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与人居环境探讨
城市住宅小区的人性化景观与建筑设计
![城市住宅小区的人性化景观与建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41d842cf84b9d528ea7a67.png)
城市住宅小区的人性化景观与建筑设计【摘要】文章根据西安市莲湖区北关村标牌市场综合改造项目设计实例,从城市住宅景观设计的角度,结合项目意向、景观设计、交通设计和建筑单体设计进行阐述。
基于作者的平日工作经验与项目规划的理念结合,对居住小区项目的景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作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人性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人们对其所拥有的建筑及居住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小区规划设计者应把人的需求放在重要地位,在建筑规划与景观规划中,充分满足人的需求,给人们创造优美、温馨、宜人的居住和交往空间。
1 项目设计意向西安市莲湖区北关村标牌市场综合改造项目位于西安市莲湖区,未央路以西,振华北路以东,振华路南北两侧,共由四块基地组成,总用地面积79544.1m2。
项目由四块基地组成,其中a地块用地面积30712m2,b地块10128.6m2,c地块3741m2,d地块34962.5m2。
项目容积率要求达到5.50,建筑密度大、容积率高决定了该社区主要以高层住宅为主。
因此,设计理念要结合周边现有环境状况,以创造绿色、生态、健康的人居环境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使该项目成为一个贴切的、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营造出一个别具一格的温馨、自然的高档城市生活社区,如何在建筑风格及环境设计方面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氛,满足高档次高品位的居住需求,必须考虑以下5个方面:一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合理安排好各类用地,注重从居住者心理出发,组织好车流、人流、建筑与景观的关系,形成舒适、优美的宜居生活空间。
二是注重道路交通系统设计,尤其注重以行人为尺度的人性化路网系统设计。
三是注重住宅单体设计与景观空间关系的处理,通过设计手法增强房间的采光与通风,为居住者提供更广阔的景观视野。
四是注重与城市环境的一体化。
本方案在总体布局,立面形式、景观设计等诸多方面体现出对城市环境的尊重和关注,并通过合理的布局策略和独特形式语言,使这一区块积极地融入整体氛围中,成为城市形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论建筑规划设计与人居环境分析
![论建筑规划设计与人居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489f8033687e21af45a9ca.png)
论建筑规划设计与人居环境分析摘要:在当前的建筑规划设计发展的过程中,从自身的建筑规划设计经验出发,探讨了住宅建筑人居环境设计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住宅建筑人居环境措施,希望对于今后全方位提升我国的建筑规划设计整体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规划设计,人居环境,建筑设计,绿色设计1 引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住宅规划设计以及人居环境的相互影响。
所以,在当前的住宅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承“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合理优化住宅设计模型,从而保障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优化人居环境的根本目标,从而实现预期的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要求。
2 住宅建筑人居环境设计理念2.1 严格落实设计方针结合当前的建筑设计发展来看,在设计过程中应全方位体现出“经济、实用、美观”等特点。
在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对于建筑设计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也对于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发展有了新的内涵。
其中,经济性特点也不仅仅为建筑项目的投资成本控制,还融入节地、节水、节能等内容,以保障可持续化发展理念。
“实用”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舒适实用性的范畴,重点则是更好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美观”则不仅仅重视建筑外表的观赏性,更多则是要应该加强建筑实际需求方面的内容。
2.1 秉承“以人为本”原则在建筑设计环节中,以人为本更多则是体现出建筑设计中的宜居性、实用性的特点。
其中,宜居性则是通过合适的形式语言能有效展示出建筑设计中的意境、题材、情感以及主题等内容,更好反映出建筑设计的本质;其中,宜居性不仅仅局限于外界物质环境的舒适内容,更多体现出建筑艺术中的创新发展,从而能体现出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既能有效保护资源,又能保障建筑用地的合理化应用。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以人为本的原则能有效体现出人文景观主义,在大自然探索的过程中,还能积极进行建筑设计、人居环境的创新发展。
2.3 符合节能要求从全社会绿色低碳的角度出发,为了全方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一定要要坚持走生态建筑的道路,从而全方位实现建筑设计的节能、环保以及低碳的要求。
住宅小区规划与居民的环境需求
![住宅小区规划与居民的环境需求](https://img.taocdn.com/s3/m/e548a2c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6.png)
住宅小区规划与居民的环境需求摘要:居民小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能最大限度地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住房紧张问题,并且小区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居民生活环境的质量。
高质量的住宅小区应具备合理的规划,住宅小区规划的最高、最终目标是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各种社会活动。
关键词:住宅小区规划;环境需求;建议住宅小区规划是对住宅小区的环境、住宅体型与房型进行总体设计的过程,是构成城市的基本生活居住单位,也是城市设计的延续。
小区居住环境质量不仅反映了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
基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住宅小区规划与居民的环境需求。
一、住宅小区规划内容住宅小区规划是一个总体设计过程,其设计对象是住宅小区环境及住宅体型、房型。
住宅小区规划受城市文脉和地域的制约,是城市设计的延续。
住宅小区规划需与居民生活需求的居住形态相适应,对已有的文化传统进行保护和发扬,同时对那些不断新生的生活因素做出综合考虑。
住宅小区规划基本内容包含:①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具体包括:选址、住宅布置、小内部环境规划、道路布置、配套设施等。
②住宅小区的住宅体型和房型设计,具体包括总体设计、具体设计、无障碍设计。
二、居民环境需求当前,居民生活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
居住生活中,居民对生活环境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消闲需求、美的需求。
1、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新鲜空气、充足阳光、良好通风、无噪音干扰等是生存的基本保证和生理上的优先需求。
2、安全需求包括个人私生活的不可侵犯性及避免人身与财产伤害和损失等,是生存的一种基本需求。
3、社会需求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邻里关系、互助友爱等,是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人类活动,对居民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4、消闲需求是指如何消遣闲暇时间,内容广泛,包括休息、游戏、文娱、体育、娱乐等。
