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媒压缩机技术讲义

合集下载

《制冷压缩机》课件

《制冷压缩机》课件
制冷效果不佳
冷媒不足、蒸发器脏堵、冷凝器脏堵等。
系统压力异常
高低压异常、压力波动大等。
制冷压缩机故障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听诊法
通过听压缩机运转声音判断故 障。
触测法
触摸压缩机外壳、轴承等部位 判断温度、振动情况。
观察法
观察压缩机的工作状态、油位 、油色等。
仪表检测法
使用压力表、温度计等仪表检 测系统参数。
高效化
为了降低运行成本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制冷压缩机将继续追求更高的能效比和更 低的能耗。
制冷压缩机的结构应满足高效、稳定、可靠、安全等要求,同时要便于制造、安装和维护。
制冷压缩机的性能参数
01
制冷压缩机的性能参数包括制冷量、输入功率、COP(能效比)、制冷剂类型 和容量等。
02
制冷量是指压缩机在单位时间内所提供的冷量,通常以kW或W表示。输入功率 是指压缩机消耗的电功率,通常以kW表示。COP是指压缩机的制冷量与输入功 率之比,反映了压缩机的能效水平。
制冷压缩机的环保要求
低排放
噪声控制
采用低排放技术,减少制冷剂的泄漏,降 低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优化压缩机结构设计,降低运行时的噪声 ,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噪音污染。
能效标准
绿色制冷剂
制定严格的能效标准,限制高能耗、高排 放的制冷压缩机的生产和销售。
推广使用环保型制冷剂,替代传统的CFCs 制冷剂,减少对臭氧层和全球温室效应的 影响。
02 制冷压缩机的原理与结构
制冷压缩机的原理
制冷压缩机的原理是利用制冷剂在封闭的制冷系统中循环流动,通过状 态变化和热量交换达到制冷目的。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由液态变为气态,然后进入压缩机,在压 缩机中经过压缩,使压力和温度升高,再进入冷凝器中,将热量释放给

空调用制冷技术压缩机.ppt

空调用制冷技术压缩机.ppt

关于压缩机功率
理论功率 N=MR· w=MR· (h2-h1)
压缩机存在各种内部损耗可用ηi表示,压缩气
i
指示功率 体的实际耗功为:P =N/η =MR· (h2-h1)/η
i
i
轴功率
压缩机工作时同样存在各种摩擦损耗可用 ηm表示,压缩机实际耗功为:Pe=N/ηiηm
2.4 影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性能的主要因素
一般: ηm =0.8~0.9
第三章 制冷压缩机
2.3 活塞式压缩机的制冷量和耗功率: 定义 压缩机的总效率ηs= ηi ηm,ηs=0.65~0.75 压缩机配用电机的功率 Pin ’ kW: Pin ’ = (1.1~1.15)Pe/ηd ηd-传动效率,直联: ηd=1; 皮带联接: ηd=0.9~0.95。 配用电机的输入功率 Pin kW: Pin = Pe/η0 ηd η0-电机效率,一般:η0=0.91~0.86(3相); ηd-传动效率,直联: ηd=1; 皮带联接: ηd=0.9~0.95。
20
15~100%无级调节
3.2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运行调节
螺杆式压缩机均带有能量调节机构,可使 冷量在15%~100%之间无级调节。 能量调节通过两螺杆转子间的底部的滑阀 和轴向移动控制机构实现。 滑阀打开后,转子底部有一间隙与吸气口 相通,使基元容积的吸气量减少,排气也减 少,制冷量减少,调节滑阀间隙的大小,就 能控制制冷量;滑阀关闭后,基元容积的吸 气量达100%,制冷量达100%。
TK 、T0 对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性能的影响: 冷凝温度 TK 的影响 当蒸发温度 T0=const,冷凝温度 TK上升时:
(1) q0 q0’;{PK/P0 ∴Pe= (ηvVh/v1)(wth/ηiηm) (3) COP= Ø 0/Pe (4) t排 (5) (PK-P0) 润滑油润滑不良 活塞压力 , ηv } ;v1不变,Vh不变: Ø 0=ηvVhq0/v1 } (2) wth wth’;{∵ wth 增加比ηv减少多

