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学派章节笔记

合集下载

文化传播学通论知识点总结

文化传播学通论知识点总结

文化传播学通论知识点总结一、文化传播的内涵和基本概念1.文化的内涵和定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

包括宗教、哲学、艺术、科学、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涵盖了人类的思想、价值观念、习俗和传统等多种元素。

文化具有多样性、相对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2.文化传播的基本概念文化传播是指人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和手段,传递和交流文化内容、知识、观念和价值取向的过程。

它是文化传递、传播和交流的重要途径,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二、文化传播的形式和途径1.口头传播和书面传播口头传播是人们通过口语、肢体语言等方式传递文化信息的形式,是最早的传播方式之一,包括口头传统、口头文学、口语宣传等形式。

书面传播是人们通过文字、符号等方式传递文化信息的形式,是一种高度发达的传播方式,包括书籍、报刊、网络等形式。

2.新闻传播和娱乐传播新闻传播是指通过新闻媒体传递社会事件、政治动态、经济信息等时事内容的传播方式,是社会公共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

娱乐传播是指通过各种娱乐节目、活动、媒体等方式传递娱乐内容和文化产品的传播方式,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精神消遣和社交活动。

3.数字传播和网络传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传播和网络传播成为文化传播的新形式和新途径。

数字传播是指通过数字化媒体和技术传递文化内容和信息的传播方式,包括数字音频、视频、电子出版物等形式。

网络传播是指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通讯等网络平台传递文化内容和信息的传播方式,是一种全球化的传播方式。

三、文化传播的影响和作用1.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文化传播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它可以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交流和交融,增进社会成员的文化认同和社会凝聚力。

2.文化传播对个体的影响文化传播对个体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塑造个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影响个体的认知水平、情感体验和社会交往能力,促进个体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参与。

自己整理的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

自己整理的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

自己整理的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一、引言传播学是研究信息传播过程和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传播行为、传播媒介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内容。

本教程笔记旨在帮助读者快速了解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提供背诵版的内容,以便于记忆和复习。

以下将对传播学的重要内容进行介绍。

二、传播学的基本概念1.传播:指信息、观念、思想等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众的行为。

2.媒介:传播过程中用于传递信息的工具、渠道或机构,包括口头语言、书籍、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形式。

3.受众:指接收和理解传播信息的人群。

4.效果:指传播行为对受众产生的影响和结果。

三、传播学的理论模型1. 传播模型:传播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指传播活动中信息从传播源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众的过程。

常见的传播模型有线性模型、环状模型和网络模型。

2. 媒介效果理论:研究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和效果。

包括传统的媒体效果理论、认知解释理论等。

3. 社会影响理论:研究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和观念的影响。

比较有名的社会影响理论包括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规范理论等。

四、传播学的研究方法1. 实证方法:通过实验、调查等手段收集和分析数据,验证研究假设,了解传播现象和规律。

2. 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总结和评价先前的研究成果。

3. 文化研究方法:注重对传播过程中涉及的文化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文化对传播的影响和作用。

4. 数量研究方法:运用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传播现象和规律。

五、传播学的应用领域1. 国际传播:研究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行为和媒介效果,了解跨文化间的传播现象。

2. 组织传播:研究组织内部的传播方式和效果,以及组织和外界的传播交流。

3. 健康传播:研究健康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效果,促进健康知识的传播和健康行为的形成。

4. 新媒体传播:研究互联网和新兴媒体对传播行为和传播效果的影响,如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等。

六、传播学的发展趋势1. 数字化转型: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的转变,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

文化传播学通论知识点总结

文化传播学通论知识点总结

文化传播学通论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文化与文化传播1、文化概念的内涵及特点2、文化的构成要素3、文化类型4、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5、文化传播的基本模式和过程,文化传播的功能、类型和方式6、文化的交流和交融,文化传播与世界文化的发展7、中华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8、跨文化传播的一般原则9、大众传媒10、多元文化主义例如,将外来的宗教作为本国的神灵加以崇拜和祭祀的行为就属于文化的“外化”。

由此可见,“文化”一词在语境中有着广泛的含义,包括生活方式、社会组织、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许多层面,也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层面。

其中最重要的含义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也就是前面说到的文化遗产。

知识点二:大众传播媒介1、大众传播媒介的定义及特征大众传播媒介是指由传播者借助各种符号系统向社会公众传播信息的手段和工具。

它具有大众性、公共性、非营利性、自愿性、垄断性、规模经济等特征。

大众传播媒介以一定的符号系统向受众传递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

它既不同于艺术的传播,又不同于政治的宣传。

2、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 1)新闻传播媒介的起源新闻传播媒介起源于新闻媒体,即报纸、书刊、杂志、广播、电视。

“报纸”是最早出现的大众传播媒介,也是第一张报纸。

新闻传播媒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古代通讯媒介(传令、驿使等)、近代报刊媒介、现代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

其中电子媒介又包括广播、电视、录像、唱片等。

( 2)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开始了新的变革,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迈进。