不同年龄和各层次居民有不同爱好。
5、对美的需求不仅指宜人的景观等环境美,还指在这样一个空间里人们感到生活是如此美好,产生一种自豪感,使人们自觉尊重他人和被他人尊重。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精选5篇)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f743d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8.png)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精选5篇)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第1篇关键词:规划布置;形象;住宅建筑群体;空间形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展,居民居住观念的变化,居住小区环境建设己显现了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而住宅的规划布置又是居住小区环境规划的紧要内容,住宅及其用地不仅量大面广,而且在体现小城镇总体形象方面起侧紧要作用。
因此,讨论住宅的规划布置有侧紧要的现实意义。
住宅建筑的规划布置要以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来考虑,为居民制造一个便利、舒适的居住环境。
构建适合小城镇居民生活特点和使用要求的住宅形式。
1重要功能(1)日照:保证住宅每户居室获得国家规定的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同时保证居住小区户外活动场地、公共绿地有良好的日照条件。
(2)通风:保证住宅之间和住宅内部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并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主导风向对群体组合的影响。
(3)安静:对外部噪声的防治,避开小区内有过境人流、车流的穿越,使居住内外环境符合国家规定的噪声允许标准。
(4)便利:依据居民的活动规律,合理组织交通,达到出行便捷,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使用便利。
(5)安全:指防盗、防交通事故、防火灾、防地震祸害等要求,特别是安全防盗尤为紧要。
2经济要求与美观要求降低建设费用和节省用地是住宅建筑群体规划布置的一项紧要原则。
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需对住宅建筑的相关标准、用地指标严格掌控。
此外,还要擅长运用各种规划布局的手法和技巧,对各种地形、地貌进行合理改造,充分利用,以节省经济投入。
在规划布置中应将住宅建筑结合道路、绿化等各种物质要素,运用规划、建筑以及园林等手法,组织完整的、丰富的建筑空间,为居民制造明朗、大方、美妙、生动的居住环境,显示美丽的城镇面貌。
顺应时展要求,创新规划设计理念。
创新是保持活力的源泉,理念是规划设计的灵魂。
近年来在小区规划设计创新方面显现了一些新的理念,它打破了常规的规划模式,对于引导小区的人居环境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具有紧要意义。
精准定位,通过多样的居住空间制造方法和多元化的组织手法表现有个性有特色的主题。
建筑空间布局与环境效应
![建筑空间布局与环境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233bad5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4.png)
建筑空间布局与环境效应建筑空间布局与环境效应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涉及到建筑物内外部空间的形态与组织,还直接关系到建筑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建筑空间布局与环境效应的关系。
首先,建筑空间布局可以通过优化建筑规划和结构设计来实现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一个好的建筑空间布局可以使建筑能够更好地融入周围的环境,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例如,合理的建筑规划可以通过合理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通过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量,改善建筑的热、声和电等性能,从而降低建筑的环境负荷。
因此,建筑空间布局必须考虑到建筑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实现良好的环境效益。
其次,建筑空间布局还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在建筑空间布局中,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提供舒适的室内空间。
例如,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设计,设计合理的室内温度和湿度等措施,使人们在室内感到舒适和放松。
此外,通过合理的空间划分和功能规划,使人们的活动更加方便和高效,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因此,建筑空间布局必须考虑到人们的需求和活动方式,提供一个适合人们居住和工作的环境。
除此之外,建筑空间布局还可以通过创造独特的空间体验,塑造建筑的形象和风格。
一个好的空间布局可以通过创新的设计和布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利用合理的形式和结构,创造丰富多样的空间体验,使人们可以在空间中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体验。
此外,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和色彩,以及加强空间的功能性和艺术性,使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形象。
因此,建筑空间布局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的功能需求和审美要求,以实现良好的空间体验。
综上所述,建筑空间布局与环境效应是密不可分的。
一个好的建筑空间布局可以通过优化建筑规划和结构设计来实现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并创造独特的空间体验。
关于建筑住宅户型设计及人居环境的论述
![关于建筑住宅户型设计及人居环境的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fb0b86cb9ec3d5bbfd0a741e.png)
关于建筑住宅户型设计及人居环境的论述作者:李凌峰袁建平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9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居住小区绿化设计也越来越兴盛,小区的园路规划设计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
根据小区环境的不同,生态景观也就各异。
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居住小区园路规划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并指出了几个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期能为所需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居住小区;小区环境;园路规划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the urban residential area greening desig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sperous, garden road planning and design ofresidential area has get a great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mmunity environment,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is also differen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 residential area park road planning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points out some matters which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to those who need it.Keywords: City residential area; Community environment; Garden road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城市居住小区受空间、面积等的限制,通常不适宜修建大的园林建筑,大多数小区绿化环境是平面绿地或地势起伏较小的绿化。