冷媒压缩机工作原理

冷媒压缩机工作原理

冷媒压缩机工作原理
冷媒压缩机是一种用于制冷和空调系统的关键设备。

它通过压缩和循环工作介质(冷媒),将低温低压的气体转化为高温高压的气体,从而提供制冷效果。

冷媒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四个主要步骤:
1. 蒸发器:在制冷循环开始时,冷媒处于低温低压状态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冷媒吸收热量,并将周围环境的热量转移到冷媒上。

这将导致冷媒蒸发并成为低压蒸汽。

2. 压缩器:低压蒸汽进入压缩器,在这里被压缩成高压高温状态。

压缩机通过增加冷媒分子之间的压力和动能,将蒸汽引入一个较小的容器中。

这个过程导致了冷媒的温度和压力的升高。

3. 冷凝器:高压高温的冷媒气体离开压缩机后,进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冷媒释放热量,并迅速冷却。

这使冷媒转变成高压液体状态。

通常,冷凝器会通过外部冷却系统(如风扇或水)排放热量。

4. 膨胀阀:高压液体冷媒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

膨胀阀起到限制冷媒流动的作用,使其进入蒸发器后压力和温度降低。

冷媒再次进入蒸发器,继续吸热蒸发的循环过程。

通过这四个步骤的循环,冷媒压缩机能够不断地将热量从低温区域转移到高温区域,提供制冷效果。

大多数冷媒压缩机都采
用机械或电动驱动,以确保连续的工作循环。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冷媒压缩机成为现代制冷和空调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

制冷压缩机知识大全ppt课件

制冷压缩机知识大全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1
制冷系统的组成
一个典型的制冷系统是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 阀、蒸发器四大部件组成的。
制冷系统完成的是一个从低温环境吸取热量,在 高温环境放出热量的过程!在这个系统中,压缩机是 心脏,起到一个链接的作用,它将低温低压的工况压 缩变成高温高压的工况。所以,压缩机是否能正常工 作将直接影响整个系统是否能正常工作!
a.八角型系列半封闭压缩机
型号说明:4DC-5.2(Y) 44DC-10.2(Y)
4:表示-4缸
D:表示-缸径X行程
C:表示-八角型
5:表示-5HP
2:表示-第二代压缩机 接
44:表示-两台4缸对
Y:表示-聚脂油(R134a/R404A/507)
不标Y表示的是用矿物油
可编辑课件PPT
14
C4 系列
可编辑课件PPT
22
d.高效的能量调节 4缸压缩机:50%(选购件) 6缸压缩机:33%和66%(选购件)
e.振动小、噪音低:4缸、6缸压缩机采用最佳的质量平衡设计。 (如将甩油盘安放在远离电机侧)
f. 可靠的电机保护装置:采用PTC传感器对电机温度和排气温 度(选购件)进行监控。
g.体积小、重量轻 h.一种压缩机配置两种电机,使其适用不同的运行工况
C6系列
可编辑课件PPT
C8 系列
15
C4 八角机系列 – 侧视图
吸、排气截至阀可以 按90°为单位旋转
曲轴箱加热器 (可选件)
- 插入套管内
可编辑课件PP-T PTC 控制
16
C4 八角机系列 – 正视图
连接 “Delta-P“ 电子油压开关
可编辑课件PPT 排油堵
17
紧凑设计的 4NCS-20.2

新冷媒压缩机技术讲义共29页

新冷媒压缩机技术讲义共29页
Thank you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新冷媒压缩机技术讲义精品文档

