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四阶段需求预测.docx
4 四步骤交通需求预测模型(1)概述与出行生成预测

出行生成 出行分布 方式划分
交通分配
“四阶段”模型内容描述(2)
出行分布(Trip Distribution)
对每个交通小区,它所产生的这 些出行量究竟到那个分区去了? 它所吸引的这些出行量又究竟 来自哪里?出行分布也就是要 预测未来规划年各个分区之间 出行的交换量
出行生成 出行分布 方式划分
交通分配
根据以上划分可以看出,伦敦1963年规划把家庭 划分为6×6×3=108类
1 出行生成预测:相关基本概念
(4)出行生成的两种量化表达
出行产生量(Trip Generation)
单位时间内某一个交通小区的出行产生量等于家 庭端点在这个分区的由家出行数,与起点在这个 分区的非由家出行和货物出行的出行数之和
出行吸引量(Trip Attraction)
单位时间内某一个交通小区的出行吸引量等于非 家庭端点在这个分区的由家出行数,与终点在这 个分区的非由家出行数和货物出行数之和
起讫点与产生吸引点的区别
A B 公司和饭店
家
C 客户
1 出行生成预测:相关基本概念
(3)区分出行产生点、吸引点与出行起讫点的意义 由于一个交通小区的交通出行发生量主要是由这 个小区的土地利用形态决定的,而起讫点的概念 与用地形态没有关系 例如:居住用地,其既可以是出行的起点(去上 班),也可以是出行的讫点(下班回家) 从起讫点的概念出发,无法由交通小区未来的用 地模式预测该小区的交通出行发生量
将各交通小区之间出行分布量分 配到交通网络的各条边上去的过 程,预测交通需求PA分布各组成 部分流量具体在道路交通网络上 的交通流量
出行生成 出行分布 方式划分
交通分配
“四阶段”模型功能说明
“四阶段”模型用于进行交通需 求预测,以用地和社会经济等 相关数据作为输入,通过“四 阶段”模型进行处理,得到未 来年每个路段的交通流量数据, 以预测的未来年路段交通流量 数据为基础进行新建道路或者 道路拓宽等交通设施建设依据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交通规划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的原理方法。
包括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和出行分配的基本原理方法。
(2)学习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的操作方法了解交通规划软件的作用;了解TransCAD的软件结果与主要功能;熟悉TransCAD的工作模式。
学习使用TransCAD进行交通网络编辑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节点、路段和小区等的处理方法、属性数据描述等。
掌握使用TransCAD进行交通生成、交通分布预测和交通流分配的方法,了解使用TransCAD进行交通方式划分预测的方法。
掌握对交通需求结果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TransCAD数据保存与转换方法等。
(3)对研究区域提出交通改善策略从道路网、交通设施、交通管理、静态交通、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方面进行调查,初步提出交通规划改善方案策略。
二、交通规划原理交通规划的四阶段:交通发生与吸引、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
交通生成预测的目的主要是:未来年各小区的发生和吸引交通量,需要的基础数据有:现状的各小区的发生于吸引交通量,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基础资料,常用的方法有:原单位法,交叉分类法,回归分析法。
交通分布预测主要是为了预测未来年各小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需要准备的基础数据:现状年各小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小区间的费用矩阵,常用的方法:增长系数法和重力模型。
交通方式划分主要运用概率模型与将各小区间的全方式的分布量划分为方式的分布量。
需要准备的基础数据:未来年各小区的全方式交通分布量,小区各种交通方式的距离,方式选择的样本数据。
交通分配,将各种方式的分布量分配到交通网络上,求出个路段上的交通流量,使用用户平衡模型。
三、实验主要内容3.1基础资料3.2软件操作过程1、导入背景图片导入图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图片的格式必须为tif格式(可通过photoshop修改图片格式)2、新建交通小区操作简述:①新建NEW;②选择地理文件Geographic File;③选择面地理文件Area Geographic File,修改面层名称:Area,选择将面地理文件直接建立在图片当中,确定保存。
交通规划四阶段法

交通规划四阶段法前⾔ (3)第⼀章课程设计要求 (4)1.1、设计题⽬ (4)1.2、课程设计的⽬的意义 (4)1.3、设计的时间及分组 (5)1.4、课程设计内容 (5)1.4.1掌握交通规划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的原理⽅法 (5) 1.4.2学习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的操作⽅法 (5)1.4.3对研究区域提出交通改善策略 (6)第⼆章⼩组成员及任务分配 (7)第三章四阶段中各阶段做法及成果展⽰ (7)3.1 相关资料收集 (7)3.2 交通发⽣和吸引预测及平衡 (8)3.2.1交通区划分原则及划分结果 (8)3.2.2交通⽣成预测 (9)3.2.3 预测结果 (10)3.3 交通分布预测 (10)3.4 交通⽅式划分 (12)3.5 交通分配预测 (13)3.6 交通分配评价 (16)3.7 对我校道路⽹分析及建议 (16)3.7.1道路⽹规划 (16)3.7.2慢⾏交通系统设计 (17)3.7.3道路横断⾯设计 (18)3.7.4总结 (18)第四章transcad中交通规划四阶段法具体操作 (18) 4.1⽣成初始路⽹图 (18)4.1.1 ⽣成路⽹前准备 (18)4.1.2 新建路⽹层(线层) (19)4.2 ⽣成⼩区图 (20)4.3 在路⽹与交通区层填⼊数据并进⾏⼈⼝预测 (21) 4.4 ⽣成⼩区质⼼ (22)4.5 创建⽹络 (24)4.6 ⽣成阻抗矩阵 (25)4.7 对未来年限⼩区发⽣与吸引量进⾏平衡 (26)4.8 ⽤重⼒模型进⾏交通分布预测 (27)4.9 进⾏交通分配并查看结果 (29)4.10 绘制⼩区质⼼间的期望线 (31)4.11 交通⽅式划分 (31)第五章总结 (32)前⾔此次课程设计名为“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指导教师为王振报⽼师。
