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让学生更快乐习作
让习作走进生活使学生快乐习作
![让习作走进生活使学生快乐习作](https://img.taocdn.com/s3/m/1955ff88ec3a87c24028c463.png)
关键词 : 游 戏 讨 论 契机
活动
表 达
中 图分 类 号 :G6 2 3 . 2
文 献 标 识 码 :C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1 5 7 8 ( 2 0 1 3 ) 0 8 - 0 1 8 3 - 0 1
生 看 新 闻或 读 报 对 国家 大 事 展 开 讨 论 ;另 外 一 方 面结 合 班 级 生
感 在 写 作 中 的重 要 作 用 。 习作 教 学 的难 点 之 一 就 是 开 启 学 生 情 感 的 大 门 ,让 学 生 乐 于 表 达 。这 就 要 求 教 师 通 过 各 种 途 径 创 设 情境 . 培 养 学 生 愉 悦 和 谐 的心 境 , 为 学 生 的真 情 表 达 奠 定 基 础 。 而 当今 孩 子 的生 活 是 单 调 的 , 由于 学 校 基 于 对 安 全 因 素 的 考 虑 , 剥 夺 了孩 子 们 走 出 校 门 , 参 与 社 会 实 践 的机 会 , 也束缚了教师 的 手 脚 那 么 如 何在 有 限 的 空 间 内 丰 富 学 生 的 生 活 呢 。 教 育 家 马 卡 连 轲 曾经 指 出, 儿童非常喜好游 戏。 也 应 当满 足 这 种 爱 好 . 不 仅 仅 给 儿 童 游 戏 的 时 间, 而 且 应 当使 儿 童 的全 部 生 活 充 满 游 戏 . 为了 尽 可 能地 丰 富 学生 的生 活经 历 , 让 他 们 有 内容 可 写 , 笔者 便 带 领 孩 子 们 做 各 种 有 趣 的游 戏 , 如 : 丢手 绢 、 扳 手腕 、 瞎子摸人 、 木 头 人、 贴鼻子……虽然有些游戏是“ 老掉 牙 ” 的, 有 些 是 他 们 玩 过 无 数 次 的 ,但 喜 欢 游 戏 的 天性 使 他 们 的 兴趣 丝 毫 未减 。特 别 是 贴 鼻 子 游戏 , 孩 子 们 曾不 止 一 次 地 玩 过 , 可 每 次 玩 起 来 都 是 那 么 兴
让学生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作文论文
![让学生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作文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fb36232376baf1ffc4fad8f.png)
让学生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作文在作文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每当教师布置作文时,不少学生就眼睛盯着天花板,长叹着,无话可写。
即使强迫着自己写下去,也是内容空洞,千人一面。
应试教育扭曲了学生对生活的正确认识,让本应该丰富多彩的充满灵气的作文变成僵硬的,呆板的,充满空话、套话的应试之作。
面对这样的作文现状,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该怎么办?我想,教师应当把教学内容指向生活,面向生活,联系生活,让学生学会理解生活,表达生活,注重让学生亲历生活,获得体验,将生活的素材转化为习作的内容。
一、走进生活,学会观察在作文课上,很多学生之所以会”谈作文色变”,这跟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不仔细,对写作素材的不积累有很大关系。
不管写啥文章,首先在心理上结了一个大疙瘩,好比没上战场先惧三分。
导致产生写作恐惧心理的原因,主要是对作文认识不够和对自己缺少信心。
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首先使他们认识到写作文就是写出自己想说的,要说的话。
作文没有什么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平时在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启发他们思考,搜索写作素材。
我们必须经常去训练我们的观察能力,用独特的眼光去“扫描”社会或自然。
总之,观察是生活素材积累的前提条件,创作时,必须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自己周围的世界。
观察是作文的关键,观察的过程就是深入生活的过程,也是获得真知的过程。
那么如何观察,观察什么呢?第一,观察社会,把握时代的脉搏,我们不但要了解改革开放,也要了解市场经济;不但了解下岗职工的忧虑与苦闷,也要了解上岗的探索与喜悦。
第二,观察自然。
我们不但要走进名山大川的雄伟与旷远,也要走进溪流如茵的清晰与雅致,满怀激情地拥抱那青春燕南北,长虹溢彩,金果飘香,白雪皑皑……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引发出一些自感自悟,使人文素养得到熏陶,良好个性得以形成,人格魅力不断升华……只要我们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观察世界,作文就不再是“无米之炊”,学生便会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地尽情写作,激情满怀,童心焕发,自鸣天籁。
让习作走进生活的实践与感悟
![让习作走进生活的实践与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c131c3de360cba1aa811da49.png)
让习作走进生活的实践与感悟【摘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叶圣陶也曾说过:“我们最当自戒的就是沦没在虚空之中,内心与外界很少发生关系,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教师只有指导他们用心去观察、去感受,走进生活,从生活出发说真话,写真话,才能让习作教学真正贴着地面行走,走得稳、走得远。
小学生的习作离不开现实生活,离不开平时的积累,没有平时的积累,就不能有倾吐的内容,习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这源头很广大,不用外求,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
”离开了生活,就谈不上写作,也谈不上真人、实事、真情、实感。
依据语文新课准特点,结合我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小学生的习作指导,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指导他们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如写一个熟悉的人,就要确定观察的对象,观察其肖像、衣着、举止、言谈、内心活动等;写一种水果,就要指导学生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等了解水果的形状颜色、水果香及它的滋味。
