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 第一节 质量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
-采用任务驱动法,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质量单位换算。
2.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分组合作: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信心。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7)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提供拓展性学习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质量概念、天平的使用方法以及质量单位换算,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出三个不同质量的物体,并说明它们的质量大约是多少。通过这个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2.结合天平的使用方法,设计一个小实验,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这个作业旨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天平的使用技巧,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质量的定义,理解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能够进行质量单位换算,掌握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关系。
4.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质量与物体形状、位置、状态等无关,培养探究能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和托盘天平的构造及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3. 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4. 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二、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对比、分析、归纳等能力。
【教学重点】1. 质量的概念。
2. 质量的单位和换算。
3. 托盘天平的构造及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托盘天平的使用;2、质量是物体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托盘天平和砝码多套,铁锤、铁钉、钢尺、钢钉、小铁块、橡皮泥、橡皮擦、铅笔、塑料瓶、冰块、罐头等【教学方法】一、教法的总体构思及依据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主要通过课件,观察,运用讲解、启发诱导、自主探究式教学,并贯穿使用合作和讨论式。
这样做,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的体现。
二、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 充分联系生活,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从大量的现象中提取本质的方法。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人新课多媒体课件显示:1. 铁锤、铁钉、桌子、椅子、课本、纸张、钢尺、钢钉、橡皮擦、铅笔、树木等这些物体分别由哪些物质组成?说明:这些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2、小到灰尘、空气、大到高山、地球、月亮、宇宙等这些物体分别由哪些物质组成?说明:所有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物体”、“物质”的模糊理解顿时变得清晰明了,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3. 老师提问:这些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否一样?通过多媒体课件显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得出:a. 铁锤比铁钉含铁多;b. 桌子比椅子含木材多;c.课本比一张纸含纸多;d.钢尺比钢钉含钢多;e.一棵树比一根木条含木材多……讲解:由此我们知道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 第1节 质量 教案
质量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2.了解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3.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二、能力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天平,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2.通过使用天平,学会测量固体的质量.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三、德育目标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教学重点1.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教学难点1.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的认识.2.质量的单位换算、科学计数法的应用.教学方法观察法: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比较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质量的概念.实验法: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教具准备投影仪、天平、砝码、钢尺、钢钉、铁块、铁锤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钢尺、钢钉、铁片、铁锤、玻璃杯、琉璃球,列举教室中的桌子、椅子等.[师]老师列举的这些东西,我们给它一个统一的名称该叫什么呢?[生]这些东西都是物体.[师]铁钉、铁锤是用什么做成的,教室里同学们用的桌椅又是用什么做成的?[生]铁钉、铁锤是用铁做成的,桌子、椅子是用木材做成的,钢尺是用钢做成的.[师]如果我们也给钢、铁、木材一个统一的名称是什么呢?[生]钢、铁、木材都是制造物体的材料叫物质.[生]我明白了,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师]非常正确.物体是指具有一定的形状、占据一定的空间、有体积的实物,而物质是构成物体的材料.[师]同学们用的课桌、椅子及教室的门都是由同一种物质构成的,老师这儿的钢尺、钢钉是用钢做成的,铁块、铁钉及铁锤也是由同一种材料——铁做成的.那么桌、椅和门,尺和钉有什么不同呢?[生]它们的形状不同,大小不同.[生]它们的用途也不相同.[师]还有什么也不同呢?二、新课教学1.质量[生]门、桌、椅中用的木材不一样多.[生]钢钉和钢尺中用的钢的多少也不一样.[生]应该说是物体中含(用)的物质的多少是不同的.[师]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mass).