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在牛结核病检测中的优势-畜牧渔业论文
无锡地区应用γ-干扰素试验法检测牛结核病的临床应用
无锡地区应用γ-干扰素试验法检测牛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作者:盛瑜范峰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2期盛瑜,范峰(无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无锡 214021)摘要:通过对无锡地区2011~2013年所有规模场奶牛应用γ-干扰素试验进行结核病监测,从而淘汰监测结核阳性牛最终达到牛场结核净化。
2011年检出淘汰阳性牛45头,2012年检出淘汰21头,2013检出淘汰6头。
结果显示阳性牛检出率逐年下降明显,γ-干扰素试验法有更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净化牛群效果显著。
关键词:无锡地区;应用;γ-干扰素试验法;检测;牛结核病;临床应用牛结核病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不仅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更是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牛肉、奶制品特别是牛奶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了保证百姓能喝上放心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出台系列净化奶牛结核病的政策措施。
目前我省奶牛结核病按照现阶段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分类标准属二类地区,奶牛结核病不治疗,而采取严格的隔离、扑杀患病牛的政策。
我国国标用于牛结核病的检测方法为牛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但是皮内变态反应检测存在非特异性高和人为判读假阴性的特点,常造成检测结果的误判,在实际的牛结核检疫中造成了很大压力。
因此,笔者在2011~2013年间,对无锡地区所有规模奶牛场运用了新型的γ-干扰素(IFN-γ)释放试验进行检测,为无锡市奶牛结核病防控措施进行验证和分析,从而为今后开展本市奶牛结核病的检测提高科学有效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待检奶牛2011~2013年间,连续3年监测无锡市所有规模奶牛场(存栏100头以上),共计13家。
除初生犊牛、怀孕后期母牛及隔离病牛未开展监测,3年连续监测数量分别为:4000头/次、5000头/次、5000头/次,共计14000头/次。
1.2 BOVIGAMTMMycobacterium bovis Gamma Interferon Test Kit for cattle、刺激原Avian PPD、Bovine PPD 购自瑞士Prionics公司。
y-干扰素检测技术对奶牛结核病检痘的初步应用
部 中央皮皱厚度 , 好记录 , 为原始皮厚。然后皮内
注射 0 . 1 m L 牛型 P P D稀释液 ( 含2 0 0 0 I U ) , 7 2 h后仔 细观察局部有无 热痛 、 肿胀 等炎性反应 , 并 以卡尺
院引进 了 B O V I G A M@ 牛 结 核 分 枝 杆 菌 一干
分枝杆菌 ^ y 一干扰 素检测技术 , 初步开展 了新型检疫技术的应 用研 究, 证明 ~干扰 素技术特异性好 , 敏惑 } 生 高, 操作 简便 , 易于标准化 , 可作为 目前 国家标准牛型 P P D 变态反应的平行试验 , 完善我 国奶牛结 核病检疫和净化工作 的技术体 系。 关键词: 奶牛; 结核 ; ^ y 一干扰素 ; 检测方法 近年来 , 天津市奶牛养殖业飞速 发展 , 至2 0 1 1
4结束 语
干扰 素试 验 只需 要采 集 一次 血样 ,通过 体外 刺
激 培养 、 检测 , 省 时省 力 , 而 且 排 除 了皮 内变 态 反应结 果 判定 人为 影 响因素 。再者 , 一干 扰素 试 验 具有 检测 结 核病 早 期感 染 的能力 ,相对 提 高 了检测 敏感性 。目前 , 一干扰 素试 验有 商 品
疫病 防制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 4 7 5 4 . 2 0 1 3 . 0 2 . 0 1 5
y一千扰素检测技术 对奶牛结核病检痘 的初步应用
徐继鹏 ’ , 刘建文 ( 1 . 天津市武清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中心 天津 3 0 1 7 0 0 ; 2 . 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天津 3 0 1 7 0 0 ) 摘 要: 本文在应用牛型提纯结核菌素( P P D) 变态反应试验进行奶牛结核病检 疫的基础上 , 引进牛结核
牛结核γ-干扰素 ELISA 检测方法在检疫工作中的应用
3 . 青 岛瑞 尔生物技术有限公 司,山东青岛 2 6 6 1 0 0 ; 4 .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 6 6 1 0 9 )
摘 要:为评价牛 Y一干扰素 E L I S A检测 方法检 测牛结核的效果及 国产试剂 盒的检 测效果,本 试验 首先将 国产
试剂盒与 P r i o n i c s 试剂 盒对 4 2份相对 阳性 的样 品和 1 0 5 份相对 阴性的样 品进行 对比研究 。然后对 5个规模 化牛
场的 3 0 0 0头奶 牛首先进行 国产单 纯结核 菌素颈部皮 内变态反应试验 ,3 天后选取皮 内变态反应 阳性和可疑 及部 分 阴性牛共 4 1 8头 ,进行 牛 Y 一 干扰素试验 。结果 国产试剂 盒对 阳性和 阴性样 品的检 测敏感性和特异性 分别为
9 的符合率 为 9 9 _ 3 %。表 明 国产试剂 盒与进 口试剂 盒的检 测 能力 一致 ,牛 Y一
Zh o u P e i x i a o , L i J i n g , Z h a n g L u a n 2 , Li J i e , Ca o Ru i , Zh a n g Xi y u e , Li Ya n
( 1 . T h e 8 Di v i s i o n V e t s t a t i o n o f Xi n j i a n g P r o d u c t i o n a n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C o s ,S h i He z i 8 3 2 0 0 0 :2 . Xi n j i a n g
