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减灾管理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气象部门关于开展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气象部门关于开展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气象部门关于开展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气象部门是负责监测和预测天气情况,提供气象信息和服务的专业机构。

在日常工作中,气象部门需要不断开展各项安全检查工作,以确保防雷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加强防雷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确保安全稳定的气象服务。

一、存在的问题1.缺乏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

在开展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中,部分气象部门存在着设备不足、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导致对防雷设施和设备的监测和维护工作落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气象部门在防雷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着管理制度不规范、流程不清晰的问题,导致工作不够系统化和标准化,容易出现疏漏。

二、建议1.加强设备和技术支持。

针对设备和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气象部门应当加强对设备的研发和更新,提高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防雷设备和技术,确保防雷设施和设备的有效监测和维护工作。

2.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气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防雷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流程,建立防雷安全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机制,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细致和有序进行。

三、加强宣传和培训。

气象部门应当加强对防雷安全生产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防雷安全意识,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增强防雷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和专业能力。

四、加强监督和检查。

气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防雷安全生产监督和检查机制,加强对防雷设施和设备的监测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防雷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防雷安全生产是气象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希望各级气象部门能够认真对待防雷安全生产工作,找准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气象服务。

【文章结束】。

农村雷电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农村雷电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农村雷电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摘要:据目前的数据统计,大多数雷电灾害都发生在农村地区,且是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处理起来的难度也是较大的。

雷电灾害的发生对农村人们群众的伤亡情况影响较大且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经过近年的专家总结指出,农村防雷减灾的薄弱环节主要是因为当下农村缺乏基础的防雷设施、村民缺乏防雷意识。

对于目前农村的预防雷电工作,本文通过以下几点浅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农村防雷;对策方案引言根据气象局最近十年的一个评估数据来看,由雷击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数额达到数十亿之多,并且伤亡率也比较高,每年大概会有1000人左右是由于雷击导致的伤亡,只有10%以下发生在城市,而90%以上发生在农村。

这就表明我国在城市中做的防雷措施比较完善,而在村庄防雷措施显然还有待改进,不仅农民群众的防雷意识较低,而且农村地区基础的防雷装置也有待改善。

在我国各个省份中,海南岛属于高雷暴区,在雷电灾害中居首位,年平均雷暴日数113天,最高达149天,频繁时段为4月到9月。

2010年海南发生雷击事故50起左右,造成人员伤亡4起,其中2人死亡,3人受伤。

由于雷电对城市电器设备和部分建筑不同程度的损坏,造成经济损失2700万元左右。

而农村和野外是雷电事故多发地区,所以,如何加强农村地区防雷工作、增强村民的防雷意识是政府和气象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

气象部门是防雷工作的主要部门,在农村地区防雷工作中,首先要创新管理方式,积极探索高效的雷电预防方法。

本文根据目前取得的调查结果,整理归纳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措施,希望对农村地区的防雷工作有所帮助。

一、农村雷击灾害严重的成因(一)缺乏防雷意识,缺乏基本的防雷常识相对来说,农民群众接受的教育较少,所以文化水平基本都不高,对于雷电防护他们了解的较少,生活中防雷、避雷的科普常识也没有得到普及,这就导致村民们不会积极的采取防雷措施。

且大部分村民对雷电造成的危害没有太多的认知,并且抱着侥幸心理。

农村雷电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雷电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雷电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雷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被称为“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而农村地区由于防雷设施薄弱、农民防雷意识和知识欠缺,一直以来都是防雷减灾的重点和难点。

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解决农村雷击灾害防护工作中的问题、保障农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当前农村雷电问题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介绍了农村雷电防护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农村雷电防护工作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农村雷电防护工作提供指导。

标签:农村雷电;灾害;防预措施雷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由于其在放电过程中可以产生过高电压电流,从而对地面的人或物体造成威胁,属于不可抗拒且具有强大毁灭性的一种自然灾害,被称为“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因此防雷防电是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防雷产品和防雷工作人员队伍在不断壮大,现代化防雷整体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雷电防护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

经济增长带来的多样化电气产品数量剧增,同时这些弱电子设备也增加了雷击事故发生率,我国每年因雷电造成的财产损失在50亿~100亿,有上千人遭受雷击伤亡,其中,农村伤亡人数比较多,占90%以上,严重时还会出现火灾、爆炸和建筑物损毁等事故。

对于农村来说,大部分群众防雷意识浅薄,防雷基础设施差甚至根本没有安装防雷设施,使农村处于雷电防护管理的盲区。

所以农村一直处于雷击威胁中,任何一次雷电事故都将对群众的生命财产构成灾害损失,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雷电防护工作成为当前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

1 我国农村雷电安全现状及其防护工作中存在问题1.1 农村雷电灾害每年损失严重随着日益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增长,带来了数量剧增的多样化电气产品,但是同时这些电子、电器和通信设备普及应用也增加了雷击事故发生率,使得雷电灾害呈现出了逐年上升、损失逐年增加的态势。

