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苗的工厂化生产
植物组织培养与工厂化育苗技术(之三)

扦插 、 压条分株繁殖要快得多。一个芽每年可以数百 万倍 的速 度繁 殖 其 后 代 。最 早 应 用 组 织 培养 法 进 行 快速繁殖的是兰花 , 用一个兰花外植体 , 一年可 以繁 殖4 0 0万个 原球 茎 。又 如 一个 草莓 芽 一 年 内 可繁 殖 1 0 8 个芽 , 一个 苹果 芽 在 8个 月 内可 繁殖 6万 条苹 果 幼茎等等。这对加速繁殖珍稀树种 、 品种、 优系或芽 变株 系极为有用。 目前 已有不少果树 、 蔬菜 、 花卉等 经济作物逐步采用组织培养技术 , 利用具有规模生产 条件 的试 管苗 生 产线进 行 大规模 的工厂化 生 产 。 . 5 遗 传 工程及 其他 研 究应 用 2 ) 生 产无 毒 苗 。组 织 培 养 育 苗对 培养 和生 产 无 2 病毒 苗更 具有 特 殊 意 义 和 应 用 价值 。如 马铃 薯 及 多 目前 遗传 工程 的研 究 内容 可 以分 为 细胞 水 平 和 细 种 花卉 的退化 , 以及 果 树 的早 衰 、 减 产 和 失 去商 品价 分子 水平 的研 究 。细胞水 平 的研究 包括 细胞 杂交 、 值 等常与病 毒 危 害 有 关 。通 过 热 处理 和利 用 微 茎 尖 胞 器 移植 、 染色 体工程 、 突变 系筛选 、 病毒 和微 生物 的 ( 0 . 1 ~0 . 2 m m ) 分 生组 织 培 养 常 可 有 效 地脱 除病 毒 , 吸收等等 ; 分子水平的研究包括带有遗传信息分子 的 获得 “ 无病毒” 母株 , 再通过茎尖组织培养 即可以加速 吸收 , 通过不 同基 因载体( 噬菌体或细菌的质粒等) 把 获 得转 基 因植 物 等 无病毒苗的繁殖 。因此 ,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无病 不 同来 源 的基 因引入 植物 细胞 中 , 毒苗在生产上 已广泛地应用 , 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 , 这 等。几乎所有的遗传工程 的研究 最终都离不开应用 对尽 快实 现无 病 毒 栽 培起 到 了极 大 的推 动 作用 。当 组织( 细胞) 培养技术和方法 。 应 用组 织培养 方 法 , 在 人工 控制 条件 下更有 利 于 然, 所 谓无 病 毒苗 并 非 绝 对 的无 病 毒 , 现 时 的无 病 毒 器官 、 生 长发 育规 律 , 细 胞 与组织 的 分 苗 只 是指 不带 有本 地 区规 定 检疫 范 围 内 的危 害性 病 研究 植物 组织 、 化, 器官 的形 态建 成 , 生 理 代谢 活动 和生 物 合成 途径 毒( 包 括非 潜 隐性病 毒 、 潜 隐性 病 毒 、 类 病 毒等 ) 。 3 ) 生产人工种子。 目前所谓的组织培养工厂化 等等。组织培养技术 已在生物学 的各个方面得 到了 对 生理 学 、 遗 传学 、 病 理学 和分 子生 物学 育苗多半是利用茎尖组织 培养 , 或通过茎段 、 叶等组 广泛 的应用 , 等各方面的研究都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织再生不定芽( 或无性胚 ) 进行繁殖 。但是 , 随着人工 总之 , 随着 科学技 术 的发展 , 组织 培养 技术 的应 用 种子 研究 的不 断深 入 和发 展 , 不 久 的将来 也有 可能 发 并渗透到农业 、 医药 业 、 食 品工业等 和 展到进行人工种子 的工厂化生产。芹菜 、 胡萝 卜、 莴 范围将 日趋广泛 , 人 民生活 的各个领域中 , 加速推动这些事业 的发展 。 苣、 花 椰菜 、 石 斛等 作 物 都 曾制成 人 工 种 子 , 有些 ( 在 联 系人 : 金绍黑 美国) 已步入商 品化 。目前人工种子生产中存在和亟 单位 : 成 都航 空职业 技术 学 院 待 研究 解 决的 最大 的问题 是要 求存 放 的条 件严格 , 且 成都 金鹰 翔 生物技 术研 究所 不 能存 放太 长 时 间。 地址: 成 都二 环路 南一段 2 0号 2 . 4 植 物 性 药 物 及 生 物 制 品 的 生 产
植物工厂化育苗教学课件 11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 褐变问题

3、使用抗氧化剂: 在培养基中,使用维生素c,抗坏血酸等抗氧化0.1%~0.5%的活性炭对防止褐变也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阻断酚类物质氧化 过程,防止醌类物质的形成
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容易发生褐变 外植体老化程度高,木质素含量高,容易褐变 外植体伤口越大,酚类物质被氧化面也越大,褐化程度越严重。(仙客来小叶诱导) 取材时间和部位:不同生长季节,植物体内含分类化合物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不同。 比如苹果、核桃 ,春季冬季褐变死亡率低。夏天容易褐变
3、培养基成分:无机盐浓度过高会使褐化程度增加 细胞分裂素的水平过高也会刺激某些外植体的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4、连续转移:对容易褐变的材料可间隔12~24小时培养后,再转移到新的培养基 上,这样经过连续处理7~10天后,褐变现象便会得到控制或大为减轻。
高频率短时间不断更换培养基,不至于褐化的严重积累。
组培中常见问 题及解决办法
——褐变
褐变
(一)定义 在组培过程中,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培养材料也随之变褐死亡养材料向培养基中释 放褐色物质,致使的现象。
发生部位:在外植体与培养基接触的位置,材料里面一些物质分泌到培养基表面以及 组培苗本身切割外植体时,体内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细胞里的分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醌 类物质,扩撒到培养基后,抑制其他酶活性。从而影响所接种外植体的培养。
