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PPT
合集下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教学课件
A.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发生根本变化 C.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D.中国共产党由注重经济建设到注重文化建设
当堂小练
4.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前列,一刻也不能缺少理论思维。中共十八大上,哪 一“理论思维”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C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地点 2017年、北京。 2.大会主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 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主要内容 (1)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 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 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阶段 时间
主要内容
(1)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内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容 (3)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充实 1992年初,
(4)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发展 邓小平南方
(5)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谈话
(6)发展才是硬道理
意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义 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
当堂小练
4.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前列,一刻也不能缺少理论思维。中共十八大上,哪 一“理论思维”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C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地点 2017年、北京。 2.大会主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 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主要内容 (1)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 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 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阶段 时间
主要内容
(1)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内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容 (3)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充实 1992年初,
(4)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发展 邓小平南方
(5)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谈话
(6)发展才是硬道理
意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义 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27张PPT)
时间:1978年 内容:提出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共十二大(1982年)
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 的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 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时间:1982年 内容: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1987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 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 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 段。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的完成,到社会主义 现代化基本实现(21世纪中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内
代表先进生
容
产力的发展
要求
代表中国先 进文化的前
进方向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意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义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代表中国最 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
新疆喀什沙尘暴
海洋污染
土壤污染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到底是为了什么?该如何发展?
湖泊污染
河流污染
(2013年-至今)
中共十六大(2002年)
新目标
1、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新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 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邓小平文选》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的总设计师。
中共十二大(1982年)
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 的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 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时间:1982年 内容: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1987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 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 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 段。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的完成,到社会主义 现代化基本实现(21世纪中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内
代表先进生
容
产力的发展
要求
代表中国先 进文化的前
进方向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意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义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代表中国最 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
新疆喀什沙尘暴
海洋污染
土壤污染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到底是为了什么?该如何发展?
湖泊污染
河流污染
(2013年-至今)
中共十六大(2002年)
新目标
1、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新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 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邓小平文选》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的总设计师。
第24课:社会主义的建设时期PPT课件
改革从农村向城市进军
原因:企业缺乏自主权。
主要方式: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作用: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
特点:开放由试办经济特区 起步,由沿海、沿江向内地 扩展,形成了全方位、多层 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主要原因:长期的封闭导致 了中国的落后局面 主要目的:发展民族经济 作用: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飞 速发展。
材料四:
人民消费水平的变化 传统四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新四大件:彩电、洗衣机、电冰箱、音响。
衣 食 住 行
1、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 衣”
2、从要吃饱到要吃好
3、人均居住面积从3.6平方米到 8.8平方米
4、交通大大改观,使人们出门 更加快捷方便
1、国力倍增举世瞩目
:
2、农业生产蓬勃发展
重点难点
重点
改革开放 基本路线 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点: 基本路线
一、历史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邓小平的复出
2、国内政治安定 3、经济得到恢复
主要内容
1、思想路线:全会重新确立了实 事求 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前提)
2、政治路线: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 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核心)
对内改革:是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方面 进行改革,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材料:改革之前,我国在管理上责任不明,分配上采 取平均主义的办法,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城乡劳动 者积极性不高,企业效益普遍低下。
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
主要任制
作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哪些重要决定|?有什么重要 历史意义?( 作业 )
