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总复习题库(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

名词解释:

1、电磁波

(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其周围引起变化的磁场,这一变化的磁场又在较远的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电场,并在更远的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磁场。)

变化电场和磁场的交替产生,以有限的速度由近及远在空间内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波。

2、电磁波谱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就能得到电磁波谱。

3、绝对黑体

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4、辐射温度

如果实际物体的总辐射出射度(包括全部波长)与某一温度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相等,则黑体的温度称为该物体的辐射温度。

5、大气窗口

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

6、发射率

实际物体与同温下的黑体在相同条件下的辐射能量之比。

7、热惯量

由于系统本身有一定的热容量,系统传热介质具有一定的导热能力,所以当系统被加热或冷却时,系统温度上升或下降往往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这种性质称为系统的热惯量。(地表温度振幅与热惯量P成反比,P越大的物体,其温度振幅越小;反之,其温度振幅越大。)

8、光谱反射率

ρλ=Eρλ/ Eλ(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

9、光谱反射特性曲线

按照某物体的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

填空题:

1、电磁波谱按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主要由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组成。

2、绝对黑体辐射通量密度是温度T和波长λ的函数。

3、一般物体的总辐射通量密度与绝对温度和发射率成正比关系。

4、维恩位移定律表明绝对黑体的最强辐射波长λ乘绝对温度T 是常数。当绝对黑体的温度增高时,它的辐射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5、大气层顶上太阳的辐射峰值波长为μm

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

1、绝对黑体的(②③)

①反射率等于1 ②反射率等于0 ③发射率等于1 ④发射率等于0。

2、物体的总辐射功率与以下那几项成正比关系(②⑥)

①反射率②发射率③物体温度一次方

④物体温度二次方⑤物体温度三次方⑥物体温度四次方。

3、大气窗口是指(③)

①没有云的天空区域②电磁波能穿过大气层的局部天空区域

③电磁波能穿过大气的电磁波谱段④没有障碍物阻挡的天空区域。

4、大气瑞利散射(⑥)

①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②与波长的一次方成反比关系

③与波长的二次方成正比关系④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

⑤与波长的四次方成正比关系⑥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关系⑦与波长无关。

5、大气米氏散射(②)

①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②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③与波长无关。

问答题:

1、电磁波谱由哪些不同特性的电磁波组成它们有哪些不同点,又有哪些共性

电磁波组成: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不同点:频率不同(由低到高)。

共性:a、是横波;b、在真空以光速传播;c、满足f*λ=cE=h*f;d、具有波粒二象性。

遥感常用的波段:微波、红外、可见光、紫外。

2、物体辐射通量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常温下黑体的辐射峰值波长是多少

有关因素:辐射通量(辐射能量和辐射时间)、辐射面积。

常温下黑体的辐射峰值波长是μm。

3、叙述植物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一般规律。

植物:分三段,可见光波段(~μm)有一个小的反射峰,位置在μm(绿)处,两侧μm(蓝)和μm(红)处有两个吸收带;在近红外波段(~μm)有一反射的“陡坡”,至μm附近有一峰值,形成植被的独有特征;在中红外波段(~μm)受到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反射率大大下降,特别以μm、μm和μm 为中心是水的吸收带,形成低谷。

4、地物光谱反射率受哪些主要的因素影响

太阳位置,传感器位置,地理位置,地形,季节气候变化,地面温度变化,地物本身的变异,大气状况。

5、何为大气窗口分析形成大气窗口的原因,并列出用于从空间对地面遥感的大气窗口的波长范围。

大气窗口:有些波段的电磁波的电磁辐射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对遥感十分有利。

原因: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要穿过大气层,大气辐射.反射共同影响衰减强度,剩余部分才为透射部分,不同电磁波衰减程度不一样,透过率高的对遥感有利。

6、传感器从大气层外探测地面物体时,接收到哪些电磁波能量

(1)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并被地表反射进入传感器的能量

(2)太阳辐射被大气散射后被地表反射进入传感器的能量

(3)太阳辐射被大气散射后直接进入传感器的能量

(4)太阳辐射被大气反射后进入传感器的能量

(5)被视场以外地物反射进入视场的交叉辐射项

(6)目标自身辐射的能量。

第二章遥感平台及运行特点

名词解释:

1、遥感平台

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工具。

2、遥感传感器

测量和记录被探测物体的电磁波特性的工具。

3、卫星轨道参数

升交点赤经Ω、近地点角距ω、轨道倾角i、轨道长半轴a、轨道偏心率(扁率)e、卫星过近地点时刻T 。

4、升交点赤经

卫星轨道升交点与春分点间的角距。

5、轨道倾角

i 角是指卫星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之间的两面角。

6、近地点角距

ω 是指卫星轨道的近地点与升交点之间的角距。

7、卫星姿态角

以卫星质心为坐标原点,沿轨道前进的切线方向为x轴,垂直轨道面的方向为Y轴,垂直xy平面的方向为z轴,卫星姿态角有三种:绕x轴旋转的姿态角为滚动:绕y轴旋转的姿态角为俯仰;绕z轴旋转的为偏航。

8、重复周期

指卫星从某地上空开始运行,经过若干时间的运行后,回到该地上空时所需要的天数。

9、近圆形轨道

实际轨道高度变化在905~918km之间,偏心率为。

10、与太阳同步轨道

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地球连线之间在黄道面内的夹角不变,不随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改变。

11、近极地轨道

卫星的轨道倾角为°。

12、小卫星

根据卫星的质量,通常将小于1000公斤的卫星称为广义的小卫星,其中,将500-1000公斤的卫星称为小卫星,100-500公斤的卫星称为微小卫星,10-100公斤的称为显微卫星,小于10公斤的称为纳米卫星。

填空题:

1、遥感卫星轨道的四大特点近圆性轨道近地性轨道与太阳同步轨道可重复轨道。

2、卫星轨道参数有升交点赤经Ω、近地点角距ω、轨道倾角i、轨道长半轴a、轨道偏心率(扁率)e、卫星过近地点时刻T 。

3、卫星姿态角是滚动(绕x 轴旋转)、俯仰(绕y 轴旋转) 、航偏(绕z 轴旋转) 。

4、遥感平台的种类可分为航天平台、航空平台、地面平台三类。

5、卫星姿态角可用红外线测量、恒星摄影机、GPS等方法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