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巍山火把节

合集下载

大理的火把节习俗礼仪

大理的火把节习俗礼仪

大理的火把节习俗礼仪前言大理火把节始于唐朝,是大理民间的一种传统活动。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当地村民会在洱海边上集合,根据传统习俗举行一系列活动。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火把游行、舞龙、舞狮等表演节目络绎不绝。

在游行结束后,还会有一场传统的祭祀活动,让人们更加感受到这个节日的严谨和热闹。

关于火把节起源与历史据传说,唐代时,大理皇宫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传统节日,曾点亮一排长长的火把。

这个节日后来被称为“大理火把节”。

自此以后,火把节每年都会成为当地的重头戏,引得全城几乎所有人都来观看。

活动内容大理火把节的程序非常繁复,它包括表演、跳舞、拍照、观光、游行等内容。

在活动中,通常有以下一些关键环节:1.准备火把在游行开始前,节日组织者会准备好数以千计鲜艳的火把。

凭借传统工艺,这些火把融合了大理的文化元素,让观众们在细节中感受到节日的氛围。

2.舞蹈表演火把游行开始后,跳草地和舞龙舞狮的表演队伍就会出现在舞台上。

这些表演队伍尤其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他们身穿明亮的衣服,在灯芯绒的照耀下略显虚幻。

跳草地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用舞蹈来模拟一场战斗。

跳的人们会用出拳和步法相互配合,过程流畅而不失节奏感。

3.飘扬的旗帜当午夜时分降临,节日组织者会点燃火把以纪念往昔的传统活动。

火把的燃烧产生了一些刺眼的灯光,使周边景色显得更加壮观。

然后,许多丝绸飘扬的旗帜迎风飘扬。

这些旗帜缓慢地在空中盘旋,缓流柔曲,好似大地上的彩带。

4.祭祀活动火把游行结束后,祭祀活动就开始了。

人们在洱海边放鞭炮、祭祀祖先、燃放焰火。

每年的火把节当天,全体村民都会到河边举行集体祭祀,主要是祭祖、祈求平安、祈雨纳税等。

祭祀过程中,警戒线将人群分成两部分。

礼仪大理火把节是一个具有强烈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

在参加火把节时,人们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尊重当地风俗作为一个民族节日,大理火把节拥有自己的传统和风俗。

在参加节日期间,人们要尽量遵守当地的传统风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彝族民族传统节日

彝族民族传统节日

彝族民族传统节日“彝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的地区有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

那么您知道彝族人都会过哪些传统节日吗,下面给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火把节是云南省弥勒县西山一带彝族阿细人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和二十五日。

节日头一天,远近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到指定的摔跤场上参加或者观看小伙们的摔跤比赛和姑娘们的“跳月”,“跳月”是一种随着音乐节拍跑三步停两拍向前抬脚的集体舞,同时还要拍手和原地跳转。

第二天晚上,手举火把的年轻小伙组成的火龙和姑娘们组成的火龙,分别从村子的不同方向游到“公房”门口的广场上,然后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老年人则点燃火把在房子里面绕来绕去,以示驱魔除灾。

据传说,很久以前,居住在金沙江边的彝族人被洱海的一个奴隶主抢去充当奴隶。

他们被强迫在洱海边修建一座高塔。

奴隶们在阿真的带领下,利用巧计在黑夜杀死了那个奴隶主,并救出了其他奴隶。

天亮了,奴隶们聚集在洱海边,弹着三弦、吹起竹笛,尽情耿唱、舞蹈,直到太阳落山。

这天正好是六月二十四日。

从此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当地彝族各村寨杀猪宰牛纪念这次胜利。

慢慢地,就把六月二十四日定成节日。

又因火把在那次起义中起了关键作用,人们又在二十五日的晚上,举着火把游行。

后来,人们决定将两天的活动合并为一,因此这个节日也叫做“火把节”。

云南省迪庆一带彝族也有过火把节的习俗,时间在六月二十四日,节期二天。

节日第一天早晨,家家户户把房屋内外打扫干净。

姑娘妇女们烧火宰鸡,炒制燕麦麻子泡。

小伙子则上山打猎。

下午太阳偏西时,全家人站在羊圈门口迎接上山数月以来的羊群,并清点羊数,家长还把炒熟的燕麦麻子泡撒向羊群,祝愿羊儿繁衍发展。

二十五日,是剪羊毛的日子,清早起来,人们就把烤荞饼、炒燕麦麻户泡花、剪刀、指套等准备好。

剪羊毛以家族为伙。

先将煮熟的羊肩胛肉块放在荞饼上,给牧羊人吃,并向他敬酒,请他剪第一刀。

彝族节日

彝族节日

民族节日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

“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

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

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火把节火把节——彝族的狂欢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

