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心得演讲3篇(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读书心得演讲3篇
教师读书心得演讲3篇
教师读书心得演讲范文1: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晚上好!
今天能在这里参加我校教师读书活动的汇报座谈,着实是因为我作为一名非语文教师却对读书还残留着一点喜欢而博得的领导的错爱。

所以心里倍感荣幸的同时,还有一丝惭愧,但更多的是一股强大的鼓舞!
从201X年毕业分配到我镇偏远小学工作至201X年春来到二中的3年半的时间里,作为一名刚走上讲台的农村小学教师来说,对教学工作除了激情之外,大概只剩下迷茫了。

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的读书生活几乎几乎是一片空白。

除了教科书和林林总总的教辅资料外,也许只有那被压在校长箱子底下的几本《河南教育》了。

所以来二中之前的我对李镇西、窦桂梅、任小艾等我们同行中的这些名人是一无所知的,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于我的真正的专业成长的阅读,算来应该是从07年,在刘校长对教师读书的要求和我校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以后的事情了。

基于原本的对读书的一点爱好,这项活动我断断续续的做到了今天。

虽然中间也有过停顿和暂时的落荒,但每当我拿起摘抄本的时候,每当我看到刘校长、郭校长等一些爱好读书、坚持读书的同事们手里那一本本诱人的好书时,我对阅读的向往又被一次次的唤醒。

从07年至今,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让我在教学工作中多了
一些思考和方法,与学生们贴的更近了;学校分发的教师读本教育卷让我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和反思;钱理群老师的《我的教师梦》重新点燃了我已被磨灭的工作热情;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使我明白了我们所面临的种种教学问题背后深层的原因;王东华的《发现母亲》使我懂得了作为一位母亲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有人说: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位大师对话。

我要说:
坚持读好书,就是在走向卓越,突破平庸!读书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更让我浮躁的心灵得以宁静,迷茫的日子得以充实,肤浅的灵魂趋向高贵,功利的人生也能有浪漫的幻想!读书,也许无法延长我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增加我生命的厚度,引领我更饱满的成长!由被要求读书到随心情读书,到现在读书已经成为我每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似乎看到了我正在被书本、被先行者们的智慧托起!在以后的日子里,读书会成为我生活中美丽的一部分!
最后,我想说的是:
每一颗幼苗都有成长的渴望,每一粒种子都有发芽的可能,但他们需要阳光雨露!虽然身为农村教师,但在我们中间,也有很大一批人喜欢读书,渴望成长。

但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可以帮助我们成长的好书却很少很少。

像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等这样的教育专著,在我们这个小地方,因为不畅销、利润少,在书店都找不到。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面临的是无书可读的饥渴。

所以,斗胆恳请孟老师下次来的时候能给我们带来一批好
书。

相信到那时候,我们一定不会吝惜腰包里的钞票。

请孟老师相信
我们:
只需你为我们引来一点儿源头活水,我们一定会回报您一渠清泉!
谢谢大家!
教师读书心得演讲范文2:
一本好书带给人的是沁人心脾的快感,是醍醐灌顶的觉悟,是甘露洒心的畅快。

近期,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所著的《做最好的老师》
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为了能更好的促进今后的工作,现浅谈一下自
己的读书体会。

《做最好的老师》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镇西老师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
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全书集中展示了李镇西
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艺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

李镇西老师擅长把理
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
动人、引人入胜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
教育情感浑然一体,读后发人深省,撼人心魄,催人泪下。

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工作中热情有余而思考不足,困惑与迷茫中读读此书犹如雪中送炭,也引发了我对教育的一些思考。

想起曾经
读到的一则寓言。

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
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

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们
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

我们老师也得到许多块玉
可爱的学生们。

但是几年后,并不是所有的玉都能雕琢成令人满意的
作品。

恰恰相反,我们常常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

良好的意
图,变成了令人失望的结果,这是教育的悲哀。

我们于是抱怨学生,认为他们天生就是一块不可雕的朽木。

今天想来,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我在雕琢手中的玉时,用的却是一柄锄头。

我的教育工作没有做到学生的心坎上。

我对学生用心的教育,处处充满痕迹深重的干涉,学生所体会的多是强制力,而不是教育。

教育结果可想而知。

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手法自然而无痕,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是教育最美妙的境界!
是的,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才能够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才能够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维。

人之初,性本善。

儿童的心灵比成人纯洁,是不争的事实。

教育的过程是让学生尽可能保持童心的过程。

不能老用成人的思维、意愿和标准硬是强加给学生当做教育,硬去要求和束缚学生;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

而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如果我们在教育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用成了锄头,即惩罚措施等,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了伤害,一切语重心长甚至强制措施的教育都无济于事.
以前,我在教育孩子中不能细腻体察孩子的心理,不考虑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只是满足于学生表面的、暂时的服从;只有教育者对自己错误的真诚追悔和对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才会感染着、激励着学生在人生的路上不断战胜自我,一步一步走向卓越我想,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

他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把自己的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只有理解了这些,我才明白了什么是锄头,什么才是真正的雕刻刀,什么是教育的最为美妙的境界!
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师,尊敬李老师,因为他是那么富有童心和爱心。

也正是因为是这样,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

他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

回顾我的工作,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我觉得自己总体还是要有更大进步的。

但是工作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丢掉了自己原有的一些很宝贵的东西。

让我们用心爱孩子吧,让爱一路伴随他们成长。

从而实现爱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我也希望自己在以后漫长的工作生涯都能多一些爱心教育,也给学生多创造一些感动。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 !
教师读书心得演讲范文3:
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

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

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

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

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
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

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一、时刻警醒自我
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成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