此次课程设计为期两周,于2012年8⽉27⽇开始到2012年9⽉7⽇结束。
在此次课程设计中,在王⽼师的带领下我们主要学习了交通规划的四阶段法的设计过程和transcad的使⽤⽅法。
完整word版,交通规划要点总结

第一章:1.交通规划概念:所谓交通规划,是指根据特定交通系统的现状与特征,用科学的方法预测交通系统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及交通需求发展对交通系统交通供给的要求,确定特定时期交通供给的建设任务、建设规模及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控制方法,以达到交通系统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平衡,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畅通、节能、环保的目的。
2.交通规划原则: 1)交通系统建设服务于经济发展原则2)综合运输协调发展原则3)局部服从整体原则4)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原则5)需要和可能相结合原则6)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3.交通规划指导思想: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因交通规划类型、层次不同及规划区域不同而不同,没有统一的标准,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但一般来说,在制定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时应考虑以下要求。
1)要有战略高度2)要有全局观点3)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4)符合经济发展要求4.交通规划的期限:交通规划一般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
(1)近期以距基准年1-5年为宜,最长不超过10年;(2)中期以距基准年5-15年为宜,最长不超过20年;(3)远期距基准年15-30年为宜,最长不超过50年。
第二章:1.交通调查的内容:道路交通规划可分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区域公路交通规划两大类,相应的调查内容有所不同,但具体的调查内容都可以划分为基础资料、交通需求、交通设施、交通现状四大项。
2.交通调查专业术语:(1)出行:出行指人、车、货为完成某一目的(如上班、上学、购物等)从起点到讫点的全过程。
出行“起点”指一次出行的出发点,即o点;出行“讫点”指一次出行的目的地,即D点。
起讫点都在调查区内的出行称为境内出行,起讫点在调查区外的出行称为过境出行。
起讫点在同一交通区的出行叫做区内出行,起讫点分别位于不同的交通区的出行叫做区间出行。
(2)小区形心:指交通区出行端点(发生或吸引)密度分布的重心位置,即交通区交通出行的中心点,不是该交通区的几何中心。
(3)期望线:又称愿望线,为连接各交通区重心间的直线,是交通区之间的最短出行距离,因为反映最短距离而得名,其宽度表示交通区之间出行的次数。
城市交通规划四阶段法课程设计

河南城建学院《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 _____________ 城市交通规划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 城市交通规划四阶段法课程设计 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 交通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 李爱增、吴冰花、张蕾_____________ 设计教室: _____________ 10#B504、505 ___________________ 开始时间:2016年_06_月日完成时间:2016年_06_月_J_日课程设计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1•交通生成预测 (1)1.1交通生成总量的预测 (1)1.1.1理论知识 (1)1.1.2分部计算过程 (1)1.2发生与吸引预测 (6)1.2.1理论知识 (6)1.2.2分部计算过程 (6)2.交通分布预测 (9)2.1理论知识 (9)2.2计算过程 (10)3.交通方式划分 (14)3.1换算基础资料 (14)3.2分部计算过程 (17)4.交通分配 (17)4.1理论知识 (17)4.2分布计算过程 (18)4.3预测结果 (19)5.设计小结 (20)5.1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0)5.2对城市交通规划及交通需求预测的认识及看法 (20)5.3设计收获及感想体会 (20)1•交通生成预测交通生成预测是交通需求四阶段中的第一阶段,是交通需求分析工作中最基本的部分之一,目标是求得各个对象地区的交通需求总量,即交通生成量,进而在总量的约束下,求出个交通小区的发生与吸引量。