这些变革表明:①大众传播媒介正朝着高度综合化、智能化、互动化、虚拟化方向发展;②大众传播媒介正日益走向专业化;③大众传播媒介已从单纯的消费品转变为满足人们需求的商品;④大众传播媒介正迅速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

2、民族文化是在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中发展起来的,但并没有被异质文化完全取代。

因而任何一种文化都应该尊重差别,保持独立。

《传播学》课程笔记

《传播学》课程笔记

《传播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引论1.1 传播的定义传播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涉及信息的传递、接收、处理和反馈等一系列过程。

在广义上,传播可以定义为:- 一种社会互动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或群体通过使用共享的符号系统交换信息、思想和情感。

- 一种建立共识、共享意义和文化传承的手段。

传播的几个关键要素包括:- 消息(Message):传播的内容,可以是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

- 传播者(Sender/Encoder):发起传播的个人或团体,负责将信息编码以便传递。

- 接收者(Receiver/Decoder):接收并解码信息的个人或团体。

- 通道(Channel):信息传递的媒介或途径,如空气、纸张、电子信号等。

- 反馈(Feedback):接收者对信息的回应,有助于传播者评估传播效果。

1.2 传播的分类传播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播类型:- 按照传播范围: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国际传播。

- 按照传播方向:单向传播、双向传播、多向传播。

- 按照传播内容:信息传播、教育传播、娱乐传播、广告传播。

- 按照传播媒介:口头传播、书面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

1.3 传播的过程传播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互动的序列,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观念形成:传播者内部产生传播的动机和目的。

- 信息编码:传播者将观念或信息转化为可以传递的符号形式。

- 信息发送:通过选定的通道将编码后的信息发送出去。

- 信息接收:接收者通过感官接收到信息。

- 信息解码:接收者将接收到的符号信息还原为可以理解的意义。

- 信息理解:接收者对信息的意义进行解释和思考。

- 反馈:接收者向传播者提供信息接收和理解的情况,完成传播的循环。

1.4 传播的系统结构传播的系统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模型:- 信源(Source):信息的起点,负责信息的产生和编码。

- 编码器(Encoder):将信息转换成适合传播的信号或符号。

文化传播学重点完整版

文化传播学重点完整版

一、传播的定义:二、信息的定义信息与讯息的区别三、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验3、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一种系统四、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五、传播的主要类型(一)人内传播:1、定义2、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米的的“主我与客我”理论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内省式思考(二)人际传播1、主要特点:(1)传递与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3)信息的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4)适用于较短时间内改变接受者的态度和行为(5)人际传播主要建立在自愿和合愿的基础上的活动,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播活动2、人际传播的功能镜中我皮格马利翁效应(三)、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1、群体传播(1)、群体意识: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群体感情,群体归属意识(2)、群体规范: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内(3)、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人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群体模仿与“匿名性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R=I×A×U(流言流通量=与问题的关联度×社会成员的不安感×环境的不确定性)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a)流言信息的快速增值b)流言信息的变形和奇异的回流现象c)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3、组织传播(1)、组织内传播①正式渠道:横向传播、纵向传播②非正式渠道:(2)、组织外传播:信息输入、信息输出四、大众传播1、定义2、特点: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窜博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传播信息的活动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大众传播的信息既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大众传播是一种社会化的社会传播第三节:文化传播一、文化传播形态1、一般性的文化传播2、专门性的文化传播3、系统间的文化传播二、文化传播学及其研究范畴(一)、文化与传播的互动关系(二)、文化传承问题(三)、跨文化传播研究(四)、媒介文化问题第二章文化传播的基本问题一、文化传播的特征二、文化传播环境大环境与小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行为环境(宏观、微观)与心理环境三、现代文化传播的特点1、文化传播的高技术化2、文化传播范围的全球化3、文化传播力量的实力化第三节文化传播的途径与规律一、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1、迁徙传播一般迁徙活动:由征服引起的迁徙活动自发的流动迁徙,政府的组织迁徙(鼓励或强制)2、商贸活动传播3、战争与扩张传播4、宗教传播5、教育传播6、使节互访7、和亲通婚8、大众传媒传播9、探险、旅游观光、举行学术会议、图书交流和翻译二、文化传播过程的规律1、扩散律2、趋低律3、双向律4、层次律5、选择律6、激发律第五节、文化传播的历史演变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第二节文化传播原理一、文化维模原理二、文化适应原理三、文化圈层原理四、文化融合原理五、文化增殖原理:所谓文化增殖是文化在质和量上的一种膨胀或放大,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和创新,是一种文化的原有价值或意义在传播过程中生成出一种新的价值和意义的现象。

传播学几个重点部分笔记

传播学几个重点部分笔记

一、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一)直线模式(1)拉斯韦尔“5W”模式●优点:①第一次明确表述传播活动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为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征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②大众传播学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是沿这条思路形成的,对形成传播学理论基础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缺点:单向直线模式,没有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传播活动双向性和互动性性质。

