胰系统病变胆系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胆胰管细小,位置较深,开口位置多变,周围有较多组织重叠,在影像诊断方面带来很大困难。
胆管、胰管磁共振水成像能清楚显示胆管、胰管系统全貌,本文就该技术在胆胰系统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7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怀疑有胆胰病变而需要进行进一步明确诊断的60例患者,年龄18~75岁,男性29例,女性31例。
1.2 扫描技术1.2.1扫描前准备排除磁共振检查禁忌患者,检查前禁食4~8h,训练患者闭气。
1.2.2 扫描方法使用设备:采用GEHDX1.5T超导型扫描仪,腹部线圈,患者仰卧,加呼吸门控、使用预饱和技术、脂肪抑制技术。
上腹部常规扫描范围上界包括肝顶,下界包含胰头全部。
行冠状FIESTA屏气扫描,T2WI脂肪抑制序列,胆胰管2D连续单层厚块水成像、3D-MRCP薄层水成像。
1.3 图像后处理技术所获3D-MRCP原始数据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进行三维后处理。
1.4 其他检查60例患者同时行上腹部B超检查,42患者例行上腹部CT检查。
2 结果2.1 60例患者中,胆囊结石并胆囊炎15例;胆总管结石并胆道梗阻16例;胆囊结石、肝内胆管、胆总管多发结石并肝内外胆管扩张7例;胰管结石并胰头区囊腺瘤、胰管扩张2例,胆囊多发性息肉并胆囊肿大3例;胆道结石合并胆源性胰腺炎4例,胆总管狭窄3例,胆总管囊肿6例,胆管细胞癌4例;所有患者均得到临床资料、手术及病理证实。
MR胆管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MR胆管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MR胆管水成像技术在胰胆管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方法:2011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40例胰胆管疾病患者,应用MR胆管水成像技术进行扫描,均使用脂肪抑制技术(Fat suppression technique),二维成像经多角度扫描(Two-dimensional imaging by multi-angle scan),三维成像经MIP重建(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MIP reconstruction)处理。
结果:4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检查,而且患者的肝内外胆管和胰管结构显示清晰,各类病变部位和病变的性质均显示清晰,诊断结果示胰头癌4例(10%),壶腹癌3例(7.5%),肝门胆管癌3例(7.5%),胆总管癌3例(75%),胆管囊肿4例(10%),病变包括胆管结石23例(575%)。
结论:MR胆管水成像技术检查胰胆管系统疾病具有图像解剖结构显示清晰,诊断明确等优点。
关键词胰胆管系统疾病MR胆管水成像技术临床应用价值胰胆管系统疾病(Pancreatic duct system diseases)临床比较常见[1-3],随着医学检查技术的飞速发展,MR胆管水成像技术(MR bile duct water imaging technology)也得到迅速发展[4-5],为探讨MR胆管水成像技术在胰胆管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提高临床诊断水平,2011年8月~2012年10月对收治的40例胰胆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11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胰胆管疾病患者40例,其中男26例(650%),女14例(350%),男女之比为186∶1,年龄6~77岁,平均512岁。
疾病类型,胰头癌4例(10%),壶腹癌3例(75%),肝门胆管癌3例(75%),胆总管癌3例(75%),胆管囊肿4例(10%),病变包括胆管结石23例(575%)。
永磁型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3 钙化淋巴结 . 4
这一类 淋巴结 多见 于老年患者 , 查体可 以触及肿大
淋巴结 , 质地较硬 , 活动 , 明显粘连 , 无 患者无任 何l 临床症状 , 检或 体 无意 中发现 , 此种淋 巴结体 积多较小 , 仅能仔细 检查可触及 , 似皮 类 下囊 肿结节 , 对抗生素治疗无 效 , 手术时寻找较 为费力 , 中可 以发 术 现淋巴结质地较硬 , , 孤立 血供少 , 以为单发淋 巴结肿大 , 可 病理证实
富及 血管分叉部位 , 与血管粘连紧密 , 很难取得 完整淋 巴结 , 只能部
分切 除或将血管蒂及周 围组织较大范 围切除 。③淋 巴结质 地 : 良性 淋 巴结质地较 软 , 但不 容易破 碎 , 包膜 完整 , 性淋 巴结质地较 脆 , 恶 碰 之容 易出血 , “ 肉样” 如 鱼 改变 , 没有 结核性 淋 巴结 中心“ 亦 干酪
越小 , 而恶性淋 巴结 长宽比例基本为 1 。② 淋 巴结位置 : : l 良性淋 巴 结 多位置孤立 , 血供相对 较差 , 不融合 , 而恶性 淋 巴结多位 于血管丰
个重要特点 为坏死和无粒细胞浸润 , 近年来 其病理诊 断似有泛化趋
势, 建议 Kiuh 病 的病理诊断采用“ k ci 排除法 ”必 须全面观察患者 的 ,
往 可以获得完整淋 巴结 。
31 . 结核性肿大 淋巴结判断及处理