如在引导学生观察苹果时,我是这样做的:1.1看——观察苹果的颜色、大小、形状。
师:(要求学生拿出准备的实物苹果)我们一起来观察它的颜色、形状、大小。
你观察到了什么?先想一想,再跟同桌说一说。
(同桌交流)师:谁愿意跟大家说说?学生汇报:生1:苹果圆圆的,像一个球。
生2:苹果又红又圆,像小孩子的脸。
生3:苹果比鸡蛋大一点……1.2闻——感知苹果的气味。
师:除了看,我们还可以闻一闻(教师做出闻的样子)我们大家来闻闻看!(生把苹果放在鼻子前)师: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生1:我闻到了一阵阵的清香。
生2:这香味很淡很淡。
生3:……1.3尝——用嘴尝、用心尝。
让每个学生咬一口自己带来的苹果,提醒学生细细地、慢满地品尝,用心去感受。
走进生活作文
![走进生活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1c9ec1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75.png)
走进生活作文关于走进生活作文九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走进生活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走进生活作文篇1怀着一种憧憬,我第一次正式跨入了初中的校园,尽管曾多次痴望过它,可心情还是一种非比寻常的。
陌生的环境中时时闪过一张张熟悉的另人感伤的脸庞,没有一次不勾起我的怀念的。
挤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拼命演示欣喜的我依然抑制不止我的兴奋,初中,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字眼!恍恍惚惚进了全年级的实验班,初一(6)班。
自持着在小学作文水品的不错和成绩的优良,我便想着继续过众星捧月的日子,享受高高在上的感觉。
然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人才济济强手如林的班级里,我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铺垫,为别人的辉煌做一个很无关紧要的陪称,没有人会注意到在落满尘埃的那个我。
我试图用努力去吸引老师的目光,但却一次次失败。
第一篇作文,跑题。
脱颖而出的是我的朋友王悦悦;数学,我从未想到过有这样的题有怎样的解法,脱颖而出的是我们现在的数学课代表周琦。
一次次的失落让我感到的压抑是常人无法理解的,一次次的误会一次次的中伤让我变的喜怒无常,我受不了老师的那一句“就你的水平还去参加英语竞赛”受不了老师那一句“你的作文是好的,只是跑题了,”我不知道究竟该怎样在中学的路上继续的走,甚至愤恨的想:“为什么我要进六班?”时间真是一个最好的良药,它慢慢磨平我尖锐的心,让心圆滑起来,让一切变的无所谓,不管是班干部最后一个轮到我,还是别的什么,用心去接受就是了,毕竟,我有未来。
门门新课程在等我尝试,为什么偏要赖在那不合适的心理上?走进初中,我学会了磨合,学会了寂寞与孤独,在以后的日子里,自信的我一定会成功!相信吧,我一定会成功的!走进生活作文篇2时代变迁了,电脑蒙上灰,摄影机盖上了幕布,电视机也不常发出相声的逗趣声……很多事物都因为智能手机的诞生而改变。
校园生活:学生快乐习作的重要源泉
![校园生活:学生快乐习作的重要源泉](https://img.taocdn.com/s3/m/bf0af9d189eb172ded63b733.png)
校园生活:学生快乐习作的重要源泉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小学生最熟悉的生活莫过于学校生活了。
早晨,孩子们背着书包迎着朝阳走进校园,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
校园中的一草一木,老师同学,都伴着孩子们一起成长。
怎样引导他们发现学校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充实”,是点燃学生习作热情的关键。
一、愉快的课间十分钟,轻轻叩响习作的大门课间十分钟是学生学校生活中最常见的,虽然只有短短十分钟的时间,但这是学生学校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版块组成。
在课间十分钟里,学生会自由组合开展自己喜欢的活动,或静或动,或跑或跳,或玩或闹,每一秒快乐的。
我给学生上的第一节作文课,就是从课间十分钟开始的。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陆续回到了教室,个个小脸通红。
我问学生:“同学们,刚才课间活动你们都玩了什么呀?谁愿意说一说,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呢?”问题刚问完,一只只小手如雨后春笋般举了起来。
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告诉我说:“老师,我和好几个同学在操场上玩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我当老鹰,徐静当‘母鸡’。
因为‘母鸡’太厉害了,我跑了一身汗,一只‘小鸡’也没有抓住!”我一听也乐了:“老师和同学们都想看看那只尽责的‘母鸡妈妈’是怎样保护‘小鸡宝宝’的。
徐静,你能学学你是怎样保护鸡宝宝的吗?”徐静很大方地走上讲台,伸展双臂,不时地扇动‘翅膀’,一会往左跑,一会往右躲,同学们看得哄堂大笑。
还有一个同学说:“我和陈宇打羽毛球的。
我们的技术都不高,他发的球我接不住,我发的球,他也接不到。
我们一直捡球了,捡得腰都酸了!”说完,还摸摸自己的小腰。
同学们越说越起劲,仿佛又来到了课间十分钟里,听完他们兴致勃勃的叙述,我提出了:“快乐的课间十分钟,你们玩得可真开心啊!快写下来吧,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你们的快乐!遇到不会写的字,就注汉语拼音。
”学生们的眼睛闪亮,奋笔沙沙,有的同学写着写着还忍不住笑出声来。
就这样,学生的第一篇作文《快乐的课间十分钟》就轻松完成了。
构建“让作文走进生活 ,让学生享受作文”
![构建“让作文走进生活 ,让学生享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25faaa8dd3383c4bb4cd241.png)
构建“让作文走进生活,让学生享受作文”三段五步教学模式经过两年时间的课题实验,我校课题研究组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走进实际生活,在生活中学生才会把看到的、想到的与自身的认识及情感体验结合起来,而在思考的过程中,就是一种对生活的体验,就是享受作文的过程,所以形成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为:“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
