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玩具的科学

充气玩具的科学
充气玩具的科学

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反冲的原理;

2、让学生经历在玩充气玩具中发现科学原理和知识并提出疑问的过程,体

验合作探究的快乐;

3、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并

将探究延续到课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反冲。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具准备:

篮球:(其中一个气不足);气球:若干个;光盘:胶带;小刀;注射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课,初次见面,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

么?

师:出示篮球,你们通常怎么玩?(师随手拍)

我这里还有一个球,谁来玩一玩?(学生玩没有气的)没有拍起来。

师:咦,怎么了?你怎么不拍?

预设:因为里面没有气。

(现场充气,学生再拍)充进去气了,说明什么?

直接说:打进去气了,所以说气有弹性。这就说明压缩空气有弹性.

师:看来小小的充气玩具里面也蕴含着很多的科学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板书课题)

二、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1、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

师:通过拍球我们知道了空气具有弹性,你想不想体会空气的弹性。(想)

活动一:出示注射器大家经常在哪里见到?

玩过吗?以前都怎么玩的?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1:往里面抽水,然后互相瞄准,打着玩

2:抽水,给布娃娃打针

师提示:大家一定要注意,使用过的注射器不能随便玩,因为带有一些细菌。今天老师给你准备的注射器都是新的,(为了安全起见,老师把针头拔掉了)你可以放心的玩!

2、想一想今天你们怎样玩,能够体会到压缩空气有弹性。 (小组讨论)

3.你们开始玩吧!

(学生小组内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师:我看到大家玩的都很高兴,还发现了有几个同学玩出花样了,不知道能不能体会到压缩空气。谁来给大家演示演示,看谁最勇敢,老师相信你!

(谁体会到了,听清老师要求了,所以他才会玩)

预设:1.我们先抽出活塞,用手堵住出气的地方,然后用力向下压活塞,空气被压缩了。

2.

师:说得非常好其余同学也是这样做的吗?

生:是

师:让我们再来做一次

(师生共同做)

①将注射器活塞抽出,吸进空气。②将注射器出口朝下,用橡皮堵住出口,放再桌面上。③用力向下压注射器活塞,观察现象。

4.师:看来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被压缩的空气我们叫压缩空气。

板书:压缩空气

5.师:直到压不动时,我们松手注意观察有什么现象?

预设:1.活塞推下去,我们放手后会慢慢反弹

2.用力压活塞,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变小;当松开手时,活塞又弹回来。

6.师:是谁的力量把活塞弹上来了

生:压缩空气

7、那么这个现象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能说说你的思考吗?

预设: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师:你从小到大玩过了很多的玩具,想一想还有哪些生活用品和玩具利用了压缩空气。

预设:(救生圈,充气跳跳球,汽车内胎(对,你平时坐车的时候,车胎没有气了,会怎样,看,压缩空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帮助,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科学),橡皮艇,充气蹦蹦床……

球类的:所有的球几乎都是利用了压缩空气有弹性,)

2、探究反冲性质

玩气球。

(1)师:空气除了可以被压缩,有弹性外,还有哪些特性呢?我们再来玩一玩吹气球,观察气球运动的方向与气喷出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师: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将材料自由组合,用你最喜欢的方法玩气球。(2)制作活动方案。

师:这么多的材料,你们打算怎样玩?

(小组讨论)

(3)汇报方案

师:哪一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4)小组玩气球

(5)汇报:

师:玩得高兴吗?(高兴)

预设:1.气球口有气喷出来。

师:气球运动的方向与气球出气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预设:2.当气球口朝下时,气球就往上飞。

3. 当气球口朝上时,气球就往下飞。

4.它们的方向都是相反的。

(7)师:真的是这样吗?

(8)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认真,刚才看到同学们玩得那么高兴,老师也特别想玩,给个机会让老师也玩玩气球好吗?(好)

(9)师边演示边解释:先拉一根铁丝,把气球吹起来,固定好

师:如果老师一松手,你们猜气球会怎样?(往前跑)

师:让我们拭目以待,3,2,1,松手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气球向前冲去了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是谁给了气球向前冲的力量?

生:气球里面的空气。

师:气球里的空气是怎样运动的?

生:向后喷(在铁丝上贴上向后的箭头)

师:向我们刚才看到的那样,当气球里的气向某个方向喷出,而气球却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在铁丝上贴上向前的箭头),这种现象叫做反冲现象。

板书:反冲

3、总结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充气玩具里蕴含着哪些科学知识?

(压缩空气有弹性能反冲。)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师:充气玩具不但给我们到来了许多欢乐,还隐藏着科学秘密呢,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动手实践,会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空气的反冲还有很多发明。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利用压

缩空气的反冲现象?

