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精神

侠客精神
侠客精神

一、“侠”“侠义精神”的践行者

‘侠’是对不公道的事激烈反抗,尤其是指为了平反旁人所受的不公道而努力。真正侠义的行为,是自己没什么好处可得,也可能会牺牲自己的生命,如能为国为民,更是‘侠之大者’的风范。”“侠”作为个体,他自己本身就是“侠义精神”的践行者。

比如《射雕英雄传》中的主人公郭靖,郭靖从一个蒙古大漠中持弓射雕的质朴少年,到最后成为一位“为国为民、死而后已”的“侠之大者”,可以说郭靖作为一个被标榜的侠客形象,他的一生都在践行着“侠义”两个字。他幼时为救一个素不相识的路人坚守诺言,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始终不肯屈服,他坚守的是道义;年少后初涉江湖,见杨铁心父女受辱时,路见不平,出手相助,他伸张的是正义;他爱黄蓉至死不渝,但也不轻易背叛和华筝的婚约,他奉行的是情义;他三次不杀欧阳锋,信守诺言,他求的是江湖信义……而这些还不止,郭靖最令人钦佩的当在于他鞠躬尽瘁、死守襄阳,为国为民的那份仁义。可以说,他的“仁义”就是他道义、正义、情义、信义的源泉。他的所作所为之所以被人们所称道,就在于他以一颗仁爱之心,牺牲自己,成全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践行着侠义的行为。

侠客既然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本身,被我们放大,那么最终它又必然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如杨过虽然侠肝义胆,但却与其师小龙女产生了不被世俗所容忍的恋情;张无忌虽然宅心仁厚,但其性格的优柔寡断也实在令读者觉得美中不足。体现出侠客除了行侠仗义外,又激发了他们自己独特的个性,独特的生活理想,侠客身上人性的光辉更加让读者触摸到了侠义的本质,让我们对“侠”有了另一种回归。到了这里,“侠义精神”才真正的具有了普遍的社会指导意义,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成人童话。生活中的我们只要有一颗单纯、善良、公正的心,那么我们都可以成为童话中的侠客,在自己的江湖中打拼出一片理想的天空。

二、“义”是金庸小说“侠义精神”的主导者

如果说“侠”是“侠义精神”的践行者,那么“义”就是“侠”的灵魂,是“侠”之所以为“侠”的主导因素。

言出必行、重诺守信是义气;路见不平、挺身而出是义气;英雄相惜、重义轻利是义气;不离不弃,患难相扶是义气;为国为民、除奸惩恶更是大义之所在。不必说《射雕英雄传》中,丘处机为故人之子费尽心机,江南七侠为守诺言千里奔赴塞外;不必说《倚天屠龙记》中,武当七侠手足情深,明教之子光明顶上生死相依;也不必说《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为救仪琳路见不平、以身犯险;单是那些普通人的“义举”也足以打动读者的心扉。

抚养胡斐长大的小厮平四就是一个例子。胡斐刚一出生,就面临着父母双亡、仇家追杀的难境,在生死一线之时,正是一个不会半点武功的小人物平四冒着生命的危险救下了襁褓中的小胡斐,并忍辱负重地将他抚育成一代豪侠。再如《鹿鼎记》中的主人公韦小宝。韦小宝本身就是一个小无赖,但是他身上有两个最大的优点就是“适应环境,讲义气。”正是因为他讲义气,所以无论是哪个阵营里的人,都对其青睐有加,到最后他才能够福星高照、纵横天下。

相反不讲“义”的人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比如杨康认贼作父,背信弃义,到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反丢了卿卿性命;慕容复机关算尽、丧尽天良,到头来空梦一场。这样的结局设置就是为了说明,“在民间的侠义观念中‘无法无天’可以容忍,‘无赖无耻’的人也有朋友,但‘无情无义’绝对为众人所不齿。”一个人若失了“义”,那么其“侠义精神”不仅也随之消失殆尽,其道德品质也面临沦丧。

三、“情”是“侠义精神”的推动者

“义”如果是侠客精神的灵魂,那么“情”便是侠客精神的血液。是“义”主导了“侠义精神”,而“情”则推动了“侠义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黄蓉是最好的例子。从张家口初遇郭靖的调皮少女,到最后

与丈夫驻守襄阳的郭夫人,黄蓉不仅完成了自身人物身份的转变,更实现了一个邪气女子在情爱感召下,向善向侠的转变。黄蓉是东邪黄药师的女儿,其父亲以“邪”著称,可想他的女儿多少也是有点邪气的。所以,黄蓉一出场就是个刁钻古怪、调皮任性、机智无双的少女形象。到后来认识了郭靖,郭靖的大智若愚,淳朴忠厚,彻底感染了她,化解了她身上的那三分戾气。牛家村密室疗伤中,黄蓉为郭靖和自身的安全着想,曾欲杀傻姑灭口,以绝后患。可是一想到郭靖事后绝对不会原谅自己,就放弃了这个念头。从这段情节中,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看出郭靖对黄蓉的感化力量。其深明大义,一代女侠风范显露无遗。

情感的伟大也就在于它对人的感化力量。不仅爱情可以,亲情、友情、恩情都是如此。《倚天屠龙记》中的谢逊,从人到魔再到最后成为佛的信徒,其中和成昆的师徒情、和张翠山的兄弟情,和张无忌的父子情是分不开的。因为他对成昆有师徒之情,所以当被这种情出卖的时候,他由一个普通人走向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冷血恶魔。而当他和侠骨仁心的张翠山有了兄弟情,和宅心仁厚的张无忌有了父子情时,他又从魔回归到人。这一个蜕变的过程中,“情”作为一种独特的力量释放出来,强调情感本身地同时,凸显了人性的张扬,肯定了“情”的价值。对“情”的强调,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情”到“义”的渐变,更是由情感向“侠义”的回归。

四、“武”是“侠义精神”的维护者

“武”是侠客精神的外在表现,而“侠”则是武侠小说的内在精髓。如果没有了“武”,那么“侠”也就失去了行侠的凭借,武侠有时候,就需要用“武”来维护“侠”。

“武”本身就是个很值得玩味的字,把武这个字拆开来,就是一个“止”字,一个“戈”字。止是停止、阻止的意思,而戈则有兵器、战争等含义。把这两个字合为一起,顾名思义就是放下兵器、停止战争的意思。真正的侠客们善武而不嗜杀,他们身上的“武”只是一种特殊的能力,一种潜藏的行侠的维护能力。这样以来,合理的“武”就变成了一种很合乎理法、正义的行为,甚至与“侠”相连。“武”,既可以是武功、也可以是智慧、是财富、是权力、是佛法,总之它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实现“侠”、维护“侠”的工具。有依靠武功路见不平拔剑相助的令狐冲、胡斐等侠士,有凭借智慧运筹帷幄造福百姓的黄蓉、韦小宝等智者,有倚仗权力接济苍生的一代帝王康熙等等。不管他们的身份是什么,不管他们行侠的方式是什么,总之他们都通过不同的手段实现了“侠”的行为。

玲珑着历史的厚重与斑斓,挽携着现世的韵律与风流。时代在呼唤侠义精神的回归,人民在盼望侠客们重出江湖。

侠义精神是一种善行,一种作为,从来没有完全脱离现实生

活。鲁智深为救歌女拳打镇关西是侠!徐文长为了乡民在大堂侃侃而谈也是侠;路见不平一声吼是侠;看到小偷提醒一下被偷的人也是侠;帮助一个失学儿童同样是侠;修桥补路,支援灾区,甚至给乞儿一元钱等等都是侠;到灾区的志愿者,个个可说都是侠;一些古代被称为有侠义之风的人,放到现在就是慈善家。至于身有武功而在国难之际为国而战或能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则是侠之大者的体现。献身国家和民族为上,为祖国、为人民做出有意义的事,才是侠的最高目标。如国民政府的赵登禹将军,东北抗日联军的杨靖宇将军都是有武功的人(杨将军有数人推拉不动的桩功),在保卫祖国和民族的战场上浴血奋战,血染沙场。正可谓侠之大者。