在对《让作文走进生活,让学生享受作文》课题进行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依据“摄取生活信息——认识生活信息——记录生活信息”这一信息论的原理,构建了作文课堂教学模式——“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
把观察、思维、表达融为一体,将内容的形成与表达有机结合,进行整体化作文训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学生的作文水平稳步提升。
并在训练过程中,深化了作文教学理念,拓展其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让作文走进生活,让学生享受作文”,是寻找沟通生活与写作的良好途径,即不是一般的生活指导,也不是泛泛而谈写作形式的研究,而是在生活中学写作文,指导学生写出反映生活的作文,并在作文中学会做人。
就是引导学生参与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积累的过程中学作文、练作文,从而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作文活动型体系。
教师们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写作,在写作中学会做人。
生活和作文可构成一个生活与作文生活的循环,(也就是说写作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
生活影响写作,同时又指导写作。
)在这样的过程中,生活的质量会因学生对生活认识的提高而提高,作文能力会因学生对生活的表达能力的提高而提高。
一、生活为源,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会说话目前的作文脱离了生活实际,违背了作文产生的自然规律,抛弃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
学生为应试而作文,为作文而胡编乱造。
以致学生想写,写不出,甚至想说,不会说,出现学生“不会说话”、“词不达意”、“言不由衷”等现象,习作缺乏新意、个性和特色,应付、抄袭就越来越多。
走进生活快乐作文
![走进生活快乐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0c08e53cc17552707220890.png)
走进生活快乐作文作者:李秀华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06期【关键词】参与感悟体会体验创造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流,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愿活泼地流个不停。
”这是他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思想的深刻阐述。
的确,生活是一本大书,一个大舞台,离我们很近,与学生很熟,它拥有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
要引导学生打开思维之门,主动、快乐地写好作文,必须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让学生融入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而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来抒写生活。
一、开展活动,让学生参与生活。
经常组织或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可以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地参与,真实的情感在作文中就能自然地流露出来。
在“记一次活动”的作文课上,我把课堂搬到操场上,叫学生做自己最喜欢的游戏。
同学生兴奋不已,活蹦乱跳地做起了丢手绢、老鹰捉小鸡、跳皮筋等游戏。
做完了游戏,回到教室里,同学们还津津乐道地回味着游戏的精彩部分。
这时,我开始引导:“同学们,做游戏可真开心呀,现在我们把刚才做游戏的过程写下来好吗?”由于是亲身经历,真心投入,同学们自然乐意写,没等我把要求说完,教室里就鸦雀无声了,笔在纸上欢快地跳跃起来。
我在教室里巡视,只见同学们写道:“……黄亮身子半蹲,睁大眼睛,张开大嘴,表情凶恶,五指弯曲,活像一只又饥又渴的老鹰,而李明怒目圆瞪,张开双臂和若大的‘翅膀’保护着身后的‘小鸡’们……”;“冯艳把手帕轻轻地放在王丹的身后,便使劲向前奔跑,一眨眼工夫,就跑了一圈,等王丹有所发觉时,冯艳已飞一般地抓住了她……哈哈,王丹要向大家表演节目了。
”这样改变了学生认为作文难的惧怕心理,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乐学乐写。
同时,还可以利用中队会、课余时间开展其它有意义的活动,如:诗歌朗诵会、我为集体做好事、争做活雷锋、班级小歌手大赛等等,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参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真实感受,快乐地作文。
二、走进自然,让学生感悟生活。
让生活走进学生作文
![让生活走进学生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b681df6770bf78a6529545c.png)
一
己观察到 的和感 受到 的表达 出来。 因此 ,学生写 出 来的作文不仅 生动具体 ,而且 富有 童趣 。 注重 随机观察 。所谓随机观察 ,就是把 目光投 向生 活空间 ,摄取生活 中的特写镜头 ,组织学生观
察 、议论 ,让学生从小养成热爱生活 、关注生 活 、
开展活动是 丰富学 生的生活 ,为学生 的习作拓
精 神愉悦和 自由。
如 :学 生在 记一件有趣的事 ,我就将 自己小 时
侯 有趣 的事写下来 ,学生在写一件后 f 每 的事 , 我 也
将 自己经历 的后 悔的事记下来 。当我把 自己的习作 念 给孩 子们 听时 ,孩子们不仅听得专注 ,而且从教
师真切 的叙述 中明 白 “ 作文就是反映 自己的生活 ,
展 习作 内容的有效 途径 。 如开展 “ 飞模制作 比赛 ”,
让孩 子们 亲手 制作 出大小不 一 、 式样不 同的 “ 飞模 ”
进行 比赛 。在 活动 中 ,孩子 们动手 、动脑 ,充满热 情和激 隋, 在参与 中 , 他们有 了 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 完全 能把 自己的所见所 闻用 自己的方 式写出来 。 再如 :顺应 孩子爱玩 的天. J 生,开展游戏活 动 ,
