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教育,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的成长。小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它不是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成为知识的接收器,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自由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养成积极主动的参与习惯,为今后终身学习,不断认识客观世界奠定扎实的学习基础,同时形成相对稳定的素样和品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要创设情镜,激发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要注意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成长,为学生创造自信自强、朝气蓬勃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教育转轨的今天,作为教者势必要努力摆正自己的位置,务求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兴趣是人们行动的内驱力,是成长的“摇篮”。语文学习也是这样,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就不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那他就学不好语文。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的内驱力才能被极大的调动起来。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够表现出超长的勇气、毅力和智慧,才能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水平。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的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宝贵的财富,终身受用。在小学阶段,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以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读一些配有文字,色彩图案的书籍,利用视觉效果吸引学生读书的兴趣。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就能自己主动去读书并有所收获,要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但是不要强加给孩子阅读的某种目的,要培养他们纯粹是因为喜欢而阅读的兴趣。要让那些内容丰富的优秀作品很自然的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让这些书籍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从而渐渐提高他们的语言内涵。不要认为阅读和写作是高年级的事,其实读写的兴趣、读写的习惯及读写的能力都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因为只有大量的阅读,学生的理解力才越来越强。比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一是学生对总理不太熟悉,二是人们自发的聚集到长安街送别总理的感人场面,学生没有亲自经历,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有一位老师在讲读课之前,让学生从报刊上收集有关的资料进行阅读,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老师讲的声情并茂,课讲的非常成功。学生有这种习惯,对于学习其他课文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二、用丰富的情感力量吸引学生

情感能唤醒人沉睡的灵魂。没有情感,教育就失去了生命,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情感的力量吸引学生,对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给予关注。尤其能在学生学习的方法及态度、情感、价值、信心等方面作出激励性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形成

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起到一种暗示的作用。在这一点上,法国“做中学”科学教育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在他们的课堂上,教师永远不对学生说;“你错了,你失败了”,他们永远都是一个热情的支持着“引导者、朋友、时时给孩子以鼓励,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一直都是那么兴趣盎然,他们像个真正的小“科学家”,积极地参与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营造“师生之间”的“心灵接触”,课堂上多采用鼓励性语言,如:“你真聪明!”、“你真棒!”、“好极了!”、“你进步得很快!”“你的想法真有创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请你帮帮老师”。极力满足儿童的好奇、好表现的心理,诱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情感的鼓励作用,对提高学生积极性是非常有益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真正的热爱,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三、以爱唤爱,促进爱的迁移

“亲其师而信其道”,而欲使“亲师”必先“亲生”,教师对学生倾注爱心,才能唤起学生对教师的爱,从而扩展对学习、对集体的爱。在教学中,教师应用亲切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撞击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情去沟通学生心中的情,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用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从而促使学生积极的学、主动地去探索、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忽视情绪对学生直接辐射的作用。缺乏正确的感染,因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有一些体会,比如听过的一节课,教师总是夸赞几个能答上来的学生,另外几个答不上来的学生,老师就说:你们连这也不懂。有点怨气,在老师不良情绪的感染下,学生们情绪低落,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而新课程教学不仅打破了过去的灌输性教法,而且引导教师在授课中以学生为主,用亲和力去感染学生。我听过的三年级《秋天的雨》一课中,周老师就很会引导学生,他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金钥匙,它带着清凉的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让学生联想秋天的颜色,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黄色的、红色的、雪白的、浅黄的…‥,老师又进一步引导说:秋天的颜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什么?学生答:一把把叶子像小扇子。扇呀扇,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橘红色给了果树,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什么?学生回答说:争着让人们去摘。老师又引导说;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告诉了那些小动物们什么?小组讨论,学生们叽叽碴碴,一会学生回答:小青蛙打洞准备过冬,小松鼠准备粮食过冬。课堂上让学生扮演小松鼠、青蛙、小喜鹊、老师不失时机的表扬他们,给予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心中的秋天,通过老师形象的讲述、视频的效果以及对大自然的感受,使他们对秋天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看得出,学生们个个都很投入,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通过讨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以上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情绪感染的点滴体会,事实上,在教学中,教师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创设一个互相尊重、理解宽容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有一种对老师的亲近感,情绪上的安全感。心理上的轻松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才能不受压抑,不同的声音才会产生,更重要的是学生感到学习不是别人在“逼迫”自己,而是自己想“明白”,许多的“为什么”。乐意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学生得到了尊重和爱,课堂将不是一潭死水,没有心灵互动的课堂,必定是失败的传教所,,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感受到我们的爱,让爱充满我们的课堂。只有在这样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