质量用“m”表示.同学们说我们刚才列举的那些物体中还有什么不同呢?[生]物体的质量不同.[师]大家表现得非常好!大家想想,我们日常生活中哪里听说过质量这个词呢?[生甲]××电视质量优.[生乙]保证质量.[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质量和那些质量相同吗?[生]不同,今天所学的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而生活中提到的质量表示品质的意思,不可混为一谈.[师]好,刚才我们学习了质量的概念,总结了它所代表的含义.接下来,我们看看质量这个物理量有什么特性.我们还以这把尺子为例.[师]首先,我们把它弄弯,质量发生变化了没有?[生]没有.[师]为什么呢?[生]因为尺子弄弯以后,里面所包含的钢这种物质是不会变的,而且钢的含量也没变. [师]很好,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什么呢?[生]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师]然后我们给这把尺子加高温度,让它熔化掉,质量变了吗?[生]没有.[师]为什么呢?[生]尺子熔化了,就是说这把尺子由固态变为液态,但里面所含钢的量不会有所变化,因此质量不变.[师]那么我们又可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生]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态的改变而改变.[师]把尺子交给同学,让大家往后传递这把尺子,在传递过程中,尺子发生什么变化? [生]空间位置发生变化.[师]尺子的质量变了吗?[生]没有,因为虽然尺子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尺子本身所含的钢的量没有变,因而尺子的质量没有变.[师]我们又可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生]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师]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质量的属性,大家总结一下.[生]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形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师]大家总结得非常好.我们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质量有大有小,既然有大小就会有比较,有比较就要有单位,那么质量的单位是什么呢?[生甲]千克.[生乙]不对,是克.[生丙]不对,是两、斤.[师]大家说得都对,质量的单位很多,而且各国都有自己的一套单位,这样交流起来很不方便,1900年,国际计量大会统一出了一套国际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要单位是千克,用字母“kg”表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辅助单位:如克(g)、毫克(mg)、微克(μg)、吨(t).刚才同学们说的斤和两是我国的质量单位,大家知道我国的质量单位和国际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吗?[生]1斤= 0.5 kg 1斤=10两[师]很好,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换算是以千分制递进的.大家可以根据这一点,再联系你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想想质量的单位换算应是什么关系呢?[生]1吨=1000千克 1t=1000 kg=103kg 1千克=1000克1kg=1000g=103g 1克=1000毫克 1 g=1000 mg=103mg1毫克=1000微克 1 mg=1000 μg=103μg[师]现在请同学们关注我们教材中P9的“小数据”,了解一些物体的质量.谁知道这些物体的质量是以什么为单位的?[生]在小数据栏的最上一行标有“kg”,因此,数据栏中的数据都是以“千克”为单位的.[师]请同学们从数据栏中查出氢原子和一元硬币的质量,并将其单位换算成以克(g)、毫克(mg)、微克(μg)为单位;查出新生儿及成人的质量.将其换算成以“斤”为单位;查出大象和轮船的质量,换算成以吨(t)为单位.(请三名同学分别板演,全体同学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最后讲评)氢原子:m=1×10-27kg=1×10-27×103g=1×10-24g=1×10-21mg=1×10-18μg一元硬币:m=1×10-2kg=1×10-2×103g=10g新生儿:m=3kg=3×2斤=6斤成人:m=60kg=60×2斤=120斤大家:m=6.0×103kg=6 t轮船:m=107kg=107×10-3t=104t[师]哪位同学可以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生]我体重差不多五十五公斤,就是55 kg.[师]同学们的体重是用什么测出来的呢?[生]有专门测体重的体重计,也可以用磅秤来测.[师]同学们还了解有哪些测质量的工具吗?[生]有台秤、戥子电子秤,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用途.比如,菜市场用台秤,药店用戥子,商店、超市用电子秤.[师]实验中用什么呢?知道吗?[生]天平(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2.天平[师](出示天平)同学们先来认识天平.(也可以用投影仪将天平的结构图放大,便于学生观察)[投影]托盘天平天平的最下部分是底座;从底座向上看有一根横梁,在横梁的中间有一刀口把横梁支撑起来,使它可以自由摆动;在横梁的中间还有一个向上的指针;靠近指针尖端有一个分度盘;在横梁的右端有一个调节螺母;此外还有两个天平盘,用刀口和支架支撑在横梁的两端:每架天平还有自己的一套砝码.[师]同学们在使用天平测质量,操作之前必须熟记下面的要求.[投影](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测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因为手上有汗泥,将砝码弄湿、弄脏后会使砝码生锈、损坏,其质量会发生变化.(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容易腐蚀天平托盘,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想想做做]天平的使用方法[师]现在同学们可以按照教材中的提示,通过阅读天平的使用说明书,测量几个物体的质量,学会天平的使用.(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活动,最后同学们交流、总结天平的使用方法)[生]天平在使用前必须先调平.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拨到标尺的零位,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正中间或指针左右摆动的角度相等时,天平就平衡了.[生]在使用平衡螺母调平时,如指针向左偏,则应将平衡螺母往右拧;反之,若指针向右偏,则应向左拧.[师]调平衡后,怎样用天平测质量呢?请同学们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生]调平衡后,天平不能再动了.测物体质量时,一般要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估计物体的质量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砝码,如果最小的砝码不能使天平平衡,就要使用游码.