花柱。班上一位 学生在 日记 中写道 :今 天 ,校 园里
指导 学生 记 录生活
’
节 去慰 问孤寡老人 、 “ 国学经典 ”进社 区等 活动 , 孩子们 亲身参与 ,亲 自体验 ,获得 了第一手材料 , 所 以落 笔时心中有数 ,笔下有情 ,文章 自然有血有 肉 ,充满真 睛实 感。
师 生 一起共 享 生活
真正有创造 f 生的作文教学 ,应该是 教师与学生 共 同的生命投 入,相互影 响 ,相互 启发 ,让师生的
走进生活作文
![走进生活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e54d56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e.png)
走进生活作文有关走进生活作文四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走进生活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走进生活作文篇1有时候,读孩子的作文,因为假、大、空,因为没有儿童的语言,没有生活的味道,没有真切的感受,包饺子、炒饭、洗衣、骑自行车、学游泳、钓鱼、第一次煮面条…… 材料雷同,事例相仿,陈旧的材料,年复一年抄、编、套,学生有习作的兴趣吗?捉鸡、捉老鼠、人蚊大战、用假币、让座……有几件事真正在孩子身上发生了,对写进习作却没有的“事”,为什么我们会熟视无睹?“让每个人都自由表达!潘新和教授在他的《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提出:“在语文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本’,就是言语生命。
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个‘本’。
”他认为,言语生命的属性就是“言语”。
简单地说,“言语”是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本能。
只要是“人”,就需要交流———口头的或书面的。
我的理解是:习作课堂应该顺应儿童的“口头表达”及“生活表达”的愿望而设计,不要过多、过早地让条条框框限制了孩子“说”与“写”的自由。
让每一个人能“涂鸦”式地自由表达,最终达到“人人想表达,人人可表达,人人能表达”的理想境界。
问题是,为什么儿童的习作没有自由地表达?眼前的生活总是难以走进儿童的习作?孩子的表达总是极具成人的味道?新建的商场,广场的雕塑,影视院的喧闹……没有学生关注;无数次小发明、小制作比赛,“又见炊烟起”的“六一”儿童节,没在习作中定格;新课堂,学生自由交流,合作表演,那些细节,那些犹豫,那些惊喜,学生没有写进习作…… 无数个回眸的眼神,我们不曾觉察,稍纵即逝的生活就这样静悄悄地在孩子的笔下滑过,是老师没有引领,还是学生难以发觉?对生活的熟视无睹,是孩子的问题,家长的问题,教材的问题,考试的问题,还是语文教育观念问题?对此,我们无暇顾及,只想往前走一小步———寻找“生活”走向“习作”的策略,改变可以改变且一定要改变的现实。
让学生习作在生活中走个来回
![让学生习作在生活中走个来回](https://img.taocdn.com/s3/m/0b681e214b73f242336c5f1b.png)
切 身 体 验 ; 的 虽 经 历 过 , 是 没 有 什 么 感 受 和体 验 , 此 作 有 但 因 文时, 只得 胡 编 乱 造 , 样 就 不 可 能 写 具 体 , 而 也 就 不 能 表 这 因 达 出真 情 实 感 。 针 对 这 一 问 题 , 这 学 期 的 习作 中 , 一 改 以 在 我 往 习作 指 导 中 只 重 视 习 作 中 遣 词 造 句 、 篇 谋 局 的指 导 , 视 布 忽 作 前 指 导 、 后 交 流 评 议 的做 法 , 导 学 生 留心 观 察 生 活 , 作 引 使 学 生 习作 时 不 仅有 话 想 说 , 且 有 话 会 说 , 趣 盎 然 地 完 成 一 而 兴
让 学 生 习 作 在 生 活 中 走 个 来 回
袁 秀梅
( 阳市云阳学校 , 苏 丹 阳 丹 江 小 学 生 作 文普 遍 存 在 这 样 的 问 题 : 内容 空 洞 , 具 体 ; 不 语 言单 调 , 乏真 情 实 感 。究 其 原 因 , 学 生 对 所 写 的 内容 没 有 缺 是 210 ) 2 3 0
生 活 因 为 习 作 而 更 美 好 。 将 从 以 下 两 方 面 谈 谈 我 的 实 践 与 我 体会 。
带着 命 题 走 进 生 活 谁 掌 握 第 一手 资料 , 才 有 发言 权 。 何 一 部 成 功 的作 品 谁 任 的产 生 , 不 是 作 者 体 验 积 淀 , 积 而 薄 发 的 产 物 。 要 让 学 无 厚 生 进 行 习 作 . 必 须 调 动 他 的 生 活 积 累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导 他 去 有 意 识 地 就 观 察 生 活 , 验 生 活 。唯 有 如 此 , 体 学生 习作 过 程 中 , 会 “ 话 才 有 可说 ” 《 大纲 》 。 新 明确 指 出 :加 强 习 作 与 生 活 的 联 系 , 观 “ 重 察 . 思 考 , 发 学 生 对 生 活 的 感 知 和 热 爱 , 动 学 生 的 写 重 激 调 作热 情 。” 在 本 学期 习作 指 导 中 ,我 有 效 地 引 导 学 生 带 着 命 题 走 进 生 活 , 会 观 察 , 验情 感 。 当学 生 获得 了最 直接 的 、 学 体 最真 切 的 生 活 体 验 , 让他 们 进 行 写作 , 再 就是 水 到 渠 成 的事 了 。 怎样 引导 学 生 兴趣 盎 然 地 走 进生 活 呢 ? 我 主要 从 以下 三方 面加 以引 导 。
让习作教学走进生活
![让习作教学走进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7a9bdc116bd97f192279e998.png)
的习作呢? 从审题到选材 , 甚至如何 表达 被我们“ 都 辛苦’ 的教
师所代替 , 习作思路被教者所匡定 , 学校接触 到题 目后 。 还没有
角度看 写不出好的习作责 任不 在学生 , 而在于 教师 , 是我们教 师使学生远 离了丰富多彩 的习作源 泉—一生 活。因此 , 我们 习
来得及有 自己充分的思考 , 教者就 “ 及时” 指导 作 这样使学 生
其基本因素必须有 翰 的境界。 当然激活学生情 感也 不是件易事,
对选题 的兴趣 , 再者便是创设一定 的情境 。 - 三 j > 作方法指导坚持 以学定教 。 - 让学生能写
辔缸 睡 酶 崤 噎 奄巍 密 麓
三个方面 , 先是 师生间必须是心 灵零距离 , 次要 激发学生 首 其 曩。 0
陈述式而已 , 更不用说 具有 个性 , 么学生 内部语言 的生成 , 那 表 达能力 的提高 . 就成为一句空话 了 。反而会 与习作 教学目标 也
这就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钢学生个性, 忽视习作教
学 中人文性 使然。 因此 , 只有在实践 中借助“ 文性 ” 人 思想武器 .