新冷媒压缩机技术讲义精品文档
0
--
3940(100%)
下一页
R407C R-32/125/134a
23/25/52 0
86.7 4.615 -43.6
-<0.1 R22ĵ 1.1± ¶
3840(97.4%)
R410A R-32/125
50/50 0
72.1 4.926 -51.4 1.173 ¼Ô 4--6æ¡ R22ĵ 1.6± ¶
曲轴:强度提高
活塞: FCC250→FCC250GH
冷冻机油: 4GSI→HAF68D1
上一页
下一页
电机:提高力矩
叶片: SKH51→YAP63
1)开发了新的冷冻机油
¶¯ Õ³ ¶È (Cst)(@40æ¡ ) Ïà ÈÜ ÐÔ Èó »¬ ÐÔ È ° ² ¶¨ÔÐ Ñõ »¯ ° ² ¶¨ÔÐ ¼Ó Ë® · Ö ½â ÐÔ µç Æø ¾ø Ôµ ÐÔ Îü ʪ ÐÔ Óë µç »ú ²Ä ÁÏ Äµ Ïà ÈÝ ÐÔ ²ú Æ·©¹ Ó¦ ÐÔ × Ü Ìå ÆÀ ¼Û
250 HAF 68D1
200
压缩机暴露在空气中 时间约在5分钟以下。
POE油吸水性强,可 能发生加水分解反应
¬º ®Ë ¿Á £¨ppm©£
150 SUNISO 4GSI
100
50
严格控制系统水分,建
0
议安装分子筛干燥剂;
0
2
4
6
8
10
12
ʱ¼ä £¨h£©
在构造上不使干燥剂粉
碎粉末进入冷冻系统。
上一页
下一页
选择适当的分子筛型号和安装结构
Service Valve Drier
Expansion Valve

制冷压缩机讲义第二章

制冷压缩机讲义第二章

Δ第二章,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热力计算熟悉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过程,掌握理论工作过程和实际工作过程的差异,能正确分析影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输气量和输气系数的各种因素,掌握输气系数、制冷量、功率和效率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运用性能曲线图。

第一节,单级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理想工作过程,分析工作原理就是要研究压缩机的工作过程,一般要通过它的工作循环来说明。

压缩机工作循环:是指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一次,缸内汽体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重现原始状态所经过的全部过程。

为了便于分析实际工作过程,我们设想存在没有余隙容积损失和能量损失的理想工作过程,将它作为实际工作过程的比较标准。

(便于简化分析)一、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理论工作过程的理想条件。

1、压缩机没有余隙容积,理论输气量与汽缸容积相等。

2、吸气和排气过程没有压力损失,(吸气压力等于蒸发压力,排气压力等于冷凝压力)3、吸气与排气过程中无热量传递,即汽体与汽缸壁无热交换,绝热压缩。

4、无漏气损失。

高低压汽体不发生串漏。

5、无摩擦损失。

运动机件在工作中没有摩擦,不消耗摩擦功。

(电机功率消耗全部转化为压缩功。

)二、压缩机理论工作过程的组成。

压缩机的理论工作过程由吸气过程、压缩过程、排气过程组成。

1、吸气过程。

活塞从外止点向右运动时缸内容积增大,压力降低,吸气管中压力为P1的汽体顶开吸气阀进入汽缸内,直到活塞一向内止点,吸气完毕。

吸气过程结束。

吸气过程体积增大,压力不变,过程线为0——1.2、压缩过程,当活塞从内止点向左移动时,吸气阀关闭,缸内容积缩小,汽体压力逐渐升高,当压力身高到排气管压力P2时,排气阀会打开,此时压缩过程结束,如图1——2点,特点:体积缩小压力升高。

