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业余时间利用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业余时间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公共管理学院2012级行管2班朱昕晔学号:201207064059
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

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增强、课余时间的增多,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安排与利用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有研究显示,我国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平均每年的上课时间约为190天,闲暇时间约为170天,闲暇时间几乎占到了全年天数的45%。

大量的自由时间对于尚不成熟的大学生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部分学生能自觉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不知如何安排课余时间,不能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久而久之,将会形成浪费时间的坏习惯。

有学者[1]曾对多所高校多名大学生进行过业余时间行为倾向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业余时间行为呈多元化和积极向上的特点,但在毫无意义的行为取向中消磨时光者也不乏其人。

可见,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合理地安排好课余时间,处理好学习、生活的关系。

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管理其课余时间,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拟就大学生的业余时间利用的现状做一简短的综述。

1.大学生业余时间构成研究
张氏[2]采用随机问卷的形式研究了某大学900名学生,分析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管理情况,结果表明,其中53%的学生每周上课时间为20-30小时。

计算平均为27.5 小时,除去每天正常8 小时的睡眠时间,1.5 小时的用餐时间,课余时间约有74小时。

安氏[3]亦采用随机抽查问卷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是比较充裕的。

对比男生和女生所拥有的时间,平均每周的课余时间少于15小时的人数中女生所占的比例要比男生多。

相反,多于15小时的人数中男生的比例却比女生多。

更为突出的是,有14%的男生课余时间在20小时以上,而有这么多课余时间的女生只占了5%。

唐氏[4]使用黄希庭等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认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包括3个维度: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

每个分量表所包含的项目数分别为10、24和10。

其中时间价值感由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2个维度构成;时间监控观由设置目标、计划、优先级、时间分配和反馈性5个维度构成;时间效能感由时间管理效能和时间管理行为效能两个维度构成。

量表采用Likert5点自评式量表,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别评定为1~5分。

认为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管理的水平一般,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在年级上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

(P<0.05) 2. 大学生业余时间的支配与管理
安氏[3]研究表明认为大学生的课余活动具有着多样性和丰富性,主要有以下几类:①专业知识学习活动(包括上自习和各种辅导班);②社会交往活动(包括学校的社团活动和班级活动);③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各种兼职活动,如家教和勤工俭学等);④体育健身活动;⑤娱乐休闲活动(包括上网游戏、看电影、逛街等)。

在课余时间内,有51%的学生表示自己会选择上自习或上各种辅导班,通过多种途径补充课内外知识;67%的学生表示自己会积极参加各种社团和班级活动,有助于增加同学间的交流、增进感情,并且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43%的学生会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如做家教或做其他各种勤工俭学的工作;49%的学生喜欢上网玩游戏、看电影和逛街等休闲娱乐活动;而只有11%的学生会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

在大学生课余时间支配的5个方面的内容中,社团和班级活动是学生参与度最高的项目。

这是因为大学社团是由大学生自己发
起、管理、运行的组织,是学生们的兴趣所在,更贴近学生们的生活。

加入社团已经成为大学生融入社会的一种重要途径,是培养交际能力的场所。

张氏[3.4,5]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周末更多的将课余时间用于“上网、玩手机,学习,睡懒觉,购物”四项。

男生使用电脑网络的用途排在前两位的是玩游戏和上网聊天,而女生利用电脑网络更多的是在浏览网页、听音乐、看电影和聊天。

说明大学生课余生活还是比较空虚的,部分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则会无节制地在网上花费时间和精力,利用网络看影碟,玩网络游戏,在聊天室聊天等,一部分学生则迷恋网络而无心思上课。

苏氏[6]的研究表明,96%的被调研学生在课余第一时间首先选择上网,甚至有36%的学生在课堂上网。

在上网的学生中,87%的学生是开展娱乐性活动,如看电影、看电视剧、聊天、写或看博客、逛论坛、观看各种体育比赛、观看综艺节目、玩游戏与购物等;7%的学生喜欢关注各种时事新闻;3%的学生大部分时间运用网络开展学习活动,剩余的学生则是漫无目的的网络活动。