[生]仔细观察指针的摆动情况,若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或指针指在分度盘的正中间,则天平再次平衡,砝码盘中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数,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师]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我们用下面的顺口溜表示出来,看合不合适.[投影]天平的调节和使用(36字)底座水平、游码拨零、横梁调平、左物右码、加码从大、切勿手拿、大否小定、游码补平、求和为秤.[生]为什么使用天平时物体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换过来不能测吗?[师]这个问题同学们一起讨论.[生]我认为左码右物也能测出物体的质量,只不过砝码放右盘时,增减砝码符合一般人的操作习惯,操作方便而已.[生]我也认为左码右物能测质量,但是计算结果时,应从砝码质量中减去游码的质量,才是被测物体的质量.[师]关于天平的使用,谁还有问题要补充?[生]测量结束后,砝码应用镊子放回砝码盒中,游码也要拨回到零位.[生]还有在取放砝码的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天平的刀口.[师]同学们表现得太棒了!如果都清楚了,同学们可以继续用天平完成教材P11中的测量内容.[想想做做][师]同学们按教材提示的方法分别用天平测出物体前后的质量,并进行比较.(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活动,最后交流结果)[生]将塑料瓶剪成碎片后的质量与瓶原来的质量相同.[生]白糖和水的总质量和将白糖溶于水后的质量也相等.[生]通过这两个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充分说明了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小结这一节的重点主要是质量的测量和天平的使用.质量测量时必须分步进行,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例如测液体质量时不可避免地要测出“空杯的质量”.但先测还是后测有很不同的意义)天平的使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使用之前的调节,手调螺母,眼看指针,脑要判断;二是测量,也就是使横梁恢复平衡,应加减砝码,移动游码.板书设计质量(mass)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量(m)单位及单位换算:kg、g、mg、t1kg=103g 1mg=10-3g=10-6kg 1t=103kg 测量(天平)构造调节(略)使用第1节质量整体设计新《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知道质量的含义。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的开始,我将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为例,如书包、苹果、水杯等,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点吗?”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物品的质量属性。随后,我会揭示答案:“它们都有质量。”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质量。
(二)讲授新知
1.质量的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它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1.分组: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讨论主题:质量的应用与测量。
3.讨论过程:各小组成员结合生活实际,讨论质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称重等。同时,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天平进行质量测量,以及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注意事项。
4.成果分享: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4.能够运用质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根据给定的质量与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通过对质量测量过程中误差的分析,使学生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掌握减小误差的方法。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总结质量的概念、单位及测量方法。
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关注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倡导绿色生活,珍惜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质量的知识,为后续学习密度、力学等知识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科学态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4)巩固提高:通过练习题、案例分析等形式,巩固学生对质量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物理八年级上第六章第一节质量教学详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设计说明“质量”这一节包括四部分内容,即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如何用天平测量质量和质量与物态、位置、形状的关系。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这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建议通过列举实例,让学生区分物体和物质,使学生建立起质量的概念。
对于质量的单位,通过列举一些物体的质量并进行单位换算,使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大致的了解。
天平的使用建议采用老师指导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一边进行实验一边思考,掌握正确的操作。
本节的内容主要通过实例和实验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形成质量的知识体系,为以后学习密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边实验边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分析归纳质量的初步概念;第二阶段认识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第三阶段学会天平的使用方法;第四阶段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一些实例初步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4.通过使用天平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质量的概念、单位及换算,天平的使用方法。
难点:天平的使用方法,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教具学生用:托盘天平、砝码、镊子、大小不同的两块橡皮泥、烧杯、冰块、水。