大为首发 症状 , 而且大部 分发病 于颈部 , 部分病 例没有肺 部原发病 灶可寻 。淋 巴系统为抵抗致病菌 的第 一道屏障 , 结核 菌首先侵入 淋 巴结髓质 , 形成 “ 干酪样” 病变 , 当病 变进一步加重 , 以形成多个淋 可 巴结 融合 , 变继 续加 重 , 多个 淋 巴结 融合 , 病 则 中心形 成 “ 性脓 寒 疡” 而皮质 多数无 破溃 , 重者至 病变终末 阶段 , , 严 可以 出现 淋 巴结
1.5T核磁共振在儿童胰胆管水成像(MRCP)扫描技术的运用

115
论著
医学信息 2020 年 12 月第 33 卷
扰,从而导致的诊断准确性造成影响;第三,儿童患者检查需 要镇静;其第四,儿童基于生理发育条件的影响,其胆道系统 较为细小,结合原始图像能够观察到胆道徐彤细微之处的解 剖结构,避免微小病变在检查期间被遗漏。
综上所述,儿童胰胆管水成像(MRCP)扫描技术中,1.5T 核 磁共振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收稿时间:2020- 08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即医护人员指 导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国药准字 H10950224 生产厂 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5mg/次,1 次/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 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即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口服贝那普利(国 药准字 H20030514 生产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初始 剂量 10mg,1 次/d,可根据患者实际血压水平调整剂量,范围 在 20~40mg。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半年。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判断标准: 显 效 : 心 绞 痛 发 作 次 数 降 低 >80% , 收 缩 压 下 降 幅 度 ≥ 10mmHg,处于正常范围,或者未处于正常范围但收缩压下降 幅度≥20mmH g;有效:50%<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80%,收 缩压下降幅度≤10mmHg,处于正常范围,或者未处于正常范 围但下降幅度在 10~20mmHg;无效:未达到以上指标。总有 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对比两组患者 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包括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③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抽取患者 5ml 空腹外周静脉血,离心取血清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 测白细胞介素- 6(IL- 6)、高敏 C 反应蛋白(hs- CRP)和肿瘤坏 死因子(TNF- α)。④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包 括头痛、水肿、干咳、眩晕和心悸。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纳入 SPSS22.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 (%)表示,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以( ± )表示,t 检验, <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 <
胰胆管水成像MRCP的应用价值

小血管,因此 SMI 对前列腺癌血流检测的敏感性较高,可 清晰显示血流状况。本研究认为 SMI 技术对于血供较少的 高分化前列腺癌灶血流显示状况及血流分级方面优势大。
表 1 两种技术检测癌灶的血流状况及分级比较(个)
血流状况
血流分级
组别
点棒状 长条含分支 P
1~2级 3~4级 P
高分化(n=35)
SMI
16
19
0.011
10
25
0.01
CDFI
25
8
24
11
中分化(n=40)
SMI
14
26
0.015
12
28
0.084
CDFI
23
14
19
21
低分化(n=29)
SMI
综上,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可敏感检测前列腺癌灶微血 流信号,有效评估癌灶内血流丰富程度。