交通生成预测与土地利用、家庭规模和家庭成员构成、年龄和性别、汽车保有率、自由时间、职业工种、家庭收入等因素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进行预测时,必须充分考虑影响因素的作用。
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概述

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
未来年各小区间的全方式交通分布量; 未来年各小区间的全方式交通分布量; 小区间各种交通方式的距离、费用矩阵。 小区间各种交通方式的距离、费用矩阵。 方式选择的样本数据(标定模型参数用) 方式选择的样本数据(标定模型参数用)
常用方法: 常用方法:
转移曲线法 概率模型
P = e / ∑e
现状年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现状年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基础资料。 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基础资料。
常用方法: 常用方法:
s ∑ Oi = ∑ D j 原单位法 i =1 j =1 D j = ∑ cs x js 交叉分类法 s 回归分析法 Y = a + m a X ∑ i i 0
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
石家庄铁道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 闫小勇 kaiseryxy@
提纲
1 2 3 4 5 交通生成预测 交通分布预测 交通方式划分 交通分配 总结
1 交通生成预测
预测目的: 预测目的:
未来年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未来年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讲到此结束
谢谢各位网友! 谢谢各位网友!
k ij k
Vijk
Vijk
Vijk = α ⋅ Tijk + β ⋅ Fijk + γ k
4 交通分配
预测目的: 预测目的:
将各种方式的分布量分配到交通网络上, 将各种方式的分布量分配到交通网络上,求出各路 段上的交通流量等。 段上的交通流量等。
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
未来年各小区间某种交通方式的分布量; 未来年各小区间某种交通方式的分布量; 交通网络拓扑结构与阻抗函数; 交通网络拓扑结构与阻抗函数; 现状年路段观测流量(标定模型参数用) 现状年路段观测流量(标定模型参数用)
四阶段法

四阶段法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收藏下载跳至底部↓阅读:3079次大小:2KB(共2页)四阶段法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于明魏彦明李振勇(山东东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山东淄博256414)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交通四阶段法的相关理论,并列举了各个阶段常用的预测方法和模型。
并通过在威海市交通规划中运用四阶段法进行实例分析验证,得出此方法可行有效,对于以后进行交通规划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交通规划;四阶段法;预测;交通分配前言交通是指人、货物、信息在不同的地点间,伴随着人类思维意识的移动。
交通运输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因此,如何构建四通发达的交通网络对于提升国民收入、提高经济总体水平就体现出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是因为,合理的交通网络在经济上可以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车辆的油脂耗损、提高交通安全、降低运输价格;可以促进地区之间的交流、扩大市场、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城市化、扩大就业、打破地区间距离的隔阂、促进地区之间的专业分工,形成一体化社会。
交通规划(Traffic/Transportation Planning)是根据国家/区域/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情况对交通运输设施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做出安排,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运输线网结构、港站地点位置、能力规模及建设序列。
交通需求预测作为交通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城市规划必不可少的前提,也是确保交通规划符合未来发展需求。
很多学者基于多种理论开发出众多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
应用最为广泛的理论及模型为20世纪50年代开发的四阶段预测法。
作为交通需求预测的经典方法,其逻辑关系明确、步骤分明,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在世界范围内也被广泛应用。
1.交通四阶段法相关理论交通四阶段段法以居民出行调查(person trip survey)为基础,由交通生成(trip generation/attraction)、交通分布(trip distribution)、交通方式划分(modal split)、交通量分配(traffic assignment)四个阶段组成。