(2)香农—韦弗数学模式●优点:①导入了噪音的概念,为传播过程研究进一步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②对一些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

●缺点: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是不行的。

直线传播的缺陷:①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

②缺乏反馈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双向互动的性质。

(二)循环模式(1)施拉姆循环模式(奥斯古德)●优点:①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做传播主体。

②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接受处于相互作用中。

③模式的重点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传播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释、编,并相互交替着。

●缺点:①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

②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2)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优点:①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

传播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和受众,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

②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传播过程相互联结性和交织性,已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三)互动模式(1)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优点:①从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克服了单向直线的缺点,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

传播学概论笔记

传播学概论笔记

传播学概论笔记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传播现象一、传播现象由来已久传播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普遍现象,包括传播行为、传播活动在内的传播现象,早就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

(1)原始社会,传递信息的必要性:(2)语言产生前后,传播行为是通过声音、结绳、烟火、图画等方式进行的。

结论: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和人类文化史、社会发展史并存的;传播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它的产生和发展的确是由来已的。

烽火戏诸侯。

(3)20世纪20年代,在西方(美国)开始科学分析传播现象,探索传播理论。

40年代逐渐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4)1946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的概念。

(5)1947年,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第二年主编了第一本大众传播学论文集,出版了第一本传播学教材,至此传播学也就应运而生。

传播学之父:施拉姆二、什么是传播(一)传播1)来源:译自英语communication,源自拉丁语communis 基本意思:与他人建立共同的意识2)概念复杂性:1976年,美国学者丹斯和拉森列举的定义达126种(二)传播定义的四种类型:香农“信息”概念的引入1)传播是信息的共享:(美)施拉姆2)传播是有意图的施加影响:(美)心理学家霍夫兰3)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美)传播学者贝雷尔森4)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中)郭庆光教授(三)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1)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者与传播对象(受者、受众)4)传受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5)传播是一种行为、过程和系统:(四)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理论:物质决定精神交往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活动是个社会信息流动的过程,它的发展历史,其实也是传播媒介的演进历史。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整理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整理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整理《大众传播学通论》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传播与传播学一、什么是传播1、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的行为总称。

2、三种定义类型(1)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传者”对信息的分享。

指人们在传播时,总是努力想同谁确立“共同的东西”。

代表人物是美国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但是,共享说无法概括拒斥、不通、误解、独处等传播现象。

(“心有灵犀一点通”可谓是对信息共享过程中最佳状态的描述。

)(2)交流说:强调传播是“用语言交流思想、观念、情感,已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的过程”。

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E.T·霍尔。

交流说忽视了除语言之外的其他符号系统的重要性。

(3)信息说:即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信息是人们对接触到的讯息,“排除不确定因素”后,从中选择出自己所需要的那部分内容,而语言就是这些内容的载体。

忽略传播过程的“环生态”现实而留下的遗憾。

代表人物是C.E·申农和W·韦弗。

3、传播层次:(1)自我传播:指不起交际作用的内部信息交流过程,是个人处于感知和理解时的言语活动。

表征是“不出声”。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自我互动”的理论、“内省式”思考——郭书P78)特点:“传播者”与“受传者”角色重叠,往往表现为矛盾的统一体;所传信息不与人分享;由大脑储存信息量的多少决定自我传播的活跃程度,同时,自我传播的自觉程度也决定着大脑对有效信息的储存状态。

(2)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作用:A教化作用;B联系作用;C协调作用特点:信息交流渠道多、形式多样,可以面对面直接交流,也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通讯媒体“准间接交流”;交流符号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言语或非言语符号交流,甚至是多种符号复合式使用;人际传播构成一种双向的动态系统,传者与受传者的角色可以在相互作用中随机互换,反馈非常及时。

文化传播知识点总结

文化传播知识点总结

文化传播学知识点总结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①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②文化多样性的表现:A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可以领略到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删除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

2.透视文化多样性。

①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是民族的(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各具特色),文化又是世界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3.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我们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是尊重本民族文化);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是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途径。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①传播媒介包括: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等。

②传媒真正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术的推广为标志的。

③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最大程度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文化交流的意义: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传媒与文化笔记.doc

传媒与文化笔记.doc

传媒与文化笔记《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一部分结构疏理一、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1、结构主义代表:索绪尔、弗洛依德、列维—斯特劳斯2、后结构主义:德里达、拉康、福柯、萨义德3、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新葛兰西学派、阿尔杜塞二、建构主义韦伯、齐美尔、吉登斯、符号互动(米德、布鲁默、库恩)、现象学三、功能主义涂尔干、帕森斯四、功利主义马歇尔、帕累托、斯金纳、埃尔斯特其他重要人物:哈贝马斯、第二部分重点人物1、索绪尔:(03年名解索绪尔语言学《文化理论》《人类传播理论》)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

他创立了的语言学被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

一是他提出了语言的能指与所指的理论:即把语言分成两个组成部分能指和所指,能指和所指合在一起产生了符号。

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完全任意的,也就是词语和指涉物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必然的联系。