原稿

武侠文化,事实上是、将中国的侠文化,硬加上了一个“武”字。武侠文化只是中国“侠”文化的一小部分。

真正意思上“侠”字的含义:见义勇为、舍己助人、不畏强暴、锄强扶弱、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简单的说:通过自己个人力量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侠是一种目标,并不一定通过武来实现,而武仅仅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之一。也就是“侠”这个目标可以用多种手段达到,会不会武,用不用武关系不大。

这还是狭义上的侠,在广义上还有“侠之大者”之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换名话说为国为民者,都是侠之大者。“侠”最初出现于春秋时期,事实上从古至今江湖游侠这个职业也一直存在,但是多与法治不相抵触。

侠义精神是一种善行,一种作为,从来没有完全脱离现实生活。鲁智深为救歌女拳打镇关西是侠!徐文长为了乡民在大堂侃侃而谈也是侠;路见不平一声吼是侠;看到小偷提醒一下被偷的人也是侠;帮助一个失学儿童同样是侠;修桥补路,支援灾区,甚至给乞儿一元钱等等都是侠;到灾区的志愿者,个个可说都是侠;一些古代被称为有侠义之风的人,放到现在就是慈善家。

至于身有武功而在国难之际为国而战或能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则是侠之大者的体现。古《少年行》的“咸阳游侠”,他们也是以“初随骠骑战渔阳”,“纵死犹存侠骨香”献身国家和

民族为上,为祖国、为人民做出有意义的事,才是侠的最高目标。

如国民政府的赵登禹将军,东北抗日联军的杨靖宇将军都是有武功的人(杨将军有数人推拉不动的桩功),在保卫祖国和民族的战场上浴血奋战,血染沙场。正可谓侠之大者。

许多国家和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出现过类似侠或武侠的文化:如西方的骑士文化、侠盗文化。但是由于历史和内容所限,已无法和中国丰富多彩的侠文化相比。

早期的武侠文化中,与法治思想相抵触的并不多,多以会武功的侠士协助政府办案,保护清正廉洁的官吏,调查各类事件,消灭土匪和抗击外来侵略展开。就如《侠女十三妹》的原小说中,贪官恶吏纪献堂最终被法律所制裁而非死于十三妹(女侠)剑下。

很多有识之士所讨厌的,是目前武侠文化中与现实相抵触的反法治思想。至于现在一些武侠小说以反法治为主导,还有把武侠完与现实割裂开来的思想的确是糟柏。如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中那种:反对政府无不对,不论做事是与非的思想的确毒害了许多人,并不仅仅是青少年。这的确是武侠文化中的糟粕,可是要知道这糟粕是近期产生的,而不是武侠文化的错,且也只是武侠文化的一小部分。但并不能因为侠文化中有糟粕,就否定整个侠文化,侠文化中包括了武侠文化,进而否定整个武术。

序言

“侠义精神”在中国可谓根深蒂固,并逐渐成为一种被华夏民族所一致认可的高尚品质。而作为活跃于当代文学的金庸武侠小说,更是极大地丰富了“侠义精神”的本质,把“侠义精神”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走进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我们除了被其跌宕起伏的武侠故事所吸引外,更可以随处发现“侠义精神”的光辉。金庸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博大精深,多姿多彩的“侠义世界”。在宽泛、包容的“侠义精神”领域里,“侠”

“义”“情”“武”四个主要元素在金庸小说中的相互作用与地位来进一步展现其武侠小说中所要表达的“侠义精神”,并试图进一步展现其武侠小说在当代视野下的价值导向作用。

《浅谈金庸小说中的“侠义精神”》

一、“侠”是金庸小说“侠义精神”的践行者

武侠小说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它的畅销一定程度上反映地是普遍大众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从中更深刻地折射出了中国百姓对侠的渴望与期盼。

到底什么是“侠”?“侠”又究竟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一种精神呢?又是谁践行了这种精神呢?这里,我们不妨就到金庸先生的小说里寻求一些端倪。纵观金庸武侠小说,金庸先生为我们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侠”,而这形形色色的“侠”又给我们带来了种种不同的思考,这种种不同的思考背后又似乎都有着一个

共性,那就是在金庸看来:“‘侠’是对不公道的事激烈反抗,尤其是指为了平反旁人所受的不公道而努力。”[2]他还说“真正侠义的行为,是自己没什么好处可得,也可能会牺牲自己的生命,如能为国为民,更是‘侠之大者’的风范。”[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简单来说“侠”就是肯牺牲自己帮助别人的人,他的主要精神就是侠义为本,而“侠”作为个体,他自己本身就是“侠义精神”的践行者。

比如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主人公郭靖,郭靖从一个蒙古大漠中持弓射雕的质朴少年,到最后成为一位“为国为民、死而后已”的“侠之大者”,可以说郭靖作为一个被标榜的侠客形象,他的一生都在践行着“侠义”两个字。他幼时为救一个素不相识的路人坚守诺言,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始终不肯屈服,他坚守的是道义;年少后初涉江湖,见杨铁心父女受辱时,路见不平,出手相助,他伸张的是正义;他爱黄蓉至死不渝,但也不轻易背叛和华筝的婚约,他奉行的是情义;他三次不杀欧阳锋,信守诺言,他求的是江湖信义……而这些还不止,郭靖最令人钦佩的当在于他鞠躬尽瘁、死守襄阳,为国为民的那份仁义。可以说,他的“仁义”就是他道义、正义、情义、信义的源泉。他的所作所为之所以被人们所称道,就在于他以一颗仁爱之心,牺牲自己,成全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践行着侠义的行为。

不只郭靖如此,《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也是一样。不同于

郭靖的是,萧峰一出场就已经是一位义薄云天的大侠了。可惜峰回路转,萧峰这个多难英雄,却远没有郭靖那么幸运。作为一个契丹人的侠,牺牲自己的利益并不难,难就难在纵使牺牲了自己,在多数时候也仍然是不被主流意识所认可的“侠”。在萧峰这个人物上,金庸更进一步的加深了对“侠”的考验,使其备受煎熬,让他即使在不被认可的情况下,依然孤独地在坚持践行着“侠”的行为。雁门关前,萧峰更是进一步地打破了个人的恩怨荣辱,打破了国家的民族界限,更打破了忠君爱国的传统思想,践行了“侠”的牺牲精神。郭靖、萧峰的出现不只是对武侠小说所要表达的“大侠”精神的阐释,更是一种对人生境界,社会境界的超越。他们不再单纯的是那些“快意恩仇”“士为知己者死”的古典侠士,而完全是站在人民、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超越型侠客。他们同时也表达了金庸的侠义观和价值观即“为多数人谋福利,这就是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和意义所在。”[4] 金庸对“侠”的探索是多元化的,他的“侠”总是有着“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特点。因此除了郭靖和萧峰以外,金庸对“侠”的刻画,对“侠义精神”的追问还延伸到了现实社会中来。他开始着重展现在当代视野下,各种人生境遇中,侠客们人性、人情的复杂变化,揭示出现实世界中侠对“侠义精神”的展现。也就是说侠客既然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本身,被我们放大,那么最终它又必然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如杨过虽然侠肝义胆,但却与其师小龙女产生了不被世俗所容忍的恋情;张无忌虽然宅心仁

厚,但其性格的优柔寡断也实在令读者觉得美中不足。金庸这些刻意的安排,使侠客除了行侠仗义外,又激发了他们自己独特的个性,独特的生活理想,这充分体现出了金庸对人物个人价值的关怀。侠客身上人性的光辉更加让读者触摸到了侠义的本质,让我们对“侠”有了另一种回归。到了这里,他小说中的“侠义精神”才真正的具有了普遍的社会指导意义,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成人童话。他让我们明白,生活中的我们只要有一颗单纯、善良、公正的心,那么我们都可以成为童话中的侠客,在自己的江湖中打拼出一片理想的天空。