干扰素检 测 方法准确 可 靠。5 个 牛场 的 3 0 0 0 头奶 牛单 纯结核 菌素 颈部皮 内变 态反 应试 验 阳性为 1 3 8 头 ,可 疑 1 0 5头。 Y一干扰 素试验对 4 1 8头奶 牛的检 测 ,其 中阳性 7 4头,与颈部 皮 内变态反应 ( 可疑牛暂 时视 为阴性 )
γ-干扰素释放法检测奶牛结核病的比较试验
64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是由牛型分枝杆菌等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需通报的动物疫病。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牛型提纯结核菌素(PPD)进行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SCT)来进行牛结核病的检疫,对于阳性牛应进行隔离或扑杀,但是许多被扑杀的牛并没有区分检疫方法可能造成的假阳性,这对牛结核病的检疫,奶牛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力。
掌握我市奶牛结核病现状、检测淘汰感染奶牛意义重大,因此采用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好的检测方法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为此,本研究旨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的应用优势,通过比对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SCT)、比较皮试变态反应(CCT)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之间的效果,为临床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PPD与试剂盒皮肤试验用牛型PPD和禽型γ—干扰素释放法检测奶牛结核病的比较试验倪谷音1,毛爱民2,范 锋2(1.无锡市动物园管理处,江苏无锡 214000;2.无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无锡 214021)摘要:目的评价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牛结核病检疫过程中的效果。
方法在牛结核病检疫过程中对皮试初筛为结核病和疑似结核病的89(74/15)头奶牛同时进行r干扰素试验、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SCT)和比较皮试变态反应(CCT)检测,结果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二次检疫中89头牛均判为阳性,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与比较皮试变态反应的阳性符合数为67头。
阳性符合率为75.3%;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检测两者的阳性符合数为64头,阳性符合率为71.9%;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与比较皮试变态反应的阳性符合数为58头,阳性符合率为79.5 %。
阴性符合数为16头,阴性符合率为48.4 %;结论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保持较高灵敏度的同时,具有比变态反应更好的特异性。
关键词:牛结核;γ—干扰素试验;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比较皮试变态反应中图分类号:S852.618;S85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44X(2014)01-0064-03A Comparative Study of γ—Interferon Release Assay in Bovine TuberculosisNi Guyin1,Mao Aimin2,Fan Feng2(1.Wuxi Zoo Management Offi ce, Wuxi, Jiangsu 214000;2. Wuxi Center for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uxi, Jiangsu 214021)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γ—interferon release assay (IGRA) in bovine tuberculosis detection.Method 89(74 positive/15 suspicious) dairy cows preliminarily screened with skin test were tested byγ—inerfer-on release assay (IGRA), simple cervical allergy skin test (SCT) and comparative allergy cervical test (CCT).Result 89 cows were considered as bovine tuberculosis positive in SCT, and 67 of them were considered as posi-tive in CCT with the positive coincidence of 75.3%. 64 cows were considered as positive both in IGRA and SCT with the positive coincidence of 71.9%. 58 cows were considered as positive both in IGRA and CCT, with the positive coin-cidence of 79.5%. 16 cows were considered as negative, with the negative coincidence of 48.4%. Conclusion The γ—interferon release was of higher sensitivity and better specifi city than the other two allergy tests.Key words:bovine tuberculosis;γ—interferon release assay; simple cervical allergy skin test; comparative aller-gy skin test基金项目:江苏省2012农业三新工程《奶牛布病,结核病防治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资助,SXGC[2012]0322014年第31卷第1期PPD购自中国兽医监察所;IGRA试剂盒购自瑞士Prionics公司。