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

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女互撒,则是恋爱的开始。

路南、圭山等地的彝族,节日期间,人们弹着大三弦,跳起“阿细跳月”,同时举行摔跤、斗牛等活动;楚雄、弥勒等地的彝族,也举行传统的“祭火”仪式。

节日之夜,在彝族聚居的大山深处,到处是“火树银花不夜天”,景象十分壮观。

赛装节赛装节——彝族少女的时装表演:楚雄彝州有两个地方有赛装节。

一个是永仁县直苴村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

一个是大姚县三台乡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

赛装节为居住分散,平时很难有机会相聚相识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表白爱情的机会。

而姑娘们最能显示自己的,就是看谁的衣服最漂亮。

彝族女子的服装,全靠手工桃花和刺绣,做一套衣服往往要花一两年的时间。

因此,谁的衣服多、花样好,谁就会被看作是勤劳能干、心灵手巧的人。

与过去的赛装方式不同、现在,人们已不再把所有衣服都穿在身上,而是不停地更换新衣,有的姑娘一天要换五六套衣服。

于是,赛装节上也就多了一个景致:在山管边、青树下,老人们搭起无数帐棚,烹煮着食物,忠实地为自己的姑娘守护着服装。

大理火把节的风俗作文600字

大理火把节的风俗作文600字

大理火把节的风俗作文600字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云南大理的白族同胞就会像个孩子一样兴高采烈地迎接属于他们的"火把节"了!作为一个在大理长大的孩子,火把节对我而言可不仅仅是一场盛大的节日庆典,更像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辈,见证了我们一家人数不尽的欢乐岁月。

火把节那天一大早,家家户户就开始张罗起来准备节日的各种物品了。

妈妈会把家里最漂亮的白族服饰给我们全家人一一拿出来,洗濯得干干净净;爷爷奶奶会拿出珍藏已久的美酒佳肴,准备好等会儿招待远方亲朋好友;而我和弟弟妹妹们这些小毛头,却最喜欢去打理院子里那棵上了年纪的火把树——它就像是我们的一位老朋友,年年在火把节这天为我们献上绚丽多姿的火把花。

阳光渐渐西斜,火把节的庆祝活动也拉开了序幕。

妈妈给我们穿上了节日盛装,爷爷拿出了酒席等待客人的光临。

不一会,亲朋好友们就陆续赶到,大伙儿敞开酒肚互相嘘寒问暖,场面热热闹闹。

待到夜幕低垂,火把树上那一簇簇绚烂的火把花也跟着绽放了,我们就开始踩着祖传舞步载歌载舞,庆祝这个久违的火把节。

舞毕,人群开始三五成群地游街串户,手捧着五颜六色的火把,庆祝这个属于我们白族同胞的传统节日。

很快,整个大理古城就被绚丽的火光点亮了。

在火把的映照下,大人们或高歌或醉酒,孩子们追逐嬉戏,一派祥和热闹的景象。

我总觉得,火把节就像是大理的守护神,给予了我们白族人民欢乐和力量。

是啊,作为白族人的骄傲,火把节不仅是一次节日的狂欢,更是对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一种弘扬和传承。

随着时代的推移,我们每个人都在渐渐长大,但火把节永远是我们心中最亮丽的一束火花,照亮着我们走向未来的道路。

火把节小知识

火把节小知识

火把节小知识
1.火把节是云南省彝族、纳西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举行。

2.火把节传统上是为庆祝收获、祈求丰收和消灾祈福而举行的,也有些地方把它作为传统的迎接夏季的节庆。

3.火把节的主要活动有舞龙、舞狮、跳火圈、放烟火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就是跳火圈,跳火圈的过程是跳者围绕篝火旋转,同时手持火把耍技巧,非常震撼。

4.火把节的火把有两种,分别为云南省巍山彝族的花火把和德宏傣族景颇族的蒿根把,两种火把的制作材料和造型都有所不同。

5.火把节的起源与传说多种多样,其中一种流传最广的传说是,在古代,白族的一个部落在人类面临灭绝时,请来了"火神","火神"为村庄献上了火种,从此百姓开始生活,这一天被纪念为火把节。

6.火把节虽然是云南省的传统节日,但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和知名度的文化节庆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和国外的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火把节第一天:祭火。

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

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

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

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

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

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达体舞。

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

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

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

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

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

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

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

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火把节民族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三天。

2023年云南火把节是什么时候(几月几日)

2023年云南火把节是什么时候(几月几日)

2023年云南火把节是什么时候(几月几日)2023年云南火把节是什么时候2023云南火把节是8月10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举行,也就是从8月10日开始至8月13日。

火把节是什么族的节日火把节不止是彝族的节日,火把节还是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起初是彝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开始,持续整整三天。

在这三天里,彝族人民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这体现了人民尊重自然规律的美好愿望。

到了今日,火把节不仅仅是彝族人民特有传统节日,也是周边少数民族的商贸活动的日子。

很多人都知道彝族火把节,但是,火把节不止是彝族的节日,火把节还是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不过在日子上有所不同。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火把节各族传说纳西族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派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间,要他把人间烧成一片火海。