二、“义”是金庸小说“侠义精神”的主导者

如果说“侠”是“侠义精神”的践行者,那么“义”就是“侠”的灵魂,是“侠”之所以为“侠”的主导因素。因为“江湖上唯一重视的道德是‘义气’”,[5]所以金庸先生的创作当然也不例外,他甚至认为“武侠小说应该正名,改为侠义小说。”[6]原因就像他自己所说的“其实我自己真正喜欢的武侠小说,最重要的不在武功,而在侠气——人物中的侠义之气,有侠有义。”[7] 金庸更是写“侠”写“义”的高手,他笔下的义,既有民族大义、国家正义,也有江湖公义,还有父子、师徒的伦常纲义。纵观他的小说世界,无论是《书剑恩仇录》中的红花会、《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这些江湖团体,还是萧峰、令狐冲这些个人英雄,乃至一些普通人的身上,都不曾离开过这个“义”字。可

以说“江湖上各家各派各有其清规戒律,不过,‘崇尚义气’这一点几无例外。江湖义气与朝廷王法一样,同为各自世界的最高法则。”[8]义气几乎成了金庸小说塑造的一种无意识行为。

金庸塑造的“义”同他的“侠”一样,都是非常宽泛的。言出必行、重诺守信是义气;路见不平、挺身而出是义气;英雄相惜、重义轻利是义气;不离不弃,患难相扶是义气;为国为民、除奸惩恶更是大义之所在。不必说《射雕英雄传》中,丘处机为故人之子费尽心机,江南七侠为守诺言千里奔赴塞外;不必说《倚天屠龙记》中,武当七侠手足情深,明教之子光明顶上生死相依;也不必说《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为救仪琳路见不平、以身犯险;单是那些普通人的“义举”也足以打动读者的心扉。

抚养胡斐长大的小厮平四就是一个例子。胡斐刚一出生,就面临着父母双亡、仇家追杀的难境,在生死一线之时,正是一个不会半点武功的小人物平四冒着生命的危险救下了襁褓中的小胡斐,并忍辱负重地将他抚育成一代豪侠。再如《鹿鼎记》中的主人公韦小宝。韦小宝本身就是一个小无赖,但是他身上有两个最大的优点就是“适应环境,讲义气。”[9]正是因为他讲义气,所以无论是哪个阵营里的人,都对其青睐有加,到最后他才能够福星高照、纵横天下。从平四、和韦小宝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平四和韦小宝本身都不是什么受过正统教育的圣人,也不是什么天生孔武之力的侠士,亦或是拥有大智慧的奇人异士,他们

只是中国社会中最平凡的小人物,然而举手投足之间也离不开这个“义”字。可见“义”是中国民间特有的一种文化传统,它来源于人们心底的那份固有的本性。

相反不讲“义”的人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比如杨康认贼作父,背信弃义,到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反丢了卿卿性命;慕容复机关算尽、丧尽天良,到头来空梦一场。这样的结局设置就是为了说明,“在民间的侠义观念中‘无法无天’可以容忍,‘无赖无耻’的人也有朋友,但‘无情无义’绝对为众人所不齿。”[10]一个人若失了“义”,那么其“侠义精神”不仅也随之消失殆尽,其道德品质也面临沦丧。

在《倚天屠龙记》中,善于思考的金庸,更从唯物辩证的角度通过灭绝师太这个人物从反面对“侠义”进行了一种诠释。灭绝师太是峨嵋派的掌门人,号称“灭绝”。所谓“灭绝”就是要对“妖魔邪徒,灭之绝之,决不留情”,这是金庸笔下一个很值得谈论的人物。一方面她是一个坚定的卫道者,性格刚烈,以驱除元兵,伸张正义为己任,即使寄人篱下时也仍具有一代宗师的侠义风骨。但另一方面,她人如其名,灭绝人性,出手狠辣,毫不容情。在她眼里,她狭隘地认为与魔教有关的人一律是邪恶,正义就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歼灭一切邪恶势力,甚至不惜先后让自己的弟子以色相为诱饵,去骗取倚天剑屠龙刀,弟子不从,要么就杀之而后快,要么就死缠烂打以死相挟,这里她的所作所为,从

公义上讲首先就失去了江湖信义,人情上也违背了一个师徒情义。到底什么是“侠义”?金庸在这个人物上发起了追问。正派之人就都是讲侠讲义的吗?邪教中人就又一定不仁不义了吗?正像小说中张三丰回答的那样:“这正邪两字,原本难分。正派弟子若是心术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只要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通过具体的情节给以灭绝为代表的那些自以为“侠义”的卫道士们一个有力的抨击和讽刺。

金庸通过对“义”的种种设计,说明了义对“侠义精神”的主导作用。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可以看出“义”是凭借“侠”的外在作用而发扬光大,“侠”又反过来秉持着“义”的精髓而影响着人们的内心,触碰人的本质,进一步激发出我们心底的本性。

三、“情”是金庸小说“侠义精神”的推动者

“情”是任何一种文学作品都不可或缺的必备条件。没有了“情”,文学作品本身就失去了灵魂,成为冰冷的腐尸,无法打动读者。使“情”成为武侠的一大要素,应该说是新派武侠小说最突出的成就之一。“义”如果是武侠小说的灵魂,那么“情”便是武侠小说的血液。是“义”主导了金庸小说的“侠义精神”,而“情”则推动了金庸小说“侠义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对于武侠小说而言,情的不可替代作用显而易见。“如果将武侠小说比喻成一件瓷器,那‘侠’就是瓷胎,‘武’就是釉子,

‘情’则是彩料。……仅用瓷胎和釉子虽也可以做出普通的瓷器,但只有加上了彩料,才能制成更为精美珍贵的青花瓷。”[11]另一方面,因为武侠小说本身属于民间文学的一种,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与民间的情感所联系。再者,由于武侠小说中“武”的影响,所以武侠小说看似是一类比较阳刚的文本,在武中添入情,可以起到很好地刚柔并济的效果。赋予了武侠小说更多的文学性和耐读性的同时,侠客们也更加人性化,形象更加丰满。

金庸笔下的人,都是“性情中人”。而情之为物,掩映多姿,不同性情的人物,构成了金庸书中复杂多变的江湖世界,也激起了读者心中一层层的回荡与感悟。金庸是写“情”的圣手,元好问的“问世间情是何物”,被金庸阐述地淋漓尽致。在金庸笔下,“情”与“侠”,与“义”是不可分的。在情的感召下,“情”可向“义”转换,最终成为“侠”。

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黄蓉就是最好的例子。从张家口初遇郭靖的调皮少女,到最后与丈夫驻守襄阳的郭夫人,黄蓉不仅完成了自身人物身份的转变,更实现了一个邪气女子在情爱感召下,向善向侠的转变。黄蓉是东邪黄药师的女儿,他的父亲以“邪”著称,可想他的女儿多少也是有点邪气的。所以,黄蓉一出场就是个刁钻古怪、调皮任性、机智无双的少女形象。她同他父亲一样,对传统道德所标榜的仁义之说嗤之以鼻,做事情只是随心所欲,随性而为,也并不十分讲究原则。到后来认识了郭靖,郭靖