人居环境科学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研究【论文】
![人居环境科学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e90a5cd964bcf84b8d57bb7.png)
人居环境科学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研究摘要: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相对缺乏。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并且对于村庄环境整治提出了新要求。
文章基于安徽省村庄建设的实际状况,以阜南县曹集镇东郢村为例,在产业经济、生态保护、村庄特色、设施配套等方面,探索基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的蓄洪区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人居环境;行蓄洪区;整治规划;村庄特色十九大报告中首先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内涵发生了改变,对于村庄整治规划提出了新要求,涵盖了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蒙洼是新中国治理淮河的最前沿,是“王家坝精神”的发源地,国家、省、市领导人多次视察蒙洼地区,2017年末,阜南县落实“五大专项行动”,全面推进蒙洼及广大农村地区的三大革命,从各个层面促进农村“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的五大工程。
科学的综合整治,是村庄在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实现人居环境改善的有效途径。
将人居环境科学作为指导理论基础,对蓄洪区村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探索编制蓄洪区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的思路和方法,以阜南县曹集镇东郢村为例,对村庄产业经济、生态保护、村庄特色、设施配套及生活环境等重要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多角度、多视角地发现并解决问题。
1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1]的建立是吴良镛先生在借鉴了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的基础上,综合我国城乡建设发展人居环境建设现状形成的理论体系。
涵盖了农村、集镇、城市等内容,将所有人类聚居环境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既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能够赖以生存的基地,也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2]。
建筑规划设计与人居环境的契合分析
![建筑规划设计与人居环境的契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b538c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1c.png)
建筑规划设计与人居环境的契合分析邹紫男【摘要】科技的进步带动了社会的发展,改善了生活水平,促进了住宅建筑的规划和设计,此时,人们对生活环境也有了新的要求.本文中,作者以人们居住环境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影响住宅规划的外界影响因素,为改善后续住宅规划设计提出了建议.住宅建筑规划是当前的热门课题,其关系到人们未来的生活质量.小区的住宅设计必须考虑环境因素和需求因素,实施合理的规划设计.住宅建筑设计还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人们居住营造温馨的环境.【期刊名称】《建材与装饰》【年(卷),期】2018(000)032【总页数】2页(P99-100)【关键词】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人居环境【作者】邹紫男【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陕西省西安市 710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11 住宅设计与居住环境的分析1.1 居住环境的住宅设计内容住宅设计与居住环境息息相关。
住宅设计人员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住宅模式,尽可能提升住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住宅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居住环境的方方面面,力求通过分析居民的心理需求,找出影响居住环境的外界因素,最终根据影响因素规划出合理的设计模式。
居住环境的选择至关重要,其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环境的外貌,更重要的是其可以向人们展示深厚的文化底蕴,再加上独特的设计风格,使得小区布局和外界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居住环境的地方特色。
住宅设计还需要考虑文化因素,通过小区建筑文化素养的建设为居民提供温馨的情感和舒适的环境,拓展居民的业余活动,从本质上提高城市的整体价值。
1.2 住宅建筑设计思路介绍以人为本是住宅建筑设计最基本的理念,在此前提下,设计师对住宅建筑进行了更全面的提升。
只有将设计理念和居民需求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人文关怀的目的,才是住宅设计的最终要求。
对具体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住宅设计必须综合多个角度,从外观角度来看,其必须达到一定的美观性;从环境角度来看,其也需要符合宜居性;从实用角度来看,其必须具备一定的实用价格,提升生活质量;从设计理念角度分析,其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进行的;通过多角度的综合,打造完美的住宅设计思路和居住环境。
“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南岸水乡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理念探讨
![“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南岸水乡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理念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524b60aa6c30c2259019e47.png)
7结语
综上 所 述 , 筑 作 为 一个 完 整 的 系 统 , 建 如何 实 现 高 效率地利用资源, 最低 限度造成对环境 的影响是节约能
一
1 81 —
维普资讯
பைடு நூலகம்
建筑设计与装饰
广东建材 20 年第7 08 期
设置 车库 出入 口, 样就 为车 辆 不进 入住 宅组 团提供 了 这 侧 形成 一个 自然 形态 的坡地 ( 以林木 草坪 为 主) 成 为 中 ,
单元 组 合上 采 用错 接 、 长短 不 一 、 点式 多层 、 式 高层 、 生机 。 点
小 区 的主路 是 围绕 中心绿 地 的环通 式 , 别与 地段 分 周 边 的道 路 相 连 形成 主 人 口, 满足 交 通 要 求 , 既 同时又 有 效控制 交 通面积 。 以赋予 空 间变化 的“ 扇形 围合 展 示 小 区特 有 的“ 院深 深 ” 庭 的气 势 , 以一条 4 的 消 防 m宽 环 道 分 别从 小 区 的多层 部 分 和 小高 层 的周边 穿 越 。同 时 , 多层 部 分 架 空 3 3 , 成 台 地 空 间 , 空部 分 临 将 .m 形 架 街 为商业 , 部 为独立 车库 , 从南 向、 向主要 出入 口 后 并 北
图 1 南岸 水 乡住 宅小 区总平 面 图