课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02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定义和特征
定义
01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指以马克 思主义为指导,通过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实现国家现代化目标 的国家。
02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调的是国 家的整体现代化,包括经济、政 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 个方面的现代化。
特征
政治现代化
拥有健全的民主制度,法 治体系完备,政府治理能 力现代化,公民权利得到
经济社会的转型压力
人口老龄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供给减少, 社会保障负担加重,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带来压力。
资源环境压力
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环境压力逐 渐加大,需要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城乡、 区域之间人均收入差距较大,需要加强政策 协调和区域合作。
会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背景和意义
背景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意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 然选择。通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国家的综合 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04
增进人民团结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需要增进人民团结,加强民族 团结和宗教和谐,促进社会和 谐稳定。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创新和文 化产业发展。
1949-1978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PPT课件模板
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
在祖国统一问题上
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在对外问题上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世界和平 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汇报人: XX党支部
日期:2021-6-21
0 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阶段及特征
0 2
社会主义时期的探索历程
0 3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问题
0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部分
过渡时期
1 “过渡”准备:人民政府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斗争;
2
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3
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的确立、完善。
生产力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主要矛盾 阶级结构
第二 这时期的探索,总的来说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方面过于追求生产关系 的先进性和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另一方面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因而付出了沉重代价。
第三 总的特点是成就与失误并存,经验与教训交织。
第一 这个时期的探索,是在继承和恢复了党的优良传统,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后出现的。
02
1956年 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共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1956年
中共“八大”召开,正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 间的矛盾。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逐步探索出一条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 在经济制度改造的同时,与人的改造结合进行。
结论
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
在祖国统一问题上
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在对外问题上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世界和平 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汇报人: XX党支部
日期:2021-6-21
0 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阶段及特征
0 2
社会主义时期的探索历程
0 3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问题
0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部分
过渡时期
1 “过渡”准备:人民政府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斗争;
2
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3
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的确立、完善。
生产力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主要矛盾 阶级结构
第二 这时期的探索,总的来说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方面过于追求生产关系 的先进性和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另一方面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因而付出了沉重代价。
第三 总的特点是成就与失误并存,经验与教训交织。
第一 这个时期的探索,是在继承和恢复了党的优良传统,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后出现的。
02
1956年 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共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1956年
中共“八大”召开,正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 间的矛盾。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逐步探索出一条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 在经济制度改造的同时,与人的改造结合进行。
结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件第二章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第四节 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左”的错误的发展
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问题 中苏关系恶化 北戴河会议阶级斗争成为主题 八届十中全会——阶级斗争 经济调整仍在继续
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 “大四清” 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 农村阶级斗争 《前十条》社教运动
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思想得以进一步发展
——周恩来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 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
三、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论十大关系》为纠正经济问题创造条件 刘少奇提出经济发展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 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中共八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方针、任务的确立 1956年9月15日八大召开
论十大关系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赫鲁晓夫中共中央对苏共二十大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1956年4月25日论十大关系前三条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四五条借鉴苏联的教训思考经济体制方面改革的问题后五条主要讲政治关系二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与双百方针的提出在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充分地提高生产技术更加需要充分地发展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更加需要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周恩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三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论十大关系为纠正经济问题创造条件刘少奇提出经济发展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四中共八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方针任务的确立1956年9月15日八大召开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一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第二确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第三坚持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第四探索改进经济管理的方针政策第五强调扩大人民民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