褐变导致植物死亡
(二)褐化的主要原因
1、基因型:品种有关。有些植物体内多酚氧化酶不发达,不褐化的品种。不 同植物所含酚类化合物数量不同
由于多酚氧化酶活性上的差异,有些品种多酚氧化酶活性强,外植体在接 种后较易褐变。
植物组织培养综述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综述摘要:组织培养是细胞生物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指从生物体中取出组织或细胞,在离体的条件下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使其生存、生长、繁殖或传代,借以观察、研究细胞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现象。
植物组织培养以其条件可控、便于观察的优点,在快速繁殖、育种、保护珍贵苗木等工作中应用广泛。
以菊花的组织培养为例,从原理、方法和常见问题三个方面对植物组织培养进行讨论。
关键词:菊花;花瓣;MS培养基;组织培养1 引言自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Haberlandt根据细胞学说,提出单个细胞的植物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理论以来,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已有100多年历史。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等)、组织(形成层、花药、皮层等)、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使其长成完整的植株。
根据所培养的植物材料的不同,可以把组织培养分为5种类型,即愈伤组织培养、悬浮组织培养、器官培养(胚、花药、子房、根和茎的培养等)、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和原生质体组织培养。
现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在科研和生产中广泛应用,成为最引人注目的生物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植物的快速繁殖、品种改良、基因工程育种、种质资源保存、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现代农业和医药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
2 组织培养基本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也称外植体),在培养了一段时间以后会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组织的脱分化,或者叫作去分化。
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这个过程叫作再分化。
再分化产生的试管苗,移栽到地里,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工厂化育苗可行性分析(组织培养蝴蝶兰)

工厂化育苗可行性分析(蝴蝶兰)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蝴蝶兰组培苗工厂化生产。
(二)建设性质:新建。
(三)建设单位:西安东旺果蔬专业合作社联系人:王武涛(四)建设地点:西安市周至县(五)建设时间:2014年11月—2015年3月。
(六)建设内容及规模:新建占地1200平方米组培车间一座。
年生产蝴蝶兰组培苗300万株。
(七)投资估算:工程总投资130万元,其中组培设施:70万元;组培设备:60万元。
(八)效益分析:按照年产300万蝴蝶兰组培苗计算,每年可带来经济效益180万元左右。
二.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持续发展,人民生活及消费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已不再单纯追求物质生活,尤其近二十年花卉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也成为我国许多城郊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我国政府现在大力发展扶持高效农业,而花卉业正是高效农业中的佼佼者,花卉业的发展既符合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同时符合我国的国家政策。
蝴蝶兰以花大、艳丽、花期长、花型独特别致在花卉业中表现最为抢眼,已经成为我国盆栽花卉中销量最大的花卉。
全国蝴蝶兰种苗主要供应商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和天津等地,在我国的华中和西北、西南等地生产蝴蝶兰种苗的几乎没有,另外蝴蝶兰的品质也参差不齐。
西安位于华中和西北、西南的中部,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优势明显,同时蝴蝶兰组培苗生产系统稳定,组培配方和生产技术全国领先。
(一)气候优势西安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雪。
西安市年平均气温13.1~13.4℃。
全年以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6.1~26.3℃,月平均最高气温32℃左右;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0.3~-1.3℃,月平均最低气温-4℃左右。
西安的夏季平均气温高达26.3℃,6月、8月月平均气温分别达24.8℃、15.3℃。
但西安南面的秦岭山脉夏季凉爽,水质优良,为蝴蝶兰的夏季催花提供了非常好的气候条件。