语言系统的关键在于差异性,人们是通过语言符号之间的差异来区分其所对应的指代物。

二是对不同语言形式进行了划分,(1)形式语言——称之为语言;(2)在传播过程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即言语。

三是区分了语言学研究两个研究方法:共时语言学:研究特定时间内的特定语言;历时语言学:研究特定语言的历史发展。

同时,索绪尔指出,语言学研究的应当是语言而非言语。

语言具有其稳定性以共时性为特征,言语以历时性为特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索绪尔所主张的符号学建立后,他的理论在西方已经越出语言学的范围而影响到人类学、社会学等邻近学科,直接导致这些学科中的"结构主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索绪尔不但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也是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2、弗洛依德《社会学》: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其关键性以现在于无意识心知对知觉和行为的影响。

一是(1923年)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提出心理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文化传播学派

文化传播学派

第三章文化移动和传播一、传播论学派(一)背景1、19世纪早期的进化论派在逻辑上是合理的,但缺乏佐证材料,有先验论之嫌。

2、19世纪末,资本主义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而帝国主义者是不愿意继续进步的,也不允许殖民地国家独立地进步,即把资本主义文化传播或移动到殖民地国家。

传播学派恰好成为反进化论的先锋。

以上是重要时代背景。

(二)以传播的理论来解释文化,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的《原始文化》一书于1871年发表以来,便广为人类学家所用。

有的欧洲人类学家论证说,全部文化开始于一个或多个特殊区域,然后向全世界传播,这种认为所有文化有一个共同起源的观念,通称为传播主义。

(三)传播学派在德语国家最为盛行。

传播学派一般被称为德澳传播学派,在德语国家分成三支,一支以弗罗贝纽斯为首,一支以格累布奈尔为首,一支以施米特为首。

其理论核心:认为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认为文化采借多于发明,认为不同文化间的相同性是许多文化圈(区域)相交的结果;认为进化论忽略传播迁徙;传播学派便从传播角度重构了人类文化史。

二、拉策尔(F.Ratzel,1844—1904)1、拉策尔原是地理学家,后转而从事民族学研究。

他据巴斯蒂安的地理环境概念,发展成地理环境学说,或称人类地理学派。

(1)著作之一《人类地理学》(1882-1891)一书,强调地理环境决定人的生理、心理以及人类的分布、社会现象和其发展进程。

(2)拉策尔认为,不考虑运动性这一本质问题的人类学研究,都将是建立在错误基础上的东西。

(3)拉策尔试图描绘出一幅人类及其文化的地面分布图 1)拉策尔特别重视物质文化,认为它保持的时间长;2)认为研究文化的地理分布对于研究各族历史有特殊的价值。

3)如果在分隔很远的两地域中,有一致或相似的文化特质,则两地文化必定存在着历史上的同根关系或某种联系。

(4)我们认为拉策尔的上述理论有可取之处,也有不足之处,如单凭文化特制的相似来确定其历史上的同根关系,证据似嫌不足。

文化传播学 要点整理

文化传播学 要点整理

文化传播学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传播:是英语communication的对译词,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中设了《传播》一章,定义传播指的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现象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强调信息的传递;从信息科学的观点来看,传播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普遍现象,它作为一种客观的机制在维持物质的运动和系统的运行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结合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所谓传播,就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信息: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与物质、能量共同形成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广义的信息,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他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指出,信息是有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①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②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授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⑤传播是一种行为、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社会传播具有系统性,其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1.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2.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3.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4.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传播学教程笔记

传播学教程笔记

传播学教程笔记第一篇:传播学教程笔记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A、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1、什么是传播制度?传播制度即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的起着制约作用的部分,传播学教程笔记。

2、为什么说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传播活动作为社会制度的反映,其内容是十分复杂的,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它包括:媒介与政府的关系、媒介与社会群体及广大受众的关系。

言论自由与权利、言论出版者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传播制度也有不同的性质。

3、分析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控制目的:保障媒介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控制性质:直接控制(主要方面,而非唯一)控制手段:法律、法规、政策控制范围:(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势。

(取决于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2)对传媒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4)对传媒事业的发展做出总体规划或国家援助。

4、分析经济势力和利益群体的控制控制目的:通过媒介维护自身的利益,传播自己的主张,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

控制手段(资本主义):(1)以强大资本后盾成立超大型传媒企业,实行垄断。

(2)通过其控制的议会党政团体对公营媒介活动进行干预。

(3)通过赞助、广告来间接的控制中小媒体。

5、分析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控制目的:行使受众的正当社会监督权利,保证传播活动的真实、健康、使受众的利益不受到伤害。

控制手段:(1)个人的信息反馈。

(2)结成受众团体(3)诉诸于法律手段(4)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B、几种传播制度规范理论1、众传播规范包含什么内容?(1)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认识(2)对大众传播所承担的社会功能的期待(3)基于这种期待对传播制度的构想。

2、分析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极权主义定义:从外部权力的关系上考虑问题,主张社会事物必须一切以权力为转移,强调社会等级秩序和上下之间的绝对支配与服从。