的大智若愚,淳朴忠厚,彻底感染了她,化解了她身上的那三分戾气。牛家村密室疗伤中,黄蓉为郭靖和自身的安全着想,曾欲杀傻姑灭口,以绝后患。可是一想到郭靖事后绝对不会原谅自己,就放弃了这个念头。从这段情节中,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看出郭靖对黄蓉的感化力量。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这个意思。到最后,她殚精竭虑、运筹帷幄地协助郭靖驻守襄阳,当金轮法王来袭时,负伤的郭靖本打算把黄蓉拉到身后,可黄蓉却说:“靖哥哥,襄阳城要紧,还是你我的情爱要紧?是你的身子要紧,还是我的身子要紧?”其深明大义,一代女侠风范显露无遗。当然这里黄蓉的转变,绝不单单是爱情的力量。还有洪七公对其师徒之情,一灯大师对她的点化之情,以及她历练江湖后所感悟的世事之情等等。如果洪七公没有把丐帮交给她,可能她就不会那么快明白什么是道义责任,如果她没有随郭靖一起游历江湖,就不会了解什么是众生疾苦。她的成长是各种情的催化作用而形成的结果。除了黄蓉以外,像殷素素、赵敏、任盈盈都可看作是类似的例子。

情感的伟大也就在于它对人的感化力量。不仅爱情可以,亲情、友情、恩情都是如此。《倚天屠龙记》中的谢逊,从人到魔再到最后成为佛的信徒,其中和成昆的师徒情、和张翠山的兄弟情,和张无忌的父子情是分不开的。因为他对成昆有师徒之情,所以当被这种情出卖的时候,他由一个普通人走向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冷血恶魔。而当他和侠骨仁心的张翠山有了兄弟情,和宅

心仁厚的张无忌有了父子情时,他又从魔回归到人。这一个蜕变的过程中,金庸把“情”作为一种独特的力量释放出来,强调情感本身地同时,凸显了对人性的张扬,肯定了“情”的价值。对“情”的强调,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情”到“义”的渐变,更是由情感向“侠义”的回归。

四、“武”是金庸小说“侠义精神”的维护者

武侠小说既然称为“武侠”,那么它本身就离不开这个“武”字。武侠小说中,“武”是武侠小说的外在表现,而“侠”则是武侠小说的内在精髓。如果没有了“武”,那么“侠”也就失去了行侠的凭借,武侠有时候,就需要用“武”来维护“侠”。

但是什么是“武”,我们怎样来界定金庸小说中的“武”呢?“武”本身就是个很值得玩味的字,把武这个字拆开来,就是一个“止”字,一个“戈”字。止是停止、阻止的意思,而戈则有兵器、战争等含义。把这两个字合为一起,顾名思义就是放下兵器、停止战争的意思。而金庸也不同于一般的武侠小说家,单纯地把“武”停留在血腥、暴力的打斗,或是武功招式上。金庸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扩大了“武”的范围,赋予了“武”更广泛、更深层次的意义。

真正的侠客们善武而不嗜杀,他们身上的“武”只是一种特殊的能力,一种潜藏的行侠的维护能力。这样以来,合理的

“武”就变成了一种很合乎理法、正义的行为,甚至与“侠”相连。著名武侠小说家梁羽生就曾说过:“‘侠’是灵魂,‘武’是躯壳。‘侠’是目的,‘武’是达成‘侠’的手段。”[12]从中可以看出,武侠小说就是要武中见侠、以武写侠。“武”与“侠”是分不开的,侠客就是某些有着特殊能力的人,他们用他们的“武”来维护他们行侠仗义的行为。

这个“武”,笔者认为它既可以是武功、也可以是智慧、是财富、是权力、是佛法,总之它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实现“侠”、维护“侠”的工具。金庸笔下的“武”蕴含着很深的文化意蕴,金庸本身只是个文人,并不懂武功。但是他很巧妙地把中国的古典文化,以及中国哲学的思想精髓蕴含在他所构造的“武”当中去,使武戏文唱,给读者以启发。他笔下,既有依靠武功路见不平拔剑相助的令狐冲、胡斐等侠士,又有凭借智慧运筹帷幄造福百姓的黄蓉、韦小宝等智者,除此之外还有倚仗权力接济苍生的一代帝王康熙等等。不管他们的身份是什么,不管他们行侠的方式是什么,总之他们都通过不同的手段实现了“侠”的行为。武功、智慧、权利、财富、仁爱都是他们行侠的凭借,是维护他们行侠的手段。这是金庸对“武”的一种开拓,使更多的元素介入武侠中去,极大地丰富了武侠小说的外在表现力。

掩卷长思,可以说金庸先生的小说就是“情义”与“武侠”的完美结合。“情”和“义”是其小说的内在动力,推动着“武”

侠客行书法

侠客行书法 侠客行书法欣赏: 侠客行书法1 侠客行书法2 侠客行书法3 《侠客行》原文: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侠客行》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

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学习心得体会)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

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 在党校学习推荐的阅读书目中,《中国人的精神》一书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不为别的,就因为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精神,历史伟人对我们民族精神的评价与分析极其重要,通过对其学习和认识,我们不仅能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状态有所了解,还能深入的思考精神对一个民族发展的影响。 自从看了辜鸿铭老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享誉度很高的著作,书里他提及到的几个地方让我印象很深刻,感触很深刻。对于里面的一些观点,有些是表示赞同的,但有些是觉得值得推敲的。 在“人之初性本善”的那一章节里,辜先生写到的“在中国,一个人不觉得需要用自然力量来保护自己,因为他确信每个人都认识到公正和正义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因此每个人都认为道德义务是必须得到服从的东西。”,这句话高度的褒扬了中国人民由古至今所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与此同时,他也把中国人的精神与西方的传统文化做了对比,写出了自己对此的看法,我很是赞同。他认为,西方人相信传统“性恶”的理论,进而惧怕上帝和法律,所以需要外在的强制力去进行约束,耗费了大量的财物去供养牧师,军队等,更是对人本身造成了强大的约束,这种约束进而促使人走向极端,延伸到国家机器上就形成军国主义。我想,这也是对20世纪初的列强觊觎中国的一大主因,也是帝国主义历史上发动那么多灾难性战争的一大原因。

但是中国则不一样,中国有“好公民的宗教”,即道德感的自我约束,进而延伸到其最高的义务,即忠诚的义务。中国的好公民宗教不需要通过牧师或警察就可以很好的维持国家秩序。而好公民宗教的第一条法则就是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爱的法则是爱父母,正义的法则是忠诚,忠君。于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既具有博学的智慧,又有最原始的善良,所以中华精神是源远流长,不可磨灭的。 作者另一个关于儒学的观点也十分鲜明。他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但能代替宗教,使人们不再需要宗教。对此,作者将儒学中的“仁”“孝”“礼”“爱”分别与西方宗教中的思想进行对比,并引用了《论语》《中庸》中的大量观点和西方宗教和哲学家的言论进行比较,得出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可以代替西方的宗教和军队来维护国家秩序的结论。需要提出的是,这或许是针对作者当代的社会环境和实际情况作出的对比与结论,但到现代,我个人不很是赞同这一观点,因为我们也有军队的存在,也有法律的约束。西方的宗教对于一些国民来说,起码是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可能只是作为一种信仰,他们信仰了宗教会使他们心理感受好一点,或者这仅仅只是一种传统,而并不因为他们的道德过不去才出现这样的情况。相反,有中国著名作家指出,中国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的食品安全,生产安全,贪污腐败,恰恰因为中国人缺少了信仰。 诚然,我们需要坚持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来思考问题。或者说,在辜老先生的那个年代,社会情况确切如老先生所说那样,但我们不能排除辜老先生心里上有偏心于自己祖国的爱国情愫,甚至有对西方某些地方不满而将其夸大甚至将其描述成西方普遍出现的问题的情况。

唐代诗人列表及其作品风格

唐代诗人列表及初唐四杰作品风格 初唐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在唐诗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其作品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对初唐浮艳诗风或较单一的体制有所突破和革新。四杰仕宦不显而才华横溢,慷慨有志。他们反对绮靡文风,提倡抒发真情实感。其创作在形式上虽未完全摆脱齐梁遗风,但内容与气骨方面已大有突破。王、杨工于五言律诗,卢、骆擅长七言歌行,代表作有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杨炯的《从军行》;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四杰”之后,陈子昂(661--702)明确提出反对齐梁诗风,提倡“汉魏风骨”。《感遇诗》38首,即是他具有鲜明革新精神的代表之作。 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显著的诗人。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另一类是边塞诗人,他们中的高适和岑参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龄、李颀、王之焕也是边塞诗人中的佼佼者。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思念家乡、立功求胜的心情,他的《从军行》、《出塞》历来被推为边塞诗的名作。李颀的边塞诗数量不多,成就却很突出,《古意》一首、《古从军行》是他的代表作。王之焕是年辈较老的边塞诗人,一首《凉州词》写尽了远征人思家的哀怨,另一首《登鹤雀楼》诗意高远,富于启示性。