教师用:托盘天平、学生天平、砝码、镊子、铁锁、铁钉、橡皮泥、烧杯、水、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回顾思考1.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哪些?2.生活中常用的测物体质量的工具有哪些?3.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有多大?导入新课1.多媒体导入多媒体画面:多媒体展示带有质量标志的食品包装袋、大桥限重标志牌,并用红色圆圈标出。
教师:同学们知道老师用红色圆圈标记出的900 g、1 kg、20 t表示什么含义吗?引导学生回答:代表物体的质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教案
第1节质量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并能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1.体验一些物体的质量,对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有估测的能力。
2.通过用天平测量常见的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改变的物理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2.通过对物质质量的测量,获得成功的喜悦。
重点1.理解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2.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难点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砝码、小烧杯、大烧杯、钢尺、钢钉、橡皮泥、冰块、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我们周围的世界五彩缤纷,在这个精彩的世界里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看桌子上的两个烧杯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哪个烧杯含有这种材料多?再看钢尺、钢钉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哪个物体含有这种材料多?又如书和练习本都是由纸组成的,它们所含有的纸的多少一样吗?可见,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在物理学上如何表示这种区别呢?能精确测量吗?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质量学生对上面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在教师引导下形成以下认识:(1)铁钉和铁锤为一类,它们都是铁制成的;木门和米尺为一类,它们都是木材加工成的。
(2)一把铁锤和一颗铁钉都是由铁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一把铁锤比一颗铁钉所含的铁多;一块木门和一把教学用的木制米尺都是由木材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木材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一块木门比一把教学用的木制米尺所含的木材多。
归纳总结:(1)铁钉和铁锤、木门和木制米尺,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 第1节 质量 教案
质量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二、过程与方法知道使用托盘天平、学生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方法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探究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教材内容详解一、质量1.想想议议铁锤和铁钉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铁锤和铁钉含铁的多少一样吗?一桶水和一杯水中含水的多少一样吗?如何比较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2.质量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mass),符号:m.物理学中的质量与“质量万里行”中的质量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物质的多少,后者是指物体的好坏.二、质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通用的单位是千克,符号:kg.它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国防千克原器是一个用铂铱合金制成的圆柱体,现保存在巴黎的国际计量局.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比千克大的吨<t).比千克小的克(g)、毫克(mg),它们的换算关系是千进制:1 t=1 000kg 1 kg=1 000g 1g=1 000mg三、质量的测量生活中常用秤测量质量,常见的如杆秤、台秤、电子秤等,实验室用托盘天平或学生天平测质量.托盘天平的构造:由底座、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标尺和游码组成,每架天平配有一盒砝码,通常砝码盒中带有镊子.(想想做做)(小黑板)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称: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4.记: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把被测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来,称完后把砝码放回盒内,不许遗漏.注意:与任何测量仪器一样,所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也不能小于天平的最大称量,天平属精密仪器,必须保持清洁、干燥,要注意轻拿轻放,物理天平应先调底座水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测量工具:天平
-换算关系: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3.结构设计:
-左侧:质量定义、单位、测量工具
-右侧:换算关系、质量与重量区别、生活应用
4.艺术性与趣味性:
-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内容
-在质量单位换算部分,使用图形或箭头表示单位之间的递进关系
-《生活中的质量标准》:介绍国家标准和日常生活中的质量标准,如斤、两等传统单位的使用。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研究不同物体的质量,尝试总结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质量。
-探索质量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例如,在相同的力作用下,质量不同的物体加速度是否相同。
-设计一个小实验,使用不同的方法(如天平、杆秤等)来测量同一物体的质量,并比较结果的准确性。
(1)为什么我们在买东西时,要称一下重量?
(2)质量与重量有什么区别?
(3)如何根据质量来判断物体的轻重?
