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第九节 云南花灯小崴-教案

合集下载

17_舞蹈与幼儿舞蹈创编 第三版 第十一章 汉族舞蹈-云南花灯

17_舞蹈与幼儿舞蹈创编 第三版 第十一章 汉族舞蹈-云南花灯

二、基本动作
1.
崴的动律:小崴、正崴、反崴
2.
握法:图11-1~4
第一节 舞蹈风格与基本动作
二、基本动作 3.手位
体旁扇位(图 11-5)、胸前扇位(图 11-1)、耳旁扇位(图 11-6)、头上扇位。
第一节 舞蹈风格与基本动作
二、基本动作 4.常用手臂动作
(1)团扇: (2)放扇:图 11-5 图 11-6 图 11-7 图 11-8 (3)别扇: (4)摆扇:图11-8 (5)风摆手:
我的微视频
1.途径方法:用语言、图像、动作制作网络平台视频(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小红书、 咪咕视频、西瓜视频、哔哩哔哩等) 2.主题目标:营造欢快活泼、可爱优雅、直抒胸臆的氛围。 3.背景音乐《云南花灯》选段,亦可根据主题要求自行选择喜欢的音乐。
Thank You!
舞蹈与幼儿舞蹈创编
第十一章 汉族舞蹈-云南花灯
舞蹈与幼儿舞蹈创编
第十一章 汉族舞蹈-云南花灯
第一节 舞蹈风格与基本动作
第一节 舞蹈风格与基本动作
一、舞蹈风格
载歌载舞是云南花灯的表演特点,它以清新、秀美、鲜活富有悠然荡漾感而独树一帜。云南 花灯最主要的动律就是“崴”,俗称“不崴不成灯”。
崴是以躯干为主要运动部位,连续不断地横向移动或上下崴动,动点在膝部,在胯、腰、肋三 部分松弛的状态下做动作。女性舞蹈表现出内秀、淡雅,具有南国的清新秀美风格和恬静的 心理特征。
要点提示
要点提示: 1.掌握每种动律的基本特征,强调小崴的膝部发力,连续悠摆。正崴的脚下发力推动胯、 腰、肋以及臂各关节系列的抛物线动感。反崴的步态远探,上肢远伸以及慢伸出突变的特 点。 2.通过右手扇子绕、挑、翻、转等练习,在比较中掌握各种扇花点、放、收等不同的动 感,培养使用道具的能力。

云南花灯小歪教案

云南花灯小歪教案

云南花灯小歪教案
一、教学内容
1、开软度训练
2、成品舞——云南花灯小崴
二、课时安排说明
云南花灯这个舞种是属于汉族舞蹈的一种,主要是以右手握扇左手拿巾这两样道具进行协调动作的学习,这其中包括很多复杂多变的团扇手法,因此难度较大,根据以往实践证明,一般情况下,一个40人左右的幼师班至少需要12次课学下来,每次课为2节,每次课第一节为基本功训练课,第二节才进入成品剧目的学习,因此总课时需时为24节。

三、教学目标
1、开软度训练目标:加强与提高学生腰的软度,胯的开度及腿功的柔韧性,为今后学习各种技巧及舞蹈剧目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为每次课必练内容。

