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在水中的溶解度

合集下载

溶解度表

溶解度表

锕、氨、铵物质化学式0 °C10 °C20 °C30 °C40 °C50 °C60 °C70 °C80 °C90 °C100 °C氢氧化锕(III)Ac(OH)30.0022氨NH388.5 70 56 44.5 34 26.5 20 15 11 8 7叠氮化铵NH4N316 25.3 37.1苯甲酸铵NH4C7H5O220碳酸氢铵NH4HCO311.9 16.1 21.7 28.4 36.6 59.2 109 170 354 溴化铵NH4Br60.6 68.1 76.4 83.2 91.2 108 125 135 145 碳酸铵(NH4)2CO3100氯酸铵NH4ClO328.7氯化铵NH4Cl29.4 33.2 37.2 41.4 45.8 50.4 55.3 60.2 65.6 71.2 77.3氯铂酸铵(NH4)2PtCl60.289 0.374 0.499 0.637 0.815 1.44 2.16 2.61 3.36铬酸铵(NH4)2CrO4 25 29.2 34 39.3 45.3 59 76.1重铬酸铵(NH4)2Cr2O718.2 25.5 35.6 46.5 58.5 86 115 156砷酸二氢铵NH4H2AsO433.7 48.7 63.8 83 107 122磷酸二氢铵NH4H2PO422.7 39.5 37.4 46.4 56.7 82.5 118 173氟硅酸铵(NH4)2SiF618.6甲酸铵NH4HCO2102 143 204 311 533磷酸一氢(NH4)2HPO4 42.9 62.9 68.9 75.1 81.8 97.2物质化学式0 °C10 °C20 °C30 °C40 °C50 °C60 °C70 °C80 °C90 °C100 °C铵硫酸氢铵NH4HSO4100酒石酸氢铵NH4HC4H4O6 1.88 2.7碘酸铵NH4IO3 2.6碘化铵NH4I155 163 172 182 191 209 229 250 硝酸铵NH4NO3118 150 192 242 297 421 580 740 871 高碘酸铵(NH4)5IO6 2.7草酸铵(NH4)2C2O4 2.2 3.21 4.45 6.09 8.18 14 22.4 27.9 34.7 高氯酸铵NH4ClO412 16.4 21.7 37.7 34.6 49.9 68.9高锰酸铵NH4MnO40.8磷酸铵(NH4)3PO426.1硒酸铵(NH4)2SeO4 96 105 115 126 143 192硫酸铵(NH4)2SO470.6 73 75.4 78 81 88 95 103 亚硫酸铵(NH4)2SO347.9 54 60.8 68.8 78.4 104 144 150 153酒石酸铵(NH4)2C4H4O645 55 63 70.5 76.5 86.9硫氰酸铵NH4SCN120 144 170 208 234 346 硫代硫酸铵(NH4)2S2O3 2.15钒酸铵NH4VO30.48 0.84 1.32 2.42 钯、钡、铋、铂、钚物质化学式C °C 20 °CC C °C°C°C°C°C°C氢氧化钯(II)Pd(OH)24.106×10-10氢氧化钯(IV)Pd(OH)45.247×10-14乙酸钡Ba(C2H3O2)258.8 62 72 75 78.5 75 74 74.8砷酸钡Ba3(AsO4)22.586×10-9叠氮化钡Ba(N3)212.5 16.1 17.4溴酸钡Ba(BrO3)20.29 0.44 0.65 0.95 1.31 2.27 3.52 0.95 1.31 溴化钡BaBr298 101 104 109 114 123 135 149碳酸钡BaCO31.409×10-3氯酸钡Ba(ClO3)220.3 26.9 33.9 41.6 49.7 66.7 84.8 105 氯化钡BaCl231.2 33.5 35.8 38.1 40.8 46.2 52.5 55.8 59.4 氯酸钡Ba(ClO2)243.9 44.6 45.4 47.9 53.8 66.6 80.8铬酸钡BaCrO42.775×10-4氰化钡Ba(CN)280 亚铁氰化钡Ba2Fe(CN)69.732×10-3氟化钡BaF20.159 0.16 0.162氟硅酸钡BaSiF6 2.8×10-2甲酸钡Ba(HCO2)226.2 28 31.9 34 38.6 44.2 47.6 51.3 磷酸氢钡BaHPO4 1.3×10-2物质化学式C °C 20 °CC C °C°C°C°C°C°C亚磷酸氢钡BaHPO30.687氢氧化钡Ba(OH)2·8H2O1.672.483.89 5.59 8.22 20.9 101碘酸钡Ba(IO3)2 3.5×10-24.6×10-25.7×10-2碘化钡BaI2182 201 223 250 264 291 301 钼酸钡BaMoO46×10-3硝酸钡Ba(NO3)2 4.95 6.67 9.02 11.5 14.1 20.4 27.2 34.4 亚硝酸钡Ba(NO2)250.3 60 72.8 102 151 222 261 325草酸钡BaC2O4·2H2O3×10-3氧化钡BaO 3.8高氯酸钡Ba(ClO4)2239 336 416 495 575 653 高锰酸钡Ba(MnO4)2 1.5×10-2焦磷酸钡Ba2P2O79×10-3硒酸钡BaSeO45×10-3硫酸钡BaSO42.448×10-4硫化钡BaS 2.88 4.89 7.86 10.4 14.9 27.7 49.9 67.3 60.3砷酸铋BiAsO47.298×10-4氢氧化铋Bi(OH)32.868×10-7碘化铋BiI37.761×10-4磷酸BiPO4 1.096×1物质化学式C °C 20 °CC C °C°C°C°C°C°C铋0-10硫化铋Bi2S31.561×10-20氢氧化铂(II)Pt(OH)23.109×10-11溴化铂(IV)PtBr41.352×10-7氟化钚(III )PuF33.144×10-4氟化钚(IV)PuF43.622×10-4碘酸钚(IV)Pu(IO3)47.998×10-2氮、镝物质化学式0 °C10 °C20 °C30 °C40 °C50 °C60 °C70 °C80 °C90 °C100°C一氧化氮NO5.6×10-3一氧化二氮N2O0.112 铬酸镝(III )Dy2(CrO4)3·10H2O0.663[编辑]铒物质化学式0 °C10 °C20 °C30 °C40 °C50 °C60 °C70 °C80 °C90 °C100 °C氢氧化铒Er(OH)31.363×10-5(III)[编辑]钒物质化学式0 °C10 °C20 °C30 °C40 °C50 °C60 °C70 °C80 °C90 °C100 °C五氧化二钒V2O50.8[编辑]钆、钙、锆、镉、铬、汞、钴、硅物质化学式0 °C 10°C20 °C30°C40°C50°C60°C70°C80 °C90 °C100°C乙酸钆(III )Gd(C2H3O2)·4H2O11.6碳酸氢钆(III)Gd(HCO3)3 5.61 溴酸钆(III )Gd(BrO3)3·9H2O50.2 70.1 95.6 126 166氢氧化钆(III )Gd(OH)31.882×10-5硫酸钆(III)Gd2(SO4)3 3.98 3.3 2.6 2.32氯化钙CaCl259.5 64.7 74.5 100 128 137 147 154 159乙酸钙Ca(C2H3O2)2·2H2O37.4 36 34.7 33.8 33.2 32.7 33.5 31.1 29.7砷酸钙Ca3(AsO4)23.629×10-3叠氮化钙Ca(N3)245苯甲酸钙Ca(C7H5O2)2·3H2O2.32 2.45 2.723.02 3.424.71 6.87 8.55 8.7碳酸氢钙Ca(HCO3)216.1 16.6 17.1 17.5 17.9 18.4 溴酸钙Ca(BrO3)2230溴化钙CaBr2125 132 143 213 278 295 312霰石CaCO3-霰石7.753×1 0-4方解石CaCO3-方解石6.170×10-4氯酸钙Ca(ClO3)2209铬酸钙CaCrO4 4.5 2.25 1.83 1.49 0.83 磷酸二氢钙Ca(H2PO4)2 1.8氟化钙CaF28.575×10-3氟硅酸钙CaSiF60.518甲酸钙Ca(HCO2)216.1 16.6 17.1 17.5 17.9 18.4磷酸氢钙CaHPO44.303×10-3氢氧化钙Ca(OH)20.189 0.182 0.173 0.16 0.141 0.1218.6×10-27.6×10-2碘酸钙Ca(IO3)29×10-20.24 0.38 0.52 0.65 0.66 0.67碘化钙CaI264.6 66 67.6 70.8 74 78 81钼酸钙CaMoO44.099×10-3硝酸Ca(NO3)2102 115 129 152 191 358 363钙·4H2O亚硝酸钙Ca(NO2)2·4H2O63.9 84.5 104 134 151 166 178草酸钙CaC2O4 6.7×10-4高氯酸钙Ca(ClO4)2188高锰酸钙Ca(MnO4)2338磷酸钙Ca3(PO4)22×10-3硒酸钙CaSeO4·2H2O9.73 9.77 9.22 8.79 7.14硫酸钙CaSO4·2H2O0.223 0.244 0.255 0.264 0.265 0.244 0.234 0.205钨酸钙CaWO42.387×10-3氟化锆ZrF4 1.32硫酸锆Zr(SO4)2·4H2O52.5砷酸镉Cd3(AsO4)27.091×10-6苯甲酸镉Cd(C7H5O2)2 2.81溴酸镉Cd(BrO3)2125溴化镉CdBr256.3 75.4 98.8 129 152 153 156 160碳酸镉CdCO33.932×10-5氯酸镉Cd(ClO3)2299 308 322 348 376 455氯化镉CdCl2100 135 135 135 135 136 