γ - 干扰素释放法检测奶牛结核病的比较试验
2013年第10期社,1979:20-64.[2]李璞.黑龙江省的淡水螺类采集报告[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56(3):41-52.[3]齐钟彦,等.中国动物图谱—软体动物第四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4-23.[4]刘月英.白洋淀及其附近地区的淡水螺类[J].动物学报,1961,13(1-4):123-132.[5]刘月英,等.淡水螺类与人们的关系[J ].动物学杂志,1977,3:46-48.[6]周贵,等.东毕血吸虫中间宿主—淡水螺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6,18(1):59-63.[7]唐崇惕,等.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绵羊不同虫龄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及虫卵孵化的实验观察[J].动物学报,1990,36(4):366-375.[8]唐崇惕,等.内蒙科尔沁草原淡水螺吸虫幼虫期的调查研究[J ].动物学报,1986,32(4):335-341.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 )是由牛型分枝杆菌等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被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 列为需通报的动物疫病。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牛型提纯结核菌素(PPD )进行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S CT )来进行牛结核病的检疫,对于阳性牛应进行隔离或扑杀,但是许多被扑杀的牛并没有区分可能检疫方法照成的假阳性或,这对于牛结核病的检疫,奶牛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力。
掌握我市奶牛结核病现状、检测淘汰感染奶牛意义重要。
因此采用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好的检测方法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为此,本研究旨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 )的应用优势,通过比较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S CT )、比较皮试变态反应(CCT )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 RA )之间的效果,为临床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皮肤试验用牛型PPD 、禽型PPD 为中国兽医监察所购买。
BOVIG AM ’试剂盒购自瑞士Prionics 公司。
牛结核病监测和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牛结核病监测和诊断技术研究进展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 m引起的人、畜、禽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由人结核分枝杆菌(MTB、牛分枝杆菌(MB、禽型分枝杆菌(M, avium、非洲分枝杆菌以及田鼠分枝杆菌(M,mi croti所引起,统称这些病原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物(或群。
目前已知,结核病除感染人外还能使50多种哺乳动物和25种禽类感染,牛是最敏感的动物。
牛结核主要由牛分枝杆菌引起,人结核的10%以上由牛分枝杆菌引起。
每年,世界上大约有3百万人感染牛结核杆菌造成结核病。
中国是世界上感染结核病较高的22个国家之一。
由于牛和人类的关系(牛奶、牛肉及耕牛等较其他动物更为密切,因此,牛结核又是任何其他动物结核病最大的传染源。
其传染和流行严重地影响到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可以造成奶牛乳房炎、结核性胸膜炎等疾病,还能造成牛奶产乳率和乳质下降,更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
牛结核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
结核分枝杆菌按其致病力可分为3种型,即人型、牛型和禽型,三者有交*感染现象。
牛型主要侵害牛,其次侵害人、猪、马、绵羊和山羊等,在所有牛种中奶牛最为易感。
牛分枝杆菌共可感染50多种哺乳动物。
本病无季节流行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农村主要以散发为主,规模化养牛场主要以区域性流行为主。
牛结核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6~45 d,或者更长,通常为慢性。
在感染初期几乎不表现出特有的临床症状。
感染一段时间后,一般日渐消瘦,精神不振,频频咳嗽,毛粗无光,皮肤失去弹性,食欲不振,产奶量下降等临床症状。
由于牛感染结核病的经过往往比较缓慢,根据动物患病器官的不同,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也各不一致。
牛结核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肺结核、乳房结核、肠道结核、淋巴结核和生殖结核等。
目前,在结核病的监测和诊断中,普遍采用结核菌素皮内实验(TT、细菌痰涂片、细菌的分离培养等传统的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很多适合结核病检测的先进技术,本文就对这些新老技术进行简要的概述。
γ-干扰素试验及比较皮试在结核污染牛群的应用研究
p o e Ob o iie b t n i t re o e t g a d CCT s n h o i ePP o t e ln t on i e c a eo 2 7 r v d t e p st o h i e f r n 7 t s i n v n n u i g t e b v n D fNe h ra d wi a c i cd n er t f . h 9