2、成品舞教学目标:学会云南花灯这个舞种的一些基本动作与手法,体会此舞种的民族特色,掌握舞种风格,随时可以得以运用。

四、教学重难点
1、开软度训练难点:针对身体软度较差的学生,开软度的训练过程较难进行。

2、成品舞重难点:身体动律的学习和几种扇法的变化与做法。

复习课云南花灯体态训练

复习课云南花灯体态训练
1、小崴:双膝自然略屈,一膝靠向另一膝作重心移动,画出一个小的上弧线。双手同向在体侧经下弧线左右小摆手(小崴手)。
2、正崴:经主力腿的弯曲,在动力腿落地移动重心的同时,形成了明显的自上而下的动力,促成胯、腰、肋三部分成弓背形向上崴动(在律动上与小崴相反)。四指扣扇向左右两侧提肋,手、腰经下弧线交替向旁推扇(正崴手)。
五、作业布置
课下反复比较练习体态动律的相关动作,达到巩固掌握的目的。
六、教学反思
教师借助鼓励的语言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思想品质。
3、反崴:上身平行横移,迈步也经主力腿弯曲,在较短的时间内变换重心,强调横移的上身及上下肢动作拉长到尽头,形成流动中的三道湾。右手三指捏扇,双手经下弧线左右摆动,像旁拉伸探手(反崴手)。
四、巩固练习
在同学们做动作时,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学生活动
学生站队,依次报数
热身练习
学生笔记。
学生灯》基本体态、动律训练
子项目任务目标
1.复习汉族舞蹈云南花灯的文化背景和风格特点。
2.教师引导,让学生复习回忆藏族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各民族民间舞民俗风情和民族风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
复习云南花灯的体态:重心前倾、下颌微含、立腰提臀。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提示法、
回忆法,实践练习
“崴”是云南花灯最基本的体态动律。就其动势可分为正反两种(即手臂与腰胯崴动顺与不顺的关系,顺为正崴,不顺为反崴)。按动律划分教学习惯分为小崴、正崴和反崴三种。
“崴”:膝部上下兼左右的运动走向,带动胯部及上身的左右摇摆。
准备:面对1点,正步位,左手三指拎帕自然垂于体侧,右手三指捏扇(扇头朝上)于体侧。

教案

教案
三个短句一起和音乐练习数遍熟练为止。找三、四
位动作正确的同学示范表演四个短句。
组合:第四个短句为4个6拍,点贴扇4拍完成共做4次,
片花贴扇2拍完成共做4次。
(讲解、练习加组合,功用时20分钟)
最后:用剩余的时间练习扣扇,为下一节课作好准备。
捻扇接扣扇,右手两指捏扇手腕用力由里向外扰扇
云 南 花 灯 教 学 方 案
(详 案)
一. 教学地点:艺术学院
在胸前打开扇子,右手腕下压全手握扇,用大拇指
和小拇指轻轻掰动扇骨,左手保持摆扇时的动作按
“L”形摆动。 注意加快了的节奏使得动作增加了
难度,但还要保持动律不变。
练习:模仿点扇动作,结合前面学的动作一起,不用音乐
进行练习,反复练习之后合音乐。最主要的是加上
前面的动作一起,完成第三个短句。
子不掉扇。之后两项单一动作结合成完整的动作练
习。此项为单一的辅助练习,不按组合的顺序。
(讲解、练习,共用时20分钟)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云南花灯最基本的方面,也就是
动律,还有几个基本舞姿。我们不要求一节课马上
就能掌握的很好,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多琢磨和练习
希望每一个人在上完这节课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
收获和体会。
谢谢同学们,下课!
成双手反叉腰,左边开始,两拍一动。
(讲解、练习加组合,共用时约25分钟)
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加上手的运动,双手在跨旁,
左右摆动,摆动的路线就像英文字母中大写的“L” 。
在不改变下半身动作的同时,加上手的动作。并加上
前后走步和十字步。注意手肘的位置,要自然下垂
复的练习之后,找出动作正确的同学来示范,找出

云 南 花 灯

云 南 花 灯

3
基本动作介绍
2.步法动作介绍
(1) 小崴(女)。该动作是在膝盖微屈基础上,以一膝靠向另一膝的重心移动而形成的。 小崴一般节奏较快,膝盖柔和而有弹性,身体有荡漾的感觉,左右胯要有崴动,动作要连贯 ,可原地动作也可走动起来,如图3-15所示。
3
基本动作介绍
2.步法动作介绍
(2) 走场步(男)。该动作是男性特有的动作,它是在反崴的基础上形成的上身扭动 。做该动作时,脚下要平稳,身体的高度要降下去,身体左右摆动,膝盖要有颤动。 (3) 小俏步(女)。踏步准备,做小崴动律,前脚出去后回来要别在小掖腿的位置上 ,动作要做得干净、明快,保持好小崴的动律。 (4) 柔踩步。柔踩步上下屈伸幅度较大,延伸感强。动作中强调脚腕及膝的控制力, 脚掌有韧性地满落地,像踩在棉花上一样,步子轻而柔和,连绵不断。脚掌往下伸,身 体往上延续,形成身体的大弧线,如图3-16所示。
3
基本动作介绍
2.步法动作介绍
(5) 撩跳踮步。做撩跳踮步动作时注意腿的撩出和往后的踮。 (6) 跟颠步。该动作和正崴的屈伸方法几乎一致,但下地踏脚跟,膝盖屈伸过程中有脆劲儿。 (7) 探步。探步是与反崴手相配合的最基本的步法,一脚屈伸,另一脚前探虚点地以后移动重 心形成相反动作。
3
基本动作介绍
3
基本动作介绍
4. 基本舞姿
(2) 放扇。胯向右崴,身体略前倾,微上提,扇子竖放右胯前,扇面朝前,扇口对左。 (3) 扛扇。扇子扛于右肩上,扇口向下(不擦肩),两扇尖成斜角。 (4) 羞扇(女)。左手背后,右手斜抱扇在肩前,下扇尖藏于臂弯内,扇面对前,头微 低,脸稍转向右做羞状。 (5) 月光花(女)。左脚微前抬,右手背后,左手托手,下右旁腰,从左脚到头身体呈 月牙状。