3、排气过程。

当汽缸内压力升高到P2时,汽体顶开排气阀片进入排气管,活塞继续向左移动,缸内体积缩小,压力不变。

直到活塞移到外止点。

此时缸内汽体排尽,排气过程结束。

过程线2——3,特点:体积缩小,压力不变。

螺杆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技术讲解一PPT课件

螺杆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技术讲解一PPT课件
16
第16页/共25页
自动调节
螺杆式压缩机组介绍
可编程控制器根据冷冻水出水温度(吸气压 力)与设定水温(压力)的偏差,以及出水温 度(吸气压力)的变化率,计算出上载或卸载 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控制上载电磁阀或卸载电 磁阀的开、关,通过油压驱动滑阀至所要求的 工作位置,达到能量调节要求。
17
第17页/共25页
1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能量调节失灵的原因 • 6、滑阀拉毛卡住。对滑阀进行修理。 • 6、油压低,能量调节动力不足,调整油压。 • 7、能量指示器故障,如指针松动脱落等。 • 8、能量指示器接线错误。
15
第15页/共25页
螺杆式压缩机组介绍
手动调节
按增载按扭,高压油由电磁阀进油接头进入, 然后从电磁阀增载接头流出进入油活塞后腔, 此时油活塞前腔与电磁阀减载接头相通,并 通过电磁阀回油接头与吸气端座上的回油接 头相通,那么油活塞后腔压力大于前腔压力, 在压差的作用下,油活塞向前腔运动,通过 滑阀导管带动滑阀后移。实现增载。卸载则 与此过程相反。
工作原理
螺杆式压缩机组介绍
压缩机内的一对相互啮合,按一定传动比旋 转的阴、阳转子,产生周期性的V型齿间容 积变化,完成制冷剂气体的吸入、压缩和排 出。
工作过程
1
第1页/共25页
螺杆式压缩机组介绍
吸气过程:气体经过吸气孔口分别进入阴阳螺 杆的齿间容积,随着两个齿间容积各自不断扩 大,当其达到最大值时,齿间容积与吸气孔口 断开,吸气过程结束。
螺杆式压缩机组介绍
注 意! ①能量指示器的显示是滑阀位移的百分比, 不等于能量的真实百分比。 ②螺杆压缩机的能量调节范围一般为15%~ 100%。
18
第18页/共25页

制冷压缩机制冷原理及技术

制冷压缩机制冷原理及技术

行业法规政策变化对企业影响
法规政策对制冷技术的要求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制冷技术需要符合更高的环保标准,企业需要不断改进技术 以适应法规要求。
法规政策对市场格局的影响
法规政策的变化将影响市场格局,如对于不符合法规要求的产品将被淘汰出局,企业需 要密切关注法规政策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战略。
提高创新能力,应对市场挑战
确保压缩机内部各部件的 充分润滑,减少磨损。
冷凝器与蒸发器设计
1 2
冷凝器结构
采用高效换热管,增大散热面积,提高冷凝效率。
蒸发器设计
优化传热表面,提高蒸发效率,降低能耗。
3
制冷剂流动路径
合理规划制冷剂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的流动路径, 提高制冷效果。
节流装置选型及优化
节流装置类型
根据制冷系统需求选择合 适的节流装置,如毛细管、 热力膨胀阀等。
节流原理
通过节流装置降低制冷剂 压力,实现制冷剂的蒸发 吸热过程。
优化措施
对节流装置进行结构优化 和参数调整,提高制冷效 率和稳定性。
辅助设备配置与功能
控制系统
实现对制冷压缩机的启停、保护、故障诊断 等功能的控制。
干燥过滤器
去除制冷剂中的水分和杂质,保证制冷系统 的清洁和干燥。
油分离器
将制冷剂中的润滑油分离出来,确保制冷系 统的正常运行。
工作原理
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基于逆卡诺循环,通过消耗一定的机械能,将热量从低 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
制冷压缩机类型
容积型制冷压缩机
通过改变工作腔的容积来压缩气体, 如往复式、旋转式等。
速度型制冷压缩机
通过提高气体速度并降低其压力来压 缩气体,如离心式、轴流式等。
应用领域与市场需求