老天将来到人间,看到一个汉子将年纪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小的孩子反倒牵着走,他感到奇怪,细一问方知背着的孩子是侄子,牵着的孩子是儿子,因哥嫂已死,汉子认为应该好好照料侄子。

老天将为这样的人间美德深受感动,想着人们的心地是如此善良,怎忍加害于他们,便将天神烧毁人间的消息告诉给那汉子,要他告诉人们于六月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门口点燃火把,以此免去灾难。

于是千家万户都在这天晚上点起了火把,天神以为人们早已在火海中灭亡,便沉沉地睡去,再也没有醒来。

后来,纳西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拉祜族山上住着一个善人和一个恶人,恶人专吃人眼。

六月二十四这天,善人用蜂蜡裹在山羊角上,点燃蜂蜡后叫山羊去找恶人,恶人看到火花,以为人们拿火枪来打他,便急忙躲进山洞,并用石块堵住洞口,结果被洞里冒出来的水淹死了。

从此人们就不再担心恶人来吃眼睛,可以安安稳稳地搞生产了。

彝族火把节是几月几日

彝族火把节是几月几日

彝族火把节是几月几日火把节是农历几月几日:农历六月二十四和农历六月二十五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日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日举行,为期两三天。

彝族人认为火把节是为了长出火把一样粗的谷穗。

后人以此祭祀火,以驱除家中田里的恶鬼,以保人畜平安。

现在,人们也利用聚会的机会进行社交或与恋人见面,并在节日开展商业活动。

“火把节”也是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会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

你可能感兴趣:火把节庆祝活动接点火种据传,农历6月24日,是人类使用火的纪念日,生活在云南的白、彝、普米、纳西等民族,把6月24日定为传统的火把节,届时,举办各种活动欢度,种“太阳”。

鹤庆西山片的白、彝族群众,每到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种“太阳”活动。

是日,人们在“打歌”场中心竖棵大火把,火把四周,堆放着堆堆干柴。

火把正前方栽着一截经认真挑选、干燥易燃的树桩作为太阳的象征。

太阳冒山之际,早已汇聚在场子中的人们,各拿一根精选的小木棒,依次到“太阳”上“钻”木取火。

不管谁“钻”出了火星,众人便蜂拥而上,用早已准备好的草绒、干树枝叶“接”点火种。

并想法把火种移到柴堆上,把柴堆点燃。

随即,各人用一把小火把从火堆上点燃火种,带回家中把各家的火塘点燃,称之种“太阳”。

太阳落山后,人们全汇聚到“打歌”场,在白日燃烧的篝火上再次点燃大火把。

随之,环火把、火堆“打歌”,歌颂火给人的幸福。

耍火活动居住在鹤庆、丽江毗连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

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

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祭颂火神居住在宁蒗县的普米族人会在火把节举行仪式赞美火神。

相传普米族崇拜的火神是安古米,原是摩梭人的女祖先。

为了自己的后代和与自己民族群居的普米族的幸福,她潜入天宫偷走火种,用自己的身体作为火把,把火种引向人间,让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时得到火种。

云南大理巍山火把节[精彩]

云南大理巍山火把节[精彩]

云南大理巍山火把节[精彩]云南大理巍山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是火把节,原为彝族传统节日,后成为巍山全县名族节。

《中华全国风俗志》说:“六月二十五日,农民持炬,照耀田间以祈年,(云南)通省皆燃”。

火把节源于彝族人对火的崇拜而形成的祭火神仪式,原来增加了祭田神祈求丰收及各种以避恶、灭虫为主题的活动。

这一天,家家户户忙着杀鸡宰羊,蒸粑粑,备办美食佳肴。

人们早早地就用各色彩旗,火把梨、花红一类果子,松明,天门冬藤子(一种绿色植物),精心打扮一棵5—7米高的松树。

上插一个状如升头,上书“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一类吉利语的火把头,民间俗称“扎火把”。

过去,巍山养马人甚多,当天下午人们将马牵出,争先恐后,跃马扬鞭,从北门外文献大楼(群立门)冲到南门外,人欢马跃,叫做“压马趟”,这一活动是火把节夜晚活动的前奏。

当日落西山,夜幕降临,人们从四面八方拥入城内“逛火把”。

县城内主要街道上火把齐燃,爆竹喧天,火树银花,一片沸腾。

火把头上的“金弹子”如火龙吐珠:“地老鼠”似火龙飞舞。

青少年儿童则多用麻杆扎成小火把点燃,用香面为主做燃料,把香面一把一把抛撒向小火把,团团火光追逐着围观的人群。

据说这一天被香面撒过的人可以百病消除,清吉平安。

这一天,县城内大操场上竖起20米高的大火把燃放,同时还燃放巍山传统工艺“盒子灯”。

盒子灯是用木材扎成5-7米的六方形或圆形框架,并分台串联起高升、地老鼠、转盘花等烟花爆竹,分台设计“三娘教子”、“唐僧取经”、“三英战吕布”、“雷打张继宝”等内容,以引线做开光,机械做动力,进行表演。

