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第一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把文学比喻为一种发光体是从 近代以来开始兴起的。 英国批评家哈兹里特把文学比喻为发 光体;美国批评家艾布拉姆斯则把发光 体直接解释为灯。
除了镜子与灯,中外都有把文学比喻 成画的例子。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宋代张舜民 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 ——西方 生动的比喻意象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学 是什么这一抽象的难题。
(四)从表象中品味意蕴,在意蕴中领悟真谛 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表层意蕴之外,往往 还有深层意蕴。 表层意蕴是通过文学的艺术描写直接体现出 来,可以由读者通过字面意义直接感知,它能 够从艺术形象中直接归纳和概括。 深层意蕴则是运用暗示、象征等艺术手法创 造出来,隐含在字面意义背后的意蕴。 无论是表层意蕴还是深层意蕴,要想做到准 确把握,都必须认真阅读作品、深入分析研究。
又如, 昨夜松边醉倒, 问松: 我醉何如? 又如 , “ 昨夜松边醉倒 , 问松 : ‘ 我醉何如 ? ’ 只 疑松动要来扶, 以手推松曰:‘ ’”( 疑松动要来扶 , 以手推松曰 ‘ 去 ! ’” ( 辛弃疾 西江月》 《西江月》) 简单的对话辛弃疾写出了憨拙可爱的醉态以及醉中的幻 觉,很有风致,诙谐有趣。 语言、意象的谐趣来自生活的轻松体味和别具慧眼的 观察。 南宋诗人杨万里此类诗歌最多,因为他总是以一颗充满 情趣的机心去体味自然。
例如“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 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 是对生活的快乐解读,只有深刻领会生活意趣的人 才会欣赏眼前的和乐景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 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是对大自然的倾心欣赏,只有静下心来,把自己的 身心完全融于自然,才能领略自然的意趣。
按照柏拉图的比喻文学就好比是一面镜子, 它可以把面对它的一切东西都照出来。
柏拉图以后,文学艺术比喻为镜 子,就成为一个经典比喻被确立下 来了。 达·芬奇、莎士比亚 俄国的别林斯基更是明了地重申 了这一比喻。
“文学的显著特色在于对现实的忠实; 它不改造生活,而是把生活复制、再现, 像镜子一样,把生活的复杂多彩的现象 反映出来。” ——别林斯基
在美学史上,再现说与表现说各不相 让。在文学史上,有以再现说而造就的 伟大作家,也有以表现说而造就的伟大 作家。 看样子,文学到底是什么,理论学家 还会一直争论下去。
当然关于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还有从 不同角度进行的回答,比如,文学是社 会的镜子,生活的反映;文学是时代的 感应,历史的记录;文学是人类心灵的 发生发展史,文学是人类情感永恒的传 达之途等。 不管哪一种说法都与再现、表现这一 本质有着必然联系。
艺术把人们的日常生活带到了诗意的 状态之中,在此诗意状态中作品建立世 界,展现大地,进入了生活的最高境界。 在艺术作品中,人彻底摆脱了非本真 的浑浑噩噩的生存方式,世界才真正进 入了存在的光亮之中,人生在世诗意般 地彰显出来。
二、是一面镜子还是一束灯光
(一)镜与灯:关于文学的比喻 不知有多少人曾经被文学的世界所打 动,可是,更多的时候,对于更多的人 来说,可能并不去思考什么是文学。 古往今来,理论家们不知提出了多少 种观点,莫衷一是。
(二)以意逆志 “以意逆志”也是由孟子提出来的。他说: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 逆志,是为得之。” 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要 通过文学作品的文辞来推求、理解作者所要表 达的原意。也就是说,作品的意义是由作家赋 予的,文学鉴赏的目的就是要准确无误地知解 作者的意图。
这种鉴赏理论的缺陷也是相当明显的,作品 的意义固然与作家的创作背景有这样那样的 联系,而读者鉴赏的毕竟是文学作品本身 读者鉴赏的毕竟是文学作品本身, 读者鉴赏的毕竟是文学作品本身 过多地强调作家、社会的因素,往往会使文 学鉴赏陷入庸俗社会学和繁琐考证的歧途, 从而丧失了文学鉴赏的鲜活性和生动性,其 结果不是形成对作品的曲解,就是固化作品 的含义。
文学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一种方式, 过去,我们常常停留在这一认识水平上。 实际上,从更为本质的方面看来,人 之所以不同于其它动物,就在于人类把 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最大限度地统 一起来,并使之成为人类内在的和本质 的需要。