比如2014年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发生大面积雷暴天气,两名户外劳作的农民不幸遭遇雷击身亡;另外根据吉林省气象局2015年统计显示,2002~2014年间,吉林省总雷电灾害的四分之一是发生在农村。

气象部门关于开展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气象部门关于开展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气象部门关于开展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雷电天气频繁发生,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保障社会公众的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气象部门开展了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下面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检查制度不健全。

目前,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缺乏明确的检查制度和操作流程,导致检查工作缺乏规范性和标准性。

2. 检查力度不够。

在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中,有些单位存在着消极应对的情况,对检查人员的工作不够重视,甚至敷衍了事。

3. 监督管理不到位。

一些地方的气象部门对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的监督管理不力,导致一些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4. 缺乏专业人才。

在进行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时,缺乏专业人才,使得检查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受到一定影响。

二、建议2. 加强宣传教育。

针对一些单位对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不够重视的情况,气象部门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相关单位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3. 加大力度。

对于存在消极应对情况的单位,气象部门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检查与整改力度,确保相关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5. 强化人才培训。

气象部门应当加强对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的人才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是气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只有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加大检查力度,加强监督管理,强化人才培训,才能够更好地保障社会公众的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浅论防雷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防雷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防雷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防雷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设备认证检测不充分。

防雷行政执法中的设备认证检测不充分,造成行政审批的有效性问题,防雷设备质量无法保证,会拖累防雷安全的发展,应加强设备认证检测,提高行政审批的有效性,保证设备质量。

二、培训缺乏。

防雷行政执法中,培训缺乏,执法人员知识不加深,无法获得有效的执法经验,有可能影响防雷安全的发展,应加强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加强管理水平。

三、执法力度不够。

由于防雷行政执法的力度问题,很多防雷工程投资者未能得到充分的保护,导致防雷安全的发展受限,应加强执法力度,确保防雷工程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四、监督有待加强。

防雷行政执法中,监督能力和效率有待加强,执法人员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经验,应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加强监督能力和效率,保证执法质量。

总之,要完善防雷行政执法,应加强设备认证检测,加强培训,加强执法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监督能力和效率,不断提升防雷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水平,营造良好的防雷安全环境。

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现状分析与思考

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现状分析与思考
危 害 的损 失就 会 降低 到 最 小 , 因此 部 门之 间要 加 强联 系合 作 .
雷 电重 的 威 胁
2 做好防雷减灾工作 的措施
雷 电 灾 害 危 害 如 此 之 大 , 但 目前 我 国 的 防 雷 减 灾 工 作 形
共 同做 好 防 雷减 灾工 作
趋势。 工 作 部 门要 转 变传 统 工作 观 念 , 更加 明 确 减 灾技 术 的
发 展 定 位 。以 为 社会 发展 为 最 终 目的 , 注重 部 门 内部 技 术人
然 知 识普 及 课 程 . 让 学生 从 小 开 始 了解 雷 电知 识 . 培 养 防 雷减
灾的 意识 . 在社会上 . 开展 雷 电 知 识 讲 座 , 让人 民群 众 了解 雷
刻 的 社 会 意 义
方向, 因此 防 雷 事 业 也要 本 着防 护 各 类 资 源 的 原 则 开展 . 并 且
开展 过 程 中要 尽 量 减 少对 环 境 的 破 坏 。 而且 , 气 象 防 雷技 术 在
2 . 1 加强宣 传工 作 , 提 高 防雷 减灾 工作 的意 识
目前 .我 国 因 为 雷 电 灾 害造 成 的损 失很 大 一部 分 就 是 由
电知 识 , 能 够 不 断 的 了解 雷 电 , 掌握 雷 电的 规 律 、 特征 等, 重视 成 果 只 有 借 鉴 历 史 才 能 更 好 的 前 进 .避 免 在 前 期 重 复 犯 过 往 防 雷 减 灾 工 作 ,在 今 后 能 够 及 时 的 在 雷 电 来 临 之 前 做 好 预 防
理 论 指 导 来 严 格 制 定 气 象防 雷 工作 的 发 展 规 划 ,进 而 不 断 修
订 和 实施 . 同 时要 建 立 专 业化 的 气 象 防 雷 预 测 专 业 团队 , 保 证

我国农业气象防雷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气象防雷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气象防雷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雷电天气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农民和农业设施面临着雷电天气带来的巨大风险。

加强农业气象防雷工作,减少雷电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农业气象防雷工作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技术设备滞后我国农业气象防雷工作技术设备滞后,雷电探测、监测、预警和消除手段不足,无法满足农业生产对雷电天气的监测和应对需求。

2. 防雷意识不强农民对雷电天气的认知和防范意识普遍不强,缺乏雷电天气知识和防护常识。

一旦发生雷电灾害,农民对应急处理和应对措施不够及时、有效,导致损失扩大。

3. 防雷设施不完善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建筑物、农田、设备和作物等防雷设施不完善,存在缺陷和漏洞,无法有效抵御雷电攻击,造成损失。