燃放盒子灯时,蔚为壮观。

1959年秋,中央文化部组织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艺调演现场会在大理召开,特指定巍山盒子灯到会表演,并摄制录像。

火把节这天,各村寨都竖一把10米多高的火把,参与这个盛大的节日。

全县城乡呈现出一派太平、祥和、喜庆的景象。

火把节是几号?2019彝族火把节时间及游玩攻略

火把节是几号?2019彝族火把节时间及游玩攻略

火把节是几号?2019彝族火把节时间及游玩攻略8月8日农历6月24日火把节在云南拉开狂欢大幕8月8日,千万人围着火把载歌载舞,弹起大三弦,跳起左脚舞,共度不眠的火把狂欢之夜。

这一天,是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这一天,从山寨到城镇,从高山到平坝,处处是狂欢场,这一夜,人人燃起高高的火把,手拉手足跟足围成圈子载歌载舞。

一把把火把,一堆堆熊熊燃烧的篝火,像一颗颗天上的繁星落到人间,到处是火的世界,到处是歌舞的海洋。

8月8日,火把节狂欢的序幕将在云南这片红土高原上欢腾拉开,为此,本期特地为您献上云南火把节地图供您按图索骥!而日前世界气象组织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球温度创有记录以来的同期最高值的消息,着实让人吓了一跳!避暑,也成了这个时节的热点!过完火把节狂欢,就地来个避暑清凉游吧!【玩火狂欢1】激情火把节,阿老表你要来呢嘎!地点:楚雄时间:8月7日至8月9日火热指数:☆☆☆☆☆在云南,提到火把节,不得不提楚雄彝族自治州。

楚雄是我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全国近900万彝族同胞中,六大方言区、所有的支系在楚雄都能看到,这里也是中国火把节最流行、最隆重的地区,楚雄火把节的盛况可与过年媲美。

2019年5月,楚雄彝族火把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今年的楚雄彝族火把节看点玩点多——在城区各大广场由毕摩在六个祭火点同时举行统一规范的火把节原生态祭火仪式,配之以彝族祭祀舞蹈表演;楚雄本地民间歌舞表演队,在城区主要广场进行彝族大三弦、羊皮鼓舞和毕摩巡演活动,集中展示彝族原生态舞蹈精品;连续3个晚上在城区5个广场和紫溪彝村组织开展万人左脚舞狂欢活动,围着熊熊燃烧的火把堆,上万人的左脚舞,快乐和着火把一起燃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扔在人群里一起狂欢?跳累了玩累了,就到夜市摊上烧烤一把,或是唤店家来一锅楚雄赫赫有名的“羊汤锅”!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已有的停车泊位基础上,活动点周边新增了近30万个停车泊位,并充实了警力加强交通疏导。

彝族节日:火把节(中国传统节日)

彝族节日:火把节(中国传统节日)

彝族节日:火把节(中国传统节日)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

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

云南沪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

永仁县彝族在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做开“火神会”。

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或跨越。

彝族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

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火把节的由来,传说很多,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

祭神祭田、祈求丰年、送崇驱邪是节日的不衰主题,节期,家家户户点火把,照遍屋内外所有角落。

夜晚,全村的火把行列从村头照到田野。

之后,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尽情歌舞,巍山的“打歌”,弥勒、宜良的“阿细跳月”,楚雄的“打跳”,路南的“大三弦”,红河的“罗作舞”,凉山的“朵洛荷”等欢快的集体舞在这天都会大展风采。

彝族的节日很多,楚雄州大姚县昙华山一带的“插花节”别具一格。

传说古时候有个名叫“咪依鲁”的漂亮姑娘,为了拯救彝家姐妹,勇敢地采了二朵有毒
鲜花插在头上,毒死了作恶多端的土司,自己也献出了生命。

当地彝族人民为纪念咪依鲁,每年二月初八,都要从四面八方云集昙华山,采摘鲜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节日时,人们把绚丽的马樱花戴在头上,插在门前,表达对抗暴除恶的咪依鲁的赞美。

今天,在马樱花盛开的时节,当地彝族人民唱歌踏脚,尽情欢乐,庆祝幸福的新生活,礼赞繁花似锦的明天.。

巍山火把节作文600字

巍山火把节作文600字

巍山火把节作文600字The Torch Festival in Weishan is an annual event that is celebrated by the Yi ethnic group in Yunnan, China. 巍山火把节是中国云南彝族每年都会举行的传统节日。