中国文化与传播 整理孙顺华老师笔记

中国文化与传播  整理孙顺华老师笔记

中国文化与传播一、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符号——孔子证明:1、封建时代的圣人、万世师表、孔庙祭祀2、新时期世界各国的孔子学院(80年代以后)3、五四的打倒孔家店,文革的“挖孔坟”㈠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世界范围内所发生的精神过程,似乎建立起一个轴心,人们称这个时期为轴心时代。

人与人之间的共性决定了早起人类社会历史的相似性,因而在完全封闭的那个时代,出现了世界意义的轴心时代。

它是人类由巫术发展到——神教和由自然宗教发展到伦理宗教的转折时期,神权统治告终,人类有了第一次的觉醒。

㈡中华文化的“轴心时代”中华文化形态的奠定以春秋战国时期为轴心,可上溯到西周的制礼作乐,下延至秦汉的文化整合。

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典型的“轴心时代,具有明显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⒈轴心时代继承了夏商周3代的文化传统,特别是西周的“制礼作乐“的文化成果。

(孔子是中华元典的传述者)(夏是“遵命文化”,商是“遵神文化”)⒉轴心时代为秦汉文化的整合奠定了基础。

西周的礼乐文化是一元化文化,春秋战国后的诸子百家是多元化的,没有轴心时代的文化继承和创造,便没有秦汉的文化整合。

㈢礼乐文化的社会基础——宗族组织和宗法制度㈣西周的“制礼作乐”(①孔子继承)西周的制礼作乐,使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传统最终得以定型和成熟——礼乐文化,这是西周文化的特点。

⒈古代著作记载的礼乐皆出自于周公的制定,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周公所遗留的政治、文化遗产是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源。

⒉最初的“礼”源于部落中的祭祀活动,原是人们供奉鬼神的一种原始习俗。

礼的本质是维护尊卑等级秩序,从周公制定周礼,经后世儒学家们的扩展,礼主见演变成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一整套的道德行为规范。

⒊乐的起源:乐在原始时代的社会习俗和祭祀仪式中,与礼相配合使用。

西周时代,统治者认为的将礼和乐结合起来,乐的伦理价值和政治价值被突出,这一特点被孔子及儒家学派所继承。

⒋西周的礼乐制度是按照当时的政治和伦理的要求,在原有的礼乐文化的基础上改造和加工而成的,它月宗法制度相配合,将国家之人与人的关系道理化而不是暴力化,成为人人都承认并信服的心灵契约。

传播学引论背诵笔记摘抄(3篇)

传播学引论背诵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传播学的定义1. 传播学的定义: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关注传播活动的过程、结构、功能以及影响因素。

2. 传播学的定义要素:- 传播者:指发起传播活动的人或组织。

- 受传者:指接受传播信息的人或组织。

- 传播内容:指传播者所传递的信息、观点、情感等。

- 传播媒介:指传播信息所依赖的渠道、平台或工具。

- 传播效果:指传播活动对受传者产生的影响。

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1. 传播过程:研究传播活动从发起到完成的整个过程,包括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等要素。

2. 传播结构:研究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如传播网络、传播渠道、传播媒介等。

3. 传播功能:研究传播活动在人类社会中的功能,如信息传递、社会整合、文化传承、政治宣传等。

4. 传播制度:研究传播活动的规范、政策、法规等,以及传播制度对传播活动的影响。

5. 传播效果:研究传播活动对受传者产生的影响,如认知、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三、传播学的研究方法1. 定性研究:通过对传播现象的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传播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

2. 定量研究:通过对传播现象的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传播现象进行量化分析。

3. 案例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播案例,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传播现象的规律。

4. 实验研究:通过人为控制变量,观察和测量传播活动对受传者产生的影响。

5. 计算机模拟: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传播现象,以揭示传播规律的内在机制。

四、传播学的基本理论1. 传播者理论:研究传播者的角色、特点、行为以及传播者的传播效果。

2. 受传者理论:研究受传者的角色、特点、行为以及受传者的传播效果。

3. 传播内容理论:研究传播内容的类型、特点、传播效果以及传播内容的制约因素。

4. 传播媒介理论:研究传播媒介的构成、功能、传播效果以及媒介环境对传播活动的影响。

5. 传播效果理论:研究传播活动对受传者产生的影响,如认知、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传播学三大学派读书笔记