【参考文献】 [1] Sohail SK,Sarfraz R,Imran M,et al. Powe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guided and random prostate biopsy in prostate cancer diagnosis-a comparative study.J Pak Med Assoc.2015;65(1):65-68. [2] Adler DD,Carson PL,Rubin JM,et al.Doppler ultrasound color flow imaging in the study of breast cancer:preliminary findings [J].Ultrasound MedBiol,1990,I6(61:553-559. [3] KurodaH,AbeT,Kakisakak.Visualizing the hepatic vascul ar architecture using superb microvascularimaging in pati ent-s with hepatitis C virus: A novel technique[J].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6 Jul 14;22(26):6057-64. [4] Hidekatsu Kuroda,Tamami Abe,etal.Visualizing the hepatic vascular architecture using 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virus: A novel techniqu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 gy,2016,22(26):6057-6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共振水成像在胰胆道系统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suny 查看119 发表时间2008/10/6 19:00 【论坛浏览】
【摘要】目的评价MR水成像在胰胆道系统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采用重T2加权MR 水成像技术对66例患者行MRCP检查,图像经三维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及三维表面遮蔽显示技术后处理。
结果水成像定位率达100%,定性诊断率为86.6%,此技术可清楚显示胰胆管的形态,显示各种胆道疾病的异常改变,诊断符合高。
结论MRCP对胆石症、恶性胆管梗阻及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等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高于其他影像检查。
【关键词】磁共振水成像胰腺胆道病变
The applicable value of MR hydrography cholangio-pancreas tomography in biliary lesion MAI Yuan-qi, WANG Yu-hao, LIANG Kai-wen, et al. Department of Radi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Maoming, Maoming, Guangdong 52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R hydrography cholangio-pancreas tomography in the Biliary Lesion. Methods MRCP were performed in 66 cases using a heavy T2 weighted MR hydrography technique. The images were post-processed by three dimensional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and three dimensional surface shaded display. Results The accuracy of MRCP for evaluating this disease was 100%, and for the cause of disease was 86.6%. Conclusion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RCP for choledo-lithiasis, malignant bile duct obstruction and congenital common bile duct cyst i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other imaging examinations.
[Key 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hydrography; pancreas; biliary duct; lesion
磁共振胰胆管成象(MRCP)是利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使胰胆管显影,即利用MR重T2效果使含水的结构显影,达到水造影目的,而胆道内的胆汁含大量水,具有极高的质子密度,具有长T2驰豫特点,胆道周围的组织具有较短的T2驰豫,因而有可能利用此技术突出胆道信号,抑制胆道周围组织信号而使胆道得予显影,此技术不仅具有无创伤性,不需造影剂,不受操作者技术影响等优点,而且可以显示一个完整的扩张胆管系统,其对胆道系统病变的诊断价值越来越被临床所认可,本文回顾性总结我院2001至2006年完成的66例病例分析研究,旨在揭示MR水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66例病例中,男性36例,女性30例,年龄平均46.5岁(26-78岁)。