背道而驰——久 而久 之 , 生对习作便会 索然无味 , 学 逐渐 产生
厌作情绪 , 甚至形成轻鼢 c理障碍。 、 因此 , 了选题 时要贴近学生 外 , 除 更主要 的是关 注学生 的 情感体验 , 抓住 契机 , 活化学生的丰富积 累, 正达到 “ 真 我要写”
摒弃传统习作教学 ,让习作教学成 为师生积极的心灵互动 , 让
锤 镌
喀 《 雏 意 离密 《 整秘 餐窖 豫 瓣
跟中的真实世 界与生活。
二 、 注 学 生情 感 体 验 。 关 激发 学 生 倾 吐 欲 望
以丰富生活体验为切入点提高小学中段学生习作能力
![以丰富生活体验为切入点提高小学中段学生习作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9983da5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3.png)
教学篇•经验交流以丰富生活体验为切入点提高小学中段学生习作能力王玉兰(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赵湾镇中心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只要一提到写作文,很多学生就厌烦。
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只得瞎编乱造,写出来的作文往往缺乏素材,语言空洞,更无思想感情可言。
老师在习作课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听得昏天暗地,学生的习作依旧是老样子。
究其原因,学生生活阅历、情感体验、语言语汇、方法技能等的匮乏,是学生习作中出现的“编”“假”“抄”“空”现象的最主要根源。
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没有形成、写作素材积累的贫乏、写作与生活脱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部分学生没有感受到写作的愉快。
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自主体验生活的意识,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为写好习作做好准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中段习作的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想要有丰富的习作素材必须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生活:《现代汉语词典》中把生活定义为“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从写作角度来看,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有了生活才有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盈而不枯,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叶老的话告诫我们,只有解放学生的心灵,关注生活,充盈学生的感性认识,才能写出充满灵气的富有个性的文章。
充实的生活积累和体验是作文的重要源头。
带学生走进生活,让他们用童真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耳朵去倾听,发现生活的鲜活,到生活中去积累材料,寻找作文的源头活水。
写出原汁原味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文章来。
一、让学生走进生活,丰富生活体验为了让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引导他们善于观察,勤于积累,乐于体验与交流,将生活体验与书面表达相结合,使作文成为生活需要,成为有趣的快乐体验。
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
![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72db6b3828ea81c759f57848.png)
1.一、坚持习作指导生活化,让学生会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就活泼地流个不停。
”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生习作自然也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
只有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才会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习作才能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例如:在“元旦”前夕,我与学生交谈后发现:学生对举行“元旦”庆祝活动特别感兴趣。
我便灵机一动,让全班学生准备节目,安排活动,参与活动。
活动后,随即举行一次以“庆元旦”为主题的习作竞赛。
结果果不出我所料,绝大部分学生的习作内容丰富,情感真切,就连那些平平常常默默无语的学生所写的文章,也焕然一新,洋洋洒洒。
显然学生是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是一定的情境激活了学生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所以“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反省我们的传统习作教学,一开始,教师便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明确哪些材料可用,哪些是最合适的,如何开头,又如何结尾。
孰不知讲得越透彻越细致,学生受到的束缚就越多。
相反只有让学生情感积极参与,进入了激活状态,情感的大海才能有壮丽的浪涛。
所写之作才会有血有肉,才会展示出小学生那天真的心灵和纯洁而绚丽的儿童生活世界。
又如:期中考试当天,孩子一天都很辛苦。
放晚学后,当我宣布今晚没有家庭作业时,班级立即沸腾了,那是一种我从未看到过的兴奋,他们足足兴奋了3分钟。
第二天,让他们完成“今晚没有家庭作业”这篇习作的时候,我没有过多的指导,孩子们个个把听到这个消息时激动的心理、反常的神态动作、沸腾的场面,以及那一晚是怎么过的都写得淋漓尽致,而且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那种从未有过的快乐。
这就是真情的流露啊!试想若忽视了“情感”激发,其习作仅是提纲陈述式而己,更不用说具有个性了。
那样学生内部语言的生成,表达水平的提升,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反而会与习作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久而久之,学生对习作便会索然无味,逐渐产生厌作情绪,甚至形成害怕作文的心理障碍。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学生走进生活,快乐写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学生走进生活,快乐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6a7a6842cf84b9d528ea7a69.png)
课堂新探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他的写作教学论著中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
”这番论述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作文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也是学生的一种创造。
因此,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真实的感受,是一个人个性与人格的体现。
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发现好多孩子平时与小伙伴唧唧喳喳,在家人面前也能滔滔不绝,可习作时却常常语言缺乏,内容空洞。
因此,我们要从生活入手,与生活互动,采用多种方式和策略,努力实践“学生为本、兴趣为重、生活为实、实践为主”的作文教学新理念。
一、关注生活。
丰富积累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