4. 预警机制不健全当前农业气象部门的雷电预警机制尚不完善,预警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准确,且覆盖面较窄,无法有效地降低雷电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对策建议2. 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农民雷电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雷电天气知识和防护常识,提高农民的防雷意识,使他们能够在雷电天气来临时采取及时的防护措施。

我国农业气象防雷工作在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稳定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设备水平、加强宣传教育、完善防雷设施和健全预警机制等方面的工作,保障农业生产免受雷电灾害的侵害。

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农民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农业气象防雷工作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安全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我国农业气象防雷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气象防雷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气象防雷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防雷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农业生产中,雷电灾害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给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加强农业气象防雷工作,及时发现雷电灾害风险,有效地减少农业生产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1. 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农业气象防雷技术水平仍然不够成熟,对雷电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护能力较弱。

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基地和农民群众的防雷意识也较低,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和了解不够深入。

2. 防护设施不完善。

在农业生产领域,一些农场和农村地区的防雷设备建设较为落后,部分地区甚至没有专门的防雷设施,雷电灾害风险较大。

3. 预警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农业气象防雷预警机制尚不完善,预警手段和方法相对单一,无法及时准确地对可能发生的雷电灾害进行预警和预防。

二、对策建议1. 加强技术研发。

通过加大对农业气象防雷技术的投入,加强研发和创新,提高我国农业气象防雷的监测、预警和防护技术水平。

2. 完善防护设施。

加强对农业生产基地和农村地区防雷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高防护设施的覆盖面和质量,增强农村地区的雷电灾害防护能力。

4.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农民群众的防雷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的防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5. 发展新型防雷技术。

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发展新型的农业气象防雷技术,如利用无人机进行雷电灾害监测、利用人工智能进行雷电灾害预警等,提高对雷电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通过以上对策建议,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农业气象防雷工作存在的问题,提高我国农业气象防雷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保障我国农业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也可以加强农民群众的防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能够认真落实上述对策建议,加大对农业气象防雷工作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我国农业气象防雷工作的改革和进步,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安全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防雷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分析与思考

防雷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分析与思考

防雷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分析与思考我们需要对防雷工作规范化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

目前,我国的防雷工作管理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管理标准不够完善。

现有的防雷工作管理标准大多数都是在过去制定的,缺乏与时俱进的更新。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原有的管理标准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二是管理人员素质不够高。

很多施工单位对防雷工作的管理人员要求并不高,导致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并不够高。

三是监督力度不够。

现有的防雷工作管理中,监督力度并不够大,导致很多施工单位在防雷工作中存在着违规行为。

四是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很多施工单位对于防雷技术的应用并不够成熟,导致了防雷工作的效果不够理想。

在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同的建筑设施和工程的特点,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具体来说,对于高层建筑和大型工程,需要加大对防雷工作的管理力度,严格遵守管理标准,确保施工单位能够做好防雷工作,保障建筑物和工程的安全。

对于一般建筑和小型工程,也需要加强对防雷工作的管理,确保防雷设施的安装和使用符合相关的管理标准和要求。

除了加强对防雷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外,还需要加强对防雷工作的宣传和培训。

通过加强对防雷工作的宣传,提高施工单位和管理人员对防雷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大家对防雷工作的认识。

也需要加强对防雷工作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确保他们能够胜任相应的工作。

对于防雷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分析与思考,需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加强对防雷工作管理标准的研究和完善,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加大对防雷工作的监督力度,加强对防雷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强对防雷工作的宣传和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实现防雷工作规范化管理的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防雷工作能够做到科学、规范、有效,保障建筑设施和工程的安全。

农村防雷减灾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农村防雷减灾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农村防雷减灾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人类不断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导致地质结构、自然环境、气候等发生重大改变,造成更多自然灾害频繁产生。

在众多自然灾害中,雷电灾害非常常见,在农村地区具有高发性,直接对农民生命财产安带来严重威胁。

但是,现阶段农村区域所采取的防雷减灾措施尚不完善,还存在较多问题,并且每个地区所实施的预防措施不同,对雷电预防效果产生差异,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干扰。

因此,应该对当前防雷减灾全面分析,针对性制定预防和应对措施,降低雷电灾害对农民的影响,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农村;防雷减灾;自然灾害;雷电引言:从自然灾害产生频率分析,雷电灾害呈现出频发性的特点,一旦农村区域出现此类灾害,将会威胁到区域内农民的生命安全。

在我国各项自然灾害频发后,大部分农村区域都认识到实施防雷减灾的重要性,也不断在转变农民对防雷减灾的认识[1]。

但是,从实际情况分析后,农村区域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防雷减灾体系,这源于没有相应防雷减灾设备,很多农民对防雷减灾认识程度浅。