第六明确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方针任务第七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外交政策第八强调要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五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提出1957年6月19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正是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第四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可以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即团结批评团结第五提出并阐述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政策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一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事情正在起变化运动的主题开始由党内整风转向反击右派的进攻反右派斗争全国范围内展开严重扩大化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长期偏离经济建设而陷入阶级斗争的误区二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脱离现实违背规律造成严重失误脱离社会经济条件超越生产力水平的盲目冒进急于求成是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正常秩序的巨大破坏三对左的错误的初步纠正第一次郑州会议武昌会议第二次郑州会议逐渐剥去了一些空想色彩但左的错误还没有得到彻底纠正四二届全国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PT教学课件
强化训练:
• 同学们都将成为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实现小康社会这一蓝图需要
我们( )
• 具有开放的 胸怀,并富有创造精神。
B
• 遵纪守法做负责任的公民
• 热爱自然,成为身心健康的人
• 崇尚先进,增强建设祖国的本领
• A B C D
活动与探索:
为加快本地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某校九年级(3)班的学生,准备开展以“振兴当地经济,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学生,请你参与:
(3)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标语。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共同的期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你我共参与。
1.3.2 奇偶性
说课程序
教材分析 教材处理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程序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作用 •教学目标Βιβλιοθήκη •教学重点、难点教材地位与作用
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 二次函数,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地位,学习目标,将形成函数奇偶性的定义 的过程做为本节课的重点。
•因为学生自身建构知识能力较弱,所以在概念形成的 过程中,从图形的直观认识到数学符号的语言描述将成 为本节课的难点,而类比函数的单调性定义的形成过程 可以突破此难点 。
二、教材处理
• 内容组织安排 • 学生情况分析
内容组织安排
首先通过具体实例引出第一个知识点奇偶函数的定义。 而后通过例题学习第二个知识点,判断一个函数是奇函数 还是偶函数的方法。最后通过练习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学法指导
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 (1)学生以往对于图象的对称性已经有所了解。 (2)学生对于数形结合已经有了初步的领悟。
实现目标的途径 (1)通过让学生探究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培养学生观察归纳 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对函数奇偶性定义的分析,达到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件(18张PPT)——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典型例题】
6.新中国初期,为解决房屋短缺问题,由政府出钱、单位负责建房和分配的模式,成为当时的主 要房屋供应机制,即“福利分房”。直到1978年,住房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还不到 10%。这主要是因为( )
A.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C.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
B.人口数量的相对增长 D.社会经济处于探索期
【典型例题】
8.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作出“三线(西南、西北)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涉及钢铁石油、 农林等300多个重大项日,建成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昆铁路等重大项目以及攀枝花等新兴工业 城市。据此可知,三线建设( )
A.完善了国民经济结构 C.打破了西方经济封锁
B.体现八字方针对工业的调整 D.改善了国防实力和经济布局
【典型例题】
5.到1966年,广大内地和边疆省区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形成不少工业中心,如武汉、包 头等钢铁基地,山西、内蒙古、河南、安徽等煤炭基地,兰州石油化工中心,成都、重庆的钢铁、 机械基地。这说明,当时我国( )
A.工业布局有了改善 C.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B.经济建设重心转向内地 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实行
谢谢观看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 中曲折发展
0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02
文化大革命
03
伟大的建设成就
01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1)中共八大
背景 内容
意义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 ①指出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制定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 先进的工业国 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综合PPT课件讲义
60年代—— 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
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综合四:重要的法律文件
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1949年《共同纲领》
一届全国政协
土地改革的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54年宪法
一
届全国人大
1982年宪法
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 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 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 国必须(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 现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的根本大法;
②完成三
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
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建国以来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调整?有什么经验教 训?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②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 ③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一五”时期,农民人均收
入年均增长率达10%左右。1978年后,农民人均收入更是大幅度提高,年
均增长率达12.7%。
材(料1二)“下面一两五幅”图期反间映了,社我会主义建设初期出现的失误与挫折。
国先后完成了土地改革
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78年开始实行了家庭 图一
时间 1950~ 1952
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综合四:重要的法律文件
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1949年《共同纲领》
一届全国政协
土地改革的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54年宪法
一
届全国人大
1982年宪法
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 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 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 国必须(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 现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的根本大法;
②完成三
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
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建国以来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调整?有什么经验教 训?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②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 ③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一五”时期,农民人均收
入年均增长率达10%左右。1978年后,农民人均收入更是大幅度提高,年
均增长率达12.7%。
材(料1二)“下面一两五幅”图期反间映了,社我会主义建设初期出现的失误与挫折。