5 四步骤交通需求预测模型(4.1)交通分配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4)——
“四步骤”交通需求预测模型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杨 飞 (博士、讲师)
交通运输学院
主要内容
交通分配的基本问题描述
交通分配作用 基本概念: 路径与最短路径、交通阻抗、交通均衡问题、非均衡 问题、交通网络的数学化表示
非均衡分配方法
如全有全无分配法、单路径分配法等 B-L均衡分配法(重点)
4.3 基本概念
(4)交通阻抗 A.路段阻抗的函数关系确定 通过实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或者理论研究两种方 式对于公路走行时间函数研究
其中被广泛应用的是由美国道路局(BPR –Bureau of Public Road)开发的函数,被称为BPR函数
4 交通分配
4.3 基本概念 (4)交通阻抗 A.路段阻抗的函数关系确定 时间-流量函数曲线变化特征猜想
如果两点之间有很多条路线可供出行者选择那每个出行者自然都选择最短路径随着这两点之间交通量的增大其最短路径上的交通流量也会随之增加增加至一定程度之后这条最短路径的走行时间就会因为拥挤或堵塞而变长以至长过次短路径的走行时间于是就有一部分道路利用者会选择次短的道路随着两点之间的交通量继续增加两点之间的所有道路都有可能被利用特大城市支路的利用4交通分配45交通均衡基础问题道路网均衡状态特征如果所有的道路利用者都准确知道各条道路所需的行走时间并选择走行时间最短的道路最终两点之间被利用的各条道路的走行时间会相等没有被选择的道路的走行时间会更长两点之间被利用的各条道路的走行时间会相等没有被选择的道路的走行时间会更长这种状态被称之为道路网的均衡状态1952年wardrop给这种均衡状态下了准确定义4交通分配45交通均衡基础问题wardrop第一原理在道路网利用者都知道网络的状态并试图选择最短路径时网络会达到这样一种均衡状态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是对交通规划课堂的必要补充和深化,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可以巩固和掌握在授课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该环节使学生拓展专业实践知识,增强动手能力;掌握交通调查、OD小区划分及调查数据统计处理;熟练掌握“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的原理及方法;熟悉道路网络构造及交通分配算法实现。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1.交通调查根据居民出行调查数据(附件1),统计分析现状年(2022 年) H区城市居民出行行为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平均出行次数、出行方式结构比例、出行目的比例、现状OD分布矩阵,表现方式可采用文字、图和表格。
附件1中相关数据说明如下:(1)出发地点和到达地点共3处,分别为A、B、C,即调查区域共划分为3个交通小区。
(2)出行目的编号说明: 1-上班、2-上学、3-公务、4-生活购物、5-休闲娱乐、6-探亲访友、7-就医、8-回程、9-其他活动( 例如接送家人等)。
(3)出行方式编号说明: 1-步行、2-自行车、3-电动车或助力车、4-公共汽车、5-地铁、6-私人小汽车、7-出租车、8-摩托车、9-单位车、10-单位班车或小区巴士、11-其它。
(4)各交通小区调查抽样率均为1‰。
2.交通小区出行发生与吸引预测根据预测,到规划年3个交通小区的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8%、2%、1.5%;3个交通小区的就业岗位数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1.3%、1.7%。
依据现状OD矩阵,利用增长率法预测各小区规划年的出行发生量、吸引量。
3.交通分布预测依据现状OD矩阵、交通小区出行发生和吸引的预测值,利用平均增长系数法进行交通分布预测,求出规划年的交通小区之间的分布交通量。
4.交通方式划分在只有体力出行(步行和自行车)、公共交通和私人小汽车三种交通方式下,假设Logit 模型适用,且各交通方式的效用关系如公式(1-1)~(1-3)所示,采用表1~6中的参数和规划年数据计算三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
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概述

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概述1. 引言交通需求预测是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准确预测未来交通需求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和决策,优化城市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在交通需求预测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四阶段法。
本文将介绍交通需求预测中常用的四阶段法,包括旅行方式选择、路线选择、出行目的选择和交通模式选择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方法,通过这四个阶段的组合,可以较为全面地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
2. 旅行方式选择旅行方式选择是交通需求预测的第一个阶段,其目的是确定人们在出行时选择何种交通方式。
在旅行方式选择阶段,常用的方法包括调查问卷调查、出行意向模型、交通需求模型等。
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向居民或出行者提问,了解他们的出行习惯和偏好,从而得到一定的信息。
