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霾”认知体系的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霾”认知体系的建构
依据历史文献资料①,进行分析、归纳及总结。文章先对霾的古代含义进行文字起源考察,并区分古代霾与现代霾之间内涵的差别;其次,指出在三千多年的对霾认识的扩展与深化过程中,古代人形成“风霾”、“雨土即霾”、“雾雨为霾”、“阴霾”等多种认知架构;最后,霾的古代内涵既有其复杂的一面,也有其明确一面,应依据文本内容中的天气背景、天气过程等的不同,来探究其深刻的内涵。
标签:霾;雨土;风;雨
近年来,对霾的探讨可谓火热,主要原因大致为,一方面是因为雾霾天气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生活;另一方面是中央政府对“霾”的关注。在此种情况下,前央视记者柴静的《穹顶之下》记录片更是唤醒了人们对“霾”严重关切。但是,当下对霾的理解出现较为独断的观点,认为霾就是一种天气污染现象即工业大气污染现象,其实,霾的真正内涵并不是如此,霾的现代内涵是有其历史渊源的,本文从历史考证角度,分析霾在历史演变中的真实内涵,并探讨其起因、演变过程、影响及治理等问题。
一、“霾”字起源考察
“霾”字古已有之。自从叶玉森、孙海波、李孝定、郭沫若等学者释读出甲骨文中的“”字为“霾”后,关于古代霾的记录便被上溯到殷商时期,如《合集》13465、13466、13467、13468、13469、13470、19738正等便有“霾”字。②据学者考订,这些“霾”字“在卜辞为天象字”,〔1〕即在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古人用来占卜天象的卜辞。
实际上,现存最早对“霾”的记载是在先秦诗歌《诗经·邶风·终风》篇中,该篇“终风且霾,惠然肯来”。接着,战国时期屈原在其《九歌·国殇》中对霾记载为“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孟春》载有“无聚大众,无置城郭,揜骼霾髊。”汉·伏无忌《伏侯古今注》记载汉昭帝元凤三年“黄土昼夜昏霾”,此处“昏霾”也可解释为古代的“尘霾”。而《资治通鉴》卷109记载,东晋隆安元年正月“甲辰,风霾,昼晦”,这疑似对“风霾”两字连用的最早记载。随后,阴霾、霾晦、烟霾、霾雾、尘霾、霾天、云霾、霾风、霾暗、黄霾、旱霾、沙霾、曀霾、黑霾和雨霾风障等相继被古代学者提出,用来表述不同的霾现象,如尘霾,《宋史·五行志五》载有宋淳熙五年四月丁丑“尘霾昼晦,日无光,雨土”;如黑霾,《元史·成宗纪四》记载元大德十年二月戊辰“镇西武靖王搠思班所部民饥,发甘肃粮赈之。不同路暴风大雪,坏民庐舍,明日风沙阴霾,马牛多毙,人亦有死者”等等不一列举。
除记载外,古代对“霾”的解释也是历史悠久的。古代学者对霾的理解主要源于先秦文本“终风且霾”,并将“霾”主要解释为一种雨土即沙尘天气,如先秦古籍《尔雅释天》对“霾”也解释为“风而雨土曰霾”,《诗经·毛传》和《说文解字》中将“霾”分别解释为“雨土也”和“风雨土也”。唐房玄龄等著的《晋书·天文志中》里
对“霾”字也有非常贴切的解释:“凡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水沾衣而有土,名曰霾。”气象学家张德二将这里的“雨”字解释为动词,表示“落”、“降”、“下”的意思,“雨土”就是“降尘”,用现代汉语来解释,大致是“刮风落土就是霾”〔2〕,表示的是降尘天气现象。这与霾的现代含义是有差别的,依据中国气象局于2010年对“霾(haze)”的定义:“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 的空气普遍混浊的天气现象。”〔3〕可见,霾的现代含义是一种空气混浊现象,该现象呈现出的是一种相对静止的特性,这与霾的古代认知有差异,古代人也认为霾是某种空气混浊现象,但更倾向于认为其是一种降尘而非仅仅是静止现象。
在对“霾”字意解释上,张保安在其《中国灰霾历史渊源和现状分析(2007)》中称“至于‘霾’的意思,从构词法看来,古人当把下雨时,大风扬尘、往往伴随着似乎是某种动物声音的现象称为霾。”〔4〕笔者认为张保安的解释存在谬误,首先,降雨是湿过程,而霾未必是湿过程,可能是干过程,两者发生环境背景也许相反。这里的错误根源是对古汉语“雨”字的理解和雨字头下面“貍”字的猜测臆想。“霾”,形声字,从雨,貍声,本义应该是“风夹着尘土。”因此,通常情况下霾是一种在干燥天气背景下大风扬尘、天气浑浊的景象,而非下雨天气背景下的大风扬尘现象。
不仅如此,通过不同文本比较分析,笔者认为古代“霾”内涵至少有如下几种:第一种为通假“埋”字,其意为陷入、掩埋等,如屈原《九歌·国殇》中“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霾”字通“埋”,是指陷在地里。第二种含义是指“雨土”现象,包括有风降尘与无风降尘两种现象。以无风降尘为例,如《晋书》里说:“凡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水沾衣而有土,名曰霾。”第三种为表示表示尘霾,即尘土弥漫的特征,不包括降尘现象,如《南史·陈后主纪》记载隋开皇九年正月乙丑朔“朝会,大雾四塞,入人鼻皆辛酸。”第四种为阴云或降雨天气现象,如《明宪宗实录》卷78记载,明成化六年北京“立夏,雷未发声,阴霾四塞。”基于历史文献资料,笔者从天气现象过程诸如是否降尘、是否降雨等角度出发也解释古代霾的成因、演变、影响等,以此来说明古代霾的深刻内涵。
二、“风与霾”关系探讨
依据史籍,关于“风”与“霾”关系的记载,主要有“大风—昏霾”和“风霾”两种描述方式。先看看“大风—昏霾”的描述方式。《新唐书》卷35《五行志二·常风》载长庆三年正月丁巳朔“大风,昏霾终日”。从该文上下逻辑关系来看,是“大风”导致“昏霾终日”。所谓“昏霾”,乃“光线昏暗”之意,其产生根源应该是大风扬尘影响着太阳辐射进而产生昏暗景象,如《金史》卷64《后妃传下》唐长庆三年记载“初王氏姊妹受封之日,大风昏霾,黄气充塞天地。”因此,上引唐长庆三年正月的“大风,昏霾终日”中的“昏霾”二字所反映的并不是一种天气现象,而是一种昏暗混浊的空气状态。类似的例证还有《金史·五行志》所载宋嘉定十七年“正月戊午,是日,大风飘端门瓦,昏霾不见日,黄气塞天。”这里的“昏霾”亦指大风导致的某种空气状态。由此,我们再看《诗经·终风》中所谓的“终风且暴”、“终风且霾”、“终风且曀” 的描写,实际上反映的就是风的三种状态,即“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