(引导学生讨论,总结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案例分析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假设我们要购买一斤苹果,我们如何判断卖家是否给够了重量呢?首先,我们可以用天平称量一下苹果的质量,然后与我们已知的一斤苹果的质量进行比较。如果质量相符,说明卖家给够了重量。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质量的测量:介绍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天平进行质量的测量。
4.质量与重量的区别:阐述质量与重量的概念区别,明确重量是受重力作用的结果。
5.生活中质量的估测: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会估算物体的质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质量现象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教学设计
-鼓励学生将实验过程拍照或录视频,以便在课堂上分享交流。
3.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下节课课堂上进行讨论:
-质量与重量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场合会涉及到质量测量?如何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4.针对课堂学习情况,教师可选择性地布置以下拓展作业: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完成课本第76页的练习题1、2、3,巩固质量的概念、单位及换算知识。
-练习题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练习题2:进行质量单位换算,强化单位间的转换关系;
-练习题3:结合实际情境,运用质量知识解决问题。
2.请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测量家中某一物品的质量,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家长签字确认。
4.阐述质量的性质: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挑选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讨论如何测量它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质量测量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如测量工具的误差、物体形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等。
8.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质量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质量知识的掌握程度。
3.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对质量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质量的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强调质量与物体形状、状态、位置无关。
2.介绍质量的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kg=1000g,1g=1000mg等。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第1节《质量》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主要介绍了质量的概念、单位以及质量的测量工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质量的基本知识,理解质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质量这一概念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讲解来加深。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单位。
2.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理解质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质量的概念和单位。
2.天平的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验等方式,掌握质量的基本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天平、砝码、测量工具。
2.课件:质量的定义、质量的单位、天平的使用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对质量的认知,如“你们知道什么是质量吗?在生活中如何衡量一个物体的质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质量的定义,介绍质量的单位(千克、克、吨)以及换算关系。
让学生明确质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实验:让学生使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天平,掌握测量质量的方法。
4.巩固(5分钟)提问: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质量与物体的体积、形状、位置有什么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讨论:质量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质量守恒定律、质量控制等。
引导学生认识到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质量的概念、单位和测量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些日常物品的质量,并填写实验报告。
8.板书(5分钟)质量的定义、单位、换算关系以及天平的使用方法。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第1节《质量》教案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第1节《质课题质量课时安排 2 课前准备天平脐橙等教材内容分析《质量》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的第一节,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是初中物理重要的一个技能要求,质量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与我们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并且为进一步学习密度、重力等相关知识作了重要的准备。
设计理念期望利用图片展示投影等技术,还有视频卡点在数据处理,实验过程进行创新突破。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好奇心较强,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思维方式还是比较形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维过程。
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动手操作学生基本可以完成,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使用还会感到一些疑惑。
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科学思维经历观察和分析中国古代天平到现代天平的制造、结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利用家乡脐橙、战国时期的天平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质量的测量教学难点:托盘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师生活动展示两个脐橙。
【设问1】哪个质量好?你如何判断的【设问2】:哪个质量大?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设计意图采用脐橙图片导课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
教学环节(二)师生活动1.建立质量概念活动1:请学生来将瓶子里的物体进行分类。
【设问】你为什么这样分类?【设问】刚才分类出来的三个铁制品所含的铁一样么?叫学生上去分类设计意图设计魔方等常见物体合理。
能够引起学生兴趣,这里可以利用技术设计一下小游戏,让学生上讲台分教学环节(三)师生活动2.质量的测量活动3:观察战国时期的天平活动4:观察老师的仿制品活动5:如何对仿制品进行改进?活动6:最终产品的烦恼活动7:认识现代的天平构造(读课本)设计意在恰当的时机层层递进放出老师构建的天平,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 教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教案一、教学内容1. 质量的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质量的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等。
3. 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电子秤等。
4. 质量的计算:物体质量的计算方法以及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质量的概念,了解质量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2.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计算以及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托盘天平、电子秤、各种物体(如苹果、书本、书包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物体,尝试判断它们的质量大小。
2. 知识讲解:介绍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3. 实验演示:用托盘天平和电子秤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让学生直观了解质量的测量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质量的计算方法,如物体质量的计算公式等。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质量的计算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质量的概念、单位及测量工具。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质量的实践性作业,如回家后测量家庭物品的质量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质量1. 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等。
3. 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电子秤等。
4. 计算:物体质量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列举三个你熟悉的物体,并用托盘天平或电子秤测量它们的质量,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在讲解质量的计算时,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体来说,教学效果良好,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质量的计算公式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6.1质量
