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之第七课我喜欢喝茶教案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之第七课我喜欢喝茶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之第七课我喜欢喝茶教案

课程名称:初级汉语口语教学对象: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授课学时:5课时(每课时45分钟)使用教材:戴桂芙《初级汉语口语.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教学内容: 第七课:我喜欢喝茶第七课:我喜欢喝茶一、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课文和对话意思,领会并使用本课所学生词,并能从中复习旧词。

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朗读和复述课文。

2、通过对重点、难点词语的讲解,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这些词语,并能在交际中使用。

3、重点讲解课文和对话,并在讲课文中讲解语法,同时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

4、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句子表达。

5. 根据本课所学的知识,组织学生围绕本课主题进行对话,以达到学以致用,真正能够交际应用的目的。

二、教学要求1、能够较流利地并准确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2、基本掌握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3、能够熟练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并且能够造简单的句子。

4、扩展知识点,使学生了解更多有关称谓,中国的美食以及做客方面的一些知识。

三、教学重点(一)语音1.儿化音的准确发音(豆包儿,一点儿,这儿,那儿)2.语气词“啊”的音变-“哪”(是你们哪)3.“不”的变调4. 句调:疑问句,感叹句的句调。

(二)词汇1.豆包儿——包子(注意同类词用法的差别)2.小姐——先生3.一点儿(三)语法对喜好的提问表达句式:(1)你喜欢吃什么?(喜欢+V+N?)(2)喝点儿什么?(喝点儿+N?)对提问的回答句式:(某人)喜欢+V+N.四、教学难点:1.儿化音的发音;2.“啊”的音变;3.“不”的变调;4.疑问句感叹句句调的把握;5.对喜好的提问及表达。

五、教学方法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性、综合性和交际性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以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语法水平,书面表达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

2..注意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再现,在训练过程中,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反复练习课本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点,并有意识地复习前面课文和基础阶段学过的常用词语及语法项目。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随着我国社会科学不断进步,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日益成熟,汉语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纽带,作用愈加显著。

从文化年建设开始,一直发展到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孔子学院、派遣对外汉语教师和志愿者,丰富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等内容,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更有保障和基础,为普及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相关知识、完善茶文化研究体系提供了可能。

一、茶文化教学的课程规划刘珣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指出:“要想真正学好一门语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学习和掌握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1](142)对外汉语教学开设文化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多方面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促进对汉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对外汉语理论和茶文化教学相关内容的研究,将文化与语言紧密结合。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仅是中华文化丰富内涵的重要体现,还是第二语言文化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现在文化中的物质、精神、语言等各个方面。

将茶文化作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一部分是十分必要的。

但目前我国关于茶文化的教学多集中在介绍中国茶史、茶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渊源等领域,缺乏从跨文化角度对茶文化进行的研究,因此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理论及实践探索。

(一)茶文化的理论教学茶文化的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茶文化的教育功能上。

茶的起源和分类等基础知识可以作为初级学习内容。

茶被认为是“君子之饮”,通过沏茶、闻茶、品茶等程序将茶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影响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培养人们的精神修养起了重要的作用,茶文化中级学习者可以将此作为学习内容。

周朋(2013)指出:“佛教的禅学精神与茶文化的精神内涵真正地融会贯通;道家有茶顺为茗品的说法;茶文化和儒家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伦理道德相关。