i r s i f c e t y o a t ru b vs n he d n e t d wih M c b c e i m o i
Z ANG — u , U — a , H Xi e H y Xi n YANG ig we , AO u , UA NG a — U FAN e— ig d Jn — iCH r iH B oX , W ixn
2 1 ,2 () 00 6 1
Chi s ou na o s s ne eJ r lofZo no e
中 国 人 兽 共 患 病 学 报
5 3
文 章 编 号 :0 2 6 4 2 1 ) 1 0 3 4 10 —2 9 (O0 0 —05 —0
干扰素试验及 比较皮试在结核污染牛群的应用研究 *
6) 4 。结 论 证 实 干扰 素试 验 和 国外 比 较 变 态 反 应 之 间 具 有 较 好 的 阳性 符 合 率 , 内牛 P D 与 国 外牛 P D 试 验 结 果 相 似 , 国 P P 但 国 内 常规 皮 试 的特 异 性很 低 , 将 国 内皮 试 改 进 为 国 内 比较 皮 试 , 与 国外 常 规 的 比较 皮 试 具 有 较 好 的 阳性 符合 率 。 而 则
头 , 性 符 合 率 为 9 . ( 9 9 ) 16头 牛 中 , 阳 2 7 8 / 6 ;0 国产 牛 型 结 核 菌 素 ( P ) 与 国外 牛 型 P D 检 出 的 阳 性 符 合 数 为 7 PD检 P 8头 , 性 阳
深圳某养殖场奶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检测与皮内变态反应比对试验
的 OD 值 - 禽 PPD 的 OD 值 <0.1 (2) 结果的有效性。只有当阳性对照 OD 值大于 0.700,
阴性对照 OD 值小于 0.150 时该试验才有效。 4 试验结果
(1) 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PPD 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果 A 养殖场的 2 头奶牛呈阳性,其余均为阴性;B 养殖场 的 8 头奶牛呈阳性,其余均呈阴性。 (2) 牛结核 γ- 干扰素检测试验结果。 针对 A,B 场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PPD 皮内变态反应呈阳 性的 10 头奶牛进行该实验。A 养殖场的 1 头奶牛呈阳性,其 余均为阴性;B 养殖场的 5 头奶牛呈阳性,其余均呈阴性。 试验结果比对,见表 1。 5 结果分析 从表 1 中可知,对经初检皮内变态反应的试验筛选出的 阳性牛进行牛结核 γ- 干扰素检测试验和皮内变态反应复 检试验,两试验检测符合率较低。 (1) 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PPD 皮内变态反应试验 初检有 2 头结果呈现阳性的牛,不排除受禽型结核分枝 杆菌等引起非特异性假阳性的影响;复检结果呈现 0 头阳性 牛的情况,不排除主观肉眼观察皮皱差出现误差的影响。 综上所述:只靠皮内变态反应实验就确诊牛结核病是不 科学合理理的。 (2) 牛结核 γ- 干扰素检测试验 牛结核 γ- 干扰素检测试验通过用牛 PPD 和禽 PPD 分 别刺刺激全血,检测各全血样品中释放的 γ- 干扰素的差异 来判断牛结核病的阴阳性,排除了禽型结核杆菌引起的非特 异性反应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γ- 干扰素检测试验的阳 性率比皮内变态反应的阳性率高,可能与皮内变态反应存在 假阳性情况有关。 6讨论 现行国家标准有关牛结核病检测方法只有结核分枝杆 菌 PPD 皮内变态反应,但此法需肉眼观察皮皱差,主观性太 强,而且受其他型结核杆菌的干扰极大,假阳性率较高。若实 际检疫工作中用此法判定牛结核病,可能会有误判,会直接 导致养殖场的经济利益受损。γ- 干扰素检测试验,匹配相 应试剂盒标准说明,当前实验室检测牛结核工作大多使用国 外成熟产品,且该产品灵敏度高,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在现实 操作中更简便,结果判定更直接。鉴于以上优点,γ- 干扰素 检测试验用于检测牛结核病较现行国标方法具有更为广阔 的应用前景。
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ELISA试验和牛结核菌素PPD试验检测奶牛结核病的探讨
关 键 词: 奶 牛; 结 核 病; 牛 结 核 分 枝 杆 菌;γ- 干 扰 素 ELISA 试验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 染病。其病理特点是在多种组织器官形成肉芽肿和干酪样坏 死、钙化结核病变。牛结核病主要由牛型、人型和禽型结核 分枝杆菌引起,特别是奶牛最易感染本病。奶牛养殖做为经 济价值高,直接关系到我县农牧民的切身利益,虽然 2003 年 全县范围内奶牛存栏 100% 检测过结核病,但随着奶牛业不 断发展扩大,引进奶牛的同时,此病也被带入,已威胁到奶 牛业和从业相关人员的健康。
关键词:复合益生菌;白羽肉鸡;地养;球虫防控 近年来,白羽商品肉鸡的饲养已迈向规模化和集约化的 新阶段,随肉鸡品种生长速度和饲养密度的增加,地养肉鸡 的肠道问题尤为突出,其中以球虫病和有害菌的感染最为普 遍,随着抗球虫药物的长期使用,鸡球虫出现严重的抗药性, 甚至普遍存在单一虫株同时对多种抗球虫药物存在不同程度 抗药性情况,而有害细菌的耐药性更为严重,另外,消费者 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国家相继颁布了对各种药物的
牛结核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在检疫工作中的应用
牛结核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在检疫工作中的应用周培校;李静;张鲁安;李杰;曹瑞;张喜悦;李岩【摘要】为评价牛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检测牛结核的效果及国产试剂盒的检测效果,本试验首先将国产试剂盒与Prionics试剂盒对42份相对阳性的样品和105份相对阴性的样品进行对比研究。
然后对5个规模化牛场的3000头奶牛首先进行国产单纯结核菌素颈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3天后选取皮内变态反应阳性和可疑及部分阴性牛共418头,进行牛γ-干扰素试验。
结果国产试剂盒对阳性和阴性样品的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2%和100%,与Priobics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9.3%。