It is a time for the community to come togetherto honor their ancestors, pray for good fortune, and celebrate their culture through traditional dances, music, and of course, the iconic torch procession. 这是一个让整个社区团结在一起,祭拜祖先,祈求好运,通过传统舞蹈、音乐以及标志性的火把游行来庆祝他们的文化的时刻。

The festival usually takes place in the sixth month of the Yi calendar, which corresponds to late June or early July in the Gregorian calendar. 节日通常在彝族历法的第六个月举行,相当于阳历的6月下旬或7月初。

The Torch Festival is a tim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Yi people, as it is a key opportunity for them to reconnect with their cultural roots and pass down traditions to the younger generation. 火把节对彝族人民来说意义重大,因为这是他们重新连接文化根源并将传统传承给下一代的关键机会。

2023年大理火把节是几月几日

2023年大理火把节是几月几日

2023年大理火把节是几月几日2023年大理火把节是几月几日白族的火把节缘自《火烧松明楼》(又叫《白洁夫人》《白洁圣妃》)的民间传说。

相传在南诏时期,蒙舍诏皮逻阁想吞并其他五诏而密设松明楼于大理城西,然后以祭祀知名邀请五诏诏主赴宴。

邓赕诏皮逻登的妻子白洁夫人聪明绝顶,早就猜到皮逻阁的阴谋而劝阻丈夫不要赴宴。

结果皮逻登执意不听,被烧死在松明楼。

后来皮逻阁想霸占白洁夫人为妻,白洁夫人不从,跳入洱海自尽。

当地民众为了纪念白洁夫人,把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定为火把节,流传至今。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

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

火把节,要与一些民族中对火的崇拜有关。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火把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很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一些民族又称星回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火把节的节期一般是在农历的六月廿五,也有在六月廿四,其主要的活动有斗牛、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

火把节的来历火把节的来历到底是从何而起?各地传说都十分得多,但其****实质与火有关。

毕竟在广西一带虫子有很多,用火驱虫除害效果十分明显,对庄稼的生长有很大的帮助。

火把节的来历一:当时天神与地神斗争的时候,人们帮助地神,用火把将天神的虫军消灭后,战胜了天神。

火把节的来历二:远古时期,天上有着奇怪的现象,白天同时有6个太阳,晚上有7个月亮存在。

这一现象使得白日里烈阳暴晒,夜晚中强光照耀,使得天下农作物无法生长,土地荒芜人们经常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而且天下妖魔乱行,世间常常受到生命的威胁。

彝族的节日

彝族的节日

彝族的节日火把节火把节彝族的狂欢夜:;火把节;一般在阴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夜里举办,是彝族盛大游戏的节日。

到时候要宰牛、杀羊,祭献先祖,有的地方也祭土主,互相饮宴,吃坨坨肉,共祝五谷丰登。

火把节一般共度3天,头一天全家人相聚,后2天举行摔倒、赛马会、斗狗、竞舟、拔河赛等丰富的主题活动,随后举办隆重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当华灯初上后,大家挥舞火堆,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越岭过田,相互之间往别人的火堆上撒松脂粉,打火堆仗,漫山遍野映照得好似白天。

照彝族的风俗习惯,在火堆上撒松脂粉,使火堆嘭地腾空而起一团绚丽多彩的火苗,并吹拂一股香味,是表明一种美好的愿望:晚辈对老一辈撒,是尊重,祝愿长命;老人对小辈撒,是抚摸,祝福有利; 平辈互撒,是亲密无间友好;青年人男女互撒,则是相恋的逐渐。

南路、圭山等地的彝族,节日期内,大家弹着大三弦,跳起来阿细跳月,与此同时举办摔倒、斗狗等主题活动;楚雄州、弥勒等地的彝族,也举办传统式的祭火典礼。

节日盛宴,在彝族聚居地的深山中,四处是火树银花不夜天,景色十分壮阔。

彝族年彝族年,彝语称之为库斯,库即年、斯即新,意思是新春,是尺寸凉山彝族传统式的祭拜兼祝贺性节日。

库斯一般选中在阴历10月,农作物收种完成的时节。

彝族年为3天。

彝族年的头夜叫觉罗基,过春节第一天叫库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

觉罗基全家人团圆,或宰猪、杀猪,祝贺当初人财两旺,明年幸福安康等事项。

库斯意为新春,具体内容是祭祀,早上鸡打鸣之后,全村人就需要屠宰年猪,年猪要从一个村同寨年老或学识渊博的人家逐渐,先后序屠宰。

用年猪的胆、胰、尿包占卦主人的凶吉,以猪胆圆润、颜色好,胰平整,无缺点,尿包丰腴为吉祥如意,预兆明年人和动物昌盛,家人安康,粮食作物大丰收。

与此同时分舍富、舍民二餐用餐,舍富主要是祭拜先祖,取猪肾、肝、舌、胰与荞粑一同煮开,供奉祖先。

舍民是一家人团体餐。

吃了舍民后,男人们要将生猪肉切割成条块,女性们则要灌法好火腿肠,并当日要将小鲜肉和火腿肠挂在火塘上烤烤,与此同时以展现主人的年猪肥,人吉祥如意,而且展现出业主的富有。