”[2]像这些关于茶道精神等比较有深度的思想,可以作为高级茶文化学习的内容。

(二)茶文化的实践教学针对外国学习者的茶文化实践教学应该着重于中国茶艺和茶道。

对外汉语 第七课 我喜欢喝茶

对外汉语 第七课 我喜欢喝茶

02 kèwén
课文
(吃晚饭时)
jié fū: nǐ xǐ huān chī shén me 杰夫:你喜欢吃什么?
ān nī: wǒ xǐ huān chī jiǎo zǐ。 nà nǐ ne 安妮:我喜欢吃饺子。那你呢?
jié fū: wǒ xǐ huān chī miàn bāo 杰夫:我喜欢吃面包。
chī miàn 吃面包 eat bread
chī jiǎo zǐ 吃饺子 eat dumplings
吃+N
chī huò 吃货
foodie:One likes food very much
02 kèwén
课文Βιβλιοθήκη (杰夫和安妮去彼得的宿舍) jié fū :wánɡ pínɡ nǐ yě zài zhè ér 杰夫:王平,你也在这儿! wánɡ pínɡ :shì nǐ mén nǎ 王平:是你们哪! bǐ dé: huān yínɡ huān yínɡ qǐnɡ zuò 彼得:欢迎!欢迎!请坐! ān nī :hǎo jié fū nǐ zuò nà ér wǒ zuò zhè ér 安妮:好,杰夫,你坐那儿,我坐这儿。 bǐ dé: jié fū hē diǎn ér shén me chá hái shì kā fēi 彼得:杰夫,喝点儿什么?茶还是咖啡? jié fū: kā fēi wǒ xǐ huān kā fēi 杰夫:咖啡,我喜欢咖啡。 ān nī :lái zhōnɡ ɡuó yǐ hòu wǒ xǐ huān hē chá le 安妮:来中国以后,我喜欢喝茶了!
2 minutes later, two students are randomly asked to show them

对外汉语教案——茶文化共21页

对外汉语教案——茶文化共21页
对外汉语教案——茶文化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 Nhomakorabea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对外汉语教学茶文化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茶文化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茶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相关茶文化知识,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产地、种类、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2、学习茶具的名称、种类、用法以及茶艺表演的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茶艺表演。

3、提高汉语口语能力,学习表达关于茶文化的话题,以及正确使用相关的汉语词汇和句型。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茶文化的历史、产地、种类、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2、茶具的名称、种类、用法以及茶艺表演的技巧。

3、茶文化的相关汉语词汇和句型。

三、教学步骤:1、导入。

引导学生谈论茶文化,并了解学生对茶文化的初步认识和了解。

2、知识讲解。

分别介绍茶文化的历史、产地、种类、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并展示茶具及其用途,让学生了解茶艺表演的基本技巧和要点。

3、茶艺体验。

安排学生对茶艺进行实践体验和表演,让学生切身感受并习得相关技能和表演技巧。

4、词汇练习。

针对茶文化相关的汉语词汇和句型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总结。

对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进行答疑解惑,确保学生对茶文化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四、教学方法:本课采取讲授、体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交互。

在讲授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和互动,确保教学环节具有生动、互动、参与性和实效性。

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实际表演和词汇测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确保达到教学目标。

2、关注学习氛围和学生情感体验,及时引导和调整教学节奏和方式。

3、进行自我反思和教学反思,不断完善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2024年幼儿园大班喝茶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喝茶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喝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生活课程,主要围绕“茶”的文化与礼仪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茶叶的种类、了解泡茶的过程、学习茶道基本礼仪。

教材章节为《茶香四溢》。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茶叶的种类,知道茶叶的生长环境和制作过程。

2. 培养幼儿在泡茶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通过茶道礼仪的学习,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茶叶的种类及特点、泡茶的过程和茶道礼仪。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掌握泡茶的基本方法,了解茶道礼仪。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茶叶、茶具、茶盘、热水壶、计时器。

学具:每组一套茶具、茶叶、热水壶、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着茶艺服装,现场泡茶,让幼儿观察茶叶在热水中的变化,引发幼儿兴趣。

2. 讲解茶叶知识(10分钟)介绍茶叶的种类、生长环境和制作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茶叶的特点。

3. 泡茶过程演示(10分钟)教师演示泡茶过程,讲解注意事项,如水温、泡茶时间等。

4. 小组实践(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泡茶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茶道礼仪,如请茶、敬茶、品茶等。

