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 第十九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H-O理论) 理论)
进步性: 从一国基本经济资源优势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 的原因,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从贸 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的作用.它是现代国 际贸易理论的开端. 局限性: 资源禀赋并非国际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强调 静态结果,忽视了技术进步等许多实际情况; 对需求因素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
第三节 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
俗话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如果说国际贸易 研究"交货"问题,那么国际金融则研究"交钱"问题. 国际金融体系通常是指对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进行 调节的各种规则,安排,惯例和组织形式.19世 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体系经历带来四个阶段. 金本位体系(1870-1914) 前布雷顿森林体系(1915-1944)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5-1975) 牙买加体系(1976-今)
绝对优势理论
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出发说明了国际贸易 贸易发生与发展的必然性. 局限性: 只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的特殊现象.即在 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 通过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从中 取得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
代表人物: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基本思想: 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的绝对差 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 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 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 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进而获得比较利益.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 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 家具有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
欧盟会徽
1988年1月开始使用,会徽的底呈兰色,上 面12颗星围成一个圆圈,象征着欧共体12个 成员国,圆圈中间为各成员国国名.
欧盟货币——欧元 欧盟货币——欧元 ——
1999年1月1日正式 启用.除英国,希腊,瑞 典和丹麦外的11个国家 于1998年首批成为欧 元国.2000年6月, 欧盟在葡萄牙北部城市费 拉举行的首脑会议批准希 腊加入欧元区.这次会议 还决定在2003年以前 组建一支5000人的联 合警察部队,参与处理发 生在欧洲的危机和冲突. 2002年1月1日零时, 欧元正式流通 .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理论)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理论)
(一)代表人物: 赫克歇尔(E.Heckscher) 俄林(B . Ohlin) (二)理论体系: 1,要素供给比例理论 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 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 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 一国出口的是本国丰富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的是 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 2,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间的商品流动不仅会使各国商 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 等化.
第十九章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
重要问题
国际经济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 国际贸易组织 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 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 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 国际贸易理论体系
古典国际 贸易理论 现代国际 贸易理论 要 素 价 格 均 等 化 理 论 里 昂 惕 夫 之 谜 国 际 贸 易 新 要 素 理 论 技 术 差 距 理 论 当代(战后) 当代(战后) 国际贸易理论
欧盟成员国
27个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 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 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欧盟会旗
1986年5月29日正 式悬挂,会旗为天兰色底, 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 表示欧洲联盟12个成员 国.制作会旗的目的是表 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 增强人们对欧洲联盟和欧 洲同一性的印象.实际上 这个十二星旗代表的是圣 母玛利亚的十二星冠,寓 意圣母玛利亚将永远保佑 欧洲联盟.
欧盟资料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 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 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 系……" ——维克多雨果 欧盟的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宗旨是"通过建 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 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 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 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 成员国 会旗 会徽 货币
1915-1944) 前布雷顿森林体系(1915-1944)
两次大战之间的IMS(国际货币制度) 各国视黄金为至宝.
⑴货币单位仍规定含金量; ⑵国内不流通金币,代之以国家发行的银行券; ⑶银行券可兑换外汇,并可在境外兑换黄金; ⑷本币与金本位制国家货币保持固定比价,通过 政府干预来稳定汇率; ⑸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要维持其货币与黄金的可 兑换性.
总之,比较优势学说,进一步分析,揭示了国际 贸易所具有的互利性和国际分工的必要性.它证 明各国通过出口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进口相对 成本较高的产品就可能实现贸易的互利.李嘉图 比较成本学说的核心是比较优势原则.比较成本 说揭示了人类分工协作的大道理. 然而这个理论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 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和价值规 律的国际内容.
绝 对 优 势 理 论
比 较 优 势 理 论
要 素 供 给 比 例 理 论
产 品 生 命 周 期 理 论
偏 好 相 似 理 论
产 业 内 贸 易 理 论
国 家 竞 争 力 理 论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
又称绝对成本说(Theory of Absolute Cost),地域分 工说(Theory of Territorial Division of Labor). 1,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2,基本思想 所谓绝对优势,是指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 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即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 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 每一个国家都应该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去交换 本国必需的但自己生产又处于绝对不利地位的产品, 从而使本国的土地,劳动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 3,绝对优势案例
机遇 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 结构和竞争
要素条件
需求条件
相关产业和 辅助产业
政府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
规模经济理论
某一假定行业的投入产出关系
产出 5 10 15 20 25 30 劳动投入 10 15 20 25 30 35
第二节 国际贸易组织
一北美自由贸易区 二 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 三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1 非歧视性原则 2 降低和最终取消贸易壁垒的原则 3 磋商调解原则
技术差距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1961年在《国际贸 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首次提出. 技术差距理论是以科学发明,技术创新的 推广过程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 先进国家利用对新产品的技术控制,保持 领先地位,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 随着新技术向国外转移,其他国家开始模 仿生产并不断加以扩大,创新国的比较优 势逐步丧失,出口下降,以至最终退出出 口.