预设:学生可能的答案:(火箭,喷气式飞机)课件出示

四、拓展创新

能不能利用今天我们所学的压缩空气有弹性,能反冲的特性。设计一个玩具或用品,相信你会有很多的想法,把它设计出来,先在纸上画出来。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作品展示:师评价,老师相信你,长大之后一定能把它做出来。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五、板书设计

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有弹性

压缩空气

能反冲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气球鼓起来了》与之游戏案例解读《有趣的充气玩具》

中班科学探究活动《气球鼓起来了》 活动设计意图: 新学期开学,球框里的很多皮球瘪了,橡皮跳跳球和跳跳马也是软软的。户外自主游戏时,孩子们都在挑选、争抢鼓鼓的饱满有气的皮球、跳跳球和跳跳马。可是为什么有的软软的有的鼓鼓的,有的弹跳好有的不能跳,孩子们却没有去探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成人要充分利用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气球是孩子喜欢的日常生活常见物,只有充满空气才能鼓起来,它和皮球、跳跳球、跳跳马有着相同的充气原理,但是它们取悦于人的方式有所不同,它们既有关联又有异同。据此:我选取气球作为活动的实验操作教具,而不是皮球、跳跳球、跳跳马。我希望通过引导幼儿探索让气球鼓起来的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空气的颜色、气味,激发幼儿尝试吹气、气筒打气这些常用的充气方法,从而触类旁通引申到幼儿给皮球、跳跳球、跳跳马等更多充气玩具充气的兴趣,探索更多的充气方法。 活动名称:科学集体教学活动 活动内容:中班科学探究活动《气球鼓起来了》 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的颜色、气味,知道球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 2.了解嘴巴吹气和气筒打气的充气方法,学习用手动打气筒充气的方法。 3.激发幼儿探索充气玩具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故事《森林联欢会》 2.气球、手动打气筒、瘪皮球、瘪跳跳球、瘪跳跳马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引出问题,激发幼儿探索让气球鼓起来的兴趣。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 【教学目标】 1.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能与他人交换意见;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或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成认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热爱科学,勇于探究,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了解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 3.了解空气被压缩后有弹性和反冲力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探究活动中了解空气被压缩后具有弹性和反冲力的性质。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对空气压缩有弹性的理解。 【教具学具】 1.教师准备 气球5个、气球小车1个、注射器2个、反冲瓶1个、铁丝2米、打气筒、球针、皮球2个(一个气足、一个气瘪) 2.课件演示:动画演示注射器压缩空气过程及神州系列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在黑板一侧准备2张课桌,在桌上两个铁架台之间拉一根细铁丝。 谈话导入:你知道老师最喜欢干什么吗?老师最喜欢玩了。板书:玩 揭示课题。板书:玩的科学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奠定整节课轻松愉悦的基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 1.谈话:你们先看看老师是怎么玩的?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能不

能提出很多问题。 (教师演示实验:用打气筒向装有胶塞的塑料瓶里打气,瓶塞被冲出来,瓶子顺着铁丝反冲出去。) 2.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问题要说吗? 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不做任何评论。 3.画图演示实验.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刚才实验示意图)我用图来表示刚才做的实验。塑料瓶从那头跑到这头来,可以用一个箭头来表示,谁来画? (让学生画箭头表明是瓶子的运动方向) 【设计意图】奇妙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在课堂伊始留下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探究之旅,对下一步探究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4.总结揭示研究主题 谈话:你观察的真仔细!小科学家就应该这样仔细观察!一个现象说明不了问题。这么多的解释,到底是不是这个道理,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模块一:认识反冲现象 1.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⑴玩气球 谈话:我们把气球吹起来,如果我一松手,会怎么样?每个同学一个气球,你们做做试试看是不是这样? ①学生高兴地吹气球、放气球。 ②在图上把刚才看到的现象画下来? (学生上台在气球上把看到的现象画出来。) ③让学生解释画图的意思。 ⑵玩气球小车 ①学生猜测自己的设想。 ②每组都用准备好的材料动手实验。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探究活动中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成认知;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的重大影响,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了解空气被压缩后有弹性和反冲力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探究过程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反冲的原理;压缩空气的应用。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篮球:6个(其中一个气不足);气球:若干个;光盘:4张; 胶带:6个;小刀:6把;注射器:6个 教师准备:充气玩具几个,文字、图片、视频等做成的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玩具入手,激趣质疑 1.同学们平时喜欢玩玩具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种玩具,师点击屏幕依次出现玩具图片,生大声说出名字:救生圈、篮球、排球、气球等,师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玩具都需要充气,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充气玩具”,(板书:充气玩具)充气玩具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而且里面还隐藏着许多科学道理呢,同学们想知道充气玩具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吗?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补充课题: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二、自主探究,合作研讨 活动一: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 1.小组拍球,初步感受。 老师给每一小组都准备了球,同学们想不想拍一拍? 每组只有一个球,同学们可以轮流拍,在拍的过程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用心体会,看看你能有什么发现?(学生分组拍球,完毕回到座位)

学生交流自己拍球过程中的发现。 2.拍球比赛,初探秘密。 同学们基本找到了拍球的规律,老师准备了两个球,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拍球比赛。出示比赛规则。课件显示:两名选手单手掷球,同时掷三次,球弹得高者获胜。 进行比赛,学生根据比赛情况确定比赛结果,教师采访获胜的同学和输的同学,帮输的同学找原因。 3.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 (1)怎样使球的弹性变好呢?(学生讨论交流使球弹性变好的措施) 师生共同给球充气,再次让输的同学拍球,球的弹性很好。 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认为球会弹起来是谁起了主要作用? 教师提问:想一想球里面的空气和球外面的空气相同吗? 学生猜测 (2)为了让同学们体会的更深刻,我们借助于一种工具进行研究。(出示注射器) 师:你认识它吗?你打算怎样利用它来进行研究?(发放实验材料) 学生小组讨论方法。 交流方法。(引导学生想办法压缩注射器里的空气) 根据自己操作方法合作探究,并填写记录单 活动记录单 --------组 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记录单中数据得出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板书:压缩空气有弹性)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题含答案