6.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两人一组,互相敬茶,练习茶道礼仪。

请各组幼儿展示泡茶成果,评选最佳茶艺小组。

六、板书设计1. 茶叶的种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2. 泡茶方法:水温、泡茶时间、倒茶姿势。

3. 茶道礼仪:请茶、敬茶、品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家人泡一杯茶,并展示茶道礼仪。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观察茶叶在不同水温下的变化,记录下来。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茶叶知识、泡茶过程和茶道礼仪。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实践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幼儿参观茶园,了解茶叶的生长过程,增强幼儿对茶文化的兴趣。

第十一课 我喜欢喝茶

第十一课  我喜欢喝茶


A还是B

你今天回国还是明天回国? 下午上听力课还是口语课? 你要买裙子还是裤子? 走还是不走? 买还是不买?

公斤
1公斤=2斤=20两=1000克 1斤=?克 500 1两=?克 50


可以 VS 能
——可以尝尝吗? ——当然可以。/ 不行。不能。



——能吃完吗? ——当然能。/不能。
登鹳雀楼

登(dēng)鹳(guàn) 雀(què )楼(ló u)
第十一课 我喜欢喝茶
一、语法学习

பைடு நூலகம்没问题
——请你帮个忙,行吗? ——没问题。 ——能借我100块钱吗?——没问题。 ——你能吃完50个饺子吗?——没问题。


酸不酸= ……吗?

好不好 是不是 去不去 来没来 买没买 甜不甜
和我一起去公园,好不好? 她们是美国人,是不是? 我们去图书馆,你去不去? 小明今天来没来上课? 那条裤子你买没买? 这西瓜甜不甜?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教学茶文化不仅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历史,而且在当今世界也以独特的气质和风格深受外国人喜爱。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对外汉语教学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的欢迎,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如何将它纳入对外汉语教学之中,成为教学活动中值得探究和探讨的话题。

茶文化给外国人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它的朴实、淡雅的观念让西方人赞叹不已,而茶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让外国人学习更多的中国文化,从而更好地夯实他们的汉语基础。

首先,要想将茶文化纳入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教师尽量仔细地解释和阐述,以便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茶文化那种淡雅惬意的感觉,也可以深入地学习它的历史和习俗背景,例如,学生可以被教导传统的浓茶制作方法,以及中国古代的茶饮习俗。

这样,就能让学生用熟悉的文化历史视角来更加深入地理解茶文化,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培养学生参与体验精神的方式,让学生融入体验茶文化的情境之中,从而更好地带给他们茶文化的感知。

例如,通过一次体验式的茶会,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表示礼节,如何制作和欣赏茶,以及茶会话题的相关表达等;还可以采用游学的方式,到一些特殊的茶文化地点,去感受当地的茶文化,同时也能学到汉语表达的相关语言知识,从而更好地展示出中国的茶文化特点。

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常规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茶文化有关的词汇和表达,例如“茶”、“茶壶”、“茶杯”、“泡茶”等,也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学习和欣赏茶文化文化,以及进行各种语言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触角与体验,从而更好地提升他们的汉语语言能力。

总之,茶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受到重视,可以说,茶文化的了解和运用,是提升汉语语言能力和丰富汉语文化感知的有效方式,教师有责任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和了解茶文化,在提高汉语能力之余还可以受到茶文化美妙的陶冶。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国茶文化教学设计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国茶文化教学设计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国茶文化教学设计研究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的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教授中国茶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汉语,提高汉语水平。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汉语国际教育中进行中国茶文化教学设计研究。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在教授中国茶文化时,我们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包括:1.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和发展。

2.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种类和特点。

3.学习中国茶文化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4.了解中国茶文化在中国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授中国茶文化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和发展:介绍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让学生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2.中国茶文化的种类和特点:介绍中国茶文化的种类和特点,如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茶叶的特点和饮用方式。

3.中国茶文化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教授中国茶文化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如茶叶、茶具、泡茶、品茶等,让学生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汉语水平。