(二)地理优势陕西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
工厂化育苗策划书3篇

工厂化育苗策划书3篇篇一《工厂化育苗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工厂化育苗技术因其具有提高种苗质量、缩短育苗周期、实现规模化生产等优势,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项目旨在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工厂化育苗基地,为周边地区的农业种植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种苗。
二、项目目标1. 建设一个占地面积[X]亩的工厂化育苗基地,具备年生产[X]万株种苗的能力。
2. 培育出品种优良、生长健壮、适应本地环境的种苗。
3. 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将种苗销售到周边地区。
4. 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三、项目实施步骤1. 场地选址与规划(1)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势平坦的场地作为育苗基地。
(2)根据生产需求,合理规划育苗区、办公区、仓储区等功能区域。
2. 基础设施建设(1)建设高标准的温室大棚,配备先进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控制系统。
(2)建设育苗床、灌溉系统、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
3. 技术引进与人员培训(1)引进先进的工厂化育苗技术,包括种子处理、播种、育苗管理等方面的技术。
(2)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
4. 种苗培育与管理(1)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种苗品种进行培育。
(2)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播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
5. 销售与服务(1)建立销售网络,通过与种植户、经销商等合作,将种苗销售到周边地区。
(2)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及时解决客户在使用种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项目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万元。
2. 基础设施建设费用:[X]万元。
3. 技术引进与人员培训费用:[X]万元。
4. 种苗培育与管理费用:[X]万元。
5. 销售与服务费用:[X]万元。
6. 其他费用:[X]万元。
总预算:[X]万元。
五、项目效益分析1. 经济效益(1)预计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X]万元,利润[X]万元。
(2)通过工厂化育苗技术,可提高种苗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种植户的收益。
工厂化育苗知识点总结

工厂化育苗知识点总结1.工厂化育苗:以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设备装备种苗生产车间,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以现代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从而实现种苗的规模化生产。
2.工厂化育苗的优点:(1)节省能源与资源(2)提高种苗生产效率(3)提高秧苗素质(4)商品种苗适于长距离运输(5)适合机械化移栽3.工厂化育苗的意义:(1)采用科学的环境控制和管理,提高秧苗质量(2)节约种子,降低育苗风险和生产成本(3)有利于优良品种的推广,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和产量(4)利于实现蔬菜的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5)节约劳力,减轻劳动强度(6)推动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4.种子萌发过程(种子萌发的四个阶段?):1、吸胀,2、萌动,3、发芽,4、幼苗的形态建成.5.萌发:从种子生理角度,把干燥种子吸水到种胚突破种皮的过程看成是萌发;从种子技术角度,萌发是指种胚恢复生长,并长成具有正常构造幼苗的过程。
6.判断:只有活种子才能发生吸胀作用。
(×)种子吸胀作用并非活细胞的一种生理现象,而是胶体吸水使体积膨大的物理作用,当种子生活力丧失后,胶体的性质不会发生显著变化,所以,无论是活种子或死种子均能吸胀。
7.种子萌动(露白):当种胚细胞体积扩大伸展到一定程度,胚根尖端就突破种皮外伸的现象。
8.发芽的标准(我国传统习惯和国际种子检验协会的观点)?我国在传统习惯上把胚根长度达到与种子等长,胚芽长度达到种子一半,作为种子已经发芽的标准,国际种子检验协会认为,种子发育长成具备正常构造的幼苗才称为发芽。
9.幼苗的形态建成(1)子叶出土型:在种子发芽时,下胚轴显著伸长,初期弯成拱形,顶出土面后在光照诱导下,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使下胚轴逐渐伸直。
例如,葱蒜类,90%的双子叶植物。
优点:幼苗出土时顶芽包被在子叶中受到保护;子叶出土后能进行光合作用,继续为生长提供能量。
(2)子叶留土型:在种子发芽时,上胚轴伸长露出土面,子叶仍留在土中与种皮不脱离,直至内部贮藏养分消耗殆尽,才萎缩或解体。
工厂化育苗 种类