然 而 由于各 方面 原 因 , 目前太 阳能热 水器 仍 以一 家 源 的重要 环节 。总之 , 只要 按照 节 能新 标准 严格 把好 节
一
户 的零散 安装 使用 方法 为主 ,存在 破 坏建 筑 结构 、 热 能 设计 关 , 督 好 施 工节 能 用 材关 , 能有 效 提 高居 住 监 就
良好 的条件 , 从而 实 现 了真 正意 义 上 的人 车 分 流 , 显 心 绿地 的一 片绝 佳 的景观 元 素 , 景 观轴 的尽 端 , 是 彰 而 则
绿色建筑理念的生态宜居住宅设计
![绿色建筑理念的生态宜居住宅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72ebff376baf1ffd4fad80.png)
绿色建筑理念的生态宜居住宅设计摘要:人居环境与住宅规划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住宅设计人员在设计期间,要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居住满意度要求,就一定要从根本上对住宅建筑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不断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
但由于人居环境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并且方面复杂,所以,在对住宅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期间,应以全新的理念创新住宅模式,以提高居住效果。
关键词:绿色建筑理念;生态宜居;住宅设计引言健康住宅的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渐渐消失,人们对于生活的需求已经从怎么吃饱逐渐过渡到怎样活得更加舒适和幸福上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白天在工作场所,从下班开始一直到第二天早上的时间都会在家中度过,因此住宅的设计将会极大地影响一个人的幸福感和舒适程度,是实现幸福生活所需要考虑的主要方面之一。
在绿色环保背景下,住宅更是成为了人们长期所需要深处的环境,因此怎样对住宅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结合“健康住宅”的理念对住宅进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1绿色建筑理念绿色建筑在2019年最新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及国家现行规范的相关节能设计标准下开展相关设计工作,是在建筑使用中不断降低建筑能耗的前提下创造出更为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
绿色建筑不仅强调生产建设中的绿色环保和节能,强调建筑使用中的绿色环保和节能,更强调的是全生命周期建筑的绿色环保和节能,是贯穿于建筑建设始终的,建设绿色建筑,也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的,是当前建筑发展的主导方向和内容。
2绿色建筑理念的生态宜居住宅设计原则2.1生态性原则在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背景下,很多地区都面临着生态危机。
面对危机,各行各业都逐步提高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随之,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也应紧随时代潮流,综合当地生态环境特点进行宜居环境设计,以便保证建筑结构充分发挥生态属性。
再具体设计过程中,还需认真遵守生态性原则,因地制宜提高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实现绿色植物的差异性栽植,提高对植被景观的保护,降低外来群种对当地绿色生态的威胁。
基于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
![基于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49c2e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4.png)
基于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2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300000摘要:市整体规划设计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需要做好各个方面的衔接工作。
城市是一个整体,对于城市的布局规划,包括道路、绿化景观、水循环等。
其中,建筑工程规划占据了主体环节,通过对建筑工程合理规划,能够进一步促进对城市空间的优化利用,使得建筑材料得到最优化利用,对建筑色彩和采光等进行有机组合,融合地域文化色彩,体现城市的专属文化印记。
本文主要分析基于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
关键词:人居环境;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最基本的居住要求,同时还需要满足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在开展住宅建筑规划设计时,建筑开发者不仅要从实用性角度出发开展建筑规划设计工作,同时也应当高度重视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人居环境的合理性,严格遵守并全面落实“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理念,在确保住宅建筑舒适安全的基础之上,充分展现出住宅建筑美观、绿色、环保节能以及现代化等优良特征,从而为人们构建一个舒适宜居的环境,为促进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重点分析了人居环境的内涵与特征,总结归纳了基于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提出了人居环境视域下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方法,为进一步丰富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理论提供帮助。
1、人居环境内涵与特征人居环境包含了较多方面因素,主要有居住条件、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三个方面。
人是构建人居环境的主体,适宜的人居环境能够有效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性与愉悦性。
当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在获得基本居住满足之后,更加希望能够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要构建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建筑内部空间规划、建筑外部绿化、建筑整体布局以及自然风俗等。
依托于人居环境开展住宅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根据该区域的建筑条件,结合本城市的风俗习性与传统文化,重视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规划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及规划探讨
![住宅建筑设计及规划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e8028caaa00b52acfc7ca58.png)
1未 来住 宅建 筑 的规划 与设 计要 求
( 1 ) 健 康住 宅 的要 求 。将 围绕 人居 环境 与 人类 健康 的相 关 问题 , 在 居 住 环 境 的健 康 和社会 环 境 的健 康性 上 找 出相应 对 策和 解 决方 法 , 来 实 现 人类 居 住 与健 康 的可 持续 性 的发 展 , 控 制居 住 条 件 的恶 化 及 环境 的污 染 , 人 际关 系 冷
还会 以空 间形 式 的反作 用 , 来推 动功 能 的发 展 , 它 对形 式 ( 空 间) 的发 展起 着 推 动 作用 只 是它 功 能作 用 的一个 方 面 。
4 住 宅 生态 文化规 划设计
它 是 以创 造舒 适 的人 居环 境为 主题 , 从 空间 、 环境 、 文化 、 效益 4 个 层面 进 行 综合 性 组织 与合 成 , 争 取人 、 住宅 与 自然 环境 、 社会 环 境之 间恰 当地 融合 与 共生, 它 主要 体 现在 : ( 1 ) 总体 规划 注意 与城 市 空间 、 用地 环境 的 良好协 调 。 ( 2 ) 布局 的方 式 与整 体 合 成要 注 意造 就 阳光普 照 、 空 气清 新 、 绿 地 静美 的 生 态 环境 , 有 赏 心悦 目的空 间 、 绿地 , 人 车分 流 的 安全 通 道 , 富有 人 情 味 的休