压缩机及冷媒介绍

压缩机及冷媒介绍
Great Company Great People
LGE Internal Use Only
压缩机内部流动
2.压缩系
S-端口
D-端口
ω
流入到汽缸内部的气体制冷剂被转子的旋转 运动引起压缩,达到适当的压力状态时,一 部分通过缝隙向吸入侧发生逆流,但是大部 分向排出侧移动。
4. 给油系
14/52
封入到压缩机内部下端的油被设置在轴的中 央部的推进器的离心力引起往轴的中央上部 移动后向各滑动面飞散。
汽缸
曲轴 滚环
吸气
压缩
Great Company Great People
压缩
排气
二、压缩机原理、分类及特点
LGE Internal Use Only

压缩机
容积式
往复式(Reciprocating)---冰箱、家用空调等 Roratry(滚动转子式)---家用空调
旋转式
旋转叶轮式
螺杆式(Screw)---工业用、工程机用
按照温度范围制冷技术分为以下领域通常所说的制冷主要是指普通制冷一制冷定义及原理方法lgeinternaluseonlygreatcompanygreatpeople120k以上普通制冷12020k深度制冷2003k低温制冷03k以下超低温制冷0摄氏度273k液体汽化蒸气压缩式汽液转化由压缩机实现应用最广泛蒸气吸收式吸收剂吸收使液体不断气化蒸汽喷射式工作蒸气制造低压促使液体汽化吸附式采用的是固体吸附剂液体汽化蒸气压缩式汽液转化由压缩机实现应用最广泛蒸气吸收式吸收剂吸收使液体不断气化蒸汽喷射式工作蒸气制造低压促使液体汽化吸附式采用的是固体吸附剂一制冷定义及原理方法lgeinternaluseonlygreatcompanygreatpeople制冷方法气体膨胀主要工质是空气没有相变涡流管压缩气体产生涡流运动并分离成冷热两部分冷气流用来制冷电化学制冷磁制冷绝热放气制冷制冷方法气体膨胀主要工质是空气没有相变涡流管压缩气体产生涡流运动并分离成冷热两部分冷气流用来制冷电化学制冷磁制冷绝热放气制冷一制冷定义及原理方法冷凝器空调制冷原理

制冷压缩机第六章讲课文档

制冷压缩机第六章讲课文档

第六章
第十三页,共158页。
第六章
第十四页,共158页。
第六章
第十五页,共158页。
主要零部件
第六章
转子 ▪ 为一对互相啮合的螺杆。阳转子为凸齿形,
与电动机直接连接,称主动转子;阴转子为 凹齿形,称从动转子。
▪ 为使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系列化、标准化、通用 化,我国规定螺杆公称直径为63、80、100、

的限制,双螺杆压缩机只能适用于中、低压范围,

排气压力一般不能超过4.5MPa。



第八页,共158页。
第六章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九页,共158页。
第六章
图6-2 开启式螺杆压缩机结构外形图
第十页,共158页。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主要由转子、机壳(包括中部的气缸体和两端 的吸、排气端座等)、轴承、轴封、平衡活塞及输气量调节装置组 成。
125、160、200和315mm七种,长径比分为λ= 1.0 和λ=1.5 两种。
第十六页,共158页。
主要零部件
第六章
机壳
▪ 一般为剖分式,由机体(气缸体)、吸气端座、排气 端座及两端端盖组成; ▪ 材料通常采用灰铸铁;
▪ 机体内腔横断面为双圆相交的横8字形,与置于其 内的两个啮合转子的外圆柱面相适合。
第六章
螺 杆 式 压 缩 机 的 发 展 历 史
第三页,共158页。
1937年,瑞典SRM公司研制成功了两类螺杆压缩机
试验样机;
1946年,英国 James Howden 公司获得螺杆压
缩机生产许可证,欧美和日本的多家公司也陆续获 得许可证,从事螺杆压缩机的生产和销售;
1961年,喷油螺杆制冷压缩机研制成功;