140 147 氰化镉Cd(CN)2 2.2×10-2亚铁氰化镉Cd2Fe(CN)68.736×10-5氟化镉CdF2 4甲酸镉Cd(HCO2)28.3 11.1 14.4 18.6 25.3 59.5 80.5 85.2 94.6氢氧化镉Cd(OH)22.697×10-4碘酸镉Cd(IO3)29.7×10-2碘化镉CdI278.7 84.7 87.9 92.1 100 111 125 硝酸镉Cd(NO3)2122 136 150 194 310 713草酸镉CdC2O4.3H2O6.046×10-3高氯酸镉Cd(ClO4)2180 188 195 203 221 243 272磷酸镉Cd3(PO4)26.235×10-6硒酸镉CdSeO472.5 68.4 64 58.9 55 44.2 32.5 27.2 22 硫酸镉CdSO475.4 76 76.6 78.5 81.8 66.7 63.1 60.8硫化镉CdS1.292×10-12钨酸镉CdWO44.642×10-2硝酸铬Cr(NO3)3108 124 130 152 高氯酸铬Cr(ClO4)3104 123 130硫酸铬Cr2(SO4)3·18H2O220叠氮化亚汞Hg2(N3)22.727×10-2溴化亚汞Hg2Br21.352×10-6碳酸亚汞Hg2CO34.351×10-7氯化Hg2Cl2 3.246×1亚汞0-5铬酸亚汞Hg2CrO42.313×10-3氰化亚汞Hg2(CN)22.266×10-12高氯酸亚汞Hg2(ClO4)2)282 325 407 455 499 541 580硫酸亚汞Hg2SO44.277×10-2乙酸汞Hg(C2H3O2)225苯甲酸汞Hg(C7H5O2)2·H2O1.1溴酸汞Hg(BrO3)2·2H2O0.08溴化汞HgBr20.3 0.4 0.56 0.66 0.91 1.68 2.77 4.9 氯酸汞Hg(ClO3)225氯化汞HgCl2 3.63 4.82 6.57 8.34 10.2 16.3 30 61.3 氰化汞Hg(CN)29.3碘酸汞Hg(IO3)22.372×10-3碘化汞HgI26×10-3草酸汞HgC2O4 1.1×10-2硫化汞HgS2.943×10-25硫氰酸汞Hg(SCN)2 6.3×10-2溴酸钴Co(BrO3)2·6H2O45.5溴化钴CoBr291.9 112 128 163 227 241 257 氯酸钴Co(ClO3)2135 162 180 195 214 316氯化钴CoCl243.5 47.7 52.9 59.7 69.5 93.8 97.6 101 106 氟化钴CoF2 1.36氟硅酸钴CoSiF6·6H2O118碘酸钴Co(IO3)2·2H2O1.02 0.9 0.88 0.82 0.73 0.7碘化钴CoI2203硝酸钴Co(NO3)284 89.6 97.4 111 125 174 204 300亚硝酸钴Co(NO2)27.6×10-20.24 0.4 0.61 0.85高氯酸钴Co(ClO4)2104硫酸钴CoSO425.5 30.5 36.1 42 48.8 55 53.8 45.3 38.9 二氧化硅SiO2 1.2×10-2[编辑]铪、氦、钬物质化学式0 °C10°C20 °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氢氧化铪(III )Hf(OH)34.50305×10-4氢氧化铪(IV)Hf(OH)4 4.503×10-6氦He0.6氢氧化钬(III)Ho(OH)3 2.519×10-5硫酸钬(III )Ho2(SO4)3·8H2O8.18 6.1 4.52[编辑]镓、钾、金物质化学式0 °C10°C20 °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氢氧化镓Ga(OH)38.616×10-9草酸镓Ga2(C2O4)3·42O0.4硒酸镓Ga2(SeO4)3·16H2O18.1乙酸钾KC2H3O2216 233 256 283 324 350 381 398砷酸钾K3AsO419叠氮化钾KN341.4 46.2 50.8 55.8 61 106苯甲酸钾KC7H5O265.8 70.7 76.7 82.1溴酸钾KBrO3 3.09 4.72 6.91 9.64 13.1 22.7 34.1 49.9溴化钾KBr53.6 59.5 65.3 70.7 75.4 85.5 94.9 99.2 104溴铂酸钾K2PtBr6 1.89碳酸钾K2CO3105 109 111 114 117 127 140 148 156 氯KClO3 3.3 5.2 7.3 10.1 13.9 23.8 37.5 46 56.3钾氯KCl28 31.2 34.2 37.2 40.1 45.8 48.8 51.3 53.9 56.3 化钾铬K2CrO456.3 60 63.7 66.7 67.8 70.1 74.5酸钾氰KCN50化钾重铬K2Cr2O7 4.7 7 12.3 18.1 26.3 45.6 73酸钾砷酸KH2AsO419二氢钾磷酸二KH2PO414.8 18.3 22.6 28 35.5 50.2 70.4 83.5氢钾铁氰K3Fe(CN)630.2 38 46 53 59.3 70 91 化钾亚铁K4Fe(CN)614.3 21.1 28.2 35.1 41.4 54.8 66.9 71.5 74.2 氰化钾氟KF44.7 53.5 94.9 108 138 142 150化钾甲酸KHCO2313 337 361 398 471 580 658钾碳KHCO322.5 27.4 33.7 39.9 47.5 65.6酸钾磷酸一K2HPO4150氢钾硫酸KHSO436.2 48.6 54.3 61 76.4 96.1 122 氢钾氢氧KOH95.7 103 112 126 134 154 178 化钾碘KIO3 4.6 6.27 8.08 10.3 12.6 18.3 24.8 32.3 酸钾碘KI128 136 144 153 162 168 176 192 198 206 化钾硝酸KNO313.9 21.9 31.6 45.3 61.3 106 167 203 245钾亚硝KNO2279 292 306 320 329 348 376 390 410 酸钾草K2C2O425.5 31.9 36.4 39.9 43.8 53.2 63.6 69.2 75.3 酸钾高氯KClO40.76 1.06 1.68 2.56 3.73 7.3 13.4 17.7 22.3 酸钾高碘KIO40.17 0.28 0.42 0.65 1 2.1 4.4 5.9酸钾高KMnO4 2.83 4.31 6.34 9.03 12.6 22.1锰酸过二硫酸钾K2S2O8 4.7磷酸钾K3PO481.5 92.3 108 133硒酸钾K2SeO4107 109 111 113 115 119 121 122硫酸钾K2SO47.4 9.3 11.1 13 14.8 18.2 21.4 22.9 24.1四苯硼钾KBC24H20 1.8×10-5硫氰酸钾KSCN177 198 224 255 289 372 492 571 675硫代硫酸钾K2S2O396 155 175 205 238 293 312钨酸钾K2WO451.5三氯化金AuCl368三碘化金AuI31.295×10-10草酸金Au2(C2O4)50.258)[编辑]钪物质化学式0 °C10 °C20 °C30 °C40 °C50 °C60 °C70 °C80 °C90 °C100 °C草酸钪Sc2(C2O4)3·6H2O6×10-3硫酸钪Sc2(SO4)3·5H2O54.6[编辑]镧、锂、硫、镥、铝物质化学式0 °C10°C20 °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乙酸镧La(C2H3O2)3·H2O16.9溴酸镧La(BrO3)398 120 149 200碘酸镧La(IO3)34.575×10-2钼酸镧La2(MoO4)32.473×10-3硝酸镧La(NO3)3100 136 168 247硒酸镧La2(SeO4)350.5 45 45 45 45 18.5 5.4 2.2硫酸镧La2(SO4)3 3 2.72 2.33 1.9 1.67 1.26 0.91 0.79 0.68钨酸镧La2(WO4)3·3H2O6.06乙酸锂LiC2H3O231.2 35.1 40.8 50.6 68.6叠氮化锂LiN361.3 64.2 67.2 71.2 75.4 86.6 100 苯甲LiC7H5O238.9 41.6 44.7 53.8溴酸LiBrO3154 166 179 198 221 269 308 329 355 锂溴化LiBr143 147 160 183 211 223 245 266 锂碳酸Li2CO3 1.54 1.43 1.33 1.26 1.17 1.08 1.01 0.85 0.72 锂氯酸LiClO3241 283 372 488 604 777锂氯化LiCl69.2 74.5 83.5 86.2 89.8 98.4 112 121 128 锂铬酸Li2CrO4.2H2O142锂重铬Li2Cr2O7.2H2O151酸锂磷酸二氢LiH2PO4126锂氟化LiF0.16锂氟硅Li2SiF6.2H2O73酸锂甲酸LiHCO232.3 35.7 39.3 44.1 49.5 64.7 92.7 116 138 锂亚磷Li2HPO3 4.43 9.97 7.61 7.11 6.03 酸氢锂氢氧LiOH12.7 12.7 12.8 12.9 13.0 13.3 13.8 15.3 17.5 化锂碘化LiI151 157 165 171 179 202 435 440 481 锂钼酸Li2MoO482.6 79.5 79.5 78 73.9 锂硝酸LiNO353.4 60.8 70.1 138 152 175锂亚硝LiNO270.9 82.5 96.8 114 133 177 233 272 324 酸锂草酸Li2C2O48锂高氯LiClO442.7 49 56.1 