1.玩具里的科学 1.把有趣的玩具记录下来: 2.读读下边的这些话,你觉得这些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1)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 (2)树叶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3)汽车做成流线形主要是为了美观。 (4)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将它拆开研究。 3.做个小游戏:在玻璃杯中放半杯水,在杯口放一块硬纸片,在纸片上放一枚鸡蛋,迅速把硬纸片抽走,结果会怎样呢?快来试一试吧! 我的猜想: 我的发现: 说一说其中的道理: 4.万吨货轮为什么能在海上航行?说说其中的道理。 5.生活中有好多玩具是充气的,如果放了气或充气不足,还能玩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6.我来猜想: (1)布娃娃会说话,里面有: (2)电动小车里面有:

7.我的创新设想: 设计或改进一件玩具。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或画出来。 2.我们周围的动植物 1.选择: (1)下列观察植物的方法中,比较科学的是()。 A.观察图片上的植物,做好观察记录。 B.到自然界中观察植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2)“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这句话是()说的。 A.牛顿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 (3)我们在研究科学时,要先提出问题,再对问题进行(),然后再想办法解决问题。 A.验证 B.猜想与假设 C.观察与汇报 (4)下列物体中,有生命的是()。 A.火 B.松树 C.石头 (5)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是()。 A.没有关系 B.相互竞争的关系 C.相互依存的关系 2.回答下面的问题。 (1)壁虎为什么能在墙上爬? (2)猫的胡子有什么作用? (3)蚂蚁是怎样认路的? 3.科学探究:一棵小草的根。 (1)选择一棵生长旺盛的小草。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案

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空气被压缩后有弹性和反冲力的性质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活动中,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成认知;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的重大影响,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教学重点: 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反冲。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教具准备: 篮球:2个(其中一个气不足);气球:若干个;;胶带;注射器:5个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篮球:同学们认识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吗? 师:像篮球这些玩具都需要充气,我们把它叫做充气玩具,充气玩具不仅给我们带来快乐,里面还隐藏着许多科学道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板书课题)(二)、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1、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 玩皮球 师:拍一拍我们带来的球,你有什么发现? 生分组拍球 汇报感受:(用力越大球弹得越高。) 比一比,谁的球弹得高? 师宣读比赛规则,课件显示: (1)、两名选手单手拍球,规定次数下球弹得高者获胜。 (2)、四人分组比赛,其余同学大声加油。 比赛结束后 师:请获胜的同学说一下此时的感受。 (获胜同学,输的同学分别说说感受。) 师:大家能帮输的同学找找原因吗?它们到底输在哪里? (得出:他们用的球气不足,弹性差)。 师:怎样使球的弹性变好呢?(给他充气。) 师生共同给球充气。 输的同学再次拍球,球的弹性很好。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说明球会弹起来是谁起主要作用?是球的外壳还是里面的空气?(里面的空气。) 师:我们身边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我们叫做压缩空气。 师板书:压缩空气 演示压缩空气实验 生自己体会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压缩空气有什么性质?(有弹性)。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2.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同步练习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2.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同步练习 一、判断题 (1)人不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没有空气。() (2)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 (3)炒菜时如果锅里着火了 ,应该马上盖上锅盖。() (4)植物的根埋在土壤里,所以植物的根不需要空气。() (5)空气是种物质。() 二、填空题 1、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 _______。 2、大面积焚烧秸秆,会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 ______。 3、鱼儿能在水中吐泡泡,说明水中有 ______。 4、用打气筒把 ______打进自行车车胎里,使自行车跑得又快又稳。 三、选择题 (1)下列关于空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A.空气是由很多种气体组成的 B.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C.一个房间里只有一半的地方有空气 (2)下列方法中,能让我们感受到空气存在的是()。 A.看一看 B.摸一摸 C.扇一扇

(3)一个气球皮的质量为 2.2 克,将气球吹大后 ,把气球口扎紧 .这时气球的质量()。 A.大于 2.2 克 B.等于 2.2 克 C.小于 2.2 克 (4)使用天平可以测出物体的()。 A.质量 B.体积 C.温度 四、问答题 1、用气泡图表示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2、请举例说明我们可以利用空气做哪些事情?(至少三例)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X 2、√ 3、√ 4、X 5、√ 二、填空题 1、大气层 2、空气 3、空气 4、空气 三、选择题 CCAA 四、问答题 1、 2、①做饭时,利用空气帮助燃烧 ②用打气筒把空气打进自行车车胎里,使自行车跑得又快又稳 ③把空气装进充气玩具里。 ④人们利用空气流动来发电

【精品】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学设计2

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教学目标】 1.在探究活动中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成认知;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的重大影响,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了解空气被压缩后有弹性和反冲力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探究过程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反冲的原理;压缩空气的应用。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篮球:6个(其中一个气不足);气球:若干个;光盘:4张; 胶带:6个;小刀:6把;注射器:6个

教师准备:充气玩具几个,文字、图片、视频等做成的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玩具入手,激趣质疑 1.同学们平时喜欢玩玩具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种玩具,师点击屏幕依次出现玩具图片,生大声说出名字:救生圈、篮球、排球、气球等,师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玩具都需要充气,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充气玩具”,(板书:充气玩具)充气玩具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而且里面还隐藏着许多科学道理呢,同学们想知道充气玩具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吗?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补充课题: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二、自主探究,合作研讨 活动一: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 1.小组拍球,初步感受。 老师给每一小组都准备了球,同学们想不想拍一拍? 每组只有一个球,同学们可以轮流拍,在拍的过程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用心体会,看看你能有什么发现?(学生分组拍球,完毕回到座位)学生交流自己拍球过程中的发现.