国先后完成了土地改革
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78年开始实行了家庭 图一
时间 1950~ 1952
高三历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PPT)2-2
主要抓住三个问题
1、探索的开始 2、探索过程及面临的两大主题: 一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 二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3、十年建设的成就
小巫见大巫,相比土星光环那样不起眼。年月下旬,是观测土星的最好时机,因这时土星正值冲日前后。冲日此一现象,是指当我们垂直于太阳
系轨道面观望太阳系时,太阳、地球及土星排成一条直线,从地球看上去,土星正好与太阳的方向对立,土星的亮度达到全年最亮,其视角大小 也是一年里最大的。而年,土星冲日落于月8日,当太阳西下时,土星就会从东方地平线升起,整晚可见。虽然说土星冲日只有一天,但观测土 星无须真的等到冲日之时,在一年里,基本上我们只有约个月的时间观测不到土星而已,不过,说到较容易观测的时间,就是在冲日前后一个月, 因为这时土星几乎整晚可见;在接下来的月至8月份,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土星。熟悉星座的读者们,年的土星出没于处女座与天秤座之间,离开 处女座的主星———角宿(Spica)不远,
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年)
阶段特征 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2、由于中共不同意苏共领导人全盘否定斯大林, 并开始破除对苏联经验的迷信,苏共推行反华政 策,中苏关系破裂 3、帝国主义掀起世界性Fra bibliotek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
号”飞临土星时,探测到了第十二颗卫星。为了纪念它的功绩,起名为“先驱者号”。“旅行者号”飞船于98年月日和月日在近距离考察土星时, 又发现了颗卫星。98年8月日“旅行者号”在距土星云层之上公里处掠过,考察了土星及其光环和9个卫星。这次飞掠土星时,又发现了颗卫星。 距土星最近的是土卫十五,它与土星的距离为.7万公里,仅为卫星到土星中心的.9个土星半径,公转周期为.天,其半径只有公里;最远的是土星 九,平均距离约9万公里,它距土星中心为个土星半径。土卫八的轨道面与土星赤道面的交角为7°′,属于不规则卫星。土卫九的轨道面与上星 赤道面的交角为7°,逆行,轨道偏心率达.,也属于不规则卫星。其余的卫星均为规则卫星。有趣的是,土卫四和土卫十二、土卫十和土卫十一 都是两两同一条轨道上;而土卫三、土卫十;https:/// QQ皇族馆 ;六和土卫十七则是三星同居一轨道。从飞船发回的资料看,没 有发现这些卫星上有火山活动的痕迹。观测历史编辑地面土星是外行星,在合日(视觉上接近太阳)前后两个月以外,其他时间也适合观测。而
毛概ppt课件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的提出背景
国际形势的变化
党的建设面临新形势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 ,国家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需 要全面提升综合国力应对挑战。
随着党执政环境和任务的变化,党的 建设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需要全面 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 和利益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全 面深化改革解决深层次矛盾。
提高公民法治意识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 法治观念。
依法治国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
部分法律法规存在缺陷或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部分执法机 关执法不严或存在腐败现象;部分公民法治意识淡薄。
对策
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立法工作;加强执法监督,提 高执法水平;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治意识;建立 健全法治监督机制,保障法律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度。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 得感和幸福感。
0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
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实现国家富强
通过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 ,实现国家在经济、科技、文
化等各方面的强大和繁荣。
实现人民幸福
以人民为中心,提高人民的生 活水平和幸福感,包括提高民 生保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 方面。
四个全面的意义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利于完善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有利于破除 体制机制障碍,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 商环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ppt模板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探索时期(高三历史)
• 在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分清敌我,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 在是非关系问题上,对犯错误的同志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要允许人家犯错误, 允许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 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上,要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 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要反对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或一概照搬。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二)曲折和失误 1.原因: 2.表现:1958年高举“三面红旗” (1)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2)“大跃进”:以大量钢铁为中心, 特点 (3)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 3.影响:
“三面红旗”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 线,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争取在15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主 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会上通过了第二个五 年计划,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任务和指标。会后,全国各 条战线迅速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 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制定的1958年国民经济计划的第二 本帐的主要指标过高,提出1958年钢产量要在1957年535万 吨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作为1958年实现“大跃 进”的主要步骤。粮食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增产80%,由 3900亿斤达到7000亿斤左右,1959年要比1958年增产50%, 由7000亿斤左右达到10500亿斤。 高指标
导致了这场人类的浩劫。
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十年(1956-1966)
考点原文
文化大革命;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 化;文革时期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文革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考点解析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治建设的必 要性和艰巨性;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 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 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 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 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系的 影响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二)曲折和失误 1.原因: 2.表现:1958年高举“三面红旗” (1)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2)“大跃进”:以大量钢铁为中心, 特点 (3)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 3.影响:
“三面红旗”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 线,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争取在15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主 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会上通过了第二个五 年计划,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任务和指标。会后,全国各 条战线迅速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 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制定的1958年国民经济计划的第二 本帐的主要指标过高,提出1958年钢产量要在1957年535万 吨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作为1958年实现“大跃 进”的主要步骤。粮食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增产80%,由 3900亿斤达到7000亿斤左右,1959年要比1958年增产50%, 由7000亿斤左右达到10500亿斤。 高指标
导致了这场人类的浩劫。