63.6 72.3 92.3 128 151高锰酸锂LiMnO471.4磷酸锂Li3PO40.039硒化锂Li2Se57.7亚硒酸锂Li2SeO325 23.3 21.5 19.6 17.9 14.7 11.9 11.1 9.9 硫酸锂Li2SO436.1 35.5 34.8 34.2 33.7 32.6 31.4 30.9酒石酸锂Li2C4H4O642 31.8 27.1 26.6 27.2 29.5硫氰酸锂LiSCN114 131 153钒酸锂LiVO3 2.5 4.82 6.28 4.38 2.67二氧化硫SO29.4氢氧化镥(III )Lu(OH)31.164×10-5硫酸镥(III )Lu2(SO4)3·8H2O57.9氯化铝AlCl343.9 44.9 45.8 46.6 47.3 48.1 48.6 49 氟化铝AlF30.56 0.56 0.67 0.78 0.91 1.1 1.32 1.72 硝酸铝Al(NO3)360 66.7 73.9 81.8 88.7 106 132 153 160 高氯酸铝Al(ClO4)3122 128 133硫酸铝Al2(SO4)331.2 33.5 36.4 40.4 45.8 59.2 73 80.8 89 氢氧化铝Al(OH)30.0001[编辑]镁、锰物质化学式0 °C10 °C20 °C30 °C40 °C50 °C60 °C70 °C80 °C90 °C100°C乙酸镁Mg(C2H3O2)256.7 59.7 53.4 68.6 75.7 118 苯甲酸镁Mg(C7H5O2)2·H2O5溴酸镁Mg(BrO3)2·6H2O58溴化镁MgBr298 99 101 104 106 112 125碳酸镁MgCO3 3.9×10-2氯酸镁Mg(ClO3)2114 123 135 155 178 242 268氯化镁MgCl252.9 53.6 54.6 55.8 57.5 61 66.1 69.5 73.3铬酸镁MgCrO4·7H2O137氟化镁MgF27.325×10-3氟硅酸MgSiF626.3 30.8 34.9 44.4镁甲酸镁Mg(HCO2)214 14.2 14.4 14.9 15.9 17.9 20.5 22.2 22.9氢氧化镁Mg(OH)29.628×10-4碘酸镁Mg(IO3)27.2 8.6 10 11.7 15.2 15.5 15.6碘化镁MgI2120 140 173 186钼酸镁MgMoO413.7硝酸镁Mg(NO3)262.1 66 69.5 73.6 78.9 78.9 91.6 106草酸镁MgC2O40.104高氯酸镁Mg(ClO4)249.6磷酸镁Mg3(PO4)22.588×10-4硒酸MgSeO420 30.4 38.3 44.3 48.6 55.8亚硒酸镁MgSeO35.454×10-2硫酸镁MgSO422 28.2 33.7 38.9 44.5 54.6 55.8 52.9 50.4硫代硫酸镁MgS2O350溴化锰MnBr2127 136 147 157 169 197 225 226 228 碳酸锰MnCO34.877×10-5氯化锰MnCl263.4 68.1 73.9 80.8 88.5 109 113 114 115亚铁氰化锰Mn2Fe(CN)61.882×10-3氟化锰MnF210.6 0.67 0.44 0.48氟硅酸MnSiF6·6H2O140氢氧化锰Mn(OH)23.221×10-4硝酸锰Mn(NO3)2102 118 139 206 草酸锰MnC2O4·2H22×10-22.4×10-22.8×10-23.3×10-2硫酸锰MnSO452.9 59.7 62.9 62.9 60 53.6 45.6 40.9 35.3 [编辑]钠、镍、钕物质化学式0 °C10°C20 °C30 °C40°C50°C60°C70°C80°C90°C100°C乙酸钠CH3COONa36.2 40.8 46.4 54.6 65.6 139 153 161 170 叠氮化钠NaN338.9 39.9 40.8苯甲酸钠NaC7H5O253.0溴酸钠NaBrO324.2 30.3 36.4 42.6 48.8 62.6 75.7 90.8 溴化钠NaBr80.2 85.2 90.8 98.4 107 118 120 121 121 碳酸钠Na2CO37 12.5 21.5 39.7 49 46 43.9 43.9氯酸钠NaClO379.6 87.6 95.9 105 115 137 167 184 204 氯化钠NaCl35.7 35.8 35.9 36.1 36.4 37.1 38 38.5 39.2 铬酸Na2CrO431.7 50.1 84 88 96 115 125 126氰化NaCN40.8 48.1 58.7 71.2 水解钠重铬Na2Cr2O7163 172 183 198 215 269 376 405 415 酸钠磷酸二氢NaH2PO456.5 69.8 86.9 107 133 172 211 234钠氟化NaF 3.66 4.06 4.22 4.4 4.68 4.89 5.08 钠甲酸HCOONa43.9 62.5 81.2 102 108 122 138 147 160 钠碳酸NaHCO37 8.1 9.6 11.1 12.7 16氢钠氢氧NaOH42 98 109 119 129 174化钠碘酸NaIO3 2.48 4.59 8.08 10.7 13.3 19.8 26.6 29.5 33 钠碘化NaI159 167 178 191 205 257 295 302 钠钼酸Na2MoO444.1 64.7 65.3 66.9 68.6 71.8钠硝酸NaNO373 80.8 87.6 94.9 102 122 148 180 钠亚硝NaNO271.2 75.1 80.8 87.6 94.9 111 113 160 酸钠草酸Na2C2O4 2.69 3.05 3.41 3.81 4.18 4.93 5.71 6.5 钠高氯NaClO4167 183 201 222 245 288 306 329 酸钠高碘NaIO4 1.83 5.6 10.3 19.9 30.4酸钠磷酸Na3PO4 4.5 8.2 12.1 16.3 20.2 20.9 60 68.1 77 钠焦磷Na4P2O7 2.26酸钠硒酸Na2SeO413.3 25.2 26.9 77 81.8 78.6 74.8 73 72.7 钠硫酸Na2SO4 4.9 9.1 19.5 40.8 48.8 45.3 43.7 42.7 42.5 钠硫酸钠Na2S2O371.5 73 77.6 90.8 97.2溴酸镍Ni(BrO3)2·6H2O28溴化镍NiBr2113 122 131 138 144 153 154 155碳酸镍NiCO39.643×10-4氯酸镍Ni(ClO3)2111 120 133 155 181 221 308氯化镍NiCl253.4 56.3 66.8 70.6 73.2 81.2 86.6 87.6 氟化镍NiF2 2.55 2.56 2.56 2.59碘酸镍Ni(IO3)20.74 6.2×10-2 1.43碘化镍NiI2124 135 148 161 174 184 187 188硝酸镍Ni(NO3)279.2 94.2 105 119 158 187 188高氯酸镍Ni(ClO4)2105 107 110 113 117焦磷酸镍Ni2P2O71.017×10-3硫酸镍NiSO4·6H2O44.4 46.6 49.2 55.6 64.5 70.1 76.7 乙酸钕(III )Nd(C2H3O2)3·H2O26.2溴酸钕(III)Nd(BrO3)343.9 59.2 75.6 95.2 116氯化钕(III)NdCl396.7 98 99.6 102 105钼酸钕Nd2(MoO4)31.9×10-3)硝酸钕(III)Nd(NO3)3127 142 145 159 211硒酸钕(III)Nd2(SeO4)345.2 44.6 41.8 39.9 39.9 43.9 7 3.3硫酸钕(III)Nd2(SO4)313 9.7 7.1 5.3 4.1 2.8 2.2 1.2 [编辑]硼、铍、钋、镨物质化学式0 °C10°C20 °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硼酸H3BO3 5.7三氧化二硼B2O3 2.2碳酸铍BeCO30.218氯化铍BeCl242 42钼酸铍BeMoO4 3.02硝酸铍Be(NO3)297 102 108 113 125 178草酸铍BeC2O4·3H2O63.5高氯酸铍Be(ClO4)2147硒酸铍BeSeO4·4H2O49硫酸铍BeSO437 37.6 39.1 41.4 45.8 53.1 67.2 82.8硫化钋PoS2.378×10-14镨(III )Pr(C2H3O2)3·H2O32溴酸镨(III)Pr(BrO3)355.9 73 91.8 114 144氯化镨(III)PrCl3104钼酸镨(III)Pr2(MoO4)3 1.5×10-3硝酸镨(III)Pr(NO3)3112 162 178硫酸镨(III)Pr2(SO4)319.8 15.6 12.6 9.89 2.56 5.04 3.5 1.1 0.91 [编辑]氢、铅物质化学式0 °C10 °C20 °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砷化氢AsH38×10-2氯化氢HCl81 75 70 65.5 61 57.5 53 50 47 43 40硫化氢H2S0.33乙酸铅Pb(C2H3O2)219.8 29.5 44.3 69.8 116叠Pb(N3)2 2.49×10-氮化铅2溴酸铅Pb(BrO3)27.92溴化铅PbBr20.45 0.63 0.86 1.12 1.5 2.29 3.32 3.86 4.55 碳酸铅PbCO37.269×10-5氯酸铅Pb(ClO3)2 3.7×10-2氯化铅PbCl20.67 0.82 1 1.2 1.42 1.94 2.54 2.88 3.2 