传播学三大学派读书笔记

传播学三大学派读书笔记●经验学派●学派介绍●又称经验主义学派/行政学派等在20世纪初五大社会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形成强势的背景下而形成发展的;成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度成为传播学主流学派;●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可观察、可测量、可量化的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对象,着重于研究传播的短期微观效果,代表了美国主流的传播学研究●奠基人+主要代表人物●拉斯韦尔:〈美〉政治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是美国系统研究政治传播第一人●主要理论贡献:●5W传播模式、传播的“三功能说”●拉扎斯菲尔德:〈美〉社会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最早将社会调查法系统的应用于受众研究;被称为“工具制造者”●主要理论贡献:伊里调查、“两级传播”与意见领袖、大众传播的三功能、“焦点小组访谈”研究方法●卡尔.霍夫兰:〈美〉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毕生研究“态度和说服”相关问题;著作《传播与说服》●主要理论贡献:信源的可信度、休眠效果、传播技巧与策略(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情感诉求与理性诉求、恐惧诉求)●卢因:〈美〉心理学家,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先驱,格式塔心理学的后期代表人,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施拉姆:美国传播学主要奠基人和集大成者;“传播学之父”、“传播学的鼻祖”;他将美国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主要理论贡献:奥斯古德-施拉姆传播循环模式、大众传播的四大功能、报刊的四种理论●学派特点●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研究者首要任务不是冥思苦想而是致力于收集大量的研究材料,通过不断重复的“假设-验证”式的经验研究,进行理论的建构和完善●功能取向的学术立场:将学术研究和政治利益、商业利益相结合,通过实证研究找到社会管理传播技术,或经营传播业的技巧●主要流派●芝加哥学院:以帕克为中心医院杜威、米德等人也对这个学派的传播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思想多远开放、内容丰富,它对经验功能学派最深远的影响就是实用主义哲学●哥伦比亚学派:聚焦于“效果研究”,尤其是受众态度和行为的短期改变,成为施拉姆等人日后书写“正统”传播学的起点拉扎斯菲尔德、包括莫顿、坎特里尔等●耶鲁学派:主要采用实践心理学方法,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和复杂性霍兰夫的领导下,贾尼斯、凯利、麦奎尔●批判学派●学派介绍●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兴盛,80年代成为传播学研究中的主流之一;起源于欧洲,是对欧、美等持有不同于美国实证分析、经验研究派别立场,坚持批判观和方法进行研究的总称。

传播学笔记范文

传播学笔记范文

传播学笔记范文和批判学派两大阵营的第一次讨论。

他对资本主义文明进程中文化工业造成的社会后果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6、埃弗雷特·M·罗杰斯:美国传播学家。

他对于传播研究的主要贡献,一是创立了创新扩散理论,是议程设置理论的杰出发展者和当代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传播学新兴分支,发展传播学,的重要开创者;二是撰写了《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重新梳理了早期传播学在美国的诞生和发展历史。

五、传播学流派:[一] 经验学派 / 传统学派(Empirical School):主要指以经验性、定量的研究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侧重于传播效果的研究。

(经验性研究方法指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

)1、两个重要特征:(1)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实用主义认为判断事物(或真理)的标准不是思想或语言本身,而是思想所引起的客观行为,认为“真理就是效用“,而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2)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2、强调经验材料和客观数据的重要性,并运用它们进行实证考察,从而揭示社会现象和行为的原因和规律。

经验性研究方法的主要原则:(1)研究程序应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2)首要目标是收集和提供无可争议的科学数据和材料;(3)通过公开的学术讨论,建构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模式或“定理”。

3、缺陷:(1)可量化、可观察的经验材料是有限的,而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是无限的,况且人的精神和理性活动不能单纯靠经验材料加以说明;(2)目前经验性研究所依赖的问卷调查、控制实验等程序和技术缺乏精确性和严谨性;(3)从个人或小群体处获得的经验材料在考察社会的微观方面具有一定效用,但不适合研究宏观社会结构和整体历史进程;(4)由于受到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者的学术立场不可能做到纯客观。

4、代表人物和代表性研究: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传播流”研究、霍夫兰等人的说服研究、卡兹等人的“创新于扩散”研究。

传播学通论背诵笔记

传播学通论背诵笔记

传播学通论背诵笔记一、总论1.历史上关于传播的定义大体上有共享说、劝服说、反应说三种:(1)共享说:认为传播就是信息共享的过程。

不足:人类传播是借助符号传播信息,人们共享的不是符号,而是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许多传播是无法达到共享的。

(2)劝服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传播是有目的的行为,突出了传播的功利性。

不足:在传播过程中影响是相互的,传播的角色关系会发生变化,传播者和受传者有时是相互转换的,传播者在影响他人的同时,也在受他人影响。

(3)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

不足:刺激反应不仅是人类的传播行为,动植物都有刺激反应问题。

2.通论的传播定义:传播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移动和变化。

3.对通论传播定义的认识:(1)传播具有信息性质(2)传播具有可流动性和可测度:(3)信息具有可转换性4.传播学产生的诱因和基础:(1)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2)政治与战争的需要(3)新闻学的发展5.传播学的研究内容:传播学的发展基础是20世纪崛起的行为科学和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三论是传播学的方法论。

6.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和集大成者(1)拉斯维尔(政治学家):①他首先用政治学的观点对传播进行系统的研究。

②他提出了着名的5W传播模式和传播的三功能说。

③他用定量语义学的方法,比较了有意义的政治符号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在主要新闻机构的分布。