丰富的积累既能增长学生的知识,又对提高写作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写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句,如果学生心中积累了大量的词汇、优美的句段,写作时就能畅所欲言,得心应手。
那么,如何丰富学生的积累呢?1.做生活有心人。
细观察,勤积累“学生的观察力、思维与创造力都是生活磨炼所赋予的。
”生活每天都给人以启迪,如何捕捉并留住生活中所发生的有价值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萄筹萧群拦黔口陈玉洁累生活,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例如,把今天发生的最特别的事记下来,把最真实的心情写下来,这就是日记。
鼓励学生节假日多走出去了解社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或浏览美丽的自然风光。
更强调学生时时留心身边的生活小事,截取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并作观察与记录积累。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就会积累下许多生活小片段。
丰富多彩的生活给了学生五花八门的写作题材,学生下笔有话,吐心中真言,写心中实情,习作状况就会大为改观。
如班上一位男生在和妈妈一起卖了一上午的菜后,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妈妈擦了把手,把赚到的一角钱、两角钱一张张地抹平,小心地放到口袋里。
看到妈妈这样,我的心里酸酸的。
走进生活 让习作更精彩
![走进生活 让习作更精彩](https://img.taocdn.com/s3/m/dd5da0deb14e852458fb579c.png)
些认识 :
学会观察 。 在生活中收集习作素材 “ 夫在诗外 。” 诗外 ” 是对生活 的观察 、 功 “ 就 捕捉 。
一
、
我 们的社会生活是丰 富多彩的 ,无时无刻不 在发生着
这样那样 的变化 , 上演着或喜 或悲 的故事 。然而小学生 较少 主动去观察身边 的一切。这就要求教 师必须有 意
【 学法指导 】
走进 生活
让 习作更精 彩
郝 晓芳
( 江苏省盐城市 日月路小学 , 江苏 盐城
240 ) 2 0 5
摘要 : 言文字的 学习, 语 出发点在“ , 知” 而终极点在 “ 。 行” 作为教 师应 当让作文教 学的课 堂面向 生活, 充分利用 学校 、 家庭 、 区等教 育资源, 社 开展综合性学 习活动 , 可能扩展 学生的生活空间 , 尽 丰富 学生的感性经验 , 学生的 让
形成 于文。再如在 《 感恩父母》 的综合性学习中 , 我采用 “ 了解 父母 ( 日、 生 爱好 、 特长等 ) 回报父母( 、 为父母做一 件让 他们感 动的事情 )真情 呼唤” 、 几个特定 的环节 , 真 正体验生活 的真实 、 情感 的真切 。有 了真实 的生活 , 也 就有 了真实 的内心感受 , 也就能写 出流露真情 的文章。 三、 感悟 生活 。 培养学生的独特体会 千个观众 眼 中有一千个 哈姆雷特 ” ,每一个学 生对生 活的感受也是千差万别 的。习作中 , 注重 引导 要 学生 对 同一件事情从 不 同的思维 角度 、不 同的思维方 式去思考 , 从而得到对生活 的不 同见解 。我不光让学生 学会 用眼睛去观察 , 用耳朵去聆 听 , 还教他们用 自己的 大脑 去思考 , 用心灵 去感受体会 。同一片飘落 的黄叶 , 有 的人看到 的是满 目的苍凉 ,有 的人却看 到了新生 的 希望 。作 为教师要 善于引导学生透 过看得见摸得 着 的 表层现象 , 看到本质 的内在的东西 。让他们能从劳动者 额头 滚动的汗珠 中体 会到劳动 的艰 辛 ,劳动果实 的珍 贵 ; 狂风暴雨 中摇 动的小草上感 觉到一个不屈 的 , 从 敢 于抗争 的生命 ; 从风雪 中送来 的雨 伞上感受到真挚 的 , 浓浓 的亲情 。由于学生在生活实践 中关 注的重点不 同, 写出 的习作也各具个性 、 精彩纷呈 。 四、 再现生活 , 让学生真情流露 要让学生 写出精彩 的文 章 , 教师必须 大胆放手 , 让 学生 自由表 达 , 目可 自拟 , 题 内容源 于生 活 , 裁 可以 体 自定 , 让学 生 的描绘再现 生活 。在描绘 中 , 让学生 怎么 想就 怎么说 , 么说 就怎 么写 , 怎 做到语 言朴 实 , 情 真 感 挚 。在 习作 中 , 学生真正做 到 了 自由表达 , 就一定有散 发着泥土芬芳的好 文章。在《 童年趣事》 习作 中, 有一个 学生写道 :星期天 ,我和爸爸 一大早就牵着 牛去 给王 “ 大爹耕 田了。跟在 我们后 面的还 有小牛 ,它一会儿跑 前, 一会 儿跑 后 , 一会 儿在 路边 吃几 口青草 , 一会 儿 又 ‘ ’ 哞 的一声 叫唤 , 把头在牛妈 妈的身上蹭几 下 , 高兴得 不得 了。” 有一个 同学在《 吃苦瓜花的趣事》 里写道 :我 “ 看 见蜜蜂在采苦瓜 花的花粉 , 就想 苦瓜花一定很 甜 , 要 不酿 出的蜜怎么会那么好吃?于是我 拿了一把扇子 , 赶 走蜜蜂 , 连忙摘了苦瓜花吃起来 。 啊 ! ‘ 苦死了 ! 我大 叫 ’ 起来 !” 真实的生活 , 带给了孩子真情 的文章 。 教师 只有 尊重学生 富有个 性 的生 活感受 ,才 能使 他们有 勇气 , 有愿 望用 自己 的笔写 真实的生活 , 达 自 表 己对生 活的真情实感 ,一 篇篇精彩 的习作才会跃 然纸
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心得体会
![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eb2e1a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4.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心得体会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是教育的重要一环。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更能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具有价值的教育。
首先,走进学生的生活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背景、性格、兴趣爱好都各不相同。
只有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
比如,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我了解到有些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需要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还有些学生患有一些心理问题,需要老师的关怀和支持。
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才能真正了解这些问题,并且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其次,走进学生的生活可以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
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授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观念。
走进学生的生活,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比如,对于那些家庭环境不好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那些兴趣爱好特别突出的学生,可以针对性地推动他们的兴趣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只有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
最后,走进学生的生活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具有价值的教育。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不仅需要知识的传授,还需要一位有真情实意关心他们的老师。
走进学生的生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支持,建立起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更加自信地学习和成长,也更能够接受老师的教育。
而这种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生活的指导。