铬酸铅PbCrO41.71×10-5亚铁氰化铅PbFe(CN)65.991×10-4氟化铅PbF24.634×10-2氟硅酸铅PbSiF6190 222 403 428 463 磷酸氢铅PbHPO43.457×10-4亚磷酸氢铅PbHPO32.187×10-2氧化铅Pb(OH)21.615×10-4碘酸铅Pb(IO3)2 2.4×10-3碘化铅PbI24.4×10-25.6×10-26.9×10-29×10-20.124 0.193 0.294 0.42钼酸铅PbMoO41.161×10-5硝酸铅Pb(NO3)237.5 46.2 54.3 63.4 72.1 91.6 111 133 草酸铅PbC2O46.495×10-4高氯酸铅Pb(ClO4)2·3H2O440硒酸铅PbSeO41.31×10-2硫酸铅PbSO43.836×10-3硫化铅PbS6.767×10-13酒石酸铅PbC4H4O6 2.5×10-3硫氰酸铅Pb(SCN)20.553硫代PbS2O32.02×10-2酸铅钨酸铅PbWO42.838×10-2氢氧化铅(IV )Pb(OH)47.229×10-11[编辑]铷物质化学式0 °C10 °C20 °C30 °C40 °C50 °C60 °C70 °C80 °C90 °C100 °C乙酸铷RbC2H3O286溴酸铷RbBrO3 3.6 5.1溴化铷RbBr90 99 108 119 132 158氯酸铷RbClO3 2.1 3.1 5.4 8 11.6 22 38 49 63氯化铷RbCl77 84 91 98 104 115 127 133 143铬酸铷Rb2CrO4 62 67.5 73.6 78.9 85.6 95.7重Rb2Cr2O 5.9 10 15.2 32.3酸铷氟化RbF300铷氟硅Rb2SiF60.157酸铷甲酸RbHCO2443 554 614 694 900铷碳酸RbHCO3110氢铷氢氧RbOH180化铷碘酸RbIO3 1.96铷碘化RbI144铷硝酸RbNO319.5 33 52.9 81.2 117 200 310 374 452 铷高RbClO4 1.09 1.19 1.55 2.2 3.26 6.27 11 15.5 22 氯酸高碘酸铷RbIO40.648硒酸铷Rb2SeO4159硫酸铷Rb2SO437.5 42.6 48.1 53.6 58.5 67.5 75.1 78.6 81.8 [编辑]铯、钐、砷、铈、锶物质化学式0 °C10 °C20 °C30 °C40 °C50 °C60 °C70 °C80 °C90 °C100 °C乙酸铯CsC2H3O21010叠氮化铯CsN3307溴酸铯CsBrO30.21 3.66 4.53 5.3溴化铯CsBr108氯酸铯CsClO3 3.8 6.2 9.5 13.8 26.2 45 58 79 氯化铯CsCl146 175 187 197 208 230 250 260 271 铬酸铯Cs2CrO471.4氟化铯CsF322氟硼酸铯CsBF40.818甲酸铯CsHCO2335 381 450 694碘酸CsIO3 2.6碘化铯CsI44.1 58.5 76.5 96 124 150 190 205硝酸铯CsNO39.33 14.9 23 33.9 47.2 83.8 134 163 197 草酸铯Cs2C2O4313高氯酸铯CsClO40.8 1 1.6 2.6 4 7.3 14.4 20.5 30 高锰酸铯CsMnO40.228硒酸铯Cs2SeO4244硫酸铯Cs2SO4167 173 179 184 190 200 210 215 200乙酸钐Sm(C2H3O2)3·3H2O15溴酸钐Sm(BrO3)334.2 47.6 62.5 79 98.5氯化钐SmCl392.4 93.4 94.6 96.9硫酸钐Sm2(SO4)3·8H2O2.73.1五氧化二砷As2O565.8 三硫化二砷As2S34.454×10-4三氧化二砷As2O3 2 乙酸铈(III )Ce(C2H3O2)30.35氯化铈(III)CeCl3100化铈(III)Ce(OH)39.43×10-5碘酸铈(III)Ce(IO3)30.123硝酸铈(III)Ce(NO3)3234磷酸铈(III )CePO47.434×10-11硒酸铈(III )Ce2(SeO4)339.5 37.2 35.2 33.2 32.6 13.7 4.6硫酸铈(III )Ce2(SO4)3·2H2O21.4 9.84 7.24 5.63 3.87氢氧化铈(IV)Ce(OH)41.981×10-9乙酸锶Sr(C2H3O2)237 42.9 41.1 39.5 38.3 36.8 36.1 36.2 36.4溴酸锶Sr(BrO3)2·H2O30.9溴化锶SrBr285.2 93.4 102 112 123 150 182 223 氯酸锶SrClO3175氯化锶SrCl243.5 47.7 52.9 58.7 65.3 81.8 90.5 101铬酸锶SrCrO48.5×10-29.0×10-2甲酸锶Sr(HCO2)29.1 10.6 12.7 15.2 17.8 25 31.9 32.9 34.4氢氧化锶Sr(OH)2·8H2O0.91 1.25 1.77 2.64 3.95 8.42 20.2 44.5 91.2碘酸锶Sr(IO3)20.19碘化锶SrI2165 178 192 218 270 365 383钼酸锶SrMoO41.107×10-2硝酸锶Sr(NO3)239.5 52.9 69.5 88.7 89.4 93.4 96.9 98.4 硒酸锶SrSeO40.656硫酸锶SrSO41.13×10-21.29×10-21.32×10-21.38×10-21.41×10-21.31×10-21.16×10-21.15×10-2硫代硫酸锶SrS2O3·5H2O2.5钨酸锶SrWO43.957×10-4[编辑]铊、碳、铽、锑、铁、铜、钍物质化学式0 °C10 °C20 °C30 °C40 °C50°C60 °C70°C80°C90°C100°C叠氮化亚铊TlN30.171 0.236 0.364溴酸亚铊TlBrO30.306 溴化亚铊TlBr2.2×10-23.2×10-24.8×10-26.8×10-29.7×10-20.117碳酸亚铊Tl2CO3 5.3酸亚铊TlClO3 2 3.92 12.7 36.6 57.3氰化亚铊TlCN16.8氟化亚铊TlF78碳酸氢亚铊TlHCO3500氢氧化亚铊TlOH25.4 29.6 35 40.4 49.4 73.3 106 126 150 碘酸亚铊TlIO36.678×10-2碘化亚铊TlI2×10-36×10-31.5×10-23.5×10-27×10-20.12硝酸亚铊TlNO3 3.9 6.22 9.55 14.3 21 46.1 110 200 414草酸亚铊Tl2C2O4 1.83高氯酸亚TlClO4 6 8.04 13.1 19.7 28.3 50.8 81.5磷酸亚铊Tl3PO40.15焦磷酸亚铊Tl4P2O740硒酸亚铊Tl2SeO4 2.17 2.8 8.5 10.8硫酸亚铊Tl2SO4 2.73 3.7 4.87 6.16 7.53 11 14.6 16.5 18.4钒酸亚铊TlVO30.87二氧化碳CO20.1782一氧化碳CO 2.6×10-3硫酸铽Tb2(SO4)3·8H2O3.56溴酸铽Tb(BrO3)3·9H2O66.4 89.7 117 152 198三氟化锑SbF3385 444 562 水解三氯SbCl3602 910 1090 1370 水解锑溴化亚铁FeBr2101 109 117 124 133 144 168 176 184 碳酸亚铁FeCO36.554×10-5氯化亚铁FeCl249.7 59 62.5 66.7 70 78.3 88.7 92.3 94.9 氟硅酸亚铁FeSiF6·6H2O72.1 74.4 77 84 88 100氢氧化亚铁Fe(OH)25.255×10-5硝酸亚铁Fe(NO3)2·6H2O113 134草酸亚铁FeC2O4·2H2O8×10-3高氯酸亚铁Fe(ClO4)2·6H2O299硫酸亚铁FeSO4·7H2O28.8 40 48 60 73.3 101 79.9 68.3 57.8砷FeAsO4 1.47×10-酸铁9氯化铁FeCl3·6H2O74.4 91.8 107氟化铁FeF39.1×10-2氢氧化铁Fe(OH)32.097×10-9碘酸铁Fe(IO3)30.36硝酸铁Fe(NO3)3·9H2O112 138 175高氯酸铁Fe(ClO4)3 289 368 422 478 772硫酸铁Fe2(SO4)3·9H2O440氯化亚铜CuCl9.9×10-3氰化亚铜CuCN1.602×10-9氢氧化亚铜CuOH8.055×10-7碘化亚铜CuI1.997×10-5化亚铜Cu2S1.361×10-15硫氰酸亚铜CuSCN8.427×10-7溴化铜CuBr2107 116 126 128 131 碳酸铜CuCO31.462×10-4氯酸铜Cu(ClO3)2242氯化铜CuCl268.6 70.9 73 77.3 87.6 96.5 104 108 120 铬酸铜CuCrO43.407×10-2氟化铜CuF27.5×10-2氟硅酸铜CuSiF673.5 76.5 81.6 84.1 91.2 93.2甲酸铜Cu(HCO2)212.5氢氧化铜Cu(OH)21.722×10-6碘酸铜Cu(IO3)2·2H2O0.109硝Cu(NO3)283.5 100 125 156 163 182 208 222 247铜高氯酸铜Cu(ClO4)2146硒酸铜CuSeO412 14.5 17.5 21 25.2 36.5 53.7 亚硒酸铜CuSeO32.761×10-3硫酸铜CuSO4·5H2O23.1 27.5 32 37.8 44.6 61.8 83.8 114硫化铜CuS 2.4×10-17氟化钍(IV )ThF4·4H2O0.914碘酸钍(IV )Th(IO3)43.691×10-2硝酸钍(IV)Th(NO3)4186 187 191 硒酸钍(IV )Th(SeO4)2·9H2O0.65硫酸钍Th(SO4)2·9H2O0.74 0.99 1.38 1.99 3。