大理火把节是几月几号2023年

大理火把节是几月几号2023年

大理火把节是几月几号2023年大理火把节是几月几号2023年火把节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大理火把节是几月几号2023年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大理火把节是几月几号2023年8月的大理是火红、热情和狂欢的,大理的火把节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白语称为“夫汪舞”,意为“六月狂欢”。

火把节是白族全年节日中除去汉族节日外最正式最隆重的本土节日,在白族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大理2023火把节是8月10日,星期四。

大理火把节的民间传说白族的火把节缘自《火烧松明楼》(又叫《白洁夫人》《白洁圣妃》)的民间传说。

相传在南诏时期,蒙舍诏皮逻阁想吞并其他五诏而密设松明楼于大理城西,然后以祭祀知名邀请五诏诏主赴宴。

邓赕诏皮逻登的妻子白洁夫人聪明绝顶,早就猜到皮逻阁的阴谋而劝阻丈夫不要赴宴。

结果皮逻登执意不听,被烧死在松明楼。

后来皮逻阁想霸占白洁夫人为妻,白洁夫人不从,跳入洱海自尽。

当地民众为了纪念白洁夫人,把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定为火把节,流传至今。

大理火把节最强攻略!一、大理镇火把节活动时间:8月11日-8月12日活动地点:大理天天三月街公交站大青树广场交通方式:1、从大理古城出发,坐公交或打车前往。

2、步行导航搜索“大青树广场”,从大理古城出发,路程约20分钟。

二、喜洲镇周城村火把节活动时间:8月11日活动地点:喜洲镇周城村交通方式:1、从大理古城出发乘坐洱源、上关、双廊客车至周城下车。

2、自驾导航搜索“喜洲镇周城村”,从大理古城出发,车程约40分钟。

三、喜洲镇喜洲村火把节活动时间:8月11日活动地点:大理市喜洲镇喜洲村交通方式:1、从大理古城出发乘坐喜洲、洱源、上关、双廊客车至喜洲下车。

2、自驾导航搜索“喜洲镇喜洲村”,从大理古城出发,车程约40分钟。

四、挖色镇海印村火把节活动时间:8月11日活动地点:大理市挖色镇海印村交通方式:1、从大理古城出发乘坐8路或三塔专线至火车站,到斜对面转乘挖色客车至海印村下车。

南诏传奇大理火把节的故事

南诏传奇大理火把节的故事

南诏传奇大理火把节的故事火把节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一个共同的盛大节日。

彝族、纳西族、僳僳族、苗族等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

白族则多在六月二十五日举行。

关于火把节的起始、来由,据文化学者研究,应该是白族以及西南各少数民族先民创造的一个集火崇拜、祈岁照年、去秽祈福、敬天祭祖、聚会狂欢、本主崇拜以及英雄崇拜等众多原始民俗为一体的民族民间节日。

不过,在民间传说中,则是以唐朝时期蒙氏灭五诏、松明楼祭祖、火烧松明楼、铁钏认夫、白妃死节等故事情节家喻户晓。

当然。

由于历史久远,许多文献记载又多语焉不详,以致这些民间故事虽然故事感人,但却情节简单,让人总有难窥全貌之感。

那么,这个盛大节日的背后到底还有怎样不同寻常的人和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一千多年前的南诏国,一起去感受那一个个充满刀光剑影、爱恨情仇的千古传奇!南诏初起故事还得从公元七世纪至八世纪初说起。

那时,正值隋末唐初,当时,洱海地区分布着一百多个大大小小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争夺统领权,长期争斗不休。

后来,经过一百多年的争斗,许多弱小的部落被大部落吞并,最后就剩下了蒙?`诏(在今巍山县北部及漾鼻县、永平县一部分)、邓赕诏(今洱源邓川)、浪穹诏(今洱源)、施浪诏(今洱源东北)、越析诏(今宾川)、蒙舍诏(今巍山)等六个大部落和苍洱之间的一些西洱河蛮。

这六个大部落史称“六诏”,其中蒙舍诏因地处南部,又称南诏。

蒙舍诏的首领叫细奴逻,是一个雄心勃勃、颇具战略远见的大英雄。

相传,那时,这“六诏”上面还有一个大的部落联盟,叫“白子国”,它的首领叫张乐进求,曾被唐王朝册封为“云南大将军”,他很想以和平的方式结束这六大部落之间的继续争斗,于是就想方设法进行协调。

据传,那是公元649年,唐贞观二十三年,那时“白子国”内有一根铁质神柱,是诸葛亮征南中时所立(西南地区古称南中),因年代久远已锈蚀不堪,张乐进求就在原址重新铸造了一根大铁柱。