刖 舌 :
行 。能方便 消 防 、 救 护等 抗灾 设施 车 辆 的进入 通行 。 人 车 的分 流 , 是要 通过 对
创 造一 个有 生 机活 力 的体 系 。降 低机 动 车对 环 每一个建筑 , 都有它 自己的功能 , 根据人们的具体 的目的和使用要求来 人 行 道和 车行 道 的合 理设 计 , 恢复 道 路 的人性 尺 度 。 进行 施 工 。 我们 知道 , 建筑 设计 的功能 的 变化 和发 展 带一 般都 有 自发 性 , 属 于 境 的消极 影 响 , 活跃 的因 素 , 经常 都 是处 于支 配 的地 位 , 并 成 为推 动 建筑 发 展 的原 动 力 , 在 建 筑 设计 中有 着 主导 地位 ,特 别是 在 功 能 与空 间形 式 之 间 的对 立 统一 的矛 盾 中, 尤为 如 此 。 在 建筑 中 , 一 种新 的 空 间形式 的出现 , 不仅 适应 新 的功 能要 求 ,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农村建筑规划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农村建筑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c2ed52b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b.png)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农村建筑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一直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空间,农村建筑规划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如何在规划和建设中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农村建筑规划的问题。
1. 历史回顾农村建筑规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的农村建筑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建造适合当地气候的建筑。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农村建筑规划逐渐受到了影响,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现象。
2. 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地区农村建筑规划混乱,存在着乱搭乱建的现象,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也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二是部分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条件差,缺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农民生活质量较低。
3. 现状分析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必要加强对农村建筑规划的引导和监管。
首先,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规范农村建筑的规划和建设,杜绝乱搭乱建的现象。
其次,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民居住和生活的舒适度。
4. 农村建筑规划原则在制定农村建筑规划时,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和结构,确保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
其次,要注重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注重提高农民的居住和生活质量。
5. 农村建筑设计农村建筑设计是农村建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建筑时,应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同时,还要考虑到农民的实际需求,设计出符合农民生活习惯的建筑。
6. 环保材料应用农村建筑规划中应大力推广环保材料的应用。
选择环保材料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能源消耗,也有利于保护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7. 垃圾处理和废弃物利用农村建筑规划中应考虑垃圾处理和废弃物利用的问题。
应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分类处理垃圾,提倡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保护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浅谈城市规划与人居生存环境
![浅谈城市规划与人居生存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6617a0d9240c844769eaee78.png)
浅谈城市规划与人居生存环境孔永波王春艳(河南省周I:J市淮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河南周口466700)经济管理喃要】城市规划是贼市发展战略在空问上的落实和具体化。
是城市各种建没的总体部署与安排,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
日蝴】城市靓划;生态化建设;生态城市城市是人类社会进步发达的象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精神文明的物质保障,集中体现—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实力。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战略在空间上的落实和具体化,是城市各种建设的总体部署与安排,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j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开始逐渐重视生存居住环境。
基本条件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葱郁的绿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这是宜居的基本条件;二是完善的物质基础,包括城市公共设施、交通住房、居民收入、安全、减灾、就业、就医等方面,这是宜居城市的硬件设施;三是和谐的人文氛围,包括社会秩序、道德风尚、教育程度、文化底蕴和娱乐功能等,这是宜居城市的精神体现。
科学的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居生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整体布局。
审时度势。
量体裁衣。
系统整合城市规划必须具有战略眼光,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要根据城市未来的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人口规模、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历史人文环境,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包括海港、空港、公路、铁路、通信、供水、供电等方面的发展,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和规划。
每个蜘i必须以自己的优势为依托,走发展特色经济之路,塑造城市鲜明的个性和形象,以避免城市之间的重复建设,减:!蝴i之间的无序竞争。
二、加强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形象设计。
实现具有自身个性化的园林城市注重突出自己的特色、风格和品位,依托自然和人文景观,挖掘文化内涵,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承接侉统又求新意,传统风格与时代气息并重:园林规划、建设、管理三者并驾齐驱:巧用造园造景艺术手法,以绿为主,以美取胜。
简析人居环境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简析人居环境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511536202d276a201292e00.png)