通过走进学生的生活,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梦想,并帮助他们规划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未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这样的教育将更具有价值和意义,能够真正改变学生的一生。
综上所述,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是教育的重要一环。
这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具有价值的教育,还可以建立起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支持。
浅谈作文起步教学之策略【修订稿1】
![浅谈作文起步教学之策略【修订稿1】](https://img.taocdn.com/s3/m/7c9ac200ce2f0066f4332275.png)
刍议作文起步教学的策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独立及自我表现意识逐渐增强,加上语文知识的积累,奠定了书面表达自己思想、兴趣、所见及爱好的主、客观基础。
但是,由于他们生活经验、语言文字等存在个性差异,不少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甚至对抗情绪,初学写作往往不尽人意。
如何让学生学会作文、乐于作文,让学生在自主的心境下感受生活,深化体验,激活思维,真情表达,成为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此,笔者拟就作文起步教学策略做些肤浅的探讨。
一、走进生活,让学生敢于习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作文是表现生活,抒发感情的载体,是语文的结晶。
学生投身社会生活,走进社区,用心体验生活,才能自主写好作文。
新课标提出“中年级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因此,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有感而发,才能让学生明白作文素材就在身边,作文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
学生通过观察,在脑中储存材料表象,活跃思维。
当他提笔作文时,就会觉得有源源不断的作文材料喷涌而出。
北京市特级教师孙蒲远说:想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前提还是要注意观察,观察时要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一次“写一种你最喜爱的植物”的习作中,我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植物(整株或一部分)带进课堂展示,学生兴趣盎然,用眼睛看,用手掌摸,用鼻子嗅。
趁热打铁,我引导学生互相探究喜爱这些植物的原因,学生们敞开心扉,进行激情会话;习作时,想象丰富,言辞生动。
有一位同学写道:桂花虽然没有杜鹃开出艳丽的花朵,也不像桃树结出香甜的果子,但它芳香扑鼻,沁人心脾,我喜爱桂花……教师要结合各种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等契机,要引导学生玩中写,写中玩,适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参观采访大中型企业、“红领巾进社区”、为灾区小朋友献爱心,开展预防溺水、交通安全等专项教育活动等,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强情感体验,全方位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在生活中引领学生快乐作文
![在生活中引领学生快乐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5426b1fa21614791711288c.png)
湖 北省 黄石 市 阳新 县 第二 实验 小 学 熊晓娟
摘 要 : 小学作文是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 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 头痛的课题 , 如何 引领 学生在生活中快 乐作文 , 提 出了一些策略。
关 键词 : 小 学 语 文 快 乐作 文
优美语句就 在学 生笔下 汩汩地流 淌出来。
乐 的作 文实践 中 , 是我 们应该 追寻 。 探讨 剥好 的榴莲 。 先让学 生 闻。 臭臭的 。 再让他 础上 。 提倡 自由表达 , 充分发挥 个人 尝一尝。 那 如布置 围绕“ 月亮 写一篇 习作 。 既可 写景
对于小学 生来说 ,作文是一大难题 . 游戏的亲历者 , 每 个人都 有 自己独特 的感 认知 向纵深发展 , 丰富学生 的作文素材 。 不 仅学生头疼 , 其 实教 师也头疼 。 日常作 受体 验。教育学 家 巴甫洛 夫也有提倡 : 观 四、 表 达 生 活— — 抒 发 真 情 实 盛 文教学 中 。往 往是教 师讲得 口干舌燥 . 学 察 、 有 了对生 活 的 了解 和 感悟并 不意 味 观察 , 再观察 , 把看 到的 、 听到的 、 想到 生却迷惑不解 。学生交 的作文内容空洞 。 的都记录下来 。如秋 天来 临 , 我 带领 学生 着就能成功 写出文章 来 , 则 需要一 定的 写 寥寥 数言 , 缺 乏真 情实 感 , 还有 相 当一 部 到 自然界找秋 天 。指 导学 生观察 田野 、 果 作技巧。
多彩 的生 活 , 感 受乐趣 无穷 的“ 生活场 , 提 高 写作 的兴 趣 。
二、 观 察生活—— 积 累习作素材
三、 体 验 生 活 — — 丰 富 学 生 素材
的, 自己周 围的一些特别 的事情用笔记下
走进生活,激发兴趣,促进学生作文兴趣
![走进生活,激发兴趣,促进学生作文兴趣](https://img.taocdn.com/s3/m/4e9803c010a6f524cdbf854f.png)
走进生活,激发兴趣,促进学生作文兴趣作者:朱戚谊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4年第7期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实验小学朱戚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就是作者把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和所想到的内容或者亲身经历的事情,用合适的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
作文教学是提高小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在训练学生写作文时,学生的“思维”训练非常重要,海量地背诵范文、套用模式,希望以模仿的形式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这种认识忽略了学生在作文训练中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没有思路开拓。
只有当学生在“思维”中灵感频现,他们才能思如泉涌、笔下生花。
一、分析教学要求,理清作文性在进行作文教学之前,我们要对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有着清醒地认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作文训练主要分为“写话”和“习作”两部分。
也就是训练小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识的规律,训练小学生尝试着用笔去说话,是小学生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口语之后,训练他们把口语转换成书面语,把写作文变成一种无拘无束的、由内到外的倾吐,保持着学生的写作兴趣,用手中的笔,自由自在的写出自己的所思、所看、所见,减低作文的难度,排除和减轻学生作文“难”的认识和负担。
我们要反对那种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做法,为学生提供一些写作素材,为学生提供一篇范文,给学生一些写作“套路”,让学生按照框框架架、依样画葫芦的写“框架”文。
这样的作文教学,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认知规律,忽略了学生写作的训练过程,使学生陷入被动学习。
在这样教学环境下教出的学生,作文是假话连篇、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真情实感。
二、创设生活情境,挖掘文题内涵作文是用语言将学生脑海中的客观事物在书本上进行再现。