因此,农村区域应该对雷电灾害进行重视,积极落实防雷减灾措施,不断对防雷减灾体系进行完善,有效保障农民生命安全。

一、农村防雷减灾存在的问题(一)缺乏防雷设施,制约防雷减灾水平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后,我国新农村开始建设起来,大部分农村地区都侧重于人居环境整治,在居住环境改善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资金等[2]。

但是,在对房屋建设时,很多农村区域都没有对房屋建筑施工方案进行检测,没有落实好竣工验收制度,导致大量建筑都没有安装或者建设防雷设施。

并且,农村区域有很多居民自建建筑物,有着很大的雷灾隐患风险,这源于该类建筑物在施工中没有对防雷设施进行设计[3]。

一旦雷电灾害发生,电源线或者信号线一旦没有设置接地设施,直接会造成房屋建筑内部电源线路出现强大的外部电流,将会损坏居住使用的各类电气设备,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等。

(二)缺乏完善灾害预防体系,影响防雷减灾效果我国农村地区分布广,因其经纬度跨越大,雷电灾害出现的频率和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如果能够对雷电灾害影响程度进行精确预报,能够有效提升防雷减灾效果。

防雷安全管理整改报告

防雷安全管理整改报告

防雷安全管理整改报告作为本次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负责人,我对我单位在防雷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做出如下报告。

一、问题分析通过对我单位的防雷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自查,我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防雷设备的维护不及时:部分区域的防雷设备已经超过了使用寿命,但没有及时进行更换或维修,导致了设备的损坏和防雷效果的下降。

2. 防雷设备的布局不合理:在一些重要设施周围,防雷设备的布置不够密集,没有达到对设施进行有效保护的目的。

3. 防雷设备的巡检不到位:防雷设备的巡检工作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缺乏专人负责巡检和记录,导致了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

4. 防雷知识宣传不够:在单位内部,对于防雷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做得不够,导致职工对于防雷常识的了解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二、整改计划针对以上问题,我单位将制定以下整改计划:1. 防雷设备维护:对于已经超过使用寿命的防雷设备,将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更换或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防雷效果的提升。

2. 防雷设备布局调整:根据各区域的具体情况,重新制定防雷设备的布局方案,保证设备的覆盖范围和效果。

3. 防雷设备巡检:建立防雷设备巡检工作制度,确定专人负责巡检和记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问题的及时发现。

4. 防雷知识宣传:制定防雷知识宣传计划,通过宣传栏、内部通知等形式,向全体职工普及防雷知识,提高职工的防雷意识。

三、整改进展自整改计划制定以来,我单位已经采取了以下措施:1. 对于超过使用寿命的防雷设备,已经委托专业公司进行了更换或维修工作,设备正常运转。

2. 针对防雷设备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已经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方案调整,并进行了相应的设备增加和布置调整工作。

3. 防雷设备巡检工作已经建立,由专人负责巡检和记录,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防雷知识宣传工作已经开始进行,通过宣传栏、内部通知等渠道,向全体职工普及防雷知识,并组织了相关的培训活动。

农村雷电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农村雷电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农村雷电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雷电是自然界一种比较常见的自然现象,电闪雷鸣就是它的出场方式,雷电它的本身就带有突发性以及破坏性,具有非常巨大的能量,雷击时会产生巨大的电流,雷电灾害它是在自然界中被世界公认的最可怕,对人类的生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相对于城镇而言,由于地域因素的制约,农村地区是闪电多发地区,加之受当地的经济因素制约,使得乡村成为了避雷场的脆弱地带。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防雷工作还没有达到规定,因此,目前我国的防雷工作面临着十分严重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根据农村雷电防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减少雷电灾害对农村地区的危害。

关键词:农村;雷电防护;问题;应对措施引言由于农村区域基础防雷设施较为薄弱,外加农民群众防雷意识以及相关知识层面的不足,所以长期以来都是我国防雷减灾工作中难点重点,对农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不小威胁,因此需要加以重视。

在当下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切实应对农村防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农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关键内容。

1.农村雷电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农民群众防雷意识差由于农村普遍存在着封建观念,在遭遇了闪电袭击后,大部分的人都会掩盖自己的遭遇,不会主动上报给上级部门,以便采取更好的防范手段。

有关方面由于缺乏有关技术支撑和现场技术培训,加之对防范措施缺乏科学的了解,多数人抱着碰运气的心态,自觉防范雷电的观念不够强烈。

就广大的农户来说,绝大多数的教育程度都很低。

对于遭遇闪电的灾难,人们往往很难对其成因进行深入的剖析,往往把"不幸"看成是遭遇闪电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有关单位不能对乡村住宅的建设状况进行及时的调查,而农户又不能正确地掌握科学的避雷技术,从而导致了很多的雷击事故。

1.2缺乏相关法规和标准当前,国家对于农村雷电防护的规定和标准较少,导致农村雷电防护工作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防雷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防雷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防雷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防雷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防雷行政管理能力不足1.缺乏员额:由于资金不足,在防雷行政管理领域,许多地方缺乏充足的工作人员。