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充气玩具真好玩》含反思

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充气玩具真好玩》含反思 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充气玩具真好玩》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充气物品与空气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充气玩具,学习充气方法,体验合作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科学《充气玩具真好玩》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的】 1.认识充气玩具,学习充气方法。 2.了解充气物品与空气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3.体验合作的快乐。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充气玩具、气筒、棉线、毛巾若干。 2.图像资料:橡皮舟、充气桥、氢气球、平流层气球、软式飞艇等。 3.带领幼儿玩羊角球、充气城堡等,参观商场前的充气吉祥物、充气广告等。 【活动过程】 一、探索充气玩具的充气方法。 1.出示未充气的玩具,引导幼儿自由玩,说说充气的玩具是否好玩,为什么。 2.启发幼儿讨论:刚才大家都说小鹿、金箍棒、大香蕉、足球等玩具充了气才好玩,为什么? 3.引导幼儿讲述给玩具充气的经验。 4.出示没充气的玩具,请幼儿探索充气的方法,引导幼儿互相帮助,注意卫生,体验合作的快乐。 5.请采用不同方法的幼儿演示、介绍各自的充气方法,并说说自己在充气过程中的发现,感受空气与充气玩具之间的关系。 6.引导幼儿比较各种充气方法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如用嘴吹虽比较

方便,但比较费力,不卫生。用气筒速度快、省力,可两人合作;充气完毕后要注意封住或扎紧充气口,以免漏气。 二、探索充气玩具的特点 1.引导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充气玩具的特点,如玩具充气过量后摸上去有什么感觉,排气时有什么感觉等。 2.充气玩具有什么用途?它最怕什么? 3.小结:充气玩具漂亮、好玩、安全、方便,可装饰环境,给节日增添欢乐,但它怕尖、硬的东西,怕用力压,所以玩时要小心。 三、了解充气物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组织幼儿讨论:生活中,你还看到过什么东西要充气?为什么?(汽车轮胎、救生圈、气球、充气坐垫等。) 2.利用多媒体,引导幼儿了解橡皮舟、充气桥、氢气球、平流层气球、飞艇等一些特殊充气物品的用途。 3.引导幼儿发挥想像,说说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充气物,给生活带来怎样的便利。 4.让幼儿继续玩充气玩具,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小百科:充气玩具指利用薄膜材料制造的张拉力和薄膜内外的气压差形成形状的玩具。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详案

14课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阳谷县第一小学杨晓萍 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上册14课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反冲的原理; 2、让学生经历在玩充气玩具中发现科学原理和知识并提出疑问的过程,体验合作探究的快乐; 3、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并将探究延续到课外。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反冲的原理。 2、压缩空气的应用 教学准备: 篮球:2个(其中一个气不足);气球:若干个;橡皮:四块;注射器:5个;球针、打气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玩玩具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玩具,我们不仅要比一比谁玩得有水平,还要比一比谁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多。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种玩具,如果你们认识就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好吗? 师点击屏幕依次出现玩具图片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都需要充气。) 师:这些玩具都需要充气,我们把它叫做充气玩具,充气玩具不仅给我们带来快乐,里面还隐藏着许多科学奥秘呐!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板书课题) 二、发现问题,大胆猜想 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 1、拍篮球 师:找两名学生上来拍一拍老师带来的带来的篮球,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看你有什么发现? 先看我们的比赛规则。 师宣读比赛规则,课件显示: 两个同学比赛,拍10下,看谁的球弹得高? 比赛结束后师:请参加比赛的同学说一下此时的感受。 师:大家能帮输的同学找找原因吗?它们到底输在哪里? (得出:他用的篮球气不足,弹性差)。 师:两个看似一样的篮球,为什么弹得高低却不同,对于这种现象,你想知道什么? 师:同学们,你认为球会弹起来是谁起了主要作用?是球的外壳还是里面的空气?(里面的空气。) 师:怎样使球的弹性变好呢?(给它充气。)师生共同给球充气。 老师再次拍球,球的弹性很好。 师:刚才两个篮球看似差不多,为什么这个球还可以继续充气?(空气被压缩了)请你们猜想一下,空气被压缩后,会怎么样?