且网络活动占据绝大部分学生61%的课余时间。

被调研的学生中有87%每天都在从事体育锻炼,但只有33%的学生坚持在半小时以上。

有21%的学生从事其他的文艺活动,例如校内各种文学社团、艺术团等活动,但能长期坚持且每天参与的学生仅有6%。

其中,对于21%参加这些活动208名学生中,自己自觉参加的占11%,属于社团性质组织的活动参加的占44%。

课余时间开展学习活动占据65%,大四年级的学生与大三年级第二学期,课余时间开展学习活动占36%。

促使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或压力,主要来源于毕业或就业的压力等。

但相对整个高校阶段与全校学生而言,在课余时间每周能学习10小时以上的占21%,4~6小时的占34%,其中包括运用网络学习的大学生。

3.大学生业余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
3.1课余时间管理的意识薄弱
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在很多方面面临着巨大的转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学习方式的变化。

大学期间课堂授课的时间减少,课外活动增多,并且己经没有了“必须”的目标,这些导致了大学生拥有了大量的可支配的时间,成为了自己的时间主人。

突然的转变在没有心理准备的前提下,很容易带来负面效应,即课余时间管理的意识薄弱、精神上松懈、放松、滋生惰性,无所事事、任意地挥霍浪费时间,就形成了时间管理上的薄弱。

3.2业余时间的把握不科学
对业余时间的规划意识较为淡薄,缺少对业余时间的管理能力。

夏氏[6]在调查中发现,高达32.03%的大学生表示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把握的不科学,51.63%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把握一般,只有16.34%的大学生明确表示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把握。

3.3业余生活结构不合理
用在学习上的时间相对较少,在娱乐等方面上的时间较多。

调查显示[7],62.09%的大学生会在双休日内上网;50.33%的大学生会去逛街,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仅有47.71%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会在双休日里看书、学习。

花在上网上的时间增多。

在调查中发现真正用电脑来学习的只占到28.12 0 o 0 71.24%的大学生在业余时间里上网主要是看电影、听音乐。

59.48%的大学生在业余时间里上网主要是聊天、收发邮件。

玩网络游戏的大学生占24.84%。

3.4现行教育体制缺乏有效引导
现在许多大学似乎还延续着中学的教育和管理思想,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的培养依旧不够重视。

[8]很多都还是空头讲理论,实际运用操作的实验课程少之又少。

能力方面,目前我国的大学依旧很多是依照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现在的教育还是没有真正达到育人的要求,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和应急式的技术培训依旧占据主导地位。

也正是这样存在漏洞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许多大学生对大学生活产生了一些悲观消极的情绪,对待自己的课余时间也不知道如何进行合理的规划。

应采取的对策
4.1 加强个人业余时间管理意识
大学生应该对自己做一个理性的分析,问问自己兴趣到底在哪里,自己想学些什么,想做些什么,再看看自己近期内要实现哪些目标,长远目标是什么,自己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各种活动对自己发展的意义又有多大等。

把这些事项一一记下,做好计划,最好是以兴趣爱好、个人需要作为前提条件。

[9]大学生要有珍惜时间的意识,完成向社会的过渡,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还有很多。

学生自身应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明确的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在计划期内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计划明确,是形成良好自控力的重要条件。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注重培养个人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扩大社交圈子。

4.2学校的积极引导
高校管理者应为学生有效安排课余时间提供充分的条件,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首先,要做好图书馆建设,丰富的书籍、高雅舒适的环境是吸引大学生将课余时间安排在图书馆,走进图书馆的前提条件。

其次,要健全体育娱乐设施,让学生在专注学业的同时,抽出更多的时间锻炼身体,扩大社交范围,丰富课余生活。

在软件设施建设方面,高校管理者应注重加强学风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10]教师对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管理主要是在课堂,在平时授课过程中,注重关心学生的变化,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安排好课余时间。

5.结语
大学生活越来越自主化,学生课余时间也越来越多,网络、社会活动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安排好个人课余时间、有效利用好个人时间也将成为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研究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现状与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建伟,张美峰.对当代大学生闲暇生活的调查与研究[J].青少年研究,2007(6):23-25.
2.张佩.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情况调查分析[J]. 教育管理,2010,10:168-169
3.安欣,侯方淼.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13,31(6):46-48
4.张点权.当代大学生业余时间行为倾向分析[J].青年探索,2002(5):28-31
5.夏建明.高校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终身健身意识的培养[J].湖北体育科技.2002(3):15-18
6.苏凯.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调查[J].教育及职业,2013,10:13-14
7.曾红强,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11) :115-118.
8.戴金辉.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调查及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09 ( 7) :217- 218.
9.蒲冠洲,余辉.浅谈如何引导大学生过好课余生活[J].网络财富.2007( 5) : 67-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