表明国产试剂盒与进口试剂盒的检测能力一致,牛γ-干扰素检测方法准确可靠。
5个牛场的3000头奶牛单纯结核菌素颈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阳性为138头,可疑105头。
γ-干扰素试验对418头奶牛的检测,其中阳性74头,与颈部皮内变态反应(可疑牛暂时视为阴性)的符合率为60.5%。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gamma interferon test to detect bovine tuberculosis and the detection effect of a domestic kit, a comparative study was done between Prionics kits and the domestic kits using 42 positive samples and 105 negative samples. Then 3000 cattle from five intensive farms were first tested with single skin test, and 3 days later, 418 cattle including skin test positive and suspicious ones and some negative ones were tested with gamma interferon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domestic kit were 95.2%and100%respectively. and the coincidence was 99.3%with the Prionicskit,suggesting that the gamma interferon test was accurate and reli-able for detection of bovine tuberculosis, and the domestic kit was as good asthe Prionics kit. There were 138 skin test positive cattle and 105 suspicious cattle from 3000 tested cattle. In gamma interferon test, 74/418 cattle were detected positive, and the coincidence rate was 60.5%with skin test (suspicious cattle considered as negative).【期刊名称】《中国动物检疫》【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5页(P67-71)【关键词】牛结核;γ-干扰素;ELISA;检疫【作者】周培校;李静;张鲁安;李杰;曹瑞;张喜悦;李岩【作者单位】新疆兵团第八师兽医站,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兵团畜牧兽医总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63;新疆兵团畜牧兽医总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63;新疆兵团畜牧兽医总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63;青岛瑞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100;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266109;新疆兵团畜牧兽医总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8.23牛结核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近年来,我国的牛结核疫情加重,严重威胁了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1]。
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在牛结核病检测中的优势
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在牛结核病检测中的优势作者:孙涛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5年第01期牛结核病是由牛结核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
近年来,人结核病阳性检出率逐年上升,世界卫生组织在1993年4月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1998年又重申“遏制结核病的行动刻不容缓”,并将每年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根报道,约有10.6%的人结核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牛结核病中的7%是由人结核杆菌引起。
WHO同时指出,在那些还存在牛结核病的国家中,人类始终受到牛结核病的威胁,除非着手将其消灭,否则人类结核病的防治是不会成功的。
因此,控制牛结核病的是关系到控制人类结核病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1 流行特点牛结核分枝杆菌可以感染不同种属的温血动物,甚至包括一些禽类,其中牛是家畜中最易感的,特别是奶牛。
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交配传播。
结核病牛可通过痰液、奶、粪便等向外排出结核杆菌污染环境,吸入被污染的飞沫是牛结核病传染的最主要方式,且少量牛分枝杆菌即可引起感染。
采食有传染的粘液、粪便、尿液甚至牛奶都可引起感染。
人类多因牛结核分枝杆菌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致病,其感染途径主要是食入未经检疫的畜产品,尤其是饮用未经巴氏消毒或煮沸的患有结核牛的奶而经消化道感染,犊牛感染牛结核分枝杆菌者最多。
另外,经常与患结核病牛接触的人员,可由于病畜的咳嗽而经呼吸道感染结核病。
牛结核病不仅古老,而且分布很广,世界各地都有发生。
美国是世界上第1个消灭牛结核病的国家,美国早在1957年就宣布为无结核病牛群,但由于其他动物感染结核杆菌,特别是野生动物和观赏动物的结核病以及人类结核病的存在,有感染牛的可能性,所以美国的牛群仍在不断地接受检疫并被处于高度戒备之中。