制冷压缩机培训内容

制冷压缩机培训内容

故障诊断流程梳理
收集故障信息
收集压缩机的故障信息,包括故障现象 、发生时间、频率等,以便进行初步分
析和判断。
制定故障排除方案
根据故障原因,制定相应的故障排除 方案,包括更换部件、调整参数、清
洗冷却器等。
故障原因分析
根据故障信息,分析故障的可能原因 ,包括电气故障、机械故障、润滑故 障等。
实施故障排除
喷气增焓技术
通过引入外部气体增加压 缩机吸气量,提高制冷效 率,降低能耗。
二氧化碳制冷技术
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 ,环保且高效,具有较大 的发展潜力。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发展
01
制冷压缩机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自动调节、优化运行,
降低能耗。
绿色环保
02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制冷压缩机将更加注重环保性能,采用
的设备。
它在制冷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是制冷循环的核心部件。
制冷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和性能直 接影响到整个制冷系统的运行效
果和能耗。
工作原理与循环过程
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热 力学原理,通过压缩制冷剂气 体来提高其温度和压力。
制冷压缩机的循环过程包括吸 气、压缩、排气和膨胀四个基 本过程。
在循环过程中,制冷剂气体在 压缩机内经历状态变化,从而 实现热量的转移和制冷效果。
气阀
控制气体的吸入和排出,保证 气体在压缩过程中按照一定的 方向和顺序流动。
连杆
连接曲轴和活塞,传递运动和 力。
辅助设备及其作用
润滑系统
提供适量的润滑油,减少运动 部件的磨损,降低摩擦功耗,
提高机器效率。
冷却系统
对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 冷却,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

HANBELL 汉钟螺杆式冷媒压缩机RC系列 技术手册

HANBELL 汉钟螺杆式冷媒压缩机RC系列 技术手册
多种冷媒的运用
除 R22 冷 媒 外 ,还 可 运 用 于 R134a、 R407C、 R404A 等 环 保 冷 媒
高效率多国专利螺旋转子及加工机群
新 型 5:6 多 国 专 利 非 对 称 转 子 齿 型 CNC 高 精 度 转 子 硏 磨 机 CNC 自 动 刀 具 硏 磨 机 ZEISS 转 子 三 次 元 量 测 高精密度加工检验设备及严格制程管控
5
75%负 载 运 转 ( 66%负 载 运 转 )
当 系 统 设 定 之 温 度 开 关 作 动 , 信 号 传 送 至 电 磁 阀 SV2, SV2 受 电 , 旁 通 打 开 ,油 即 由 此 SV2 旁 通 流 至 低 压 侧 ,容 调 活 塞 即 因 油 路 旁 通 后 退 到 旁 通 口 位 置 ,带 动 滑 块 在 相 应 位 置 , 使 有 效 压 缩 容 积 减 小 , 达 到 压 缩 机 75%(66%)负 载 运 转 。
五. 电气规范 1. 压 缩 机 的 启 动 条 件 2. 电 气 组 件 3. 压 缩 机 保 护 装 置 4. 各 项 启 动 方 式 参 考
六. 零部件篇 1. 套 管 2. 关 断 阀 3. 止 回 阀 4. 电 磁 阀 5. 液 喷 射 膨 胀 阀 6. 接 线 盒 7. 防 震 垫 8. 液 位 开 关 9. 机 油 加 热 器 10. 油 压 差 开 关 11. 保 护 模 块 12. 二 次 油 分 离 器
七. 应用篇 1. 液 喷 射 系 统 应 用 2. 油 冷 却 器 应 用 3. ECO 经 济 器 应 用 4. 储 冰 系 统 应 用 5. 环 保 型 冷 媒 的 应 用 6. 润 滑 油 的 选 用 及 操 作
八. 安装维护篇 1. 压 缩 机 安 装 注 意 事 项 2. 压 缩 机 运 转 注 意 事 项 3. 故 障 原 因 分 析 4. 保 养 周 期