出行意向模型和交通需求模型则是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分析人们的行为决策过程,预测不同出行方式的选择概率。
通过旅行方式选择阶段,可以得到不同交通方式的选择概率,为后续的路线选择和出行目的选择提供输入。
3. 路线选择路线选择是交通需求预测的第二个阶段,其目的是确定人们在选择了交通方式后,选择何种路线。
在路线选择阶段,常用的方法包括路径选择模型、交通网络分析等。
路径选择模型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方法,通过分析交通网络中的各条路径,结合出行者的个人特征和信息,预测人们选择不同路线的概率。
交通网络分析则是通过对交通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流量分布进行分析,推导出不同路线的通行能力和拥挤程度,进而影响路线的选择。
通过路线选择阶段,可以得到不同路线的选择概率和交通网络的通行能力分布,为后续的出行目的选择和交通模式选择提供输入。
4. 出行目的选择出行目的选择是交通需求预测的第三个阶段,其目的是确定人们在出行时的出行目的。
在出行目的选择阶段,常用的方法包括出行目的调查、模拟人群行为等。
出行目的调查是一种收集数据的方法,通过向出行者询问他们的出行目的,了解不同出行目的的分布情况。
四步骤交通需求预测模型 出行分布预测

F0 p3
P3
/ P30
36.0 / 26.0 1.3846
Fa01 A1 / A10 39.3/ 28.0 1.4036
Fa02 A2 / A02 90.3 / 50.0 1.8060
Fa03 A3 / A30 36.9 / 27.0 1.3667
2 出行分布预测
3 增长函数法:平均增长率法例题
3 增长函数法
(6)Fueness法
A. 方法原理:
Fueness于1956年提出的一种增长率法,认为:
两个分区之间出行分布量qij的预测值与此两个分
区之间出行分布的现状值 qi0j成正比,还与产生分
区的规划年产生量预测值、吸引分区的规划年吸 引量预测值有关,这种关系可用两个系数ui、vj表 示(分别称之为产生系数、吸引系数)
现状PA
2 出行分布预测
3 增长函数法:平均增长率法例题
[例题1]:求解过程
f平 Fpi,Faj
f12平 FFppii, Faij
1 2
Fpi
Fai
(1)求各小区产生量和吸引量的增长率,k=0
F0 p1
P1
/ P10
38.6 / 28.0
1.3786
F0 p2
P2
/ P20
91.9 / 51.0 1.8020
交通工程本科课程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4)——
“四步骤”交通需求预测模型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杨 飞 (博士、讲师)
交通运输学院
2 出行分布预测
1 基本概念 (1)出行分布量
分区i与分区j之间平均单位时间内的出行量。单位 时间可以是一天、一周、一月等,也可以是专指高 峰小时 qij——以分区i为产生点(不一定是出行的起点), 以分区j为吸引点(不一定是出行的终点)的出行量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5-交通需求预测2

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影响交通方式划分的因素主要有四大类: 一.交通特性:交通供给特性; 二.出行者属性: 家庭属性和个人属性—出行主体特性; 三.地区属性:外界大环境; 四.出行时间特性. 五.交通政策
①G与MS相结合的方法 主要有类型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
类型分析方法又可以分为简化模型和一般模型,简化模型 中不含目的的分类:
式中:
一般模型中包含目的的分类: 式中:
与简化模型相比,一般模型加入目的因素,因此预测效果 要好一点。
②先进行交通生成预测再进行方式划分 因为此时尚未进行出行分布量的预测,方式划分仍只能以 出行者或家庭,或分区的特性为依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 方法进行。 以公共交通为个人交通两种方式为例,分区的出行产生量 的方式划分比例主要与居民人口数,人均收入水平,人均 小汽车拥有量,道路网水平,公交网密度相关。 出行吸引量的方式分担率主要与分区的学校,商店,工厂, 办公的岗位数,公交网密度相关。 由此得到产生量和吸引量的分担率回归模型:
kin 是与个人n的特有的喜好与平均的个人喜好之间的
差的参数,也被假定服从某种概率分布
in的方差是随着Xkin 值不同而不同的,为方便,假定其与
Xkin 选择选择肢Cn中分肢i的概率是:
Pin P(Uin U jn )j Cn
Pin P(Vin in Vjn jn )j Cn Pin P( jn in Vin Vjn )j Cn
交通分布与交通方式划分相结合的方法: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使学生掌握城市交通系统的构成、功能和特点;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规划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交通规划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合理、高效的交通线路和设施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交通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交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能力;3. 培养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交通观念,倡导绿色出行,提高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数学和计算机基础,对城市交通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交通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备分析、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交通规划基本概念:介绍交通规划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分析交通规划的必要性及意义。