工厂化育苗种类工厂化育苗是现代农业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科学的方法将农作物的种子或幼苗进行培育和繁殖,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工厂化育苗种类繁多,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种类。
第一种是水培育苗。
水培育苗是一种将种子或幼苗放置在含有养分的水溶液中培育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环境控制方便、节水、节能等优点,适用于一些根系较为发达的农作物,如蔬菜、水果等。
在水培育苗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水的温度、光照和养分浓度,以保证苗期生长的良好。
第二种是基质育苗。
基质育苗是将种子或幼苗放置在特定的育苗基质中进行培育的方法。
常见的基质有蛭石、腐殖质、腐熟的有机肥料等。
基质育苗具有保水保肥的优势,适用于一些根系较为脆弱的农作物,如花卉、观赏植物等。
在基质育苗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基质的湿度、温度和通气性,以促进苗期生长。
第三种是气雾育苗。
气雾育苗是一种将种子或幼苗暴露在气雾环境中进行培育的方法。
通过气雾育苗可以提高根系的呼吸和养分吸收能力,促进苗期生长。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根系较为发达的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等。
在气雾育苗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气雾的浓度、颗粒大小和湿度,以确保苗期生长的良好。
第四种是组织培养育苗。
组织培养育苗是一种将植物的组织或细胞培养在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进行繁殖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无性繁殖,快速繁衍大量优良品种。
组织培养育苗可用于农作物的良种繁育、病毒检测和基因转化等方面。
在组织培养育苗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培养基的成分、PH值和温度,以促进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第五种是人工授粉育苗。
人工授粉育苗是一种通过人工手段将花粉传递到柱头,实现授粉和结实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繁育杂交种和保持纯种的农作物。
人工授粉育苗需要控制好授粉的时间、方法和授粉剂的浓度,以确保授粉的成功率和结实的质量。
以上就是几种常见的工厂化育苗种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厂化育苗技术将会越来越先进,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我们相信,在工厂化育苗的推动下,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将会不断提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福祉。
植物组织培养 复习题

名词解释:植物组织培养:不仅包括在无菌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对植物组织的培养,而且包括对原生质体悬浮细胞核植物器官的培养工厂化育苗:以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设备装备种苗生产车间,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以现代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以实现种苗的规模化生产愈伤组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长出来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脱分化:以分化的细胞在一定因素作用下重新恢复分裂机能并改变原来的发展方向而沿着一条新的途径发育的过程再分化:脱分化的细胞团或组织经重新分化而产生出新的具有特点,结构和功能的组织或器官的一种现象外植体:由活植体上切取下来进行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植物细胞全能性:任何具有完整的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拥有形成一个完整植株所必需的全部遗传信息继代培养:由最初的外植体上切下新增的组织,转入新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消毒: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无害的措施大量元素:植物所需浓度大于0.5mmol/L的元素称大量元素或主要元素微量元素:植物所需浓度小于0.5mmol/L的元素称微量元素或次要元素无性系:由一个个体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一个群体快速繁殖技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优良植株的器官,组织成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遗传性较为一致的个体的方法或技术植物种质保存:利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使个体中所含的遗传物质保持其遗传完整性,有高的活力,能通过繁殖将其遗传特性传递下去穴盘育苗:以草炭,蛭石,珍珠岩等轻型材料为基质,以不同规格的穴盘为容器,采用机械自助精量播种生产线完成装填,压穴,播种,覆土,镇压和浇水等系列作业,在催芽室和温室等设施内进行有效管理,一次培养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水培育苗:利用成型的膨化聚苯乙烯格盘成泡沫为载体,在营养液内培育秧苗扦插育苗:取植物体的部分营养器官插入基质中,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促使其生根,培养成幼苗的育苗方式解答题:1.植物组织培养包括哪些类型?包括愈伤组织培养、悬浮细胞培养、器官培养(胚,花药,子房,根和茎的培养等)、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
