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的九大流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养生的九大流派
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历代养生家和医家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其养生之道在顺应、养性、动形、静神、温补、培元、调气、药饵、食养等方面各有所长,从而形成了各有侧重、自成体系的诸多学术流派,如顺应学派、养性学派、动形学派、静神学派、温补学派、培元学派、调气学派、药饵学派及食养学派等。

这些养生流派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构建起了传统养生学的文化宝库。

从本期开始,本版将分3次介绍这些养生流派的起源、理论和特点等。

养性学派修养道德调摄精神养性学派是西汉以后,历代儒生把孔孟学说中的道德修养及中和观等思想与中医养生方法相结合而逐渐
形成的。

该学派强调精神调摄、主张饮食调养,重视起居护养,为历代养生家和医家所遵循。

孔子最先提出“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的观点,并且提出君子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孟子将其具体化提出要“善养吾浩然之气”,“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

都是强调养生首要养心并调摄精神减少欲望。

董仲舒将养生与中庸思想结合,强调养气与中和:“循天之道,以养其身,中者……能以中和养身者,其寿极命”(《春秋繁
露》)。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所以能年皆度百岁。

”孙思邈继承和发展《内经》治未病思想,在《千金要方·养性序》中反复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可见养性的目的是为了祛病延年。

故后世凡重视道德修养的养生家无不推崇孔、孟与孙思邈而形成一派。

继之,经过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补充发挥,儒家养生学说更加盛行。

动形学派动以养形动则不衰动形学派是主张适度运动的养生学派。

动形以养生的思想始于《吕氏春秋》,其学派形成于汉唐,后世不断创新和发展。

动形学派认为,形体的动静盛衰关系着精、气、神的衰旺存亡。

形体动则脾胃健运、精气周流,生命力旺盛而不衰。

以动养形始于庄子。

老庄认为静可以长生,但道家意守丹田的养生方法,实是静中有动,以达到运行气血、和调阴阳的目的。

后世各派气功多源于老庄。

《素问·上古天真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论述正是对养生基本原则的概括,导引术则是“和于术数”养生法之一。

张仲景进一步阐述了导引在养生防病上的意义,指出“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勿令九窍闭塞”(《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华佗养生有道,“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后汉书·华佗传》)。

他创立的“五禽戏”,把导引术向前推进了一步,并从理论上进一步阐述了动形养生的道理。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论述道: “养生
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常劳……劳勿过极”。

继之,宋代创立“八段锦”,明清太极拳盛行,以及近年兴起的各种运动、舞蹈、体操等锻炼形体的方法,都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养形之法。

顺应学派顺应自然因时养生顺应学派是主张顺应四时自然规律变化而养生的学派。

顺应学派认为只有主动掌握外界变化规律防御外邪侵袭,以养生、养长、养收、养藏,才能养生防病,延年益寿。

老庄首先提出“顺乎自然”的养生理论和方法。

《灵枢·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

”说明了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的重要性。

朱丹溪亦指出:“善摄养者……各自珍摄,以保天和(《格致余论》)。

” 故养老之法,必然要依天和、顾四时变化而摄养。

此外,邱处机深通医术、精于养生,其养生专著《摄生消息论》从不同角度对四时精神调养、起居调摄、饮食保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万全亦认为,天地万物阴阳和则平,阴阳失调便不和,“如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凡大寒大热,大风大雾,皆宜避之,不可恃其强健而不畏也(《养生四要·法时》)”。

皆是主张起居规律应随季节不同变更,以与自然界阴阳之气的消长保持协调统一。

静神学派静以养神无欲则安静神学派是以长生不老为养生目的,以返璞归真、清静无为、无欲则安为养
生指导思想,主张贵柔,提倡导引调气、形神兼养的静态养生派。

静神学派主张养生以静养精神为主,清静无为,静中有动。

老、庄道家一派“深根固抵,长生久视”的思想对静神学派影响直接,他们崇尚自然,要求返璞归真,顺应自然,以静为主。

老子《道德经》说:“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将为不死药。

”指出思想要安静、清闲,不要有过多欲望,才能使神志健全,精气内守而益寿延年。

庄子继承老子思想,阐述了静以养神、养精的道理,“静则无为……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庄子·天道》)”。

后来《内经》中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素问·上古天真论》)”等静养原则都是由此发展而来。

中医养生流派始于道家分流,许多信奉老庄思想的学者方士,一方面大力提倡导引、吐纳等养生方法,另一方面又从防病强身的实际出发,将老庄养生思想加以整理提高。

如嵇康的《养生论》指出:“智上于恬,性足于和。

”认为物欲为养生之大碍,从而提出“养之以和”。

之后,万全《养生四要》首列寡欲为养生学之第一要义,强调“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可谓知养生矣(《养生四要·寡欲第一》)”。

其《养生四要·慎动》中亦强调“……故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七神皆安。

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

故历代养生家都十分重视养神,有“太上养神,其次养形”之说。

温补学派温养阳气补益脾土
温补学派的养生思想源于《内经》,其所确立的防病治病原
则为历代医家临证所取法。

该学派医家结合自己的临床诊治经验, 阐述脾肾命门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指出养身防病要从“先天命门水火” 及“后天脾胃”着手。

温补学派主张防病治病立足于先后天之本,是善用甘温补益之法为特色的医学流派。

《内经》提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灵枢·脉度》)”;“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衰者补之……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这些有关温补的祛病养生原则为后世医家所发挥。

李东垣《脾胃论·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中说:“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认为脾胃功能正常元气就充沛,脏腑组织功能健旺人体就健康。