幼儿园科学:充气玩具教案

xx科学:充气玩具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充气玩具,学习充气方法。 2、了解充气物体与空气以及人的生活的关系。 3、体验合作的快乐。 准备: 1、充气玩具、气筒、线 2、电脑、液晶投影仪、tke课件:橡皮舟、充气门柱、氢气球、平流展气球、软式飞艇。 3、实物:羊角球 4、录音机、背景音乐:xx响叮当 过程: 一、探索充气玩具的空气方法: 1出示未充气的玩具,引导幼儿自由玩,说说它们是否好玩,为什么? 过来看看我带来的玩具,每人拿一件去玩,好玩吗?为什么? 1、启发幼儿讨论:刚才大家都说小鹿……充了气才好玩。为什么?(充气玩具) 3、引导幼儿讲述给玩具充气的经验。 以前,你给充气玩具充过气吗?怎么充的?相互交流。4、出示没充气的玩具,请幼儿探索充气的方法,引导幼儿互相帮助,注意卫生,体验合作的快乐。(背景音乐:铃儿响叮当)

我已经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充气工具,可人多,工具少,怎么办?充气的时候遇到困难怎么办?充气的时候要注意卫生,先充好的小朋友可以玩一玩、摸一摸你的玩具,你有什么发现? 5、请采用不同方法的幼儿展示,介绍各自的充气方法,并说说自己在充气过程中的发现,感受空气与充气玩具之间的关系。 你用什么方法给玩具充气的?充气的时候你有什么发现?(相互交流)。 6、引导幼儿比较各种充气方法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你喜欢用什么方法来充气?为什么?比较嘴吹与工具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二、探索充气玩具的特点: 1、引导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充气玩具的特点,如充气过量摸上去的感觉,一排气时有什么感觉等。 2、充气玩具有什么用途?它最怕什么? 小结:充气玩具漂亮、好玩、安全、方便、可装饰环境,但它怕硬用力压,所以玩时要小心。 三、了解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讨论:生活中,你还看到过什么东西要充气?为什么? 2、多媒体,了解一些特殊充气物品的用途。 除了刚才……,人们还发明了许多充气物体,想知道吗?(观看多媒体) 小结:人的本领真大,发明了地上、水里、空中用的充气物体。 3、你想发明什么样的充气物,它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便利?(相互交流)。 4、继续玩充气玩具,体验合作游戏

四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第4单元 第14课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青岛版六年制

第四单元空气和水的力 14.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一、填空题。 1、皮球弹跳的次数和高度与有关,越足,弹得越。 2、我们在充足气的蹦蹦床上能跳的很高,是由于压缩空气有 。 3、气球在撒气同时会被推出一段距离,这是力作用的结果 4、空气有弹性;足球里充的是。 5、空气被压缩后,体积会。 6、我玩过的充气玩具有、、。 二、小法官。 1、皮球中充气比较多,弹力也就比较大。() 2、篮球充气越足,弹性越好。() 3、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三、我会选。 1.下列利用压缩空气的有() A、蹦蹦床B、针管吸药水C、汽车轮胎 2、充气玩具的特征是() A、有弹性B、有反冲 3、篮球能在地面上弹起的原因是受() A、升力作用 B、弹力作用

4、橡皮艇里充的是() A.水B.空气 四、生活中的科学。 1、列举人们利用空气制作弹力的事例。 2、找一个塑料瓶在瓶壁的下部用粗锥子沿着一个方向斜扎几个小孔,使这几个小孔之间的距离、小孔到瓶底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用线将塑料瓶挂在支架上,向瓶内倒水,观察:水向哪个方向喷射?这时瓶子向什么方向运动? 【拓展资料】 气垫船 气垫船又叫“腾空船”,是一种利用空气的支撑力升离水面的船。气垫船是英国工程师科克莱尔发明的。他经过反复的研究,发现如果用空气作为船与水之间的“气垫”就有可能减小摩擦,从而提高船航行的速度。科克莱尔把这一设想具体化,,他在空的猫食罐头上装一空的

咖啡罐,用吹风机作动力进行实验。结果,效果令他非常满意。接着他制造了长约0.5米的模型船,在河里进行实验,又获得成功。它的原理与现今实用气垫船的原理是完全相同的。

最新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14充气玩具里的

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教学目标: 1、在探究活动中,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 技作品。 2、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成认知;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的重大影响,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了解空气被压缩后有弹性和反冲力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反冲的原理。 2、压缩空气的应用 教学准备: 篮球:6个(其中一个气不足);气球:若干个;光盘:4个;胶带:4个;小刀:4把;注射器:5个 预习: 各种不同的充气玩具、水槽/不同形状的气球、线绳、夹子、 吸管。 导学: 一、导入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玩玩具吗? 师:今天我们也来玩玩具,我们不仅要比一比谁玩得有水

平,还要比一比谁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多。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种玩具,如果你们认识就大声叫出它们的名 字好吗? 师点击屏幕依次出现玩具图片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都需要充气。) 师:这些玩具都需要充气,我们把它叫做充气玩具,充气玩具不仅给我们带来快乐,里面还隐藏着许多科学道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板书课题) 二、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1、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 玩皮球 师:拍一拍我们带来的球,你有什么发现? 生分组拍球 汇报感受:(用力越大球弹得越高。) 比一比,谁的球弹得高? 师宣读比赛规则,课件显示: (1)、两名选手单手拍球,规定次数下球弹得高者获胜。 (2)、四人分组比赛,其余同学大声加油。 比赛结束后 师:请获胜的同学说一下此时的感受。 (获胜同学,输的同学分别说说感受。) 师:大家能帮输的同学找找原因吗?它们到底输在哪里?