《幼师舞蹈实用教程》主题5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二)

《幼师舞蹈实用教程》主题5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二)

二、云南花灯的基本舞步
1.平崴步(以左脚上步为例) 自然位站立。左脚向前上步,上 身向右倾,左侧胯、腰、肋部依 次提起,左手至山膀位,右手为 按掌位。
二、云南花灯的基本舞步
2.柔踩步 自然位站立。上身和胯的动作同平崴步,但上步落地时脚尖先 落,先经过前脚掌再移至全脚,膝关节慢慢伸直立起。另外, 上步脚提起时离地稍高。
一、云南花灯扇子的运用
3. 基本扇花
(4)别扇:握扇,扇面与身体平行, 扇骨与地面垂直。借助崴的动势,第1 拍右手自然提压腕顺势合扇,扇口收于 肩前。第2 拍右臂贴体旁,沉肘落腕, 向后提肘开扇。手臂再由体前屈肘至胯 侧,转腕上提,扇面与胯平行,扇骨与 地面垂直。动作中左臂自然摆动。 (5)扬扇(招扇):握扇,扇面与身 体平行,扇骨与地面垂直。右脚向2 点 上1 步,成左后虚步点地,同时双手经 下弧线向2 点扬起,至右顺风旗位,右 手心向外,目视2 点;收回时,双手沿 原运动路线返回至抱握扇,目视8 点。
三、云南花灯的基本动作
1. 丹凤朝阳
二、云南花灯的基本舞步
2. 荷花爱莲
二、云南花灯的基本舞步
3. 小鱼抢水
一、云南花灯动律组合
请根据音乐,模仿或自编舞蹈动作
二、云南花灯综合组合请根来自音乐,模仿或自编舞蹈动作探寻 2 东北秧歌
一、东北秧歌简介
东北秧歌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 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 耕田的劳动生活,也与古代祭祀农 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 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 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 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 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 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东 北秧歌热烈、诙谐,形成了一整套 完整的表演形式,其动作欢快俊俏。

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第十节 云南花灯反崴-教案

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第十节 云南花灯反崴-教案
课程教学
1、反崴动律:注意上身平行横移,在短时间内交换重心,上下身的肢体动作拉伸到极限。
2、摆扇单一练习:注意握扇的方法,结合反崴的探步进行单一练习。
3、反崴摆扇组合:注意步伐要下压远探,手臂上伸轻摆。
4、单一练习学生不是很熟练的动作,为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让学生站在镜子面前,进行表情的练习,在融入于组合的练习中,提高学生完成组合的综合素质。
云南花灯:反崴(舞蹈教案)
课程相关情况
课程名称
形体训练
与舞蹈编导基础
教师
麻孜娜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数
2分
第三章
民族民间舞
云南花灯:反崴
教学对象
音乐学专业31课时
学生学习条件分析
1、本教案适用于具有舞蹈基础的音乐学学生,经过前序课程的教学,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舞蹈语汇。
2、依据学生程度的不同调整教学内容、难度。
教学内容
1、反崴动律(以单一动作、短句的形式教学)
2、摆扇单一练习
3、反崴摆扇组合(以短句的形式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完成组合脚下的步伐训练,巩固训练已学扇花,学习摆扇组合。
难点:学生是否能够把握的住动作的韵律和风格,同时还有上身动律与下肢步伐的协调配合,是要着重练习、反复巩固训练的。
教学过程
课前检查
课堂总结
初次完成动作都是很好的,为进一步提高组合的完成质量,达到教学要求,并发觉自己的潜力,还要多去熟练,对于一些小的细节处理的还是不够仔细,我看得出学生们是很用功的,课下笔记做好,进一步提高自己对动作要领理解。
教学准备
钢琴伴奏、VCD机、电视机、CD机、音响、MP3、动作图片、舞蹈道具等。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所学组合的因材施教,单一练习动作提高学生完成组合的整体水平,使学生充分掌握动作的要领能收放自如的完成。