对策: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岗位聘任工作,为防雷管理部门增加社会经济专业人员,以及有志从事防雷工作的民间工作者。

2.技术专业缺乏:防雷行政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素质,缺乏技术能力。

对策:加强防雷行政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推出从事防雷行政管理相关专业的专业技术培训,开展技术分析、检测、报告等业务的专业培训。

二、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1.防雷行政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地方缺乏与防雷行政管理相关的管理制度或措施,使得防雷工作混乱无序,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可供参考。

对策:制订统一的防雷行政管理规章,建立一套完善的防雷行政管理机制,包括行政管理操作程序和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和修订相关政策。

2.防雷行政管理滞后:防雷行政管理现状落后,行政管理水平落后,缺少有效的行政管理机制。

对策:进行行政管理能力评估和改进,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建立有效而严格的行政检查体系,实施检查分权以加强管理能力,对行政管理失职者追究责任。

三、规章制度缺失1.防雷规章制定不完善:许多地方缺少专门针对防雷工作的规章制定,仅有的规章制度可能存在缺陷,缺少先进的防雷技术指导和管理。

对策:制定或修订有关防雷安全的规范性文件,为防雷工作提供具体的指导和规定,加强对防雷行政审批许可的监督管理和检查。

2.管理政策更新迟缓:当发生极端天气、地质灾害等情况时,缺乏及时更新、改进有关防雷管理方面的有效政策。

对策:增设相关技术专家和防雷行政管理专家,以提高制定和完善防雷政策的能力,及时根据极端天气、地质灾害等因素进行实施政策的修改与更新。

防雷工作隐患情况汇报表

防雷工作隐患情况汇报表

防雷工作隐患情况汇报表根据公司要求,我们对防雷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和调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防雷设施存在的问题。

1. 部分办公楼和生产车间的避雷针存在老化现象,需要及时更换;2. 部分地区的接地电阻过大,需要对接地电阻进行检测和维护;3. 部分设备的防雷接地线存在断裂、接触不良等问题,需要及时修复;4. 部分区域的防雷设施未经定期检测和维护,存在安全隐患。

二、防雷工作管理存在的问题。

1. 部分员工对防雷知识了解不足,存在安全意识淡漠的情况;2. 部分区域的防雷设施管理责任不明确,存在管理漏洞;3. 部分区域的防雷设施管理计划执行不到位,存在管理疏漏;4. 部分员工对防雷设施的使用和维护存在不规范的情况,需要加强培训和管理。

三、解决措施。

1. 对老化的避雷针进行更换,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2. 对接地电阻过大的区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3. 对防雷接地线进行全面检查和修复,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4. 制定防雷设施定期检测和维护计划,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5. 加强员工防雷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6. 明确防雷设施管理的责任人,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管理的有效执行;7. 加强对防雷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的长期有效使用。

四、工作总结。

通过此次防雷工作隐患情况的汇报和排查,我们对公司的防雷工作存在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也明确了下一步的解决措施。

我们将按照上述解决措施,加强对防雷工作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公司的防雷设施能够安全可靠地使用,为公司的生产经营提供保障。

以上为防雷工作隐患情况的汇报内容,请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对此次汇报进行审阅和指导,谢谢!。

防雷工作隐患情况报告

防雷工作隐患情况报告

一、报告概述随着夏季雷雨季节的到来,雷电灾害的发生频率逐渐增加,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防雷安全意识,本报告对近期防雷工作隐患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

二、隐患排查情况1. 防雷设备设施安全隐患(1)部分单位防雷设备设施老旧,存在损坏、锈蚀、接地不良等问题。

(2)部分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未按规范要求设计、施工,存在安全隐患。

(3)部分防雷设备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无法保证其正常工作。

2. 防雷意识安全隐患(1)部分单位、个人对防雷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侥幸心理。

(2)防雷知识普及不到位,导致防雷意识薄弱。

(3)应急预案不完善,应急响应能力不足。

3. 防雷技术安全隐患(1)部分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2)防雷设备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

(3)防雷检测机构资质不全,检测结果不准确。

三、隐患分析1. 防雷设备设施安全隐患分析(1)部分单位、个人对防雷设备设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设备设施得不到及时维护和更新。

(2)防雷工程设计和施工不规范,导致防雷效果不理想。

2. 防雷意识安全隐患分析(1)防雷知识普及不到位,导致部分单位、个人对防雷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2)应急预案不完善,应急响应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应对雷电灾害。

3. 防雷技术安全隐患分析(1)防雷工程设计、施工不规范,导致防雷效果不理想。

(2)防雷设备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

(3)防雷检测机构资质不全,检测结果不准确,无法保证防雷设备设施的正常工作。

四、整改措施1. 加强防雷设备设施管理,及时维护和更新老旧设备设施。

2. 严格执行防雷工程设计和施工规范,确保防雷效果。

3. 提高防雷意识,加强防雷知识普及,完善应急预案。

4. 加强防雷技术监管,确保防雷设备设施质量。

5. 加大对防雷检测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五、结论防雷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各级单位、个人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项防雷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气象部门关于开展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气象部门关于开展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气象部门关于开展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雷电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而为了及时提醒和保护人们在雷电天气下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气象部门一直在开展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随着检查工作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就对气象部门开展防雷安全生产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专业人员参与检查目前,一些气象部门在开展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时,缺乏专业的气象人员参与。