等到铁柱铸成那天,他就举行盛大祭祀仪式。

特意邀请洱海地区有名望的部落首领参加祭祀。

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

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

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火把节是中国云南省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

它是彝族人民欢庆丰收、祈福明年的节日,也是彝族文化独特的体现。

火把节以其独特的风俗和丰富的寓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观赏和参与。

本文将介绍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以展现其魅力和深远的文化意义。

一、火把节的起源和传承火把节起源于云南省丽江市束河古镇,据传始于元代,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这个节日最初是彝族人民为了庆祝丰收和祈福而举行的盛大仪式。

通过火把的燃烧,寓意烧掉一年的厄运和不顺,迎接新年的到来,期盼好运和幸福。

如今,火把节已成为一项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活动,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火把节的庆祝活动在火把节期间,人们会点燃高达数米的巨型火把,蓄势待发的火焰映红了整个夜空。

参与者会手持火把,排成长队,沿着古镇的街道舞动。

火把的燃烧声、火光的摇曳和人们舞动的身影交相辉映,给人一种热烈、欢快的感觉。

火把在夜空中跳跃,点燃了人们心中对美好未来的期望。

三、火把节的寓意火把节寓意着照亮前行的道路和希冀新年的到来。

彝族人们相信火焰的力量能够燃烧掉年旧的不顺和厄运,同时也能带来新的希望和幸福。

火把节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烦恼解脱的渴望。

四、火把节的文化意义火把节不仅是彝族人民独特的传统节日,也是他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火把节,彝族人民传承和弘扬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在繁华喧嚣的现代社会中,保持了他们传统生活方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火把节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学者前来体验和研究,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五、火把节的现代意义火把节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建立了桥梁。

它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承载历史、寓意和文化的载体。

在现代社会中,火把节也具有促进旅游业发展和推动地方经济繁荣的经济效益。

同时,火把节也在国内外广为传播,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综上所述,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传统的节日庆典,通过点燃火把的仪式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对厄运解脱的渴望。

大理巍山的火把节作文

大理巍山的火把节作文

大理巍山的火把节作文
**大理巍山的火把节**
哎,你们知道吗?在我们大理巍山,有一个特别好玩的节日,那就是火把节!火把节那天,全村的人都会聚在一起,真的好热闹!
我记得去年火把节,天还没黑,村子里就热闹起来了。

大家都在准备火把,有的用竹竿,有的用木头,还有的用树枝,绑上松明,蘸上油,等天一黑就可以点燃了。

天一黑,全村的火把都点燃了,真的好亮啊!整个村子都被照亮了,就像过年一样。

大家围着火把唱歌、跳舞,还有小孩子在火把边玩耍,真的好开心!
我觉得火把节最有趣的就是那个“赶火把”的游戏了。

大家拿着火把,在村子里跑来跑去,你追我赶,就像在玩捉迷藏一样。

有时候,火把会烧得特别旺,大家就会欢呼起来,觉得特别吉利。

除了玩,那天还可以吃到好多好吃的东西。

有烤全羊、烤玉米、烤红薯,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和糖果。

我觉得那些食物都特别好吃,可能是因为那天太开心了吧!
火把节结束后,大家会一起把火把放到村子边上的空地上,让它们自己慢慢烧完。

看着那些火把慢慢熄灭,我觉得心里有点难过,因为这意味着火把节结束了,但是想想明年还可以再玩,我又开心起来了。

我觉得火把节真的好好玩,不仅可以玩游戏,还可以吃好吃的,还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我希望每年都能过火把节,那样我就可以一直快乐下去了!。

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

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

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火把节,又称“光明节”,是中国云南省彝族人民隆重的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彝族人民会举行盛大的火把节庆祝活动。

在火把节期间,彝族人民会点燃火把,舞动火把,共同庆祝丰收和祈求来年幸福的美好节日。

火把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代,彝族的祖先生活在黄河流域,遭遇饥荒。

为了生存,他们决定疏散至云南地区。

可是,途中的困苦使他们分散开来,无法再次团聚。

然而,他们却在不同的山顶点燃火把,向彼此示意,最终成功团聚。

为了纪念这段历史,火把节就诞生了。

火把节庆典通常由彝族人民和当地政府组织。

节日期间的活动包括焚香祭祖、摆放彩旗、打扮彩车和表演彝族传统舞蹈等。

但最引人注目的仍然是点燃火把的环节。

火把点燃的仪式通常在夜幕降临时举行。

彝族人民手持火把,排成一队,走过城市的主要街道和广场。

他们高唱着彝族的歌曲,伴随着鼓声和锣声,热闹非凡。

整个城市都被美丽的火光和欢快的歌声所包围。

火把节的庆祝活动不仅吸引了当地彝族人民的参与,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游客们来到云南,亲身感受彝族文化的魅力。

他们可以欣赏到彝族精美的传统服饰,品尝到正宗的彝族美食,并参与到各种节庆活动中,亲身体验彝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除了庆祝丰收和传承文化的意义,火把节还寓意着希望和繁荣。