王勃(650~675),绛州龙门(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世称“王杨卢骆”,为四杰之首,被誉为诗杰。积极开拓诗歌的表现领域,从题材内容到格律形式都有新的探索,显露了新的独特风貌。文名甚高,对近体诗有所建树,为唐诗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蜀中九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体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杨炯(650~692),弘农华阴(陕西)人。人称“杨盈川”。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以边塞征战诗著名,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风格雄健豪放,气势轩昂,很有气魄。张说谓“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代表作:从军行、出塞。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从军行》是汉魏流传下来的乐府歌曲。汉魏诗人作“从军行”,是乐府曲辞。但是到了唐代,《从军行》古曲已经不存在了,杨炯作这篇《从军行》,只是用古乐府曲调名为题目,而这首五言律诗,事实上是不能配合乐曲歌唱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诗题称为“乐府古题”。它并不表示这首诗的曲调,而是表明这首诗的内容。因为每一个古代乐府曲调,都有一个规定的内容。例如《孤儿行》是描写孤儿生活的,《从军行》是反映从军的辛苦的。杨炯做了这首五言律诗,用了这个乐府古题,但诗的内容已不同于汉魏时代的《从军行》,可知初唐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课程前言 在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征程中,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有一个问题比较突出。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文化、精神世界,这方面的生活水平往往没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原来我们设想的是人们的经济得到满足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也会越来越高,这样一个伟大的幻想已经破灭了。在现代化的征程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出现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它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满足而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近些年来,我一直关注这方面的问题,而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精神世界秩序的问题。精神世界是否需要秩序?它需要什么样的秩序?怎么样建构这个秩序?所以今天和大家探讨的题目是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我们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秩序井然,显得井井有条,非常有秩序时,一切事物能够有条不紊,且能够循序渐进的发展基本保证,有条理、有顺序,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人才能够循序渐进,不断地得到发展,而如果失去顺序,秩序紊乱,往往容易导致混乱、倒退,甚至崩溃。历史上,秩序井然时,这个国家和民族处于发展时期,财富得到很大的积累,人口数量在增多,而在战争和混乱、失序时,这个国家就会倒退,甚至崩溃,被新的朝代所取代。在我们古代朝代更迭时,每一个朝代的初期,往往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并且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建立一个秩序井然,不断发展的时期。然而,封建社会,往往到一个朝代末期开始混乱,开始失序,被新的朝代所取代。所以,“有秩序——没秩序”的一治一乱的循环,这是人类社会。 其实,正如在自然规律支配下的自然秩序,自然规律、自然世界的秩序,它控制自然界运动变化,水往哪里流、风怎么样刮,其实自然界背后有自然规律控制下的自然秩序。那法制伦理规范和纪律规章制度这些人类创造的文明,它约束下的社会秩序也调节着社会历史的持续发展。在自然界有自然规律支配下的自然秩序,在社会界有社会秩序支配的社会发展。在精神世界里边亦是如此,精神直接的欲望、情感、认知、评价、意志和信仰等维度,它在倾向于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也离不开一定的秩序,以避免精神世界的紊乱。在精神世界领域往往向往自由、追求自由,我的欲望、情感、政治,我都想追求自由,不想被束缚,我想主动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两歧 单世联 “人文精神”是当代中国知识界使用最多的概念之一。 “人文精神”是当代中国知识界使用最多的概念之一。这一概念的普及极大地利益于1990年代中期有关“人文精神”的讨论。 这是“文革”结束后思想文化论争的重要一环,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初的人道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命题的锋芒所向主要是曾给中国人带来深重灾难的种种“政治异化”和“经济异化”,也理所当然地包含着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期待。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主要倡导者王若水1986年就指出:过去我们“把人看成抽象的…政治?而忽视了人的物质需要”,这些年纠正了这种篇向,强调了物质鼓励,“但也出现一种偏向,以为物质鼓励是万能的,一切问题都可以靠钱来解决。这又把人看成片面的…经济人?,以为他们的行为只受物质的需要考虑支配。两者都没有看到人是…社会人?,他们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是在社会历史中变化发展的。两者都没有看到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它不是简单地用物质报酬来满足的,也不是可以用宣传…自我牺牲?、…毫无怨言?而加以忽视的。” 此论实际上已正视到人为物役的现代情境。随后而来的“文化热”在中/西、古/今的对比语式中批判中国传统文化,鲜明地提出了人性解放、个性实现等文化/政治理想。进入1990年代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丰富社会物质资源、满足世俗欲望方面显出巨大能量的同时,也使计划体制时代的精神文化的生产和接受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功利目的、交换原则、消费逻辑开始向精神、文化领域的移殖,由此呈现出来的文化的市场化导向,直接催生了“人文精神”的议题。 1、当年论争:“精神”与“人文” “人文精神”的讨论于1993-1995年之间展开。这是市场经济初潮涌动、社会转型开始呈现的年代,也是知识分子日益边缘化、文化艺术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年代。1980年代新启蒙的乐观声调已经远去,1992年踏上的新路前景诱人而又难以捉摸。沉默了3年的人文知识界正寻找新的发言时机。《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发表王晓明等人的《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的对话,对话者在批评王朔“痞子文学”、张艺谋电影等流行文化后提出了“人文精神”失落、需要重建人文精神的话题。当张汝伦、朱学勤等学者参与后,当《读书》杂志于次年5次连载以“人文精神”为总题的讨论后,特别是当作家王蒙旗帜鲜明地提出不同于上海诸人的观点和主张后,讨论进一步深化,具有全国性规模。人文学界之外,也有经济学家参与讨论。在持续两年的过程中,共发表文章100多篇,《光明日报》、《文汇报》等还开辟了专栏。1996年讨论基本结束,相关的文章分别编入《人文精神寻思录》(王晓明选编)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导读:本文《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态度去面对生活、面对社会呢。青年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对国家和民族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近,我阅读了有近代中国文化怪杰之称的辜鸿铭先生所著的《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从真正的中国人,中国礼仪,中国语言——以此来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即儒教传统下的中国文明。 《中国人的精神》原载1914 年的《中国评论》,1915 年更名《春秋大义》在京出版,并很快被译成德文,一时轰动西方。全书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明的价值,在当时中国文化面临歧视、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情况下,其影响尤为特殊。 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你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博大、精深、淳朴在这部著作中辜鸿铭把中国人的精神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人的精神第一个就是绅士性。是没有强硬、苛刻、粗鲁和暴力。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丑陋、庸俗、愚昧、狡黠的,但却并不可怕没有侵略性,没有荒唐,没有邪恶。中国人确实有很多缺点,但这些缺点中却又透露出几分可爱。第二种精神就是强烈的同情心。真正的中国人过着一种感情的受人类影响的生活,可能有时会被人说成忽视了应该做的事情但是确是自由的过着一种真实的、感觉的生活。书中还谈到了中国的语言和无法绕开的中国的文明。