有效教师们都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他们总是保持着真诚、热情、乐观和积极,他们十分乐意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钱梦龙老师说:
教师只有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

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是魏书生老师总结的涵养性情的一条法则。

这给予我的启示便是教师要以平稳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于营造亲切、和谐的愉快的教育气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与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名师们为榜样,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新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把合作交流作为营造新课堂氛围和培养不宪政的重要目标。

作为教师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义。

开敞胸襟,乐于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赏、不自我封闭。

与学生亲密交往、平等对话、真诚交流,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埋诚相对,相互扶持。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身边的长者、名师的指名和帮助,团结的力量大,集体的智慧永远大于个体。

豁然大度,宽以待人,不斤斤计较,不同行相轻也同样是一名有效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不断的自我反思,不断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三、立足本职,做好工作
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

由于教师的职业,是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为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为他们今后美满人生铸造坚实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关系。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关心。

教师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给予关怀。

因此,教师要学会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难处与烦恼;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沟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无怨无悔!对教学过程负责。

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要坚持经常学习时事政治、专业理论
等;要多听课,虚心请教,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教学艺术;每上一节课,都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

对学生未来负责。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就会影响其它环节,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

因此,教师要立足当今,放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充当人梯,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千秋大业负责。

对学困生负责。

帮助学困生是教学工作的重任,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学困生。

对于学困生,教师在教学上、情感上应给予特殊的关顾,如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勇于摈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看过教师读书心得演讲。

附送:
教师读书经验交流
教师读书经验交流
第一篇:
教师读书经验交流教师读书经验交流
众所周知,知识在几十倍地爆炸。

社会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率”:
一年不学习,自己知道;两年不学习,同事知道;三年不学习,学生知道。

一劳永逸已经不是我们追求的精神标本,以不变应万变已经不是我们向往的神话。

当今知识的更新率实在是太快了。

对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我们最大的心病是一不小心就成了文盲。

要适应这种变化,我们就得学会怎样读书。

因此,作为教师,我想,读书的关键也许是:
第一,要通过读书,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提高综合能力。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能力结构中的一个“软件”,软件往往比硬件难搞,这是计算机领域里的常识。

可以肯定,人文素养不佳将成为你的营养不良症。

人文素养不仅会决定你的教学水平高低,还会渗透到你的人格与个性中,影响你的教育世界观与教育方式,甚至造就你一系列的教育习惯。

懂了这些,我们也许就会理解朱老师给我们列出的书目以及说明,而且我们会用行动不会让朱老师由希望变成失望。

当然这世界书籍(就算是好的吧),就是你什么都不干,光读书也是读不完的,况且我们的工作性质又决定了没有更多的时间。

所以也不一定什么都读,关键是要有悟性,这就要求我们:
读书不是追随,而是要有自己的参与;读书不是接受,而是要有自己的创建;读书不是仰视,而是要有自己的发现;读书不是揣测,而是要有自己的判断;
读书不是遵从,而是要有自己的批判。

不然,就会出现精神,情感,认识等方面即人文素养的僵化,退化,惰化,伪化,通化,同化导致最后成了五脚书橱。


二,要通过读书,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

读书不是让我们成为书籍的仓库,把脑袋变成了装书的袋子,而是书要为我所用,让“吃下去的食物”转化为营养,成为你工作中的生产力。

林肯一生博览群书,在当总统之前是大律师,但他和三教九流的人交流没有丝毫障碍。

他的学识,口才和他的人格一样征服了从伐木工人到参议员等几乎所有的人。

林肯一生常做的事情就是不停地把丛书中读来的东西讲给别人听,同时总是加上自己的看法。

一个手不释卷的人能吸引大群的劳动者听自己讲书中的故事,这需要高超的表达能力,需要有一双善于挑选知识的眼睛,更需要把人家的语言和思想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思想的能力。

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选举八次都落败,两次经商失败,但他从没有放弃读书。

马克思与林肯是同时代的人,他对林肯的评价是:

总之,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人物。

这位出类拔萃的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至只有已经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我们的读书文化是书斋文化,而外国的读书文化是实践文化,是指向行动的文化,完成书斋文化向实践文化的转型,是21世纪中国教师的一个重要使命。

要完成书斋文化向实践文化的转型,就要先把读书的过程作为备课的过程。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高万祥可以说是爱书爱到骨头里。

他说,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

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或四处搜寻经典教案,或完全照搬人家教法,那你就要读书。

在这里,我又想起了商友敬说的话:
“知识由两个层次组成,浮在上面的是‘信息’,它能为你所用,而不能沁人心扉;沉在下面的是‘文化’,它积淀而为你的修养,思想,观念。

我们今天读书的弊端是取其‘花’而不取其
‘实’,大家都成了追逐信息的‘狂蜂浪蝶’,难以培养出有文化,有修养,有思想观念,有独立人格的‘读书人’”。

由此,我们必须把读书作为一种享受,一种执着,才是真正的读书人,才是真正的备课。

这样,在你所教的那门学科领域里,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

在你的学科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

当你读过了罗曼?罗兰写的《贝多芬传》,再教学课文《月光曲》时;读过《走下圣坛的周恩来》,再教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一夜的工作》时,在你看来一定是小菜一碟――轻松自如。

教师还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使之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它们请教。

那么,每过一年,你的学科知识就变得更加丰富。

我想,一些经典藏书布满你家里整个墙头不说,《人民教育》、《随笔》、《教育参考》、《中国教育报》、《读者》、《读书》等杂志报刊也会成了你生活的伴侣。

工作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给教师的建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

教师因读书铸就的备课
灵魂,便成了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社会良知以及社会责任心。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

该篇教师读书经验交流范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