(2)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学家):①他把社会学实地调查的方法和研究社会实际问题的范围扩大到传播学领域。

②他是首先从受众角度研究大众传播效果的社会学家之一。

③在从受众角度研究传播效果的过程中,提出了两级传播论、有限效果论和使用与满足论等着名观点。

主要着作:《人民的选择》1944(3)库尔特-卢因(社会心理学家):①他把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引入社会学研究的同时,实际上也给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②他对人们行为和群体的研究中,在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的影响时,要充分注意社会环境和个人所属群体的作用。

《文化传播(202x年第2期 总第2期)》读书笔记模板

《文化传播(202x年第2期 总第2期)》读书笔记模板

目录分析
前沿视点
《文化传播》编辑 委员会
经典与通识
0 1
专题研讨: 文化语境下 的艺术与设 计
0 2
高研论坛
0 3
学术观察
0 4
书评
0 6
内容简介
0 5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 s
世界文化视野下的中华经典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义之二 张艺谋电影创作的文化价值再认识 文化离散与文化中心建构——围绕北京的探讨
读书笔记
这是《文化传播(202x年第2期 总第2期)》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文化传播(202x年第2期 总第2期)》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文化传播(202x年第2期 总第2期)》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Chinese Classic in the View of World Culture Prosperity, Democracy, Civility and Harmon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Recognition on the Cultural Value of Zhang Yimou s Creative Works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Diaspora and Cultural Center—— The Study around Beijing The Multiple Implication of the Confucianist Junzi ideas From Time Discourses to Academic Thought:An Essay on the Reflection for the Study of Huang Zongx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文化传播学派
一.【教学要点】
一、文化传播学派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德奥传播学派的理论方法
三、英国传播学派
四、传播学派的贡献与缺陷
二、【基本内容】
一、文化传播学派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1、产生背景。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而帝国主义者是不愿意继续进步的,因为再进步,资本主义制度便不能永世长存,帝国主义者也不允许殖民地国家独立地进步,而只让其借用资本主义文化,即把资本主义文化传播到殖民地国家,是殖民地国家借用,而后得到发展和进步,以适应帝国主义者进一步统治殖民地,为了资本主义永世长存,需要寻找理论根据。

2、传播主义与传播学派
自泰勒《原始文化》一书发表以来,有的欧洲人类学家论证说,全部文化开始于一个或多个特殊区域,然后向全世界传播,这种认为所有文化有一个共同起源的观念,通称为传播主义。

以此形成传播学派,分为德奥传播学派和英国传播学派。

二、德奥传播学派的理论方法
(一)拉策尔(F.Ratzel,1844-1904)
拉策尔原是地理学家,后转而从事民族学研究。

他根据古典进化论者巴斯蒂安的地理环境概念,发展成地理环境学说,或称人类地理学派。

拉策尔认为,自然对个人以及通过个人对整个民族的体质和精神的影响,是起决定作用的。

在其《人类地理学》一书中强调地理环境决定人的生理、心理以及人类的分布、社会现象和其发展进程。

1、民族及文化在迁徙时互相接触,互相影响。

2、描绘出一幅人类及其文化的地面分布图。

3、文化特质是伴随民族迁徙而扩散的。

4、每个民族都受到周围民族的影响。

5、民族迁徙导致文化转移或变化。

6、研究方法。

拉策尔把文化研究与地理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他根据历史和地理的事实材料,用实证的方法开创了文化传播的研究。

(二)、费罗贝纽斯
拉策尔提出了合理的观点和方法,但是他的学生和后继者,却把传播论引向极端。

比如费罗贝纽斯曾经组织,他是德国传播学派(或称文化圈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以他的老师拉策尔的理论和实证法论证“西部非常文化圈”的存在。

1、提出“文化圈”概念。

2、弗罗贝纽斯第一次广泛和系统地提出了绘制文化地图的方法,进行了对非洲物质文化对象的研究。

3、认为人不是文化的创造者,而是文化的体现者,或者说是文化的“搬运工”,
(三)弗-格累布奈尔(1877-1934)
弗-格累布奈尔是柏林民族学博物馆的助理。

他利用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料,加入“文化圈”研究的行列。

1、主要理论观点。

1)、他运用拉策尔的历史方法,认为文化的类似,不但可见于个别文化成分中,还可以见于两个完整的文化丛或文化圈中,所以民族文化的迁徙,不但与个别文化成分类似有关,也与整个的文化圈彼此类似有关。

2)、他在拉策尔的形的标准和弗罗贝纽斯的量的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说“文化圈”和“文化层”概念。

3)、认为物质文化形式以及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某些现象都属于文化元素(文化特质)。

4)、格累布奈尔认为,从原则上说,‘文化圈’(也称‘文化丛’)以完整的形态扩展和移动,有时会排斥既存在的、他种文化丛或者与之结合。

5)、认为文化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是毫无变化的,人类的发明创造能力是极其有限的。