氢气标准溶解度

氢气标准溶解度

氢气标准溶解度
在标准条件下,氢气的溶解度为1.83%,这意味着在100毫升水中可以溶解多达1.83毫升的氢气。

这个溶解度真的很小,但是从生物学上来说,这个溶解度大概是0.8mM,也就是说1.83%的氢气溶解度在生物学研究中已经足够了。

这是因为在生物体内,氢气的存在对细胞和生物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中。

在肠道微生物研究中,氢气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记物。

肠道微生物会产生大量的氢气,因此在分析肠道微生物的代谢过程时,可以通过检测氢气水平来评估其代谢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变化。

同时,在某些情况下,增加人体内氢气的含量可以起到调节肠道微生物和免疫系统的作用,因此氢气的生物学重要性不容忽视。

因此,在生物学研究中,即使1.83%的氢气溶解度看起来很小,但实际上已经足够用于检测和评估氢气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生理功能。

1。

不符合相似相溶原理的例子

不符合相似相溶原理的例子

不符合相似相溶原理的例子相似相溶原理是化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描述了相似结构和相似性质的物质在溶液中更易于相互溶解。

根据这个原理,相似的物质在相互溶解时,其相互吸引力相似,因而溶解度较高。

例如,极性物质更容易与极性物质相溶,非极性物质更容易溶解于非极性溶剂。

然而,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不符合相似相溶原理。

以下是一些例子:1. 水和非极性溶剂的溶解度: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水是一种极性溶剂,非极性化合物(如烃类物质)通常不易溶解于水中。

然而,有些非极性物质(如乙烷)实际上可以与水相溶。

这是因为乙烷与水的分子间作用力比溶质分子间的作用力更弱,所以乙烷可以与水形成一种可溶解的混合物。

2. 非极性溶剂中的极性物质:相似相溶原理指出,极性物质通常更容易溶解于极性溶剂中。

然而,某些极性物质(如亲水性胶体)却能在非极性溶剂(如石油醚)中溶解。

这是因为亲水性胶体分子表面有分散剂或分子链的疏水基团,可以与非极性溶剂的分子间力相互作用并溶解。

3. 某些酸碱反应中的溶解度:一些酸碱反应过程中,酸和碱不符合相似相溶原理。

例如,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强碱,而乙酸(CH3COOH)是一种弱酸。

按照相似相溶原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应该是较强的,产生水和盐。

然而,在乙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中,乙酸并不能完全离解为乙酸负离子和氢离子,而是只能部分离解。

这是因为乙酸是一个较弱的酸,其离解程度有限。

4. 不同离子的溶解度:在一些情况下,以往的溶解度规律并不适用。

例如,氯化银(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只有很小的溶解度。

然而,当氯化银与氯化亚铜(CuCl)一起溶解时,氯化银的溶解度会显著增加。

这是因为CuCl 的存在可以提供对AgCl晶格的辅助稳定作用,进而增加AgCl的溶解度。

总之,相似相溶原理虽然是化学中的重要原理,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仍会出现不符合该原理的现象。

这些例子提醒我们在理解溶解现象和化学反应时,不能仅依赖于相似相溶原理,还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对其影响。