在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仍严重地流行,感染率在5%~10%不等,高者可达20%,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养牛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牛饲养量迅速增长,饲养模式呈现多元化,牛结核病的风险随之增加,控制和消灭牛结核病已经成为主要目标之一。
牛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在牛结核病检测中的优势
牛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在牛结核病检测中的优势牛结核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
它由分枝杆菌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等途径传播,会引起牛只的呼吸系统、淋巴组织、胸腺和泌乳器等部位的感染。
牛结核对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它也是一种致病性很强的病原体,会对牛只的身体健康和人类的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为了及早发现牛结核的感染情况,可采用很多种方法,其中牛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检测方法是一种具有优势的检测方法。
牛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检测方法牛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是一种注射剂,由基因重组技术制备而成。
它含有重组的人类y-干扰素基因和牛结核的菌株,能够诱导牛只体内分泌y-干扰素,通过检测牛只的血清y-干扰素含量,来对牛结核进行诊断。
牛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检测方法的优势灵敏度高牛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到牛只体内非常微小的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因此它的灵敏度非常高。
通过对标准菌株和实际样本的检测,研究人员发现该方法可以检测到1-10个CFU/mL的分枝杆菌。
特异性好牛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检测可以特异性地检测到牛结核分枝杆菌,不会对其他的细菌或病原体产生干扰。
因此,该方法可以避免错误的诊断和误判。
操作简便牛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检测的操作比较简便,只需要提取牛只血清并将其置于检测板中,加入指定稀释的检测液,进行相应的反应,最后读取检测结果即可。
该检测方法的简便性有助于加快检测速度,提高检测效率。
确诊效果好牛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检测结果非常准确和可靠,不同于其他检测方法可能会因为疫苗接种等原因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
此外,通过对大量临床真实样本的检测,牛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检测方法可以发现一些被其他检测方法无法发现的牛结核患者。
结论牛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以及确诊效果好等优势,可以在牛结核病的诊断和监测中被广泛应用。
规模养牛场牛结核病的监测及防治体会
3 小 结 与 讨 论
31 本病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 , . 在外部表现上由于 产奶量没有 明显 的下降 , 且没有流产 的发生 , 没有 造 成 直 接 经 济损 失 , 往往 不 被 养 殖 户 重 视 , 牛 通 病 过呼出的气体 、 唾液、 鼻液 、 痰液、 、 、 粪 尿 精液、 乳汁
性牛 l 3头 , 疑 牛 l , 可 7头 阴性 牛 l 9头 ; 用 进 口 使
牛 结核病 主要是 由牛 型结 核 分枝 杆菌 ( y M— cbc r m bv ) l oa eu oi  ̄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 ti s 病, 本病不仅古老 , 而且分布很广 , 世界各地都有发 生 , 别 是奶 牛 最 易感 的动 物 , 由于该 病 属 于 慢 特 但
于 4 m者 为可 疑 , 出 阳性 牛 l 、 疑牛 3 m 检 6头 可 3头 ,
收稿 日期 :0 8 0 — 9 2 0 - 2 1
内变态反应 , 内变态反应存在注射结核菌素的计 皮 量、 有无外部感染 、 测量皮厚差等主观 因素的限制, 造成假 阳性或假阴性的存在 , 而牛 一干扰素测定 法已在许 多国家完成了田间试验 , 避免了结核菌素 试验结果解 释的主观性 , 缩短 了试验 的时间, 且其
水 平 的提高 。根 据新疆 草原 鼠害发 生 的特 点和危 害
1 主 要做法和经验
11 加 强组 织领 导 。 . 明确责 任分 工
情况 ,我区将无 鼠害示范区建设工作重点安排在有
一
草原 “ 鼠害示范 区” 无 建设 项 目是一项保护草
定工作基础 , 群众积极性高 的伊犁州、 昌吉州 、 哈
抗 体 。它是 一种快 速 、 简便 的检查 技术 , 同于皮 它不
γ-干扰素法检测奶牛结核病的试验报告
Key words: Bovine tuberculosis; Gamma-interferon
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
学等[2],传统的细菌培养方法虽然结果准确,但需
性传染病,季节性不明显,病原主要有三个型,通
耗时数周时间,不适用于活畜的检疫[3];而常用的
常牛结核病的主要病原是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对奶
省去 3 次牛型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检测的繁琐,既减少养殖场户经济损失,又节省人力、物力。
关键词:牛结核;γ-干扰素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692(2019)11-0029-04