明代薛己主张脾肾并重,以脾胃为主;赵献可倡肾命水火说,由于“命门无形之火,在两肾有形之中(《医贯·内经十二官论》)”,故习用六味地黄丸及八味地黄丸,补肾水命火;孙一奎认为肾间动气为生生不息之根,三焦相火为元气之别使,故温养阳气就显得十分重要。

清代叶天士亦认为“脾胃为病,最详李东垣”,提出“补肾不如补脾”,并在继承李杲“温养脾胃之气”的治法基础上,增加了“养胃阴”的治法。

培元学派养元节欲固本培元培元学派强调治病防病要注重元气的培补,认为元气禀于先天,若后天充盛五脏安和,则精得养。

故惜元、保元即是通过养五
脏不使其过伤,调情志不使其过极,忌劳伤不使其过耗,以达到固护元气、养生长寿的目的。

“元气流行者寿,元气滞者夭(《医学入门·诸气门》)”。

历代医家强调惜元存精,十分重视元气与寿命的关系。

《内经》指出:“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素问·痿论》)。

”欲求健康长寿,宜从慎起居、节房事做起。

后世医家多从《内经》之旨,主张节欲养元。

葛洪将保元作为长寿的一条养生法则:“欲求神仙,唯当得其至要,至要者,在于保精(《抱朴子内篇》)。

” 培补元气是延缓衰老的基础,明代祁门名医汪机主张培元固本、扶正防邪,并发明“营卫一气说”,使朱丹溪的养阴与李皋的补气在理论和治疗上达到统一,其《石山医案》中的参、芪不仅补阳亦能补阴的观点,补充扩大了培补元气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意义。

徐春甫亦强调治病必须保重脾胃元气,著《古今医统大全》等,提出“治病不查脾胃之虚实,不足以为太医”。

此外,慎用药物也是固护元气的重要方面,张景岳提出“有是病而用是药,则病受之矣;无是病而用是药,则元气受之矣(《景岳全书》)”。

龚廷贤则提出“惜元气”的三字箴言,指出元气与衰老的关系,著有《寿世保元》。

药饵学派药物养生轻身延年药饵学派的养生思想萌发于《山海经》,启发于《神农本草经》。

该学派认为
药物养生应当采用立方平和、量体选药、重在脾肾、因时药养、因人调养等合理的辨证施养原则,才能祛病强身,益寿延年。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系统总结了我国汉代以前的药物理论和治病、养生保健的用药经验。

宋金元时期,有关药物养生的理论有了重要的发展,如著名医学家陈直、邹铉明确指出,老年药物养生应着眼于培补先、后天之本,观其书中常用之品如地黄、枸杞、胡桃肉、首乌等,皆为补肾益精、健脾理气之药,为后世抗衰延寿方药研究留下了宝贵遗产。

到了明代,进入药饵学派养生思想发展的全盛时期,以赵献可、张景岳为代表的温补学派,主张用温补药物峻补真火。

李时珍推崇李东恒脾胃之说,其著作《本草纲目》尖锐地批判了服用金石长生不老之谬误,推崇动植物药养生,同时强调动植物药的养生功用,如芡实“其功胜于乳石也”;鹿则“纯阳多寿之物,能通督脉,又食草,故其肉有益无损”。

清代养生家继承历代药饵养生的经验,如徐大椿强调了当审体质盛衰、阴阳消长、择和平纯粹之品、“稍为资助”的药饵原则。

调气学派调摄真气保养生命调气以养生的思想始萌于《管子》,其学派则形成于汉唐,发展于后世诸家。

调气学派认为,气贵运行不息,升降有常,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及寿夭的关键。

最早倡导调气以养生的管仲主张调养内气,使之聚则精不散。

《管子》云:“精也者,气之精者也。

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


指出了气是人体生成及生命活动的基础。

《内经》指出:“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

”说明真气与人体的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孙思邈则在《千金方》中对调气进行了专篇论述,引用彭祖之语“行气不已,亦可得长年”来说明调气可以延年,并记载了彭祖的“和神导气之法”。

刘完素则注重气、精的保养,尤其重视元气,在养生方法上主张养气和调气。

养生家还认为调气最忌暴怒,如曹庭栋“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

所忌最是怒。

怒心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

老年人虽身值可怒,当思事与身孰重,一转念间,可以涣然冰释”。

指出了怒则气机逆乱且伤气伤身。

食养学派饮食有节药膳调养食养学派主张食养、食补、食疗,通过研究食物的性能,以合理饮食来维护健康,延年益寿。

《内经》较早记载了食养的概念:“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并认识到饮食营养的重要性:“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

”说明饮食为人体必不可缺的营养物质。

历代医家非常重视饮食保健,孙思邈奠定了我国食养学基础,提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药性刚烈,犹若御兵”;“若能用食平疴,适性遣疾者,可谓良工”。

这一思想对后世食疗学派的医家、养生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孙思邈的弟子孟诜堪称世界食疗的鼻祖,其所著《食疗本草》是我国和世界现存最早的一部食疗专著,“药补不如食补”,“是药三分毒”。

孟诜提倡“祛邪用药,补养
用食”。

强调食疗既可避免药物偏性,又可维护身体健康。

南唐陈士良对其继承和发展,写成《食性本草》。

继之,忽思慧的《饮膳正要》、贾铭的《饮食须知》、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等食养著作都丰富了食养学派的饮食养生内容,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食养学派的历代医家都主张药疗不如食疗,并强调饮食养生保健应注意谨和五味、按时节量、避免偏嗜、宜清洁忌厚味,才能保证机体健康,防止疾病发生,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湖北中医药大学郭岚王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