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十年(1956-1966)
考点原文
文化大革命;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 化;文革时期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文革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考点解析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治建设的必 要性和艰巨性;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 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 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 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 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系的 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十年建设的成就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956———————1966年)
1、中心词? ———“探索”(曲折、发展) (1)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2、探索的大背景? (2)一五计划顺利实施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 (3)如何探索符合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1)原因是底子薄、经验少,且苏联经验又不 是完全成功的经验 (2)当时的尚未认识到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也没有完全搞清楚, 所以出现一些失误,走了弯路
误
1960在农村纠“左” 1960----1966年 八字调整方针 调整国民经济 七千人大会 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好
3、总结失误(在两大问题上的失误)
一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 二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具体表现为 1、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2、所有制形式求纯。 3、阶级斗争扩大化。 失误原因: (1)客观:实践经验不足;客观环境的影响;历史原因。 (2)主观:思想认识失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的影响夸大。 (3)错误主要在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错误,对主要矛盾判断错 误
主要抓住三个问题
1、探索的开始
2、探索过程及面临的两大主题:
3、十年建设的成就
2、探索的过程 1956----1957年 贯彻执行八大路线
政治上:整风运动(背景、内容、核心、目的) 反右派斗争(必要、正确) 经济:超额完成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 化的初步基础)
2、探索的过程
1956----1957年 贯彻执行八大路线 经济:超额完成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正确) 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开始(原因、影响)
第九单元
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49——1956年过渡时期完成后的变化 1、生产力:落后农业国 (一五计划)社 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初步建立起来 2、经济基础:新民主主义经济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经济 3、政权性质:新民主主义(新政协) 社 会主义的人民民主专政(人大); 4、阶级结构:四大阶级成分 社会主义 劳动者 5、主要矛盾:阶级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 关系的矛盾
四
个
阶
段
过渡时期(1949—1956年)第五章 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年)第六章 十年文革(1966—1976年)第七章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年—至今)第八章
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年)
阶段特征 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2、由于中共不同意苏共领导人全盘否定斯大林, 并开始破除对苏联经验的迷信,苏共推行反华政 策,中苏关系破裂 3、帝国主义掀起世界性的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
十年探索
3、曲折?
4、发展? 有成功的探索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出现了问题又能 纠正,总的趋势是发展的
知识体系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在 探 索 中 曲 折 发 展 成 功 探 索 正确的方针政策:《论十大关系》、八大、整风运 动、反右派斗争、八字调整方针、七千人大会 1、必须从各情出发 2、不能进仅从主观愿望出发, 脱离实际 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石油、钢铁、电力等工 3、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 业发展迅速,尖端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进 4、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工作中出现什么问题就应该纠 “左倾”错误: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建设社会主义 正什么,不能只反右不反“左” 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 倾”斗争 损失: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三年经济困难。
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在探索方面做出重大的贡献
八大(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 三大正确决策: 总任务的提出(和七届二中全年一脉相承) 经济方针的制定? (内容)
意
义
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方针和设想 理 富有创造性,是对中国自己建设社 论: 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实 践: 八大以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的历史发展证明,八大的路线对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深远的意义
主要抓住三个问题
1、探索的开始
2、探索过程及面临的两大主题:
一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
二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3、十年建设的成就
关于探索的开始
(1)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2)一五计划顺利实施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 1、背景 (3)开始破除对苏联经验的迷信注意总结本国经验 (4)我党缺乏理论和实践经验 (5)帝国主义掀起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 《论十大关系》:标志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道路 2、正确决策 八大: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指明方向
主要抓住三个问题
1、探索的开始
2、探索过程及面临的两大主题:
一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
二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3、十年建设的成就
初步建立了 独立和比较 完整的工业 (1)建成大中型项目500多个 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 体系,社会 (2)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近60% 过程 主义工业化 (3)钢铁、石油、电力成就突出 七届二中全会:勾画蓝图 又迈出了一 (4)尖端科技硕果累累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逐步实行工业化 大步 (5)涌现一批英雄模范人物 一五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十年探索:初步建立了独立和比较完整的工 但是,政治上继续朝“左”的方向不断发展, 业体系 以至发生十年文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突飞猛进,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
反右派斗争(必要、正确) 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开始(原因、影响)
1958----1960年 偏离八大路线 “左”错误滋长泛 滥 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如何认识) 失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左严重泛滥)
在规模和速度问题上犯错误 (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开始犯错误)
损失: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反“右倾”斗争(错误进一步发展到党 内) 出现三年困难时期
(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开始犯错误)
1958----1960年 偏离八大路线 “左”错误滋长泛 滥
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如何认识)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左严重泛滥)
(在规模和速度问题上犯错误)
损失: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反“右倾”斗争(错误进一步发展到党内) 出现三年困难时期
2、探索的过程
1956----1957年 贯彻执行八大路线 经济:超额完成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 化的初步基础) 政治上:整风运动(内容、核心、目的)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