简析人居环境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作者:曾捷来源:《大经贸》 2019年第4期曾捷【摘要】人居环境是评价社会文明的重要指标,并且在建筑设计中体现人居环境,是现代建筑设计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满足人们对建筑环境的更高要求。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人居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其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对人居环境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旨在提高建筑设计水平。
【关键词】人居环境特征建筑设计关系应用一、人居环境的主要特征人居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其特征表现为:一是良好的自然环境,如美丽的河流、湖泊、一般树丛、富有魅力的景观、洁净的空气、非常适宜的气温条件等;二是良好的人工环境,如杰出的建筑物、清晰的城市平面、宽广的林荫道系统、美丽的广场、喷泉群等;三是丰富的文化传统及设施,如重要的历史遗迹、多种图书馆及音乐厅、琳琅满目的商店橱窗、有艺术感的街道、可满足多种内容游憩要求的大游乐场、多样化的邻里等。
二、人居环境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分析人居环境直接影响建筑设计的整体质量,并且人居环境强调文化内涵,要求建筑设计能从精神层面增加空间的吸引力,加强居民的认同感、自豪感和满足感,进而强化其归属感。
城市标志建筑、历史地段、历史古迹、风景名胜等是人居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有助于实现整体环境的社会与文化价值。
人居环境视角下的建筑设计设计应着力分析和研究最有生命力的地方建筑文化,使新建筑、环境与原有社会氛围相得益彰,更好地表达了空间追求,弘扬了社区历史,延续了环境文脉。
建筑设计也要从本质上改变过于注重硬件物质环境塑造的习惯,强调可识别性、归属感和文化内涵。
并且不同地域的建筑设计与相应的人居文化互为因果,对特色空间的保存与呈现,既表明特定时空下人类某一阶段的个性和价值,又在多样化的层面构筑并丰富了人类文明。
三、人居环境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1、充分利用自然元素。
基于人居环境的建筑设计强调自然和生态环境,突出建筑等人工元素与绿地、水体等自然元素的结合。
居住区空间规划对居民生活品质的影响
![居住区空间规划对居民生活品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b3c734cdd3383c4ba4cd244.png)
居住区空间规划对居民生活品质的影响自50到70年代底,国民正处于脱贫阶段,国家重点放于四化建设。
居住区只能规划建成硬底化和水、暖管道,因此无暇顾及美化环境和生态宜居等的一整套配套建设。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升,越发追求高生活质量和丰富环境内容,因此,重视居住区的新规划设计,从规划新理念、规划新方案、建设实施到运行管理,都必须有与以往思路和规划不同的理念。
笔者据此,基于生活空间质量的居住区规划的影响进行探讨,以供同仁互相学习。
标签:生活空间;人居环境;居住区规划前言传统的组团式规划理念在现在的居住区规划中逐渐丢失,尤其是以多层为主的居住区,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空间质量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如何打造良好生态环境、保证生活空间质量为原则,重视空间的有机融合、重视空间的优化和安防和邻里活动结合、重视人文文化的彰显,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不断优化和改善人居环境。
运用科学化统一的长远规划,使居住区的空间更加宜人,从而更能够使城镇化的步伐不光有进度,更体现质量来。
进而实现有序推进和可持续的发展。
1 组团式空间和开放式空间的比较组团形式的空间居民区从某种程度上架构就属于社区,其每栋楼宇都是有机的组成部分。
其在筹建的过程中就对室内、外进行空间和景观的布局,以充分集聚团体的氛围,利于相互间的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居民彼此之间的情感,同时有助于发展社区文化。
当下,新型的组团社区更致力整合周围的景观,以水系、道路的分隔和组合,打造生态型共享景点成为群居的空间圈。
这样的以组团为基本单位的小区空间,较好地维系了街坊邻里的关系,使得社区得以存在和发展下去。
伴随着小区的发展规划壮大,这样凑合的“封闭团体空间”的配套及容纳规模已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和城市的要求。
随这呼之欲出的是“现代化开放型”的居住区理念。
打造成和谐家园,其主要特色体现于:包容与开放。
所谓的开放,不但从城市道路的有机接轨来说,更有甚者是区域内的各项配套设置(包括:超市、幼儿园、社区诊所、会所、学区等)实现开放共享,这样充分构建出来的和谐小社会,能够极大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和行为活动范围,能打破与外界沟通的局限。
以人居环境科学视角看当下我国城市的住房问题
![以人居环境科学视角看当下我国城市的住房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5e18342804d2b160b4ec0e3.png)
0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各种各样的城市问题也随之产生。
其中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便是城市的住房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不同领域对其都有不同的见解和建议,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而言,往往习惯从技术层面来缓解该问题,如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等。
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运用传统的城市规划手段来缓解城市的住房问题已经远远不够了,规划领域若想在当今的社会环境条件下,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去缓解住房问题,就应当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而人居环境科学则为规划者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理念和方法。
1人居环境科学概况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各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而不像城市规划、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是涉及人类聚居某一部分或者某个侧面。
在借鉴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的理论的基础上,吴良镛先生把人居环境内容分为五个大系统,包括人、自然、居住、社会和其他支撑系统等。
根据中国实践把人居环境分为五个层次,即建筑、社区、城市、区域、全球五个层次。
他还明确了处理这些问题的五大原则,包括生态观念、经济观念、科技观念、社会观念和文化观念。
[1]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人居环境科学就要求规划者在规划过程中,特别是在面对各种城市问题的时候,应当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城市,这包括生态、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等,而不仅仅是物质规划的层面。
与此同时,在整体思考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在规划前将各方面因素考虑进去,还要考虑到我们的规划成果对城市的各方面、对城市的整体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及带来什么样的作用。
2当下我国城市住房问题分析造成我国城市住房问题的原因是纷繁复杂的,不同领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笔者认为,当下我国的住房问题主要体现在住房质量和住房供给两方面。
对人居环境在居住建筑方面的一些思考
![对人居环境在居住建筑方面的一些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f38bdc88bd63186bdebbc0e.png)