这可能会导致对雷电灾害防范措施的缺乏了解,影响对相关单位的检查效果。

2. 检查标准不够明确在实际的防雷安全生产检查中,有些气象部门并没有制定出明确的检查标准,导致了对相关单位的检查内容和要求不够明晰。

这使得相关单位在防雷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盲区。

3. 缺乏及时的检查反馈一些气象部门在开展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后,并未及时向相关单位提出检查反馈意见,使得相关单位无法及时改进和完善自身的防雷安全措施。

4. 缺乏后续的检查跟踪部分气象部门在完成了一次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后,并没有进行后续的跟踪和督促工作,导致相关单位在改进和完善自身的防雷安全措施上存在一定的惰性。

二、建议1. 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应该加强气象部门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于防雷安全生产工作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进行技术交流,提高综合应对雷电灾害的能力。

气象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防雷安全生产检查标准,使得相关单位在防雷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通过建立及时的检查反馈机制,可以有效提高气象部门的检查工作效率,也可以使得相关单位得到及时的纠正意见,并在第一时间进行相应的改进。

气象部门应该加强对相关单位在防雷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后续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保障相关单位在雷电天气下的安全。

防雷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是气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雷工作隐患情况汇报

防雷工作隐患情况汇报

防雷工作隐患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贵单位的要求,我对防雷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对存在的隐患情况进行了汇报。

经过仔细的研究和实地考察,我将防雷工作的隐患情况总结如下:一、系统规划不完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单位的防雷工作虽然有所措施,但整体上缺乏系统性规划。

未能对建筑物进行全面、细致的雷电风险评估,导致防雷设施的设置和配置存在欠缺。

此外,单位未建立完善的防雷工作制度和责任分工,缺乏相关的防雷培训和宣传工作。

二、设备老化、维护不到位现有防雷设施中的一部分已经达到使用年限或因各种原因无法正常工作,设备老化现象较为严重。

同时,维护保养工作也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如未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未及时清理防雷设施周围的杂物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防雷设施的功能降低,存在一定的隐患。

三、雷击风险认知不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员工对雷击风险的认知并不充分。

他们对防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充分的了解,容易忽视雷电对工作和生活所带来的潜在威胁。

这种认知不足会导致员工对雷电防护措施的敷衍和忽视,增加了雷击事故的风险。

四、防雷设施缺乏维修预算调查显示,当前单位在防雷设施的维修和更新方面缺乏足够的预算支持。

由于资金匮乏,无法及时维修和更新设备,导致防雷设施的功能和效果逐渐下降。

这种情况对防雷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隐患,我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强防雷规划和风险评估制定防雷工作的整体规划,对重要建筑物进行雷电风险评估,建立健全的防雷设施设置和配置方案,确保设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加大设备维护力度加强对防雷设施的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定期清理周边杂物,保持设备的清洁和畅通。

三、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开展防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防雷意识和知识水平,让员工意识到雷电防护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四、加大资金支持充分重视防雷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防雷设施的维修和更新工作,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防护效果。

防雷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防雷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防雷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防雷工作是各类施工单位和安装单位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防雷不仅可以防止火花产生,而且可以避免内部经历电击时发生电击释放和热能损失等危险。

针对现存的防雷工作,本文简述其现状及改进措施。

首先,现有的防雷工作存在问题。

设施不卫生,设备存在仿冒问题,工艺不规范,劳
动保护知识欠缺,管理得不到有效控制,安装性能也受到影响。

其次,由于技术老化,未
能采用新技术进行更新,使防雷工作无法达到质量安全和效果上所追求的效果。

要改进现状,建议运用技术及设备提高防雷质量,实施交流、直流和微波多重防雷防护,并依据不同类型的使用场合,采用不同的防雷技术。

此外,应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
防雷常识,加强安全教育,保证防雷技术的正确使用和施工质量达标,有针对性的聘用有
经验的人员,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严格按照安装标准进行施工,加强日常巡查和维护,
确保防雷设施有效、安全可靠地运行。

最后,还应定期改进和完善施工及安装工艺,提高施工质量和水平,实施完善的维护
服务,及时更换由于老化或损坏而失去防雷功效的雷电保护装置。

只有通过执行以上各项
措施,才能确保防雷安装质量达到要求,保障施工安全。

防雷减灾社会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处理

防雷减灾社会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处理

防雷减灾社会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处理摘要:目前,随着全球温度的快速升高,极端天气事件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与此同时,闪电频率也逐年增加,由雷电造成的影响与损失严重,严重时甚至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做好防雷减灾工作刻不容缓。