科学试题

1我们的食物 1. 水果、蔬菜、粮食等是植物性食物,肉、蛋、 奶等是动物性食物,它们都来自大自然。 2 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3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食品将由工厂生产。所以,人们可以不再依赖大自然。(×)4我们把米面制品成为主食,是因为它们在我们的膳食结构中占有主要地位。(√) 5因为方便面使用起来方便快捷,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速食食品。(√) 6我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植物。(√) 2我们的营养 1.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蛋白质、水、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材料,淀粉、脂肪是人体的能源,维生素具有促进人体发育、增强人体抵抗力的作用。 2.把芝麻放在纸上挤压,会在纸上留下油迹,这说明芝麻中含有脂肪。 3.小麦、土豆、米饭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它们遇碘酒变成蓝色,这是 淀粉特有的性质。 4.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没有哪一种食物包含全部的营养成分。为了保证营养均衡,我们的饮食必须做到多样化。 5.维生素C可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所以我们应多吃新鲜蔬菜,以补充维生素C。(√) 6.用烧烤法检验食物中蛋白质的存在时,最好把教室的窗户打开,以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 7.补钙是老年人的事,少年儿童就不用补钙了。(×) 8.检验食物中淀粉的存在时,取用碘酒的器材叫滴管。(√) 9.密封包装的食品即使过了保质期,只要时间不长,仍可以吃。(×) 3.饮食和健康 1.吃饭前要洗手,以免病从口入。(√) 2.光挑自己爱吃的食物吃,会对健康不利。(√) 3.甜食吃多了容易影响食欲,所以不要吃甜食。(×) 4.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重要时期,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应该讲究营养均衡。(√) 5.进食要适量,吃得过多就会得肥胖病等疾病。(√) 4水变咸了 1.水能溶解自然界中的许多物质,如食盐小苏打等。 2.我们尝一尝食盐溶液、感觉它的味道是咸的。这说明盐存在于水中,并没有丢失。 3.把沙子放在水中,不管你怎样搅拌,过一会儿沙子都会沉到水底。这说明沙子不能在水中溶解。 4.由冰到水的过程叫溶解。(×) 5.水能溶解到自然界里的许多物质。(√) 6.溶解在水里的物质虽然看不到了,但并没有消失。(√) 5怎样加快溶解 1. D 可以使冰糖在水中溶解的速度达到最快。 A搅拌B用热水C粉碎D搅拌、用热水、粉碎三种方法同时使用 2.其他条件相同时,溶解得比较快的是 B A粗盐B细盐 3.一般来说,可溶解的物质在A的条件下溶解得快。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充气玩具真好玩》教案设计

中班科学活动:充气玩具真好玩 【活动目的】 1认识充气玩具,学习充气方法。 2?了解充气物品与空气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3.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充气玩具、气筒、棉线、毛巾若干。 2 ?图像资料:橡皮舟、充气桥、氢气球、平流层气球、软式飞艇等。 3.带领幼儿玩羊角球、充气城堡等,参观商场前的充气吉祥物、充气广告等。 【活动过程】 一、探索充气玩具的充气方法。 1出示未充气的玩具,引导幼儿自由玩,说说充气的玩具是否好玩,为什么。 2.启发幼儿讨论:刚才大家都说小鹿、金箍棒、大香蕉、足球等玩具充了气才好玩,为什么? 3?引导幼儿讲述给玩具充气的经验。 4.出示没充气的玩具,请幼儿探索充气的方法,弓|导幼儿互相帮助,注意卫生,体验合作的快乐。 5.请采用不同方法的幼儿演示、介绍各自的充气方法,并说说自己在充气过程中的发现,感受空气与 充气玩具之间的关系。b5E2RGbCAP 6.引导幼儿比较各种充气方法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如用嘴吹虽比较方便,但比较费力,不卫生。用 气筒速度快、省力,可两人合作;充气完毕后要注意圭寸住或扎紧充气口,以免漏气。plEanqFDPw 二、探索充气玩具的特点 1.弓I导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充气玩具的特点,如玩具充气过量后摸上去有什么感觉,排气时有什么感觉等。 2.充气玩具有什么用途?它最怕什么? 3.小结:充气玩具漂亮、好玩、安全、方便,可装饰环境,给节日增添欢乐,但它怕尖、硬的东西, 怕用力压,所以玩时要小心。DXDiTa9E3d 三、了解充气物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组织幼儿讨论:生活中,你还看到过什么东西要充气?为什么?(汽车轮胎、救生圈、气球、充气坐垫等。) 2.利用多媒体,引导幼儿了解橡皮舟、充气桥、氢气球、平流层气球、飞艇等一些特殊充气物品的用途。 3.弓I导幼儿发挥想像,说说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充气物,给生活带来怎样的便利。 4.让幼儿继续玩充气玩具,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反冲的原理; 2、让学生经历在玩充气玩具中发现科学原理和知识并提出疑问的过程,体验合作探究的快乐; 3、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并将探究延续到课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反冲。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打气筒、饮料瓶、小车、气球、注射器、篮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上科学课吗?在科学课上最喜欢干什么呢?你们喜欢玩吗? 那老师来采访一下:你为什么喜欢玩?(预设带来快乐,能玩想玩的事情) 我也喜欢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玩”(板书) 二、教学反冲