11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1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食盐的溶解能力强
小苏打 2—3份(约5克)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
.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
1、观察注射器里的液体 2、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观察观察注射器里的液体 3、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观察注射器里的液体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
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观察观察注射器里的液体 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观察注射器里的液体
练习
• 1、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 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 了,向里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不 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了二氧化碳。
• 2、水能溶解固体、液体,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水 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呼吸的。
•.
水50毫升,食盐和小苏打各20克,每2克一份事先分好。
思考:若将食盐和小苏打以份为单位,投入水中,当某
一份未能溶解,那溶解的份数如何取舍?
物质 食盐
50毫升水溶解物质 的份数
溶解能力的比 较
小苏打
.
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物质 50毫升水溶解物质的份数 溶解能力的比较
•.
食盐 7—9份(约18克)
作业
• 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食盐在水中的 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
• 2.水除了能溶解()和()之外,还能少量地溶 解 ( 、 ) 等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 的()进行呼吸的。
• 3.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或 ()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 气体就冒出来了。

氢氧化钾溶解度

氢氧化钾溶解度

氢氧化钾溶解度氢氧化钾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KOH,常见的形式是白色固体。

它是一种强碱,可以溶解在水中,产生氢氧根离子和钾离子。

氢氧化钾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也常用作实验室试剂。

它的溶解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于很多实际应用和实验操作都有重要意义。

氢氧化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受到温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

在室温下,氢氧化钾的溶解度约为112g/100mL。

这意味着在100毫升的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12克的氢氧化钾。

随着温度的升高,这个数值会增加。

例如,在100摄氏度下,氢氧化钾的溶解度可以达到167g/100mL。

氢氧化钾的溶解度与水的性质有关。

一般来说,硬水中氢氧化钾的溶解度会比软水要小。

这是因为硬水中含有大量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它们会与氢氧化钾发生反应,生成难溶的碳酸钙和碳酸镁,从而减少氢氧化钾的溶解度。

氢氧化钾溶解度的研究不仅对于工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也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活用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了解氢氧化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避免因过量排放氢氧化钾而引起的环境污染。

同时,对于家庭生活用水的处理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适合的水处理设备,保证家庭用水的质量和安全。

除了溶解度,氢氧化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它的溶解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这意味着在氢氧化钾溶解的过程中会伴随着温度的升高。

这一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引起重视,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需要注意控制溶解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避免因此引起的安全事故。

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钾的溶解度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它的溶解度可以用来帮助确定其他物质的溶解度,或者用来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测定氢氧化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获得很多有用的数据,为其他实验提供重要的参考。

总的来说,氢氧化钾的溶解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和实验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水的溶解性质与溶解度

水的溶解性质与溶解度

水的溶解性质与溶解度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无论是生命的起源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水。

作为一种极具亲和力的溶剂,水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能将许多物质溶解其中,形成溶液。

本文将探讨水的溶解性质与溶解度。

水的溶解性质是指水能够溶解哪些物质以及溶解的程度。

据了解,水属于极性分子,其分子中的氧原子带负电荷,氢原子带正电荷,使得水分子呈现极性分子的特性。

由于水具有这种极性,使得它能够与许多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溶解。

我们常见的一些物质,如盐、糖、酸等,在水中具有很高的溶解度。

以盐为例,当将晶体盐放入水中时,水分子会与盐晶体的离子相互作用,将离子从晶格中解离出来,并被水分子包围,形成溶液。

这是因为水的部分氧原子带负电荷,能与盐晶体中的阳离子如钠离子相吸引,而水的部分氢原子带正电荷,能与盐晶体中的阴离子如氯离子相吸引,从而溶解盐晶体。

除了能够溶解离子化合物外,水还可以溶解许多其他类型的物质,如分子化合物、气体等。

分子化合物的溶解过程与离子化合物不同,它是由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促使溶解的。

例如,将蔗糖放入水中,水分子与蔗糖分子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将蔗糖分子逐渐溶解到水中,形成溶液。

气体的溶解是一种特殊的溶解现象。

根据亨利定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体的分压成正比。

也就是说,当气体与液体接触时,液体中的溶解度会随着气体的压力增加而增加。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饮料中加入二氧化碳会使其起泡,以及为什么在高压锅中加热时食材的烹饪时间会减少,因为液体中的溶解度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加。

除了讨论水的溶解性质,我们还需要了解水中物质溶解的程度,即溶解度。

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最多可以溶解的溶质量。

溶解度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以及温度等。

通常,溶解度的测定是通过实验方法进行的。

测定溶解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以及溶解度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溶解度的大小对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影响。

如何判断一个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如何判断一个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如何判断一个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1.温度:温度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

但也有例外,如氢氧化钙在温度较低时溶解度较大,而在高温时溶解度减小。

2.压强:对于气体物质,压强对其溶解度有显著影响。

一般来说,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

然而,这一规律并不适用于所有物质,如二氧化碳在压强增大时,其溶解度反而会减小。

3.溶液的组成:溶液的组成也会影响物质的溶解度。

例如,某些物质在碱性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大,而在酸性溶液中溶解度较小。

4.物质的状态:物质的状态也会影响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通常较小,而液态物质的溶解度较大。

5.相似相溶原理:相似相溶原理认为,极性物质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物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预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6.实验方法:测定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通过实验方法进行。

常用的方法有静态法、动态法等。

实验时,需要控制在一定的温度、压强条件下进行。

综上所述,判断一个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需要综合考虑温度、压强、溶液组成、物质状态、相似相溶原理以及实验方法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行为,为化学反应、提取分离等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各种元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列表

各种元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列表

8.736×10 4 14.4 2.697×10 9.7×10 84.7 136 6.046×10
18.6
-4
25.3
59.5
80.5
.2
94.6
-2
87.9 150
-3
92.1 194
100 310
111 713
125
高氯酸镉 磷酸镉 硒酸镉 硫酸镉 硫化镉 钨酸镉 硝酸铬 高氯酸铬 硫酸铬 叠氮化亚汞 溴化亚汞 碳酸亚汞 氯化亚汞 铬酸亚汞 氰化亚汞 高氯酸亚汞 硫酸亚汞 乙酸汞 苯甲酸汞
Cd(ClO4)2 Cd3(PO4)2 CdSeO4 CdSO4 CdS CdWO4 Cr(NO3)3 Cr(ClO4)3 Cr2(SO4)3·18H2O Hg2(N3)2 Hg2Br2 Hg2CO3 Hg2Cl2 Hg2CrO4 Hg2(CN)2 Hg2(ClO4)2) Hg2SO4 Hg(C2H3O2)2 Hg(C7H5O2)2·H2O
126 78 68.8 70.5
143 81 78.4 76.5
192 88 104 86.9 95 144 150 103 153
硫氰酸铵 硫代硫酸铵 钒酸铵 钯、钡、铋、铂、钚
物质
NH4SCN (NH4)2S2O3 NH4VO3
120
144
170 2.15 0.48
208
234
346
0.84
1.32
铽锑铁锕氨铵物质化学式0c10c20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氢氧化锕iiiacoh300022氨nh388570564453426520151187叠氮化铵nh4n316253371苯甲酸铵nh4c7h5o220碳酸氢铵nh4hco3119161217284366592109170354溴化铵nh4br606681764832912108125135145碳酸铵nh42co3100氯酸铵nh4clo3287氯化铵nh4cl294332372414458504553602656712773氯铂酸铵nh42ptcl602890374049906370815144216261336铬酸铵nh42cro4252923439345359761重铬酸铵nh42cr2o718225535646558586115156砷酸二氢铵nh4h2aso433748763883107122磷酸二氢铵nh4h2po4185228374464567825118173氟硅酸铵nh42sif6186甲酸铵nh4hco2102143204311533磷酸一氢铵nh42hpo4429629689751818972硫酸氢铵nh4hso4100酒石酸氢铵nh4hc4h4o618827碘酸铵nh4io326碘化铵nh4i155163172182191209229250硝酸铵nh4no3118150192242297421580740871高碘酸铵nh45io627草酸铵nh42c2o42232144560981814224279347高氯酸铵nh4clo412164217377346499689高锰酸铵nh4mno408磷酸铵nh43po4261硒酸铵nh42seo496105115126143192硫酸铵nh42so47067375478818895103亚硫酸铵nh42so347954608688784104144150153酒石酸钡nh42c4h4o6455563705765869硫氰酸铵nh4scn120144170208234346硫代硫酸铵nh42s2o3215钒酸铵nh4vo3048084132242钯钡铋铂钚物质化学式0c10c20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氢氧化钯iipdoh241061010氢氧化钯ivpdoh452471014乙酸钡bac2h3o225886272757857574

氢气等物理化学特性

氢气等物理化学特性

氢气、氧气、乙炔、六氟化硫物理及化学特性一、氢气物理特性:在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