2、研究方法
在《民族学方法论》一书中,仿效历史学、为民族学创立了一种系统的方法论。

他认为这种方法论能够准确地把握各项事实,理解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由于格累布奈尔把民族学看作历史学家的一个领域,所以他总是强调要细微的研究资料,鉴别和评价资料,要在把握了每一事实的情况下,寻找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探索它的历史变迁关系。

(四)、安克曼
安克曼是格累布奈尔的同学,他只反对进化论所假定的“单一”的发展程序。

他在《原始民族的宗教》一文中认为“我们更应当假定有许多不同的发展线,随着历史的前进,由这些发展线的混合语相互的影响,而产生了现在我们可以看得见的许多宗教形式”。

(五)威廉-施米特(1868-1954)
1、生平及著述
施米特是德奥文化传播学派的领袖人物。

施米特在语言学和民族学领域有渊博的知识,他创办了《国际人类学杂志》,并创导以文化史学方法,研究原始文化及其宗教。

施米特著述颇丰,有《矮人在人类学发展史上的地位》(1910);《神的观念和起源》(1912);《民族与文化》(1924)、《地球上的一切语言类及语言圈》(1926);《民族与文化》(1924);《比较宗教史》(1930);《民族学的文化史学方法》(1937)
2、主要理论
1)、施米特按照“文化圈”的顺序来划分人类发展阶段,他将之分成原始的(primitive)、初期的(primary)和二期的(secondary)三个阶段,
2)在施米特的理论中,问题的重心转到了确定“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历史年代上。

认为文化比较研究的最后目的,第一是查明各文化在全世界分布的情形;然后,把这些文化圈相互比较,如此,则知其中哪一个文化圈在整个文化发展史上是最古的。

3)格累布奈尔的文化圈标准和文化圈顺序标准纯粹是地理标准。

而施密特的文化圈公式建立在有关文化圈及其地理移动的纯粹传播主义观念的基础上,后来又成为文化演变阶段的世界历史性公式。

4)施密特接受“文化圈”方法有着他的实用主义目的,他是想凭借这种所谓“最现代的”科学方法来证明最古的人类具有圣经传统和基督教信条所赋予的上帝造的、初民的一切优点。

三、英国传播学派
(一)威廉-里弗斯
1、生平及著述。

威廉-里弗斯,原是神经病理学医师,后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社会人类学家。

1908年完成了美拉尼西亚诸岛之行,并继承摩尔根观点写成了《亲属组织和社会组织》一书,1914年出版了《美拉尼西亚社会史》,他感到进化论方法仅仅根据心理和地理因素是无法解释不同文化的类似性的,因而转向传播论及文化史的研究。

里弗斯认为格累布奈尔对文化传播过程的理解是机械的、简单化的,他认为不应该把
社会结构、语言和宗教信仰等与物质文化的实物同等对待。

(二)泛埃及主义者——埃利奥特-史密斯和威廉-詹姆斯-佩里
受里弗斯的影响,在英国出现了“极端传播主义”或称“泛埃及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有史密斯和佩里。

1、史密斯的学术思想。

史密斯认为一切彼此联系的文化现象,是某个时候在埃及(部分在其邻国)诞生的,大约自公元前9世纪至前8世纪时,开始从埃及向一切国家传播,特别是向东,经阿拉伯、波斯湾、印度、斯里兰卡,传播到印度尼西亚,到大洋洲,再经大洋洲和太平洋北部,传播到美洲。

2、佩里。

佩里,曾先后在曼彻斯特大学和牛津大学讲课。

他是研究宗教史和印度尼西亚的学者,主要著作有《印度尼西亚史前巨石文化》(1918)和《太阳之子》(1923)他认为古代埃及文化传遍世界各地,是因为这种文化的代表到各地寻找贵金属和其它珍宝,从而把这种文化带到了各地,在他们找到了珍宝的地方,便与当地居民混合起来,于是产生了各种新的文化,这些文化随着远离埃及中心的程度而逐渐贫乏。

四、传播学派的贡献与缺陷。

1、贡献。

传播主义者也合理地提出了各族间具体文化的联系问题,如文化变迁包括接触和传播的事实,也是拉策尔及其门徒的伟大贡献。

传播学派对旧世界各地区文化的细微研究,做出了它的贡献。

2、缺陷。

传播学派仅仅力图把全部人类历史归结为文化联系、冲突、借用和转移的现象,认为文化是一次产生的。

因此,他们的共同的本质缺陷是把文化现象与其创造者分割开来,没有看到作为创造者人的作用及其社会的作用了。

传播主义只是解释文化现象的一种方法,但不能将一切文化现象都牵强附会地用传播主义去解释,更不能臆造。

所以经过一些学者的研究,探讨和批判,一些极端的或有明显错误的传播理论已经逐渐为人们所淘汰。

比如“泛埃及论”,文化圈学说,文化的机械组合等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趋于衰落。

三、【课外阅读书目】
1、C.A.托卡列夫:《外国民族学史》,汤正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施密特:《原始宗教与神话》,萧师毅、陈祥春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3、G.埃利奥特·史密斯:《人类史》,李申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