1、出示矿泉水瓶,师:我们先来玩玩这个,这是什么?里面有什么? 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瓶子,盖子上有一个小孔,下面我把气针插进去,用打气筒给它充气,请同学们瞪大眼睛仔细观察,看看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引导学生说出瓶子移动的方向和气针移动的方向。 为什么气针往这边跑了呢?那气针跑和瓶子的运动有关系吗?谁让瓶子往这边跑了呢? (贴出瓶子图片)谁能用箭头画一画刚才你所看到的瓶子运动的方向和气喷出的方向? 2、出示气球小车,你想不想玩?原来我们都玩过,用手推或拉就能让小车运动起来,那现在我们不用以前的玩法,你能不能想个办法像刚才那样利用空气的力量让小车运动起来呢? 预设:用气球。 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来玩一玩看看能不能借助气球利用空气的力量让小车运动起来,小组合作,填写好记录表,看看气喷出的方向朝哪汽车运动的方向朝哪,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来填写。 学生小组代表汇报。 同学们根据你们观察到的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呢?那如果我画一个气喷出的方向,同学们想一想汽车运动方向该怎么画。 刚才我们做的两个实验,同学们来比较一下,有什么相同点?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教学目标: 1.在探究活动中,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成认知;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的重大影响,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了解空气被压缩后有弹性和反冲力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重点: 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反冲。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具准备: 篮球:6个(其中一个气不足);气球:若干个;光盘:4个;胶带:4个;小刀:4把;注射器:5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玩玩具吗? 师:今天我们也来玩玩具,我们不仅要比一比谁玩得有水平,还要比一比谁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多。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种玩具,如果你们认识就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好吗? 师点击屏幕依次出现玩具图片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都需要充气。) 师:这些玩具都需要充气,我们把它叫做充气玩具,充气玩具不仅给我们带来快乐,里面还隐藏着许多科学道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板书课题) 二、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1.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 玩皮球 师:拍一拍我们带来的球,你有什么发现? 生分组拍球 汇报感受:(用力越大球弹得越高。) 比一比,谁的球弹得高? 师宣读比赛规则,课件显示: (1)两名选手单手拍球,规定次数下球弹得高者获胜。 (2)四人分组比赛,其余同学大声加油。 比赛结束后 师:请获胜的同学说一下此时的感受。 (获胜同学,输的同学分别说说感受。) 师:大家能帮输的同学找找原因吗?它们到底输在哪里? (得出:他们用的球气不足,弹性差)。 师:怎样使球的弹性变好呢?(给他充气。) 师生共同给球充气。 输的同学再次拍球,球的弹性很好。

2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练习

2.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同步练习 一、判断题 (1)人不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没有空气。() (2)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 (3)炒菜时如果锅里着火了,应该马上盖上锅盖。() (4)植物的根埋在土壤里,所以植物的根不需要空气。() (5)空气是种物质。() 二、填空题 1、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_______。 2、大面积焚烧秸秆,会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______。 3、鱼儿能在水中吐泡泡,说明水中有______。 4、用打气筒把______打进自行车车胎里,使自行车跑得又快又稳。 三、选择题 (1)下列关于空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A.空气是由很多种气体组成的 B.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C.一个房间里只有一半的地方有空气 (2)下列方法中,能让我们感受到空气存在的是()。 A.看一看 B.摸一摸 C.扇一扇 (3)一个气球皮的质量为2.2克,将气球吹大后,把气球口扎紧.这时气球的质量()。 A.大于2.2克 B.等于2.2克 C.小于2.2克 (4)使用天平可以测出物体的()。 A.质量 B.体积 C.温度 四、问答题 1、用气泡图表示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2、请举例说明我们可以利用空气做哪些事情?(至少三例)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二、填空题 1、大气层 2、空气 3、空气 4、空气 三、选择题 CCAA 四、问答题 1、 2、①做饭时,利用空气帮助燃烧 ②用打气筒把空气打进自行车车胎里,使自行车跑得又快又稳 ③把空气装进充气玩具里。 ④人们利用空气流动来发电

大班科学有趣的充气物品教案

大班科学有趣的充气物品教案 1 活动目标: 1、探究充气物品的基本特征; 2、初步了解充气物品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和便利,尝试用充气物品改善幼儿园环境。 2 活动准备:

充气气球和皮球若干、没充气的皮球和气球若干、细绳子若干、好看的盒子一个、彩图若干。 3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猜谜语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二个好玩的玩具,它们是你们从小到现在都非常喜欢玩的玩具,所以我想请你们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把它们猜出来,好吗? 谜语1(皮球):(圆头圆脸圆肚皮,没骨没肉没腿股,一打一跳乱蹦哒,肚子里面气鼓鼓)

谜语2(气球):(受到吹捧就自大,没人吹捧就扁了,外表看来圆又壮,遇到打击就爆炸) 二、基本部分 (一)探究充气物品的基本特性 1、他们一样吗?为什么? 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下面请小朋友再看看这二样的东西是什么?(出示泄气的皮球和气球) 师:他们根本不一样,为什么你们说他们也是皮球和气球呢?