比空气轻,难溶于水,也难液化。

具有最大的扩散速度和导热性,它的导热率比空气大7倍。

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而在镍、钯、钼中的溶解度很大。

一体积的钯能溶解几百体积的氢。

氢的渗透性很强,在常温下,可透过橡皮和乳胶管,高温下可透过钯、镍、钢等金属薄膜。

化学特性:氢在常温下性质稳定,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1、氢气可燃性氢气在空气里燃烧,实质上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这一反应过程中有大量热放出。

是相同条件下,汽油的3倍。

因此可用作高能燃料。

不纯的氢气点燃时会发生爆炸。

爆炸极限是:当空气中所含氢气的体积占混合体积的4%—74.2%时,点燃都会产生爆炸。

当氢气的纯度达到74.2%以上时,点燃只会发生燃烧,不会发生爆炸。

2、氢气还原性氢气可以与氧化物发生反应,夺取氧化物中的氧。

进行还原反应。

因此氢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二、氧气物理特性: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①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略大(空气的密度是1.293g/L)。

它不易溶于水,1L升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

液化温度为-183摄氏度,液化后为淡蓝色液体,凝固后为雪花状淡蓝色固体。

在压强为101kPa②时,氧气在约-183℃(90K)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55K)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工业上使用的氧气,一般是加压贮存在钢瓶中。

①标准状况指的是温度为0℃和压强为101.325kPa时的情况。

②准确值应为101.325kPa,在本书中采用101kPa这个近似值化学特性:氧可以与除了稀有气体以外的所有其它元素直接化合。

然而,在这些情况下氧的反应性有很大的差别。

一些元素—-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可以自燃。

大多数元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

碳必须加热才会着火。

贵金属只有在非常高的温度下才会被氧化。

25℃氢气在水中的亨利系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25℃氢气在水中的亨利系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25℃氢气在水中的亨利系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本篇文章的主题,即关于25下氢气在水中的亨利系数。

亨利系数是描述气体在液体中溶解程度的物理量,它与气液相互作用的强度、温度及压力等因素有关。

而本文的目的则是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来确定25下氢气在水中的亨利系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文章的结构按照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首先进行了概述,接着介绍了文章的结构以及目的。

正文部分将会深入介绍亨利定律的基本原理,并详细阐述氢气在水中的亨利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结论部分将会呈现25下氢气在水中的亨利系数的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以得出结论。

通过本篇文章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了解亨利系数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氢气在水中的亨利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

文章通过实验结果和分析,将深入探讨氢气在水中的溶解程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含以下信息:文章结构部分旨在简要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使读者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组织方式。

本文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Chapter 1)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引言部分包括三个小节: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Chapter 2)主要介绍了亨利定律的基本概念和氢气在水中的亨利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正文部分包括两个小节:亨利定律的介绍和氢气在水中的亨利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结论部分(Chapter 3)总结了实验结果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结论部分包括两个小节:25下氢气在水中的亨利系数的实验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通过上述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本文的整体框架和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可以有针对性地阅读感兴趣的内容。

同时,这种结构也有助于作者组织论述,使文章内容更加有条理和易读。

高一化学元素溶解性知识点

高一化学元素溶解性知识点

高一化学元素溶解性知识点化学元素溶解性是指化学元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

了解元素的溶解性对于理解化学反应、溶液的性质以及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元素的溶解性及其相关知识点。

1. 钾(K)钾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在水中,钾离子(K+)可以迅速溶解,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

此外,钾离子也能够溶解于许多有机溶剂中,如醇类和醚类溶剂。

2. 氯(Cl)氯是一种具有较好溶解性的气体元素。

在水中,氯气可以通过氯化反应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HCl)。

由于盐酸是强酸,其分子易离解,形成氢离子(H+)和氯离子(Cl-)。

这也说明了氯气易溶于水的原因。

3. 溴(Br)溴是一种非常有溶解性的非金属元素。

在水中,溴能够与水发生反应,形成溴化氢(HBr)。

由于溴化氢是一种强酸,因此会产生氢离子和溴离子。

溴在许多有机溶剂中也具有较好的溶解性。

4. 碘(I)碘是一种不易溶解的非金属元素,其溶解度较低。

在水中,碘虽然可以产生少量的碘化氢(HI),但溶解度相对较小。

由于碘的溶解度较低,因此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常常使用有机溶剂如氯仿来溶解碘。

5. 银(Ag)银是一种具有较好溶解性的金属元素。

在水中,银可以形成溶解度较小的溶液。

然而,在含有硝酸根离子(NO3-)或氨根离子(NH3)的溶液中,银会与这些离子反应生成溶解度较大的络合物,如硝酸银(AgNO3)和银氨根络合物(Ag(NH3)2+),使其具有更好的溶解性。

通过了解元素的溶解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预测物质在不同溶液中的行为,以及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高一化学学习中,掌握元素溶解性的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溶液的透明度、颜色的变化、气体的释放等来判断元素的溶解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溶解度规律,了解不同离子的溶解度与溶液中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关系。

这有助于我们预测溶液中物质的溶解程度,甚至可以进行定量计算。

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应用

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应用

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应用有机物是指在分子中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它们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且具有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

其中有机物的溶解度是指有机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和相应的化学化学反应。

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应用是一个关键的化学问题,因为这些化合物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表现出很大的影响。

有机物的溶解性是指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

通常情况下,水是一种极性溶剂。

这意味着在水分子中,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的键是极性的,即氧原子带正电荷而氢原子带负电荷。

当有机分子溶解在水中时,其中的极性官能团可能会和水分子形成氢键或离子偶极作用力。

例如,带有羧酸基的有机物可以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从而使它们的溶解度得到增加。

然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相应的分子结构也会影响它们在水中的相互作用并影响溶解度。

例如,烃类(如烷烃)是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具有较低的溶解度。

含有芳香环的有机物具有更高的溶解度,因为它们的芳香环能够与水分子形成π-π作用力。

此外,有机物中的分子量和分子形状也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

通常来说,较小的有机分子比较大的有机分子(高聚物)更容易在水中溶解。

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相应的化学反应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表现出很大的影响。

一个显著的例子是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如苯、二甲苯和苯酚。

这些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存在受到严密监控,因为它们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会造成严重影响。

许多有机污染物从工厂废水和家庭废水中释放出来。

这些污染物在地下水、河流和湖泊等水体中可以长时间持久不变。

有机物在水体中的化学反应是它们处理的关键。

一些有机化合物可以被细菌分解或化学氧化,从而减少它们在水中的存在时间和影响。

污水处理厂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废物和消灭细菌,使水体环境安全。

此外,安装一些催化剂可以加速有机化合物的分解和去除,分解速度更快,对环境构成的危害就越小。

结论上,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应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会造成严重影响,需得到关注。

大量有机化合物在水中可以受到降解和去除。

氢气的物理性质

氢气的物理性质

氢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熔点-259.14℃,沸点-252.8℃。

在标准状况下(0℃,大气压强为1.013×105),气体的密度为0.0899g/L,跟同体积的空气相比,约为空气质量的1/14,是最轻的气体。

难溶于水,0℃、氢气压强为1.013×105Pa时,1体积水中能溶解0.0214体积的氢气。

在大气压强为1.013×105Pa,温度为-252.8℃时,氢气液化为无色液体。

在-259.14℃,能变为雪状固体。

液态氢通常称为“液氢”,有超导性质。

氢气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氢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2.氢气的可燃性:注意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纯度.检验的方法:用小试管收集一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试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听到很小声音,说明氢气已经纯净.反应现象不仅取决于反应物的性质,还取决于反应条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物接触面积等多方面因素,所以现象和后果可能不同.氢气的爆炸极限是在空气中含有氢气的体积占总体积的4%~74.2%,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点火,才会发生爆炸,否则就不会爆炸.3.氢气的还原性氢的物理性质:1、氢是一种无色、无嗅、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温度为0℃,压力为101.325kPa),密度是0.08987g/L,是空气的2/29。

2、氢的分子运动速度最快,故具有最大的扩散度和很高的导热性,其导热能力是空气的七倍。

3、氢的沸点为-252.78℃,熔点为-259.24℃。

4、液态氢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比重是0.070g/cm³(-252℃),固态氢是雪状固体,比重是0.0807g/cm³(-262℃)。