4.中国茶文化在中国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介绍中国茶文化在中国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如茶道、茶艺、茶文化节庆等,让学生了解中国茶文化在中国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在教授中国茶文化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中国茶文化的历史、种类、特点和相关词汇,让学生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知识。

2.展示法:通过展示茶具、茶叶和茶艺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3.体验法:通过品茶、泡茶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茶文化的魅力,提高汉语水平。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喝茶幼儿园教案

喝茶幼儿园教案

喝茶幼儿园教案
一、背景介绍
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而茶叶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对人体有益,因此在
教育中引入喝茶教育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茶文化及喝茶的好处;
2.学习正确的喝茶方式;
3.培养幼儿的自我饮茶的良好习惯;
4.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意识。

三、教学内容
1. 茶文化知识
介绍中国的茶文化,比如茶的历史、茶的分类和茶的作用等。

2. 喝茶的好处
让幼儿了解茶叶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对人体有哪些好处。

3. 喝茶的方式
讲解如何使用茶具泡茶和喝茶的方法,包括茶水的温度、水量和倒水的步骤等。

4. 自我饮茶的方法
让幼儿学会自己泡茶喝,引导他们学习自我饮茶的习惯和自理能力。

四、教学步骤
1. 热身
让幼儿进行简单的体操活动,以增强他们的身体活力和注意力。

2. 知识讲解
通过PPT、图片等形式详细地介绍茶文化知识和喝茶的好处。

3. 操作练习
老师现场示范泡茶的方法,让幼儿一起操作,并引导他们进行自我饮茶的练习。

4. 互动交流
引导幼儿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促进幼儿的思维和语言发展。

5. 教学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并进行课堂反馈和评价。

五、教学评估
通过幼儿的参与度,课堂表现以及对茶文化和饮茶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估。

六、教学延伸
引导幼儿在家庭中实践自我饮茶的习惯,与父母分享茶文化知识和饮茶的好处。

可以鼓励家长将无糖绿茶作为孩子的午后茶点,以增强孩子的自我饮茶意识和习惯。

HSK标准教程1-第八课-我想喝茶-课件PPT

HSK标准教程1-第八课-我想喝茶-课件PPT

十元(块)
ten yuan/kuai
五十元(块)
fifty yuan/kuai
一百元(块)
one hundred yuan/kuai
课文Text 1
在饭馆儿 In the restaurant
Nǐ xiǎnɡ hē shénme
A:你 想 喝 什么?
Wǒ xiǎnɡ hē chá
B:我 想 喝 茶。
《HSK标准教程》第1册
我想喝茶
第8课
拼音Pinyin
1. 双音节词语的声调搭配(3) Tone Collocation in Disyllabic Words(3)
shǒujī 手机
shǒuzhuó 手镯
shóubiǎo 手表
shǒutào 手套
拼音Pinyin
•听录音并跟读,注意声调的搭配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nd read after it.Pay attention to the collocation of the tones.

买杯子 A:你买什么?B:我买杯子。

A:这是什么?B:这是杯子。
这个杯子 这个人 这个学生 这个老师

A:那是什么?B:那是汉语书。
那个杯子 那个人 那个学生 那个老师
语言点Language Points
1.能愿动词“想” The Modal Verb“想”
主语+(不)想+动词。
(1)我想学汉语。 (2)明天我想去学校看书。 (3)我想买一个杯子。
下午 我 想 去________
kàn
看________。
练习Exercises
用本课新学的语言点和词语描述图片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课程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课程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课程教
学设计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

为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真正实现语言与文化的一体化教学,必须重视专门的文化课的开设和有关研究,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言文化教学。

而中华文化包罗万象,其中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茶起源于中国,中国茶文化从萌芽到形成,揉合了儒、道、佛三家的精华,渗透在物质、精神、语言等各方面的文化中。

目前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课程教学的研究比较少,尚无类似的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课程的研究。