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6.1质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的第六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1. 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2. 质量的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等。
3. 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4. 实际物体质量的测量方法:使用天平、电子秤等工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2. 让学生掌握质量的单位,能进行质量的简单换算。
3. 让学生了解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的特性。
4. 培养学生使用天平、电子秤等工具测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的特性。
2. 难点:质量的单位换算、使用天平、电子秤等工具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科书、多媒体教学设备、天平、电子秤、砝码、测量容器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器材、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质量现象,如购买水果、蔬菜时称重等。
2. 讲解质量的概念: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3. 学习质量的单位:介绍质量的常见单位,如千克(kg)、克(g)、毫克(mg)等,并进行简单换算练习。
4. 探究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下的物体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5. 学习使用天平、电子秤等工具测量物体质量:讲解测量方法,并进行实操演示。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质量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质量1. 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 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3. 特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七、作业设计1. 题目:(1)填写下列表格:质量单位换算关系千克(kg)克(g)克(g)毫克(mg)(2)判断题:A. 物体的质量会随着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4.课后作业设计:布置具有实际意义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质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式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质量这一概念时,容易与重量混淆,而且对于质量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也不够熟悉。因此,在制定教学案例时,我决定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区分质量与重量,并熟练运用测量工具进行质量的测量。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能够运用质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3.展示实验器材,如天平和砝码,激发学生对质量测量的好奇心。
4.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要求。
(二)讲授新知
1.讲解质量的概念,阐述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介绍质量的测量工具,如天平、电子秤等,讲解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3.讲解质量的单位,如克、千克、吨等,让学生掌握质量的计量单位。
2.设计课后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3.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评价,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称重,引起学生对质量的关注。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质量是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质量的本质。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质量的概念和特性。
2.利用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质量的测量任务。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6.1《质量》教案
课题第一节质量主备人授课教师备课组长签字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4、通过使用天平的技能训练和阅读说明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5、经历“质量时物体的属性”的探究过程,进一步领悟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1、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
难点:1、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的认识。
2、质量的单位换算、科学计数法的应用。
学法指导演示实验、小组交流、教师板书共同完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钢尺、钢钉、铁块新课引入教师用多媒体出示的钢尺、钢钉、铁片、铁锤,列举教室中的桌子、椅子等的图片。
以图片形式展示铁钉、铁锤是用什么做成的,再让学生看周围的物质又是用什么做成的?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例,从生活走进物理,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总结出物质的概念。
预习导学1、质量的定义及符号。
2、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前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能力。
课堂研讨一、质量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用“m”表示。
同学们说我们刚才列举的那些物体中还有什么不同呢?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我们知道,质量有大有小,既然有大小就会有比较,有比较就要有单位,那么质量的单位是什么呢?国际单位:千克,用字母“kg”表示常用单位:如克(g)、毫克(mg)、微克(μg)、吨(t)。
1t=1000 kg=103kg 1kg=1000g=103g 1 g=1000 mg=103mg 学生看109页小资料二、质量的测量——天平生活中常用秤利用多媒体出示托盘天平的图片,学生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教师提问总结。
[投影]托盘天平天平的最下部分是底座;从底座向上看有一根横梁,在横梁的中间有一刀口把横梁支撑起来,使它可以自由摆动;在横梁的中间还有一个向上的指针;靠近指针尖端有一个分度盘;在横梁的右端有一个调节螺母;此外还有两个天平盘,用刀口和支架支撑在横梁的两端:每架天平还有自己的一套砝码。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第1节 质量 教案
第六章第1节质量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对托盘天平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课题:质量教学目的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通过对天平使用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托盘天平的使用操作的兴趣,在使用操作托盘天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
重点:难点:关键:质量的概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托盘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为突出重点,本课以引导性提问发现法为主线,以提问拓展学生思维,用引导让学生逐渐靠近问题实质,结合比较法,最终让学生自己发现并得出结论。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好奇心较强,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思维方式还是比较形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维过程。
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动手操作学生基本可以完成,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使用还会感到一些疑惑。
教法学法演示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教学教具步骤:师生双边活动二次备课一、情景引入,约3分钟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并提出问题:大梨小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如果我有一个大梨和一个小梨你会选择哪个吃呢?【设计意图】:创设一个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核心素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教案
实验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测量橡皮、铅笔、瓶中的水的质量
器材:天平、砝码、橡皮、铅笔、水、烧杯
1.天平应水平放置。
你的天平有没有调整天平底座水平的装置?如果有,应该怎样调平?
2.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
(1)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如果指针偏左,螺母向方向调,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教学准备
多媒体、铁钉、铁锤、天平、橡皮、铅笔、烧杯、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启。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行太空授课,并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
2022年10月31日,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托举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三、课堂小结
大家这节课的收获确实不少,我们共同学习了质量的概念和表示质量大小的单位及质量的测量工具,我们知道质量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属性量,它不随物体形状、位置和物态(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我们还知道了用天平怎样测量物体质量并会解决测量中常出现的故障问题,了解了巧妙地利用天平进行间接测量的方法.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不久的将来会有更高级、更精密的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产生.好,谢谢!