甘蔗组培苗工厂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二 ) 变 异 率
虽 然 植 物 组 织 培 养 中 可 获 得 大 量 形 态 、生 理 特
菌时间过短 、灭 菌时温度达不到要求 、灭 菌锅压力记
性不变的植株 ,但通过愈伤组织或者悬 浮培养而繁殖
所 以 ,接 种室消 毒不 严 ,也易引 发污染 。④ 人员 因 素 。在整个操作室内 ,人员是最大 的带菌者 ,其不管 是毛发或是衣服等 ,都 隐藏着数不清的微生物 。这些
微生物 的存在都可能造成一定 的危害 。为此 ,在进入
一
、
存在 问题
操作室前 ,接种人员 的工作服 、鞋帽都必须进行 消毒
以, 生产中要做好培养基和接种工具的灭菌和消毒工
褐化是 由于组织 中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 ,使细胞
的代谢发生变化 ,酚类物质被氧化后产生醌类 物质 。
基 金 项 目 : 广 西 公 益 性 基 金 合 同 编 号 : GXNYRKS 2 0 1 4 0 8 ; 广 西 公 益 性 基 金 合 同 编 号 :
m
De ve l ol  ̄ men t
1 产 业发展
甘蔗组培苗 工厂 化生产 中 存在 的问题及对 策
秦 昌鲜
(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 学研究所 广西龙 州 5 3 2 4 1 5 )
广西甘蔗脱毒健康 种苗繁育基地隶属于广西南 亚 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位 于广西崇左境 内。基地 每年 可生产甘蔗脱毒健康种 苗5 0 0 万株 ,辐射周边4 0 0 万 亩 甘蔗实现无毒化 、健康化种植 。2 0 0 8 年 以来 ,基地 向
数不准等 ,都有 可能导致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使一些
降低植物组培苗的污染方法

摘要:控制污染是植物组培苗工厂化生产中重要的技术环节,本文从外植体消毒、操作污染和环境污染、继代培养中污染的防治、减少培养基中的有机成分等方面讨论了减少污染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组织培养污染防治方法植物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在我国发展速度很快,组织培养技术日趋完善,在市场竞争中,如何降低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首要问题,组织培养中污染率的增加势必引起组培苗成本的提高,经济损失很大。
因此,组织培养中降低污染率是工厂化生产中不可忽视的技术环节[1]。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造成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根据具体情况从不同方面预防解决。
1 外植体的消毒要尽量选取带菌少的材料,如果室外栽培的材料污染太严重,就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先将植物样本挖出,改为室内盆栽,喷布杀虫剂和杀菌剂,不便移栽的,可套塑料袋,等它们长出新枝条后,再行采样接种。
邢震等对比野外直接采用外植体和经室内黄化处理的外植体组织培养效果分析发现,经黄化处理的外植体污染率低,但分化明显没有野外直接采用的外植体强[2]。
先对材料进行低温预处理也有利于降低污染率,于福科等把刚采回的玫瑰枝置于冰箱7d后,选取带芽茎段培养,并与未经低温处理的材料作对照,发现低温处理后的材料,污染和褐化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带芽茎段的萌动也明显提早。
这可能与杂菌或某些酶的活性在低温下受抑制或被冻结有关[3]。
高成伟等在夏橙的组织培养中用10mg/L培福朗溶液预处理56h接种枝条也取得了较好的消毒效果[4]。
外植体消毒常用药剂有:70 %~75%的乙醇溶液,0.3-0.6%的次氯酸钠溶液和0.1 %的升汞溶液。
选用何种灭菌剂和灭菌时间根据操作者的经验来掌握,既要求将外植体表面的微生物彻底杀死,又要求尽可能少伤害外植体组织和表层细胞。
先用75%的酒精棉花擦拭外植体材料再使用消毒药剂常能取得较好的消毒效果,尤其对有毛的材料。
周俊辉等对玛丽安万年青采用减压灭菌,利用减压抽走植物组织中的气体使消毒剂更易进入植物内部,从而增强杀菌效果,使污染率从对照的93.3 %降低到40.0 %[5]。
工厂化育苗

工厂化育苗的优缺点优点:1.节省能源与资源。
2 提高种苗生产效率.3. 提高秧苗素质。
4. 商品种苗适于长距离运输, 5.适合机械化移栽。
缺点,1.育苗温室和相关育苗设施的初期投入较大,2.对种子的质量要求更高,3.种苗生产者需要掌握相关的育苗技术壮苗的判断级标准壮苗是指生产潜力较大的高质量秧苗群体,应包括无病虫害、生长整齐、株体健壮三个主要方面数量性状包括:1.茎高/2茎粗3叶片数4.叶面积5.各器官的鲜重与干重6根体积7花芽分化节位8花芽数量生理指标包括:1光合强度2呼吸强度3根系活力4根系吸水5碳氮含量及其比值6糖蛋白质/生长素/核算含量组培流程(重要环节:灭菌、植物材料、培养基)1/培养基的选择及配制2/灭菌3/播种4/培养5/驯化移栽灭菌方法:1、培养基灭菌:高温高压湿热灭菌法,压力在9.8×10(4)—10.8×10(4)Pa,温度在121℃,灭菌20—30min。
2、玻璃器皿灭菌:蒸汽高压消毒灭菌,干热消毒灭菌。