《制冷压缩机》课件

《制冷压缩机》课件

新材料的应用
新材料的应用也是制冷压缩机未来发 展的重要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新型材料不断涌现,为制冷压缩机 的制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VS
新材料的应用包括采用高强度轻质材 料、新型涂层材料、高分子材料等。 这些新材料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制冷 压缩机的性能、降低重量、增强耐腐 蚀性等,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 场占有率。
的场合。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缺 点是投资成本较高,且 对安装和运行条件的要
求也较高。
其他类型的制冷压缩机
01
其他类型的制冷压缩机包括螺杆 式、涡旋式、喷射式等,每种类 型都有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范围。
02
这些制冷压缩机的优点和缺点各 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 求进行选择。
04
制冷压缩机的维护 与保养
振动和噪声
检查地脚螺栓等紧固件是否松动,调整压缩机的 工作参数。
05
制冷压缩机的未来 发展趋势
高效节能技术的发展
高效节能技术是制冷压缩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 源消耗的增加,制冷压缩机需要更加高效、节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高效节能技术包括优化压缩机设计、采用新型制冷剂、提高系统能效等。这些技 术的应用将有助于降低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提高制冷压缩机的性能和 可靠性。
吸气阶段
蒸发器中的低压液体制冷剂吸 收热量蒸发成气体,再次被吸
入压缩机。
制冷压缩机的能效比
01
能效比:指制冷量与输入功率之比,是衡量制冷压 缩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02
能效比越高,制冷效率越高,耗电量越少。
03
影响能效比的因素包括压缩机的设计、制造工艺、 运行工况等。
03
制冷压缩机的类型 与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找不到能满足以上要求的单一冷媒,所以考虑采用混合冷媒。
非共沸冷媒R407C
上一页
下一页
近共沸冷媒R410A
整理课件
4
R407C和R410A空调器开发原因
出于环保的要求,作为受国际协议限定的制 冷剂的环境参数,主要有:
臭氧耗率 (ODP), 全球变暖潜质(GWP)。
理想的HFC替代物是ODP为零,GWP很小。
-<0.1 R22的1.1倍
3840(97.4%)
R410A R-32/125
50/50 0
72.1 4.926 -51.4 1.173 约4--6℃ R22的1.6倍
5683(144.2%)
整理课件
10
2)新冷媒压缩机的问题点
(1) 冷冻机油
R22冷媒无极性
HFC冷媒有极性
R22冷媒时采用矿物油
上一页
下一页
整理课件
5
制冷剂温室效应与可燃性之间的矛盾
对于一种纯替代工质,存在下述规律:
当制冷剂中的氢原子数多于氟原子数时, 一定具有可燃性; 而且相对于氟原子数,随着分子中氢原子数 所占比例增大,其可燃性越大; 相对于氢原子数,随着分子中氟原子数 所占比例增大,其GWP越大,可燃性越小。
所以,目前替代的冷媒方向为混合工质。
16.7
220-240V,50Hz
CG633PB1-C
17.3
220-240V,50Hz
CH933RC2-S
25.3
220-240V,50Hz
CHY33MC4-S
30.7
220-240V,50Hz
CHW33TC4-U
35.6
220-240V,50Hz
CH733HC2-U
19.3
220-240V,50Hz
CH733QC2-U
21.1
220-240V,50Hz
CH CH833JC2-U
日本和美国为R410A; 欧洲现在是R407C,但以后也基本是R410A。
上一页
下一页
整理课件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日本新冷媒发展趋势:
冰箱:
R12