本文在相关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研究以及茶文化课程有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分析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在阐述茶文化课程的研究意义基础上,通过介绍课程、分析教学对象与资源、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编排、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最后以《绿茶茶艺》为实例进行系统的实际教学设计,形成一篇对对外汉语教学的茶文化课程教学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高级班中的茶文化课程设计

汉语国际教育高级班中的茶文化课程设计

汉语国际教育高级班中的茶文化课程设计李玉鹏摘要:汉语国际教育不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更是中华文化教学。

在汉语国际教育课程中设计安排文化课可以更好地实现语言和文化的相融,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

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一部分,在汉语国际教育课程设计中必不可少。

本文主要从教学对象分析、教学资源需求、教学设计目标、教学内容设计与编排和教学评价与反思六方面对汉语国际教育高级班的茶文化课程设计展开简要研究。

关键词:茶文化、课程设计、汉语国际教育、高级班一、中华茶文化课程的提出茶神陆羽在《茶经》中说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家的精神,其影响体现在中华民族物质、精神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

多年来,我们对茶文化的重视程度都远逊于日韩等国,直到最近几年,我们才开始越来越重视对中华茶文化的研究与宣扬,在茶俗、茶道、茶诗、茶食等方面的研究愈加深入。

茶文化在其发源地——中国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向外传播扩散,首先受到中华茶文化影响的便是相邻的日韩等国,如今日本茶道的主要流派便是宋代兴盛的点茶法(抹茶法),其后,到16世纪左右,茶叶便随着世界大发现的脚步传到了欧洲,美洲等地。

中华茶文化是茶与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相融相长的产物,虽然欧美诸国如今也有饮茶的习惯,但他们的所引进的茶文化更多的是器物方面的,对于茶文化背后的东方文化内涵,为人处世哲学和生活习俗等精神文化方面则有所疏漏。

因此,在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上开设茶文化课程将有利于汉语学习者更好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茶文化在中国所拥有的不同其本国的独特内涵,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汉语学习水平,特别是对于处于高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他们的语言学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需要更多内涵深厚、丰富的文化课程来拓展他们的中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将会让汉语学习者的交流不再局限于语言的层面,更能深入到文化的深度进行思想的交汇与碰撞。

喝茶教案

喝茶教案

一、教学要求1.要求掌握这篇文章的大意。

2.体会周作人所追求的情趣和字里行间隐含的“涩味”。

3.掌握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

二、学习要点1.掌握《喝茶》这篇散文的基本写作思路。

2.体会周作人散文中“闲话”的情趣和耐人寻味的“涩味”。

3.领悟《喝茶》这篇散文在思想内容、体式和审美追求方面的特点。

三、作者生平周作人(1885—1967),原名周櫆寿,后改名槐树,字启明,起孟,号知堂。

浙江绍兴人。

鲁迅之二弟。

中国现代散文家、学者。

1901年周作人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学习。

1906年赴日本留学,开始学建筑,后来走上文学翻译、文学创作的道路。

1911年回国,曾任浙江省教育司视学,浙江第五中学教员。

1917年到北京,先后任北京大学国史编纂处编纂员、文科教授,兼任燕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教授。

1920年底参与筹组文学研究会,倡导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文学。

1921年后写了许多针砭时弊、批判封建文化的散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

新中国诞生后,家居从事翻译与写作。

周作人的早期散文有《苦茶随笔》、《苦竹杂记》和《风雨谈》等专集。

自选的文集有《知堂文集》。

在人生派散文中, 周作人、俞平伯、钟敬文、废名他们是“言志派”的代表。

这一派的散文求取“闲适”的雅趣, 领军人物是周作人,他说“作文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

“平淡自然”的散文,也就会给读者“闲适”的感觉。

周作人《喝茶》等作品成为“闲适”散文的代表作。

四、作家作品1.作品概述周作人是现代散文大家,他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并提倡抒发个人情性的“言志”小品文,周作人小品的艺术特质多为闲谈体,借鉴明人小品和外国随笔的笔调,形成自然隽永、冲淡平和的风格,或者可用“闲适”二字来概括。

