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高三一轮复习——世界地理,是区域地理的重要内容。
世界地理是学生初中学习的内容,而作为高三一轮复习要按照区域地理高考目标要求进行教学。
因此,本节课注重学习分析区域内地理特征、类比区域间差异,将高中学习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融合在区域中。
二、考情解读:
1.题型:区域地理的考察题型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呈现,选择题也有。
2.能力:要求考生能对区域进行定位,提取相关信息,分析区域特征或对区域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具有归纳描述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
3.命题:常以区域图为背景,结合热点问题如资源、能源、粮食、环境、交通等问题考察发生区域的地理特征。
三、学习情况分析
对于初中世界地理学生知之甚少。
在一轮已经复习了如东亚、大洋洲等的区域地理基础上,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和分析能力,形成了分析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为学生自主、探究本节课的知识打下了很重要的基础。
四、设计思路
通过图片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图表资料,强化信息获取和解读;通过设计区域间的综合对比探究活动,加强分析区域特征、类比其差异的一般方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解析与透视,引导学生归纳提炼、迁移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进行交流展示学生的思路,规范描述和阐明语言,共同纠错;通过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整合智能体系。
五、三维目标:
1.了解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熟悉南北极地区的轮廓图及周围环绕的大洲或大洋的位置及我国三个极地科学考察站的名称和位置。
2.理解人类对南极洲科学考察和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
3.理解南极和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形成原因。
4.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确定两点间的相对位置、最佳航线的方向及计算距离。
5. 运用地图,根据相关信息,结合学过的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六、教学重点:
1.人类对南极洲科学考察和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
2.南极和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形成原因。
3.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确定两点间的相对位置、最佳航线的方向及计算距离。
七、教学难点:
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确定两点间的相对位置、最佳航线的方向及计算距离。
八、教学准备:
有关南北极地区图表资料,课件,学案
九、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
通过图片
创设情
景,激发
学习兴
趣,爱国
热情,民
族的骄
傲。
一、基础知识回顾
[展示相关材料]
材料一南极和北极地区图
材料二南、北极地区比较
南极地区北极地区
位置及范围
南极圈以南的地
区,它是南大洋及其岛
屿和南极大陆的总称。
是地球上最南端的地
区,中间是南极大陆,
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
印度洋包围。
北极圈以内地区,包
括极区北冰洋、诸多岛屿
和亚欧、北美大陆北部。
地球上最北端的地区,中
间是北冰洋,周围是亚、
欧、北美三大洲的陆地和
岛屿。
交通位置重要性从未来南半球各大洲间
横越南极的空中交通
看,南极洲是唯一的中
间基地。
位于亚、欧、北美三大洲
之间,过北极的航线是联
系三大洲的最短航线。
自然环境特征冰雪高原,气候特征:
酷寒、烈风、干燥。
年
均温约-50℃
冰雪、冻土覆盖面积广,
气候寒冷,年均温约
-30.℃。
学生阅读
图表回归
相关知识
点。
指导学生
阅读图
表,从中
了解南极
和北极地
区的地理
位置、范
围及丰富
的自然资
源,为进
一步读图
分析做好
知识铺
垫。
三、深化探究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比较区域特征:
1.南极洲气候有何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2.南极洲为什么比北冰洋寒冷的多?
结合材料三对比分析:
3.南、北极的极昼期长短有何不同?为什么?
4.我国黄河站、中山站和长城站哪个有极昼极夜现象?哪个最长?
5. 2008年10月16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
为什么要对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
6. 在两极点为中心的地图如何确定两点间的方向?运用图
表,根据
相关信
息,将高
中学习的
自然地理
和人文地
理的主干
知识融合
在区域
中,从而
理解两极
地区的自
然环境特
征,类比
区域间差
异及形成
原因,理
解人类对
两极地区
科学考察
和保护两
极环境的
意义。
立足主干
知识,设
计探究活
动,培养
学生探究
能力,综
合分析、
比较与归
纳能力。
在此过程
中,营造
民主氛
围,规范
描述(共
同纠错)。
第5题,
现实中热
点地区及
热点问题
成为命题
的素材,
将时事热
点有机地
结合到区
域地理复
习中。
四、总结归纳
请你说说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有什么异同。
引导学生
抓住知识
联系,形
成知识网
络,抓住
主干知
识。
培养学生
归纳总结
的地理思
维能力。
五、典例导航
【例题1】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回答
(1)a 位于
A.太平洋 B.亚洲大陆
C.非洲大陆 D.印度洋
(2)若箭头还表示洋流流动方向,
该处洋流是
A.西风漂流 B.日本暖流
C.墨西哥湾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
(3) b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变式训练】
2004年7月28日,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落成仪式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奥尔松举行。
读“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位置示意图”,(见图),回答问题。
让学生在
典型例题
中,体验
做题技巧
及其规
律。
引导学生
运用所生
成的一般
方法去解
决变式训
练,达到
取得举一
反三、融
会贯通的
效果。
在
此过程中
进行交流
来展示学
生的思
路,同时
教师点化
疑难。
选择典型
例题突显
学科基本
理念、主
干知识、
基本能
力,引导
学生解析
典型例
题,提高
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
力。
(1)在图中用符号“▲”标出昆仑站
的大致位置。
(2)昆仑站在长城
站的______方向。
(3)科考船“雪
龙”号出征南极,
从地理角度分析要
克服的最大困难:
在极圈附近海域
是,在
50°S附近海域是_____。
(4)此时,ABC弧左边阴影部分为夜半球的局部,图中晨线是_____弧。
(5)如果一架飞机沿晨昏线由A到C,其飞行方向是
_____。
【变式训练】
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55′N,11°56′E)建成。
据此回答10~11题。
1.7月28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到午夜太阳,此时北京
时间约为()
A.5时48分
B.7时12分
C.7时48分
D.5时12分
2.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A.600千米
B.900千米
C.1200千米
D.1500千米
五、课后目标检测题编制精当
足量有效
练习,要
求限时独
立完成。
通过巩固
提高,加
深对这一
节课知识
的掌握。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三一轮复习——初中世界地理,教师习惯于按部就班地给学生教授足够多的知识铺垫,即一一讲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把结论规律告诉学生,然后列出经典例题学生来做。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主体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新课程改革旨在改变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因此,这节课设计通过区域间的综合对比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综合区域内地理特征、类比区域间差异;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解析与透视,将时事热点有机地结合到区域地理复习中。
这节课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我们的学生对于图表等资料的信息提取与解读能力、分析归纳、表达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对于学生的知识迁移、规范描述和阐明语言,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