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它认为人力资本是劳动力与资本结 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人们通过对劳动力 进行投资,可以提高其素质,从而影响一国参与国 际分工的比较优势. 研究与开发(R&D)理论:它认为研究与开发也是 一种生产要素.一个国家在研究与开发中投入的资 金越多,其生产产品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度就越高. 信息要素理论:它认为信息是可以创造价值并能进 行交换的无形资源,是现代生产要素的组成部分, 占有信息便会产生贸易;信息本身同时又是可以交 换的商品,且是一种无限的资源,占据信息意味着 比较优势的改变,可以促进一国贸易格局的变化.
金本位体系
1880~1913年是国际金本位制的黄金时代, 以金币本位制为其典型特征. 金币本位制的基本内容:金币为本位货币, 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黄金,金币可自由铸造, 黄金可自由输出入. 国际金本位制度曾发挥一些积极作用,但 缺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一战爆发后, 各国停止银行券兑换黄金并禁止黄金输出, 其黄金时代宣告结束.
布雷顿森林体系
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各国的经济 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 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 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 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 体系成为可能. 在这一背景下,1944年7月,44个国家或政 府的经济特使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 森林,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会议通过了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决定成立一个国际复兴 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以及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
1,产品的出口建立在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 每个国家都存在一个代表性的需求水平,表 明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与这种收入水平相 应的代表性消费品是各国消费品产业发展的 主导.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符合大多数消费 者的需要,其生产才容易达到规模经济,从 而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利润率.
2,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贸易量就越大 就某个国家而言,由于收入水平的差异,其 需求水平也必然有差异.因此一国专门生产 某一个代表性需求层次上的商品,就意味着 它不能满足本国其它收入水平消费者对同类 产品的消费. 国际贸易可以解决各国生产者在某个层次产 品的生产上达到规模经济和满足不同收入消 费者消费需要的矛盾.即各国可以专门生产 本国代表性需求产品,并出口这种产品,同 时分别从不同的国家进口其他国家生产的, 用来满足本国其他收入层次消费者的需要.
里昂惕夫之谜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1953年用投入—产出模型 对美国40年代和50年代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分析, 考察了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和美国进口 替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发现美国参加国际 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专业分工基础之上的 (即出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低于进口替代产 品的).这一结果恰与俄林的要素赋予论相悖, 引起了经济学界和国际贸易界的巨大争议.
产业内贸易理论 同类产品(第二产业内的产品)之间的国际贸 易量增加.一国一方面出口工业产品,另一方 面大量进口相似工业品.又称双向贸易. 原因:产量达到一定水平,LAC上升,所以从 国外进口.
国家竞争力理论
由哈佛商学院的米歇尔.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也被 称为波特的钻石理论(Porter's Diamond),主要研究一个 国家为什么能在某一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绝对优势案例
英国在铜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法国则在大米生产上具有 绝对优势
国 家 英国 分工 法国 前 合计 英国 分工 法国 后 合计 国际 交换 英国 法国 铜产量 单位) (单位) 1 1 2 3 3 2 1 所需劳动 天数) (天数) 100 200 300 300 3 300 3 1 2 300 300 大米产量 单位) (单位) 1 1 2 所需劳动 天数) (天数) 200 100 300
假定的生产变化
万支玫瑰 美国 南美 合计 -1000 +1000 0 万台计算机 +10 -3 +7
比较优势理论案例
葡萄牙处于绝对优势,但是在酒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英国处于绝对劣势,但在毛呢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国 家 分 工 前 分 工 后 国际 交换 英国 葡萄牙 合计 英国 葡萄牙 合计 英国 葡萄牙 酒产量 单位) (单位) 1 1 2 2.125 2.125 1 1.125 所需劳动人数 毛呢产量 (单位) (人/年) 年 单位) 120 80 200 170 170 2.2 1.2 1 220 1 1 2 2.2 所需劳动人数 (人/年) 年 100 90 190 220
产品生命周期说
美国学者弗农和威而士将产品生命周期(产生, 成长,成熟,衰退)理论运用到国际贸易理论分 析中,他们把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美国对某一种 新产品具有出口垄断,外国生产者开始生产,外 国产品在出口市场进行竞争和美国进口四个阶段. 这一理论成为二战后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的著名 理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偏好相似理论 主要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