人类社会越是向前发展,这个方面就 越是突出。人类的生存正是以满足这种 更内在、更本质的需要而展开的。 从这一意义来讲,文学不是别的,文 学正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
中国文学阅读与欣赏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 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 具,但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爱因斯坦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 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的决定》
人文学科培养人的高远的理想,养成 人宽广的胸怀,智者的机智,仁者的儒雅。 自然科学强调的是“是什么”的客观 陈述,而人文学科则注重“应当是什么” 的价值内涵。 人文学科让我们真正地懂得什么是真 正的自由、什么是生活的智慧。它能够引 导我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从 而设立一种理想的人格、目标,并愿意为 之奋斗终生。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
(二)模仿与镜子、表现与灯 与比喻相比,比喻后面的理论学说当然 更为重要。因为比喻不过是它背后的理 论学说的形象描绘而已。 镜子的理论把文学理解成写实的再现 的;而烛光的理论则把文学看成是创造 的表现的。 的表现的。
在柏拉图看来,诗人创作作品,就是 对世界的模仿,并不是创造,这正如用 镜子反照万物。 从柏拉图开始,用来解释文学本质的 模仿理论就成为西方文艺理论史 的重要 观点,影响深远。 模仿说在后来的发展中,又演化成再 现说。
(三)文学的两个世界 文学到底是再现的还是表现的,两种 学说互不相让,也互相不能说服。 从理论上认为文学在本质上要么是再 现的,要么是表现的。
从文学的实际来看,在任何一部被认 为是纯粹表现情感的作品中,我们也能 看到现实世界的影子; 同样,任何一部标榜写实的作品中也 会有现实以外的东西。 《诗经》、《离骚》
你的结论是: 你的结论不会影响这张图本身。这是一张同形 图。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结果呢? 因为任何一种结论都包含主体的经验因素。 所以任何一部声称是再现对象的作品,都不 同程度地包含着作家主体的意向性。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西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九个实词对场景和环境的描写是极其 写实的。 但是,除了这些景物就没有别的了吗? 也许有许多,但作家只写了这些。
中国传统中,很早很早就把文学比喻 为一种发光体。 镜子的比喻往往把文学看成了一种再 现方法,而发光体的比喻把文学看成了 心灵的表现。
庄子把心灵当作是发光的物体。 “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发乎天光者, 人见其人。” ——《庄子·庚桑楚》
我们还可以从《诗品序》来进一步体会到古人的这 种比喻。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 形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灵祗 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 感鬼神,莫近于诗。 文学非一般灯烛可比,可谓与日月同 辉。 照烛三才,晖丽万有。
说明作家创作是有选择的,为什么这 样选择,说明作家是有意向的,即主观 的因素在其中。 这两组相反的意象,一组是冷色调的, 一组是暖色调的,但都与作家的意向相 吻合。 可见,绝对的再现是根本不可能的。
与再现说明显的片面性相比,表现说 存在的问题更多。 在西方,近代以来,一直是表现说在 理论上唱主角。 在我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文学 被极端政治化了,因此,文学表现情感 的理论很容易被人们认同。
2、文学的机趣
这里的“机”字有机智、聪明的意思。机趣是 指作家在人物、情景、结构、文字安排上的匠 心巧运,它多是作者对情、景、理瞬间的领悟。 例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 谐音暗喻是民歌的常用手法,诗人把握其精髓 以后,以生花妙笔予以升华,“道是无晴却有 晴”明指天气阴晴无定,暗喻意中人的感情扑 朔迷离,捉摸不定。
3、文学的谐趣