作者认为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所以真正的中国人是具有“孩子般的心灵和成人的头脑的人”。而书中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就必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不可否认,辜鸿铭所强调的那种“中国人的精神”,确实是令人向往和怀念的。老先生对中国人和西方人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中,推崇中华文化、儒家文化,认为中国人是深沉的、博大的、纯朴的和灵敏的。在文中,辜先生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鼓吹儒家文明,救助西方文明等论调里在当时的西方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他看来,西方人惧怕上帝和法律,所以需要外在的强制力去进行约束。耗费了大量的财物去供养“闲人阶层”,更是对人本身造成了强大的约束,这种约束进而促使人走向极端,这也是对20 世纪初的列强觊觎中国的一大主因。如今的中国,尽管有一批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却在日益西化的大众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所以会有人总是觉得“西方月亮比中国圆”,从而忘掉根本。以我们当代人的眼光来看,我们对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须继承和发扬,也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科技,绝不能有那种民族自大的心态,从而能让我们民族的文化在与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融会贯通中继续发扬光大,造福于我们的中华民族。 辜鸿铭是一个天才。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得13 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语翻译到西方。曾为六国使节当翻译。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辜鸿铭,是应该被历史记下的。探索中国人的精神,没有也永远不会结束。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实质、意义和环境 ■袁伟时 ■2003年11月23日在广东人文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会员朋友: 前面讲的都很精彩,我都赞成。我现在简单讲三点意见。 第一.人文精神是什么? 简单地说,就是人的价值至上,公民的权利至上。这不是我发明的。我们所讲的人文精神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之间有什么差别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一些朋友认为可以成为人文精神的一个养料、一个成分,可以吸收到里面来的。但是从世界文明的发展看,所谓人文精神,就是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现代文明的核心精神。这是东西方,主要是西方文明的结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刚才所讲的两个至上。这两个至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即使有也是零碎的思想闪光。假如我这个理解没错的话,那么我们的工作就是要紧紧抓住这个基本或核心的东西。在我看来,作为人文学会会员,不能满足于做个自认为有人文精神的公民,而且相应地要考虑这个人文精神,这个公民权利怎样才能得到保障。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辛亥革命胜利以后不久颁布了一个《临时约法》。这个《临时约法》有很多好的地方,也有很多错误或不足的地方。但是,无论如何它在中国历史上破天荒规定了一系列关于公民的权利,一共列举了“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等等12项“自由权”;体现了刚才所讲的人文精神。这个《约法》一公布,当时就有一个名叫章士钊的革命家、思想家,立即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他说《临时约法》规定了许多公民权利,公民有什么什么自由,但是假如有人蓄意侵犯这些公民权利,究竟怎么办?《临时约法》不但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且在这些权利后面加了一条尾巴:“本章所载人民之权利,有认为增进公益、维持治安或非常紧急必要时,得依法律可以限制之。”这个问题就大了,它为统治者肆意限制或取消公民的自由提供了藉口!在“增进公益、维持治安”等所谓“国家、社会利益”掩盖下,炮制出这个那个法律,“依法”取消公民应有的权利,实行專製统治。这是中国后来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及国民党反动统治赖以建立的重要基础。这里面包含着大陆法系跟英美普通法系的一个差别。中国移植的大陆法系在公民权利保障上是比较差的。例如,美国宪法明确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宗教或禁止信仰自由;剥夺人民言论或出版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请愿的权利。”它强调“不得制定”限制公民基本自由的法律,而大陆法系的宪法则着意规定公民的自由“依法得限制之”,反差巨大。章士钊认为应该引进普通法系关于人身权利保护方面的东西,实行“人身保护令”制度,从法治着手保护公民应有的权利。香港实行的是英美法系,如果一个公民被逮捕,他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他或他的亲友可以马上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任何拘押这个公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共7篇).doc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共7篇)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共含7篇,由的***投稿精心推荐,我希望以下多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第1篇:《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以下是我整理的《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你。 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会不邀游伴,不与父母,必会携我的知心好友——书,来陪我游历明川大河。因为我确确实实被我的这一位良师益友所折服。 何谓“良师益友”?我想阅读书籍将会是最完美的答案。品茗书香,进入我神驰已久的书海,在其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遨游,我把生活的喧嚣抛诸脑后,在天堂飞翔。因为阅读我听懂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明白了“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领悟到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中华文明如此多娇,引得无数文人竞折腰。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之时,我对古人之云心领神会。我喜欢把指尖轻划在书页上,享受那集富韵味的书质;喜欢口中不断朗诵文中之精髓,让那婀娜多姿的文字在我面前翩翩起舞;更爱让自己的思绪插上翅膀,不断揣摩,思考文学,飞到文学的彼岸……

仍记得往日里,茶余饭后之时,总愿意一个人坐在家门口,看着落日的余晖,带着崇高的敬意欣赏辜鸿铭老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穿过晚霞,我彷佛看到一个世纪前中国文明被“进步”的西方文化冲击的时刻,几乎所有所谓的进步分子都要将西方文化全盘代替中国文明,有一个坚强不屈的声音宛如开天辟地般咆哮,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般捍卫中国传统文化! 他的淳淳细语回响在我的耳畔“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又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淳朴,此外还有灵敏”。我颔首沉思:百年前与百年后,都有人崇洋媚外,谁来传承中华文明和优秀得道德传统?他告诉了我,在许多生活的琐事之中,透其细节我们都能摸索到中国人的精神。平日里,父母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我们注重的礼节孝悌,这难道不是我的中国文化优秀得传承吗? 是否还记得1861年北京的战火,那是从“万园之园”圆明园升起的硝烟。正如雨果反语所言,西方的“文明人”劫掠东方“野蛮人”的圆明园。在丑陋贪婪中,西方人摒弃了他们所谓的道德约束,丧失了他们的信仰,宗教,法律。而我们中国人即使身处在战争年代,“粗缯大布裹生涯”,依然自强不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的无可言语的文雅和傲骨。最终战胜艰难险阻,建设美好新中国。 我迷恋着“‘一个永不衰老的民族’,一个‘拥有了永葆青春的秘密’的民族,这个‘像孩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民族”。

论汪曾祺的人文精神

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学者汪曾祺,可谓是沈从文的真传弟子。其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用词也准确精当,被历来研究者拿来作为研究的典范,无不体现了其作品在内容和主题方面的造诣之深。本论文主要对汪曾祺的人文精神进行解析,具体论述其人文精神表现以及形成原因。 一、汪曾祺人文精神的表现 (一)作品中人性的和谐 在汪曾祺的作品里,表达了人性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人的行为是不受外界压迫与拘束的,讲求和追随内心的真实想法,生命应该是一个自由的存在。什么清规戒律,什么世俗伦理,在汪曾祺笔下只有抛弃这些才能真正的获得生命的价值。在作品《受戒》中,我们可以看到荸荠庵的名称是不符合世俗规矩的,以及住在庵里的和尚们更是从来都无所谓什么规矩。作者介绍到荸荠庵这样说“庵原本就是尼姑住的。和尚庙、尼姑庵嘛。可是荸荠庵住的是和尚。” [1]大师父仁山在庵里“从不穿袈裟,经常是披着件短僧衣,裸露着一个黄色的肚子。一天里他总是这样不衫不履地这里走走,那里走走。” [2]这种行为是不符合做和尚的规矩的,在其他寺庙也是决不允许的。我们再来看看明海,明海的行为更是不符合一个做和尚的规矩。在汪曾祺晚期的作品《薛大娘》中,描写都到主人公薛大娘穿鞋时总是光着脚,只是为了让自己的脚趾头自由的舒展开来,免得受袜子和鞋的束缚。她和吕三在一起只是顺着自己的心,图个快活而已。她这么做了,却也不怕邻居背后说闲话,她满足于身体获得的快感,是个性情中人。薛大娘这种自在的生命意识表达着原始生命的美丽并且完全尊崇的内心世界,崇尚生命的自在。 (二)作品中自然的和谐 纵观汪曾祺的作品,我们不难从作品中感觉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汪曾祺的故乡高邮是江苏省一个美丽的小城,是一个秀美的水乡,水总是让人感觉到像女子般恬静与秀美,所以我们看到汪曾祺的大部分小说中总是谈到水,即使没有水出现,文章也给人一种如水般的恬静与舒适,充满了诗情画意。所以,他提倡在文学创造时讲究文学创造要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主张人与自然应该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而且,在作品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不但可以使得文章充满文采,还可以起到丰富故事情节的作用,使文章一气呵成,情节发展顺理成章。汪曾祺的这个观点在其作品《大淖记事》中体现出来。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使得巧云和十一子之间的爱情显的更加顺其自然,并且给人以美好的想象。 二、汪曾祺人文精神形成的原因 (一)高邮对汪曾祺创作的影响 汪曾祺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市,高邮其实是一个被琥珀围绕的水乡,为此水也对其性格和作品的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许多小说都写到了水,为此汪曾祺评价自己的作品“有点水气,却不那么有土气”。[3]汪曾祺小的时候,常和祖父学习八股文,读《论语》,良好的家庭环境滋润了汪曾祺少年的文化修养,这些为其日后的写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其作品“高邮故事”中叙述的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人物,这些平凡的小人物过着再普通不过的生活了。这些再平凡普通不过的生活中却恰恰显露出了生活的乐趣所在,对作者来说这里的生活是再洒脱与惬意不过的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终于过去,新的时期已经在人们日夜的期盼中终于来了。那十年动乱年的的苦涩,艰难与痛苦,汪曾祺都看在眼里,铭刻在心。他经过漫长的沉静回忆,在其作品中极大的发挥天才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童年时光是温馨而美好的但是却也是极为短暂的,故乡高邮那片土地却永远美丽大于忧伤,所有人都向往美丽的东西,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他们更需要一片心灵的净土。汪曾祺从痛苦中走了出来,反思历史。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小说是回忆”中找到了人们期盼已久的和谐的世界。汪曾祺笔下高邮是那么美,其实现实的高邮本身并没有作者笔下描写的那般美好,因为生活在高邮的人也会为了生计而劳苦,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生活不如意,也会为了各种各样的