塑料瓶在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相等。大量实验表明:物体的形状变化,质量不变。
2.称量一小杯水与一小匙白糖的总质量,然后使白糖溶于水,再称糖水的质量。比较两次称量的结果。
糖溶化于水中,糖和水的总质量相等。大量实验表明:物体的状态变化,质量不变。
如果把铁块压成铁片,虽然形状变了,但所含铁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也不会变。一块冰熔化成水,虽然物态变了,体积变了,但是质量不会变。一盒罐头,不论放到地球上什么地方,或是被宇航员带到太空中,它的质量也不会变。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物态和位置而改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教学设计
4.根据以下情景,回答相关问题:
情景一:小明在超市购买了一袋500克的糖果,吃掉了一部分后,剩下的糖果质量是多少?
情景二:一个装满水的杯子质量为200克,将水倒掉一半后,杯子和剩余水的总质量是多少?
4.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通过学习质量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质量意识。
4.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敢于质疑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如质量的概念、测量方法、质量守恒定律等。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的定义,掌握物体质量的测量方法,能够运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质量的准确测量。
2.掌握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能够进行质量单位之间的转换,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了解质量的性质,如守恒性、可加性等,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具体内容包括:第1节质量的概念;第2节密度的概念;第3节测量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方法;第4节密度公式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 使学生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理解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质量和体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质量的测量和密度公式的应用。
难点:密度概念的理解,以及密度公式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量筒、各种物体(如石头、木块、金属块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天平、量筒、物体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质量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质量与物体形状、大小、位置的关系。
2. 教学质量的测量:讲解质量的单位,演示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动手操作。
3. 教学密度的概念: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引出密度概念,讲解密度公式的应用。
4. 案例分析:讲解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分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实验,并计算密度。
六、板书设计1. 质量的概念、单位及测量方法。
2. 密度概念、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3. 测量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实验步骤。
七、作业设计(1)一金属块,质量为200g,体积为50cm³。
(2)一木块,质量为150g,体积为300cm³。
2. 答案:密度分别为4g/cm³和0.5g/cm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2. 拓展延伸:探讨密度与物体性质的关系,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浮力、热胀冷缩等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还在课堂上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实物展示、动画演示等,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4.结合时事热点,如产品质量安全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质量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质量的内涵,如“质量是什么?”,“质量与物体运动状态有什么关系?”等。
2.设计阶梯式的问题,让学生逐步探究质量的计量单位、测量方法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4.注重小组合作过程中的反馈和评价,引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加深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中常见的质量现象为切入点,如购物时称重、运动员体检等,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对质量问题的关注。
2.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动画、视频等,展示质量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质量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实例,如猜重量游戏、质量排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思考和探究质量问题。
3.强调质量在物理学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课题第一节质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2.过程与方法体验一些物体的质量,对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有估测的能力.通过用天平测量常见的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通过对物质质量的测量,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来测质量.难点: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学用具:课件,器材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问: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答:钢、铁、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教师接着说明: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
这样我们可以说:自行车这个物体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构成的,其它物体如:铁钉、铁锤、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新课教学1.质量(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我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这性质就引入的质量这个物理量。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用符号:“m”表示。
(2)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在地球和月球上称量同一物体的质量不变)2.质量的单位(1)国际单位:千克(kg)(2)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3)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看P109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
3.质量的测量——天平(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天平(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3)天平的使用(放平、调平、称平、计算)。
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天平的称量: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天平的读数: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教师强调:1、调节平衡螺累母按: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3、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