Gamma-interferon assay for tuberculosis in cows
均 OD 值:牛 γ-干扰素阴性对照 OD 值<0.130,各阴
1
样品及来源
性对照重复孔 OD 值差值≤0.040。牛 γ-干扰素阳性
牛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后的牛全血。
对照 OD 值>0.700,阳性对照重复孔 OD 值的变化幅
诊断试剂及原理
度不超过其平均 OD 值得 30%。如果有一条标准不符
BOVIGAMTM 牛结核分枝杆菌 γ-干扰素检测试剂
结核菌素试验受影响因素较多,准确性也不是很高,
牛而言,致病力最强,人型和禽型结核分枝杆菌也
需在活体上进行,也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γ-干扰
能引起牛结核。病牛通常表现为低热、咳嗽、消瘦、
素释放试验是一种活体外检测技术,被 OIE 确认为
生产性能下降,最后死亡。人类可通过直接接触、
作为牛结核病辅助确诊试验,也是继结核菌素变态
modern journal
γ-干扰素试验和皮试变态反应对检测奶牛结核病的比较
CHEN a g XU h n —h n S h n h a F n 。 J ANG u —u 。 M ENG u n , Xin , Z e g z o g , HIZ e — u , AN Fe g ,I S oi n , Ch a g
9 8
中 国 人 兽 共 患 病 学 报 验室 , 在采 血后 8 h内进行 刺激 培养 。将 全血样 品无
业 的发 展 , 是公 共卫 生 的重大 威胁 。据 统计 , 结 也 人 核 病有 1 以上 由牛 分 枝 杆 菌 引起 l 。 因此 掌 握 0 2 ]
菌分装 至 2 4孔 板 中 , 份 血 样 分装 3孔 , . mI 每 15 /
H UANG n c e g S AN n ~i J AO n a Ge —h n , H Fe g l ,I Xi—n
( . a gs y L bo o oi ,Y n z o ie st 1 Jin uKe a y Zo n ss a g h u Un v riy,Y n z o 2 0 9,Chn a g h u 2 50 ia;
孔 。 向各 孔 中 分 别 无 菌 加 入 1 0 I B 、 i 0  ̄ P S Ava n
我 国奶 牛结 核病 现 状 、 测 淘 汰感 染 奶 牛 具 有重 要 检
的意 义 。
P D、 o ieP D, 荡 混 匀 l n P B vn P 震 mi。将 含 有 血 液 与 抗原的 2 4孔 板 置 于 3 ℃ 湿 温 培 养 箱 中 孵 育 2 h 7 4。 次 日从 各培 养 孔 吸取 5 0 L血 浆 上 清转 入 1 5n 0f . rI 离 心管 中 , 即为刺 激产 生 的 一 干扰 素 上 清 。以 My —
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在广西牛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徐 贤坤- ,熊 毅 ,韦达有z ,黄小武s ,蓝 纪 ,黄胜斌 ,马 琳 ,刘 棋
( 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宁
中心 ,广 西 柳 州 5 4 5 0 0 5 ; 南 宁市动 物 疫病预 防控制 中心 ,南 宁 5 3 0 0 0 1 )
摘要: 【 目的 】 摸清 广西水牛及 奶牛结核 病的流行 情况 , 为制定净 化广西 牛结核病 防制 策略 提供参考 。【 方法 】
( Gu a n g x i Ce n t e r f o r An i ma l Di s e a s e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o n t r o l , Na n n i n g 5 3 0 0 01 , Ch i n a ; 。 Gu i l i n Ce n t e r f o r An i ma l Di s e a s e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 1 1 9 1 . 2 0 1 3 . 4 . 6 6 7
一
干扰 素E L I S A 检测方法在广 西牛结核病 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5 3 0 0 0 1 ; 桂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中心 ,广西 桂林 5 4 1 0 0 1 ; 柳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势 。通过采用 自制水牛 . 干扰素E L I S A 检测试剂盒和B o v i g a m 牛结核分枝杆菌^ y - 干扰素检测试剂盒对牛结核病进行
检测 , 发现 . 干扰素E L I S A 检测 的牛结核病 阳性率低于皮内变态反应 , 且准确度高。 【 结论 】 对 牛群进行结核病检测时 ,
先以变态反应检疫 牛群 , 再结合 . 干扰素E L I S A检测进行综合判断 , 更有利于牛结核病的检测 与净化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在牛结核病检测中的优势-畜牧渔业论文
————————————————————————————————作者:————————————————————————————————日期:
牛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在牛结核病检测中的优势-畜牧渔
业论文
牛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在牛结核病检测中的优势
孙涛
(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300402)
牛结核病是由牛结核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
近年来,人结核病阳性检出率逐年上升,世界卫生组织在1993年4月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1998年又重申“遏制结核病的行动刻不容缓”,并将每年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根报道,约有10.6%的人结核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牛结核病中的7%是由人结核杆菌引起。
WHO同时指出,在那些还存在牛结核病的国家中,人类始终受到牛结核病的威胁,除非着手将其消灭,否则人类结核病的防治是不会成功的。
因此,控制牛结核病的是关系到控制人类结核病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1流行特点