从文化角度看商标翻译的失误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跨文化背景下中德谈判方式的比较 2 商务英语谈判的翻译技巧 3 论《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4 中西方婚俗文化及差异 5 《远大前程》中乔的人道主义精神 6 7 分析数字“九”极其倍数的英译 8 东方主义视角下康拉德《黑暗的心脏》中西方殖民话语分析 9 《魔戒》中的现实主义初探 10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Based on the different Chinese versions of Bacon’s essay Of Studies 11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 12 13 关于王尔德童话的研究 14 广播英语的语言学分析 15 浅析父权体制下黛西的“他者”形象 16 "工业小说"《玛丽?巴顿》的宗教解析 17 浅谈《红楼梦》诗词的文化意象翻译 18 The Self-image of Charles Dickens in David Copperfield 19 译员主体性在歌曲《我有个梦》歌词翻译中的体现 20 顺应论视角中电影字幕汉英翻译研究——以李安电影作品字幕翻译为例 21 概念隐喻在英语汽车广告中的应用 22 浅论英汉翻译中词的转译 23 浅谈简奥斯丁《劝导》的反讽艺术 24 美的遗失与幻灭——论托妮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世界 25 提高高中生英语听力的策略和技巧 26 试论《武林外传》与《老友记》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27 伏尼契小说《牛虻》中主人公性格分析 28 Analysis on Heathcliff's Personality in Wuthering Heights 29 对《雾季的末日》主题的解读 30 A Research on V 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Employed by Non-English Majors in the CALL Environment 31 侠客精神和骑士精神折射出的文化差异—《七侠五义》和《亚瑟王之死》之比较 32 论英汉口译中的数字互译 33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Gift-giving Customs 34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隐喻分析 35 36 异化的美国梦:小说《教父》的主题解读 37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礼貌现象研究 38 中英文化的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39 浅析《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 40 谈某些颜色词的翻译 41 英语广告中仿拟的关联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励志演讲稿600字左右例文

中国传统文化励志演讲稿600字左右例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中国传统文化励志演讲稿篇一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在这个浑然的星体上,有一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褒的土地上有我们中华民族的家。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文化环境中对人的影响,往往很大,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那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月饼,清明的寒食无不显着中华文化的特点。那么,从总体来看,中华文化的特点有哪些呢? 中国传统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礼记》所说的“天下为公”已经成为至理名言。在公与私之间,往往以公为先。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国诗人中有许多都是兴国利民为已任,舍身为公,维系群体的利益已经成为一种美德。 中国传统文化是上义的文化。义,既包含这对朋友和家人的义,又包含着对君主和国家的义。中国古代的侠客精神,“义”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江湖人”很讲道义,重义气,对君主,则有臣下对帝王的“贼未授首,义在必死”之言,表明臣子对君主的忠心。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就一生追随,辅佐刘备,刘禅三主,

至死仍在为蜀国谋划大事,这就很好的表现了“义”这一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人的尊崇,二是对人的品性和节操的肯定。唐太宗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推广到治国,则为人民既能拥护一个王朝,也能推翻它,表现了对人的肯定。中华文化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则是注重人的道德素质,追求人格的完美。孟子有一段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古代,道德和智能完美的人,就是圣贤。例如孔子被成为圣人;他的三千弟子中有七十三位最好的被称为贤人。中华文化以人心为主心,以圣贤为中心,只要认真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 中国传统文化励志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绵延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陶冶了无数代人的人格。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出色文化受到极大冲击,曾一度被国人忽略和轻视,看着文化灵脉日渐微弱,作为中华儿女,我们难道无动于衷吗?我想,但凡有文化担当的人一定会高呼“出色文化灵脉不可断”! 经过长时间的淘漉和历史积淀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彩浓缩,记录风雨,贮藏丰碑,凝结精魂。中华出色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果,闪烁聪慧,展示魅力,启迪子孙;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陈酿,历经沧桑,遗存华章,哺育华夏;是中华民族的跟,博大精深,传承文明,永屹世林。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高培华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兴衰更替的发展史,形成了其特有的崇尚人文理性、讲求群体意识、倡导刚健有为、力求平和发展的文化内质,。其精神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 其主流精华部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 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 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在全球化的人文精神失落和道德价值迷失的背景下,批判的继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无疑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华,可以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一份文化力。 一、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 《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深深地浸染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 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命绵绵不断活力因子。、 1、坚忍不拔的精神境界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中国文化强调“仁者不忧,

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这就是中国文化所强调的人生态度,把困难、挫折、痛苦作为人生的财富,把坚贞不屈、不畏艰险、不惧挫折、奋斗不息作为精神追求。正是这种民族文化这不仅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培育了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和在民族压迫面前的不屈精神。近代以来 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和民族自强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国后 又以坚忍不拔的毅力 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2、“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论语·秦伯》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把自觉为国家民族承受苦难,作为担当大任的条件。《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勿乱其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乐。”表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既是一种宇宙情怀,也是一种德理性,更是一种文化自觉。 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顾炎武先生提出“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 与有责焉耳矣。” 《日知录·正始》 告知国民要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更是志于把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传递到千家万户 古往今来无数贤达的仁人志士 禀承这一民族传统 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后来经麦孟华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一语很快传播开来了, 特别是经过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的先后引用, 它的影响越来越大, 以至家喻户晓。“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一语提出了作为国家主人的国民对国家应该履行的神圣义务和道德责任。它出现在国