其《喝茶》、《乌篷船》、《故乡的野菜》中的“涩味”和“简单味”,尤为明显。

他著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知堂回想录》等。

其中《雨天的书》中的文章粗略分为四类:一,悼亡怀人,如《唁辞》《若子的死》《怀旧》等。

幼儿园关于茶的语言教案通用8篇

幼儿园关于茶的语言教案通用8篇

幼儿园关于茶的语言教案通用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演讲发言、汇报材料、对照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job reports, speeches, presentation materials, reference material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幼儿园关于茶的语言教案通用8篇一份精心编写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设计能够提升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幼儿园关于茶的语言教案通用8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茶的语言教案

关于茶的语言教案

关于茶的语言教案茶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饮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品之一、对于中国人来说,品茶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文化表达和交流的方式。

因此,在语言学习中,了解茶文化不仅有助于学习汉语,还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本教案将以茶为主题,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进行语言教学。

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茶的基本知识:茶的种类、制作工艺等;2.通过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学习茶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用汉语进行简单的交流;2.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PPT、茶具、茶叶等;2.教学素材:与茶相关的图片、视频等;3.教学环境:教室内要有足够的空间,学生可以自由移动。

教学过程:Step 1 自我介绍 (5分钟)教师先通过简单的自我介绍,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茶。

Step 2 导入新知识 (10分钟)教师进入教室,手拿一杯茶,向学生展示,并用简单的汉语介绍茶的种类和制作工艺。

然后,播放一个关于茶文化的视频,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茶的文化背景。

Step 3 学习茶的基本知识 (15分钟)教师通过PPT向学生介绍茶的种类和制作工艺,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茶叶样品,供学生品尝和观察。

Step 4 组织活动 (15分钟)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茶的种类和制作工艺,并用汉语进行交流。

2.团队展示: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小组讨论的成果。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并给予评价。

Step 5 学习茶文化的成语 (15分钟)教师通过PPT向学生介绍与茶相关的一些成语,如“茶馆”、“茶香扑鼻”等,并进行示范教学。

然后,学生进行朗读和模仿。

Step 6 制作茶的过程 (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种茶叶和相关的茶具。

让学生按照茶的制作工艺,制作自己的茶。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意,选择不同的制作方法。

Step 7 组织茶文化分享会 (30分钟)每个小组做好茶之后,教师组织一个茶文化分享会。

大班关于茶的语言教案通用7篇

大班关于茶的语言教案通用7篇

大班关于茶的语言教案通用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方案、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演讲稿、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班关于茶的语言教案通用7篇教案的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和安排教学活动的顺序和步骤,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大班关于茶的语言教案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和茶有关的幼儿园语言教案

和茶有关的幼儿园语言教案

和茶有关的幼儿园语言教案1. 教学背景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们常常引入一些生活中的主题作为教学背景。

本次语言教学的主题是和茶相关的话题。

茶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学习和茶有关的话题,可以激发幼儿的文化意识和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心。

2.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几点:1.让幼儿了解和茶有关的知识,如茶的种类、泡茶的步骤等。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口头表达和听力能力。

3.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让他们能够识别并理解有关和茶的文章和故事。

4.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述方式来表达有关和茶的感受和经历。

3. 教学内容及活动设计3.1 导入环节在课程开始前,我们可以为幼儿们准备一些有关和茶的图片,让他们自己看看这些图片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2 正片内容3.2.1 讲解和茶相关知识首先,我们会给幼儿们讲解一些和茶有关的知识,如茶的种类、泡茶的步骤等。

这些知识的讲解可以通过图片、模型等形式呈现给幼儿们,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3.2.2 听故事并回答问题之后,我们会讲述一些和茶有关的故事,并让幼儿们听故事并回答问题。

这个环节旨在提高幼儿的听力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和茶的文化内涵。

3.2.3 模拟泡茶的过程在了解了有关和茶的知识之后,我们会让幼儿模拟泡茶的过程,让他们在模拟的过程中体验和茶的文化,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巧。