氢的化学性质:1、氢气的燃点较高,为574℃,但其着火能很小,所以很容易着火,在微小的静电火花下也容易着火。

氢气的溶解度

氢气的溶解度

氢气的溶解度
氢气在水中的溶解符合亨利定律,在760mmHg,35摄氏度时亨利系数E为0.0000564mmHg/克分子。

在25atm,35摄氏度氢气在水中溶解度为0.42标准立方厘米/克水。

氢气是世界上最轻的气体。

它的密度非常小,只有空气的十四分之一。

所以用氢气充灌的气球,必须用手牢牢捉住。

否则,只要一撒手它就会闪闪升上天空。

灌好的氢气球,往往过一夜,第二天就飞不起来了。

由于氢气是一种密度较低的气体,把氢气注入气球内,便可以使它飘浮在空中。

氢气是无色并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因为氢气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

另外,在101千帕压强下,温度-252、87摄氏度时,氢气可转变成无色的液体;-259、1摄氏度时,变成雪状固体。

常温下,氢气的性质很稳定,不容易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但当条件改变时(如点燃、加热、使用催化剂等),情况就不同了。

hcl气体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条件

hcl气体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条件

hcl气体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条件HCL气体在水中溶解度受到多个条件的影响,以下将就温度、压力、溶液浓度以及其他因素依次进行详细阐述。

1.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会导致溶解度的提高。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使水分子活动加剧,分子间的空隙增大,从而有利于气体溶解到水中。

但对于HCL气体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蒸气压会增加,导致HCL的挥发速度增加,溶解度受到限制。

在常温下,温度对HCL气体溶解度的影响较小,但在较低温度(如零下20℃)下,温度的升高会使溶解度显著增大。

2.压力:根据亨利定律,温度不变时,气体溶解度与气体分压成正比。

也就是说,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气体分压的增大而增加。

因此,当气体压力较高时,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也会较大。

3.溶液浓度:HCL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与溶液浓度也有关系。

理论上来说,溶液浓度越低,HCL气体在水中溶解度越大。

但实际上,溶液浓度增大会导致溶液的黏稠度增加,从而阻碍了HCL气体的溶解度。

因此,溶液浓度对HCL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是一个综合因素。

4.其他因素:除了温度、压力和溶液浓度外,其他因素也会对HCL 气体的溶解度产生影响。

其中,溶质和溶剂的相互作用力是一个重要因素。

HCL属于强酸,可以与水中的氢氧根离子(OH-)发生反应,形成氯离子(Cl-)。

这种反应会导致HCL的溶解度降低,因为氯离子的存在会减少HCL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除此之外,水中其他溶质的存在也会对HCL溶解度产生影响,例如氯化物离子(Cl-)的存在会增加HCL在水中的溶解度,而碳酸氢根离子(HCO3-)的存在会降低HCL的溶解度。

综上所述,HCL气体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条件是低温、高压,以及溶液浓度较低且不含有其他与HCL发生反应的溶质。

这些条件下,HCL 气体可以充分溶解到水中,使得溶液中的HCL浓度最大化。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HCL是强酸且对人体有毒性,操作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并参考相关法规和标准。

各种元素溶解度

各种元素溶解度

4.642×10
-2
硝酸 铬
Cr(NO3)3
108
124 130
152
高氯 酸铬
Cr(ClO4)3
104
123 130
硫酸 铬
叠氮 化亚 汞
Cr2(SO4)3 ·18H2O Hg2(N3)2
220
2.727×10
-2
溴化 亚汞
Hg2Br2
1.352×10
-6
碳酸 亚汞
Hg2CO3
4.351×10
-7
5.61
50.2
70.1 95.6
126 166
1.882×10
-5
3.98
3.3 2.6
2.32
59.5
64.7 74.5
100 128
137
147 154 159
37.4
36 34பைடு நூலகம்7
33.8 33.2
32.7
33.5 31.1 29.7
3.629×10
-3
45
2.32
2.45 2.72
3.02 3.42
0.95 1.31
98 101 104
109 114
1.409×10-
3
2.27
3.52 0.95 1.31
123
135
149
氯酸钡 氯化钡 氯酸钡
铬酸钡
Ba(ClO3)2 BaCl2 Ba(ClO2)2
BaCrO4
20.3 26.9 33.9
41.6 49.7
31.2 33.5 35.8
38.1 40.8

0° 10° CC
20°C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CCCCCC C

20摄氏度碳酸氢钠的溶解度

20摄氏度碳酸氢钠的溶解度

20摄氏度碳酸氢钠的溶解度
碳酸氢钠(化学式,NaHCO3)在20摄氏度下的溶解度大约是9.6克/100毫升水。

这个数值是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可以被用来预测在特定温度下溶液中可以溶解的碳酸氢钠的量。

溶解度与温度有关,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固体溶解度也会增加。

但需要注意的是,溶解度与溶剂的性质也有关,不同的溶剂对溶质的溶解度是不同的。

此外,溶解度还受到压力、溶质的晶体形态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讨论溶解度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从化学角度来看,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是一个物理过程,遵循溶解度平衡原理。

溶解度平衡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溶质既在溶液中溶解,又在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溶解度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平衡状况,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温度等因素。

从应用角度来看,了解碳酸氢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对很多领域都有重要意义。

比如在制药工业中,需要控制药物的溶解度以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吸收性;在食品加工中,也需要控制添加剂的溶解度以确保产品质量;在环境保护领域,了解溶解度有助于预测和控制污染物的扩散和沉淀过程。

总之,了解碳酸氢钠在20摄氏度下的溶解度涉及了物理、化学和应用等多个方面,对于深入理解溶解现象以及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氢氧化钠溶解度表

氢氧化钠溶解度表

氢氧化钠溶解度表简介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烧碱,常用于工业生产和化学实验中。

在水中溶解,可以产生氢氧根离子(OH-)和钠离子(Na+),根据它们在水中的浓度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的溶解度。

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温度、压力、水的酸碱度等,因此需要针对不同条件下的氢氧化钠溶解度进行测量和记录。

本文将会提供一份常见条件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表。

溶解度表下表列出了在不同温度下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溶解度(g/100mL水)0 111.1410 103.9220 96.1530 88.8140 81.8950 75.3760 69.2570 63.4980 58.0990 53.03100 48.29需要注意的是,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此外,高压下和高浓度下的溶解度也会不同。

溶解度的计算当将氢氧化钠溶解于水中时,会达到溶液的饱和状态,此时溶液中的氢氧化钠的浓度达到了最大值,称为溶解度。

如果已知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和所用水的体积,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

计算公式为:质量(g)= 溶解度(g/100mL)× 水的体积(mL)÷ 100举个例子,如果将 50mL的水中加入 10g 的氢氧化钠,溶解度为多少?首先,需要将水的体积转换为 100mL,计算公式为所用水的体积(mL)× 100 ÷ 50mL = 200mL然后,使用计算公式,可得出溶解度为10g ÷ 200mL × 100 = 5g/100mL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 5g/100mL。

结论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根据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和使用氢氧化钠。

当我们需要计算所需氢氧化钠质量时,也可以利用溶解度和所用水的体积来进行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氢氧化钠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到皮肤或眼睛,以免造成伤害。

在采集数据时也需要准确且可靠地测量,确保数据的可信度。

氢氧化钠溶解度表

氢氧化钠溶解度表

氢氧化钠溶解度表
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强碱性化合物,用于各种工业、实验和日常生活中。

在一定情况下,需要了解其溶解性质,以便在使用时能够更好地控制其浓度。

以下是氢氧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

温度(℃)溶解度(g/100mL水)
0 109
10 111
20 114
30 119
40 126
50 134
60 144
70 155
80 168
90 182
100 198
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
温度升高会增加水分子的热运动,使其更容易与NaOH分子发生作用,进而促进
其溶解。

需要注意的是,在60℃以上,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已经开始迅速增加,这
也是在高温下使用NaOH时需要特别注意其浓度控制的原因之一。

在常温下,氢氧化钠在水中溶解度与氢氧化钠的纯度也有关系。

一般来说,氢
氧化钠的纯度越高,溶解度也越高。

因此,在实验中为了达到更高的浓度,需要使用较高纯度的NaOH。

需要注意的是,在生活或实验中使用氢氧化钠时,应当注意其强碱性质以及对
人体、环境的危害性。

对于氢氧化钠的储存、使用及处理,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同时注意做好个人安全防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