3、塑料器皿灭菌:多采用高压蒸汽消毒灭菌。
4、金属用具灭菌:灼烧灭菌,浸入95%酒精,助于酒精火焰上灼烧,冷却后使用。
5、过滤灭菌:一些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脱落酸、某些维生素。
6、接种室灭菌7、外植体灭菌:8、培养室灭菌:熏蒸灭菌,常用熏蒸剂是甲醛。
工厂化育苗设施:1、育苗温室2、播种车间3、催芽室4、控制室设备:育苗温室环境控制系统:1、加温系统2、降温系统3、保温系统4、CO2补充系统5、补光系统6、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生产设备:1、种子处理设备2、精量播种设备3、基质消毒设备4、灌溉施肥设备育苗辅助设备:1、苗床2、穴盘3、种苗转移车4、种苗分离机5、移苗机6、嫁接机械工厂化育苗方式主要有穴盘育苗、容器育苗、水培育苗、营养土块育苗、试管育苗等,育苗方式不同,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及工艺流程有很大差异。
1.穴盘育苗是一种以草炭. 轻石、珍珠岩等轻型基质材料为育苗基质,以不同规格的塑料穴纹为育苗容器,采用机械化自动积量播种生产线完成基质装填、压穴、播种、覆土、镇压和浇水等系列作业,然后在催芽室和温室等设施内进行有效的管理,一次培育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体系。
植物工厂化育苗教学课件 3组培的历史发展

野生抗性资源(抗病虫害、抗旱、抗寒); 自然变异资源(果树上的芽变、农作物、蔬菜、花卉的雄性不育材料); 珍惜资源珍贵资源(猕猴桃、木质好的黄菠萝、红豆杉、名贵花卉)等。 ⑥可加快繁殖系数低或种子繁殖难或不能用种子繁殖的植物或育种资
• 郁金香,花序短。
• 辽西地区多种球繁殖,切花采植鳞茎,第二年花束变少,第三年花序变短。
• 蔬菜作物:土豆的产量严重下降,引起所谓的“品种退化”,事实上,是病 毒积累太多的缘故;生姜脱毒后产量是原来的四倍,多产于山东。
⑶防治困难
病毒的繁殖过程与细胞的增殖相关,对病毒有效的药剂 对植物本身也有伤害。所以,不能通过化学杀菌剂彻底消 灭病毒。(在生长期内施肥,只能减轻而不能消除病毒)
1952-1953年:美国科学家Steward F.C. 用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悬浮培养, 发现单个细胞能象受精卵发育成胚一样的途径,发育成完整植抹。证实了植 物细胞“全能性”学说。
3、快速发展和应用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现在)
1960年,Morel等 人通过对兰花茎尖进 行培养,获得了快速 繁殖的脱毒兰花,随 后在国内外进行了 “兰花试管苗产业 化”。
舞兰,三种洋兰在全世界盛行,洋兰易鉴别,国兰有它的神秘性,不易鉴别。
(一)组培的应用
1、植物的快速繁殖(快繁) 2、培育脱病毒种苗 3、培育新品种 4、次生物质的生产—应用于医疗、制药 5、物种资源的保存 扩繁数量较大 6、组培—许多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
1、植物的快速繁殖(快繁)
快速繁殖: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优良植株的器官、组织或细胞进行 离体培养,在短期内获得大量遗传性较为一致的个体的方法或技术叫 离体快速无性繁殖。
植物组织培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组培的应用工厂化育苗摘要: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由于种苗在培养瓶中生长,立体摆放,所需要的空间小,节省土地。
生产可按一定的程序严格执行,生产过程可以微型化、精密化,能最大限度发挥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很高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这个理论,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
植物的组织培养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是: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器官或组织(如芽、茎尖、花药)的一部分切下来,用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处理用以去掉细胞壁,然后放在适当的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这些器官或组织就会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组织。
不过这种组织没有发生分化,叫做愈伤组织。
在适合的光照、温度和一定的营养物质与激素等条件下,愈伤组织便开始分化,产生出植物的各种器官和组织,进而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一定的场所和环境下,人为提供一定的温度、光照、湿度、营养、激素等条件,极利于高度集约化和高密度工厂化生产,也利于自动化控制生产。
它是未来农业工厂化育苗的发展方向。
它与盆栽、田间栽培等相比省去了中耕除草、浇水施肥、防治病虫等一系列繁杂劳动,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