3.2.4 创作和茶的故事或诗歌最后,我们会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茶,或者创作和茶相关的故事或诗歌。

这个环节旨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和茶的文化和美。

4. 教学评估在本次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评估:1.观察幼儿在听故事和模拟泡茶环节中的表现,包括幼儿的注意力、接受能力和操作技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初级汉语口语
教学对象: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
授课学时:5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使用教材:戴桂芙《初级汉语口语.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学内容: 第七课:我喜欢喝茶
第七课:我喜欢喝茶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课文和对话意思,领会并使用本课所学生词,并能从中复习旧词。

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朗读和复述课文。

2、通过对重点、难点词语的讲解,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这些词语,并能在交际中使用。

3、重点讲解课文和对话,并在讲课文中讲解语法,同时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

4、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句子表达。

5. 根据本课所学的知识,组织学生围绕本课主题进行对话,以达到学以致用,真正能够交际应用的目的。

二、教学要求
1、能够较流利地并准确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基本掌握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3、能够熟练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并且能够造简单的句子。

4、扩展知识点,使学生了解更多有关称谓,中国的美食以及做客方面的一些知识。

三、教学重点
(一)语音
1.儿化音的准确发音(豆包儿,一点儿,这儿,那儿)
2.语气词“啊”的音变-“哪”(是你们哪)
3.“不”的变调
4. 句调:疑问句,感叹句的句调。

(二)词汇
1.豆包儿——包子(注意同类词用法的差别)
2.小姐——先生
3.一点儿
(三)语法
对喜好的提问表达句式:(1)你喜欢吃什么?(喜欢+V+N?)
(2)喝点儿什么?(喝点儿+N?)
对提问的回答句式:(某人)喜欢+V+N.
四、教学难点:
1.儿化音的发音;
2.“啊”的音变;
3.“不”的变调;
4.疑问句感叹句句调的把握;
5.对喜好的提问及表达。

五、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性、综合性和交际性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以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语法水平,书面表达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

2..注意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再现,在训练过程中,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反复练习课本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点,并有意识地复习前面课文和基础阶段学过的常用词语及语法项目。

六、教学课时
本课为五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第1课时:简单复习回顾第六课重点内容,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带领学生阅读本课课文并疏通生字词。

第2课时: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教学重难点。

第3课时: 复习重难点,讲解新难点。

第4课时:组织学生围绕本课中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对话练习,并对发音纠正。

围绕本课中心拓展相关知识。

第5课时:讲解课后练习,对学生提问,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七、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45min)
一、组织教学(1分钟)
稳定情绪,师生互致问候。

二、复习第六课(7分钟)
1、根据拼音写汉字。

(让几个学生上黑板写,其余在座位上写)
2、讲评情况并纠错。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导入新课(5分钟)
准备一包茶叶。

提问:“大家平时都喜欢喝中国的哪些饮料?”
拿出茶叶,询问大家“这是什么?”
“喝过中国的茶吗?喜欢喝吗?对中国的茶有什么感觉?”
下面我们开始学习这篇有关茶的课文。