云南花灯教案

云南花灯教案
教学重点
踢腿与撩腿跳颠步动作,动作过程中体态的控制与保持,动作与动作的连接。
教学难点
1.踢腿与撩腿跳颠步,上下身的协调配合,学生容易犯会了脚下而忘了上身的动作或做不到位。
2.怕因学生接受能力慢而导致完成不了本节课内容。
教学方法
言传身授、讲解示范、分解练习
教学用具
音响设备、电脑、扇子
踢腿跳颠步请注意撩弹腿出去的脚不绷不勾主支撑腿膝盖的运动注意有一下往下的寸劲每一步两下主力腿两下颤膝形成一个柔韧性的韧性反弹与藏族的颤膝的动律相似同时注意上身是横向的运动,运用膀腰,不是前后的运动,主力腿两下的颤颠一定要非常明确
公开课教案
简介
学科
民间舞
课题
新授云南花灯《跳颠步》短句
授课班级
10舞蹈男
授课教师
何旭春
授课地点
2舞蹈房
授课时间
2012.6.6
教学目标
1.在已学习吸腿跳颠步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使学生完全掌握踢腿与撩腿跳颠步。
2.熟悉跳颠步音乐节奏,和与脚步的配合,把整个短句除了最后一个八拍八字崴,让学生掌握这个短句,能完完整整的跳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扇花动作(捻扇放扇、捻扇别扇、捻扇点扇、蜻蜓点水);
4、小崴捻扇、放扇、别扇组合,随着音乐速度动作节奏做变化,幅度小的动作应突出灵巧、明快的特点。
课堂总结
这节课的单一训练扇子的扇花动作比较多,学生在完成的效果上还算可以,但手腕还没有完全放松做扇花动作,课下需要多多练习,达到与扇子的合体并配合很好。
教学准备
钢琴伴奏、VCD机、电视机、CD机、音响、MP3、动作图片、舞蹈道具等。
教学目标
1、了解云南花灯的风格特点,淳朴自然、舒展明快,并具有载歌载舞的表演特色,没有“崴”那就不叫做云南花灯。
2、掌握体态的动律特征,根源在于脚下,它是上下兼左右的运动走向。
3、使学生充分的掌握云南花灯中小崴的动律、扇花动作能,并很好的完成小崴捻扇、放扇、别扇组合。
教学内容
1、小崴动律的单一练习;
2、扇花动作(捻扇、放扇、别扇);
3、小崴捻扇、放扇、别扇训练组合,以短句的形这节课主要是对学生的体态、动律进行规范和讲解,了解云南花灯的风格特点,规范学生的体态,树立正确的观念。
难点:组合内容不是很多,但是对于学生来说难点就是扇子、手绢道具的运用是否上手和协调是训练难点。
云南花灯:小崴(舞蹈教案)
课程相关情况
课程名称
形体训练
与舞蹈编导基础
教师
麻孜娜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数
2分
第三章
民族民间舞
云南花灯:小崴
教学对象
音乐学专业
(本科)
授课时间
第一学期,第30课时
学生学习条件分析
1、本教案适用于具有舞蹈基础的音乐学学生,经过前序课程的教学,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舞蹈语汇。
2、依据学生程度的不同调整教学内容、难度。
首先,通过理论讲解和身体示范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度安排、教学目的等进行介绍;其次,从理论上对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加以阐释,对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加以规定;再次,示范讲授教学内容的内容。
课程教学
1、基本动作:动律(根源在于脚下,它是上下兼左右的运动走向)步伐(小崴步);
2、小崴动律的单一动作练习,使学生掌握运动规律的动势;
教学过程
课前检查
包括对学生着装要求的检查、舞蹈道具携带情况的检查、考勤情况检查、教学设备检查、以及上次课布置课外作业(笔记)完成情况的检查等。
准备活动
中间活动:主要是对全身进行放松活动,节奏由慢到快对学生身体进行放松及收紧训练,以避免在随后进行的大量身体运动时出现的肌肉扭伤、韧带拉伤等损害。
新课导入
经过单一和组合训练后,大部分学生对动作的掌握有所提高,但是完成训练组合的味道还不够,少了崴这个动作的特殊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