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语言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技能

教学语言技能是指教师传递信息、提供指导的语言行为方式,教学语言不独立存在于教学之中,它是一切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行为。运用语言是中学地理教师最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

第一节教学语言的功能

1.语言是地理教师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工具

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传递知识信息,组织各种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如表3-1所示。

从上表分析:

其一,在教师的各种教学行为中,语言是核心,表情和动作多是配合语言而出现的,即使是演示实验操作,也必须同时用语言讲解,否则学生搞不清楚教师在那里比划什么。

其二,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重视讲解和演示,忽视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指导,片面强调教师在传输知识信息方面的作用,忽视指令语和强化语的使用。而现代教学在知识信息的传输形式是多方面的,包括讲解、演示、引导和指导等。经常向学生发出读、议、练的各种指令,让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还要不断地强化。这些,都要靠教师运用准确,熟练、生动、亲切、恰当的课堂教学语言来实现。

其三,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看、思、做等学习行为,获得地理知识,发展智能,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然而,在地理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学生的各种学习行为中,专心听讲无疑是最重要的。听讲不仅指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信息,还包括听教师介绍学习方法、思路,听教师在学生进行独立活动(读地图、读课文、讨论、练习等)前和活动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和思考的问题。

总之,教师运用课堂教学语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教学大纲提出的各项教学目标。

2.语言是教师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讲道:“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有趣的问题,常常能激励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教师生动的语言吸引着学生,把他们的思绪带入各种地理情境之中。教师讲话严密的逻辑,环环入扣的分析,精辟的综合概括,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观察和思维能力,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语言是表达教师情感、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媒介

语言可以将教师正确的观点和良好的思想品德表现出来,以情动人,像滴滴春雨,滋润学生心田。教师的语言富于情感,会使学生产生共鸣,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第二节地理课堂教学语言分类

地理课堂教学语言按其内容可分为一般教学语言及地理专业语言,按表达形式分为描述性语言及论述性语言,按传输的媒体分为口语和身态语等。

1.一般教学语言与地理专业语言

一般教学语言是指表达所有事物通用的教学语言,地理教学中所用的大部分是这种语言。比如描述地理事物的外貌、分布;说明地理现象的过程、成因;阐明地理事物的特征、原理及组织教学等,都需要大量使用一般教学语言。一般教学语言又可分为转承语、提问语、指令语、强化语和讲解语等。

转承语出现在两个教学片断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广义上讲,导入和结束语也属于转承语之列。这种语言要求连贯自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在内容上能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强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比如北京三十一中王春元老师在讲食物链和食物网时使用以下两段转承语,与前后内容的联系很密切、自然,起到了转承语的作用。

教师:以上我们学习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都离不开食物,食物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这样,许多生物就围绕着食物发生联系。

下面,我们就研究第三个问题:食物链和食物网(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教学过程略)。

教师:食物链和食物网揭示了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途径。那么,在能量传递的过程中,能量本身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将要研究的下一个问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提问语贯穿在地理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有时在学习新知识前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有时在讲解进行过程中提出问题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有时在课程将要结束时提出问题,复习巩固新知识,或埋下伏笔,为下节课打下基础。提问语要求明确、清晰、语速较慢,能引起学生思考。发问时要注意学生是否认真听明白了题意。

指令语是指教师让学生做什么的语言,如让学生读书、读地图、讨论、练习、作业等。这种语句要求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语言清晰、明确,把学生要做的事情交待清楚。要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不要流于形式,走过场。比如布置学生读课文或读地图要讲清翻到哪一页,哪一段,带着什么问题去阅读,让学生讨论什么问题等等。

强化语是指教师对学生鼓励和帮助的话语。这种语言要注意真诚热情,掌握分寸,注意变换方式,掌握好强化的时机等。

讲解语在教学中使用最广。教师运用讲解语应注意发音正确、吐字清晰、音量适中、语速恰当、语调顿挫、讲究节奏、词汇丰富、用词准确、富于条理、精练生动、情感丰富等。

地理专业语言是指正确运用地理术语,即地理学科的专门用语。这些专门用语是由地理基本概念组成的名词体系,每个河都有它特有的定义域,是不能随意使用的。比如气温和温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气温表示大气的温度,是重要的气候要素,用来表示天气和气候状况及其特征,而温度的外延要广得多。说“北京今天的最低温度是零下2℃”就不确切,必须用“最低气温”。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比如结冰期与冰期、温度带与热量带、地壳与岩石圈、疆域与疆界、人口出生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大陆和大洲、夏季和夏半年、昼夜和昼夜更替等等。

地理专业语言除地理术语外还包括一些习惯用语,如指图说明地理事物的位置时,不应说在某某地物的左面、右面、上面、下面,而应说在西面、东面、北面、南面等等。

2.描述性语言和论述性语言

地理学科就内容来说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性质。这样,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景观需要描述,让学生得到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又有许多逻辑性很强的内容需要说明、讲清楚。这两种语言需要地理教师具有不同的思维形式,前者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后者要求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就对地理教师提出了必须兼有文、理两类学科教学语言的技能要求。

地理教师应当在描述地理景观、地理现象时做到惟妙惟肖,让学生如临其境。教师的语言要准确、丰富、生动、形象、自然。有时要用手势助说话,如用高、低、广、窄、上升、下降、前进、后退、旋转等手势。有时要用指图棍在地图上指示范围、方向、位置,指出观察的重点。生动的语言往往伴随着自然、亲切的表情流露。还要使用比喻,联系学生的实际,联系教师的所见所闻,让学生感到真实、亲切。

由于地理事物分布范围很广,许多事物我们无法亲眼看到,因此,要经常收集有关地理事物的资料,如游记、新闻报道、诗歌、名家论述等等,将资料中文字描述进行加工整理,转换成生动的口语讲给学生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