四、讲解新课生词(25分钟)
通过学生认读生词,教师将生词依次写在黑板上,学生念,教师写。

写完一个解释一个,并让学生当场造词组,造句子.
1、豆包儿(与“包子”比较)
例句:我喜欢吃豆包儿。

豆包儿很好吃。

2、小姐
一般是对年轻女子的称呼。

有时前边可以加上姓。

如“李小姐”“刘小姐”
例句:王小姐,你喜欢吃豆包儿吗?
3、先生
对男子的称呼,前面也可以加上姓。

如“王先生早!”“张先生好!”
例句:王先生,我要一杯咖啡,你呢?
4.一点儿
拿出准备的茶叶,将茶叶取出一点倒入杯中,再倒入另外一杯。

询问大家哪个量多。

通过这样的实例使大家加深印象形象的告诉大家哪个是“一点儿”。

另外多示范几次“一点儿”的发音,强化刚才类似的“豆包儿”的发音,强调儿化音的读法。

表示不定的数量,如“多买一点儿”吧,“一”常被省略,如“吃点儿东西”“喝点儿茶”。

五、朗读课文(6分钟)
领读课文三次,对重难点部分强调并多朗读两次。

最后让大家自己朗读,并纠正发音。

六、布置作业(1分钟)
抄写生词3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45min)
一、检查作业,回顾所讲生字词(8分钟)
领读生字词,提问学生起来读,纠正错误。

二、重点讲解(35分钟)
1.“啊”的音变(20分钟)
“是你们哪!”
“啊”字在句尾时作助词,由于受到前者音节尾音音素的影响,读音发生如下变化。

(1)“啊”字前面音节尾音音素是n时,读作na(哪)。

如:“善良的人啊!” (2)“啊”字前面音节尾音音素是u ao时,读作Wa(哇)。

如:“野兔啊”
(3)啊”字前面音节尾音音素是 a o uo e i 读作Ya(呀)。

如:“多么有趣的花啊!” (4)“啊”字前面音节尾音音素是ng时读uga。

如:“快长啊”
本课重点掌握第一种情况。

2.儿化音的发音(8分钟)
豆包儿喝点儿一点儿
不停的念“日”,然后慢慢的把舌头向舌根移动。

耐心示范。

3.疑问句,感叹句句调的读法(7分钟)
“你喜欢吃什么?“
“喝点儿什么?茶还是咖啡?”
“怎么忘了女士优先?”
“你也在这儿!”
“欢迎!”“请坐!”
“您又错了!”
多领读几遍,让同学起来读,纠正发音。

使学生领会其中区别。

二、布置作业(2分钟)
课下练习所讲的重点发音,句式。

朗诵课文。

第三课时(45min)
一、复习生词(10分钟)
1.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听写生词:.豆包儿小姐先生一点儿
2.领读生词一遍,学生单个读一遍。

3.对难发易错的音再作强调。

二、复习上节课的重难点(10分钟)
“啊”的音变:是你们啊(哪)!
儿化音的发音
疑问句,感叹句句调的读法
三、难点讲解(25分钟)
1. “不”的变调
“我听不懂”“对不起”
(1)不”单念或位于词末不发生变调。

读原调
如:偏不就不
(2)在非去声前的“不”念去声
如:不说不忙不想不多不行
(3)在去声前念阳平
如:听不懂不会不够不变
(4)夹在词语中念轻声
如:来不来走不走
注意:拼写时标注原来的调。

本课重点掌握第二种情况。

2.板书总结提问对方喜好的表达方式
(1)喝点什么?茶还是咖啡?
(2)我喜欢+V+N.
(3)以前,在……(的时候)我喜欢喝……,来中国以后,习惯了……,现在我非常喜欢……
(4)欢迎,请坐。

四、布置作业(1分钟)
课下练习“不”的变调情况并用所学句型写段小对话。

第四课时(45min)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5分钟)
二、课堂对话练习(40分钟)
1.4人一组,分角色分别扮演课文中的杰夫,安妮,王平,彼得,进行对话练习。

2.替换词语,拓展练习。

将“吃”“喝”替换为其他爱好。

例如:你喜欢看什么书?喜欢听谁的歌?等等。

自习听,纠正学生的发音及句型的表达。

三、布置作业(1分钟)
完成课后练习。

P44~46,第一~九题
第五课时(45min)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4分钟)
二、讲解练习(40分钟)
“不”的变调练习
听与读(让学生起来读,纠正发音)
用正确的语调读句子(让学生起来读,耐心纠正句调,强化)
替换练习
口头表达身边的人的喜好(纠正发音及句式结构的表达)
三、布置预习作业(1分钟)
1.背诵课文
2.预习第八课生字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