本文着重分析了防雷减灾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气象防雷减灾社会管理水平的几点措施,以期能够为防雷减灾社会管理领域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防雷减灾;社会管理;问题;措施引言漳州市位于福建省的东南沿海,台湾海峡的西岸,地处东经116°51′—118°08′及北纬23°24′—25°15′之间,东部临近厦门,东北部毗邻泉州市安溪县、厦门市同安区,东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西部连接广东大埔及饶平县,北部与永定、漳平等地区相互接壤。

漳州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为21℃,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1700mm之间,年日照时数位于2000—2300h之间,年积温为7701.5℃,无霜期高达330d。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漳州市台风、暴雨洪涝、雷电等气象灾害多发,严重影响着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甚至还会造成人员伤亡。

就雷击灾害而言,近些年来,漳州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而与此同时防雷减灾工作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完善、防雷减灾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导致漳州市雷电灾害逐年增加,高层建筑、电子设备等极易遭受雷电的袭击,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巨大,防雷减灾工作逐渐受到社会各界及广大民众的广泛关注,因此做好防雷减灾社会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防雷社会管理的工作内容防雷社会管理指的是气象部门对气象行政管理职责进行履行的一项核心内容,其中包括有防雷行政监察、许可、处罚、应诉、复议等多项活动。

一般情况下,国家气象部门制定出相应的部门规章制度对防雷减灾工作进行规范,而省级气象部门往往通过资质管理、行政复议、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等对防雷行政管理职能进行行使,而市级及其之下的气象部门则依据相关规章制度切实开展防雷行政工作,对相应的检查管理人进行监督,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落实,以确保防雷行业秩序的正常维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dern Management 现代管理, 2014, 4, 9-12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4 in Hans. /journal/mm/10.12677/mm.2014.42002Existing Problems of Lightning Protectionand Disaster Reduction ManagementMingjun Li1, Xiaoming Zhou21Lightning Protection Center of Nanjing City Luhe District, Nanjing2Meteorological Station of Nanjing City Luhe District, NanjingEmail: sxqr2004@Received: Mar. 2nd, 2014; revised: Mar. 21st, 2014; accepted: Apr. 2nd, 2014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Our country has basically formed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mode. How-ever, there are a few Bureaus of Meteorology of the provinces, cities or counties that have not yet set up mine safety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lightning or lightning protection center) or light- ning protection technology services. In practical work, the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s have to carry out the work, which caused the embarrassing situation of being the referee and athlete at the same time. In China, thousands of companies engaged in mine production, each claims their products have the “best quality”, some data never tested were printed on the product advertising, and product technical data are much higher than the data used as the main component, in an at-tempt to gain market share, which in fact disrupts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products market.Keywords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Management,Mechanism Construction, Mine Personnel防雷减灾管理存在的问题李明军1,周晓明21南京市六合区防雷中心,南京2南京市六合区气象台,南京Email: sxqr2004@收稿日期:2014年3月2日;修回日期:2014年3月21日;录用日期:2014年4月2日摘要我国各地防雷工作基本形成了分级管理的模式。

但是,还有极少数省、市、县气象局还没有成立防雷安全管理机构(防雷办或防雷中心)或防雷技术服务机构。

在实际工作中,不得不由气象主管机构来开展工作,造成既当裁判,又是运动员的尴尬局面。

在我国从事防雷产品生产、经销的厂商多达数千家,每家都声称自己的产品“质量最优”,一些从未测试过的技术数据赫然印在产品广告上,甚至产品技术数据远高于所主要采用的零部件数据,企图以此来取得市场份额,实际上扰乱了防雷产品市场。

关键词防雷减灾管理,机构建设,防雷人才1. 引言目前我国防雷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可是在管理工作中却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

本文就作者从事防雷工作十余年所发现的问题做以总结。

2. 机构不够健全,监察手段缺乏2.1. 机构不健全迄今为止,我国各地基本形成了分级管理的模式。

但是,还有极少数省(区、市)气象局、部分地(市)和相当多的县(市)气象局还没有成立防雷安全管理机构(防雷办或防雷中心)或防雷技术服务机构。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不得不以气象主管机构开展工作,造成既当裁判,又是运动员的尴尬局面。

实践证明,无论是雷电的多发地或少发地区,无论是经济较发达或欠发达的地区,只要没有健全的防雷机构,防雷管理工作就跟不上,当地防雷工作就打不开局面或难以得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同时造成这些地区存在多个单位竞相进行防雷管理,使用户无所适从,个别专业部门甚至做出违法的举动,下文要求所属单位不要遵守地方政府和归口综合管理部门的规定等,造成市场混乱,严重妨碍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2.2. 监察手段缺乏目前,在我国从事防雷产品生产、经销的厂商多达数千家,每家都声称自己的产品“质量最优”,一些从未测试过的技术数据赫然印在产品广告上,甚至产品(主机)技术数据远高于所主要采用的零部件数据,而且,越是性能质量差的产品给的“回扣”越大,企图以此来取得市场份额,实际上扰乱了防雷产品市场,使用户无所适从。