组织培养的特点:1占用空间小,不受地区、季节限制2培养脱毒作物 3培养周期短 4可用组培中的愈伤组织制取特殊的生化制品 5可短时间大量繁殖用于拯救濒危植物6可诱导之分化成需要的器官7解决有些植物产种子少或无的难题,8不存在变异,可保持原母本的一切遗传特征9投资少,经济效益高而组培在时间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工厂化生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类苗木的数量、质量和纯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常规的苗木繁殖技术已难以保证大规模迅速发展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组织培养苗的工厂化生产 2 试管苗工厂化生产研究进展 目录 前言………………………………………………………2 一.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2 (一)国外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2 (二)国内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4 二 工厂化生产的主要设备和设施 ……………………6 三.工厂化生产技术 ……………………………………7 四.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工艺流程……………………8 五.工厂化生产的机构设置与各部门岗位职责…………………………………………………………9 六.组培工厂设计中几项重要技术参数………………10 七.生产规模与生产计划………………………………10 八.组培苗的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 …………………11 九.附录 …………………………………………………11 3
前 言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根据所培养的植物种类、生产规模,选择合适的器材、设施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操作过程的顺利进行。在器材、设施的选择上,不要贪大求洋,应该在其是否实用上多下功夫。在研究型的组织培养操作中,往往对器材、设施的要求较高;而在生产型的组织培养中,则对器材、设施的要求却较为粗放,因此管理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培养器材、设施的遴选。 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从外植体的采收到试管苗的定植都必须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例如,培养基的配制要在专用的器材、设施中进行;外植体的接种要在专用的器材、设施中进行。应该根据植物组织培养不同阶段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器材、设施。只有从降低投入、提高工效、节约劳力等诸方面加以考虑,才能降低培养成本、提高培养效率。
正文 一.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一)国外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的农业已经大规模实现机械化生产,美国Speedling公司的创始人之一George Todd首先推出了使用发泡聚苯材料制作的穴盘,并将其应用到花椰菜的育苗上。与此同时,美国康奈尔大学的Jim Boodley和Ray Sheldrake教授首次提出用泥、蛭石作为育苗基质,为穴盘育苗的大规模工厂化生产进一步拓宽了思路,并提供了优良、稳定的育苗基质,其后将其成功应用于蔬菜、花卉的种苗生产,目前穴盘育苗技术已经普及世界各地。这种育苗技术的核心是以泥炭、蛭石、珍珠岩等轻基质作育苗基质,用穴盘作育苗容器,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实现一次成苗的育苗方式。由于在育苗过程中每一株幼苗根系都各自分离,移栽时只要将种苗穴盘脱出即可达到分离的目的。幼苗的根系完整,提高了移栽后的成活率,而且将育苗过程进行程序化设计,将其分为基质混合和填充、播种、基质覆盖、洒水和移栽等若干工序, 4
为机械化流水作业提供了可能,提高了种苗生产效率。穴盘育苗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形成一个新的种苗生产行业,它的出现带动了温室制造业、穴盘制造、基质加工业、精密播种设备等一批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如果以穴盘育苗为例纵观国外工厂化育苗的发展历程,国外的工厂化育苗具有以下特点: 1. 穴盘育苗的市场需求量和供应量大 穴盘育苗在欧美等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推广普及较为迅速。商品苗生产量居于第一位的是美国,其次是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荷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家穴盘育苗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以美国为例,最早开始专业种苗生产的公司是Speedling、Kube—Pak、Pinter和Blackmore4家公司,其中Speedling公司发明的泡沫穴盘大量应用于蔬菜种苗生产,Blackmore公司发明了硬塑胶原料穴盘,大量应用于花卉与蔬菜种苗生产。穴盘育苗的规模增长迅速,1979年,美国的花坛花卉穴盘苗生产量约为50万株,而到了1994年,北美地区(美国和加拿大)花坛花卉穴盘苗的生产,已经超过40亿株。到90年代末期,北美地区超过90%的花坛花卉均采用穴盘苗生产,加上蔬菜、盆栽植物、切花、宿根花卉、组培材料和树苗,每年的穴盘种苗生产量已经超过250亿株。随着种苗产业的发展,育苗公司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90年代初,穴盘苗生产规模最大的是Speedling Transplanting和Green Heart Farms公司,包括花卉在内的商品苗年产量都在5亿~6亿株。现在这两个育苗公司商品苗年产量都扩增了1倍。产量突破了10亿株(其中蔬菜苗产量占80%以上)。