教材章节:第一章 交通规划概述2. 城市交通系统:讲解城市交通系统的构成、功能和特点,分析城市交通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城市交通系统及其问题3. 交通规划方法:介绍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流程和方法,重点讲解交通需求预测、交通网络设计等内容。
教材章节:第三章 交通规划方法与模型4. 实践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城市的交通规划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
教材章节:第四章 交通规划案例分析5. 现代交通规划技术:介绍现代交通规划技术,如GIS、大数据分析等,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五章 现代交通规划技术6. 交通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探讨交通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绿色交通规划的理念和方法。
公路网规划 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

第二节 交通分布预测
按模型的具体算法分 一类是增长系数法 :平均增长系数法、Fratar法、 Furness法、底特律法等 一类是综合方法 :重力模型法、介人机会模型法、 系统平衡模型法
第二节 交通分布预测
增长系数法:完全是基于出行起点与终点小区的 交通增长特性,利用现状的OD分布量推算将来的 OD分布量。它依赖于各节点间的基年分布情况, 并假设区间的出行交通与路网的改变相互独立, 或者在预测年限内交通运输系统没有明显的改变。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地区或区域间出行不受空间阻 挠因素的影响而只受地区间交通发生、吸引特性 影响的出行空间分布形态,且这种方法不限于某 些个别因素的影响,着重总的趋势,适用于交通 量的宏观分布预测,但当基年OD分布稍有偏差时, 对未来影响将会很大。模型不需标定,只需满足 总量平衡即可。
对于交通分配,国内外均进行过较多的研究,数学规划方 法、图论方法及计算机技术为交通分配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上通常把交通分配模型分为平衡 模型与非平衡模型两大类,并以Wardrop第一、第二原理 作为划分依据。 平衡模型:平衡分配法(数学规划模型) 非平衡模型:表5-1
第五节 交通分配
第五章 交通需求预测
第一节 交通需求预测的基本流程 1、基本流程 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刺激区域运输需求的增长 (1)经济角度 (2)社会角度
预测是建立在对区域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分析的 基础上的 流程见图5-1
第一节 交通需求预测的基本流程
2、原则 (1)系统分析原则 (2)政策协调原则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4)弹性原则 (5)历史与未来发展结合原则
第二节 交通分布预测
1、概念 交通分布预测是指根据预测得到的各交通分区的交通发生、 吸引量,确定各交通区之间的交通流量、流向,即确定 OD矩阵。
4四步骤交通需求预测模型交通方式划分预测

f (z)dzdy
进一步假定ε1和ε2都服从Gumbel分布,其概率分 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分别为:
F(y)=exp[-exp(-by)] f(y)=bF(y)exp(-by)
3 方式划分预测
3.7 Logit模型
(4)模型推导
P1
f
( y)
yV1 V2
y
U
2f1)2
(yP, zr()dVz1dy
1
V
f12 (y, z)是ε1和ε2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如果假定ε1
和ε2相互独立且具有相同的概率分布,其密度函数
为f,则其联合分布密度函数f12(y,z)=f(y)f(z)
P1
f
(y)yV1 Fra bibliotekV2 非机动车自步行行车
(2)交通服务提供全方者式机动车公个共人交机通动交轨 普通道 通小摩交 公汽托通 交车、( ((助地 公含动铁 共出车、 汽租轻 、车轨 电)等车))
全方式公个共人交交通通出公城私租共市人车汽轨交、道通电交—车通—(步地行铁、、自轻行轨车等、)私家车、单位车
Pr(1 y, 2 V1 V2 y)dy
V1V2 y
f12 ( y, z)dzdy
3 方式划分预测
3.7 Logit模型
(Pr4()1 模 y型,推2 导V1
V2
y)dPy1
Pr(UV11V2
例如A={公交车,出租车,小汽车,地铁},J=4
如果某个人n根本不可能选择选择枝j,如没有摩托 车的人不可能采用摩托车出行,就设Unj=一个明 显小于所有选择枝效用的值,如-10000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四阶段需求预测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四阶段需求预测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交通规划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