1 . 自然环境 方面 : 首先 , 要 注意建 筑地 域的 生态 环境
居住 区的建 设离不 开土地 , 它与建筑 基地 地形 、 地貌 、 地物 等密切 相关, 规 划设 计要充 分注 意保护 环境 , 防止污 染 , 防止 见 山就挖 、 逢水 就填 、 逢 树就砍 , 致 使青 山绿 水不 断地遭 到破 坏 的行 为 。不要 滥用 耕 地。小 区内要保证 有足 够 的绿 化面积 , 并要注 意 防止空气和 水域 的污 染, 应为 居 民创 造 出一个 能健 康地 成长 、 愉 快地 生活 的人 居环 境 。其 次, 要遵 循地 区气候 的特 点 。要注 意居 住 区 内气 候环 境 设计 , 利用 当 地气 候 的有 利 因素 ,改 善其不 利因 素。尽量减 少对人 工能源 的依赖 , 多利用 自然 能源 , 寻求适 应 于当地气 候 特 点的建 筑形 式 , 利 用 建筑 自 身的气候 调节能 力创造 宜人 的小气候 。第三 , 要努 力创造 良好的物 理 环境 。 在 现 代 化 的城市 里 , 人 口高密度 聚居 , 耗能量剧 增 , 城 市街道宛 如蛛 网, 机 动车来往 频繁 , 绿地 、 水面严 重不足 , 以致 空气污浊 , 噪音干 扰, 温度 高, 较 干燥 , 在这些 人为 因素 的影响 下的声 、 光、 热和空气 的环 境恶化 , 影 响着人们 的工 作 、 生 活与身 体的健康 , 所 以在建筑规 划与设 计 以及 建筑 的措施 与构造 方 面更要 加 以注意 , 如 改善 城市 、 住 宅 区以 至室 内的声 、 光、 热 和空气 的质量 应在 重要 的位 置上 。在城市 里 , 建筑 群 的布局和 房屋 设计 中要争 取 日照和 自然通 风 , 利用 天 然采 光 , 防止 噪音 干扰 , 净化 空气及调 节好 室 内与周 围环 境 的温度 和湿 度 , 创造 一 个令人 满意 的 良好 的物 理环境 。 2 . 人文 环境 方面 : 建筑要 美观 , 环 境要 美化 众 所周 知 , 衣 食住行 是人类 最 基本 的 需要 , 而建 筑就 是为 了解 决 人类“ 住” 的 问题 的 。建筑 不仅 只是满 足人 们物质 方面 的要 求 , 而 且还 要满 足人们 精神 方面 的要求 。建筑 不仅 是 科学 , 也 是艺 术 , 在 建筑 形 式 的创作 中, 要 认识 到形式要 追随 功能 、 环 境、 材料 、 构造 与技术 、 社会 生活方 式和社会 意识与 文化传 统等 因素而 定 。构 成建筑形 象 的要 素 , 包括 建筑群体和 单体 的体形 、 内部和 外部 的空 间组 合 、 立面 构 图、 细部 处理 、 材 料的色 彩与质感 以及光 影和装 饰 的处理等 等 。建筑 形象 是反 映建筑 内容 的建筑空 间艺术形 象和 建筑外 形构 图 。根据 国家住 宅与 居住 环 境工 程技 术研 究 中心 2 0 0 2年 制定 的 “ 健 康 住宅 建 筑 技术 要 点” , 将 健康 住宅 的评估 标准 大体 分为 四个 因素 ; 其一, 人 居环 境 的健 康性 主要指 室 内、 室外 影响 健康 、 安全和舒 适 的因素 。 其二, 自然 环境
基于住宅建筑居住环境设计与论文
![基于住宅建筑居住环境设计与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539213831126edb6f1a103e.png)
基于住宅建筑居住环境设计探索与研究【摘要】当前我国城市新建住宅绝大多数以住宅区的形式出现,人们要求居住区不仅要创造一个对身体健康有益的、与工作环境相适应的环境,而且还要力求创造一个文雅、幽静、美丽的景观。
本文主要就目前住宅环境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重点从人文方面对住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进行系统分析,可供同行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生态环境;居住区环境;规划;住宅前言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使人们的需求对住宅功能的改变,所以目前的规划和设计方面住宅区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
建筑,景观设计师要注意生活,开拓创新,积极拓展住宅规划和设计思路和方法,创造出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生活环境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住环境发生了变化,城区聚居的人口较多,建筑密度较高,有些地区在基本建设中砍树木、填河涌、填湖泊太多,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和道路骤然增加,而绿化地带、江湖水面相对减少,因而城区出现气温升高,空气干燥,通风不良的现象,出现热岛效应,空气污染以及交通、噪声的严重影响等。
为此,如何利用环境绿化以及环境噪声的防治,居住群体与自然通风、建筑朝向与间距的合理选择等问题,运用“以人为本”的生活设计理念去满足居住者的要求,使之居住方便、舒适、和谐、安全、经济的住宅是人们所向往的归宿,同时也给设计者提出了设计的准则与技术措施等一系列的课题。
一、住宅建筑设计中环境设计的意义无论是规划和设计模式,第一个住宅环境的设计特点,应以满足居民的需要,在此基础上,然后做一个美丽的风景,这是“以人为本”和“适用,经济,美学”的原则在于。
对于长时间在居民区的环境质量改善,人造硬质景观,特定的功能活动,场地和设施的规划和设计的重点,相对而言,自然环境,生态性没有得到足够关注。
重视居住区的自然环境,改善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城市有机生态基本单元,以满足居民的精神体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住宅建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问题分析对于居住区基地的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有利的自然条件,要重视和保护,只有保护好才能利用好,只有这样,才能为创造美和舒适的居住环境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与人居环境探讨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住宅建筑规
划设计慢慢发展起来,对生活环境要求不断提高。
文章就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与人
居环境进行探讨,住宅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键应当在于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居住
环境。
重视住宅建筑规划设计这个问题,对人居环境的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
在小区住宅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们对居住条件潜在需求的问题。
住宅
设计应当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样才能设计出最和谐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人居环境
1 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与人居环境的介绍
1.1 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内涵
人居环境与住宅规划的整体水平密切相关。
作为建筑设计人员应能创造优质
的人居环境,改善家居气氛,设计与规划时,以人为本的基本思路,选择适当的
住宅设计模式。
运用一系列的措施来完善人居环境。
对于人居环境涉及到的每一
个要素都应当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致力于创新住宅设计规划,抓住了人们的实际
心里需求,运用新型的住宅设计技术措施来不断地完善住宅设计的模式。
人居环
境的小区住宅具有非常独特的风格,它不仅仅反映于住宅建筑的外表,更重要的
是表现在小区的内涵,这样的设计的关键在于全面地将小区总体布局与当地的传
统文化结合在一起,使小区具有地方特色,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增加了
城市的美感和文化氛围,成为创建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给居民提供的愉悦的精
神生活和美的视觉享受,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和城市
价值。
1.2 住宅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
对于住宅建筑如果要进行全方位的设计规划,前提就在于以人为本。
住宅设
计只有密切结合居民的真实要求,才能体现厚重的人文关怀。
具体在进行设计与
规划时,住宅设计人员有必要综合运用多样的手段来创新设计思路,从人居环境
的角度来讲,住宅规划体现宜居性,符合以人为本的目标,致力于创建优美的住