中国武侠文化论文

中国武侠文化课之颠覆 本学期,我有幸选到了叶凯老师的中国武侠文化课,由于从小对武侠小说涉猎颇多,我对这门课抱有极大的期待。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老师所带给我们的武侠文化与我原先对武侠的认知有极大的分歧,甚至可以说是颠覆了我对武侠的看法。 我原先对于武侠文化的看法基本上都是源自曾经看过的武侠小说,武侠便是英雄的主人公仗剑行走天涯,劫富济贫,替天行道,报仇雪恨之类的。而在老师的叙述下,我才了解到,原来在先秦时期,侠乃游侠、刺客之流,而游侠则是交友广阔、门客众多之人,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游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信陵君无忌、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他们广收门客,招揽天下豪杰,孟尝君就曾经有门客三千,而要负担如此多人的生济,这些游侠都是大富之家,且都皆为贵族,身份显赫,如果你空有才情却无身价地位,你也是无法被称为游侠的。而与我们原先想象的侠客最为接近的则是刺客,诸如聂政、荆轲等人,正是因为这些刺客都是以义为先,为报恩情,不惜性命,无视礼法,所以,韩非子曾言道:“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对此,我认为太史公对这些侠的评价最恰如其分:“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戹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可见,古时之侠客与我们现今所理解的侠客形象有较大的出入,老师所说的这些莫不带给我以较大的冲击、颠覆。 后来,老师又跟我们说武侠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武侠文化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空”、“无”思想。什么是空?佛家说“万法皆空”,空就是无,就是不存在,不存在就会有无限可能、无限期望,需要大家自己慢慢品味,当然也就远胜于有了。就像绘画一样,西方绘画讲究细致、真实,画布要涂满颜料;而中国画则不然,它有大量的留白,这些留白非但没有破坏画面的整体美感,反而增添了一种意境,为画作增色不少,这就是“空”。而武侠小说中,“空”、“无”的思想也是得以体现。金庸的小说中基本上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天下第一,或是天下第一早逝或隐居,总之天下第一的人是基本上没出过手的。正是这样小说才更加吸引读者,是想如果作者将个人的座次排名全都写出来了,那反倒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正是没有第一,才有无限的可能,大家都有可能,可以让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也就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这就是“空”、“无”的魅力之所在。而在功夫熊猫这部表现东方思想的电影中同样有“无”的体现:众人视为无上珍宝的《神龙秘籍》最终被发现居然是无字天书,一个字也没有,然而主人公依旧是打败了反派大Boss。其实是龟仙人想通过这本一个字都没有的《神龙秘籍》告诉大家,只要向着目标,坚持不懈,努力付出,那他就有可能成功,成为神龙大侠,那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老师也曾花费一节课的时间为我们阐述武侠作品中的颠覆,武侠作品中有许多对传统经典的形象的颠覆,正如英雄这一形象。在我们的印象中,英雄是仰不愧天,俯不愧地的,为万人敬重的人,是一种高大全的形象,而在金庸作品中“英雄”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颠覆,“今生不见陈近南,纵称英雄也枉然”的陈近南可以说是小说《鹿鼎记》中最为人称赞的英雄豪杰,但我们仔细一看,他近乎于愚昧的愚忠的效忠郑氏一族,以反清复明为己任,他要造反的康熙帝是难得的为百姓谋福祉的好皇帝,而他效忠的人却是郑克爽这种小人,况且当时天下安定,百姓富足,一旦起义则会生灵涂炭,这种以自己之私念凌驾于他人性命之上的人安能称之为“英雄”?最终看似英雄的陈近南被小人郑克爽所杀,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讽刺。那为什么武侠作品会有这种对高大上形象的颠覆呢?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现实生活的反应,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当时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便产生了一种叛逆心理,继而对高大上形象产生了怀疑,即连我都做不到,这些“英雄”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中国人的文明精神

成中英:中国人的文明精神 当今世界的趋同与趋异 面对这个世界,我注意到有两个趋势。 一个趋势是趋同性,就是说这个世界越来越走向一个相同的方向。每个城市都有汽车、加油站,每个地区都有电视、电脑……在美洲,在欧洲,在中国,在物质文明上大家越来越接近。 另外一个趋势,我们可以叫做趋异性。不同的文化传统,每一个地区的文化都要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特色,一种独立的人格,或者独立的文化特色,让他人能够欣赏。 我觉得趋异性是代表精神文明的发展,而趋同性则是代表物质文明的发展;物质文明是越来越相同,而精神文明是越来越要求自我的表达。这非常人性,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途径。 趋同性的科技会不会消灭,或者是改变人追求自我的表达那种精神感情的需要呢?或者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就无法掌握它的精神面貌,实现精神的人格? 相反,假如我们能够利用精神文明来改善科技和经济,使它能够变得更友善,更有丰富生活的美好能力,那么精神文明是不是更需要加强? 这是一个大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中国精神文明的内涵:五个“合一” 今天我们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以此来推动世界人类的进步,就必须先要掌握自己的文明精神,要掌握自己的精神文化,以文化的实践来示范。 我们可以用五个“合一”加上五个“分明”,来说明中国人的文明精神在什么地方。 这五个合一,第一是天人合一,第二个是知行合一,第三个是性情合一,第四个是理气合一,第五个是道德合一。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意思是人和自然,人和他生命中原始的起点,有一个发生的关系,有一个生生不息的连续性。在这一点上说,人是自然的创造性的表达,基于这样的一种表达,人也具有创造性。因此,人可以继承这种天地之善,可以逐渐地完善自我,来创造一种宇宙更高的价值。人在这种进展当中,也是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内在的活力,它可以因此通天通地,观天察地,对周遭的人和自己建立一个深刻的了解。 我觉得我们不但要善生善死,还要珍视自己的本根,这是对一种文化的源头、生命的源头的探求,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意识,是让人们掌握它的本原,以把握人的发展的过程。 知行合一看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一个人言行一致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一种和谐。言和行的一致是预知和执行、实践中的一致。从这方面来看,知行一致,是人发现自己的管

当代青年要把中国梦作为崇高追求_贾明建

〔摘要〕中国梦体现了当代青年的历史担当和时代要求。 当代青年把中国梦作为崇高追求的三点理性要求是:科学认识中国梦的特性,科学认识中国梦的统领和主导作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梦相对立,把中国梦与个人梦、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相对立这两种不良倾向。当代青年把中国梦作为崇高追求的基本途径是:要增强“三个自觉”;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坚定青年的理想信念;立足社会实践,提升行动力;发挥网络的正能量。 〔关键词〕中国梦,当代青年,崇高追求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4)01-0036-03 贾明建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太原 030024) 当代青年要把中国梦作为崇高追求 怎样使当代青年真正树立起崇高追求,承载起国 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我们始终应思考和关注的重大课题。中国梦既有着历史发展的一脉相承性,又有着现实发展的不断创新性。当代青年能不能适应社会历史发展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把中国梦作为自己的崇高追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笔者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应成为当代青年的崇高追求。 一、当代青年把中国梦作为崇高追求的必然性其一,中国梦体现了当代青年的历史担当。青年历来是国家和民族薪火相传的接力棒。近代以来,无数中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关联。正是包括青年在内的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的不懈奋斗,才使得中华民族在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书写了无数辉煌,走向今天这样一个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回顾中华民族一百多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无数中华青年把自己的追求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史,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历史担当。从谭嗣同的“我自横刀朝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到秋瑾的“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从孙中山的“努力向学,尉为国用”到毛泽东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历史一再证明,广大 青年的追求一定要顺应历史发展大势,体现出应有的历史担当。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向全体中华儿女发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召唤,这为当代青年的崇高追求提供了广阔舞台和历史支撑。当代青年只有把实现“中国梦”与自己的追求紧紧结合在一起,才能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所以,当代青年只有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中国梦,切实增强对“中国梦”的理论认知、理念认同、行为自觉,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知梦、追梦、圆梦,其追求才有坚实基础和广阔空间。其二,中国梦体现了当代青年的时代要求。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各种社会思潮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态势,这给青年思想认识带来了许多冲击和波动,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也因之出现了许多困惑和迷茫。具体来讲,主要有 “三种不良状况” :一是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动摇问题。 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怀疑,或是停 留在认知的模糊上,或是停留在感情的简单认同上,或是停留在行为的迟缓上。据近期某高校针对当代 大学生理想信念开展的抽样调查显示,对马克思主 〔收稿日期〕2013-11-16 〔作者简介〕贾明建(1962-),男,山西临汾人,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山西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教授、硕士生 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