牛结核分枝杆菌可以感染不同种属的温血动物,甚至包括一些禽类,其中牛是家畜中最易感的,特别是奶牛。
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交配传播。
结核病牛可通过痰液、奶、粪便等向外排出结核杆菌污染环境,吸入被污染的飞沫是牛结核病传染的最主要方式,且少量牛分枝杆菌即可引起感染。
采食有传染的粘液、粪便、尿液甚至牛奶都可引起感染。
人类多因牛结核分枝杆菌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致病,其感染途径主要是食入未经检疫的畜产品,尤其是饮用未经巴氏消毒或煮沸的患有结核牛的奶而经消化道感染,犊牛感染牛结核分枝杆菌者最多。
另外,经常与患结核病牛接触的人员,可由于病畜的咳嗽而经呼
吸道感染结核病。
牛结核病不仅古老,而且分布很广,世界各地都有发生。
美国是世界上第1个消灭牛结核病的国家,美国早在1957年就宣布为无结核病牛群,但由于其他动物感染结核杆菌,特别是野生动物和观赏动物的结核病以及人类结核病的存在,有感染牛的可能性,所以美国的牛群仍在不断地接受检疫并被处于高度戒备之中。
在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仍严重地流行,感染率在5%~10%不等,高者可达20%,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养牛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牛饲养量迅速增长,饲养模式呈现多元化,牛结核病的风险随之增加,控制和消灭牛结核病已经成为主要目标之一。
控制牛结核病传播和蔓延的主要措施是对牛群实施检疫净化,及时检出和扑杀病牛,最终建立无结核病牛群。
我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奶牛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强调完善奶牛重大疫病防治和扑杀政策,将患结核病而强制扑杀的奶牛,列入畜禽疫病扑杀补贴范围。
因此,牛结核病的最终净化必须依赖快速、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
2检测方法
牛结核检测的方法主要有细菌学检测、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传统的细菌学检测方法主要有抗酸染色法和细菌分离培养法,而抗酸染色后的镜检灵敏度很低,采样不合格的标本阳性率更低,极易出现漏诊,并无法区分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分离率低,而且需要进行屠宰采样,固不适用于活畜检疫。
免疫学检测主要有结核菌素皮内试验、比较结核菌素试验、血清学诊断、IFNγ试验。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牛结核病的检测诊断方法仍是结核菌素(PPD)变态反应试验。
由于迟发性变态反应的滞后性,此方法不能在一段时间(30天)内重复进行,需要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操作繁琐,对
奶牛的刺激较大,易造成产奶量下降。
此外,由于提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个体差异较大,注射剂量和结核菌素批号对牛个体反应均有差异,会呈现不同的皮肤反应,其结果以皮肤厚度的增加数为准,易造成人为误差。
IFNγ试验是快速诊断牛结核病的检测方法,即在体外用禽型和牛型PPD刺激牛血,检测释放在牛血中的IFNγ水平,显著提高了检测牛结核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由于减少了操作盒解释上的主观性,使结果更为客观、可靠。
1991年澳大利亚健康委员会将该方法确定为检测牛结核病的正式方法。
由于全血IFNγ水平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检测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该技术为结核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目前OIE已经将γ干扰素试验列为国际贸易结核病检测指定使用的替代方法,而且有商品化的试剂盒供应,并获准用于欧盟、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结核病控制计划。
3试验原理
牛结核分枝杆菌皮内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是机体受到结核杆菌刺激时,导致T 淋巴细胞转变为淋巴母细胞,进而增殖分化为致敏淋巴细胞,使机体致敏。
如再次接触结核杆菌时,致敏淋巴细胞即释放出各种淋巴因子,发生迟发型变态反应,出现以单核细胞浸润,以及由于巨噬细胞释出深酶体酶和淋巴细胞释出淋巴毒素所引起的组织坏死为特征的病理现象。
皮内注射提纯结核菌素于健康动物,不出现显著的局部炎症反应。
如果将其注入曾感染结核病的动物,便发生迟发型超敏感性应答,注射几小时后注射局部出现红斑、水肿及肿胀硬固等炎性反应。
注射27~72小时反应程度最强,以后逐渐消退。
与皮内变态反应相比IFNγ试验是使用两种单抗的夹心ELISA,提高了试验的特异性,克服了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容易出现假阳性的不足;皮内变态试验
一般需要72小时之后才能观察结果,比较费时,劳动强度大,而该试验只需要保定1次动物,省时省力;皮内变态反应结果判定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而该试验有商品化试剂盒提供,容易实现标准化、比较科学和客观。
IFNγ试验具有检测早期感染的能力,平行进行2种试验能够检测出更多数量的感染动物。
基于上述种种优势,IFNγ试验现在已在很多国家的结核病控制计划中用作繁殖试验来增强特异性,用作平行试验来增强敏感性。
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被OIE列为国际贸易指定使用的试验,也是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
鉴于该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单靠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不可能从畜群中完全根除结核病。
IFNγ试验是OIE规定的国际贸易指定使用的替代试验,可以作为普查牛结核病的平行试验,以最大限度地检出被感染动物,也可作为牛结核病普查的繁殖试验对皮内变态反应结果进行确认,对今后牛结核病检疫工作具有巨大的推动意义。