房间空调(3HP以下) R22
柜式空调(3HP以下) R22
冷柜(小型)
R12
冷柜(大型)
R22
R134a;替换结束 R410A;2004年止 R407C;2004年止 R134a;替换结束 R404a;替换中
电源
(cc/rev)
CG133BB1-C
10.4
220-240V,50Hz
CG533QB1-C
16.2
220-240V,50Hz
CG333DB1-C
12.5
220-240V,50Hz
CG CG433EB1-C
14.1
220-240V,50Hz
CG533FB1-C
15.1
220-240V,50Hz
CG633GB1-C
上一页
下一页
整理课件
7
欧洲消费市场冷媒使用趋势
现在
R22
R134a
2010 趋势
R410a
1998 2000
上一页
下一页
R407c
2006 2008 2010
整理课件
8
上海日立开发R407c的理由:
欧洲市场要求迫切;
热物理性质与R22比R410A更接近;
R410A容积制冷量是R22的140%,需要改变压缩 机的排气量;
压力上升10%,压缩机和空调器改动小;
综合上讲:项目投入少,风险低。
另:对于R32/125混合冷媒,R32比率越大,系统 COP越高;但若超过56%,具有可燃性,而各占 50%的R410A系统COP与原来基本相等。
上一页
下一页
整理课件
9
2.新冷媒的特性和问题点
1).冷媒特性比较
冷媒 组成成分 组成成分比(wt%)
发达国家的使用期限为2020年全废。 发展中国家的使用期限为2040年全废。
(%)
’96 120 100
80 60 40 20
0
上一页
’04 100%
下一页
’10
’20
Montreal Protocol
65%
35% 10% 0%
(year)
整理课件
3
2).替代冷媒的选择
替代冷媒的选择原则: 1.不破坏臭氧层; 2.无毒、不可燃; 3.化学和热的稳定性; 4.材料相容性; 5.热力学特性与现有冷媒相近等。
1) R407C冷媒压缩机系列及能力分布图
Series BTU/h 5120
W
1500
|
CG
CH
8530
2500
|
11945
3500
|
15360
4500
|
18770
5500
|
22185
6500
|
25600
7500
|
开发完机型 开发中机型
上一页
下一页
整理课件
16
2)R407C冷媒压缩机规格表
系列 机型名称 理论排气量
整理课件
1
主要内容:
冷媒的限制和替代冷媒的选择 新冷媒的特性和问题点 SHEC新冷媒压缩机的开发计划 SHEC新冷媒压缩机的介绍 新冷媒压缩机的使用注意事项
上一页
下一页
整理课件
1.冷媒的限制和替代冷媒的选择
2
1).冷媒的限制
根据《蒙特利尔协议》,HCFC物质被列入限制使用 物质,废除时间表为:
CFC冷媒中所含的氯离子在机械部件中还起到抗磨的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整理课件
12
各类冷冻机油性能比较
油类
POE PVE AB 4GS
HFC 冷媒相溶性
氧化安定性
加水分解安定性
化学稳定性
润滑性
电气绝缘性
吸湿性
成本比较
供给难易比较
比较:
上一页
下一页
整理课件
13
(2) 滑动摩擦部件——叶片/活塞材料的改进 主要摩擦副
上轴部 下轴部
曲轴
活塞外径
下缸盖止推面
上一页
下一页
汽缸叶片槽
叶片
先 面加 面反




整理课件
14
(3) 残留杂质的相容性
现有生产工艺情况下残留在压缩机内部 的各种杂质有可能与新冷媒/冷冻机油不相 容,导致油、冷媒及绝缘材料等的劣化,并 在毛细管等部件中发生淤堵。
上一页
下一页
整理课件
15
3. SHEC新冷媒压缩机的开发计划
HFC冷媒与矿物油不相溶, 从而产生润滑部给油和回油性问题
必须开发新的冷冻机油
上一页
下一页
整理课件
11
冷冻机油的选择
由于HFC系冷媒中不含亲油性的氯离子, 因此它不与传统的R22用矿物油亲和------需寻找其他油
主要考虑的物性:粘度,稳定性,抗磨性。
从目前冷冻油的选择来看: 三洋,韩国LG,三星也是PVE油; 三菱和大金为AB油; 日立,东芝,松下为POE油。
ODP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A]) 沸点(℃) 压缩指数 温度滑移(℃) 工作压力
容积制冷量(kJ/m3)
上一页
R22 R-22 100 0.055 96 4.974 -40.8 1.184
0
--
3940(100%)
下一页
R407C R-32/125/134a
23/25/52 0
86.7 4.615 -4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