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望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运用
班主任工作中的积极期望是指班主任对班级中的人和事的前途有所期望和期待。它表现为一种心理作用,通过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心理相融,收到德育效果。班主任从学生的不同情况出发,设计出对不同学生的德育期望值,然后通过师生间各种活动作用于学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会将其内化为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动力学生自觉地行动,逐步使自己越来越接近于班主任的期望目标。
针对我几年来接手的班主任工作,如何有效地发挥期望效应,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学生——有效发挥期望效应的前提。
学生是一个个有灵魂、有血肉、有思想的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他们每一个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身上有待领略的无穷魅力和需要挖掘的无限潜能,其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深入地、有计划地了解每一位学生(心理特点、行为表现、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并进行分析研究,捕捉学生个性的积极因素并以此为出发点,设置符合学生个性的,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期望,逐步引导他们前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了解学生,就是要相信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深入地、有计划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特点、行为表现、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进行分析研究,捕捉学生个性的积极因素并以此为出发点,设置符合学生个性的,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期望,逐步引导他们前进。
2、了解学生,就是要在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班主任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都有独特的兴趣、爱好、特长,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和获得成功的要求,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自我发展的创造潜力,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平等地
对待每一个学生,为每个学生的表现和发展提供条件。
3、了解学生,就是在班主任管理班级实现“不管”的最终目的时,应善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调动学生本人的内驱力,使学生能够朝着既定的目标自我加压、自我调动、自我管理努力的过程中,逐渐地实现班主任的期望目标。
二、情感教育——有效发挥期望效应的关键。
“感人之心莫先于情”,有了适合学生实际的期望,还必须利用情感因素实现这一期望。“没有了情感、没有了爱,就没有教育。”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是由教育的本质和特点决定的,它不仅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在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尤其是在班主任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情感教育,在有效发挥班主任工作的期望效应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能提高班主任在期望效应中的威信。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威信,首要一点就是与学生相处过程中,要严于律己,具有高尚的品德,还有就是钻研业务、具有渊博的知识,这是班主任赢得学生威信的前提之一。班主任能淡化教育者形象,代之以慈母、伯乐两种角色,随时不忘“人师”的导向,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真正益友。基于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高度责任感而产生的真挚的高尚的慈母的爱,关心、热爱学生,甘当服务员。以善于发现人才、培育人才、推荐人才,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的“伯乐”意识。由此教育者形象,随时不忘以多重角色做到以心换心、以诚对诚,与学生共欢乐、同烦恼、解忧愁,从关心学生的成长入手,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为班主任工作的期望效应奠定了有利的感情基础。
2、能增加期望效应的实效性。只有深入学生生活,主动沟通与学生的情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讲、所感,才能与学生有共同语言,才能一方面从中因势利导,一方面与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使期望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内在意识,进而转化为外在行动。(班主任
3、在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能为学生提供可以感受到的积极期望信息。班主任在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表达情感时,要充分考虑学
生的年龄和个性特征,采用心理换位、师心童化、移情体验等方法,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和期望。传递信息的方式可以是言语的,通过交谈沟通,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发展智能,强化自信;也可以是非语言的,诸如目光、表情、动作、手势,传递班主任对学生肯定、满意、赞赏等积极的情感。
三、分层达标——有效发挥期望效应的途径。
班主任期望的目标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期望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体现在班主任工作目标的完成之中。因此,班主任要合理地实施期望目标,采取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目标,与学生共享达标的乐趣。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其期望目标的达成,尤其需要教师深入而细致的有效帮助。每个学生都会因目标的完成而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师生之间相互信赖与激励的良好期望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班主任期望的目标也应该随着学生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调整和变化,努力实现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1、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尤其是,后进学生一般来说都没有什么理想,因为他们无论是在别人的眼里还是在自己的眼里都是“后进生”。于是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甚至破罐子破摔。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歧视他们,打击他们,而要引导他们分析后进的原因,找出可能进步的条件和闪光点,帮助他们制订出学习上和纪律上的近期目标与远景规划,使他们懂得天生我才必有用,树立起进步的信心。使期望效应圈影响全体学生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集体和集体活动对于学生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每个学生都能给集体生活带来某种自己独特的东西时,集体生活才丰富多彩,也才会使学生感受到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样每个学生的爱好、才能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感受到成功和喜悦,才能产生力量感和安全感,从而促进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实现班主任期望目标。
3、充分利用班级环境造就有“共同目标”的文化氛围。“有了共同
的目标才有整齐的步伐”,班主任老师可以通过班名、班旗、班级口号的设计,调动学生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图书角等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渲染一种文化氛围,而将我们的期望溶入到这种文化氛围中。
4、开展有亲和力、有实效性的家校联系活动,为家长送去解班主任期望效应的教育信息,使“期望效应”触手得到延伸,促使“家校”共建。如举办“感恩父母”征文比赛活动等。这些丰富有趣的活动,是班级文化形成的有效载体,促进班级文化的形成,有助于班主任期望目标的达成。
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只有用诚心对学生充满希望,才能去开启学生封闭的心扉,才能使学生对自己充满希望。因为它满足了学生的一种基本心理需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人格,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理解。他们的这种心理,不仅是保护、发展他们自己的起码要求,也是促进他们不断进取的动力。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的诚心使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师生间心里相融必然会产生“期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