火把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点燃火把的仪式寓意着驱走黑暗,迎接光明的到来。

彝族人民希望通过火把节庆祝活动,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们幸福安康。

火把节是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之一,同时也是彝族人民的重要传统文化活动。

通过火把节,彝族人民展示了他们对祖先的敬意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个富有民俗风情的节日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多元文化和感受浓厚民族氛围的机会。

正如火把节所传递的寓意一样,让我们点燃心中的希望与梦想,迎接光明与繁荣的到来。

无论是彝族人民还是其他民族,我们都可以从火把节中汲取力量和勇气,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一起庆祝火把节,感受彝族文化的魅力!。

描写巍山火把文章

描写巍山火把文章

描写巍山火把文章巍山火把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化传统,源于中国云南省巍山彝族自治县的彝族人民。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当地彝族群众会举行盛大的巍山火把节庆典,以纪念祖先和祈求丰收和平安。

巍山火把的制作非常讲究,首先要选取优质的木料,如松木、柏木等。

然后将木料切割成一定长度,再经过精心的刨削和打磨,最后用火烤炙使其变得干燥坚硬。

制作火把的工艺需要经验丰富的师傅来完成,他们凭借多年的经验和技艺,才能制作出质量上乘的火把。

庆典当天,彝族人民会身着传统服饰,手持巍山火把,排成长队,从巍山彝族自治县的彝族聚居地出发,沿途簇拥而行。

火把高高举起,火光闪烁,将整个夜空映照得异常明亮。

彝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呼雀跃,传统的彝族音乐随着人们的脚步声回荡在山谷间,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

在巍山火把庆典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火把的传递环节。

火把代表着祈福和希望,传递火把的过程中,彝族人民会竭尽全力地传递,希望将火把的祝福传递给更多的人。

这个环节被认为是一种仪式,象征着热情和希望的传递,也寓意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在巍山火把节期间,不仅有火把的传递,还有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

例如,彝族人民会举行篝火晚会,围坐在篝火旁,共同分享美食,欣赏彝族歌舞表演。

此外,还有彝族传统的射箭比赛、摔跤比赛等,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巍山火把庆典不仅是一场盛大的民俗活动,也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火把的庆典,彝族人民传承和弘扬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展示了彝族人民的风采和勇敢精神。

巍山火把节的举办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每年都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同时,火把节也为巍山彝族自治县打造了一个独特的品牌,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和声誉。

巍山火把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云南省乃至整个中国的一张靓丽名片。

这一古老而神秘的传统文化庆典,不仅展示了彝族人民的智慧和勇敢,也展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大理巍山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是火把节,原为彝族传统节日,后成为巍山全县名族节。

《中华全国风俗志》说:“六月二十五日,农民持炬,照耀田间以祈年,(云南)通省皆燃”。

火把节源于彝族人对火的崇拜而形成的祭火神仪式,原来增加了祭田神祈求丰收及各种以避恶、灭虫为主题的活动。

这一天,家家户户忙着杀鸡宰羊,蒸粑粑,备办美食佳肴。

人们早早地就用各色彩旗,火把梨、花红一类果子,松明,天门冬藤子(一种绿色植物),精心打扮一棵5—7米高的松树。

上插一个状如升头,上书“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一类吉利语的火把头,民间俗称“扎火把”。

过去,巍山养马人甚多,当天下午人们将马牵出,争先恐后,跃马扬鞭,从北门外文献大楼(群立门)冲到南门外,人欢马跃,叫做“压马趟”,这一活动是火把节夜晚活动的前奏。

当日落西山,夜幕降临,人们从四面八方拥入城内“逛火把”。

县城内主要街道上火把齐燃,爆竹喧天,火树银花,一片沸腾。

火把头上的“金弹子”如火龙吐珠:“地老鼠”似火龙飞舞。

青少年儿童则多用麻杆扎成小火把点燃,用香面为主做燃料,把香面一把一把抛撒向小火把,团团火光追逐着围观的人群。

据说这一天被香面撒过的人可以百病消除,清吉平安。

这一天,县城内大操场上竖起20米高的大火把燃
放,同时还燃放巍山传统工艺“盒子灯”。

盒子灯是用木材扎成5-7米的六方形或圆形框架,并分台串联起高升、地老鼠、转盘花等烟花爆竹,分台设计“三娘教子”、“唐僧取经”、“三英战吕布”、“雷打张继宝”等内容,以引线做开光,机械做动力,进行表演。

燃放盒子灯时,蔚为壮观。

1959年秋,中央文化部组织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艺调演现场会在大理召开,特指定巍山盒子灯到会表演,并摄制录像。

火把节这天,各村寨都竖一把10米多高的火把,参与这个盛大的节日。

全县城乡呈现出一派太平、祥和、喜庆的景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