谐趣,这里的“谐”有两个意思,一是和洽,二是 诙谐。生活本身不乏谐趣,文学作品在和洽之中表 现生活的多趣,在幽默诙谐之中表现多智,都会产 生谐趣,引得读者轻松、会心的微笑。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绝句》其七: 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爱花的癫狂,怕老的心态,繁枝易落的理 性思考,却归于嫩蕊的慢慢展开,一个 “商量”,将诗人的谐趣印在了诗里。
第一讲 文学是什么
一、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 诗不只是此在的一种附带装饰,不只 是一种短时的热情甚或一种激情和消遣。 诗是历史的孕育基础。 ——海德格尔
唯物主义一个最朴素的真理告诉 我们,人要生存,首先要解决吃穿 问题。 当人类已经解决了吃穿住的问题, 另一种需要就会被提升起来。
文学作为人类一种重要的精神活动方 式,正是用来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 人们常常把文学比喻成人类的精神食 粮,这形象地说明了文学对于人类来说, 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与镜子比喻相比,在灯这一比喻的背 后,存在着与模仿说截然相反的理论, 那就是表现说。 所谓表现说,就是认为文学艺术是对 人类主观世界的表现。 这种理论在中西文学理论中都有。
结论: 在中西美学史上,有的理论家主张文 学是再现的,有的理论家主张文学是表 现的,可以说,再现和表现是文学理论 史上两种最为典型的观点,这两种观点 是截然对立的。
二、 以作品为中心的鉴赏方法
(一)从形式中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容,在内容 中审视文学的形式 (二)从整体中把握内容,在局部中细加分析 (三)从文学中感悟生活,在艺术中理解真实
从文学中感悟生活,在艺术中理解真实
杜牧的诗《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对于拿着尺子的来鉴赏文学作品的人,汪曾 祺说,给他个饼子,抹点黄酱,蹲墙根吃去 吧。 文学不是自然现象或社会现实的原生态,常 理只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它不能用 来作为评判文学作品的标准,否则艺术将不 成为艺术。
文学最流行的不是抽象的阐释,而是 形象的比喻。 有人把文学比喻为镜子; 有人把文学比喻为灯; 有人把文学比喻为画。 不同的比喻代表着不同的文学观,代 表着不同的美学观。这些生动而有趣的 比喻也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容易地走近文 学。
把文学比喻成一面镜子,是各种关于 文学的比喻中最古老的比喻之一。 《理想国》把诗人和画家比喻成一个 拿着镜子的人。 ——柏拉图(古希腊)
在海德格尔看来,文学不是现实的装 饰物,更不是一种消遣。海德格尔把文 学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 栖居在这一片大地上。
按照海德格尔的描述,文学是这样一 种景观,它在大地与天空之间创造了崭 新的诗意的世界,创造了诗意生存的生 命。
海德格尔分析梵高的名画《农鞋》
我们甚至不能看出这双鞋是放在什么 地方的。这双鞋的四周空无所有,除了 一个不确定的空间,鞋子上甚至没有泥 土与乡间小道的尘土。一双农鞋,仅此 而已。 但从鞋的磨损,可以看出劳动者的艰 辛,从鞋的粗壮的坚实性中,透射出她 在料峭的风中通过广阔与单调田野时步 履的凝重。
第二讲 鉴赏模式
一、 以社会历史环境为中心和以作家为中心的鉴赏方法 (一)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由孟子提出来的。他说:“颂其诗、读其 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所谓“知人论世”,就是说,读者在阅读文学文本的时 候,要了解作家的性格,生平经历,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 境,目的是准确地理解文学作品。
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从表层看,它表 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深一层看,除了有一个显在的爱情悲剧的主 题之外,还有一个隐在的审美的主题:美的存 在、美的毁灭和人类对美的向往。 那么,《西厢记》呢?请你谈一谈它的深层 意蕴。
(五)从作品中寻索趣味,在趣味中得到愉悦 阅读文学作品还应注意文学趣味。有趣是区别文学 与非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志。感受文学的趣味, 就是感受文学的美。文学的趣味主要有五种: 1、文学的天趣 天趣主要是指作品浑然天成,清新可爱。有天趣的 文学,给人的感觉是信手拈来,毫无刀雕斧凿之痕 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