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太重了,则应改用移游码。
5、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
(4)天平使用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
B.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C.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小结:作业:教材P112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板书设计:一、质量1.什么叫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进率:1000进二、质量测量1.实验室测量质量工具:天平2.天平的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3)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读数三.使用天平注意事项:P109:1;2,3补充:教学后记:课题实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调节天平,会测出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会正确地记录测量值.2.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会正确地观察和读数.能力目标1.培养观察能力观察天平的构造、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和最小称量,观察砝码(每个砝码的质量以及盒内砝码组成)对比观察量筒和量杯的区别,观察量筒和量杯上标有的单位,它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表示的体积是多少?2.培养实验能力德育目标培养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通过天平的使用,使提高对平衡美、对称美的欣赏能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方案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1.什么叫物体的质量?它的单位是什么?2.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仪器是什么?3.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最后落实到实验课主题“今天我们就学习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方案二:教师将一些邮票、丝线、大头针、食用油实物展示给学生(也可展示图片),提问“如何称出一张邮票的质量?一卷丝线的质量?一个大头针的质量?一勺食用油的质量是多少?”激发学习爱好,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1.练习天平的调节(教师可将幻灯片投影到屏幕上,或使用视频,演示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向指明 :放天平时,要合理安排实验中各种仪器在桌面上的合理布局,仪器的摆放位置应便于操作,实验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天平,否则需要重新调节.指导观察游码、标尺,熟悉最小刻度值,并把游码拨到零刻线的位置.把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观察一下指针偏向哪边,确定螺母的调节方向,再调节.练习调节天平,教师巡视指导.调节天平的操作结束后,在教师指导下,由归纳出“在调节天平过程中,若指针偏向标尺右侧,就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左端旋动,若指针偏向标尺左侧,则需将平衡螺母向右侧旋动.明确:所谓天平的平衡,就是调节横梁螺母观察天平指针的摆动是否相对分度盘中间位置静止或等幅摆动.2.实验:练习使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提问: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被测物体应放在哪个盘里?砝码应放在哪个盘里?用什么方法拿取砝码?明确: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是一个通过调节天平先让天平平衡,而当在左盘里放入被测物体时又破坏了这个平衡,再通过加减右盘中的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数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注重:放入被测物体后,使天平再次达到平衡的过程中只答应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决不答应再旋动平衡螺母.引导设计测固体质量的记录表格长方木块(g)长方铝块(g)长方铁块(g)测量开始,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实验时,要爱护仪器,小心谨慎地操作,认真进行测量,细心真实地记录测量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3.实验:用天平称液体的质量用天平称液体的质量时往往需要称一定体积的液体的质量.这时就需要我们测出液体的体积,测液体体积的仪器是量筒或者量杯,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量筒和量杯的构造及使用方法.(1)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教师利用实物介绍什么是量筒,什么是量杯,然后让观察它们的构造,并指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请同学说一下量筒和量杯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上边都有刻度,每隔一定数量的小刻度就有一个大刻度,上边标着数值,最上边标有字母ml.讲解“ml表示毫升,1毫升是1立方厘米”.由归纳量筒和量杯的不同点.这时教师用投影仪打出量筒和量杯的画面让观察(投影片应做成复合片,可以复合不同的液面,复合人观察时的视线),以强生对量筒(杯)的熟悉.并请说出投影幕布上所显示的量筒、量杯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值.请同学们往量筒中倒一些水,观察液面外形,使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应注重:①液面的外形是凹形的.②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 要以凹形水面底部为准,视线要与凹形水面底部相平.③要把量筒(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假如量筒中装入水银,则液面是凸起的,观察时应以凸形液面顶部为准.教师打开投影仪,用复合片显示几个不同位置的液面,让练习读数(包括凸形)(2)测量液体的质量在教师指导下启发熟悉用减液法测一定体积的液体质量的方法.具体步骤是①在烧杯内倒入一定量的液体(体积数应大于要求测的液体体积),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设它为②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使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达到要求的体积值,比如100ml.③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烧杯内剩下的液体的质量,设它为④100ml液体的质量就等于减(3)引导设计用天平测液体质量的记录表格空烧杯的质量(g)烧杯和水的质量(g)水的质量(g)开始实验,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指导.实验结束后,要求把桌子上的所有实验器材整理好,并摆放整洁.(三)、扩展请同学们回答“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指出我们无法直接用天平称出一张邮票的质量,但我们可以称出若干张相同邮票的总质量,用质量数除以张数就是一张邮票的质量.介绍“累积法”.学习长度测量时,测一张纸的厚度使用的方法和测一张邮票的质量的方法是相同的.虽然一个是测物体质量,一个是测长度,但思路一样,都是用累积的方法.提问“今天的实验中称的木块、铁块、铝块,体积大小是相同的,但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水、酒精的体积都是100ml,但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从测量值可以看出不相同,这是为什么?请同学们回去考虑.”为下一节课“密度”的教学打下伏笔.补充:教学后记: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
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教学用具】气球,弹簧,磁铁,铁钉,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飞出去?”,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行新课一、什么是力通过这几幅图“人推.车人拉.弹簧起重机提.重物压路机压.路面”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让学生举事例说明)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