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交通规划师需要进行四阶段的需求预测,以便有效地规划和管理城市交通系统。
本文将介绍这四个阶段,并探讨它们在交通规划中的重要性。
第一阶段是数据采集与分析。
在这个阶段,交通规划师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包括人口统计数据、交通流量数据、交通事故数据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交通规划师可以了解城市的交通状况,发现问题和瓶颈,并为后续的需求预测提供依据。
第二阶段是需求预测模型的建立。
在这个阶段,交通规划师需要根据已有的数据和统计方法,建立需求预测模型。
这些模型可以基于历史数据进行建模,也可以基于其他城市的类似情况进行参考。
通过这些模型,交通规划师可以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包括交通流量、出行模式等。
第三阶段是交通规划方案的设计。
在这个阶段,交通规划师需要根据需求预测的结果,设计合理的交通规划方案。
这些方案可以包括道路扩建、公共交通改善、交通信号优化等。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第四阶段是交通规划方案的评估与调整。
在这个阶段,交通规划师需要对已实施的交通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
评估可以包括交通流量的监测、交通事故的统计等。
通过评估和调整,可以不断改进交通规划方案,使其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这四个阶段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数据采集与分析为需求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而需求预测模型又为交通规划方案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交通规划方案的设计需要经过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和统计能力,同时还需要了解交通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和摹拟来进行交通规划方案的设计和评估,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交通规划课程设计的四个阶段需求预测是交通规划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需求预测模型的建立、交通规划方案的设计以及评估与调整,可以有效地规划和管理城市的交通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四阶段法交通需求预测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邯郸市某道路网络如图所示。
交通节点1、3、7、9 分别为 A 、 B、C、D 四个交通区的作用点,边线上的数据为路段行驶时间(单位min)。
各条道路均为设有中央分隔带和机非分隔带的双向两车道道路。
144BA234 3.64422564 3.64744C89D1.交通生成预测不同月收入的家庭出行率经过调查见下表:收入分类(元/月)0~ 600600~ 12001200~ 18001800 以上出行率(人次/天) 2.5 2.8 3.0 3.2现状及目标年各小区家庭数以及不同收入家庭的比例。
小区A B C D 现状家庭数9000800095008500目标年家庭数1010091001110099000-6000.020.030.10.02比例600-12000.130.240.110.211200-18000.220.320.250.351800 以上0.630.410.540.42使用交叉分类法,计算现状及目标年各小区的交通生成量。
现状交通生成量:交通小区 A : 9000×0.02 ×2.5+9000× 0.13 ×2.8+9000× 0.22 ×3.0+9000×0.63 ×3.2= 27810交通小区 B : 8000×0.03 ×2.5+8000× 0.24 ×2.8+8000× 0.32 ×3.0+8000×0.41 ×3.2=24152交通小区 C: 11100×0.1 ×2.5+11100×0.11 ×2.8+11100×0.25 ×3.0+11100×0.54 ×3.2=28842交通小区 D : 8500×0.02 ×2.5+8500× 0.21 ×2.8+8500× 0.35 ×3.0+8500×0.42 ×3.2=25772目标年交通生成量:交通小区 A :10100×0.02 ×2.5+10100× 0.13 ×2.8+10100× 0.22 ×3.0+10100× 0.63 ×3.2=31209交通小区 B : 9100×0.03 ×2.5+9100× 0.24 ×2.8+9100× 0.32 ×3.0+9100×0.41 ×3.2=27472.9交通小区 C: 9500×0.1 ×2.5+9500× 0.11 ×2.8+9500×0.25 ×3.0+9500×0.54 ×3.2=33699.6交通小区 D : 9900×0.02 ×2.5+9900× 0.21 ×2.8+9900× 0.35 ×3.0+9900×0.42 ×3.2=30016.8 2.交通分布预测已知现状交通分布的OD 矩阵为:(单位:人次 /天)DB C DO AA06180618015450 B61800154503090 C61801545007725 D15450309077250使用增长系数法计算目标年的OD 矩阵。