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程度决定了作文的价值,决定了作文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能否具有健康的中心思想。
所以,我们必须始终要以创设情境为作文教学的基础,以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为作文教学目的,并根据作文的具体内容对学生实施德育,不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知能力和描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生活,让学生更快乐习作
中图分类号: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1-0093-01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它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题,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写作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如何让学生能把写作变得快乐起来呢?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研究,我尝试了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写作,让我尝到甜头的是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所写出的作文充满了童真、童趣。
正如叶老先生所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我在写作教学中,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学习写作,体验情感的快乐,在快乐中创造写作激情。
1.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写作
在三年级的第一次作文中,要求写一件事,但对于刚初写作文的学生而言,记忆中没事可写,怎么办呢?这时我灵机一动,从学生的手中拿起吹泡泡的瓶子,我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进行吹泡泡比赛,同学们可要认真观察哦!”接着我写出了具体的观察要求,和学生一起吹泡泡,最后引导学生边说边写下这件事的过程。
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快乐,在快
乐中激发了他们写作的欲望。
另外,我还开展了一些活动,比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跳绳比赛。
结合学校开展的六一游园活动,唱歌比赛,让学生通过活动开展进行写作,让学生认识到:生活是写作的沃土,只要你融进了生活,写作会变得快乐起来。
2.让学生融入社会,在实践中快乐写作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有关环境的习作,我先布置学生去观察周围的环境,然后组织学生到街上大扫除,去糖厂周边观察,学生做完这些后感受非常的深刻,觉得周围的环境太糟糕了,心底里面不由自主地想要倾诉,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并能让学生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我在平时还鼓励学生做一些家务,从而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
如洗衣服、煎鸡蛋、做饭等。
像这样鼓励学生亲自参与生活,获得深刻的切身体验,既丰富了情感,也为写作开启了鲜活的源泉。
3.让学生走进课堂,在学习上快乐写作
习作课还可以利用其他?n程进行指导。
比如,美术课上,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了很多小玩具,有用果奶瓶制作的花篮,用塑料泡沫做成的飞机、大炮,用绿色饮料瓶做成的大树、小草等。
把这些小玩具放在一块,然后由学生任选几样作品组合在一起,展开想象的翅膀,一篇篇生动可爱,充满
童趣的童话故事便出来了。
还有可以在科学课上,把自己做的实验过程写出来,也是一篇不错的作文哦!这样生动有趣的“写生”课,远远比枯燥地讲解要有效得多。
而且,这样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使学生的写作变得有趣又快乐。
4.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兴趣中快乐写作
为了让学生快乐写作,我尽量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习作课堂学激发写作兴趣。
低年级学生作文以直观形象教学为主,多采用实物模拟情境、图画再现情境、实际生活情境的方式。
例如,创设直观情境,我为学生提供直观材料,或提供实物观察,或利用多媒体。
如,练写水果的作文,课前要求每个小组准备一种水果,作文前让学生进行观察,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鼻子去细闻,用手去触摸,用口去品尝,这样,学生对水果的大小、形状、颜色、重量、香味等方面有了具体深刻的体验,促使学生产生想说话的心理需要,于是,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再感到写作的困难,学生有了兴趣就能快乐地完成作文。
中年级以语言描述为主,老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情境,学生展开想象。
如,在学习《小摄影师》一课后,有学生质疑,“小男孩会再来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我没做任何的评价,就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小男孩”和“高尔基”,将课文内容演一演。
这样,同学们对他们的表演很有兴趣,老师可相机
插入引问,当表演到高尔基收到纸团时,老师问:“小男孩再来时还扔纸团吗?”在小男孩很有礼貌地向高尔基问好时,老师问:“再来时,小男孩见到高尔基时会说些什么?怎么说?”……表演后,要求学生思考所插入的问题,然后再逐步回答。
这样通过表演和引导,第二次小男孩去高尔基家的情景仿佛就在学生的眼前,再让他们动笔写,就不再是简单的几句话,就会把小男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得活灵活现了。
这样就使学生由“被动”的说发展到“主动”的写,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完成了作文训练。
高年级以真实的表演再现情景。
比如开辩论会,让学生分组进行辩论,然后把辩论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写作。
5.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在观察中快乐写作
作文离不开生活,只有让学生不断地从生活中吸取营养,作文才能成长。
学生眼中的世界是多彩的、令人陶醉的,大自然是多么的美好。
比如三年级有这样的习作:要观察家乡最美的一处景物。
我带学生去观察学校的小花园,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还带他们走出校园,去爬山,去陈汶江玩,引导学生去观察大自然的事物,从一棵小草、一朵小花开始观察。
一旦他们留心观察,就会有许许多多发现。
如观察一棵植物,就要从它的叶、枝以及各部分的形状、颜色,还要用鼻子闻一闻,用手摸一摸,如
写铁树的样子,有学生这样写:铁树的叶子像一把把扇子,摸上去硬硬的,就像被针扎一样。
又有学生写大王椰:花园有三棵又高又壮的大王椰,就像三个巨人在守护我们美丽的小花园。
学生这样的发现让他们兴奋不已,笔下自然有了可写的内容,虽然语言很平实,但学生能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不就是自己的快乐作文了吗?
作文有法,教无定法。
教学作文,关键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快乐作文的途径。
有了丰富的素材,学生才有所思、有所想,才能去快乐作文,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只要我们多思考,就一定让每一次的作文课都成为师生共同期盼和享受的美妙的心灵之旅,让我们一起为学生快乐作文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