宅周边环境,建筑物设计不仅要体现美观性,同时也要突显实用性的价值。
住宅
设计规划也应当转变思路,把生态要素融入整体的住宅设计与住宅规划中。
住宅
设计融入了当地的整体生态系统,才能体现生态保护的宗旨,从而让居民获得更
好的体验,生态要素融入住宅设计是构建和谐城市的一项基础设施,能够美化城市,更好地宣扬城市文化。
2 规划设计的要点
2.1 住宅规划应当致力于节能
住宅规划应当与节能环保结合在一起,在住宅规划过程中推进节能,杜绝对
环境的污染。
举个例子来说:很多住宅都表现为非常高的排放量,所以,要密切
关注温室气体,确保在节约能源的前提下开发住宅资源。
住宅设计如果能遵照节
能的宗旨,就能避免生态污染。
依照节能与环保的基本目标,致力于减排与节能。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环境的破坏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伤害,
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了住宅规划应当与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注重住宅规划应当
与节能环保并及时解决问题,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促进人们的健康
成长,甚至对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2.2 通过增加绿色景观的方式来体现宜居性
城市居民逐步感受到紧张的日常生活气氛,居民平时需要承受较沉重的压力。
住宅设计体现宜居性与生态性的目标,优化住宅生态环境,把绿色景观融入住宅
设计中,通过绿色景观的方式来增强生态体验。
住宅周围与住宅内部都布满生态
绿色,居民就可以达到身心的放松,享受到宜居环境带来的舒适感受。
做好小区
内树木和花草的养护,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照料,起到优化居住环境的作用。
重要的是在发挥优化环境的过程中,满足审美的需求,植物与建筑物之间和谐给
人美的享受。
2.3 住宅设计应当与生态理念密切结合
很多地区都表现为生态脆弱的特征,这种现状根源就在于破坏生态。
住宅设
计应当密切结合最基本的生态理念,通过改善生态的方式来创建宜居环境,体现
更高的生态价值。
在小区的绿化建设过程中以“因地适宜”的原则来种植,加强促
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了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在不同的季节选
择不同的植物,对于一些已经成形的景观,要加强养护,在不同的时间段种植不
同的植物,植物种类各异,各自的生长气候要求也会不同,严格控制不同植物的
生长环境的温湿度,对病虫害进行防预与治理,使植物更好的生长。
住宅设计应
当与生态理念密切结合显得美观,同时,与周围的各种各样的建筑完美融合在一起,生态的魅力是无限的,当住宅设计与生态理念密切结合显示出它无与伦比的
魅力时,越发让人感觉到震撼。
3 完善住宅的人居环境
3.1 密切结合当地环境
人居环境具有宜居性的特征,改善人居环境对于健全住宅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住宅规划与设计前,要了解住宅所处的整体环境,其中包括自然条件、当
地的地形。
对于现存的景色予以利用,不能破坏当地景物,住宅建筑也能体现更
明显的生态色彩,创造有利于人们生活、交往的室外空间,绿化植被要适合当地
的生态环境与地理气候特征,改善人居环境似乎已经成为都市中人们不能够忽视
的一部分,在塑造景观的同时,小区便民服务配套设施均为考虑的因素,保证为
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当地环境可以传达在现实生活中的样子,一个城市的
文化是从方方面面在向人们展示,无论是标志性建筑物还是人们的文化素质程度
都在侧面反应出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同时一些小型利民的服务设施也在向来到
城市的人们诉说这个都市是多么的和善。
3.2 创建舒适的家居气氛
舒适的家居气氛已经慢慢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住宅的整体气氛直接关系到
居民的舒适程度。
家居气氛与人居环境是不可分割的。
对于家居气氛进行全方位
的改造,设计人员经过精心策划,可以在住宅内部增加绿色植被,运用自然采光
来促进植被生长。
设计人员应当考虑到居民的体验,密切结合住宅本身的空气质
量与光照等,应体现人性化的设计,考虑人们日常生活方便多样的需求,鲜明的
特色和令人惊艳的创意十分关键。
例如,考虑阳台的设计,阳台是作为室内与室
外的过渡空间,便于人们与自然的亲近,直接影响到舒适性。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推动了绿色环保生态文
明的住宅建设,创建舒适的家居气氛,使得居民的生活质量变得越来越好,舒适
的家居气氛给人民提供的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美的视觉享受。
3.3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区规划
第一,成功的居住区户外环境设计,就是要为居民创造适宜的活动场所,设
计中应因地制宜,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等,规划时将河流小
溪有机地结合,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
第二,半公共空间的规划,让居民
接近大自然。
布置座椅、运动器械等,让小区设施更人性化,做到人车分流,休
闲便利的小区设施规划,从而营造休闲便利的生活小区。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
区规划对人们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非常重要,建筑的规划设计以居民为主,
以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最关键的就是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规划设
计住宅的重要部分。
如果没有了“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那就相当于失去住宅建
筑的精髓。
住宅的规划设计作为建筑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住宅居民提供了一个更
为人性化和舒适的环境,这对住宅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3.4 对于各项要素进行协调处理
住宅设计与建筑规划都会涉及到复杂的要素,作为设计人员要协调住宅设计
与周边环境,例如,设计人员在布置公共设施时,对于周边的生态要素也要考虑。
依照因地制宜的思路,确保人工景观的集中性,有利于居民观赏优美的生态景观,针对居住者需求的多样性,提供了不同使用面积、不同套型的住宅设计,以此体
现住宅的通用性和实用性,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噪声空气污染,突出人与自然
的和谐发展。
只有不断创新和提高质量才能够获得住宅居民的满意和好评。
住宅
建筑规划设计与人居环境的相互结合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需要不断地汲取
经验,沉淀积累。
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步骤和方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随着
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调整和改进,以适应实际的情况,这样才能切实满足住
宅居民的真正需求。
4 结语
随着社会进步与城乡经济发展,住宅环境逐渐受到了很多居民的关注,作为
住宅设计与规划的负责人员有必要改进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住宅的人居环境,密切结合当地环境,创建舒适的家居气氛,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区规划,
以及对于各项要素进行协调处理,从而确保居民能享受到优质的住宅环境,创造
良好、舒适的居住小区环境是现代居住小区建设的新理念。
参考文献:
[1]朱悦华,王梦琪.安徽邱家大湾村村庄整治规划探讨[J].住宅科2017.
[2]徐发辉.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与人居环境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
[3]赵姗.河北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4]李子龙.东北地区住宅建筑适宜性生态技术设计研究[D].长春:吉林筑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