2、怎样让他们变成一个样子(让它们鼓起来或让它们扁下去二种状态皆可) 3、不同的状态各有什么好处? 师:那它们都是一样的东西,为什么有时候人们要让它充气,有时候要让它们没有气呢?它们不同的样子各有什么好处? 4、总结:这样的玩具叫充气玩具,它不同的状态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不一样的便利和乐趣。 (二)感受充气物品的基本特性。 1、玩一玩充气玩具;

带着问题分组玩玩具:哪些玩具是充气玩具,你是怎么发现的? 2、找一找充气玩具; 把找到的充气玩具分类摆放,请幼儿展示玩法。 3、说一说充气玩具; 除了今天玩的充气玩具,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物品,你们把知道的说出来我们一起交流交流。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案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教学目标 1、在探究活动中,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成认知;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的重大影响,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了解空气被压缩后有弹性和反冲力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重点 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反冲的原理。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 篮球:6个(其中一个气不足);气球:若干个;双面胶带:4个;注射器:5个橡皮:5个;打气筒一个;球针一个。 课时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玩玩具吗? 师:今天我们也来玩玩具,我们不仅要比一比谁玩得有水平,还要比一比谁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多。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种玩具,如果你们认识就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好吗?

师点击屏幕依次出现玩具图片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都需要充气。) 师:这些玩具都需要充气,我们把它叫做充气玩具,充气玩具不仅给我们带来快乐,里面还隐藏着许多科学道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板书课题) 二、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1、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 拍皮球 师:拍一拍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球,你有什么发现? 生分组拍球 汇报感受:(用力越大球弹得越高。) 比一比,谁的球弹得高? 师宣读比赛规则,课件显示: (1)、两名选手单手拍球,规定球弹得高者获胜。 (2)、其余同学当裁判。 比赛结束后 师:请获胜的同学说一下此时的感受。 (获胜同学,输的同学分别说说感受。) 师:大家能帮输的同学找找原因吗?他到底输在哪里? (得出:他用的球气不足,弹性差)。 师:怎样使球的弹性变好呢?(给他充气。) 师生共同给球充气。

最新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充气玩具里的科学》反思精编版

2020年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充气玩具里的科学》反思 精编版

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课程目标要求: 科学探究要从提出问题开始,学生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有关的科学结论进行比较,能提出进行探究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记录;会查阅书刊及其他的信息源。 教材分析: 本课探究活动就是力图让学生通过玩充气玩具,观察玩具的特征,感受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初步体验探究的乐趣,从而让学生知道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情分析: 充气玩具是学生熟悉和喜爱的,但对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很少关注,并不了解。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他们可能知道充气玩具里面有空气、能发出响声、能浮在水面上、充气的球能弹起来等。本课正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生活经验,通过放手让学生玩各中充气玩具发现其中更多的秘密,提出探究的问题,激发探究欲望,体会科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 1、在探究活动中,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成认知;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的重大影响,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了解空气被压缩后有弹性和反冲力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反冲的原理。 2、压缩空气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篮球:6个(其中一个气不足);气球:若干个。 学生:各种不同的充气玩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种玩具,你们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思考并回答) 这些充气玩具不仅给我们带来快乐,里面还隐藏着许多科学道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充气玩具的秘密。(板书课题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二、挖掘问题,深入研究 1选择喜欢的充气玩具玩一玩,看有什么发现? [说明:学生是学习科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们喜爱的玩具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玩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 玩篮球 师:拍一拍我们带来的球,你有什么发现?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docx

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教案设计】赵芹 【单位】临沂市苍山县南桥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成认知;关心新科技,新 发明对生活的重大影响,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了解空气被压缩后有弹性和反冲力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过程描述: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平时喜欢玩玩具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种玩具,如果你们认识就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好吗? (师点击屏幕依次出现玩具图片,生大声说出名字:救生圈、篮球、排球、 气球等。) 真厉害,那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回答) 由于这些玩具都需要充气,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充气玩具”,板书:充气玩具充气玩具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而且里面还隐藏着许多科学道理呢,同学们想知道充气玩具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补充课题: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玩具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伙伴,由玩具入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篮球、足球、气球、排球、救生圈等是孩子生活中常玩的玩具,选材贴近学 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容易发现他们的共同特征,由于生活中孩子只是玩过这些玩具缺乏更深层的认识,教师及时引导“这些充气玩具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这里面还隐藏着许多科学道理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充气玩具里究竟有什么秘密?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二、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1.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 (1)小组拍球,初步感受。 老师给每一小组都准备了球,同学们想不想拍一拍? 每组只有一个球,同学们可以轮流拍,在拍的过程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用心体会,看看你能有什么发现?好!各组开始拍球吧! (学生分组拍球,完毕回到座位) 现在谁愿来交流一下,通过拍球,你有哪些发现? (学生交流自己拍球过程中的发现) 【学生在平时玩球的过程中,可能不会太仔细的观察,这一环节让孩子自由的拍球,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如何使球弹的更高,使学生对充气玩具有了初步的感知,同时也为下一环节的活动做了铺垫。】 (2)拍球比赛,初探秘密。 活动一:比一比,谁的球弹得高。 同学们基本找到了拍球的规律,老师准备了两个球,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拍球比赛,好吗? 请看比赛规则。 课件显示: 两名选手单手掷球,同时掷三次,球弹得高者获胜。 谁能说说通过比赛规则,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的信息) 说的对!谁愿意参加?其余同学是这两位选手的拉拉队,你支持谁就可以为谁加油,准备好了吗? (进行比赛) 你认为这次比赛谁获胜了? (学生根据比赛情况确定比赛结果,教师采访获胜的同学。) 赢了比赛你有什么感受? (很高兴) 输的同学你想说点什么? (很伤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