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震级与抗震设防烈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震级与抗震设防烈度

中国建筑的抗震设防,是以抗震设防烈度作为标准的,简言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北京地区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通常用字母M表示,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我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不易觉察;

中震(有感地震):震级大于等于3级,但小于等于4.5级,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但小于6级,可造成破坏,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离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大于等于6级;

巨大地震:震级大于等于8级。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为8.9级。

而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破坏程度。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建筑物等,都可以影响地震的烈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会在不同地方表现出不同的烈度。

中国把地震的烈度划分为12度——

小于3度:人无感觉,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

4到5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

6度: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7到8度:房屋受到破坏,烟囱损坏,地面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9到10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0到12度:可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中国建设部于1999年1月1日批准了全国统一实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并于2002年1月1日实施。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要求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50年一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便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475年一遇)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1641-2475年一遇)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和标准,房屋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重大建筑工程(如大型体育场馆等)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如放射性物质和有毒有害气体等的贮存地方)。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乙类建筑: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即生命线工程的建筑(如消防、急救、供水、供电等重要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丙类建筑: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公共建筑、住宅、旅馆、厂房等)。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丁类建筑:抗震次要建筑(如一般仓库、人员较少的辅助性建筑),遇地震破坏时不易造成

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的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