由于上述情况,安装的防雷装置没起到应有的作用,防雷产品在大晴天突然爆炸,在雷雨天巍然不动,而被保护对象却遭到损坏的事件时有发生。

因此,加强防雷减灾工作的监督管理很重要。

当时,我们的监察手段和依据是什么呢?众所周知,对于上述防雷产品质量引起的事故监察可以采用对防雷产品测试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其依据包括政策、法规和防雷安全技术等。

而我国的各种防雷技术规范标准却是在最近几年才逐渐颁布完善起来的。

但是不少的省(区、市)和大量的地(市)、县(市)还没有制定当地的防雷法规和规章制度,有的地方甚至连规范性文件也很少,没有打开局面。

有的地区虽然有了法规规定,但气象部门没有下力气认真努力去落实,成了一纸空文,没有产生任何社会效益。

在防雷执法检查和处理违法违规事件时,不注意执法程序,不严格按照规定办事,甚至利用防雷行政管理职能,千方百计阻止外地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地市场,不让社会上公司参与防雷工程竞争,企图搞垄断,引起投诉和申诉事件时有发生。

从事防雷业务的基础设施薄弱,这些都导致防雷减灾监察工作不能严格开展[1]。

3. 经济投入不足,防雷人才匮乏3.1. 经济投入问题工程建设上,经济投入与经济实力有很大关系。

我国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与许多大中型城市相比,我国大多数县份和农村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在防雷方面可以投入的资金均非常有限。

广大农村住宅更是没有丝毫考虑防雷问题。

并且由于自身经济规模的原因,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安装的防雷设施与被保护设施本末倒置的问题。

另外,由于县级城市和村镇农业所占比重大,因此露天空旷场所就相对要多于大中城市,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这些地方几乎没有安装完善的直击雷防护设施的可能。

科学研究上,很多人对科研工作缺乏正确认识,认为科研只是理论的东西,并不能解决实际的安全问题。

长期以来,管理部门对防雷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3.2. 防雷人才匮乏科研人士上,国内从事雷电防护开发和应用技术研究的人员很多,而从事雷电基础研究的力量明显不足,与我国日益增长的雷电监测与防护需求不相适应。

执法队伍上,目前,我国执法队伍素质不高,影响了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消极作用。

防雷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而防雷专业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主要内容涉及气象、建筑、计算机、通讯、电工等技术知识,气象部门现有防雷人员大多原是气象专业人员,很多知识需要从头学起,而在基层台站,很多防雷人员身兼数职,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局限的工作实践,使基层防雷工作人员的也无技术水平难于得到提高。

虽然这几年各级气象主管机构采取了各种措施,以尽快提高队伍业务技术素质,但气象防雷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快速发展的防雷业务与防雷执法工作的需要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4. 科研能力薄弱,标准体系不完善4.1. 雷电科学与防护技术研究能力不强我国虽然现在不断在加强雷电监测系统和雷电特征时空分布基础设施,但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雷电监测网,缺乏雷电综合监测基础资料,难以满足雷电预警预测需求,因此雷电预警预报业务在一些地区还相对滞后,缺少成熟的可用于业务的雷电诊断分析和预警预报技术研究,这严重影响了雷电预警预报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和产品的开发。

目前我国没有可供预报服务实际使用的业务产品,雷电的落时、落区预报基本还是空白。

我国虽然对雷电物理过程、雷电监测技术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研究积累,但对雷电的成灾机理尚缺乏系统研究,这也影响了雷电防护技术的发展。

虽然现在气象部门有一支庞大的队伍从事雷电防护工作,但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对雷电物理的认识十分有限,雷电防护业务服务缺乏科技含量,这无疑将阻碍雷电防护业务的进一步发展[2]。

4.2. 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目前我国国家雷电防护标准主要依据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制定,由于雷电防护自身固有的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以及缺乏我国雷电特征的系统研究,因此适合我国特点的雷电防护标准体系以及具体标准的制定缺乏科学的实验依据,难以与国际标准体系接轨。

5. 防雷安全意识薄弱,科研成果推广困难目前,我国各地还有很多设施和场所,按规定应该安装防雷装置但却没有安装,或安装后的防雷装置没有按规定接受年度检测,或年度检测不合格的防雷装置却不按要求及时进行整改等;新建、改建、扩建的防雷工程,不按规定接受设计审核,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不及时、主动和如实地报告雷电灾害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等违法行为还较为普遍存在。

这充分反映社会防雷安全意识淡薄。

我国建立了合理制度,鼓励新技术的运用。

但是,一方面我国科研任务通常由大学、科研院所承担,其影响面和研究范围都相对较小。

另外也因为缺乏政府相应的支持,科研数据资料难以获得,科研成果推广也较为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