除上述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育苗公司外,其他公司如Grower Transplanting、Plante lNursery、Golden Fields、Santafe Nursery、Nativadad Nursery、Craven Transplant等商品苗产量都达到2亿~8亿株,西欧国家育苗场商品苗数量虽然比不上美国,但荷兰的Van De Bekerom、Beekeh Kamp以及意大利的Restyra等育苗公司年产商品苗数量也达到了2亿株以上。 穴盘育苗的发展,改变了蔬菜传统生产方式和种植制度,如美国移栽蔬菜面积大幅度上升。早在20世纪60~70年代,美国蔬菜作物95%以上是采用直播,出苗后再采用人工或机械间苗,对种子价格比较昂贵的或苗期生长特别缓慢的蔬菜则采用木箱沙培育苗,然后裸根移栽。穴盘育苗问世以来,蔬菜育苗移栽面积迅速增加,目前美国100%的芹菜、鲜食番茄、抱子甘蓝,90%的青椒,75%的花椰菜、青花菜,70%的冬春生菜,30%的甘蓝、加工番茄,都采用了穴盘育苗移栽。虽然购买商品苗费用比露地直播成本加大20%,但采用移栽苗,种植密度有保证,产量可增加20%,更主要的是移栽比直播作物长势整齐,有利于机械化收获。因此,工厂化穴盘育苗方式的出现推动了美国现代蔬菜种植方式的革命。 2. 宜地育苗,分散供苗,种苗生产专业化程度高 美国等发达国家注重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实施规模化经营的前提是建立起一整套社会化服务体系。而蔬菜商品苗的专业化生产恰恰适应了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需要。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蔬菜主要生产基地,加利福尼亚州蔬菜,特别是鲜食蔬菜产量大约占美国市场总量的1/2。同样,加利福尼亚州蔬菜商品苗的产量约占全美国市场总需求量的2/3。1995年全美国生产经营规模2400hm2以上的蔬菜农场共44个,其中20个在加利福尼亚州,同样年产商品苗1.5亿株以上的育苗场共有25家,而13家在加利福尼亚州。因此,种苗生产都是由大型的种苗生产公司来进行,从事蔬菜种植的农场主不必自己育苗,而是委托专业种苗公司生产,种苗采用集中生产、分散供应的方式进行,形成了完整的种苗生产和供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而这是采取传统的营养土块等育苗方式所无法实现的。 5
3. 机械化程度高,技术管理规范 工厂化育苗采用精量播种,从基质混拌、装盘、压穴到播种、覆盖、喷水等一整套作业在一条作业线上完成,并实现了自动控制。日常运行时生产线上配4名作业管理人员,生产线前端1人,负责把苗盘码放在传送带上;生产线中间操作人员负责监督检测精量播种机的作业质量;生产线末端人员负责把播种完毕的苗盘码放到叉车板上或拖车上;另外1人则负责检查料箱基质和运送苗盘。生产线运行速度为700~1000盘/h,为保证机械性能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每个育苗场均配备对机械和电十分熟悉的检修工1~2名,机械性能好,播种精度高,1穴1粒准确率可保持在98%左右,成苗率80%~95%。除苗盘码放和补苗需手工作业外,日常管理喷水、喷肥、打药均实现机械化或自动化。大型育苗公司设备周年运行,精量播种生产线经常工作14h,两班倒作业。因作物种类和育苗季节不同,每茬作物苗龄30~60d不等,平均育苗茬次5~6茬,年人均育苗量600万~800万株。 现代化育苗场设施先进,技术含量高,专业育苗公司都聘用一批素质好、技术全面、经验丰富的专家负责管理,指挥日常生产和市场运营,同时建立起了相应的规范化操作管理制度。例如,播种前检测种子活力和萌发率,发芽率低于85%的种子不能作精量播种使用;苗期不间断地检查基质理化性质、基质EC和pH;确立精确的营养液配制浓度与养分配比,喷水系统水分均匀度;建立育苗温室和催芽车间环境控制管理标准;病虫害防治;确立壮苗标准;商品苗贮运技术等。正是由于育苗工厂有可靠的机械和人员技术保障,才能实现种苗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
(二)国内工厂化育苗的历史及发展趋势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将穴盘育苗技术正式引进,北京蔬菜研究中心陈殿奎研究员等承担技术设备引进和消化吸收的研究工作,并在京郊花乡建起了我国第一座穴盘育苗生产场,于1987年正式投产。该育苗场从美国引进的设备主要是穴盘育苗的精量播种生产线,种子丸粒化加工设备,以及72孔和128孔的PS吸塑苗盘。育苗的主要基质是从吉林省舒兰县调入,蛭石是河北省灵寿县加工生产,育苗所用N、P、K肥料是市场上商品肥复配,育苗温室则是自行设计的四周有围墙的塑料大棚,采用暖气加温,育苗温室内配有育苗床架和行走式喷水车。花乡育苗场自1987年投入运行后,商品苗产量稳步上升,质量不断提高。1990-1993年商品苗销售量稳定在800万株/年,并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春茬主要培育的蔬菜苗是为保护地提供番茄、甜(辣)椒、茄子3种茄果类菜苗及露地花椰菜、甘蓝苗,瓜类作物黄瓜、苦瓜育苗数量不多,只有10万~20万株/年;夏播苗则以芹菜苗为主,夏播苗数量占全年20%左右。花乡育苗场的成功运作使我国蔬菜育苗首次实现了专业化,供苗实现了商品化,生产过程实现了机械化。 从花乡育苗场10年来(1987-1996年)的生产运行情况来看,我国穴盘育苗成本高于美国、韩国,分析其主要原因有4点:①生产规模小,设备设施不能充分利用,没能实现满负荷运行。例如,花乡育苗场引进的精量播种生产线,每年工作时数约160h;而美国Green Heart Farms(绿心育苗公司)属同一型号的精量播种机,年工作时数不少于2400h。同样就温室设施而言,美国的育苗场每年育5~6茬苗,而花乡育苗场只有1.2茬。②劳动生产率低下。与美国育苗公司相比较,那里平均每个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商品苗产出量达600万~800万株/年,花乡育苗场人均商品苗产出量为20万~25万株/年。③能耗燃料成本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