计算过程如下:A B C D合计预测值A061806180154502781031209B618001545030902472027472.9C618015450077252935533699.6D154503090772502626530016.8合计27810247202935526265108150( 1)求各小区的发生增长系数F OA =U A/O A=31209/27810=1.1222F OB =U B /O B=27472.9/24720=1.1114F OC =U C/O C=33699.6/29355=1.1480F OD =U D/O D=30016.8/26.265=1.1428( 2)以上表为基础矩阵,各项均乘以发生交通生成增长系数,得到未来年的交通分布。
最终结果列入下表。
(单位:人次 /天)O DB C DΣAA06935.33336935.333317338.333331209B6868.2250017170.56253434.112527472.9C7094.652617736.631608868.315833699.6D17656.94123531.38828828.4706030016.8Σ31619.818828203.353132934.366429640.7616122398.3此 OD 表满足出行生成的约束条件,故为所求的未来年分布矩阵。
3.交通方式划分根据邯郸市交通规划未来邯郸市出行方式如下公交摩托小汽出租交通方式(%)步行自行车其他合计车车车车现状( 2010 年)354010753--100目标年模式一302527585--100(2020模式二3028207105--100年)模式三30301210135--100平均载客量11201 1.2 1.5(1)选择模式一作为目标年的交通划分方式,可得该分配方式的目标年交通分布矩阵。
步行方式 OD 矩阵:DB C DOAΣA02080.62080.65201.59362.7B2060.467505151.16881030.23388241.87C2128.39585320.989502660.494710109.88 368D5297.08241059.41652648.541209005.04Σ9485.94568461.00599880.30998892.228536354.18自行车方式 OD 矩阵:DB C DO AΣA01733.83331733.83334334.58337802.25B1717.056304292.6406858.52816868.225C1773.66324434.157902217.07898424.9D4414.2353882.84712207.117607504.2Σ7904.95477050.83838233.59167410.190430599.575公交车方式 OD 矩阵:DAΣB C DOA01872.541872.544681.358426.43 B1854.420804636.0519927.21047417.683C1915.55624788.890502394.44539098.892D4767.3741953.47482383.687108104.536Σ8537.35117614.90538892.27898003.005633047.541摩托车方式 OD 矩阵:DAΣB C DOA0346.7667346.7667866.91671560.45B343.41130858.5281171.70561373.645C354.7326886.83160443.41581684.98D882.8471176.5694441.423501500.84Σ1580.99091410.16771646.71831482.03816119.9150小汽车方式 OD 矩阵:DB C DO AΣA0554.8267554.82671387.06672496.72B549.458001373.645274.72902197.832C567.57221418.93050709.46532695.968D1412.5553282.5111706.277602401.344Σ2529.58552256.26832634.74932371.26099791.864出租车方式 OD 矩阵:DB C DAΣOA0346.7667346.7667866.91671560.45B343.41130858.5281171.70561373.645C354.7326886.83160443.41581684.98D882.8471176.5694441.423501500.84Σ1580.99091410.16771646.71831482.03816119.915( 2)再按照各种交通方式的平均载客量将OD 矩阵换算成各交通方式的“辆次/天”为单位的矩阵。
由于步行和自行车与机动车道隔开,故不再考虑。
自行车与摩托车的平均载客量为1, OD 矩阵不变。
换算之后可得到其他交通方式OD 矩阵。
公交车方式 OD 矩阵:DB C DO AΣA093.62793.627234.0675421.3215 B92.72100231.802646.3605370.8842 C95.7778239.44450119.7223454.9446 D238.368747.6737119.18440.0000405.2268Σ426.8676380.7453444.6139400.15031652.3771小汽车方式 OD 矩阵:DAΣB C DOA0462.3556462.35561155.88892080.6B457.881701144.7042228.94081831.5267 C472.97681182.44210591.22112246.64D1177.1294235.4259588.564702001.12Σ2107.98791880.22352195.62441976.05088159.8867出租车方式 OD 矩阵:DA B C DΣOA0231.1778231.1778577.94441040.3B228.94080572.3521114.4704915.7633C236.4884591.22110295.61051123.32D588.5647117.7129294.282401000.56Σ1053.9940940.11181097.8122988.02544079.9433(3)将公交车、摩托车、小汽车、出租车的数量换算成标准车辆数,换算系数为:公交车 2.5、摩托车 0.8、小汽车 1、出租车 1;换算后 OD 矩阵的单位变为pcu/天。
由于小汽车和出租车的换算系数为1,故 OD 矩阵不变。
公交车和摩托车的 OD 矩阵可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