全部病例均为临床怀疑或拟诊胆道疾病,其中原发性胆管癌16例,胰头癌18例,壶腹癌10例,胆总管囊肿2例,胆管炎2例,胆总管结石14例。
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为无痛或上腹部隐痛伴进行性黄疸、上腹部包块,少数患者厌油、食欲减退、畏寒、发热、上腹部绞痛或有胆囊炎、胆结石等反复发作史,66例病例中均行B超检查,39例行CT检查。
2.方法使用GEsiganl.0超导MRI机进行检查,选用体线圈,呼吸门控技术,常规仰卧位,平静呼吸,腹带加压,所有患者检查前空腹6~8小时;方法1)采用常规自旋回波脉冲序列(SE)横轴位T1W1和快速自旋回波脉冲序列(TSE)横轴位T2W1扫描,扫描范围自双侧膈顶至胰腺下部,连续无间隔扫描,MRCP检查以常规横轴位图像定位,快速自旋回波脉冲序列冠状位T2W1薄层扫描,主要参数:TRl800msTE365msFOV 300矩阵320×224翻转角90度THK
3.2/-1.6成像时间1.55ms.所得原始图象以最大强度投影法(Mip),重建图像,从不同角度多方位观察;方法2)采用单发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加脂肪抑制技术,2D图像重建,厚层容积扫描一次采集成像;成像时间为2秒,参数:矩阵256×224,FOV360mm,TR/TE;3600~4009/800-900ms
结果
恶性胆管梗阻的胆管形态可大致分为三类型:软藤样、枯枝样(图”和腊肠样(图2)。
其中胆管癌16例,表现软藤样扩张12例,枯枝样扩张4例。
胰头癌三种扩张比例分别为8:6:4,壶腹癌比例为1:7:2。
14例胆总管结石,其中有10例表现为充盈缺损,3例胆总管下端结石表现为杯口状(图3)。
1例图像显示欠佳,仅表现为枯枝样胆管扩张;2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均良好显示了囊状扩张的胆总管和肝内胆管;2例胆管炎患者均表现为枯枝样的扩张,其中1例伴有炎性包块而误诊胆管癌。
讨论
胰胆管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诸如胆石症、胆道良恶性病变,对于胰胆管疾病的诊断,超声是依赖个人操作技术的检查,与个体存在较大的关系,远端胆管常常显示欠佳,CT无法显示非钙化结石,并且需要作增强扫描[1],逆行胆管造影有创伤性,有一定的指征,病人要耐受痛苦,并有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及操作失败的可能[2],而MR水成像胰胆管造影由于其无痛苦、无创伤、不需造影剂等诸多优点在诊断上越来越被重视[3]。
MR水成像的原理是根据人体内液体具有长T2弛豫值的特征,综合应用磁共振扫描序列和参数,获得重T2加权像,即长重复时间(TR)加特长回波时间(TE),体内正常组织结构都具有特定的T2值,它们都低于液体的T2值,扫描所选的TE值如高于某组织的T2值,则该组织表现为低信号,如TE值接近T2值,则该组织表现为等信号,如TE值低于某组织的T2值,则该组织表现为高信号。
人体内肝、脾、肾、骨骼肌和水的T2值分别为43、62、58、47、500ms,选择合适的TE值,使人体内其它组织表现为低信号,而且因为水为高信号,从而达到水成像的目的[4,5]。
1991年德国学者Wallner等[6]首先将MR胆管水成像用于胆胰疾病的检查,随着新序列不断研发,其图像质量大大提高,为临床对胆胰道病变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胰头癌及胆管癌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虽然CT和超声对胆管癌的诊断有帮助,但肿瘤沿胆管浸润的范围仍需直接胆管造影。
PCR和ERCP是常见的影像诊断方法,但其均有不足之处,而MR胆管水成像为一种胆道系统直接成像技术,对扩张的胰胆管都能显示,所以其对梗阻的定位诊断性很高。
本组病例及文献报道都接近或达到100%[7],本组病例定性诊断率88.2%,其中胰头癌及壶腹癌的诊断率达92.5%。
回顾性分析,笔者认为壶腹癌扩张是全程性的与扩张的胆总管下端呈平行状态,而胰头癌的扩张与胆总管呈分离状态,主胰管头部一般不显影,这在鉴别诊断中意义较大,肝门区部胆管癌表现为软藤样胆管扩张,梗阻端形态都是截断状,软藤样胆管扩张往往是全程的胆管扩张表现,并且其梗阻部位呈截断状,这常常提示恶性梗阻可能,尤其在高位胆管梗阻具有诊断意义。
MR胆管造影也能很好显示胆总管囊肿和肝内扩张的范围、形态和程度,本文2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也符合术前诊断,2例胆管炎中一例表现为胆总管扩张,一例拟占位性诊断而误诊,在鉴别诊断中一定要紧密结合临床。
胆管结石临床较常见,B超和CT对显示非钙化性结石敏感性较低,在MR胆管水成像中结石常呈现低信号的充盈缺损,边缘清晰、光滑、近端胆总管扩张,偶可见中央高信号(靶征)。
Chan等[8]认为不同的人群结石的结构和成分不同,色素结石含较多液体的胆沙成分可产生较长的T2值,MR水成像可使小结石淹没高信号的胆液中,以及在三维重建中由于技术因素往往会导致部分信息的丢失,而原始图像在显示细节方面较好,故造影图像需结合原始图像,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总之,MR水成像技术的特殊性,可充分显示含液丰富的组织器官和病变,因此对于含液丰富的病变需鉴别与胆系结构关系时,可发挥其独特作用。
作为一项无创伤胆道造影技术,对于梗阻性黄疸和胆系周围含液丰富的病变也可达到满意的解剖显示,但不能脱离常规B超、CT和MR才能更好的提高对胰胆道病变定性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